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意大利寄一个包包回中国,会要求交关税吗
从意大利寄一个包包回中国,货值超过5000人民币要向海关申报的,如果快递查到就不可以免税,自己带一个包包回国送人可能不要交税。
2. 中国什么时候取消关税
目前还不确定呢
希望能帮到你,如果你的问题解决了,麻烦点一下采纳,谢
3. 当时国民政府提出的收回关税自主权可以借助国内外哪些有利因素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相继与西方国家签订了若干不平等条约,不仅被迫出让领土,而且还丧失了尤为重要的海关控制权和关税自主权;此外,西方公民在中国还享有治外法权。所谓“治外法权”,是指免除本地法律司法权的情形。具体而言,就是一个外国公民在中国时就可享受治外法权,当这个人涉嫌犯罪时,中国的法院对其不能进行审判。
早在1843年,英国就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是治外法权的开端。此后,治外法权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西方国家在中国的租借地成为了“国中之国”,西人在中国犯罪也不受中国刑法的处罚。
对于清朝末年以及北洋政府时期与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蒋介石在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后,于1928年发起了“改订新约运动”,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收回领事裁判权问题。
当年6月15日,国民政府发表对外宣言,指出北京政府时期与各国所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亦为独立国家所不许”,“今当中国统一告成之时,应进一步而遵正当之手续实行重订新约,以完成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权之宗旨”。7月7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对外发表宣言,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重订新约,并提出了废旧约、订新约的三条具体办法。
当时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有英、法、美、日、荷、意、比、葡、西、丹、挪、巴西等15国,其中日、意、比、葡、丹、西共6国在1928年已期满。6国中除日本明确表示根本反对废除旧约以外,其它5国先后与中国签订新约,同意取消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但又用附件的形式对这一内容有诸多保留。
1929年4月,国民政府再次向英、法、美等6国发出照会,要求各国废除领事裁判权。各国协商后只是口头答应,却无丝毫实际行动。是年12月28日,国民政府颁布命令称:自1930年1月1日起,“凡所居中国之外国人民,现时享有领事裁判权者,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不过,考虑到新政府所面临的国际形势,12月30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如此解释道:“宣言虽发,至于以后如何实施,还有待于外交上的折中”。
尽管国民政府有所退让,但法美等国在1930年1月2日仍然声明:“不能接受中国片面取消(各国)在华所享之领事裁判权”。不久,英国又向国民政府提出分五年逐渐撤废领事裁判权的意见书,得到了各国的响应。
面对西方国家的消极态度,南京国民政府于1931年5月4日颁布了《管辖在华外国人实施条例》22条,规定自1932年元旦起施行。但由于日本入侵中国东北,条例被迫暂缓执行。
不过,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经过一系列外交交涉和谈判,先后收回了一些租界、租借地和租界法院的主权,如威海卫租界地、厦门英租界、上海临时法院等。国民政府对于主权的要求和收回,表明了其追求国家独立、主权完整的决心。
日本全面侵华后,国民党在蒋介石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并协同盟军将日军牢牢拖在中国战场上。中国国民党军人的勇敢和顽强,以及中华民国政府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作用,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支持。
1942 年4月23日,蒋介石通过宋美龄在《纽约时报》上发表《如是我观》一文,提出取消外国在华的种种特权。这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积极响应。
10月9日,美国副国务卿韦尔斯、英国外相艾登分别将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及有关特权的文告面交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驻英大使顾维钧。次日,英美两国同时宣布,废除在华之不平等条约,此后,中、美、英三国就订立新约问题,在重庆举行谈判。
1943年1月11日,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在华盛顿签署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简称《中美新约》。同日,国民政府代表宋子文与英国代表薛穆、黎吉生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简称《中英新约》。
这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有:美英两国同时撤废在华治外法权;美英两国取消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终止该条约及其附件所给予两国之一切权利;美英两国终止在北平使馆界、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所享受的权利,协助中国政府收回这些地区的行政权;英国还要交还天津、广州租界;美英两国放弃关于在中国通商口岸制度的权利,关于上海、厦门公共租界特别法院制度的权利,关于中国领土内各口岸雇用外籍引水人的权利,关于两国船舶在中国领水内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的特权,关于两国军舰驶入中国领水内的特权等。不过,有一点遗憾的是,英国并没有归还尚未到期的租借地香港和九龙。
很快,巴西、加拿大、挪威、荷兰、阿根廷等国也先后与中国商订新约,放弃在华特权。
至此,中华民国政府基本上收回了治外法权。对此,蒋介石在当年的国庆大典上,以激动的心情宣布:“我国百年来所受各国不平等条约束缚,至此已可基本解除。国父解除不平等条约的遗嘱,已完全实现。我国同胞,自今日起,应格外奋勉,自强自立。”
中华民国政府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历程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相继与西方国家签订了若干不平等条约,不仅被迫出让领土,而且还丧失了尤为重要的海关控制权和关税自主权;此外,西方公民在中国还享有治外法权。对此种种不平等之事,当时不少中国人痛在心中,一些有识之士还为赢得主权不懈地努力着。最终,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先后收回了海关控制权和关税自主权。
据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曾任国民政府海关关务署署长的张福运回忆,中国之所以放弃其海关控制权和关税自主,除了国运衰弱外,主要原因是由于不熟悉当时的国际贸易规则。早在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之际,清政府就表示同意对进口商品征收5%的进口关税,从而开启了一个国家不是依照其主权,而是根据条约规定来征收关税的先河。接这样,中国关税自主权被让了出去,随后的其它不平等条约及最惠国条约更使这一待遇惠及其它国家。
由于清政府对洋商洋行不熟悉,遂委托英国领事李泰国创建海关,对国外商品收取进口关税。本来清政府打算派一名中国人创办海关,但被户部侍郎文祥以“中国人有中饱私囊”之由给否决了。李泰国虽然为清政府成立了海关,但真正使这一机构名声鹊起的却是其继任者——1863年到任的赫德。赫德创制了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海关,并在从晚清到1949年前的数十年间,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便在日本侵华期间也不例外。
在赫德的主持下,中国海关成为了一个国际社会公认的廉洁、高效的机构,并成为了从晚清到民国政府可以获得西方贷款的保障。
1895年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和此后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不得不以海关税收作抵押向外国借款,以偿还巨额的战争赔款。这一做法使海关卷入了国内货币体系,并使得海关总税务司在中国国内事务中有了较大的发言权。
清政府垮台后,为了维护中国的国际声誉,保证中国能继续偿还外国战争赔款和贷款,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授权当时担任总税务司的安格继续掌管海关。从1911年到1928年间,中国的海关关税,除去必要的海关运营费用外,全部交给在上海的一个国际银行业委员会,该委员会代表外国债权人的在华利益。只有在缴纳赔款和贷款等费用后的剩余部份,总税务司才会交给民国政府。而在支付这些款项前,关税则被托管在英国的汇丰银行。
巨额的庚子赔款(1938年中止),连海关收入都难以填满。民国政府不得不动用部份常关税(注:过境税)。这使得由英国人担任的海关总税务司取得了更多的权力,并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性。虽然海关中中方雇员不少,但直至1927年,没有一个中国人做到海关副税务司的位置上。
1926年蒋介石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宣告关税自主,并在财政部下设立关务署,负责接收和管理海关事务。1927年,蒋介石北伐成功后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当时,尽管国民政府控制了大部份省,但海关关余仍控制在的海关总税务司手中。
在时任关务署署长张福运的建议和运作下,海关最终被纳入了民国政府管理体系。其采用的办法是,与海关总税务司梅乐和协作,对海关进行改革,如停止招录外籍人员,中外职员在权利和义务上平等,中外员工同工同酬,任命一名华人为海关总税务司秘书,派遣中方职员出国深造,废除总税务司对海关关余的绝对处置权;关税不再存进汇丰银行,而是置于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政府可充分利用这部份资金;重新修订关税,等等。改革的直接效果就是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海关关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在国民政府关务署成功地取得了对海关的控制权后,张福运又开始酝酿关税自主的谈判。他首先提出海关税则及进口关税制度制定的问题,并决定调整关税税率。其后,他开始就中国关税税率问题与各国谈判,并达成了一致。
1928年7月,中国政府率先与美国签订《中美关税条约》,其后又同与挪威、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葡萄牙、荷兰、英国、瑞典、法国、西班牙等国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或“关税条约”。到1930年,日本也终于同意签署了《中日关税条约》。新税则规定了不超过12.5%的新关税税率。新关税实行后,所有的关税均由海关征收。从1933年,中国政府正式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曾经是独立王国的海关自此成为了民国政府财政部的下属机构。
拥有了关税自主权的民国政府,以后又几次调整税率,所获得的关税收入在国民建设和以后的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4. 从意大利寄奢侈品到中国海关查得紧吗,被查到要交多少税。
1、从意大利寄奢侈品到中国海关一般情况下,在自用合理物品、价值人民币5000币范围内都是不用交税的。超过的按照海关商品归类编码来交税。
2、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 商所征收的税收。1985年3月7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1987年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其中第五章为《关税》。2003年11月,国务院根据海关法重新新修订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作为具体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已经2004年12月15日审议通过,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3、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5. 意大利进口中国关税多少
不同的产品进口到中国的关税是不一样的
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查找
一、通过商务部网站查各国税率http://mysf.mofcom.gov.cn/,通过商务部各国贸易税费查询,可以查询各国进入中国的商品税率,也可以查询原产中国的货物,在其他国家的进口税率。例如:原产于中国的货物,出口到阿根廷,阿根廷的进口关税为35%,另外还有VAT为21%。
二、进入各国海关网站查税率,如果不清楚各国海关网站,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并不容易,建议通过世界海关组织网站http://www.wcoomd.org/,找到各国海关网站的链接,查询就相对容易多了。当然,并非所有国家的海关网站,都会提供税率查询。
三、查询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通过查询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http://fta.mofcom.gov.cn/,可以查询中国与已经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国家之间的优惠税率。除此之外,还可以查询自贸协定降税时间表。最后需要注意,如果查询某商品在别国的进口税率,必须清楚该商品在对方国家的商品编号。根据《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System,HS)商品编号的前6位是HS国际标准编号,各国应相同。由于各国对后6位数以后的编号设置往往不一样,因此必须确认对方国家的商品编号,方能查询准确的税率。
6. 中国海关税什么时候取消
中国海关税永远也不会完全取消的,任何一个国家也不会完全取消关税的。但中国会降低关税率。特别是在2015年将再次降低关税率。
7. 西方列强是如何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的
1、《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在华进出口货物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关税主权开始沦丧。
2、1859年,英国税务司李泰国被清朝两江总督何桂清任命为总税务司,成为了中国海关的最高领导。1861年,这个职位得到清朝中央政府的确认。英国人赫德1863年—1911年年间长期把持总税务司。
3、辛丑条约的赔款,因为清政府无力赔偿,规定以关税和盐税支付。
(7)从意大利到中国关税什么时候取消扩展阅读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在关税政策上实行的重大措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由于受不平等条约的约束,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中国海关成为帝国主义侵华工具。因此,收回关税自主权成为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重要使命。
中国共产党和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都明确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关税自主的主张。1925年五卅运动后,北京政府和英美等十二国在北京召开关税特别会议,但因时局动荡无结果而终。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
1928年6月,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同年7月,国民政府与美国首先签订了《中美关税条约》。随后,又先后同挪威、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葡萄牙、荷兰、英国、瑞典、法国、西班牙等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
国民政府把关税会议时各国承认的七级税则公布为国定税则,并声明自1929年2月1日起实行。到1930年,日本也终于同意了《中日关税协议》。
国民政府经过这些“改订新约”的措施﹐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只是帝国主义所作的某些让步,海关行政管理权仍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中国政府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
尽管这样,国民政府的关税自主措施,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并有利于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才真正获得关税自主权。
8. 中国关税什么时候取消
永远不可能取消。
我国只有降低关税承诺,一切进入WTO免关税的说法都是谣言。
我国对WTO承诺的进口关税已经于2010年就调整完毕,所以目前的进口商品价格不会变化。
对外资进行的行业限制也已经逐步开放,于2010年底调整完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12月7日发布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指出,截至201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承诺全部履行完毕。
9. 进口汽车关税什么时候取消
不会取消。
自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口车关税有多次下调,但也不会完全取消。目前对于进口汽车收取的关税税率是25%,还有对进口车收取17%的增值税,而根据汽车的排量收取不同的消费税税率。
进口汽车关税的特点
中国市场巨大,对汽车的需求量很大。如果进口汽车多了,那么对于汽车生产国来说,会增加汽车产量,带动就业和当地老百姓的收入。
对于国内汽车行业而言,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可以倒逼国内汽车行业提质增效、不断创新、转型升级,从而提供更加符合老百姓需要的汽车品种。
对于老百姓而言,降低汽车进口关税,不仅能丰富国内市场供给,还能给国内消费者带来更丰富更实惠的消费体验。
10. 国家关税什么时候全部取消
取消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局部的部分产品在签定协议的情况下。
1.整个世界不是一个统一体不是一个国家 下面是一些数据: 从明年1月1日起,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还将对上千种进口产品下调关税,进口产品的价格将会进一步走低,更多的国外产品将丰富百姓的选择,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
2.加入世贸组织3年,我国关税总水平连续3次下降。从2002年1月1日起,由原来的15.3%下降到12%;2003年,关税总水平又下降一个百分点,降至11%;2004年,我国关税总水平再次下降至 10.4%。3年间,我国3次下调汽车进口关税,一直受到高关税壁垒保护的汽车市场逐步、有序开放。中国汽车工业已能为消费者提供上百种型号的国产轿车,大量国产中低档轿车价格已与国际接轨。最近3年,国内新增轿车500多万辆,其中大约400万辆为私人购买,400万家庭圆了轿车梦。明年1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汽车的配额、许可证管理,汽车关税降到30%,汽车零部件关税降到13%。由此将进一步推动轿车价格下降,更多进口轿车将进入寻常百姓家。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数码照相机及其零部件将从明年1月1日起执行零关税。
3.专家预测,目前奥林巴斯、索尼、尼康等品牌的中档相机大部分已实现国产化,价格波动不会很大。不过万元以上的高档专业相机仍有望节省10%—20%的费用,消费者从中可能得到数千元实惠。化妆品市场,根据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唇用、眼用化妆品及香粉自明年1月1日起执行10%的最终约束税率,欧莱雅、兰蔻等国际知名化妆品牌的价格也将有序下降。
4.此外,根据有关协议,明年起,内地与香港将启动第二批713种港货实行零关税协议,加上今年已经实现零关税的374种港货,明年将有千余种零关税香港产品进入内地市场,其中食品类占了很大比例。包括鳗鱼、对虾等海鲜,面包、饼干等食品,酱油、味精等调料以及茶叶、矿泉水、罐头等。此前,这些食品的关税一般在10%—30%,免去关税,意味着内地百姓将有更多机会吃到真正“香港制造”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