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球最容易发生洪灾的10个国家 世界上水灾最频繁的国家盘点
中国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约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上可能发生不同类型的洪涝灾害。中国属于季风性气候,年降水量大,夏季多暴雨,尤其是南方地区,降水强度大。1991年至2020年间,中国因洪涝灾害死亡或失踪人口达2020人,总计逾6万人死亡,年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4亿元,总计约4.81万亿元。中国近30年洪涝发生频次达到240次,位居全球第一;洪涝影响人口达到15.8亿人次,直接经济损失3.8亿美元。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北依喜马拉雅山脉,南濒印度洋,独特气候赋予其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雨季集中在6-9月,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000毫米。印度的恒河平原地势低,河道密集,流域面积广阔;印度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使得印度成为世界上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印度近30年洪涝发生频次达到212次,仅次于中国;洪涝影响的人口达到4.8亿人次,因洪涝灾害死亡或失踪人口达3.9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689.7万美元。
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国家,全年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2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印度尼西亚洪涝灾害严重,除了气候因素外,印尼还是人口超过2亿的岛国,地势低,人口密度大,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印度尼西亚近30年洪涝发生频次达到204次,是全球三个洪涝发生频次超过200的国家之一,仅次于中国和印度;洪涝影响的人口达到974万人次,因洪涝灾害死亡或失踪人口达4540人,直接经济损失983.3万美元。
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上,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达1300毫米以上。孟加拉国洪涝灾害严重,全境85%的地区都是平原,大多数地区的海拔都在12米之下。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人口非常稠密的地区,每年6-9月受季风影响,进入雨季,导致洪涝灾害频发。孟加拉国近30年洪涝发生频次达到54次,洪涝影响的人口高达1.34亿人次,因洪涝灾害死亡或失踪人口达5472人,直接经济损失1400万美元。
美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易发的国家之一,密西西比河流域范围广泛,每到雨季,河流泛滥。美国近30年洪涝发生频次达到140次,位居美洲第一,是美洲洪涝灾害发生频次最多的国家。美国受洪灾影响的人口达到1224.2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美元。
巴西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至3000毫米,尤其是亚马逊平原地区,属于赤道雨林气候,年降水量高达2700毫米,降水集中在夏季,是南美洲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巴西近30年洪涝发生频次达到124次,受洪灾影响的人口达到1190万人次,因洪涝灾害死亡或失踪人口达3386人,直接经济损失798.3万美元。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多,尤其是南部地区终年多雨,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菲律宾近30年洪涝发生频次达到117次,受洪灾影响的人口达到2849.7万人次,因洪涝灾害死亡或失踪人口达1837人,直接经济损失450.5万美元。
巴基斯坦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43毫米,雨季长,降水多。巴基斯坦近30年洪涝发生频次达到95次,受洪灾影响的人口达到5196万人次,因洪涝灾害死亡或失踪人口达1.0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448万美元。
越南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降雨集中在夏季。越南近30年洪涝发生频次达到86次,受洪灾影响的人口达到2473万人次,因洪涝灾害死亡或失踪人口达4205人,直接经济损失545.88万美元。
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毫米,降雨集中在夏季。泰国近30年洪涝发生频次达到71次,受洪灾影响的人口达到5525.6万人次,因洪涝灾害死亡或失踪人口达2782人,直接经济损失5153.6万美元。
B. 指出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严重旱情的原因有哪些
湄公河三角洲(九龙江三角洲)又称下高棉,是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的一个地形区,在湄公河附近和注入海洋的地区9条支流形成河网。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包括越南南部的一大部分和柬埔寨东南部,面积44,000平方公里(39,000平方公里属于越南)。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和鱼米之乡,也是越南最富庶的地方。湄公河下流及其9条叉道流入南海时所形成的冲积平原,称为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第一大平原,面积约
4.4万平方公里(其中1/5属于柬埔寨)。平均海拔不到2米,多河流、沼泽。越南南方60-70%的农业人口集中于此,是越南稻米生产的主要产地,也是东南亚着名的产米区之一。湄公河自金边以下分成两支,在越南境内叫前江和后江,这两江把三角洲分成三部分。后江以南部分为金瓯半岛,由于湄公河泥沙的淤积,半岛每年向西南海边延伸60-80米。半岛西侧海滩长满了热带特有的红树林,内地多稻田和热带丛林。前江和后江之间是平坦肥沃的平原,河渠密如蛛网。前江以北部分,西部为同塔梅平原,实际是沼泽区,雨季一片汪洋,水深3米以上,旱季也水深及膝,盛产莲藕和浮稻,东部为同奈平原。
湄公河三角洲流域位于亚洲热带季风区的中心,5~9月底受来自海上的西南季风影响,潮湿多雨,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3月中旬受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影响,干燥少雨,10月到11月为旱季,9月到次年3月有潮汐。
强度很大、历时较短、影响范围较小的雷雨在整个雨季都很频繁;历时较长,范围很大的降雨在9月份最频繁,能引起严重的洪水泛滥,但其影响大多只局限于三角洲地区和流域西部,偶尔穿越大陆使更大范围遭受长时间大雨袭击。由于降雨的季节分布不均匀,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和历时不同的干旱。
C. 大国联手反对无效,美军474万枚催雨弹引发洪水,究竟怎么了
这是自媒体时代某些“为了流量,什么都敢造谣”的公众号的谣言。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这些官媒,从来没有发布过这些信息的数据,就算某些“公知”所崇尚的“喂鸡网络”,都是没有这一块的记载的。而读完这些谣言之后,发现传得出极度不走心,把吃瓜群众倒是唬得一愣一愣的,但根本经不起推敲,下面详细说说。
(越战时期的炸弹)
或许有人会说:“它现造呀,1945年美国发明了原子弹,当年不就用在了广岛么?”
有道理!问题是——广岛就用了一颗呀!这可是474万颗!
北越在越南战争时期,的确受过美军轰炸,并且投放了80多万吨的炸药,炸死了北越2万多人,但那是美国在炸北越的资源库与弹药库,而不是所说的发了跟蝗虫过境一个密度的催雨弹。催雨弹是用过的,几百枚会有,就足够引起大洪灾了,少个万字才是尊重!
谁都不喜欢战争,但不能为了讨厌战争去造谣。
D. 上医院途中妻子被洪水冲走,越南的洪水情况有多严重
据越南国家水文气象预报中心,受今年第6号台风减弱为低压,加上中部冷空气的影响,从10月11日至13日,中部各省出现大雨到暴雨。广治、承天顺化降雨量从300至500毫米,广平、岘港降雨量从150至250毫米。 当地时间10月12日,越南顺化市一名孕妇在前往医院分娩的路上不幸被洪水冲走死亡。
据广治省防灾抗灾和搜救指挥部的消息,11日晚,该省共有6人因暴雨洪涝灾害死亡,较前一日增加了3人,受灾群众接近4.1万户12.5万人,在严重被淹和山洪泥石流高发区共疏散转移了8000户2.09万人。
全省800公顷水产养殖面积和1230公顷农作物被淹,几乎绝收;数十万家畜、家禽被洪水冲走,多条道路被中断。
越南中部和北部地区连降暴雨并引发洪水,已造成至少29人死亡,12人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