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意大利法西斯被哪个国家打败
意大利在二战后期看到德国战败是迟早的事,于是乎就软禁了墨索里尼,宣布退出德意日轴心国。并要求德国从意大利撤军,德国不同意。就这样意大利调转枪口开始驱赶德国人,这种行为就被盟国认为是自己人了。
B. 二战意大利是败在哪个国家的
非洲战场上主要是被英军打败,登陆亚平宁半岛的时候,美军也参与了。英国海军在炸意大利海军那一段很玄。
C.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哪几个国家攻击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3)二战时意大利被哪个国家打败的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典战役
一、珍珠港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线就是珍珠港海战,当时日本车了一起偷袭美国珍珠港事件,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上空轰炸,美国不得不卷入二战中来,成为同盟国的一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偷袭了珍珠港,美国军队毫无防备,损失惨重,被炸毁188架飞机,受损建筑不计其数,有两千多人死亡,对美国而言,是一个巨大的震骇,几天后,纳粹德国、意大利同时想美方宣战,美国迅速做出反应。
二、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英美两国军队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连续攻下基座坚城,跟着200多万联盟国大军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诺曼底战役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诺曼底登陆前一天,空降兵大规模轰炸,诺曼底战役持续了超过2个月,最终盟军胜利,解放了巴黎,宣告诺曼底战役结束,成为二战中的关键性战役。
三、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会战是二战中决定性战役之一,主要是苏联与德国之间的对垒,也是二战中最大的坦克会战,爆发在前苏联的库尔斯克,是一场大型的作战。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争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方面的主导权,而苏联在战争中形成一道坚挺的展现,红军也从这里全面进攻,所以说库尔斯克会战是二战最后一个关键点。
四、湘西会战
湘西会战也叫做雪峰山战役,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是最后一次会战,1945年,日本侵略者为挽救自己的败局,进行困兽之斗,中日双方共投入兵力28万,战线长达200多公里。
D. 二战时意大利主要侵略哪个国家
二战时意大利军队最先入侵的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随后入侵了希腊,但是被击败。
希特勒原本希望意军能够在和法国交界的地区进攻法国,但是墨索里尼并没有这么做,只是派兵驻守在法国和意大利边界虚张声势。
二战全面爆发后意大利军队参与了在北非的从摩洛哥到突尼斯和埃及的战役,随着轴心国军队全面从非洲撤退,意大利军队的作战范围就仅限于本土了。
(4)二战时意大利被哪个国家打败的扩展阅读:
二战时期意大利对外侵略过程
1923年,意大利士兵占领了希腊科孚岛的一部分,最终接管希腊。在1936年在西班牙的法西斯政权做出了最重要的战前军事干预。
意大利支持佛朗哥领导的运动。意大利派出飞机,武器,总兵力超过 60000人援助西班牙民族主义者。1939年4月7日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速战速决后占领阿尔巴尼亚。
当德国于1933年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党)取得权力,墨索里尼说:“这次胜利,希特勒就是我们的胜利”。虽然纳粹不赞成墨索里尼和法西斯意大利,但希特勒早就崇拜墨索里尼的口才和能力。
继占领埃塞俄比亚,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企图改善各自国家的关系,但在私人,个人和政治紧张局势仍然存在。这两个意识形态有显着的相似之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1934年6月第一次见面,商讨奥地利的独立危机问题。私下,墨索里尼说希特勒只是“一个愚蠢的小猴子”。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开始入侵波兰,墨索里尼于9月24日公开宣布,意大利有权选择进入战争或保持中立,这将导致国家失去其国家的尊严。墨索里尼告诉他的女婿,他嫉妒希特勒的成就,并希望希特勒的实力将会减慢盟军反攻。
在制定战争计划,墨索里尼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决定吞并大部分非洲和中东,以纳入其殖民地,但军队司令曾警告说,意大利缺少坦克,装甲车和飞机提供以进行长期战争,并警告墨索里尼 “这是自杀”。
墨索里尼采取了建议,在一定程度上,等待着德国入侵法国,然后才决定参与战争。由于德国以闪电战打败法国,意大利对法国宣战。
1940年,英国皇家海军突然向意大利发动空袭,结果削弱了意大利的主要战舰。但对意大利没有造成严重损害。
1941年12月,意大利潜水员放置了炸弹成功击沉两列英国战舰。 1942年,意大利海军严重打击英国护航编队的行动,令英国海军多列船只沉没。随着时间的过去,盟军海军开始反攻,并把意大利的优势夺去。
到了1943年,已经失去意大利政府及民众支持的墨索里尼,对于世界来说,墨索里尼被看作他的国家没有能力和缺乏训练的军队在战斗中失败。尴尬的墨索里尼被国王夺去权力。法西斯成员投票以废除墨索里尼作为党的领袖。
几天后,即1943年7月26日,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正式取消墨索里尼总理职位,墨索里尼被立即逮捕。意大利签署了停战协议,然后与同盟国共同对抗纳粹德国的战争。
希特勒在得知墨索里尼被罢免后,立即派遣隆美尔率领德军进入意大利北部,与已经在意大利的阿尔贝特·凯塞林部队对意大利军队强行缴械。9月3日,意大利王国向盟军秘密投降,当日,英国将领蒙哥马利率军渡过墨西拿海峡,在意大利本土登陆。
9月8日,意大利和盟军停战。9月10日,隆美尔攻占意大利首都罗马,控制了南至那不勒斯的意大利全境。9月13日,希特勒派遣奥托·斯科尔兹内率领伞兵突击队奇袭墨索里尼的关押地,用滑翔机将其救出。
9月23日,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小城萨罗宣布成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自任领袖兼外长,同南部的意大利王国政府分庭抗礼。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就被迫同德国签订协议,割让南蒂罗尔和的里雅斯特,并同意德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占领威尼斯。
1944年1月11日,墨索里尼在维罗纳枪决了齐亚诺以及其他曾投票反对他的法西斯党领导,这使得他进一步丧失支持,在此之后,他几乎完全依靠德军。
6月4日,盟军占领罗马,此后,由于准备登陆诺曼底,盟军在意大利暂时停止了大规模的进攻,使得墨索里尼的政府得以苟延残喘。疯狂的统治引发了大规模的反抗,游击队纷纷建立。
E. 意大利二战时期前后历史(比如说时间,战役,战前或战后的一些事件)
1933年,纳粹在德国上台,希特勒认为意大利和莫索里尼是纳粹德国的榜样而对他们推崇有加,毕竟,意大利也算是个“帝国主义国家”,类似宗旨的政党在那样的国家里取得政权对整个法西斯主义是种鼓励(这里希特勒与莫索里尼还闹了很多笑话)。1935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两场战争中,意大利军队的表现都不怎么样,西班牙内战还稍微好一些,起码旁边还有德国干涉军的帮助,没有出什么大的丑。入侵埃塞俄比亚就比较难看了,差那么一点点就上演了1887到1896年埃塞俄比亚战争的好戏,要不是英法的绥靖政策和对意大利的压力不够大,很难想象意大利能打下去……总之,战前的意大利外交内困,形势远不如德日两国好(人家好歹军事上过硬,外交冒险也还比较成功,而意大利堂堂一个欧洲大陆国家,陆军水平连欺负非洲土着都有问题,简直就是搞笑……)。
意大利在处理二战战略的时候,总是处处想与德国日本看齐,想显得自己非常重要,而实际上,他却是拖累整个轴心阵营的罪魁祸首之一。看看希腊、巴尔干、北非哪个地方有意大利哪个地方就要其他欧洲轴心国部队来填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分散了军力,对意大利最重要的盟友德国而言,为帮助意大利在巴尔干的野心,最最重大的失误就是对南斯拉夫和希腊的入侵,直接分散了本来就很宝贵的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而且导致了入侵苏联计划的推迟,换句话说,就是浪费了主要进攻方向上的突击力量,而且在时间上人为的“提前”了寒冬的到来。而这一切,都是由于软弱无能的意大利军队,本来50万意大利军队入侵巴尔干半岛是比较有胜算的,即使不顺利,也不至于那么快就一败涂地。意大利属于典型的癞蛤蟆打哈欠----嘴巴大肚子小……
对于意大利来说,二战中比较明智的策略就是在北非采取守势,拖住和打击英国H舰队和地中海分舰队,尽最大可能的切断埃及---苏依士运河与英国本土在地中海的联系。而从意大利的实力上来说,做到这些也是比较现实一点的。意大利靴子深入地中海,撒丁、西西里两个岛又扼守着地中海的要冲,意大利空军和海军的作战思想如果能跟上二战的水平的话,英国海军在地中海的日子会非常难过的。可惜,意大利拿着当时世界前几位的海军、守着如此良好的地理优势,竟然无法对抗英国一个分舰队……实际上,意大利空军战斗机的性能是很不错的,MC.200系列的水平与ME109属于同级水平,但搞笑的是性能先进的飞机居然没装无线电……这样还能指望意大利空军发挥什么呢?至于陆地战场,不属于意大利的擅长范围,本来应该组织一些比较精锐的部队与其他轴心国军队顶在最前线,而把大量当时属于二流的部队收缩,用于协助德军对付游击队(意大利军队再不济装备也要比游击对强吧)。想象一下,近百万意大利部队作为主力,配合少量德国军队对付游击队,如果指挥得当的话,对游击队的活动还是会有相当的遏制的,这里只说遏制,不说消灭,因为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游击队都是不可能被彻底消灭的,将其活动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即可,不要幻想去消灭。
意大利对德国最大的贡献居然出现在他倒戈向同盟国一方后……比较搞笑---意大利大量战争物资储备被德军洗劫,导致1943年德国军工生产达到二战时期的峰值。
意大利真的很好笑。。 之前看过一个贴子。
关于二战时期的意大利,其实主要就是负责搞笑的。。。
第一,关于吃
1*有什么办法能在战场上也吃到美味的食物吗?在这一信念之下,当其他国家都在忙着开发新型武器时,意大利因为想要吃好吃的军食而发明了冷冻干燥的保存食物法……让联合国大为震惊。
2*在离补给站10公里的战场上因为肚子饿,全军煮意大利面吃,然后全军被敌人轻松俘虏…
3*午餐时间战斗会停止,PASTA吃完了就会失落地躲到战线后方……
4*意大利的军服是绅士装,并且从全世界购入了3000万吨红茶。意大利某着名红酒的包装上有“喝醉了便不会畏惧战斗了”这样的宣传语。在被敌军缴获的物资中,红酒比弹药的数量还多
5*意大利抓到的俘虏每天都能吃豪华套餐……一个英军飞行员被意大利抓获,投入了俘虏集中营。当天晚上,他在监牢中得到了自己的晚餐。那是从前菜开始到通心粉和肉食,连最后的水果和红酒都配备齐全,豪华到不自然的料理。
“这就是所谓最后的晚餐吗……”
第二天早上,一个看起来阶级很高的将校出现在他面前:“昨天我们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给身为将校的阁下提供的是一般士兵的晚餐。这绝对不是有意虐待俘虏,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原谅那位出错的看守吗?”
6*某俘虏营的意大利越狱了,因为没有PASTA吃,他们跑到了另一个有PASTA的俘虏营,后来,之前的俘虏营向他们保证会提供PASTA,于是他们又回去了……
7*德军在沙漠中接收到意大利的救援请求,派出了一个中队的兵力前往救援。当他们与意大利会合的时候,发现对方正用宝贵的水煮通心粉……
第二,关于战斗力:
1*因为国家意识太薄弱,人少的驱逐舰跟潜水艇比战舰还活跃。
2*用大炮机关枪打不过用弓箭的土着人,能用钢铁船打输木船的也只有意大利了。
3*对上意大利军,敌军的士气就会上升;意大利负责的战线就会被突破;连续打赢意大利两次的将军会被人嘲笑 。
4*快输给埃塞俄比亚就准备放毒气……偷袭投降前的法国还被打回来的事迹也是家喻户晓…
5*美军登陆意大利,与意大利对峙的时候,美军感觉到意大利人毫无战争意志,因此刻意减弱了攻击力度。一次德军侦察机飞过战场侦查,意大利军指挥官心想面子太挂不住而下令装作正在作战的样子攻击,美军也毫无干劲地反击。这场战斗被德军侦察机发现,感慨地说:“厉害!意大利人制止了美军的攻势!”(神啊)
之后德国的增援部队到达,开始了一场真正的激战。
6*意大利夜间曾经有过“我们睡着了的话对方一定也睡了,因此不会被攻击的”这样的说法,最后遭到了英军的奇袭。
7*连打两场败仗是“打仗多无聊我们回去泡妞吧”的暗号。
8*以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命名的潜水艇在与英国一艘武装渔船的对决中失败,并被对方捕获。开始时“伽利略”号对对方发起攻击,却被连照明瞄准器都没有配备的渔船(注意:是渔船!)连续命中,最终因舰长受伤而投降。
9*1940年6月30日,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巴尔博元帅在托卜鲁克上空被意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击落。意大利人为了掩饰这一杯具,便宣布元帅是在同英国人进行空战中遇难的。
用高射炮误射自家元帅,使他成为被误伤的二战军人中军衔最高的人……
10*1943年盟军在意大利登陆,有一个战场,盟军激战一早晨,无一伤亡。惟一的损失是自己的飞机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当成了滩头)。
11*二战时意大利进攻希腊,意大利士兵却一致地说我们没法进攻, 因为希腊境内有芬兰部队(芬兰军人在苏芬的冬季战争中把苏联人打的非常惨)。墨索里尼于是要求芬兰从希腊撤军,芬兰调查后发现只有三名芬兰士兵和三名军官在希腊当志愿兵, 于是回复墨索里尼说, 所谓的部队只有六个志愿者. 墨索里尼十分生气, 发电报给芬兰: 我指的正是这些人!
12*萨拉落登陆战中,盟军在滩头没有遇到抵抗,随军记者报道,盟军在滩头遭遇的最强的抵抗来自于当地动物园因为轰炸流落出来的一只美洲豹,咬伤了两名美军士兵。
13*拓扑路克之围时,隆美尔一大早巡视阵地,发现一个精锐的意大利火枪点击营的防区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地鸡毛。
14*意大利被希腊打的时候,法国人在意法边境竖了路牌:希腊人,止步,这里已经是法国。
15*隆美尔访问北非战线意大利战壕的时候,遭到了盟军的炮击。意大利们马上趴在地上,口中祈祷着“哦哦,玛丽亚大人!”
隆美尔对意大利的指挥官说了这样的话:“让他们停止祈祷,开始反击。我想说的就只有这个。”
第三,关于投降:
1*北非一场战役中,为数不多的英国军坦克向意大利的反坦克炮阵地冲锋,刚开始时,意大利还开炮还击,但过了两三分钟就突然停止,摇白旗投降……事后英国人问其原因,意大利人理直气壮的回答:弹药箱没有撬棍打开……
2*美军轰炸撒丁岛前面两个小岛,上面驻扎了一万多意大利人,但是最后盟军轰炸总共炸死了40多意大利人,意大利就接受了美军飞行员的劝降。
3*5000人的意大利军遇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后就地缴械。
4*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击队俘虏的德军军官十分惊讶地问:“你们哪来的反坦克炮啊?”当游击队员告诉他是从他们的盟军--意大利人手里缴获的后,他感慨不已:“唉!这些可爱的意大利人。
5*丘吉尔打电话询问英军司令奥金莱克俘虏多少意大利的时候,奥金莱克得意洋洋的说:“数不清,大概五亩地的军官,200亩地的士兵。”
6*北非战场上,英军有在一战率领25人与10000意军作战,并俘虏8000人以上的战绩。
7*西西里战役,美军投放“炮弹传单”,传单说,这些传单可作为“投降证”,带上它门就可以到盟军的后方领取食物并获得安全。
就在第二天清晨,一批意大利人跑了过来,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传单,有的人还忐忑不安地问:“这是投降用的凭证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门全都高兴地交出了手中的武器。第三天、第四天……开始是数十名一批,后来则是成百人拿着传单跑过来。有一次,两个意大利士兵带着传单投降后,告诉美军说,他们连队还有60 多人想来投降但是又不敢过来,因为他门手中没有“投降证”,于是,美军马上派人带上“投降证”将这些人全部带来。还有一次,一名意大利士兵专程过来要求在给他一份传单,以便让他的弟弟也能来投降。
8*北非,英军接受一群持枪的意大利士兵投降。英军由于忙着收拾战利品而来不及管理意大利俘虏,便向他们怒吼道:“别吵闹!到那边去!”,然后继续到处搜集战利品。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俘虏们为了寻找英军,只好把枪举在头上四处走动起来。还有,由于战俘太多,英军来不及造战俘营了,只要让军需官发给意大利战俘原材料,让他们自己搭个战俘营把自己关起来。
9*二战末期,奥地利的集中营中关押着德意日三国的俘虏。德国人组织起来尝试挖洞逃出收容所,日本人组织起来剖腹自尽,而意大利人即使在集中营大门没有关上的时候也非常配合地乖乖呆着,偶尔会出去骚扰可爱的女孩子。
第四,关于同盟国:
1*1943年盟军攻到意大利家时,迎战的是德军……
2*才加入轴心国,轴心国就哭着向他们道歉。
3*最惨的应该是德国……还是在北非,隆美尔发现了一个关押意大利战俘的英国战俘营,就本着同志友爱来进行救援,结果,枪声一响,意大利人就跟着英国人跑……
4*意大利一个整编师被287个美国人包围了,德国出动了3辆坦克进行救援,战胜了冒进的美国人。但在意大利童鞋完美的步坦配合下,美军跑掉了274个人……
5*德国人对理想战争的定义是:用德国的武器, 苏联出冬季装备, 英国出夏季装备, 美国负责伙食, 法国提供娱乐, 由芬兰人掩护侧翼, 而当面的敌人的是意大利人。
6*没发现意大利已经参战的同盟国也不少。
7*意大利对德国最有贡献的一次恐怕是在它投靠同盟国之后——意大利的装备被德国洗劫导致德国当年军工生产达到顶峰。
8*西方谚语:“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二战名言。二战时意大利是轴心国之一,但总是打败仗,拖后腿,在北非战场上,意大利的部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后来美军刚刚参与北非的战净,也是打了不少败仗,当时英国人就戏称美军为:“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后来这句谚语就在西方流传开来。
9*《解放》里面,墨索里尼对希特勒说的一句话:“你不了解意大利人,他们不喜欢打仗。”希特勒曾经说过:“整个意大利只有领袖是古罗马人。”也曾有人说过“意大利是由10%认真的国民支撑起来的国家”。
10*为了外贸的资金来源,意大利会将连自己空军都没有配备的先进装置卖给外国甚至敌国……
第五:关于战役
1*先说跟中国有关的八国联军。其中意大利也有份,但是意大利童鞋惨到了什么程度呢——他曾打算效仿德国派军队来华抢占势力范围,结果两艘现代化的钢铁军舰没等靠岸就被清朝甲午后重建的弱小海军(木头船)给“震慑”跑了……陆军也仅仅派出了80人——其中大部分还不是作战部队。比起侵略,我更愿意相信是在凑热闹。
2*1922年——1935年,埃塞俄比亚(北非战场)
其实,整个二战中非洲好像真不是主要战场,但是意大利同学主动提出进攻北非(附加一句题外话,意大利童鞋曾在十九世纪攻打过北非,惨败。当时德国首相俾斯麦曾经嘲笑意大利人“带着满嘴蛀牙而又有一幅极好的胃口,来到非洲大陆”)。意大利投入了坦克和飞机部队,却从开战便一直惨败,面对追击而来的埃军,毒气发挥了救世主的作用。从此以后,毒气随着意大利军的脚步散布到了整个埃塞俄比亚。这可以算是意大利干的为数不多的成功的事情了。顺便一提,当时埃塞俄比亚的军队装备的只是小型枪械、旧式火枪,甚至还有只使用长枪的部队。
3*1937年3月 西班牙
从古尔达拉哈拉向马德里进军的4个意大利师团遭遇敌人攻击,由于意大利出现大量投降者,最终从古尔达拉哈拉败退。
4*1940年6月 英国-法国
意大利向英法宣战的理由仅仅是出于对德意志取得的战果的嫉妒(当年的德意志啊,不知道说啥好了)。由于宣战这种宣战毫无计划,而且未有必要的物资准备,意大利籍的船只仍散布在世界各个角落,在开战后立刻被敌对国缴获。因为没有考虑过任何作战计划,在宣战后10天内没有作出任何军事行动。虽然此后攻击法国领土,但却被仅仅两个师团的兵力反击逃回了国内。
5*1940年6月,在希特勒攻打法国的时候,意大利趁法国被德军蹂躏到几乎投降的境地时跟着凑热闹,结果被法国占领了许多领土。
6*1940年10月入侵希腊时,意大利21个师团“百万军队”被希腊13个师团反击到阿尔巴尼亚边境,并且要渡亚得里亚海进攻意大利本土……最囧的事情是——在此之前,希腊政府因为与德国关系良好而保持中立呢……(意大利,乃看准了再打啊……)此战后,希腊跑到了同盟国阵营。(对德意志深表同情。)
7*1940年10月 英国
英国海军的旧式双叶战斗机攻击了塔兰托湾的意大利舰队,结果意大利舰队一艘战舰沉没,两艘战舰中度受损。而英军完全没有遭到任何损失。
8*1940年12月 埃及-英国
意大利攻击埃及的7个师团遭遇英军两个师团的反击而败退,13万人被俘,并丢失了基勒内卡。为了救援意大利,德国不得不推迟一个月进行“巴巴罗萨计划”,派遣部队救援,并使用了计划外的约7000台卡车(东线总共只投入过14000台卡车)。这对东线的战况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尤为值得一提的事儿是,英军以不到30台坦克的军队,摧毁了400多量坦克的意大利军队,三万英军士兵面对四十万意大利士兵时,英军俘虏了“大概五亩地的军官,200亩地的士兵”……
9*1941年3月 英国
意大利和英国舰队在马踏板海峡战斗,意大利损失三只重巡洋舰,英国无损失。
10*1942年 英国
意大利25万兵力与英军3万5千人战斗,不久后投降。
11*1942年12月 苏联
意大利在顿河河畔遭到苏军攻击,立刻放弃了所有装备撤退。而在11月时遭受同样攻击且装备落后的罗马尼亚军队则坚持战斗了数天。
并且,10月时罗马尼亚军曾提出过趁苏军攻势停顿时主动出击的提案,但因为补给上的问题最终没有实行。而意大利军从来没有提出过如此具有建设性的提议。
F. 二战意大利与哪国打过
1939年4月7日,欧洲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欧洲的另一个法西斯国家意大利就开始了对阿尔巴尼亚侵略,随后又在1940年10月28日进攻希腊,可是意大利不但未能占领希腊,希腊人反而在1940年11月14日进入了阿尔巴尼亚。但这时德国开始介入战事。1941年4月6日德军开始与希腊人作战,同时还攻击了南斯拉夫。英国人虽然支援希腊,最后还是无法取胜,纳粹德国的军队在4月27日进入雅典。之后德国又开始发动对克里特岛的攻击,6月1日克里特战役结束,德国伞兵成功从英国人手中夺取了该岛。但是这次行动对德国来说也不太顺利,之后德国再也没有使用伞兵攻击。
英国和希腊的最后几支武装力量在6月1日撤退到埃及。在巴尔干落入纳粹手中之后,希特勒终于可以无顾虑地发动对苏联的袭击了。
北非战役开始于1940年,当时小股英国军队击溃了来自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的袭击。随着由埃尔温·隆美尔(Erwin Rommel)率领的德国部队的到来,战事在1941年的阿拉曼(El Alamein)达到高潮。1942年7月1日至7月27日,第一次阿拉曼战役爆发。德国人成功占领了阿拉曼,这是在亚历山大港和苏伊士运河之前最后一个战略地点。然而,就像在苏联一样,德国人的后勤供应跟不上,让英军有机会阻挡他们进攻。
10月23日到11月3日是第二次阿拉曼战役,这次是英国人采取了主动。因为德意联军占领了阿拉曼就可能直接侵占整个埃及,继而威胁苏伊士运河和中东,切断英国与印度等海外殖民地的联系。英军必须设法阻止德意军队的进攻。10月23日夜,英军1000多门大炮齐发,向德意军队发动强攻。一个多星期后,十万多德意军队损失过半,防线崩溃,被迫西逃。隆美尔一路撤退到了突尼斯。
1942年11月8日,英美军队在“火炬行动”中登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当地维希法国的部队几乎没有任何抵抗。最终德意部队遭到来自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部队的夹击。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进攻的盟军部队在1943年5月13日将德意部队完全赶出非洲。在北非战场上,25万轴心国士兵被俘虏。
G.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在1943年之前打败多少个国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3年前在1939年德国在阿道夫.希特勒的领导下,发动了史无前列规模罕见的军事行动
!----“闪击战术”在短短18个月就横扫侵占了乌克兰、法国、波兰、挪威、荷兰、卢森堡、比利时、匈牙利、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爱沙尼亚、丹麦、瑞典、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意大利、瑞士、巴尔干半岛等一些低地国家,风靡一时的称霸了欧洲!
H.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哪些参战国
61个国家哦
二战对立双方有两个阵线:以德日意为代表的法西斯阵线;
以美苏英中为代表的反法西斯阵线。
参加法西斯阵线的国家有: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7国,前三国是这一阵线的核心。
参加反法西斯阵线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宾、阿比西尼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哥伦比亚、利比里亚、法国、厄瓜多爾尔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47国。
按照国际会议的协议,联和国的创始会员国都是加入反法西斯阵线的国家和地区。丹麦、阿根廷、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苏联加盟共和国)因为是联和国的创始会员国,所以也成为反法西斯阵线的一员。
此外,还有3个国家是宣了战的: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8月10日对日本宣战、阿尔巴尼亚(法西斯傀儡政府)1941年10月17日对英国宣战、暹罗(今泰国)的投降派政府1941年12月11日与日本签订攻守同盟,并于1942年1月对英、美宣战。
所以,共有先后61个国家和地区的17亿人口(占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