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希腊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古希腊文明的衰落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地理环境因素为希腊文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古希腊的地理范围是指爱琴海区域,是地中海东部的一个独特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的483个大小岛屿和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希腊半岛地少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海洋主宰了它的气候。这个地区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不利于农业发展。连绵不断的山脉,把陆地分割成许多小块,使希腊人缺乏建立地区性帝国的地理基础,同时这种散裂的地理环境也使希腊人长期习惯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格局。无数山脉和丘陵及海洋阻隔、交通异常困难,这也使得古希腊各个城邦之间联系松散、关系淡漠,时间一久,城邦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冲突,形成内耗,为希腊文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二、民主城邦制度下政治的分散性 是造成希腊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
希腊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是一个政治上分散的国家群体。仅在希腊半岛上就有着200多个城邦式的国家,这些国家小者仅有100平方公里、几万人口,大者也不过800多平方公里、数十万人口,它们都是独立的城邦国家,一般建立在以地域关系划分的公民公社的基础上,实行的是城邦式民主政治制度。其中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雅典是民主政治体、城市的、文学艺术繁荣的富饶的国家,是民主的典型;斯巴达是贵族政治体、农村的、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是军事国家的榜样。”尽管诸城邦在种族上、宗教上基本上是统一的,但在政治上是分散的。正是这种政治上的分散性,使得这些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互相掠夺、厮杀、兼并,即使面对外来民族的侵略,也不能团结一致,缺乏必要的民族凝聚力。城邦内部不间断的战争,使城邦体制严重削弱,摇摇欲坠,社会经济也遭到极大的破坏,也由于战争,使土地和财产越来越集中,大量的战俘被卖为奴隶,自由民中下层贫民严重破产,许多城邦形成一支支无业游民的队伍,加剧了城邦内部的社会矛盾,导致城邦的衰落。
三、古希腊文明与生俱来的间断性和不稳定性是导致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又一重要原因。
“希腊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这种独特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海洋文明既有利于文明中心的高度发达、也易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样,文明形成之时就会带上致命性的缺陷——间断性和不稳定性。
四、奴隶的反抗和自由民的斗争(即城邦内部阶级矛盾的尖锐化)是城邦制度和希腊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
随着城邦经济的发展,奴隶受到空前的剥削和压迫,加之土地兼并,使大批农民破产,奴隶的反抗和破产农民的斗争,促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希腊奴隶主对奴隶非常残酷,激起了奴隶的反抗,从怠工、潜逃、杀死个别奴隶主,大规模逃亡,直至起义。在城邦内部,破产农民、手工业者为了生存,也加入到了反抗斗争的行列。奴隶的反抗、自由民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希腊社会的城邦体制,动摇了它们的统治基础,在外部力量的作用下,城邦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希腊文明也随之衰落。
五、外族入侵直接导致希腊文明衰落。
希波战争是东西方文明冲突而演化成的一次大规模军事冲突。战争虽然以希腊胜利而告结束,而波斯却从此开始插手希腊内部事务,尤其是在处理科林斯问题上,玩弄希腊各城邦于股掌之上,也是由希波战争引起的城邦系列混战,使古希腊的发展停滞不前。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人打败希腊联军,此后希腊诸邦丧失主权,沦为马其顿人的附庸。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废黜了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罗幕路斯,标志着罗马帝国的最后灭亡,日耳曼人的游牧文明摧毁了希腊文明。从此,西欧和北非进入了封建社会,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希腊文明彻底衰亡了。
综上所述,特殊的地理环境、城邦制度下政治的分散性、文明本身的缺陷、奴隶斗争与阶级矛盾,外族入侵,这些诸多的因素共同促使了希腊文明在盛极一时的辉煌之后,无可奈何地走向了衰落。
Ⅱ 希腊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外族的入侵直接导致希腊文明衰落。
希波战争是东西方文明冲突而演化成的一次大规模军事冲突。战争虽然以希腊胜利而告结束,而波斯却从此开始插手希腊内部事务,尤其是在处理科林斯问题上,玩弄希腊各城邦于股掌之上,也是由希波战争引起的城邦系列混战,使古希腊的发展停滞不前。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人打败希腊联军,此后希腊诸邦丧失主权,沦为马其顿人的附庸。如果说罗马人对希腊文明冲击还有所保留和继承的话,那么,日耳曼人的入侵则是对希腊文明进行了更彻底的摧残。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废黜了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罗幕路斯,标志着罗马帝国的最后灭亡,日耳曼人的游牧文明摧毁了希腊文明。从此,西欧和北非进入了封建社会,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希腊文明彻底衰亡了。
Ⅲ 欧洲债务危机是如何开始的为什么希腊悲剧了现在为什么意大利也快不行了
欧洲债务危机始于何时,目前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债务危机产生原因均因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欧美国家政府大都背负巨额主权债务以确保资本主义国家的高额福利和高额社会管理支出,这就是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老百姓生活没有大影响的原因。国家债务危机通俗来讲,就好比一个人借钱做生意,若那天行情不好,资金周转不灵,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别人也不愿意或无钱借其周转,就会产生危机。
Ⅳ 古希腊文明是怎样一步一步消失的
国力不断衰弱,最后被罗马吞并。
在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古希腊不算是真正的消亡,是希腊最为强盛、影响范围广泛的时期。毕竟,亚历山大由衷地推崇古希腊文明,亲力亲为,统一城邦林立的古希腊,随帝国的逐渐扩张,把古希腊文明传播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国家。
所以,在菲利普五世对战罗马的时候,希腊城邦援助支持他,更有几个城邦联合起来,结成同盟,与罗马签订协议,愿意支持罗马对抗马其顿。失去援手的菲利普五世,拥有强大的陆军,但是海军力量不足使他无法与罗马的舰队进行作战。由于埃托利亚同盟的后方牵制,菲利普五世也不敢从进攻意大利。
Ⅳ 西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西罗马帝国曾经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关于它的衰败和灭亡,也一直是历史学界的一大热门话题。我们暂且不提吉本同学那浩浩六卷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到今天学界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已经超过210种,这其中包括气候转劣、过度依赖奴隶制、基督教不够世俗化、过度纵酒乱性、生态破坏,甚至铅中毒。我对这些说法基本持否定态度:
农业科技几乎没发展。罗马的犁能用,但非常原始。风车不为人知,水磨出现,但很少,远不及比----11世纪的英国。罗马的土地一直倚赖奴隶农奴。他们对节约劳力的用具和农业改革从没兴趣,对大规模的工业和商业同样没有好感,他们习惯从种植园吸取财富,从官场获得地位。当面对贫苦的农村,衰败的农业,居高不下的通涨和税收他们的对策是保护自己的利益。只是在乡间盖别墅组建私人军队防卫。
奴隶制既是古典文明的起点,也是重点;东罗马帝国比西罗马帝国更基督教化,但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存活了千余年;罗马史上最享乐、最放纵的时代是罗马和平时期,而不是西罗马的风烛残年。另有一位颇有建树的历史学家甚至提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因为男同性恋泛滥。然而,关于同性恋的记载,在公元前五世纪比公元五世纪要多许多,因此同性恋倒更有可能促成了古典文明的兴起,而不是衰败。
看看并进罗马的高卢------------------罗马对高卢的统治是黑暗极度失败,凯尔特农民仍然生活在自己的村子,种地,但地位却每况愈下。他们不再是土地拥有人,而成了不自由的农民,被迫向高卢罗马贵族交恭纳税。自由农的子女成了农奴。他们和父辈一起种地,但是是被迫的,他们的视野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本地,自给自足农民在自己地里就可种出自己的生活的用品------------因为他们的命更贱,需求也少了
蛮族”有许多部落,并且其民族构成、语言和信仰都是复杂多样,相互交融的。蛮族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存在,在其形成的早期更是如此。一位领导人打赢了战争,就会渐渐形成以他为领导的部族;一旦战败,这个部族就分裂了,一个新的部族又围绕着另一位战胜者振兴起来。不同的部落通过这种方式渐渐融合,在西罗马帝国的土地上成立了各个部落王国。法兰克人、汪达尔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正是罗马贵族的自我摧毁毁灭了古罗马,日耳曼的到来与其讲是场灾难不如讲是一种必须,正是他们,解救而非毁灭了文明
5楼
罗马的生育率严重下降。日耳曼人的总人口从屋大维时代的不到罗马地区的十分之一,增加到匈奴入侵后的4世纪的罗马地区的四分之一。而东部帝国向来比西部人口多不少,除去东部帝国,日耳曼总人口此时已经有七八成西罗马的人口的比率了。在加上民风的逐渐堕落,相对老龄化,以前的相对人口、经济、技术优势已经抵消不了蛮族的军事优势了。
人口,从来是决定性的一环。现代欧洲似乎正在重蹈覆辙
日耳曼人直到4世纪才大量进帝国,而罗马3世纪就爆发危机了----------------包括高卢巴高达运动,埃及奴隶造反,意大利的强盗运动,西西里的大起义
蒙古入主中国王朝,消灭罗斯国,最终却被赶了回去。
摩尔人700年统治西班牙,1492年却也被赶了回去。
西罗马为何没做到?不要说懦弱的意大利人。其实希腊人同样文弱,一样被征服,同样也没能驱赶征服者,可是希腊人却成了罗马帝国的主人。
2000年前,日耳曼总人口不到西罗马的几分之一,到如今欧洲地区,日耳曼人口占欧洲总人口的25%,而操罗曼语的人口只有24%。
不要小瞧人口。那是硬件基础,更绝不仅仅只是人海战术。简单说来更多的人口,出亚历山大、出阿基米德的几率更高,养活的军队更多
Ⅵ 为什么希腊和意大利不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其实四大文明古国说的就是古代的国家.
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了中国是完全延续下来的,其他的都不是真正原来的国家.
比如,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从人类最古老的苏美尔文明被取代以后,都折腾了多少个来回了,最后被阿拉伯人占领后,叫做伊拉克,所以,连巴比伦都不是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古国.
埃及也一样.古埃及已经灭亡了,被阿拉伯人占领了.当时的埃及人说的不是阿拉伯语,而是古埃及语,现在作为一种宗教语言还有很少人会说,叫做"科普特语",是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
古印度文明是现在印度的少数民族,达罗比图民族的祖先建立的,后来雅利安民族南下进入印度境内,古印度文明就完全毁灭了.
所以,只有中华文明是自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的.
希腊的历史
历史上指爱琴海区域,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带。公元前3000年代后,爱琴文明繁荣。后因北方落后部落侵入,爱琴文明衰落。前11世纪进入荷马时代。前8世纪起,希腊各地先后建立数以百计的奴隶制城邦。前5世纪希波战争后,希腊城邦进入繁荣阶段,经济贸易兴盛,文化成就卓越。伯罗奔尼撒战争后,走向衰落。前4世纪希腊半岛被马其顿王国征服,前2世纪归罗马统治。
意大利(即古罗马)历史
古罗马的历史
2000多年前,古代罗马国家曾吞并整个地中海地区,势力范围东至两河流域,西至不列颠,南抵北非撒哈拉沙漠,北至多瑙河,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成为古代世界屈指可数的大帝国。但是,“古罗马帝国”却是近代发明的概念,罗马人并不知道“共和国”与“帝国”的区别。
Ⅶ 科学技术史 为什么古希腊由兴盛走向衰败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古希腊文明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
西方有记载的文学、科技、艺术都是从古代希腊开始的。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区的称谓,其位于欧洲东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上的群岛和岛屿、土耳其西南沿岸、意大利西部和西西里岛东部沿岸地区。
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科技高度发达,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诗歌、建筑、科学、文学、戏剧、神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Ⅷ 文艺复兴为什么最初从意大利开始而又最先在意大利衰落
深居教会中心的意大利破碎无法统一,资产阶级自身也没有逐步扩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并渐渐没落,所以虽然文艺复兴先在意大利产生了,却未使意大利社会阶层和革命产生深刻的变化。
意大利文艺复兴13世纪末14世纪初,意大利在欧洲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先进地区只限于少数几个城市,尤以佛罗伦萨、威尼斯为最。
地处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出现了以毛织、银行、布匹加工业等为主的七大行会,它们不仅控制佛罗伦萨的经济,也直接掌握城市政权。
佛罗伦萨的最高权力机构——长老会议的成员只能由七大行会从其会员中遴选,贵族被剥夺参政权,广大工人处于无权地位。
在这种政治、经济背景下的佛罗伦萨,成为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发源地和最大中心。
(8)希腊和意大利为什么衰落扩展阅读:
欧洲文艺复兴,随着城堡经济的解体、市井文化的大发展,欧洲许多张扬个性的文学作品在当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那时候的文艺复兴造就了现在的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是着名的文化古城和艺术天堂。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心,佛罗伦萨给现代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记忆。
佛罗伦萨全市共有40所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所宫殿及许许多多的大小教堂,收藏着大量的优秀艺术品和珍贵文物,因而又有“西方雅典”之称。
它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保存地之一。
Ⅸ 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
1.民主城邦制度下政治的分散性
希腊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是一个政治上分散的国家群体。仅在希腊半岛上就有着200多个城邦式的国家,它们都是独立的城邦国家,城邦内部不间断的战争,使城邦体制严重削弱,摇摇欲坠,社会经济也遭到极大的破坏,也由于战争,使土地和财产越来越集中,大量的战俘被卖为奴隶,自由民中下层贫民严重破产,许多城邦形成一支支无业游民的队伍,加剧了城邦内部的社会矛盾,导致城邦的衰落。
2.地理环境因素
古希腊的地理范围是指爱琴海区域,希腊半岛地少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海洋主宰了它的气候。这个地区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不利于农业发展。无数山脉和丘陵及海洋阻隔、交通异常困难,这也使得古希腊各个城邦之间联系松散、关系淡漠,时间一久,城邦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冲突,形成内耗,为希腊文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3.古希腊文明与生俱来的间断性和不稳定性
“希腊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这种独特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海洋文明既有利于文明中心的高度发达、也易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样,文明形成之时就会带上致命性的缺陷——间断性和不稳定性。
4.外族入侵
希波战争是东西方文明冲突而演化成的一次大规模军事冲突。战争虽然以希腊胜利而告结束,而波斯却从此开始插手希腊内部事务,尤其是在处理科林斯问题上,玩弄希腊各城邦于股掌之上,也是由希波战争引起的城邦系列混战,使古希腊的发展停滞不前。
5.奴隶的反抗和自由民的斗争
随着城邦经济的发展,奴隶受到空前的剥削和压迫,加之土地兼并,使大批农民破产,奴隶的反抗和破产农民的斗争,促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希腊奴隶主对奴隶非常残酷,激起了奴隶的反抗,从怠工、潜逃、杀死个别奴隶主,大规模逃亡,直至起义。在城邦内部,破产农民、手工业者为了生存,也加入到了反抗斗争的行列。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人打败希腊联军,此后希腊诸邦丧失主权,沦为马其顿人的附庸。如果说罗马人对希腊文明冲击还有所保留和继承的话,那么,日耳曼人的入侵则是对希腊文明进行了更彻底的摧残。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废黜了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罗幕路斯,标志着罗马帝国的最后灭亡,日耳曼人的游牧文明摧毁了希腊文明。从此,西欧和北非进入了封建社会,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希腊文明彻底衰亡了。
古希腊(Greece)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古希腊文明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
西方有记载的文学、科技、艺术都是从古代希腊开始的。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区的称谓,其位于欧洲东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上的群岛和岛屿、土耳其西南沿岸、意大利东部和西西里岛东部沿岸地区。
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科技高度发达,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诗歌、建筑、科学、文学、戏剧、神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约在公元前2000—公元前1700年间,希腊的克里特岛产生了君主制国家,王宫的建筑群和象形文字的出现是其标志。
公元前1600年左右,克里特文明进入繁荣期,这时出现文字、青铜器、陶器、金银制作技术有明显进步,国王的宫殿规模宏大。
约公元前1400年,克里特文明销声匿迹。
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整个希腊,并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将希腊文明传播至东方,史称希腊化时代。此时的古希腊文学已经接近尾声,希腊文明的中心也逐渐由雅典迁移至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这一时期希腊文学的特点是脱离现实,讲求辞藻,追逐伤感情调。比较有成就的领域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所谓新喜剧,是相对于阿里斯托芬时代的“旧喜剧”而言的,其特征是不谈政治,回避严肃话题,而更多的表现社会风俗,用曲折的情节和雅致的风格取悦观众。米南德(公元前342~公元前292年)是古希腊新喜剧的先驱和代表人物,共写过105部喜剧。他的很多作品都完整流传下来,包括《恨世者》、《萨摩斯女子》等。米南德的喜剧往往有比较复杂的爱情背景,特别注重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刻的影响了17世纪英国剧作家。
忒奥克里托斯(公元前310-公元前250年)是希腊化时代田园诗的首创者。他诗风活泼、优美,现存完整诗篇30首。古罗马的维吉尔就曾模仿他的风格,创作了着名的《牧歌》。这一时期着名的诗人还包括阿波罗尼俄斯等等。
Ⅹ 为什么意大利的负债最高仅次于希腊,连续几年经济增长为零
8月14日,意大利着名的莫兰迪桥崩塌,震惊世界。据报道,此次事故已造成43人死亡。目前,意大利政府正忙于救援等后续工作。为防止此类悲剧再次发生,意大利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维护改造,包括学校、火车和高速公路等,这一计划的预算为800亿欧元,但此时欧洲央行将停止购买意大利债券,这无疑让意大利政府压力倍增。
意大利债务严重,欧盟袖手旁观!欧洲央行暂停购买意大利债券是主要是因为意大利的赤字率及债务率均超过了欧盟规定的标准。今年十月中旬,意大利将要向欧盟委员会提交2019年的赤字预算,据高盛估计,2019年意大利的赤字率将达到6.4%-7.4%之间,而欧盟的标准为3%;此外,意大利债务率更是高达132%,仅次于希腊,远超欧盟标准的60%。
此前欧盟就曾敦促意大利削减债务,但效果不佳,因此欧洲央行认为,既然是意大利赤字率和债务率没有达标在先,那么它不再购买意大利债券适是合情理的。面对欧洲央行如此坚决的态度,意大利指责欧盟的赤字预算太过苛刻,称不要受到欧盟规定的预算限制。然而,意大利政府也知道,口水战毫无意义,现在不是扯皮的时候,必须尽快找到合作伙伴度过眼前的危机才是正经。而谈到基建项目,意大利则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基建狂魔”名扬海外,中国或成意大利救命稻草!基建可以说是一国经济赖以发展的命脉。而近年来,中国的基建发展令世界咋舌。据网站Highest Bridges统计,全球前10的大桥里,有8座都是中国建造的;不止造桥,中国的造路能力也毫不逊色,据中国交通运输部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大陆高速公路的通车总里程达13.63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基建的速度、规模、质量更是为外国人称赞。
面对如此有实力、有保障的基建国家,意大利自然不会错失良机。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迈克·杰拉奇表示,“中国是基建领域的佼佼者”,愿意和中国加深经贸合作,为此,意大利还特地成立了中国任务小组,计划和中国在未来开展基建、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并支持中国在欧盟的“一带一路”倡议。除了基建项目以外,意大利还希望中国能加大在意的投资力度,包括但不仅限于基建、运输、港口等领域。目前,中国在不断发展自身实力的同时,也愿意和世界其他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从而赢得了国际信誉。未来中国还将继续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让世界一睹中国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