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亲爱的》这首意大利歌曲的背景,还有作者的介绍,这首歌的表达情感。
背景:17世纪中后期,由于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意大利人民对于文化和艺术形式的追求也逐渐增多,传统的音乐形式(包括传统歌剧)已经不能满足当时人们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丰富自身的表现形式,美声唱法开始成为意大利歌剧的重要组成,并且迅速壮大。
所以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美声作品创作的高峰时期,一大批意大利作曲家创作的无数优秀的美声作品,其中就包括了当今美声唱法训练中必唱的一首作品《我亲爱的》。该作品的旋律是由乔尔达尼独立谱写,歌词是根据当时流行的一首诗歌改编而成。
所以不管是在曲风展现方面,还是在情感表达方面,都极具特点和张力,是那个时期意大利美声作品的代表,也一直流传至今,可以说《我亲爱的》是艺术与情感的结合,也是美声歌曲的经典。
1、作者介绍;
G·乔尔达尼(1753年10月22日—1798年7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意大利着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G·乔尔达尼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乔尔达尼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创建了背谱演奏法;
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代表作品有《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三部《旅行岁月》钢琴曲集、《华丽足尖舞》、大量歌剧幻想曲,如改编自威尔第的《弄臣》、改编自莫扎特的《唐璜的回忆》等等。
2、表达的情感;
该作品堪称意大利歌曲的代表,主要表达了当时人们爱情的苦苦追求和无限向往之情。旋律委婉,线条流畅,歌词内容朴实真挚,可谓是脍炙人口。从曲式结构来看,该作品是带再现的三段体。第一段和第三段歌词完全相同,旋律主题相似。
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重复再现,只是在节奏、速度方面作了简单的调整。而第二段是歌曲的展开和发展部分,旋律由中声区缓进至较高声区,节奏加快,形成歌曲的高潮部分。所以速度缓慢的第一段,表达了一位饱受爱情折磨的年轻人内心独白。
到了歌曲的第二段,由于旋律的上行和作品整体的结构划分,该部分要求演唱者以高位置头腔共鸣,唱出坚实有力的声音来表达,被爱情折磨已久的压抑情绪和表达青年对爱人发至肺腑的情感。而在这个高音的部分,节奏的时值处理上应适当的放缓,稍加停顿。
当高音部分过,歌曲的旋律平缓地走向了中声区,情绪也由激动转向平静。紧接着,又重复高潮部分的那句歌词:“请别对我,无情无义。”表现了饱受爱情折磨的青年意犹未尽的痛苦之情。
第三段为整个作品的再现部分,歌词与第一段完全一致,只是在声音处理方面更弱了,而且整体更加平稳和平静,给人的感觉是那位年轻人的形象再一次出现,同时也表达了这位年轻人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之情。
(1)意大利花腔歌曲有哪些扩展阅读;
《我亲爱的》意大利文是:caro mio ben。是声乐学生的必修曲目,也是歌唱名家常用演出曲目。旋律柔美流畅,委婉动人,深受大众喜爱。它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很难唱。第一个音就不容易唱好,高音和力度都要恰到好处,辅音到C嵌入元音a须十分清脆。
很多人喜欢用做假声唱首段和未段,这并不好,不能正确对地表现歌曲的内容,但声音过于饱满也不好,要恰到好处,才表现出作品的高雅与美感。中段要唱行轻快,滑音要用的典雅,并注意控制气息。下功夫唱好这首歌,定能学到真正的美声技巧。
《我亲爱的》为一首小咏叹调,流传至今。这首作品适用于各个声部的训练和演唱,要当作一首重要作品去练习,也要在音乐会中演唱是一首很好的男高练习曲目。
B. 意大利美声歌曲有哪些好听的
1、《Una Furtiva Lagrima》是一首由Various Artists谱曲,Various Artists填词,Luciano Pavarotti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A Portrait of Pavarotti》中,由环球唱片公司发行于2001-09-18,该张专辑包含了58首歌曲。
2、《E l'Alba Verrà》是一首由Ania/Russomanno/Rustici谱曲、填词,Ania Cecilia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Nuda》中,由Universal公司发行于2008-01-01,该张专辑包含了13首歌曲。
3、《Tosca:Tosca, Act I: Recondita armonia》是一首由Various Artists谱曲、填词,Jussi Björling/Nils Grevillius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BJORLING, Jussi: Opera Arias (1936-1948)》中。
4、《Nell Aria Sei》是一首由Ania/Russomanno/Rustici谱曲、填词,Ania Cecilia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Nuda》中,由Universal公司发行于2008-01-01,该张专辑包含了13首歌曲。
5、《Via》是一首由Various Artists谱曲,Various Artists填词,Ania Cecilia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Nuda》中,由Universal公司发行于2008-01-01,该张专辑包含了13首歌曲。
C. 尤其是美声唱法,意大利歌剧的种类 比如约德尔唱法、咏叹调之类的 具体一点儿,举例几首其中着名曲目
你好
约德尔唱法起源于阿尔卑斯山,这种唱法比较着名的就是《音乐之声》里面的《孤独的牧羊人》了
咏叹调你可以听听莫扎特 的《费加罗的婚礼》,其中《再不要去做情郎》<Non piu andrai>、《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何处寻觅那美妙的好时光》都是非常着名的咏叹调
D. 国外的花腔女高音都有谁歌曲从头到尾都花腔的
1、Miliza Korjus
Miliza.Korjus是波兰籍女高音歌唱家,(1909-1980)她的父亲亚瑟,爱沙尼亚国籍,是一名俄国皇家军队的参谋长,她的母亲安娜, 从贵族的身份下嫁于他的。后来,她的父母因故彼此分开了, 她在这期间开始了音乐的学习。当还是少女的时候, Korjus便到处旅行以及演唱。 在列宁时代,迫于某些压力,她逃出了苏联国界,进入爱沙尼亚,与她的父亲团聚。 并于一个名叫Kuno.Foelsch的物理学家结婚了。 经过一段时期的游历,Korjus在德国继续了她的音乐事业。她的歌剧演唱以及录音迅速使她成为欧洲歌手的领军人物,并获得绰号"柏林夜莺" 。甚至有电影制片人听见了她的录音后与她签署了十年的影片合同。 Korjus 的唯一一部好莱坞影片是1938年的《翠堤春晓》。她第二次结婚是与一名叫Walter.Shector的医生, 她在1980 年8月死于心力衰竭。
Militza Korjus - Bell Song from Lakme (Delibes)
Korjus的华丽变奏曲
Korjus在翠堤春晓里的片段。。。
关于Korjus我有她的两张CD。。。一张是以waltz为主。。。还有一张是一些歌剧选段。。。感觉她的演唱的确符合“长笛之声”的美誉。。。水汪汪的花腔。。。。其中影之歌的high A令人印象深刻。。。(MS她的一些录音都是较为早年的。。那时嗓音条件也比较好吧。。。)
2、嘉丽-库契(Amelita Galli-Curci)
嘉丽-库契(Amelita Galli-Curci,1882-1963)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曾在米兰学习钢琴和作曲,自学歌唱。 首次登台演出威尔第的《弄臣》后,1909年在罗马演出比才的《唐•普罗科皮奥》(Don Procopio)。首次登台演出威尔第的《弄臣》后,1909年在罗马演出比才的《唐•普罗科皮奥》(Don Procopio)。 此后去埃及、南美、西班牙和俄国巡回演出,遐迩闻名。此后去埃及、南美、西班牙和俄国巡回演出,遐迩闻名。 1916年开始在美国演出。 1916年开始在美国演出。 1936年演唱普契尼《波希米亚人》后,退出舞台。 1936年演唱普契尼《波希米亚人》后,退出舞台。
Curci的Una voce poco fa
Amelita Galli-Curci - Bell Song(Lakme)
3、Lily Pons
莉丽·庞斯(Lily Pons,1904.4.12-1976.2.13)法国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40年入美国籍)。生于法国德拉吉南。早年在巴黎音乐学院主修钢琴。1925年从戈罗斯梯阿学习声乐。1928年在阿尔萨斯的米卢斯首演歌剧《拉克美》(德里勃作曲,饰女主角拉克美),得到好评。1931年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演出多尼采蒂的《拉美莫尔的露契亚》中的露契亚,声震美国。1931-1938年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科隆歌剧院演唱,同时又去欧美各地旅行演出。1964年退休。1972年,以68岁高龄,又在纽约爱乐乐团的伴奏下举行过晚年的一次成功的音乐会。
她的嗓音优美流畅,富于高度的灵活性,音域宽广、表情生动,是20世纪前半叶继嘉丽·库契(Galli-Curci)之后最受欢迎的花腔女高音之一。擅唱露契亚、拉克美、吉尔达、罗西娜、迷娘、阿米娜等。
LILY PONS SINGS FROM LUCIA 1937
Lily Pons - Una voce poco fa
LILY PONS SINGS LIKE A BIRD FILM 1937
Lily Pons的这套比较早期的录音
声音还不是很开很干涩,花腔运用也较为突出。。。而这张
都是一些较晚的录音。。。。(四五十岁这样)感觉虽然MS更花了点。。。但音色却有点开始干涩了。。。有时MS还有“断层”= =。。。。。
4、Erna Sack
艾娜·萨克(Erna Sack,1898-1972),德国着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898年2月生于德国施潘道(今属柏林),1972年卒于德国威斯巴登,享年74岁。
Erna Sack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闻名遐迩、显赫一时的“德国夜莺”。她天生一副好嗓子,无师自通。这位能唱跨越四个八度的天才,极度尖高花腔女高音, 在三十年代中期的 Telefunken 灌录了大量最有价值的唱片。
Erna Sack 拿手好戏, 轻歌剧, 美声炫技的意大利曲子,当时之流行曲。
Erna Sack - Voices of Spring(后半段)
注意前面几秒,不要被吓到。。。。。
Erna Sack - 蓝色多瑙河
这个人动不动g3、a3乱来- -。。。还经常出现长达十多秒的高音。。。。听她的CD经常要做好心理准备= =。。。。MS最高音能唱到b3.。。。
5、Mado Robin
马多•罗宾(Mado Robin,1918-1960),法国花腔女高音。有世界超级花腔女高音,"法国夜莺"的美誉。
她是二十世纪美声体系中唱得最高的两个女人之一(另一个是erna sack),尤其在她不滥用高音时,最富艺术性的演唱。
Mado Robin是位天赋异禀的女高音,她能做到一般女高音使尽全力也达不成的任务-“轻松愉快地”唱出比high-C高八度的音,而且音高愈高时,她的控制力就愈见稳定,不只如此,Robin的嗓音甜美无比,这使她成为一位无与伦比的花腔女高音。
令世人惋惜的是Mado Robin 42岁就英年早逝。
Mado Robin的Lucia疯狂场面的片段(最后那个音有b3.。。。。)
Mado Robin - Una voce poco fa
这人唱起来有个规律:最后一个音都是向上拔的- -。。。所以要听最高音的话就去跳到最后吧= =。。。。
6、Maria Galvany
Maria Galvany (1876-1949)着名西班牙花腔女高音。
Maria Galvany1897年首次在露西邸歌剧院登台,其后在若干重要歌剧院演唱,虽然从未在斯卡拉、科文特花园、大都会等最重要的歌剧院。
1949年,galvany在里约热内卢去逝。
(有评论说:西班牙花腔女高音往往高音区发达,擅长跳音,有器乐化的花腔技巧,但声音的legato能力较差(似乎存疑),有时花腔运用过于机械生硬,太过炫技花哨;Maria Galvany是这方面的典型人物,她的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
Maria Galvany - Arditi - L'incantatrice
Maria Galvany - Der Holle Rache
缝纫机般的花腔- -。。。。据说晚年境况悲凉。。。。从这张CD上发现其实她的legato能力也不差。。。。而且低音区也相当结实。。MS还是个大号花腔。。。。只是录音质量实在有限。。。她的技术听起来多少有点打了折扣。。。。
7、Luisa Tetrazzini 泰特拉齐妮
Luisa Tetrazzini (1871~1940),意大利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871年 6月29日生于佛罗伦萨,1940年4月28日卒于米兰。
Luisa Tetrazzini被誉为意大利佛罗伦萨“夜莺”,高音c以上头声极为出色,有着名的高音e。
在佛罗伦萨音乐学院从其胞姐埃娃和切凯里尼学习声乐。1890年在该市的帕格利亚诺剧院首次登台,扮演《非洲女郎》中的伊内兹。继在意大利一些剧院演出后,到国外献艺,其中到过圣彼得堡、马德里、墨西哥和布宜诺斯艾利斯,曾被誉为阿根廷第一女高音。1907和1908年,她先后在伦敦科文特加登和纽约曼哈顿歌剧院扮演《茶花女》中的薇奥莱塔,获得成功。她所擅长的角色还有露契亚、吉尔达、罗西娜、阿米娜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意大利多次义演,战后也多次举行音乐会。虽然她的低音略嫌苍白稚气,但是她的中声区和高声区却格外优美饱满,高音C以上的音尤为出众。她所演唱的华彩段和跳音,灵活流畅,造诣极高。是当时最卓越的花腔女高音之一。晚年执教于米兰。逝世时一贫如洗,由国家出资将她安葬。
Luisa Tetrazzini以演出《茶花女》中的薇奥丽塔和《弄臣》中的吉儿达等角色最受称道。
(身材不怎样- -。。。。)
Una voce poco fa (感觉还不错。。。)
铃歌
一段录像。。。。
她也算是老牌花腔了。。。声音比较掩盖一点。。。
E. 女中音的意大利美声歌曲有哪些
我就是女中音
女中音的歌并不多
有:哈巴涅拉舞曲,
啊我的费南多,你们可知道,世上没有尤利迪茜我怎能活,火焰燃烧,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残酷命运,眼泪完全流尽,你知道么好妈妈。
优秀的女中音是可以演唱一般女高音的歌曲的
F. 询问经典意大利美声歌曲名
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重归苏莲托、我亲爱的、妈妈、玛丽呀玛丽、玛莱卡莱等等;
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看那烈火熊熊燃烧、奇妙的和谐、偷洒一滴泪、你这冰凉的小手、我亲爱的爸爸、被阻的爱、宛如一梦等等。
“第一句调子是mi mi mi fa fa,re re fa fa mi请问歌名是什么”请提问者把音符时值标明,那就可以判别了。
G. 求一首像《春天的芭蕾》、《炫境》、《第五元素》这样舞台效果的花腔女高音的歌曲
1、Miliza KorjusMiliza.Korjus是波兰籍女高音歌唱家,(1909-1980)她的父亲亚瑟,爱沙尼亚国籍,是一名俄国皇家军队的参谋长,她的母亲安娜, 从贵族的身份下嫁于他的。后来,她的父母因故彼此分开了, 她在这期间开始了音乐的学习。当还是少女的时候, Korjus便到处旅行以及演唱。 在列宁时代,迫于某些压力,她逃出了苏联国界,进入爱沙尼亚,与她的父亲团聚。 并于一个名叫Kuno.Foelsch的物理学家结婚了。 经过一段时期的游历,Korjus在德国继续了她的音乐事业。她的歌剧演唱以及录音迅速使她成为欧洲歌手的领军人物,并获得绰号"柏林夜莺" 。甚至有电影制片人听见了她的录音后与她签署了十年的影片合同。 Korjus 的唯一一部好莱坞影片是1938年的《翠堤春晓》。她第二次结婚是与一名叫Walter.Shector的医生, 她在1980 年8月死于心力衰竭。Militza Korjus - Bell Song from Lakme (Delibes)Korjus的华丽变奏曲Korjus在翠堤春晓里的片段。。。关于Korjus我有她的两张CD。。。一张是以waltz为主。。。还有一张是一些歌剧选段。。。感觉她的演唱的确符合“长笛之声”的美誉。。。水汪汪的花腔。。。。其中影之歌的high A令人印象深刻。。。(MS她的一些录音都是较为早年的。。那时嗓音条件也比较好吧。。。)2、嘉丽-库契(Amelita Galli-Curci)嘉丽-库契(Amelita Galli-Curci,1882-1963)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曾在米兰学习钢琴和作曲,自学歌唱。 首次登台演出威尔第的《弄臣》后,1909年在罗马演出比才的《唐•普罗科皮奥》(Don Procopio)。首次登台演出威尔第的《弄臣》后,1909年在罗马演出比才的《唐•普罗科皮奥》(Don Procopio)。 此后去埃及、南美、西班牙和俄国巡回演出,遐迩闻名。此后去埃及、南美、西班牙和俄国巡回演出,遐迩闻名。 1916年开始在美国演出。 1916年开始在美国演出。 1936年演唱普契尼《波希米亚人》后,退出舞台。 1936年演唱普契尼《波希米亚人》后,退出舞台。Curci的Una voce poco faAmelita Galli-Curci - Bell Song(Lakme)3、Lily Pons莉丽·庞斯(Lily Pons,1904.4.12-1976.2.13)法国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40年入美国籍)。生于法国德拉吉南。早年在巴黎音乐学院主修钢琴。1925年从戈罗斯梯阿学习声乐。1928年在阿尔萨斯的米卢斯首演歌剧《拉克美》(德里勃作曲,饰女主角拉克美),得到好评。1931年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演出多尼采蒂的《拉美莫尔的露契亚》中的露契亚,声震美国。1931-1938年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科隆歌剧院演唱,同时又去欧美各地旅行演出。1964年退休。1972年,以68岁高龄,又在纽约爱乐乐团的伴奏下举行过晚年的一次成功的音乐会。她的嗓音优美流畅,富于高度的灵活性,音域宽广、表情生动,是20世纪前半叶继嘉丽·库契(Galli-Curci)之后最受欢迎的花腔女高音之一。擅唱露契亚、拉克美、吉尔达、罗西娜、迷娘、阿米娜等。LILY PONS SINGS FROM LUCIA 1937Lily Pons - Una voce poco faLILY PONS SINGS LIKE A BIRD FILM 1937Lily Pons的这套比较早期的录音声音还不是很开很干涩,花腔运用也较为突出。。。而这张都是一些较晚的录音。。。。(四五十岁这样)感觉虽然MS更花了点。。。但音色却有点开始干涩了。。。有时MS还有“断层”= =。。。。。4、Erna Sack艾娜·萨克(Erna Sack,1898-1972),德国着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898年2月生于德国施潘道(今属柏林),1972年卒于德国威斯巴登,享年74岁。Erna Sack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闻名遐迩、显赫一时的“德国夜莺”。她天生一副好嗓子,无师自通。这位能唱跨越四个八度的天才,极度尖高花腔女高音, 在三十年代中期的 Telefunken 灌录了大量最有价值的唱片。Erna Sack 拿手好戏, 轻歌剧, 美声炫技的意大利曲子,当时之流行曲。Erna Sack - Voices of Spring(后半段)注意前面几秒,不要被吓到。。。。。Erna Sack - 蓝色多瑙河这个人动不动g3、a3乱来- -。。。还经常出现长达十多秒的高音。。。。听她的CD经常要做好心理准备= =。。。。MS最高音能唱到b3.。。。5、Mado Robin马多•罗宾(Mado Robin,1918-1960),法国花腔女高音。有世界超级花腔女高音,"法国夜莺"的美誉。她是二十世纪美声体系中唱得最高的两个女人之一(另一个是erna sack),尤其在她不滥用高音时,最富艺术性的演唱。Mado Robin是位天赋异禀的女高音,她能做到一般女高音使尽全力也达不成的任务-“轻松愉快地”唱出比high-C高八度的音,而且音高愈高时,她的控制力就愈见稳定,不只如此,Robin的嗓音甜美无比,这使她成为一位无与伦比的花腔女高音。令世人惋惜的是Mado Robin 42岁就英年早逝。Mado Robin的Lucia疯狂场面的片段(最后那个音有b3.。。。。)Mado Robin - Una voce poco fa这人唱起来有个规律:最后一个音都是向上拔的- -。。。所以要听最高音的话就去跳到最后吧= =。。。。6、Maria GalvanyMaria Galvany (1876-1949)着名西班牙花腔女高音。Maria Galvany1897年首次在露西邸歌剧院登台,其后在若干重要歌剧院演唱,虽然从未在斯卡拉、科文特花园、大都会等最重要的歌剧院。1949年,galvany在里约热内卢去逝。(有评论说:西班牙花腔女高音往往高音区发达,擅长跳音,有器乐化的花腔技巧,但声音的legato能力较差(似乎存疑),有时花腔运用过于机械生硬,太过炫技花哨;Maria Galvany是这方面的典型人物,她的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Maria Galvany - Arditi - L'incantatriceMaria Galvany - Der Holle Rache缝纫机般的花腔- -。。。。据说晚年境况悲凉。。。。从这张CD上发现其实她的legato能力也不差。。。。而且低音区也相当结实。。MS还是个大号花腔。。。。只是录音质量实在有限。。。她的技术听起来多少有点打了折扣。。。。7、Luisa Tetrazzini 泰特拉齐妮Luisa Tetrazzini (1871~1940),意大利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871年 6月29日生于佛罗伦萨,1940年4月28日卒于米兰。Luisa Tetrazzini被誉为意大利佛罗伦萨“夜莺”,高音c以上头声极为出色,有着名的高音e。在佛罗伦萨音乐学院从其胞姐埃娃和切凯里尼学习声乐。1890年在该市的帕格利亚诺剧院首次登台,扮演《非洲女郎》中的伊内兹。继在意大利一些剧院演出后,到国外献艺,其中到过圣彼得堡、马德里、墨西哥和布宜诺斯艾利斯,曾被誉为阿根廷第一女高音。1907和1908年,她先后在伦敦科文特加登和纽约曼哈顿歌剧院扮演《茶花女》中的薇奥莱塔,获得成功。她所擅长的角色还有露契亚、吉尔达、罗西娜、阿米娜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意大利多次义演,战后也多次举行音乐会。虽然她的低音略嫌苍白稚气,但是她的中声区和高声区却格外优美饱满,高音C以上的音尤为出众。她所演唱的华彩段和跳音,灵活流畅,造诣极高。是当时最卓越的花腔女高音之一。晚年执教于米兰。逝世时一贫如洗,由国家出资将她安葬。Luisa Tetrazzini以演出《茶花女》中的薇奥丽塔和《弄臣》中的吉儿达等角色最受称道。(身材不怎样- -。。。。)Una voce poco fa (感觉还不错。。。)铃歌一段录像。。。。她也算是老牌花腔了。。。声音比较掩盖一点。。。
H. 意大利着名女高音,有哪些,代表作是什么。希望详细一点!
多如牛毛啊,不知到你要抒情的,戏剧的还是花腔的就推荐一个我爱的花腔吧 加里一库契(Amelita Galli-Curci )
加利一库契原名阿梅利塔•加利,至于库奇这个姓氏实际上是她结婚后的夫姓。1882年11月18日生于米兰的加利一库契家境富裕,而且出生在米兰这样的音乐都会,每天都有大量演出可以观摩,所以加利~库奇从小就对音乐很感兴趣,后来她进入米兰音乐学院深造。但是,在音乐学院期间加利一库奇的主课是钢琴、和声与作曲,她还颇有一些作曲的天赋,据说她在作曲方面遇到的问题还得到了着名作曲家玛斯卡尼的帮助指点,有时候她会大胆地找玛斯卡尼改题。加利一库奇爱唱爱跳,没有专业课的时候常常到声乐系听课,对声乐逐渐产生了兴趣,她的主课钢琴成绩非常好,1903年以钢琴第一名成绩毕业。 加利一库契没有成为二流钢琴家可谓幸事,1906年12月26日加利一库契在特朗尼首次登台,她出演《弄臣》中的吉尔达。对于初出茅庐的歌手来说选择《弄臣》这样的曲目的确是富有挑战性的,吉尔达有不少感情激动的重唱和独唱咏叹调,要在舞台上发挥,这对于新手并非易事,加利一库契与同时代的许多花腔女高音一样,音量都很小,但是高音的弹性非常好,尤其是到了}tigh c的高音区同样保持良好的质感,每个音都十分饱满。这次演出获得了成功,后来吉尔达也成了她的保留角色之一。1909年,加利一库奇得到机会在罗马的科斯坦齐剧院正式登台,演唱的角色还是吉尔达,然而,观众的层次提高了,评论家们也来听她的演唱,人们为舞台上这位年轻的花腔女高音灿烂辉煌的高音震慑,评论家们惊呼一位伟大的花腔女高音诞生了。 此后,加利一库契在意大利各地巡演,不仅演出歌剧还举办独唱音乐会,充分展示了自己扎实的声乐技术。1915年之后,加利一库契开始了在埃及、俄罗斯、西班牙等国的巡回演出,这些表演为加利一库奇赢得了可贵的声望。这一时期加利一库契的嗓音处于黄金时期,虽然很纤细,但非常灵活,高音时她的会厌卷曲得很紧,就像一支长笛在演奏,这样就获得了别人所没有的辉煌效果。 1916年秋天,加利一库契束了在南美的巡回演出,本来准备回转欧洲,不料却意外地接到芝加哥抒情剧院的邀请,于是,加利一库契临时决定来到芝加哥,首次成功登上美国舞台,此后,她在抒情剧院演唱长达八年,并最终为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出奠定了基础。1918年,加利一库契随抒情剧院到纽约巡回演出之际演唱了梅耶贝尔的歌剧《普洛梅尔的宽恕》,这部歌剧虽然比较冷门,但是识货的纽约观众对加利一库契的花腔高音却赞赏不已,当日观众不停地鼓掌,加利一库奇前后谢幕达61次之多。1921年,加利一库契终于得到了大都会歌剧院的邀请,她演唱了《茶花女》,这是一次凯旋般的成功,观众们为加利一库契的每一首咏叹调鼓掌喝彩,甚至为她的每一个高音喝彩。 整个20年代,加利一库契都是大都会歌剧院最红的头牌女高音,她到处开音乐会并且演出歌剧,还周游列国,30年代到过上海开独唱音乐会,不过很奇怪,加利一库契从未在英国演过歌剧。1930年她在大都会歌剧院举办告别演出,剧目是《塞维利亚理发师》,加利一库奇演的罗西娜俏皮、活泼,但是花腔太炫目,那首《他的声音多温柔》后半段唱得声情并茂,没人会想到这是年近五句妇人的音色。 1934年,加利一库契患甲状腺肿大人院治疗,手术非常成功,但她打算重返舞台的梦想却破灭了,此后,虽然进行艰苦的练声,本想再在芝加哥抒情剧院唱咪咪,但是 她的嗓音已经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水平。1937年加利一库契宣布正式退休,晚年她过着隐居生活,1963年11月26日加利一库奇在加利福尼亚州拉霍逝世,享年81岁。
I. 意大利歌剧中花腔女高音歌曲中带有a hahahahahahahaha ha的是什么歌 mp3
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中夜后的咏叹调。另外,这出歌剧是德语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