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瑞士和意大利是邻国吗
是。
瑞士(Switzerland),全称瑞士联邦(德语: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为中欧国家之一,划分为26个州。瑞士北接德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
意大利共和国,简称意大利,是一个欧洲国家,主要由南欧的亚平宁半岛及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西西里岛与萨丁岛所组成。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还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与梵蒂冈。
(1)瑞士和意大利有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1、意大利地理位置
意大利地处欧洲南部地中海北岸,在北纬36°28′~47°6′,东经6°38′~18°31′之间。其领土包括阿尔卑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地区,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岛、撒丁岛和其他的许多岛屿。亚平宁半岛占其全部领土面积的80%。
意大利陆界北部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接壤,80%国界线为海界。东、西、南三面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德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并且与突尼斯、马耳他和阿尔及利亚隔海相望。海岸线长约7200多公里。
2、瑞士地理位置
瑞士是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东界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
其领土东起东经10°29′26″格劳宾登州的沙瓦拉茨峰,西至东经5°57′24″的日内瓦的尚希镇,最南端位于北纬45° 49′8″,靠近提契诺州的基亚索,最北面在北纬47°48′35″,系沙夫豪森州的巴尔根。南北长220.1公里,东西长348.4公里。面积4128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 4.2%。
❷ 瑞士为什么是中立国
不受侵害原因就是因为瑞士的“身份”是“永久中立国”,这是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签署的协议。但是瑞士的中立身份并不是从这里开始的,早在1291年瑞士永远联邦建立开始,瑞士在欧洲历史上就一直扮演着中立国的角色,似乎从来没有过军事征服其他地区的行为。但是另外一个原因却是瑞士在二战时期对德国采取了妥协屈服的态度,使得德国最终没有下定决心吞并瑞士。
至于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列强为了重新划分拿破仑战败之后混乱的欧洲版图,对瑞士中立国的身份的确立只是一个不很起眼的小协定。虽然维也纳会议是通过压制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民主主张在欧洲重新建立一套保守系统而遭到了历史学家的谴责,但是在一战之前,这次会议达成的协议为欧洲维持了将近一百年的和平。
重新回到二战时期瑞士的中立国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瑞士在二战时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完全和平美好的中立地区。事实上,瑞士在二战中并不是完全中立的,虽然有资料说瑞士曾组织军队反抗德国,但是更多资料显示瑞士在二战期间其实是“助纣为虐”,不止在经济上对德国进行帮助,对犹太民族难民的间接迫害更是为后人所不齿。
下面是相关资料
瑞士是一个人口704万(二战期间为400多万),土地面积41284平方千米的中欧小国。但是在二战中,当希特勒的军队肆虐着整个欧洲时,它仍然能够免于战火的破坏。每当学习到这段历史时,很多学生就会问道:“瑞士在二战中为什么能保持中立?” 有的资料说,面对希特勒的威胁,瑞士曾于天内动员了43万大军[1],并迅速进入作战阵地,显现了坚强的防卫作战能力和决心,加之纳粹德国因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因而放弃了入侵瑞士的意图。其实不然,在这场关系着人类命运的大搏斗中,瑞士并未保持真正的中立,而是助纣为虐,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瑞士为什么要屈从希特勒?
在历史上,瑞士曾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小国。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为了限制法国,反法同盟通过了关于瑞士永久中立的声明,瑞士被确定为永久中立国。
然而,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瑞士的中立和独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纳粹德国的出版物称,所有以德意志人为始祖的人,即使在“第三帝国”的边界之外,也都是德国人。因此,它们把瑞士人称为“在瑞士的德国人”(瑞士人口中64%属于德意志民族)[2]。而纳粹德国绘制的地图更是公然把它囊括在“大德意志”的疆域之内。与这种反动的种族主义鼓噪相呼应,在瑞士德语区出现了亲纳粹社团,其中以“国民阵线”以及“瑞士国社党人”两个极右组织势力较强。得到希特勒政权支持的瑞士法西斯势力一时甚嚣尘上,对瑞士当局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威胁着瑞士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此外,德国还威胁要切断向瑞士的煤炭出口。
当二战已经迫在眉睫时,瑞士议会于1939年8月30日通过决议,重申它将恪守中立。而1940年,德国最高统帅部制订了以突袭方式迅速占领瑞士的几种方案,统称为“冷杉行动”。只是希特勒在权衡入侵的利弊得失后,最终未将它付诸实施[3]。
1940年6月,法国的半壁江山沦陷,小小瑞士转瞬间落入德、意强邻及其兼并或占领区的四面包围之中。面对德国法西斯的吞并野心,瑞士当局最终选择了屈从迎合的道路,演出了其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幕。
二战中,瑞士的中立有哪些猫腻?
1、在经济上向法西斯国家输血。
德国历来是瑞士的最大贸易伙伴。二战中,瑞士一直都维持了同德国的经贸、金融关系。大战爆发不久,瑞方向德方提供1.5亿瑞士法郎贷款,德方则允许瑞士商品经由德国转口。意大利亦从同瑞士的经贸关系中获益。瑞士还向德国卖电,让德国工厂保持生产,直至1945年3月德国败局已定时才停止。瑞士各大表厂还同向德国供应精密零件。苏黎世的军工厂提供的40毫米口径高射炮,是德国应付盟军空袭的重要防卫武器。[4]
2、二战时瑞士一直让贯穿阿尔卑斯山脉的具有战略意义的15公里长的圣哥大隧道(这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向德国和意大利开放。满载战略物资的火车不断穿过瑞士往来于两国之中[5]。
3、拒绝帮助受迫害的犹太人。
二战爆发前,纳粹政权一般并不阻挡犹太人移居国外,通常是剥夺其财产后迫使他们迁往别的国家。因此瑞士成了很多德籍犹太人流亡的首选地。但瑞士当局却采取对策阻挡他们的涌入,它明确规定,“犹太人不应当视为政治难民”。为此,当局采了取先堵后赶的措施:实行预先签证,制止难民入境;假如获准入境,则尽早将其逐出;对非法入境的难民,瑞方将其押到边界岗哨交与德方。战争年代,由于无法进入和被逐出瑞士的犹太人是难以计数的。1938年,瑞士出入境部门让德国在德国犹太人的护照上打上一个大大的“J”字印(犹太人的标记)。到正式开战时,瑞士已在边境拦截了10多万犹太人入境。瑞士有时甚至直接把这些人交到臭名昭着的党卫军手上[6]。为此,德国的报纸在战后也曾批评过瑞士的所谓“中立”。德国《周报》指出,瑞士的“中立”只差没有同第三帝国正式合作而已。
4、瑞士银行:侵吞犹太人财产,充当纳粹黄金保险箱。
瑞士银行在二战中的表现也有许多“猫腻”。据报道,在二战中,被纳粹迫害致死的德国犹太人在瑞士银行开户数达5万多户,存有价值为60亿美元的资金,而至今只有600万美元经瑞士政府交还给了犹太组织或赠与一些国际人道主义组织[7]。一些瑞士银行甚至以纳粹集中营没有发放死亡证的理由拒绝赔偿。所有这些资金都被瑞士银行侵吞了。
瑞士还是纳粹德国进行黄金交易,以换取硬通货瑞士法郎的主要地点。瑞士银行则根本不问黄金的来路,一味从中赚取巨额差价。据称,当时纳粹德国的帝国银行90%的黄金交易就是通过瑞士银行进行的[8]。纳粹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巨额财产,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瑞士银行。在瑞士银行的“帮助”下,希特勒得到了宝贵的外汇,从而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维持战争的重要物资。纳粹德国帝国银行副行长索性露骨地说:“瑞士允许自由的外汇交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们至今仍让它保持独立的一个基本原则。”[9]
上述史实说明,瑞士在二战中的行为违反了永久中立原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瑞士联邦政府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反思。1995年4月3日瑞士外交部长科蒂首次代表政府为瑞士在二战中的表现作出道歉。他说:“我们不能、也决不否认瑞士在战时与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野蛮行为有牵连。”“虽然一个被纳粹和法西斯世界包围的小国要生存下去非常困难,但这也不应当使我们原谅自己当时严重丧失立场与软弱——我认为尤其不能原谅我们当时对受迫害的犹太人的政策。” 当时他还发表了一个经联邦委员会(即瑞士政府)通过的声明,表示瑞士在二战中有负于纳粹受害者[10]。瑞士政治家勇于正视和承认本国政府半个多世纪以前所犯的严重错误并就此道歉,这一立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
❸ 雅典 希腊 瑞典 瑞士 罗马 亚细亚有什么联系(关系)
雅典是希腊的首都,在古希腊,雅典和斯巴达是最强的两个城邦。雅典更是古希腊繁荣时期的标志。
瑞典和瑞士没什么联系,之所以相似是因为我们看到的是音译过来的名字,而且是通过英语的音译。在他们本国的叫法中并不相似。不过他们都是欧洲国家,历史上有外交关系或者战争关系是很正常的。
罗马是意大利首都,而古罗马帝国则是源于此地的大帝国,他曾经控制了欧洲的主要地区,以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部分地区,使地中海成为其内海。
亚细亚是英文Asia的音译,翻译成汉语就是亚洲。至于小亚细亚则是亚欧交界处,位于黑海和地中海之间亚洲半岛的名字,大部分属于土耳其领土。
❹ 瑞士的境内为什么有一块意大利的国土有什么故事吗
瑞士之所以有意大利的国土,因为当时的罗马人为了抵抗赫尔维奇亚人,所以他们就入侵了这个小城市。那时候开始就在这里定居,在1789年的时候Ticino成了瑞士联邦的一部分,而这个小镇的居民他们就选择继续留在了lombardia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它在1859年的时候就正式地成为了意大利统治领土。
但是在今天这两个地方还是特别亲密的,而且在坎皮奥的国际电话也是先拨瑞士的国际电话再打出去,各种消防车救护车也是由瑞士人负责的,只有坎皮奥的军警维系当地的安全的才是由意大利提供的。
❺ 瑞士夹在德国法国意大利之间,它为何没有被吞并呢
瑞士夹在法国、意大利还有德国之间并没有被吞并我觉得主要是有一下三点原因。
第一:瑞士是一个永久中立国。在19世纪初的时候,瑞士成立了世界第一个永久中立国,并且被世界所承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论是德国还是意大利都没有破坏条约去攻击瑞士,所以在那个时候,瑞士反而是欧洲最安全的国家,但是正是因为他是中立国,所以在这次疫情的时候,被意大利截消毒水,被德国截手套,真滴惨。
综上,瑞士没有被法国、德国、意大利吞并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现在是和平时代,无缘无故的打人家更会被国际社会所谴责,给自己找没必要的麻烦。
❻ 瑞士属于哪个国家
瑞士本身就是个国家,和法国没有关系。
瑞士联邦,简称“瑞士”(英语:Switzerland),是中欧国家之一,全国划分为26个州。瑞士北邻德国,西邻法国,南邻意大利,东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伯尔尼是联邦政府的所在地。
(6)瑞士和意大利有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瑞士国土范围在史前是凯尔特人的活动区域,凯尔特人曾经是欧洲中部的土着居民,他们的部落在公元前2世纪曾经扩展到今天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西班牙以及莱茵河流域的广大范围,在他们的全盛时期还曾经成功地攻占了罗马城。
1499年,瑞士同盟军队在士瓦本战争中战胜奥地利,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对其独立的认可,瑞士实质上已经独立。巴塞尔、沙夫豪森于1501年、阿彭策尔于1513年,先后分别加入同盟,联邦增加到13个州。
参考资料:瑞士-网络
❼ 意大利和瑞士属于哪个国家
意大利和瑞士不属于其它国家,这两个本身就是两个国家。意大利共和国,简称意大利,地处欧洲南部地中海北岸,是一个欧洲国家。瑞士联邦,简称“瑞士”,是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是一个欧洲国家。
意大利和瑞士
意大利主要由南欧的亚平宁半岛及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西西里岛与萨丁岛所组成,国土面积为301333平方公里。
瑞士北邻德国,西邻法国,南邻意大利,东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
意大利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也是欧盟和北约的创始会员国,还是申根公约、八国集团和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的成员。
❽ 瑞士为何总是中立国
不受侵害原因就是因为瑞士的“身份”是“永久中立国”,这是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签署的协议。但是瑞士的中立身份并不是从这里开始的,早在1291年瑞士永远联邦建立开始,瑞士在欧洲历史上就一直扮演着中立国的角色,似乎从来没有过军事征服其他地区的行为。但是另外一个原因却是瑞士在二战时期对德国采取了妥协屈服的态度,使得德国最终没有下定决心吞并瑞士。
至于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列强为了重新划分拿破仑战败之后混乱的欧洲版图,对瑞士中立国的身份的确立只是一个不很起眼的小协定。虽然维也纳会议是通过压制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民主主张在欧洲重新建立一套保守系统而遭到了历史学家的谴责,但是在一战之前,这次会议达成的协议为欧洲维持了将近一百年的和平。
重新回到二战时期瑞士的中立国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瑞士在二战时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完全和平美好的中立地区。事实上,瑞士在二战中并不是完全中立的,虽然有资料说瑞士曾组织军队反抗德国,但是更多资料显示瑞士在二战期间其实是“助纣为虐”,不止在经济上对德国进行帮助,对犹太民族难民的间接迫害更是为后人所不齿。
下面是相关资料
瑞士是一个人口704万(二战期间为400多万),土地面积41284平方千米的中欧小国。但是在二战中,当希特勒的军队肆虐着整个欧洲时,它仍然能够免于战火的破坏。每当学习到这段历史时,很多学生就会问道:“瑞士在二战中为什么能保持中立?” 有的资料说,面对希特勒的威胁,瑞士曾于天内动员了43万大军[1],并迅速进入作战阵地,显现了坚强的防卫作战能力和决心,加之纳粹德国因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因而放弃了入侵瑞士的意图。其实不然,在这场关系着人类命运的大搏斗中,瑞士并未保持真正的中立,而是助纣为虐,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瑞士为什么要屈从希特勒?
在历史上,瑞士曾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小国。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为了限制法国,反法同盟通过了关于瑞士永久中立的声明,瑞士被确定为永久中立国。
然而,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瑞士的中立和独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纳粹德国的出版物称,所有以德意志人为始祖的人,即使在“第三帝国”的边界之外,也都是德国人。因此,它们把瑞士人称为“在瑞士的德国人”(瑞士人口中64%属于德意志民族)[2]。而纳粹德国绘制的地图更是公然把它囊括在“大德意志”的疆域之内。与这种反动的种族主义鼓噪相呼应,在瑞士德语区出现了亲纳粹社团,其中以“国民阵线”以及“瑞士国社党人”两个极右组织势力较强。得到希特勒政权支持的瑞士法西斯势力一时甚嚣尘上,对瑞士当局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威胁着瑞士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此外,德国还威胁要切断向瑞士的煤炭出口。
当二战已经迫在眉睫时,瑞士议会于1939年8月30日通过决议,重申它将恪守中立。而1940年,德国最高统帅部制订了以突袭方式迅速占领瑞士的几种方案,统称为“冷杉行动”。只是希特勒在权衡入侵的利弊得失后,最终未将它付诸实施[3]。
1940年6月,法国的半壁江山沦陷,小小瑞士转瞬间落入德、意强邻及其兼并或占领区的四面包围之中。面对德国法西斯的吞并野心,瑞士当局最终选择了屈从迎合的道路,演出了其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幕。
二战中,瑞士的中立有哪些猫腻?
1、在经济上向法西斯国家输血。
德国历来是瑞士的最大贸易伙伴。二战中,瑞士一直都维持了同德国的经贸、金融关系。大战爆发不久,瑞方向德方提供1.5亿瑞士法郎贷款,德方则允许瑞士商品经由德国转口。意大利亦从同瑞士的经贸关系中获益。瑞士还向德国卖电,让德国工厂保持生产,直至1945年3月德国败局已定时才停止。瑞士各大表厂还同向德国供应精密零件。苏黎世的军工厂提供的40毫米口径高射炮,是德国应付盟军空袭的重要防卫武器。[4]
2、二战时瑞士一直让贯穿阿尔卑斯山脉的具有战略意义的15公里长的圣哥大隧道(这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向德国和意大利开放。满载战略物资的火车不断穿过瑞士往来于两国之中[5]。
3、拒绝帮助受迫害的犹太人。
二战爆发前,纳粹政权一般并不阻挡犹太人移居国外,通常是剥夺其财产后迫使他们迁往别的国家。因此瑞士成了很多德籍犹太人流亡的首选地。但瑞士当局却采取对策阻挡他们的涌入,它明确规定,“犹太人不应当视为政治难民”。为此,当局采了取先堵后赶的措施:实行预先签证,制止难民入境;假如获准入境,则尽早将其逐出;对非法入境的难民,瑞方将其押到边界岗哨交与德方。战争年代,由于无法进入和被逐出瑞士的犹太人是难以计数的。1938年,瑞士出入境部门让德国在德国犹太人的护照上打上一个大大的“J”字印(犹太人的标记)。到正式开战时,瑞士已在边境拦截了10多万犹太人入境。瑞士有时甚至直接把这些人交到臭名昭着的党卫军手上[6]。为此,德国的报纸在战后也曾批评过瑞士的所谓“中立”。德国《周报》指出,瑞士的“中立”只差没有同第三帝国正式合作而已。
4、瑞士银行:侵吞犹太人财产,充当纳粹黄金保险箱。
瑞士银行在二战中的表现也有许多“猫腻”。据报道,在二战中,被纳粹迫害致死的德国犹太人在瑞士银行开户数达5万多户,存有价值为60亿美元的资金,而至今只有600万美元经瑞士政府交还给了犹太组织或赠与一些国际人道主义组织[7]。一些瑞士银行甚至以纳粹集中营没有发放死亡证的理由拒绝赔偿。所有这些资金都被瑞士银行侵吞了。
瑞士还是纳粹德国进行黄金交易,以换取硬通货瑞士法郎的主要地点。瑞士银行则根本不问黄金的来路,一味从中赚取巨额差价。据称,当时纳粹德国的帝国银行90%的黄金交易就是通过瑞士银行进行的[8]。纳粹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巨额财产,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瑞士银行。在瑞士银行的“帮助”下,希特勒得到了宝贵的外汇,从而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维持战争的重要物资。纳粹德国帝国银行副行长索性露骨地说:“瑞士允许自由的外汇交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们至今仍让它保持独立的一个基本原则。”[9]
上述史实说明,瑞士在二战中的行为违反了永久中立原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瑞士联邦政府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反思。1995年4月3日瑞士外交部长科蒂首次代表政府为瑞士在二战中的表现作出道歉。他说:“我们不能、也决不否认瑞士在战时与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野蛮行为有牵连。”“虽然一个被纳粹和法西斯世界包围的小国要生存下去非常困难,但这也不应当使我们原谅自己当时严重丧失立场与软弱——我认为尤其不能原谅我们当时对受迫害的犹太人的政策。” 当时他还发表了一个经联邦委员会(即瑞士政府)通过的声明,表示瑞士在二战中有负于纳粹受害者[10]。瑞士政治家勇于正视和承认本国政府半个多世纪以前所犯的严重错误并就此道歉,这一立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
[1] 洪建军:《瑞士从中立走向合作》,《人民日报 . 华南新闻》2002年8月5日第2版
[2] 孟淑贤:《各国概况.中欧》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此数据为1994年数据。
[3] 洪建军:《瑞士从中立走向合作》,《人民日报 . 华南新闻》2002年8月5日第2版
[4] 萧雪:《众说纷纭:二战中瑞士的中立》,《文摘报》1237期第7班转摘1995年5月7日《亚太经济时报》
[5] 萧雪:《众说纷纭:二战中瑞士的中立》,《文摘报》1237期第7班转摘1995年5月7日《亚太经济时报》
[6] 萧雪:《众说纷纭:二战中瑞士的中立》,《文摘报》1237期第7班转摘1995年5月7日《亚太经济时报》
[7] 季泰:《纪念二战胜利瑞士银行尴尬》,《文摘报》1238期第7班转摘1995年5月13日《人民政协报》
[8] 刘琅珂:《保密制度也保了“黑钱”》《环球时报》 (2002年05月27日第11版)
[9] 《血染的黄金——瑞士“纳粹黄金案”始末和瑞士银行保密法》http://www.hongtatimes.com.cn/htsb577/index3/index8.htm
[10] 萧雪:《众说纷纭:二战中瑞士的中立》,《文摘报》1237期第7班转摘1995年5月7日《亚太经济时报》
参考资料:http://www.lsfyw.net/Article/Class64/Class67/200506/3480.html
❾ 瑞士在哪个国家和哪个国家之间
瑞士北与德国相邻,西边与法国相邻,南边与意大利相邻,东边相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瑞士地处欧洲中南部,属于多山内陆国家,全国划分为26个州,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
瑞士地处北温带,夏季不热,冬天很冷,全国平均气温8.6℃。
瑞士的主要城市有:苏黎世、日内瓦、巴塞尔、伯尔尼、洛桑、圣加仑、卢塞恩、卢加诺、洛迦诺。其中,苏黎世是瑞士的第一大城市,是欧洲重要的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
(9)瑞士和意大利有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瑞士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 虽然从地理上看,瑞士只占欧洲的一小部分,但这个国家丰富的旅游资源却带给旅行者莫大乐趣。整个大陆具有各种引人入胜的地形和景观、自然和人工融合、多姿多彩的瑞士,随处都能找到令人感兴趣的事物。
签证
瑞士签证办理流程
瑞士签证分为瑞士旅游签证,瑞士商务签证,瑞士留学签证等。瑞士签证申请递交处:各地区总领馆
个人赴瑞士访问签证所需资料:
1、邀请信。
2、填写完整并经本人签字注明日期的申请表,可从网上下载。
3、两张护照用的彩色近照(必须按照瑞士使馆公布在网页的要求:白色底,尺寸为 3.5cmx4.5cm)。
4、护照原件(必须在离开瑞士时还有至少三个月的有效期)。
5、护照1-6页复印件,以及所有签证和出入境记录章的复印件。
6、旧护照(如有),包括原件和所有签证及出入境记录章的复印件。
7、户口本(原件和所有页面的复印件,翻译件)。
8、雇主/单位准假证明(如果原文为中文,则请提供原件和翻译)须包含申请者的姓名,出生日期,职位,月收入,在职时间,公司同意其请假的说明和费用开支的安排,雇主的地址,电子邮箱和电话号码,公司盖章和签名以及代表公司的负责人的姓名和职位名称,或提供退休证的原件,复印件和翻译件。
9、名片(学生,退休和无业人员除外)。
10、往返机票定单(英文)。
11、覆盖整个申根地区行程的相关保险凭证(使馆联原件和复印件),其险额必须不少于30,000欧元足够支付任何紧急医疗服务和因为健康问题的遣送安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