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的简介
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是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政党,是1922年至1943年间意大利的执政党。法西斯是拉丁文Fasces的音译,原指中间插着一柄斧头的一捆棍棒,为古罗马时代官吏执掌权力的象征。故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又译为棒喝党。其党旗为黑色,以黑衫为党服,故又名黑衫党。党魁是B.A.A.墨索里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索里尼利用统治阶级“惧怕赤色”的心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于1919年3月在米兰建立半军事性组织——法西斯战斗团。1921年11月正式建立国家法西斯党,纲领是法西斯国家至上,执行国家的决定是每个个人的天职。有党员30万人左右,多数来自退伍军人、资产阶级、地主和具有沙文主义情绪的小资产阶级。1922年10月28日,在大垄断资本集团和军队的支持下,数万名身穿黑衫的武装法西斯分子向罗马进军,墨索里尼攫取国家最高领导权。1924年杀害社会党众议员G.马泰奥蒂(见马泰奥蒂危机),加紧迫害共产党、社会党和其他进步人士。1925年1月公开宣布废除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制宪法,实行法西斯极权统治,将其他党派的内阁成员统统逐出政府。1926年解散除法西斯党外的所有政党。1927年颁布《劳动宪章》,鼓吹劳资合作,在全国普遍实行职业公团制,为大垄断资本效劳,公开确认其在企业中的统治地位,把工会置于法西斯国家的监督之下,剥夺了工人组织工会和罢工的权利。为实施其向外扩张的政策,1934年颁布国民军事化法,规定凡18~55岁的意大利公民必须接受军事训练和服兵役,使当时仅4200万人口的意大利建立起总数达55万的常备军和800万后备军。1935年出兵侵占埃塞俄比亚。1936年与纳粹德国联合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7年参加签订德、意、日三国反共产国际协定。1939年侵占阿尔巴尼亚,并与德国建立军事同盟,同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加入轴心国同盟。1943年7月战争失败,国内反法西斯运动高涨,墨索里尼辞职并被拘捕,国家法西斯党最后崩溃。
B. 意大利的法西斯势力是什么
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1883年7月29日——1945年4月28日),出生于意大利费拉拉省,意大利法西斯党党魁、法西斯独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兇之一,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
1922年至1943年期间任意大利王国首相。1925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党,加剧了法西斯侵略战争,给意大利人民和其他国家带来了灾难。
C. 第一个法西斯组织的名称是什么这个组织的领导者是哪些人
1914年10月5日,米凯莱·比昂基等10人在米兰建立了第一个法西斯组织,取名为“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这个组织的参与者以垄断资产阶级和民族沙文主义者为主,积极主张意大利进行扩张,因此极力鼓吹战争。
D. antifa是什么组织
随着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的引发的抗议活动在全美各地蔓延,特朗普和一些政府官员将示威活动的暴力性质归咎于一个名为“Antifa”的组织。随后,特朗普发推称要将Antifa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Antifa的全称是“反法西斯主义(Anti-Fascist)”,它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旨在对抗当时盛行的纳粹、法西斯和种族主义思想,并活跃至今。
柏林墙倒塌后,德国的新纳粹组织抬头,Antifa也顺应形势重新崛起。每年春天的希特勒生日,德国的新纳粹分子都会组织游行,作为反制,德国的Antifa团体在每年5月1日发起反纳粹、接纳外来移民及难民的游行。
美国的Antifa组织大多诞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主要目的是反对种族主义。进入21世纪,Antifa在美国几乎销声匿迹,但特朗普上台后,这个组织又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7年8月,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当地议会打算拆除南北战争中支持奴隶制的南军将领罗伯特·李(Robert Edward Lee)的雕像,引发右翼群体不满,随即发动“团结右翼”(Unite the Right)活动,当中有不少白人至上主义份子、新纳粹主义者和3K党支持者。Antifa组织立刻行动起来与他们对抗。过程中,一辆汽车高速撞向人群,造成1死、至少19伤。
被特朗普定性为恐怖组织的“Antifa”,是什么来头?
“夏洛茨维尔事件”,2017年,图片来源:CNN
美国Antifa组织的新闻网站“It's Going Down”的一位站长安德森(James Anderson)曾表示,2015年成立网站之初,每日点击数仅约约300次,至2017年8月中旬特朗普上台后,已上升至每日1万至2万次。
与我们惯常理解中的“组织”不同,Antifa没有正式的领袖和总部所在地,正如《Antifa:反法西斯运动手册》一书的作者马克·布雷(Mark Bray)所说:Antifa可以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身份,一种倾向或社会环境,亦或一种自卫活动。其组织结构十分扁平,由各种左翼团体成员发展而来——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反种族主义等。
被特朗普定性为恐怖组织的“Antifa”,是什么来头?
一位披着Antifa旗帜的示威者,2020年,图片来源:The Nation
《纽约客》在2017年的一篇书评中介绍了这本书,以及Antifa组织和运动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以下为译文,有部分删改:
“反法西斯运动(Antifa)”秘史
(An Intimate History of Antifa)
丹尼尔·彭尼(Daniel Penny),纽约客,2017年8月22日
1936年10月4日,在伦敦东区街头,成千上万的犹太复国主义者,社会主义者,爱尔兰码头工人,共产党员,无政府主义者和许多愤怒的本地居民聚集在一起,以阻止奥斯瓦尔德·莫斯利爵士(Oswald Mosley)和他所领导的不列颠法西斯联盟(British Union of Fascists)在该街区附近游行。
这场冲突最终被称为“卡布尔街之战(the Battle of Cable Street)”:反法西斯示威者筑起街垒,阻止3000余名法西斯“黑衫军”和6000名警察的游行队伍。示威者们引爆自制炸弹,向骑警马匹脚下投掷玻璃弹球,甚至推倒了一辆燃烧着的大卡车来阻止游行。
接着,他们往那些游行者和保护游行者人身安全的警察身上不停地丢各种东西:石头、砖块、玻璃瓶,甚至还有便壶。不得已,莫斯利和他的部下被迫撤退。
被特朗普定性为恐怖组织的“Antifa”,是什么来头?
卡布尔街之战,1936年,图片来源:SHELDON KIRSHNER JOURNAL
在 Melville House上周出版的《Antifa:反法西斯运动手册》一书中,历史学家马克·布雷(Mark Bray)将卡布尔街之战作为阻止法西斯主义的一个有力的象征: 一个强大的、统一的联盟在数量上超过了法西斯主义者,从而使他们的运动失败。
对于许多现代反法西斯组织而言,该事件仍是他们所津津乐道的重大事迹,像是在整个欧洲乃至美国反法西斯与白人至上主义斗争中的一颗北极星。根据布雷的说法,“反法西斯运动(Antifa)”可以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身份,一种倾向或社会环境,亦或一种自卫活动。”
这是一场没有领导者的横向运动,扎根于于各种左派事业ーー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
在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出任新一届美国总统就职典礼期间(2017年年初),反法西斯Antifa人士曾掀起了一波损坏他人财产的运动。自此,Antifa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当时甚至有一个蒙面人袭击了白人至上主义者理乍得·斯潘塞(Richard Spencer)。
在二月,右翼分子米罗·雅诺波鲁斯(Milo Yiannopoulos)本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演讲活动因为示威群众引发骚乱而取消。在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Charlottesville, Virginia),白人至上主义者定于解放公园(Emancipation Park)举行“右翼团结(Unite the Right)”的集会活动,但许多Antifa成员带着棍棒封锁了公园入口。冲突随之爆发——据报道称,许多Antifac成员喷洒大量化学药剂,并向人群投掷装满了油漆的气球。
福克斯(FOX)新闻报道说,白宫曾收到一份请愿书,要求将Antifa定为恐怖组织,这份请愿书上有超过十万个签名。
该书内容颇丰:这是第一本用英文撰写的关于反法西斯运动在不同国家如何发展的历史书,也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反法西斯运动分子的指导手册,更是一部汇总了从过去到现在数名反法西斯运动组织者们所提出建议的档案册——布雷将此称为“历史、政治以及运作理论”的写作工程。
反法西斯运动激进主义者们并不经常在媒体上发表讲话,但是布雷是此前“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组织者,也是一名公开的左派人士。且不言布雷本人是否也参与到Antifa当中,他确实和Antifa相关人士有密切接触。尤其在本书的最后几章中,他对于Antifa成员如何将他们具有破坏性的、甚至有时候暴力的行为进行概念化的描述极其详尽,甚至让人觉得有些不太寻常。
有许多自由派人士大体认同Antifa的行动目标,但批评他们的行动策略并不“自由”。彼得·贝纳特(Peter Beinart)在最新一期的《大西洋月刊》中谈到了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他如是写到:“那些阻止共和党人在波特兰街头举行安全集会的人可能觉着自己是对抗美国右翼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ism)斗争的有力支持者,但实际上,他们最不靠谱”(贝纳特的这篇文章标题为《暴力左派的崛起》)。
只不过,布雷在书中写到,反法西斯运动分子认为,法西斯主义者在通过暴力和恐吓剥夺他人权利的同时时,自己也放弃了言论和集会的权利。比如上周,北达科他州一家当地媒体《论坛报》刊登了皮尔斯·特夫特(Pearce Tefft)的一封信。在信中,他提到与他的儿子彼得(Peter)之间的一段可怕的争论。在彼得要去参加夏洛茨维尔集会前不久,他曾对父亲说:“我们法西斯主义者不是不相信言论自由。随便你想说什么说什么。只是最后我们还是会把你给丢进炉子里。”
对于布雷以及Antifa成员来说,他们害怕历史重演,而政府却未采取任何措施来抑制法西斯主义的蔓延,因而他们只能自己采取行动。布雷指出,在历史上,意大利和德国在国家政府层面对于法西斯主义的控制都以失败告终——法西斯主义者最终是以合法手段而非暴力革命掌控政权——而现在也几乎如是,另类右翼将其活动标榜为对于言论自由的捍卫,而法西斯主义也在自由派的容忍和保护之下逐步扩张。
Antifa并不认同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所说的“在自由和公开的论战中真理自明”。布雷在书中写到:“在经历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和特雷布林卡之后,反法西斯主义者们将与有组织的纳粹分子斗争到底,完全灭杀其发表任何言论的权利。”
布雷在书中指出,“在过去数个世代,每当极右暴力活动抬头之时,集体性的自卫措施便会相应出现,这种相互关系持续了百年之久。”而Antifa的使命之一便是“将这一历史延续下去。”在书的前半部分,布雷介绍了反法西斯团体简要的发展史。从这一角度来说,Antifa源自于德国和意大利的左派分子,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联合起来,与最早的的法西斯主义团体作斗争。在意大利,这些左派分子聚集在Arditi del Popolo(“勇敢者组织”)的旗帜之下。而在魏玛共和国,像Antifaschistische Aktion(反法西斯行动,也是反法西斯运动Antifa这一名称的由来)这样的团体则源于政治党派的准军事部队。
简单介绍完毕,布雷笔锋一转,写起了西班牙内战期间反法西斯主义者的失败,之后又写起了整个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历史事件。到了70年代末,左派人士与新世代纳粹分子(Neo-Nazis)之间的公开冲突也愈发剑拔弩张,而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也影响了当下许多反法西斯运动的风格和策略。
在荷兰和德国,一群被称为Autonomen的极左分子率先采用了“黑色方阵(Black Bloc)”的游行策略,即身着全黑的衣服,带着黑色的口罩,这样游行者在事后就难以被起诉或者报复。对于现代反法西斯主义运动,布雷以像荷兰自由党领导人基尔特·威尔德斯(Geert Wilders)这样的“Pinstripe Fascist(细条纹法西斯主义者)”开篇,他还写到了在欧洲和美国新的极右政党和团体势力的崛起。该书内容涉及诸多国家,纵横数十载,不过分析的内容不多。总体来看,这本书传达了一个信息,即不论法西斯主义在何处出现,Antifa都会以任何必要手段对其进行打击。
在这本书后半部分,其描述对象更加聚焦,内容也更有说服力,比如“反法西斯的五个历史教训”和“我们已经受够了左派保守党!:没有平台以及言论自由”这两章。布雷在这里明确地分析了Antifa的思想和实践问题:暴力还是非暴力;民众活动还是军事行为;目标选择以及策略变化等。布雷承认,破坏法西斯主义者集会和活动的做法或可被解释为侵犯他人言论自由和集会权。但他主张,这些对于自由言论和集会权的保护本来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防止政府可以无理由地逮捕普通民众,并不是用来防止公民阻碍彼此之间的言论自由。
布雷指出,在美国,有关“淫秽、煽动暴力、侵犯版权、战争期间的新闻审查制度”和“对被监禁者的限制”等等法律已经限制了人们的言论自由,为什么不像许多欧洲民主国家那样再加上一条限制,即限制仇恨言论?那些在逻辑上犯了滑坡谬误的人担心Antifa最后会像其一开始攻击法西斯主义者一般攻击任何反对他们的人。
布雷表示,从历史来看,这种担忧并不会成为现实:比如在丹麦,反法西斯主义者在铲除了本地的仇恨团体之后要么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要么将其注意力转向了其他的政治目标,而不是寻找新的斗争敌人。(贝纳特在其刊登于《大西洋月刊》的文章中也提到,“二战后法西斯主义逐步凋零,反法西斯运动也是如此。”)
布雷坚称,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暴力都不是Antifa的首选策略——但并不排除使用暴力的可能。他引用了一位化名穆雷(Murray)的巴尔的摩激进主义者的话来解释反法西斯运动的前景:
“因为可以写信或打电话来与他们斗争,所以不需要用拳头;因为可以用拳头,所以不需要用刀子;因为可以用刀子,所以不需要用枪;因为可以用枪,所以不需要用坦克。”
这种预期自卫的理念有其道德逻辑,但无论如何,从写信到持枪作战的演进仍然令人担忧。夏洛茨维尔的右翼民兵宣称要向反对势力展示其武装力量,而这一言论,据报道称,“令现场执法人员感到恐慌不安”。是不是右翼势力晃着手里的誓约之剑,反法西斯分子就该拿起AR-15突击步枪?在美国现在的大环境下这种说法多少有些幼稚,毕竟就现实情况来说,只有白人在公开场合拿着枪才不用担心警察干涉。
在书中,贝雷提到了一些亲枪支的Antifa团体,包括休伊牛顿枪支俱乐部(Huey P. Newton Gun Club),以及另一个名字就极具讽刺意味的组织“扳机警告(Trigger Warning)”。贝雷并不认同包括包括艾里卡·谢诺维斯(Erica Chenoweth)和玛丽亚·史蒂芬(Maria J. Stephan)在内的自由派学者,他们认为暴力活动无法取得公众支持。但就本书来看,无法判断贝雷本人是否认同这种对于武装力量的强调不仅是战术策略问题,更是道德问题,也无法判断他是否担心暴力会升级。
正如布雷在前几章中详述的那样,战后的反法西斯运动主要发生在欧洲,斗争双方时常会爆发冲突甚至将对方刺死。但是在欧洲战场上并没有枪械问题。这里没有突击步枪,卡布尔街之战也只是丢丢石头罢了。
卡布尔街之战的影响到底是什么?对此各方学者争论不休。在这场战斗结束之后,莫斯利爵士就如同其他的当代法西斯主义者一样,全然一副被移民大军袭击的守法的受害者的形象。其后数月,法西斯主义分子袭击了伦敦的犹太居民和商店,该事件后被称为“Mile End种族屠杀”。而且不久之后,法西斯不列颠联合会在1937年民意调查中取得的成绩也比往年更好。
但布雷认为,即便后续发生了这些事件,也并未影响卡布尔街之战对于后世的重要意义——正因为卡布尔街之战,一个对抗法西斯主义的群体产生了。不论是在战时还是战后,他们都在持续地与法西斯主义进行斗争,而且他们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夏洛茨维尔事件发生之时,社会大众开始讨论当右翼极端分子来到你所居住的社区时你到底该怎么做。而至少在英国的媒体就该事件中的抗议活动和恐怖主义进行报道时,他们都会提到卡布尔街之战。
布雷个人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日常的反法西斯主义行动”,以非暴力方式来对抗顽固分子,比如批评他们、不光顾他们的生意、批判他们的压迫性思想、不再与他们做朋友等等。他认为,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法西斯主义者在大街上游行,更可以从日常交往的各个方面完全地抵制法西斯主义的传播。他写到,“反法西斯运动未来便是——不允许法西斯主义任何的不允许,也不同意法西斯主义任何的不同意。”
E. 意大利法西斯的发展,成员,结构是什么
这些够了吧!哈哈!
最初建立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连续四年的混战造成了欧洲经济衰败、政局动荡和人心混乱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意大利法西斯党于1922年10月夺取政权,并揉和各种庞杂的反动理论为其独裁统治造势,由此在意大利建立了一整套法西斯体制。
体制结构,包括你要知道的。
领袖主宰制
国家法西斯党党章规定,该党的组织原则是领袖主宰制。
“领袖”的意大利文原文是“Duce'.1910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社会党弗
利省委工作期间,要求对党内改良派采取强硬态度。这一主张得到许多党员拥护,
他因此被选为省委领导成员。此后,社会党弗利省委的活动十分活跃。人们归功于
墨索里尼,尊称他为“Duce'.Duce在意大利文的原意是“头儿”或“首领”。
(——)以领袖任命制取代选举制。
1926年11月法西斯大委员会通过的国家法西斯党新党章明确规定,废除选举制,
改为领袖任命制,从中央到基层,法西斯党各级组织的领导人分别由上一级领袖任
命。
国家法西斯党的中央机构领导人,总书记由法西斯大委员会主席墨索里尼任免,
中央指导委员会委员,监察员由总书记提名,墨索里尼任命。地方组织的省委书记,
以及特殊使命领导委员书记,9 个直属组织的领导成员,也均由总书记提名,墨索
里尼任免。
不仅党的系统和社会团体如此,就连议员实际上也废除了选举制而由任命制产
生的各种官员所取代。1929年选举,实行候选人名单制,经过?个职团系统和墨索
里尼在参、众议员中指定的15人委员会提名,再经法西斯大委员会最后确定400 人
的正式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大选当天,每位选民只取到没有选举人姓名的选票,
就选票上铅印的“你赞成法西斯党选定的候选人吗?”回答“是”或“否”。这样
的“选举”不过是一场闹剧而已。
(三)全党服从领袖个人。
墨索里尼的命令是最高纪律,任何人不得违犯①。他提出,让意大利人学会服
从,从小养成服从的习惯,任何时候只要他一声令下,便能随时投入战斗。
中央结构
国家法西斯党1921年罗马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确定党的中央机构组成如下:
(1 )全国代表大会(不定期举行),(2 )中央委员会,由全国土9 个大区各推
选一名代表组成;(3 )中央指导委员会,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中央指导
委员会由此次大会选举的包括墨索里尼在内的11名委员组成;(4 )中央书记处,
设总书记1 人,行政书记1 人,政治副书记8 人,由大会选举产生。大会选出的第
一任总书记是米凯莱·比昂基。
地方机构
国家法西斯党的地方组织,按1938年党章规定,称为战斗的法西斯。在意大利
本土各大区、各省和爱琴海岛屿以及埃塞俄比亚,利比亚和阿尔巴尼亚等殖民地的
各省设战斗的法西斯联盟(FederazionedeiFascidi Co
mbattimento,又译战斗的法西斯省委),下设战斗的法西斯,以下依
次为法西斯城区委员会、支部和小组。
国家法西斯党的直属组织共9 个,它们是:(1 )大学生法西斯团;(2 )意
大利法西斯青年团,包括青年法西斯和法西斯先锋队等青少年法西斯组织,(3 )
妇女法西斯,(4 )农村家庭主妇和家仆法西斯,(5 )学校法西斯协会,(6 )
公职人员法西斯协会,(?) 家铁路职工法西斯协会,(8 )邮电职工法西斯协
会,(9 )国家工业企业职工法西斯协会。
国家法西斯党党章还规定,下述18个组织是它的附属组织:(1 )为革命阵亡、
致残和负伤者家庭法西斯协会,(2 )全国业余俱乐部协会,(3 )意大利全国退
役军官联盟,(4 )意大利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5 )意大利船舶联盟,(6 )
参议院国家法西斯联盟,(7 )全国法西斯文化联盟;(8 )全国战争伤残者联盟,
(9 )全国士兵协会;(10)全国战争中阵亡者家属协会,(11)意大利全国军功
金质奖章获得者小组;(12)战士军功章获得者蓝绶带协会,(13)意大利志愿军
团,(14)加里波第军团;(15)意大利敢死队;(16)武装部队;(17)法西斯
穆斯林协会;(18)全国森林协会。
等级
法西斯党的领导人从中央到基层共分12级,依次是:(1 )
国家法西斯党总书记,(2 )全国指导委员会委员,(3 )监察员;(4 )战
斗的法西斯联盟(即法西斯省委)书记和特殊使命领导委员会书记;(5 )省委委
员,(6 )地区委员会监察员和特殊使命监察委员会委员,(7 )战斗的法西斯政
治书记和特殊使命政治书记,(8 )战斗的法西斯领导委员会委员,(9 )城镇法
西斯党代表,(10)城镇法西斯评议会委员,(11)党支部委员,(12)
国家法西斯党党章规定,全国从6 岁幼儿到白发耄耆,除“根据现行法律规定
被认为是犹太血统的意大利人不能加入国家法西斯组织”外,其余均按年龄参加各
年龄段的法西斯组织。6 至3 岁为法西斯狼子团团员;8 至土2 岁为法西斯巴利拉
队员;12至18岁为先锋队队员;18至21岁的大学生为大学生法西斯团团员,已参加
工作者为法西斯青年团团员,年满21岁参加国家法西斯党和国家安全志愿民兵。
F. 意大利,德国日本结成的法西斯集团的名称是什么,这三个国家是怎样联合起来的 希特勒所要实现的权利和利益是
轴心国(Axis),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
源于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在《德意同盟条约》签定后不久对此评价的一次演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
轴心国成员和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成员国需要加以区分。作为轴心国成立标志的三国公约是一个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而反共产国际协定则是一个针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合作条约,在其成员遭到第三国攻击、或攻击第三国时,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其他成员国不需要对其宣战。法律意义上的轴心国成员只包括上述8国(南斯拉夫在加入后两天退出)。但是历史学家通常将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国也算作轴心国成员,虽然事实上这些国家并未加入三国公约。
希特勒在其政治主张中强烈反对共产主义,1933年2月,纳粹党通过制造国会纵火案嫁祸给德国共产党,并在德国境内取缔共产党。1936年11月25日,德国和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该协定,该协定是在反对共产主义基础上企图建立一个政治军事同盟,有史学家分析,德国的矛头主要是指向共产主义的苏联,这是德意日轴心的初步形成。
早在20年代,希特勒就在《我的奋斗》和《第二本书》里初拟定了一个全球征服计划:第一步废除《凡尔赛和约》,建立包括一切日耳曼人聚居区在内的“大德意志帝国”。第二步争取和意大利结盟,同法国算账,打败他或把他降到小伙伴的地位,以及“向东方挺进”,征服苏联解决“生存空间”问题,建立欧洲大陆帝国。第三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使德国变成“世界大国”和“舰队大国”,到公海上同美国对抗。
G. 意大利法西斯组织都有哪些
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意大利黑衫党,意大利日耳曼法西斯联盟
H. 意大利法西斯党名称
义大利法西斯主义政党。法西斯系拉丁文Fasces的音译,原指中间插着一柄斧头的一捆棍棒,为古罗马时代官吏执掌权力的象征。又译棒喝党。其党旗为黑色,以黑衫为党服,故又名黑衫党。党魁是B.A.A.墨索里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索里尼利用统治阶级“惧怕赤色”的心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于1919年3月在米兰建立半军事性组织——法西斯战鬥团。1921年11月正式建立国家法西斯党,纲领是法西斯国家至上,执行国家的决定是每个个人的天职。有党员30万人左右,多数来自退伍军人、资产阶级、地主和具有沙文主义情绪的小资产阶级。1922年10月28日,在大垄断资本集团和军队的支持下,数万名身穿黑衫的武装法西斯分子向罗马进军,墨索里尼攫取国家最高领导权。1924年杀害社会党众议员G.马泰奥蒂(见马泰奥蒂危机),加紧迫害共产党、社会党和其他进步人士。1925年1月公开公布废除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制宪法,实行法西斯极权统治,将其他党派的内阁成员统统逐出政府。1926年解散除法西斯党外的所有政党。1927年颁布《劳动宪章》,鼓吹劳资合作,在全国普遍实行职业公团制,为大垄断资本效劳,公开确认其在企业中的统治地位,把工会置于法西斯国家的监督之下,剥夺了工人组织工会和罢工的权利。为实施其向外扩张的政策,1934年颁布国民军事化法,规定凡18~55岁的义大利公民必须接受军事练习和服兵役,使当时仅4200万人口的义大利建立起总数达55万的常备军和800万后备军。1935年出兵侵占衣索比亚。1936年与纳粹德国联合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7年参加签订德、意、日三国反共产国际协定。1939年侵占阿尔巴尼亚,并与德国建立军事同盟,同纳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加入三国同盟。1943年7月侵略战争失败,国内反法西斯运动高涨,墨索里尼辞职并被拘捕,国家法西斯党最后崩溃。
I. 第一个法西斯组织是由哪些人建立的组织的名称是什么
第一个法西斯组织是由米凯莱·比昂基和切萨雷·罗西等10人于1914年10月5日在米兰建立的,取名“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于10月11日发表了鼓吹参战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