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一歷史大題 1 英美法德四國分別頒布了什麼法律文獻,確立了怎樣的資本主義政體 2 中國君主集權的
1 英國是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
法國是1875年憲法的頒布;
美國是1787年憲法的制定;
德國是1781年憲法的制定頒布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總統制,法國二元制,德國內閣制
2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建立。17~19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封建主義的基礎受到猛烈沖擊,封建專制制度在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中動搖。歐美的主要國家英國、美國、法國和德國經過艱苦的斗爭,實現方式:革命戰爭、王朝戰爭、政變以及改革等,其理論來源啟蒙運動的民主思潮。先後建立起資產階級代議制。這些國家實行的代議制度,核心是經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的議會,主要標志是制定憲法,設立議會等。他們鏟除專制主義、實現政治民主化成果,反映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歐美各國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共性特點。盡管上述國家的資產階級代議制產生的時間不同,每個國家又會由於國情差異所呈現的特點各異,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資產階級通過議會的設置,把國家的立法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並以此限制和制約君主或總統等對行政權力的濫用,也都通過立法保證資產階級的利益。這種政治模式的建立,有利於調節社會矛盾、維持穩定秩序、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但具有局限性:是資產階級內部的民主,在德法等國民主制尚未成熟。
3(1)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影響:《南京條約》: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
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國開始卷進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馬關條約》:大大加深
了中國的民民族的危機。《辛丑條約》:西方列強進一步控制了中國,清政府完全成為西方列強統治
中國的工具, 變成了「洋人的朝廷」。
(3)林則徐、鄧世昌、左宗堂;剛直不阿,不畏強暴,英勇作戰,不怕犧牲,報效國
家等精神。(3)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 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268年的清王朝,結束了在中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還制定了類似西方資產階級憲法的《臨時約法》。
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有著不可抹煞的偉大功績,它的意義首先在於打亂了原有的反動統治秩序,使它再也無法重新穩定下來,從而為此後革命斗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後來由中國無產階級的政黨——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可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繼續和發展。
辛亥革命的意義還在於從此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
5 落後就要挨打
發展生產 與世界接軌 富有創新開拓精神
保護人民的利益,他們是歷史的主體
2. 英國法屬於什麼法系
英國法屬於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系)。以下是關於英國法系的一些關鍵點:
1. 歷史淵源:
2. 命名由來:
3. 法律傳統:
4. 法系特徵:
5. 本質一致性:
3. 英美法系的主要法律淵源是
1. 判例法是英美法系的核心法律淵源。英美法系,亦稱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主要流行於英國、美國以及其他效仿英國法律體系的國家。
2. 英美法系與以羅馬法為基礎的大陸法系有顯著區別,盡管如此,並不存在一個統一的英美法律制度。英美法系的特點在於其靈活性和適應性,它通過法官對先前案件的判決進行參考和遵循,以此來發展法律。
3. 英國法的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紀的日耳曼法。1066年諾曼征服英國後,建立了諾曼王朝,促進了英格蘭的統一。
4. 為了加強王權並緩解與撒克遜貴族的緊張關系,英國國王頒布了少量敕令,並委派巡迴法官進行審判。這些法官在審判中參考了地方習俗,並形成了全國統一的判例法,即普通法。普通法成為了英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對整個英美法系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