Ⅰ 談到強大的中國你能想到什麼
1. 國家的強大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便利,這種便利不僅體現在物質層面的豐富,更在於精神層面的自信與自尊的回歸。個人如此,國家亦然,先自立才能自尊,自尊才能自信。
2. 一個國家的強大是其國民自信的基石。如今,當我們走出國門,不再因自己的中國身份、黃皮膚和黑頭發而感到自卑,而是堂堂正正地秉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
3. 在這個廣闊的世界舞台上,我們的祖國為我們搭建了平台,讓我們能夠去了解世界,認識自己。走出國門,我們更能體會到國家強大帶來的踏實與安心。
Ⅱ 中國在各個領域是如何走向世界第一的
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像過去的大清帝國,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對世界舞台具有獨一無二的影響力,隨著中國整體國力的整體提升,很多領域也走向了世界的前列,對世界的影響也日益擴大。
Ⅲ 中國日益的強大表現在哪些方面
1:經濟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漸漸地使全國人民都富裕起來。
2:軍事科技上:核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6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等等。
3:政治地位上: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的壯大,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也越來越高。
4:其餘科技上:很多華裔獲得諾貝爾獎,中國科學家在某些高科技領域的研究水平領先世界,但基礎科技水平還是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1949年(己丑年)10月1日成立,以五星紅旗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國徽內容包括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 首都北京, 省級行政區劃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是由56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漢族占總人口的91.51%。
Ⅳ 我們的國家在逐漸強大起來,這表現在哪些方面
我們的國家逐漸強大起來,這表現在經濟、國防、科技、自主產業等多個地方。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在普遍提高,就從大家餐桌上吃的飯和用的電子產品來說,這也可以看出我國經濟發展快速更迭的速度之快。幾十年前大家還在用著一般的老年機,而在短短的幾十年,各種電子智能產品層出不窮,大家對智能手機的性能需求也都普遍增加了。
我國在外交中始終堅持獨立自主、互惠互利的原則,所以才能夠在風雲變化的國際關系中立於不敗之地,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只有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民眾才能夠幸福安逸地生活,享受國家給予的紅利,做一個愛國的人,擁護國家的政策和黨的領導是前提。
Ⅳ 今日祖國的強大體現在什麼地方
1、全面小康的實現。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斗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紀末,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開始達到小康水平,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在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已經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了堅實的步伐。黨的十七大順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和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規律。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構成的基本綱領,在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對我國的發展提出了五個方面新的更高要求。
黨的十八大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准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一定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2、中國是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的壯大,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也越來越高。
從1971年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及其一切機構的合法席位,至今已經過去了47個春秋。在這期間,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今天,在聯合國的幾乎所有機構里都可以看到中國代表的身影,並以充滿活力的姿態發揮著中國作為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作用。
3、嫦娥一號衛星的發射成功
嫦娥一號是我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總重量為2350千克左右,尺寸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帆板展開長度18米,預設壽命為1年。
該衛星的主要探測目標是: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立體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球的空間環境。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UTC+8時)左右,嫦娥一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預定地點。
4、中國GDP再創新高
國家統計局從2015年3季度起實施季度GDP核算改革,採用分季方式核算季度GDP數據,並公布相關核算結果。截止到2018年1月,中國GDP過去8年凈增加量壓制美國,相當於再造一個日本。
5、香港的回歸
1982年9月,英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談判。雖然《南京條約》與《北京條約》皆指香港島及鴨脷洲與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國。
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拒絕承認《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等所有相關不平等條約,只承認香港受英國管理,而非英國屬地,並要求英國將香港島和九龍連同新界一並交還。1997年,英國政府決定將香港的主權交還給中國,但同時爭取維持英國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雙方經過兩年多達22輪的談判,最終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決定從1997年7月1日起,中國在香港成立特別行政區,開始對香港島、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權和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