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入侵意大利
意大利在1943年的夏天发生了政变,墨索里尼被逮捕,意大利决定退出战争。德国为了稳定其在南欧的防线就派兵占领了意大利。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071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
德国祖先为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0世纪时日耳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德国各邦建立德意志帝国,曾先后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并战败。194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两德实现统一。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申根公约》、八国集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很高的生活水平。其在基础与应用研究、科学技术等方面十分发达,以理学、工程技术而出名的德国高校和发达的职业教育支撑了德国的经济。近代以来,德国也诞生了大量改变世界的伟大科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
意大利,全称意大利共和国,是一个欧洲国家,主要由南欧的亚平宁半岛及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西西里岛与萨丁岛所组成。国土面积为301333平方公里平方公里,人口6002万。
意大利古时称过“艾诺利亚”“艾斯佩利亚”“威大利亚”,后因语言变化,称“意大利亚”,意为“小牛生长的乐园”。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约和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也是G8、20国集团和欧洲四大经济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议会等重要国际组织的成员 。
作为欧洲文化的摇篮,意大利曾孕育出罗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现在,意大利共拥有4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② 二战中的德国与意大利关系如何
盟友关系。
希特勒看上意大利做盟友是因为国际政治是国家利益的舞台,是利益的驱使。德意同盟完全是一种马基雅维利式的政治结合(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一种行为倾向),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意大利实力差求着希特勒做盟友(起码在德意签订钢铁条约是,德意两国表面实力相差不大),也不是两者意识形态上是相似。
德意日同盟:
意大利不仅侵占了阿比西尼亚,而且还和德国一起干涉西班牙内战,两个思想上的“疯子”因为相似的方法,都是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他们的贪婪和野心,自然就一拍即合结成了“柏林—罗马”侵略轴心。
当时的日本正面对资源匮乏的窘境,虽然他们从明治维新后就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日本高层认为还是得通过战争来满足自己国内的自然资源需求。他们便向全国推行军国主义思想,各种掠夺和扩张的言论在日本占了主导第二,日本称霸亚洲的野心来时显露。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一致认为,德意与英法美争夺的重点在欧洲极其侧翼——非洲地区,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它们需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一个同伙,能使得英法美陷入两面受敌的状态,而日本对于德意而言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就这样,德意日顺理成章的勾结在了一起,建立起了“柏林—罗马—东京”侵略轴心,二战全面开始。
③ 二战时期德国有没有侵略过意大利
侵略过。
二战前期德国与意大利是紧密的盟友,德军可以合理合法的驻扎在意大利,不存在入侵一说。
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7月24日,法西斯议会多数票通过要求墨索里尼辞职。次日墨索里尼在应国王召见时被捕。同时任命巴多格里奥陆军元帅为总理,组成了一个无党派政府,并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个消息。而墨索里尼则被软禁。
墨索里尼垮台后,希特勒担心意投降盟国和盟军在意南部登陆,于是以减轻意北部防务负担为借口,派遣隆美尔元帅率8个师的德军越过边境占据阿尔卑斯山各山口,并在意北部建立比萨一里米尼防线,以支援驻守在该防线以南意本土上的另8个师德军。并派遣特种部队营救墨索里尼,在德军控制下的意大利北部地区建立了傀儡政权。
首先毫无疑问巴多格里奥政权得到了意大利国王的任命,是毫无异议的意大利合法政府。德军在未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派遣武装部队越过国界占领意大利土地;并且扶持墨索里尼为代言人建立傀儡政权与盟军对抗。以上各种行为完全符合侵略的定义,属于确凿无疑的侵略。
④ 二战时德国打过意大利吗
二战中德国和意大利结盟是最大的败笔.德国军方面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假使战争爆发,意大利最好能守中立,这样或许可以牵制敌方10个师,假使它投入对方,则德国只要用5个师可以将其击败,但假如加入德国方面作战,则德国反而要用20个师去保护它”.由此可见德国对意大利的实力是认识的很清楚的.
但是为什么希特勒要与意大利结盟呢?个人认为有3个原因:1,是希特勒担心一国在欧洲作战会影响士兵的情绪,因此需要个同盟在士气上是个鼓舞;2,意大利的地理位置靠近德国且战略地位重要.3,意大利与德国同样是法西斯国家,希特勒对墨索里尼有特殊的感情,两个国家两个人的共同点共同利益很多一拍即合.
希特勒并非不知道意大利的弱点,因此在战争初期他只希望意大利中立不要拆台就行.但是意大利看到德国取得的胜利获得的利益,眼谗,便匆忙参战,意图分一杯羹.
意大利在二战中没有反过来攻打德国
⑤ 有人说二战时德军需要用大量军力防止意大利叛变,这是为何
这个确实是如此,意大利出去打仗后面都跟着德军,德军是监督他们的。意大利这个国家战斗力是有的,但是就是不想打架。
意大利的领导墨索里尼了解到情况后,就打电话要求芬兰撤军。结果搞得芬兰一脸懵逼,因为当时的芬兰军队已经收缩在国内了,外面哪还有多的军队呢。于是芬兰调查后,发现在希腊的只是几个芬兰的士兵在那里当志愿兵。于是芬兰就给了墨索里尼回复,说那些军队只是几个志愿兵,结果墨索里尼十分生气,说他指的就是这些人。
⑥ 二战时德国足以横扫欧洲,为何要收日本和意大利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渊之前为大家介绍过史上最坑队友——意大利军队,引起许多读者的热议,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德国与坑队友之间恩怨情仇。
很多研究二战的军事家和史学家都对德国的盟友表示难以理解。要知道德国的“”闪电战闻名世界,几乎没有国家能抵抗住德国飞机和坦克配合下的高密度攻击,连公认的战斗民族苏联都被它在一周内推进将近六百公里,更别说欧洲各国和北非了。
然而这么个差点统一全球的超级战争机器,却收了两个扶不起来的“坑队友”。虽然日本在战争前期几乎占领了中国的大半领土,但是作为岛国,日本的资源和军队都严重不足,一直需要军备支援,而在后期因为妄自尊大的侵略方针,还引来了美国这个超级强国,直接让德国直面两个超级大国的双面夹击。
如果说日本人好歹还能自保,那另一个盟友意大利就是纯粹拖后腿了,坑到连对手丘吉尔都忍不住吐槽。意大利工业非常落后,举个例子,二战期间意大利铜产量两千多吨,而美国是五十三万吨,还不如人家零头的零头。打不过就算了,投降率高到离谱,甚至后期有众多意大利军队上赶着投降,简直是合约国派到德国身边的卧底。
德国对这样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然而德国也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首先,当时的英、法两国实力不俗,美、苏争当世界霸主,而德国想要开战绝不可能以一国之力单挑多个大佬,更何况英法和德国有很深的积怨,而美国则一直想坐山观虎斗。至于苏联,二战前虽然是和德国称兄道弟的,但要实现德国统一世界的目标,苏联是头号劲敌。
其二,当时的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是最早的军国主义法西斯政权,而且都同样命苦的因为各种原因被孤立在国联之外,在国内又都有扩张侵略的熊熊野心。其三,德国不是没有短板,而日本和意大利恰好可以对此弥补。德国有军事素质超强的空军和陆军,但对海上战争却所知无几,海上作战总被英国吃的死死地,而作为岛国的日本,海军实力至少可以排进世界前三,对德国冲出欧洲是很好的助力。
至于意大利,虽然跟英法两国完全没有可比性,但作为工业国家多少有些储备,能够保护德国的侧翼(事实上并没有做到)。出于这些原因的考量,德国最终才收了日本和意大利这两个不争气的小弟。
⑦ 二战时,为什么意大利,德国和日本敢打全世界
当时二战法西斯国家并不是要打全世界,只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的战争,而后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
⑧ 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二战
最直接的原因是这三个国家无法从经济危机中摆脱出来,只有通过战争转嫁危机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失去了全部海外利益和部分国土,被《凡尔赛合约》压在身上,全民族都想要再次通过战争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又有经济危机和希特勒这两大诱因
意大利着是在经济危机中无法脱身,墨索里带领的法西斯党徒夺取了政权,成为法西斯的鼻祖。在一战中意大利虽然是战胜国但是他并没有获得他想要的东西,于是墨索里上台之后就倒向德国,想要和德国在一起通过战争瓜分世界
日本人是在一战中获利最大的国家之一,一战之前日本虽然强大但是还只是地区性强国,在一战之后,日本通过在战争中出口商品发展了经济,并获取了西方国家在华的大部分利益,独占了中国东北,成为列强之一。日本人吞并中国的野心在一战之后膨胀起来。随后7.7事变日本全面侵略中国~~~~~~在战争中期,日本人和美国人在太平洋上的冲突日益尖锐,日本人为了先发制人,发动太平洋战争,在有着共同的敌人的前提下,日本人和德国,意大人结成同盟~
⑨ 二战时期德国为什么要和意大利加盟希特勒又为什么援助意大利军队
因为德国和意大利都想瓜分这个世界,所以要联合在一起。“意大利的大炮枪支连埃塞俄比亚的土着人都打不过 ?”我认为这句话是错误的,理论上就是不可能的。而希特勒派军队救援意大利是为了兑现好友墨索里尼的要求。
⑩ 二战中意大利根本跟不上时代德国为什么跟意大利结盟
一楼的乱说,我都看不懂。二楼的有些说的不对。反共竟然成了理由?那么美国,英国,法国哪个不反共啊,哪个不恨苏联啊。
我给你解释:
1,意大利不是跟不上时代,这是前提。只是相对资本主义发展得早的英法德,武器技术和装备落后一些而已。但是意大利还是有拿得出手的家当的。意大利海军数一数二,就主力舰的战斗力来讲,并不亚于海军强国——英国,甚至在地中海不把法国海军放眼里的。意大利的空军虽然不如英法,但比起苏联并不弱,意大利在战争中期研制的马基202战斗机,性能一流。意大利的陆军,单兵装备和后勤补给落后,但就坦克与火炮技术,是强于日本的,起码在北非,比英法的殖民驻军还是强。意大利屡战皆败主要三点,一是缺乏有效的战争理论(德国有闪电战,苏联有大纵深合同作战,英法也有自己的适合国情和军事实力的一套指导思想,意大利什么也没有,只有墨索里尼这个草包的叫嚣);进第二点导致意大利军队的指挥能力也很差,最重要的后勤补给工作也很差,所谓“将熊熊一窝”。纵观整个二战,和德苏美英日比,意大利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将军(沦陷最早的法国,起码有个装甲兵高材同时具有领袖天赋的戴高乐)。三是意大利国民普遍厌战。这个就没办法了,士气为先。不过北非战役中,也有一些意大利步兵师和装甲师作战很勇猛,赢得了德国人和盟国的尊重(当然是在隆美尔接管指挥大权之后)。
不过起码来说,如果意大利军方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优劣,施以正确的战略部署和战术指挥,及战争动员的话,在北非对抗英法的远征军还是有得打的。
2, 政治上两国志同道合。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是法西斯,系出同门;又都是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上台执政的,因此两国有了为统一的目标而合作的基础。甚至墨索里尼的法西斯资格要老于希特勒,在一开始小胡子还挺敬仰风度翩翩的墨前辈呢。
3,军事上,打击同一对手的战略目标,两国是一致的。希特勒的前期主要对手是英国和法国,一开始他根本不敢奢望以德国一国之力对抗英法;而且德国海军不敌英国海军,更远不敌英法的联合。而墨索里尼要在地中海和北非“恢复伟大的罗马帝国的疆土”,障碍也是英法。
只不过希特勒忽略了一点,就是意大利军事实力是“纸老虎”。希特勒只看到表象,未深入分析,加上墨索里尼很会吹牛,以为意大利能给德国减轻一些负担。。。。。。由于指挥不当,畏首畏脚,意大利海军主力三大战列舰竟然几乎一炮未发就被英国海军航空兵夜袭塔兰托炸沉。而意大利陆军的战斗力更是低下,连续败北。希特勒和意大利订立同盟的算盘是,指望意大利在地中海收拾英法,没想到意大利反而被打得向他求援。而出于同盟协定,德国被迫卷入地中海和北非的战事,帮助意大利收拾残局(如果意大利失败,德国就会面临被包围的境地,因此希特勒也不得不抽襟见肘去救援)。
总体看,意大利的军事实力在表面上使希特勒“受骗”了。假如小胡子不那么刚愎自用的话,就会很谨慎地看待这个结盟了。后人觉得奇怪,意大利打仗那么差,希特勒怎么会找上他,问题是“当局者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希特勒自己的一个大失败,英国的一位军事学家说过:“希特勒唯一值得说他失败的地方,就是选错了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