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战中,意大利有多少军队
2战前意大利的统一,并没有德国铁血中崛起的波澜壮阔,翻天覆地;即使最后依靠普鲁士的力量,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完成了北部的统一,但从意大利人身上却看不到普鲁士人所拥有的那种强大的民族张力和民族进取精神。
最终完成了统一的意大利人,终于也走上了扩张的道路,但其实力和野心的落差给人一个“准强国”的形象。那时群雄并起,法国、德国、英国、俄国、日本甚至美国的扩张都没有意大利人这般艰难。
以后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人的表现实在不符合一个大国的形象:一战兵败波河,差点让奥匈揍趴下;打落后的埃塞俄比亚,付出了十余万人的伤亡;二战对已经被希特勒击溃的法国,损兵折将;优势海军避战地中海,被歼于托兰塔;东非十万大军被不足万余英国人全歼;北非以5敌1,却全线崩溃;远征弱小的希腊,却丧师辱国。
希特勒这样评价意大利人:我用5个师就可以征服意大利。
近现代意大利人为何这么没有战斗力?,难道这是一个被文明过度软化的民族?也许可以从意大利防守反击的足球风格看出一斑:功利、懦弱、保守!
许多人有如此看法,但是26万人的意大利远征军在横扫乌克兰的战斗中,就俘虏了10万苏军,独立攻占了斯大林诺等重要城镇,在斯大林格勒北翼,意大利军防守正面达一,二百公里,而负责供应的德国人非但没有施以援军和武器(尤其是奇缺的反坦克炮等),而且经常抽调意大利的卡车为自己运送物资(在斯大林格勒围城中就有一支意大利运输车队)。在苏联绝对优势的装甲部队进攻时,没有援兵(其地域内仅有一个配属的二流德国步兵师),重武器不足的意军在侧翼(罗马尼亚军和匈牙利军)被突破遭包围的情况下,山地军和其他部队还是坚持了近一月,直到接到撤退命令,一个30000人的意军集团(内有少量德军)经过包括白刃战的苦战,有4000人突围。试问没有这26万“包袱”,德军如何防守这一,二百公里的顿河阵地?
并且北非。
意大利人一直提供了轴心军队中的大部分兵力并不惜重大损失负责为运输船队护航,没有意大利人,就隆的几万人,能够与几十万英联邦军周旋?没有意大利人提供的步兵,有效的炮兵和装备虽然不佳但作战勇敢的装甲部队,德国人能够取得胜利?没有意大利人掩护侧翼,并不时以自我牺牲精神地充当后卫,德军能够放心进攻,安全撤退?知道两次古比井吗?知道托布鲁克的圣马可海军步兵营吗?知道冲在最前面的战斗工兵吗?知道战至最后的“公羊”装甲师吗?知道“佛格雷尔”伞兵师史诗般的后卫战斗吗?知道一名狙击兵在弹药用尽后将自己的断臂掷向冲上来的英国坦克吗?知道隆美尔说过“德国士兵震惊世界,而意大利狙击兵震惊了德国士兵”吗?
“在1941年的失败后,1942年,德国就要求意大利向苏联派兵,结果,意大利去了19个师。单基本上在1942年内就全部被消灭掉了”
这充分暴露了你的知识贫乏。意大利人在1941年6月26日就派兵苏联,也没有19个师,而是10个师,至于“全部被消灭掉了”更是瞎话,除了伤亡失踪的85000人,都回了意大利,许多师都得到了重建。
“意大利军队与德国军队战斗力方面的差距使隆美尔不得不用占少数的德军担任主攻任务,而人数众多的意大利军队却作为预备队使用”
② 二战时候,意大利都有什么战绩,都有那些名将,和着名的战役,意军的战斗力比日本如何
意大利的战斗力其实是严重被低估的,主要是这帮意大利人根本就不想打仗。
作为世界第六大工业强国、轴心国三大巨头之一,意大利陆军不管是训练还是兵员素质都不差,起码处于欧洲中游靠前的水平。意大利陆军的装备更是非常不错,可以说世界一流,比日本高了不止一个档次。意大利一战时期的淘汰货意大利炮扔到中国战场竟然被当成了宝(想想李云龙那门意大利炮吧!),意大利的武器装备可想而知。
意大利陆军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士气和战斗意志。因为意大利军队根本不想打仗,所以打仗总是出工不出力,表现自然不行。不过这并不代表意大利军队战斗力差,只是意大利军队不愿意拼命而已。但即使如此,意大利军队在苏德战场的表现一点不比德国人逊色。在乌克兰战役中,26万意大利远征军横扫乌克兰,俘虏了10万苏军。这个战绩起码日本人不敢吹嘘自己能够做的到。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轴心国军队陷入了苏军的重重包围,轴心国军队被迫突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个冲出包围的竟是意大利军队,近5000意大利军队靠着残酷的肉搏战冲出了包围,而不远处逃出来的数量更大的德军冲出包围的仅仅2000人,意大利军队表现出的战斗力连苏联人都感到惊叹。所以意大利的主力部队战斗力并不低,如果认真起来,起码不比苏军差,如果拼命,几乎和德军相差无几。
意大利的留守部队主要驻扎在本土和希腊、阿尔巴尼亚等地。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付当地的游击队,维持当地的秩序和治安。尽管是二线作战部队,但意大利留守部队的装备和战斗力都不差。南斯拉夫游击队是二战中出了名能打的武装力量,一直蔓延多年,德国一直清剿不掉。作为盟友,意大利人也参与了围剿行动,在围攻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战斗中,意大利部队打的丝毫不比当地的德军差,特别是在山地作战中,意大利部队的非常出色,其战斗力和德军二线部队相差不大,这也许和意大利擅长山地作战有关。
第三类是意大利的殖民部队,也就是三线部队。这些部队主要分布在北非和东非地区。他们主要负责维持当地的秩序,很少承担作战任务,所以装备很差,战斗力也不行。
其实也不能怪意大利人,英美已经武装到了牙齿,又掌握着制空权和制海权,就是换成日本军队也未必会比意大利强多少。其实,意大利的殖民部队在一些战役中打的也不错,在战争里差点把英国人赶出北非。在意大利殖民部队的配合下,意大利的阿里埃特装甲师更是打出了一流的水准,竟然击败了英国精锐部队第二十二装甲旅。如果给意大利军队足够的给养和机械化单位,意大利军队未必会输给英国人。
总体来讲,意大利陆军的一线野战部队战斗很高,略低于德军,二线留守部队和德国二线部队战斗力相差不大,三线殖民部队略高于英联邦二流军队,所以意大利陆军的真实战斗力并没有网上传言的那么差。意大利之所以表现的不出彩,主要是意大利军队不愿意打仗,而对手又一个比一个强。其实,如果换成日军去苏德战场,未必会比意大利军队打的好。就连隆美尔都曾赞誉:意大利军队震惊了世界,意大利军队震惊了德国人。实事求是的讲,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不比日军差。如果考虑装备和火力因素,日军未必是意大利军队的对手。
再说个笑话吧!
1941年的北非战场,“沙漠之狐”隆美尔接连对英军发起攻击,胜算在望的战役奈何军队数量不足,便只能将重要的侧翼战略要地交代给意大利军队,以防遭到英军偷袭侧翼。其中尤其重要的一区域由意大利着名的“公羊座”装甲师把守。“公羊座”装甲师在师长马里奥少将带领下,也十分出色,共有两百多辆M13主战坦克,L3轻型坦克,M42自行火炮等装甲车,实力雄厚,此军队在意大利部队中也称得上是精锐良军。
遗憾的是“公羊座”装甲部队还是败给了英国第二十二装甲师。面对随时攻来的英军,公羊座装甲部队多次败北的经验,除了投降别无他择。此时马里奥派出谈判专员前往英军洽谈,希望英军不要侵犯古比井,且保证不会对英军进攻。
意气风发的英军显然看不起多次败仗的意大利军,不仅直接拒绝谈判,且对意大利使者开炮攻击,使者半路身亡。英军的暴击行为激怒了“公羊座”装甲部队少将马里奥。在马里奥的指挥下,全意大利军向英军全面进攻,全程两个小时的坦克大战下,击毁英军80辆坦克,还有53辆损伤。马里奥军队损失43辆坦克,战役结果反转,意大利军意外的取胜。
正是此战役激发了意大利军队真正的实力,意大利军的战斗力并不弱。甚至有观点,意大利军并不是不能打,只是不想打,被逼到极限才能爆发出真正的战斗实力。
③ 二战意大利军队
意大利一直以来被人们叫做“穷汉帝国主义”,意大利人全部的热情似乎全部被用来进行歌剧、足球等活动,打仗不是他们的强项。引用当时一位德国军官的话:
如果意大利是德国的敌人,那么德国只需10个师就可打败他;
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的话,那么德国需要派20个师来防备他;
如果意大利是德国的盟友,那么德国还要派30个师来保卫他。
在我的印象中,在二战战场上意大利军队从来没有过不依靠德军单独取得胜利的战例。
意大利虽然是轴心国成员,也签署了《钢铁盟约》,但它开始时没有遵守条约与德国一起开战,结束时也没有遵守条约,而是推出了轴心国。战争爆发前,墨索里尼就被告知即使全意大利的军工厂得到了全部原料,并且日夜开工,也要到1943年才能完成战争准备,因此意大利没有在德国闪击波兰时就卷进战争,只是派遣了劳工去德国,而在德国进展顺利,仿佛马上就要全面胜利的时候才仓促对英法宣战,赶鸭子上架,岂有不败之理。
宣战书还没有读完,就在地上被法国扁,在海里被英国揍,还无还手之力;《上尉的曼陀铃》中希腊人有句很经典的话“我们宁可向德国上尉的狗投降,也不向意大利人投降”,谁愿意向一个被自己打得稀里哗啦的对手投降呢;在德国人介入北非之前,邱吉尔甚至打算从北非抽出一些部队去支援其他战场,其原话是 “考虑到意大利在北非的大溃败,抽调这些兵力应无问题”……意大利投降后,意军又被德军随意虐杀,毫无还手之力,即使是被铁托改编成加里波地师的意大利军队也只是在抗击德军的战斗中做出了重要“牺牲”。
在一次北非的战斗中,一万多人的部队打都没打就像几千的盟军投降,理由是开启弹药箱的起子找不着了。
面对埃塞俄比亚的时候,一个只有二百挺机枪,四千支步枪连皇家卫队都有部分只装备长予的国家居然拖住意军半年之久,并逼得对方不得不用化学武器才能取胜,并最终付出了13万人伤亡的代价。甚至于他们的盟友德国人都看不起他们,当年在北非作战的时候,德军还未进入,而意军却有五十万人,英军组织了五万印军和由英国人驾驶的几百辆坦克对意军发动突袭,其结果是令人震惊的,五十万意军被五万英印兵所败,丢失重镇托卜鲁克,被俘十多万人,隆美尔刚到北非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副意大利人慌乱逃跑的镜头,隆帅将他的德军官兵分散到一些意军中担任指挥官,这些士兵很快就成了意军的主心骨,在反攻时取得了胜利,(德军战斗力确实骇人,最基层的士兵到意军中都能成为出色的军官,同时也可看出意军低下的战斗力),隆帅对意军评价一向很低,他说:“意大利人打仗,该他们冲锋的时候,全都趴在地上畏缩不前,而该隐蔽的时候却又都勇往直前,结果有敌军扫射死伤枕籍 ”。有一次,因为地中海上的马耳他岛对非洲军补给线构成强大威胁(该岛力量强大时2/3的轴心国运输船被送入海底,而弱小时95\%以上船只都能安全通过),在大家讨论如何对付的时候有意大利军官表示可派意空降兵却抢占该岛。隆帅当场反驳道:“凭意军一向表现这可能吗?”。
更可笑的是,1940年6月30日,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巴尔博元帅的座机在东北部港口图卜鲁格上空竟被意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击落,元帅当场丧生。意军为了掩饰这一严重的事件,便宣布元帅是在同英国人进行空战中遇难的。可怜巴尔博成了二战中被误伤的最高军衔指挥者。1941年2月16日,德国非洲军团司令隆美尔奉希特勒之命抵达北非救援。此时,意军早已是溃不成军、仓皇逃窜。一个上校向隆美尔报告说,意军士兵把武器和弹药都扔在沙漠里,军官们正在打点行装,希望能尽快返回意大利。
1940年5月,德国军队迅速攻入法国并逼近巴黎。6月10日,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到,命令西方集团军群司令翁贝托亲王指挥32.5万军队驻扎在意法边界待命。17日,新组成的法国贝当政府要求停战,希特勒邀请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会晤。墨索里尼很顺利地得到法国部分割让土地。有趣的是,墨索里尼觉得这样的胜利有失尊严,又突然决定在停战协议正式签订前的21日和22日向法军发动闪电战。结果,在阿尔卑斯山地区,意军的闪电进攻非但没有让势单力薄的6个法国师后退一步,反而遭到法军迎头痛击,损失惨重,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伤,626人失踪,翁贝托亲王被迫宣布停战。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前任总书记斯特拉塞不无感慨地说,停战前两天还打,让那么多人白白去送死,真是令人痛心呀。
为了改变自己在法西斯轴心国当中的配角地位,1940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动用8.7万兵力、163辆坦克、686门火炮和380架飞机,向希腊发起了全面进攻。可是,意军未能达到墨索里尼的预期。11月4日,希腊政府仅集结了15个师,花了一周时间就把意军赶出边境。21日,墨索里尼临时换指挥,增派 14个师,发动新的一轮总攻。希军巧妙地利用地形,顽强抗击,意军始终没有扭转败局。墨索里尼心急如焚,一面把惨败的责任归罪于总参谋部,进而更换总参谋长,一面又通过希特勒要求希腊停战。可是为时已晚,希腊军队已全线发动进攻,意军死伤惨重,王牌师全部被歼,5名将军被俘,1名将军被打死。意大利人全都被打蒙了,他们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墨索里尼急切地跑到德国,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惴惴不安地坐在希特勒面前,请求救兵。希特勒同意出兵,并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向墨索里尼传授战略战术。有意思的是,墨索里尼回国后,仍然希望抢在德国之前靠本国的力量打败希腊,挽回面子。他下令急征新兵,组建一支50万人的增援部队。1941年3 月2日,他以最高统帅的身份亲自督战,但还是以失败告终。墨索里尼怎么也想不通,人数和武器都占优势的意大利军队为什么攻不破希腊的防线。希腊一战进一步暴露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虚弱和无能,也使意大利沦为轴心国集团中的二流国家,只能作“配角”随德军进行从属战。
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本想“单干”。墨索里尼认为德军必胜,如协同作战还可以分到战利品,于是,苦苦哀求希特勒答应意军参加对苏作战。结果,派往苏联的 22万意大利精锐部队同样不堪一击,一半士兵被打死打伤或被俘,另一半则早早就逃回意大利,各种武器损失大都达80%以上。
④ 二战德国有党卫军 日本近卫军 意大利有什么
意大利的叫“黑衫军”
黑衫军( camicie nere,CCNN或者squadristi)是 意大利的法 西 斯准 军 事 组 织。
黑衫军在1919年成立,1940年时MVSN已经召集了34万一线作战部队,组成了3个师。此外,在1942年,黑衫军又新建立了第4师("M")及第5师("非洲")。
⑤ 二战时意大利有多少部队
引用当时一位德国军官的话:
如果意大利是德国的敌人,那么德国只需10个师就可打败他;
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的话,那么德国需要派20个师来防备他;
如果意大利是德国的盟友,那么德国还要派30个师来保卫他。
⑥ 二战时意大利最精锐的部队是什么
意大利第185伞兵师
“闪电”师(Folgore)缘起
意大利伞兵部队的前身是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巴尔博元帅大力支持发展起来的利比YA空中部队。1938年3月,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巴尔博在的黎波里附近的本尼托堡(CastelBenito)机场设立了一所跳伞学校。他的理念是建立一支由意大利人为骨干的利比亚人空中部队,这支营级规模的部队由金质军事勇敢奖章获得者GoffredoTonini空军中校指挥。
由于此时空降作战对全世界的军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许多东西都要这些空降部队的先驱者们从头做起。除去克服训练的重重困难外,他们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当地土着柏柏尔人对飞机的恐惧,甚至在后来还上演过用刺刀赶着柏柏尔人上飞机的闹剧。
ProsperoFreri中尉来到了跳伞学校,在这里他使用自己发明的“萨尔瓦多”(Salvator)D/37型降落伞对意大利军官进行伞降培训——这些军官即将成为这支新部队的核心。所有的事情都在迅速开展进行中,而一旦那些Ascari(意大利语,指意大利殖民地的土着兵)克服了对飞机和伞降的恐惧后,他们表现得极为优异。但不幸的是,意大利人使用的S/81型飞机并不适合伞降,这也导致了这个营在训练场上损失惨重:在训练中共有15人死亡,72人受伤——对一个营级部队来说,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
意大利第185伞兵师-前期作战
除去2个利国伞兵营外,所有的意大利伞兵都是在Tarquinia跳伞学校接受训练的。1940年,大量来自意大利三军的人员组成了第2伞兵营,由Benzi中校指挥。在1941年初又组建了第3伞兵营,指挥官是PignatellidiCerchiara少校。紧随其后组建的是由BechiLuserna少校指挥的第4伞兵营。1941年4月1日,这些部队一起组成了第1伞兵团,团长是RiccardoBignami上校。
1941年4月,在德军夺取克里特岛之前,第1伞兵团受领了夺取希腊凯法利尼亚(Cefalonia,与意大利隔奥特朗托海峡相望)岛的任务。这个任务后层层下达到2营,最后确定由该营下属的3个连中的2个连完成,由Zanninovish少校指挥。1940年4月30日,在加拉蒂那(Galatina)机场,2营乘坐SM-82型飞机起飞,在该岛Argostoli平原上进行了成功的伞降,兵不血刃地解除了岛上希腊驻军1个营和约400名JC的武装。第二天,伞兵乘坐征用的希腊渔船在附近的Zante与Itaca登陆,从而避免了这两个岛被德军占领。
1941年5月5日,步兵部队替换下了2营,意军的第一次战斗伞降以成功告终。此后,组建更多的伞兵营逐渐提上日程,在1941年夏和1942年春之间,共组建了7个伞兵营(其中1个营是伞降爆破营)。1941年8月10日,一个伞降炮兵营又宣告成立。现在组建一个空降师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1941年9月1日,伞兵师正式成立,下辖第1伞兵团(2、3、4营)和第2伞兵团(5、6、7营)、第8伞降爆破营(VIIIbattaglioneguastatori-paracatisti,guastatori是相当于攻击工兵的部队,使用炸药、火焰喷射器等攻坚利器,为步兵打开进攻通道。这个属于精锐部队,二战时所有的guastatori团/营全部由意大利人组成)和炮兵集群。很明显,不是所有单位都可以立即投入作战,但情况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次年3月,第3伞兵团(9、10、11营)正式加入该师,6月在师建制内又成立了炮兵团,下辖3个炮兵营(每营由2个各4门47炮的连组成,共24门)。
但这个伞兵师和一般的师差异很大:它的建制偏轻,支援问题较小,因此没有繁琐的后勤体系。炮兵团只装备47
意大利第185伞兵师
毫米炮,用来执行反坦克任务,但不适合进行常规的曲射火力支援。而且机枪与迫击炮装备数量很少,在火力方面唯一的优势是装备了贝雷塔M38冲锋枪作为一般个人武器(M38冲锋枪做工精良,在43年8月意大利停战前仅装备意大利非洲**PAI、皇家宪兵Carabinieri和伞兵部队等精锐部队,一般陆军部队极少装备)。但这样的装备情况也是与它的作战任务相适应的:伞降并对一个关键目标进行奇袭、设立防御阵地并在有限的时间段内进行防御、最后与常规部队会师。但这些美妙的理论“闪电”师一次也未能实践,战争的旋涡无情地把它卷到了其它的方向。
伞兵师的师长最初是FrancescoSapienza将军,随后他被EnricoFrattini将军接替。1942年5月之前,该师在托斯卡纳和拉齐奥军区进行基础训练,随后前往南部的普里亚军区接收进一步的训练。这些训练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代号为“C3”的夺取马耳他岛作战。
弗格尔师参加的第一次战斗是1942年8月的阿拉姆-哈勒法之战。在六天的战斗中轴心国损失了大量的坦克,脆弱的补给线也被沙漠空军切断。隆美尔只得转入守势,固守自己的阵地。
英国人惊讶地发现,他们所面对的这支意大利部队作战顽强,其战术水平也远非其它意大利部队可比。弗格尔师在巩固阵地的同时,还积极展开一些小规模的偷袭,渗透入英军的防线,从敌人那里获取饮用水,食物和武器。该师的反坦克武器极少,他们就用缴获的英军反坦克炮武装起来。在一次夜间防御战中,意大利伞兵甚至还俘获了第6新西兰旅旅长Clifton准将和他的指挥部
。(Clifton准将曾试图逃跑,但又被捕获。在被送到意大利本土的战俘营后,他终于逃跑成功,抵达了瑞士。)
在整部北非争夺战史中,弗格尔师在阿拉曼一役中写下了史诗般的一页。
9月30日,沙漠之鼠的皇家女王装甲团的一个战斗群向弗格尔师第9营发起进攻。意大利伞兵坚守阵地,用反坦克炮击退了英军的进攻。
10月23日,远处地平线上沙尘滚滚,第七装甲师的坦克大举杀来,阿拉曼会战开始。按照蒙哥马利的“捷步”作战计划,沙漠之鼠企图在此处一举突破意军阵地。弗格尔师约3000人的部队将面对超过10000人的英军部队。弗格尔师在雷场后的阵地上深挖战壕,他们能得到帕维亚步兵师(Pavia)和艾里特装甲师(Ariete)炮兵的支援。
弗格尔师防守防线南端一段长达14公里的防线。在防线的北翼防区由第187团负责,该团把第4伞兵营布置在前沿。第2和第9伞兵营在主阵地。(第10营由于在九月间的战斗中损失较大,已经合并给第9营。)第185炮兵团的三个47mm反坦克炮排负责支援。此外,他们还可以得到友邻-德军Hubner伞兵战斗群(隶属拉姆克伞兵旅)的支援。
⑦ 二战:关于意大利军事力量分布和数量的问题
二战意大利武装部队陆军序列
意军非洲总部意大利最高统帅部驻利比亚总部。通常与德国非洲军团配合作战甚至在其指挥下作战。当隆美尔越过利比亚攻入埃及时,负责利比亚境内的全部军事行动并成为第 10集团军。历任司令: 鲁道夫.格拉齐亚尼 意塔洛.加里博尔蒂 艾托雷.巴斯迪科 编成: 1942年10月,辖10、22军和德国非洲军团。
西嘉总部 主要由意大利第七军组成。参见第七军。
集团军该部最初执行边境保安任务。1940年6月,指挥13个师沿地中海沿岸进攻法国。1943年初改组为意德第一集团军,由驻突尼斯的德意部队组成,主要防守马雷特防线,接受德国非洲集团军群和意大利最高统帅部的双重指挥。1943年5月在突尼斯被歼。历任司令:亚德里亚诺.马里奈特(1939)本.彼得罗.平托(1940) 雷莫.甘贝尔利(1940) 乔万尼.梅塞编成:1940年6月,辖13个师;此后,辖德国非洲军、第20军和第21军。 驻地:1939年 罗马;1940年 蒙多维
第二集团军(兼意军斯洛文尼亚-达尔马提亚总部) 1941年4月进攻并占领西斯洛文尼亚,担任达尔马提亚的占领任务。1942年在罗博蒂任司令时改组为意军斯-达总部。此后占领杜布洛夫尼克以北的南斯拉夫地区并负责海岸防御。1943年改编为意大利第二集团军,管区扩大到意大利东北部。历任司令:维克多里奥.安布罗西奥 马里奥.罗阿塔马里奥.罗博蒂 编成:1941年4月辖14个师 1942年4月辖4个师 1943年春季,辖5、11、18军,其中18军被派往罗马地区。1943年9月辖第一骑兵师,5、11、17军共12个师 驻地: 1940年罗马 1940-1941戈吉亚 1941-1943 苏萨克
第三集团军 1940年作为第三集团军在意大利中部的拉齐奥-阿布拉齐地区被动员。然后,其大部分调往阿尔巴尼亚并以此为基础组成第十一集团军。
第四集团军 1940年6月在阿尔卑斯山地区进攻法国,此后在法国的意大利占领区执行占领任务,总部设在芒通。后来,移驻皮埃蒙特和利古里亚,奉命切断与法国的联系。历任司令:塞里洛.格罗西(1939) 埃尔弗雷多.古佐尼(1940) 马里奥.卡拉齐奥洛 马里奥.维塞利诺 编成:1940年6月 12个师 1943年9月 1、15、22军和第二骑兵师 驻地:1939年罗马 1939-1940里奥利 1940年伯加里奥 托里奥
第五集团军最初为北非意军高级司令部,后配属第十集团军进攻利比亚。1941年初受重创。1942年在意大利重组。部分在托斯卡纳和艾米里亚,部分在科西嘉和撒丁尼亚。历任司令:鲁道夫.格拉齐亚尼 意塔洛.费罗莱托 编成:1942年辖7、13军 1943年9月辖西嘉总部,2、16军驻地:1939-1940的黎波里 1943佛罗伦萨、佛提布
第六集团军最初组建为波河集团军。1941年改组为第六集团军。1942年8月10日在西西里受重创:被俘13万人,阵亡4300人左右。8月10-16日,7万余名意军与仅4万名德军撤入意大利。余部被派往意大利重建,也有的说法是被编入第七集团军。历任司令:埃齐奥.罗西 马里奥.罗阿塔 埃尔弗雷多.古佐尼编成:1943年7月,辖12军和16军共20万人 驻地:1941-1943维罗纳、萨勒诺和埃纳。
第七集团军 1943年9月8日,该部奉命保卫包括萨勒诺在内的意大利南部地区,命令指出要坚守塔兰托、布林迪西,反击德军的任何进攻。历任司令:彼斯托亚公爵亚达贝托.日诺瓦(伯加莫公爵)马里奥.阿里西奥 编成:1943年9月辖9、19、31军和第六集团军余部。 驻地:1940 阿斯提 1943 波藤扎
第八集团军 扩编为俄国远征军。1943年1月,大部在俄国被歼。在意大利北部重组。历任司令:伯加莫公爵意塔洛.加里博尔蒂 编成:1942年底2、35军、亚平宁军以及德国29、24装甲军 1943年9月 23、24、35军 驻地:1940 米兰 1941 博拉格纳 1942-1943 帕多瓦
第九集团军(兼阿尔巴尼亚和东线总部) 1941年5月占领门的内格罗和阿尔巴尼亚,1942年作为意大利军总部驻阿尔巴尼亚.1943年改组为意军东线总部。后来又改组为第九集团军,其部队分驻莫塞哥维纳、门的内格罗和阿尔巴尼亚。后撤往地中海沿岸地区。历任司令:皮尔齐奥.彼罗利 马里奥.维塞利诺 洛伦佐.达尔玛佐编成:阿尔巴尼亚总部辖4个师 门的内格罗总部辖8个师 总部设在地拉那
第十集团军该部于1940年-1941年冬季在埃及和利比亚被歼,伤亡2万人,被俘13万人(包括25%利比亚人)。在隆美尔部经利比亚进攻埃及时,该部重组。历任司令:弗朗西斯科.吉迪 马里奥.贝尔蒂 吉阿塞皮.特勒拉(1941.2阵亡) 编成:巴尔迪亚军和22军 驻地:1939-1940班加西 1941年初托布鲁克、巴尔迪亚、锡伦奈
第十一集团军 1940年底由第三集团军改编而成。1940年5月,总部移驻雅典。在格洛索任内改组为希腊总部。历任司令:卡尔诺.格洛索 卡尔诺.维塞西亚雷利编成:1940年11月辖3个山地师,19、23、29、47、51、53师和131装甲师。1943年夏,辖3、8、26、军和11师。1943年9月辖3、8军和德国68军。
阿尔巴尼亚总部 1939年4月占领阿尔巴尼亚时组建。1941年5月,阿尔巴尼亚并入意大利。1943年9月该部被德军解除武装。历任司令:弗朗西斯科.贾科莫尼阿尔贝托.帕利亚尼 洛伦佐.达尔玛佐 编成:1939年4个师 1943年9月辖4、25军总部驻地:地拉那
门的内格罗总部 最初为第九集团军的组成部分,后独立行事。历任司令: 阿列桑德罗.皮尔齐奥彼罗利 编成:辖6、14军。
罗马总部 1943年7月在墨索里尼解职之后组建的主要用来保卫王宫的部队。历任司令:马里奥.罗阿塔(兼陆军参谋长) 恩里克.卡维格利亚 编成:1943年9月,辖17、20摩托化军、罗马军。 驻地:罗马
撒丁尼亚总部 用来保卫撒丁尼亚的部队。历任司令:安东尼奥.巴索编成:1943年9月,辖13、30军,包括3个步兵师,3个海岸师,新编第184伞兵师和德国第90摩托化师。 意大利第一军军长:费德里科.罗慕洛军部:法国的索斯佩尔编成:第五十步兵师,第二骑兵师,第二二三和二二四海岸师。历史:执行占领任务。
意大利第二军军长:乔万尼.赞希尔利 格瓦希奥.彼托西编成:第三、五步兵师,第五十二办摩托化师;1943年9月,第三步兵师、第二一五、二一六海岸师。历史:1943年1月,原始部队在苏联大部被歼。余部撤回意大利,至停战时仍在重建。
意大利第三军军长:卡米洛.罗西军部:希腊底比斯编成:第二十四、三十六师历史:执行占领任务
意大利第四军军长:彼德罗.马基亚尼 卡尔洛.斯巴托科军部:阿尔巴尼亚的杜拉佐编成:1943第三十八、四十一步兵师 1943年9月,第十一、三八七、四十九、一五一步兵师。历史:执行占领任务。
意大利第五军军长:雷纳托.科图里军部:斯洛文尼亚的苏萨克编成:1943年第十三、五十七、一五八步兵师、第一骑兵师。 1943年初第一五三、一五四步兵师和第十四海岸师。历史:执行占领任务。
意大利第六军军长:帕里德.奈格里 桑德罗.彼亚佐尼军部:南斯拉夫和杜布罗夫尼克编成:1943年第十八、三十二、一五四步兵师和第一亚平宁师。 1943年9月 第十八、三十二师和第二十七海岸旅。历史:执行占领任务。
意大利第七军军长:齐亚科莫.卡尔博尼 乔万尼.马格利军部:科西嘉的柯特编成:1943年9月第二十、二十四步兵师历史:守备科西嘉 意大利第八军军长:马里奥.马格希洛蒂军部:博罗奔尼撒的希洛卡斯特隆编成:第二十九、五十九步兵师历史:执行占领任务。
意大利第九军军长:罗伯托.克勒里奇军部:巴里后为普蒂格纳诺编成:1943年第一五三步兵师,第二零九海岸师。 1943年9月第五十八、一五二步兵师、第三十一海岸旅。历史:作为第七集团军的组成部分,保卫意大利南部。
意大利第十军军长:埃道尔多.奈比亚编成:1942年11月第二十七、一零一摩步师、一八五伞兵师。历史:1942年底在埃及大部被歼。
意大利第十一军军长:加斯托尼.甘巴拉军部:斯洛文尼亚境内编成:1943年第十四、二十二、一五三步兵师 1943年9月第四、二十二、五十七步兵师历史:执行占领任务。
意大利第十二军军长:弗朗西斯科.津加里斯军部:西西里编成:1943年9月第二十六、二十八步兵师,第二零二、二零七、二零八、二三零 海岸师历史:在西西里战役中大部被歼。
意大利第十三军军长:安东尼奥.巴索 古斯塔诺.马修军部:撒丁尼亚的卡格利亚里编成:1942年 第三十、三十一、四十七步兵师,第二零四、二零五海岸师历史:守备撒丁尼亚 意大利第十四军军长:鲁吉.蒙塔斯蒂,埃尔古勒.雷恩卡格利亚军部:们的内哥罗的锡特涅编成:第十九、二十三、一五五步兵师,1943年增加第一亚平宁师。历史:执行占领任务。
意大利第十五军军长:埃米利奥.班卡勒军部:热那亚编成:第一零三和一零五半摩托化师,第二零一海岸师历史:守备意大利北部
意大利第十六军军长:阿戈蒂诺.辛蒂 卡尔洛.罗西军部:西西里编成:第四、五十四步兵师,第一零四半摩托化师,第二零六、二一三海岸师 1943年9月第一零五步兵师和第六亚平宁师历史:守备西西里
意大利第十七军军长:阿尔贝托.巴比埃里 乔万尼.赞格希埃里军部:罗马编成:1942年第十、十二、二十一步兵师、第二零一海岸师 1943年9月第七、十三、一零三步兵师、第一零三半摩托化师、 第二二零、二二六海岸师和第三十四海岸旅历史:不详
意大利第十八军军长:乌姆贝托.斯皮戈军部:南斯拉夫的斯普利特编成:1942年第十五、一五一步兵师 1943年第十五、一五八步兵师和第十七海岸旅历史:执行占领任务
意大利第十九军军长:里卡多.彭蒂马利军部:那不勒斯后为柯尔蒂编成:第九步兵师、第二二二海岸师 1943年9月帕苏比奥师和第二二二海岸师历史:第七集团军组成部分。
意大利第二十军军长:塔迪奥.奥兰多 吉亚塞皮.德斯蒂法尼斯编成:1942年11月,第一三二和一三三装甲师历史:1943年5月在突尼斯被歼。后为保卫罗马重组。
意大利第二十一军军长:帕奥洛.贝拉尔蒂 恩尼亚.纳瓦里尼军部:地拉那编成:1942年11月第二十五和一零二步兵师历史:1943年5月在突尼斯被歼
意大利第二十二军军长:阿尔方索.奥里亚罗军部:法国的布里格诺里斯重建编成:1940年,第六十一~六十四步兵师在利比亚 1942年第七和四十八步兵师 1943年第四十八步兵师和第四亚平宁师历史:1941年2月,在北非被歼。重组之后在法国执行占领任务。
意大利第二十三军军长:阿尔贝托.费雷罗军部:的里雅斯特编成:1942年第一五七、一五九步兵师历史:在伊斯特里亚执行占领任务
意大利第二十四军军长:利古尔戈.赞尼尼军部:利迪尼编成:1943年9月第三亚平宁师和第五十二步兵师历史:1943年5月有重建的亚平宁军的部队组成
意大利第二十五军军长:乔万尼.维克奇 乌姆贝托.蒙蒂诺军部:阿尔巴尼亚的瓦洛纳编成:第四十九和五十三步兵师 1943年9月第四十一和五十三步兵师历史:执行占领任务
意大利第二十六军军长:吉多.波纳军部:希腊的岩尼纳编成:第三十三、三十七、五十六步兵师历史:执行占领任务
意大利第三十军军长:维托里奥.索格诺 齐亚科莫.科斯塔格纳军部:撒丁尼亚编成:1943年9月第三十一步兵师、第二零四海岸师、第四、三十三海岸旅历史:该军1942年12月派往突尼斯的部队在突尼斯被歼。在撒丁尼亚担任守备任 务。1943年9月参加对德作战。
意大利第三十一军军长:马里奥.普里奥雷 卡米洛.梅卡尔里军部:卡坦扎罗,后为索维里亚-马蒙尼利编成:1943年9月第一零四步兵师,第二一一、二一二、二一四、二二七海岸师历史:第七集团军组成部分。被派往保卫意大利南部。
意大利第三十五军军长:阿列桑德罗.格洛比亚军部:博尔扎诺编成:1943年9月第二、四亚平宁师历史:1943年1月在苏联大部被歼。后来重新组建。1943年9月被解除武装
意大利亚平宁军军长:加布里埃尔.南希编成:第一、二、四亚平宁师、第一五六步兵师。历史:1942年春赴苏联作战。1943年1月在苏联被歼。1943年夏在意大利北部重组
意大利巴尔迪亚军军长:安尼巴勒.伯冈佐利历史:主要由利比亚的巴尔迪亚地区的殖民部队组成。 1941年1月在英军的攻势中被歼。
意大利罗马军军长:阿尔贝托.巴比里 乌姆贝托.吉奥尔吉奥编成:1943年8月,第十二、二十一步兵师历史:1943年8月为增援第二十摩托化军和保卫罗马而组
意大利第二十摩托化军军长:吉亚科莫.卡尔伯尼编成:第二十一步兵师,第一三一和一三五装甲师历史:1943年底组建,以对付盟军可能的登陆作战行动保卫罗马
⑧ 二战中,进攻意大利本土的军队组织是什么
1943年8月,盟军在地中海战区已集结了地面部队40个师,作战飞机3000余架,舰艇650余艘,其中包括航母7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63艘、登陆舰只342艘。
盟军“雪崩”作战的战役总指挥是地中海战区海军司令英国海军上将坎宁安,地面部队为美军第5集团军,司令是美国陆军中将克拉克,下辖道利少将指挥的美军第6步兵军和麦克里里少将指挥的英军第10步兵军,共计5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和1个空降师,其中美军4个师。
⑨ 二战时期意大利那些着名的军队的事迹
意大利的殖民军司令格拉齐亚尼( 1882年~ 1955年)
意大利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1908年开始在殖民军中服役。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30~1934年,担任意大利驻利比亚殖民军队总司令,多次指挥殖民军讨伐利比亚阿拉伯民族的反抗。1935年任意属索马里总督。1935~1936年意埃战争期间,任南方集团军司令,率部从南部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 1937年,任意大利法西斯占领下的驻埃意军总司令,野蛮屠杀当地军民。1937年晋升为陆军元帅。次年任意属东非名誉总督。1939~1940年任意大利陆军参谋长。1940年 6月起,任意大利驻北非殖民军总司令,指挥驻利比亚意军进攻埃及。1941年 3月,因马特鲁港失败被撤销全部军职。
1943~1945年,在德国法西斯占领意大利北部期间,格拉齐亚尼又被起用,在充当傀儡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中出任国防部长。在此任期之内,他积极组织对游击队的清剿和对和平居民的镇压。同时,他还强力组织向德国大规模移民,为经济崩溃的德国输送了大批劳动力。1945年 4月,他被意大利游击队俘获。1950年 5月,作为战犯被意大利军事法庭判处19年徒刑。同年 8月被特赦释放。1955年 1月11日,73岁的格拉齐亚尼在罗马死去。
巴多里奥,1871. 9.28~1956.10.31 意大利陆军元帅。1890年参军,任炮兵军官。参加过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意土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1940年曾多次担任意军总参谋长,积极推行B.墨索里尼的侵略扩张政策。1926年晋升为陆军元帅。1928年被任命为驻利比亚总督。1935~1941年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初期, 任侵埃意军总司令。1936年5月意军占领埃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后,任埃塞俄比亚总督。1940年12月意军入侵希腊失利后,辞去总参谋长职务。1943年7月参加推翻墨索里尼法西斯统治的政变,出任新政府总理。同年9月3日派代表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9月8日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13日对德宣战。1944年6月引退。
⑩ 二战意大利战场德军有哪些部队在作战 跪求战斗序列
1941年底最高统帅部组建,负责组织指挥在驻意大利和北非的德军部队。1943年8月,该总司令部所辖部队包括隆美尔指挥的驻意大利的德国B集团军群、胡贝指挥的驻西西里的德军部队以及驻中意大利、撤丁岛和科西嘉的德军部队。1944年5日,指挥意大利战场的德国第十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以及驻在北意大利的赞根战役集群。后来还有党卫军第16“党卫队帝国领袖”师进驻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