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家有哪些
达芬奇,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拉菲尔,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的草地上的圣母。
B. 世界上最着名的艺术家有哪些
比较为人熟悉的有:
1.
西方:达芬奇,罗丹,毕加索,梵高,莫奈,安迪沃霍尔。
2.
中国:潘天寿,李可染,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范曾。
3.
东方:齐白石,石涛,张大千,八大山人,范增,潘天寿,奈良美智
,草间弥生,村上隆。
4.
毕加索,“我的每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5.
保罗·塞尚,“我欠你的绘画真理,将在画中告诉你”
6.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所有的艺术都是色情的”
7.
克劳德·莫奈,“我想用一种鸟儿在唱歌的方式画画”
其中世界名画有,达芬奇:蒙娜丽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梵高:向日葵梵高:星空米勒:拾穗者塞尚:戴帽的自画像塞尚:水果盘、杯子和苹果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等等。
C. 有哪些有名的艺术家
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1483-1520).
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他父亲是宫廷的二级画师.他从小随父学画,七岁丧母,十一岁丧父,进画家画室当助手.学习了十五世 纪佛罗伦萨艺术家的作品,走上了独创的道路.从二十二岁到二十五岁创作了大量 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他没有达.芬奇那样经验丰富博学深思,也没有米开朗基罗 的雄强伟健的英雄气概.可是他虽然只活了三十七岁,却成为文艺复兴盛期最红的画家.他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的聪明特别表现在善于汲取他人之长,而后加以综合的创造.他一生创作了不少作品, 其中<<大公的圣母>>和<<教皇利奥十世>>等,还作了一些建筑设计,并为西斯廷小教堂设计画稿.他的才能又表现在他创造出最合乎当时人们的口味的形象.风格被特称为一种"秀美"的风格,不仅使当时人倾倒,并且延续了四百年之久,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认为不可企及的典范.
米开朗琪罗(1475~1564)
Michelangelo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雕刻家,画家,建筑师。1475 年3月6日生于阿雷佐附近的卡普雷塞,1564年2月18日卒于罗马。早年在佛罗伦萨画家D.吉兰达约的作坊当学徒,后因爱好雕刻转入以保存古雕刻遗物最多的美第奇庭园工作。早期作品是17岁时创作的浮雕《阶梯旁的圣母》和《山陀儿之战》,粗朴壮实,沉静庄重,深得古典风格的真髓,表明他一开始就追求强烈运动中的人体表现。
舒曼(1810~1856)
Schumann,Robert
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1810年6月8日生于茨维考,1856年7月29日卒于波恩附近的恩德尼希。7岁从教堂管风琴师学钢琴,12岁开始作曲。中学时深受浪漫主义文学影响。1828年入莱比锡大学学法律。1830年从F.维克学钢琴,从H.L.E.多恩学作曲,因手指受伤而放弃钢琴专事作曲。1834年创办《新音乐杂志》。1840年与维克之女、钢琴家克拉拉结婚。1843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次年与克拉拉去俄国旅行演出,回国后迁居德累斯顿。1850年任杜塞尔多夫市管弦乐团和合唱团指挥,1853年因精神病而离职。
巴赫(1685~1750)
Bach,Johann Sebastian
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1685年3月21日生于爱森纳赫,1750年7月28日卒于莱比锡。
凡高(1853~1890)
Gogh,Vincent van
荷兰画家。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杀身死。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E.贝尔纳、P.西涅克和P.高更等画家。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薯仔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代表作《向日葵》、《邮递员鲁兰》、《 咖啡馆夜市 》、《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星光灿烂》、《凡高在阿尔勒卧室》、《欧韦的教堂》等,都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以及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当时他的作品虽很难被人接受,却对西方20世纪的艺术有深远的影响。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主义等,都从他的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自由抒发内心感情、意识和把握形式的相对独立价值、在油画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因素等方面,得到启发,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绘画流派。
D. 意大利有哪些音乐家
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拉赫玛尼诺夫、朱赛佩·威尔第。
1、舒曼
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代表作品有《蝴蝶》、《维也纳狂欢节》、《新音乐杂志》等。
2、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 —1886年7月31日),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着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有交响曲《浮士德》、《但丁》;钢琴曲《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等
3、勃拉姆斯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德语:Johannes Brahms,德语:[joˈhanəs ˈbʁaː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出生于汉堡,逝于维也纳,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浪漫主义中期作曲家。
其重要作品有:《第一交响曲》(“贝多芬第十交响曲”),两部钢琴协奏曲:《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等。
4、拉赫玛尼诺夫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英文: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俄文: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1873年4月1日生于俄罗斯,1943年3月28日逝世,是二十世纪世界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主要作品有第二、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画练习曲,歌剧《阿莱科》、《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和第二交响曲、管弦乐“死岛”、钟等。其中《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以其艰深的难度,成为钢琴演奏曲目中的“最难”。
5、朱赛佩·威尔第
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年—1901年),意大利作曲家,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伦巴底人》(1848)、《厄尔南尼》(1844)、《阿尔济拉》(1846)、《列尼亚诺战役》(1849)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来斗争,因之获得“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
共写了26部歌剧,7首合唱作品。主要代表作品有歌剧:《纳布科》、《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奥赛罗》、《阿伊达》、《西西里晚祷》、《法尔斯塔夫》、《假面舞会》、《唐·卡洛斯》;声乐曲:《安魂曲》、《四首宗教歌曲》。
E. 意大利有哪些着名的文学艺术家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一 文学三杰
1但丁
Alighieri Dante(1265-1321)。文艺复兴的先驱,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北部,一般认为第一个代表人物是但丁,其代表作为《神曲》,他的作品首先以含蓄的手法批评和揭露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腐败和愚蠢,以地方方言而不是作为中世纪欧洲正式文学语言的拉丁文进行创作。 他认为古希腊、罗马时代是人性最完善的时代,中世纪将人性压制是违背自然的。他虽然对拉丁文学有深入广泛的研究,但用意大利方言写了大量的以十四行诗为形式的抒情诗歌,受到各城市国家统治者的热烈欢迎。
2彼特拉克
意大利诗人。1304年7月20日生于阿雷佐城,1374年7月19日卒于阿尔夸。代表作有《歌集》。父亲是佛罗伦萨的望族、律师。他自幼随父亲流亡法国,后攻读法学。父亲逝世后专心从事文学活动,并周游欧洲各国。他还当过神甫,有机会出入教会、宫廷,观察生活,追求知识,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薄伽丘
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一译卜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代表作《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
二 美术三杰
1达芬奇
蒙娜丽莎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美术家、雕塑家、建筑家、工程师、科学家、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发明家。正因为他是一个全才,所以他也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镇,卒于法国。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2拉斐尔
拉斐尔(1483~1520)意大利画家。1483年4月6日生于乌尔比诺 ,1520年4月6日卒于罗马 。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 。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和中世纪画家所画的同类题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最有名的是《带金莺的圣母》(藏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草地上的圣母》(藏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和《花园中的圣母》( 藏卢浮宫博物馆)。1512~1513年绘成的大型油画《西斯廷圣母》,人物形象和真人大小相仿,由圣母、圣徒组成的三角形构图,庄重均衡,圣母和耶稣的体态健美而有力量,表现了母爱的幸福与伟大。另一幅更为高大的是祭坛画形式的《福利尼奥的圣母》和稍后创作的《椅中圣母》《阿尔巴圣母》,都堪称是他完美无缺的作品。1509年后,他被罗马教皇尤里乌斯二世邀去绘制梵蒂冈皇宫壁画,其中签字厅的壁画最为杰出。这批遍布大厅四壁和屋顶的绘画,分别代表了人类精神活动的4个方面:神学、哲学、诗学和法学,作品除发挥了他特有的绘画风格外,还特别注意到了绘画表现与建筑装饰的充分和谐,给人以庄重显明、丰富多彩之感。这期间重要作品还有为埃利奥多罗厅绘制的《埃利奥多罗被逐出神殿》和《波尔申纳的弥撒》,为火警厅绘制的《波尔戈的火警》和为法尔内西纳别墅绘制的《加拉泰亚的凯旋》等。这些作品的形象塑造和光色运用都达到了新的境界,被誉为古今壁画艺术登峰造极之作。他的肖像画也有很高成就。特点是形神兼备,气韵盎然。多采用微侧半身姿态,将背景隐去,唯以人物自然亲切的神态突出于画面 。代表作为《卡斯蒂廖内像》和《披纱女子像》。
大卫3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库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1505年在罗马,他奉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之命负责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后回到佛罗伦萨。 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罗马,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着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1513年,教皇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基罗创作了着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1519-1534年,他在佛罗伦萨创作了他生平最伟大的作品——圣洛伦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1536年,米开朗基罗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末日审判》。之后他一直生活在罗马,从事雕刻、建筑和少量的绘画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于自己的工作室中。
F. 十大陶笛名曲都是哪些
十大陶笛名曲:《千年风雅》、《月光》、《故乡的原风景》、《天空之城(伴随着你)》、《童年的回忆》又名《爱的纪念》、《永远同在》、《情笛》、《水心》、《来自泥土的呼唤》、《心海》。
3、《来自泥土的呼唤》
中国陶笛大师周子雷经典陶笛作品专辑,由孙旭升制作,北京东方影音出版于2014年8月21日。相传女蜗捏土造人,世界万物皆于泥土,倾听来自泥土的声音,聆听最古老的天籁。
G. 有哪些意大利着名音乐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是什么
鲁契亚诺·帕瓦罗蒂 (Luciano Pavarotti,也译为卢恰诺·帕瓦罗蒂,也有译作巴佛洛堤,1935.10.12-2007.9.6),世界着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早年是小学教师,1961年在雷基渥·埃米利亚国际比赛中的扮演鲁道夫,从此开始歌唱生涯。1964年首次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登台。翌年,应邀去澳大利亚演出及录制唱片。1967年被卡拉扬挑选为威尔第 《安魂曲》的男高音独唱者。从此,声名节节上升,成为活跃于当前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之一。
吉亚卡摩·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出身音乐世家,但家境贫寒,早年丧父。从亡父的学生安杰罗尼和故乡鲁加的其他音乐家学习。10岁开始当唱诗班歌童,14岁任教堂管风琴手。1880年入米兰音乐学院,1883年毕业。1884年创作第一部歌剧《群妖围舞》其后一直致力于歌剧创作。共有作品12部,成名作是1893年发表的《曼侬·列斯科》,着名的有《、玛侬 . 菜斯科》(成名作,1893)、《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西方女郎》等。取材作家戈齐的一篇有关中国故事的歌剧《图兰朵》没有完成,其中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其创作有真实主义倾向,多取材于下层市民生活,表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他们的同情,但有时对中下层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缺乏更深刻的社会思想。音乐语言丰富、旋律优美明媚,具有及强的歌唱性。配器与和声技术高超。剧情遵循“有趣、惊人、动人”的原则,善于驾驭舞台戏剧效果。
威尔第,意大利歌剧作家。童年生活很穷苦,幼年时就特别爱好音乐,常被民歌和流浪艺人的表演所吸引,7岁时跟教堂里的风琴师学习音乐,后经人资助赴米兰深造。1832年投考米兰音乐学院未被录取,但他并不灰心,跟歌剧作曲家拉维尼柯学习作曲和配器。1839年他写的第一部歌剧首演,反映良好。1492年他写的第二部歌剧《那不科王》演出异常成功,一跃而成为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这部歌剧也是他反对压迫和同情被奴役者的创作思想和最初表现。
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 Alessandro Scarlatti (1660-1725)
意大利作曲家。1660年5月2日生于巴勒莫,1725年10月22日卒于那不勒斯。出身音乐世家。1672年来到罗马。1679年他的第一部歌剧《无知的过错》演出成功。当时住在罗马的瑞典女皇克里斯蒂娜因此成为他的保护人,并聘他担任女皇私人剧院的指挥。斯卡拉蒂为剧院写了歌剧《真诚的爱情》(1680)和《庞贝大将》(1683)。1684—1702年任那不勒斯总督卡皮奥的宫廷乐长,创作了40多部歌剧,最着名的是《皮罗和黛梅特廖》(1694)和《十人团的垮台》(1697)。1703—1708年在罗马圣玛丽亚大教堂任乐长,为威尼斯狂欢节创作了《自由的凯歌》(1707)等。1709—1718年返回那不勒斯任圣渥诺弗列奥音乐学院院长,此后不断往来于那不勒斯与罗马两地。这时期的重要作品有歌剧《蒂格拉内》(1715)和喜歌剧《光荣的胜利》(1718)。
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 , 1782--1840)
意大利小提琴大师(应是演奏家,大家如果仔细阅读他的曲谱,可以发现他的思想境界和其他一些大师相比,不在一个境界——偏低,但他演奏技法很高,可以称得上是小提琴演奏巨匠)、作曲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靠近地中海的良港热亚那。父亲是小商人,没受多少教育,但非常喜爱音乐,是一个吉他和曼陀铃业余爱好者。父亲教他弹曼托林并请了一位剧院小提琴手教他小提琴,后又与热亚那最有名的小提琴家学习。他幼年充分显露出音乐才能,不论什么曲子,他立刻能轻松地演奏出来。同时他还学习作曲。八岁就写小提琴奏鸣曲。11岁,在热亚那举行公开演奏会,获极大成功。他13岁开始旅行演出。他十四、五岁时,当时法国着名小提琴家鲁道尔夫•克鲁采尔,也就是贝多芬写的《克鲁采尔奏鸣曲》所献给的那个人,听了他的演奏时被惊呆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1805年任卢加宫廷乐队小提琴独奏家。1825年后,他足迹遍及维也纳、德国、巴黎和英国,他还会演奏吉他和中提琴。在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中,表现了高超的技巧。他的技巧影响了后来的小提琴作品,也影响了钢琴的技巧和作品。他的作品有《bE大调协奏曲》、《二十四首随想曲》、《女巫之舞》、《无穷动》、《威尼斯狂欢节》、《军队奏鸣曲》、《拿破仑奏鸣曲》、《爱的场面》、《魔女》、《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另外,还作有吉他曲二百首,以及各种室内乐曲。1840年5月27日夜,这位被誉为“小提琴之神”和“音乐之王”的人离开了人世,年仅五十八岁。
H. 欧洲艺术家都有哪些
1、达·芬奇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意大利语: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意大利着名艺术家、科学家,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美术三杰” (文艺复兴后三杰),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
5、帕莱斯特里那
帕莱斯特里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1525年-1594年2月2日),全名焦瓦尼·皮耶路易吉达·帕莱斯特里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被广泛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I. 意大利艺术流派有哪些
意大利美术
--------------------------------------------------------------------------------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公元前后曾先后建立埃特鲁
斯坎、罗马等国,拥有丰富的古典美术遗产(见埃特鲁
斯坎美术、罗马美术)。中世纪时虽一度衰落,但仍然
是西欧各国接触拜占庭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前沿。到文艺
复兴时代,意大利成为西方美术最发达地区,其领先地
位从14至17世纪历数百年而不衰。18世纪后,法国才逐
渐取代意大利的地位。因此,不仅在美术史研究上,而
且在一般美术教育和博物馆陈列中,意大利美术皆具有
重大意义,是人类美术遗产中十分珍贵的部分。但是,在
政治上,自罗马帝国灭亡后,从中世纪直至19世纪中期,
意大利一直处于分裂割据局面,美术的发展也很不平衡,
地区性的流派各有特色,使意大利美术在其长期发展中
呈现复杂交错的景象。
中世纪 罗马帝国灭亡之时,基督教已经传播于意
大利全境,早期基督教美术已在4~5世纪间以罗马为中
心发展起来。但在哥特人及其他蛮族纷纷入侵、帝国政
权瓦解、形势极为动荡的情况下,早期基督教美术也趋
衰微。6~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实际上是拜占庭美术的附
庸,因为只有在拜占庭帝国占领的意大利北部,较正规
的美术活动才能进行。当时以拉韦纳为中心,拜占庭风
格的建筑和镶嵌画曾达到很高水平,留下了圣维塔莱教
堂和圣阿波利纳雷教堂等拜占庭美术的杰出作品。但在
意大利其他地区,文化和美术遭到破坏的情况则相当严
重,因而有“黑暗时代”之称。从8世纪后期起,意大利
北部、中部归加洛林王朝统治,与其联合的罗马教皇势
力也日渐壮大,中世纪美术开始形成。由于政治上的附
属地位和经济恢复的缓慢,意大利从此时直到11世纪,美
术发展上仍无重大贡献,除了一些地方特点外,不过是
加洛林美术(8~9世纪)和奥托美术(10~11世纪)的
延伸。同时,南部的西西里岛长期受阿拉伯帝国统治,伊
斯兰教美术传于其间。东北部从威尼斯到拉韦纳,拜占
庭美术影响还很强烈。因此意大利中世纪美术在风格传
统上又较西欧其他地区更为复杂。
从11世纪起,意大利城市渐趋活跃,中世纪美术也显
露生机。在北部的伦巴第地区形成的擅长砖石砌筑技术
的匠师行会,为解决教堂的石造屋顶技术作出了贡献,其
匠师不仅在意大利,也在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地活动。
伦巴第建筑的杰出代表则是米兰圣安布罗焦教堂(11世
纪末~1150),它的石造屋顶采取了十字架拱顶的结构,
在欧洲尚属首创。随着拱顶和拱门的广泛运用,中世纪建
筑中的罗马式风格渐趋成熟,意大利从11世纪中叶到12
世纪之间,陆续产生了许多罗马式建筑的杰作,如中部着
名的商业城市比萨大教堂及其钟楼——比萨斜塔(1053
~1272)、佛罗伦萨圣米尼亚托教堂(1018~12世纪)及
洗礼堂(1059)、威尼斯圣马可教堂(1063~1094)以及西
西里蒙雷亚莱大教堂(1172~1189)。比萨大教堂及其驰
名世界的斜塔都建筑在一个开阔的广场上,外部饰以白
色大理石,间以黑色大理石的横带,拱门按层排列,统
一规划中又富于变化,被誉为最美丽的中世纪建筑之一。
佛罗伦萨圣米尼亚托教堂和洗礼堂风格基本上与比萨大
教堂相仿,但图案更趋稳定,而且用古典式石柱,在精神
的庄重典雅方面颇接近古典艺术,因此受到文艺复兴时
代的大师如米开朗琪罗等的重视。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则
具有较浓厚的拜占庭色彩,据说它是由来自希腊的拜占
庭匠师设计,并仿照君士坦丁堡的圣使徒教堂的形制,以
中央圆顶和周围四个圆顶构成十字型厅堂,装饰华丽,在
西欧的罗马式建筑中独树一帜。西西里岛在10世纪后期
转归来自北欧的诺曼人统治,建立诺曼王朝。此地在12
世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西里-诺曼建筑,蒙雷亚莱大教
堂即以其完美而着称。它熔诺曼人的雄伟气魄和阿拉伯
艺术的瑰丽装饰于一炉,在罗马式建筑中放出异彩。与
此同时,中世纪雕刻也有所发展,12世纪后期北部地区
产生了着名雕刻家B.安泰拉密,现存主要作品为装饰于
帕尔马大教堂(1178)和洗礼堂(1196)的浮雕,人物造形
虽有幼稚之处,但体态端庄,布局亦讲究平稳对称,说
明古典艺术的影响在意大利尚未绝迹。
12世纪后期,作为欧洲中世纪美术最典型代表的哥
特式美术首先在法国形成,13世纪传入意大利。但这时
意大利社会发展已有新变化,哥特式美术虽在各地传播,
却始终未获充分发展。从13世纪后期开始,佛罗伦萨这
样的先进城市已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政治上也独立为
城市共和国,中世纪美术逐渐向文艺复兴美术过渡,在
这方面,南部的美术发展起了特殊作用。当时西西里和
南部政权由诺曼王朝转归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腓特烈二世。
他在西西里发展经济,提倡文化,全力建立中央集权制
度,和罗马教皇发生很大矛盾。腓特烈二世由于反教皇
而扶持一些为教会排斥的文化,如古典文化、伊斯兰教
文化等等,因此南部一带在13世纪中期曾出现一批仿效
古典风格的美术作品,如腓特烈二世在阿普利亚建造的
蒙特堡,以及他本人和一些大臣的半身雕像等。这些仿
古之风,虽然由于这个王朝的迅速衰败而只是昙花一现,
它却促使阿普利亚产生了一个很有影响的雕刻家N.皮萨
诺,他后来移居比萨,以古典风格创作了第一批文艺复
兴雕刻品,揭开了文艺复兴美术的序幕。
N.皮萨诺:《天使和处女》
在皮萨诺活动之际,比萨、佛罗伦萨和罗马也出现
了一些具有过渡倾向的艺术家。比萨画家G.皮萨诺首先
在中世纪绘画中表现激烈的感情。比萨领域卢卡的画家
B.贝林吉耶里则在表现同时代的圣徒生平故事中尝试描
写现实生活情景。罗马画家P.卡瓦利尼更吸收了古典壁
画的传统,开始向写实方面迈一大步。他的作品光暗显
明,姿态自然,具有生活气息。与他同时的佛罗伦萨画
家奇马布埃则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先驱,人物形象开始具
有立体感,空间则有深远感,并注意线条的轻快优美。因
此,意大利的13世纪美术虽然是哥特式的中世纪传统仍
占优势,却开始萌发了文艺复兴的革新运动,终于引起
意大利美术以至整个西方美术的巨变。
14~15世纪 14世纪的意大利美术是文艺复兴美术
发展的第一阶段,亦称初期文艺复兴。但新美术主要在
佛罗伦萨及其周围地区发展,全意各地仍保持中世纪传
统,故有人把它称之为“后期哥特式美术”,但这个提
法忽略了新美术已成主流的时代特点,也割断了14世纪
与15世纪的直接联系。
佛罗伦萨和它所在的托斯卡纳地区的初期文艺复兴
美术,可以上溯到13世纪后期的皮萨诺的雕刻与奇马布
埃的绘画,但其真正代表和取得最大成就的艺术家则是
佛罗伦萨的乔托。乔托以奇马布埃为师,同时吸收了皮
萨诺父子和罗马画家卡瓦利尼的艺术成果,配合着佛罗
伦萨在14世纪初年经济文化皆趋高涨的形势,在艺术领
域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革新运动。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
现实主义倾向,在宗教题材中表现世俗生活,使绘画从
中世纪程式中解放出来,开始注意空间深远关系和人物
立体造形。乔托还赴阿西西、罗马、那不勒斯、帕多瓦
等地作画,大受人们欢迎,门生众多,形成乔托画派。现
存主要代表作是帕多瓦阿雷纳礼拜堂壁画(1305~1309),
以38幅组画形式表现圣母和基督生平故事,被认为是14
世纪文艺复兴美术最辉煌的成就。乔托晚年还负责佛罗
伦萨大教堂建筑工程(1334~1337),设计了大教堂的钟
楼,说明他在建筑、雕刻方面也有很深造诣,显示了文
艺复兴美术大师普遍具有的多才多艺的特点。乔托之后,
其门生皆成为佛罗伦萨画派主角,如B.达迪、T.加迪及
其子A.加迪等。但这些被称为乔托画派的艺术家多仿效
先师而怯于创新,成就远不如乔托。
14世纪佛罗伦萨的建筑与雕刻也有较大发展。雕刻
家和建筑家阿诺尔福·迪坎比奥主持了该城两大建筑的
设计与建造。一为市政厅大厦(今称旧宫),1298~1310
年建成。这是一座方形多层石砌大厦,并在顶层建有高
耸的钟楼,气魄雄伟,虽然门窗及雉堞形式仍具有中世
纪色彩,它作为城市共和政治的象征却开创了市政建筑
的新体制。另一建筑是佛罗伦萨大教堂,自1296年开工
后,整个14世纪期间工程持续不断,直到15世纪中叶才
告完工。这座大教堂的建造已不归教会主持,而属于政
府管理的公共工程,政府有关决议要求它成为“全托斯
卡纳地区最美丽高贵的教堂”,以作为城市繁荣昌盛的
象征。阿诺尔福·迪坎比奥的设计在十字形地基、一主
厅两侧厅的结构等方面承袭了中世纪传统,但其规模的
宏大与空间的开阔、装修的明朗等则反映了有异于哥特
式宗教建筑的倾向。乔托为这座大教堂设计的钟楼(独
立于教堂南侧),在他死后于50年代由F.塔伦蒂完成,被
誉为佛罗伦萨最优美的建筑之一。它继承了托斯卡纳地
区传统的深浅石料交错砌筑的格式,层次分明,风格优
雅。装饰于这座钟楼底层的一系列浮雕,底稿可能出自
乔托,但完成刻制者则是14世纪的雕刻家A.皮萨诺。这
些浮雕以精于写实着称,其中表现世俗职业活动(包括
绘画、雕刻、建筑等)更富于情趣。A.皮萨诺的另一代
表作是佛罗伦萨洗礼堂青铜门浮雕(1336),它是该堂3个
大门中的第1座青铜门,以连环性的多幅浮雕表现圣经故
事,刻制相当精美,遂使日后其他两座青铜门的雕刻也
成为佛罗伦萨公众瞩目的艺坛盛事。
A.皮萨诺:《基督受洗》
14世纪期间,在托斯卡纳地区与佛罗伦萨画派并立
的还有锡耶纳画派。锡耶纳城为佛罗伦萨南邻,银行业
较发达,艺术上也自成一派。锡耶纳画派创始人是杜乔·
迪博宁塞纳,他的作品秀丽多姿,用色精细,只在写实
方面略逊于乔托。然而锡耶纳画派在杜乔之后却名家辈
出,影响及于法国及西欧各地,代表大师有S.马丁尼、洛
伦泽蒂兄弟等。马丁尼富于抒情色彩,线条优美,色彩
绚丽;洛伦泽蒂兄弟则精于写实,尤以A.洛伦泽蒂进展
巨大,他的杰作——锡耶纳市政厅壁画《好政府与坏政
府》(1338~1339),被誉为14世纪风俗画的最大杰作。
与佛罗伦萨相仿,锡耶纳城市政府也倾全力于建筑,在
工程规模和质量精美方面互相竞争,因此锡耶纳市政厅
(1297~1310)和锡耶纳大教堂(1284~1366,G.皮萨诺
设计)也都是14世纪意大利建筑的杰作。在托斯卡纳地
区的另一大城比萨,虽未形成自己的画派,却产生了14
世纪最着名的一幅壁画——比萨公墓廊庑中的《死的胜
利》(约14世纪中叶),它也像A.洛伦泽蒂的壁画那样
以鸟瞰全景的形式展开广阔的画面。左边描绘 3位游猎
行乐的骑士突然遇到3具卧于棺木中的尸体,右边表现仕
女于花园中奏乐欢聚,中间则有恶魔驱赶灵魂坠入地狱。
这类《死的胜利》的题材反映了市民群众中认为死对一
切人皆无区别的宗教思想,其在当时的流行则可能和14
世纪中叶席卷西欧的大瘟疫有关。这幅壁画在状物传情
和布局设色上皆有很高水平,经近人考证,一般认为它
的作者是当地画家F.特拉伊尼。
佛罗伦萨和托斯卡纳地区之外,意大利全境则基本
上保持着中世纪哥特式美术的传统,尤以建筑为甚。这
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是1386年动工的米兰大教堂,曾聘
请法国和德国的哥特式专家参与设计,工程浩大,至16
世纪中期才基本完成。虽然细部雕刻在后期吸取了一些
文艺复兴的因素,但米兰大教堂却是意大利哥特式建筑
的最着名代表。在绘画方面,由于乔托曾长期在北意的
帕多瓦工作,并留下了他最重要的作品阿雷纳壁画,因
此北意画界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革新。米兰和伦巴
第地区在14世纪后期产生了一批精于写实的书籍插图艺
术家,着名代表如乔瓦尼诺·德格拉西,所绘花草鸟兽,
栩栩如生。他们这一派的艺术对法国和尼德兰绘画很有
影响。北部的维罗纳城画家阿蒂基耶罗,在帕多瓦工作
时深受乔托影响,写实方面大有提高,他作于帕多瓦的
一些壁画被认为是北部画坛最杰出的成就。
15世纪开启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蓬勃发展的阶段。佛
罗伦萨仍然是新美术的最大中心,但其他各地也出现了
许多重要流派。15世纪的意大利美术一般称为早期文艺
复兴美术(相对于16世纪的盛期而言),在建筑、雕刻和
绘画方面,其共同特点是较前一时期更为自觉和彻底地
学习古典艺术遗产,并开始运用空间透视、人体解剖等
科学技法,使其写真传神的成就不仅可以直追古典,而且
在风格和技法上具有了不同于东方艺术以及一切近代以
前艺术的特点。另一方面,15世纪艺术的现实主义表现
是和它的人文主义思想紧密结合的,人文主义歌颂人性
崇高和重视世俗生活的基本观点,在当时的美术作品上
体现得最为鲜明,对市民群众影响巨大。15世纪初年,佛
罗伦萨首先在建筑和雕刻方面形成新美术的高潮。建筑
家F.布鲁内莱斯基首倡实地考察古典遗迹,在建筑设计
中充分运用古典柱式,仿效古典建筑的开朗和谐,抛弃哥
特式宗教建筑的奇幻神秘。他继续主持佛罗伦萨大教堂
的修建工程,完成了该工程最棘手的项目——大圆顶的
设计与建造(1420~1436),并建造了佛罗伦萨育婴堂
(1419~1426)和圣克罗切教堂的帕齐礼拜堂 (1430~
1440)等一系列具有典型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物,成为新
建筑界的楷模,影响极其深远。他还是历史上第1个研究
和发明透视画法的艺术家,虽然他用透视法画的街景图
等已失传,但却把有关知识教给了雕刻家多纳太罗和画
家马萨乔等人,引起了造型艺术的巨大革命。多纳太罗
不仅运用透视于浮雕,还努力学习古典艺术的写实手法,
他曾和布鲁内莱斯基一道赴罗马实地考察,又认真研究
人体结构,遂创作出一系列堪与古典杰作媲美的青铜和
大理石雕像。马萨乔首次杰出地把透视和人体结构的科
学技法用于绘画创作,他的作品气魄宏伟,形象浑厚坚
实,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代表作《纳税钱》,成
为日后所有文艺复兴大师学习的楷模。
多纳太罗:《加塔梅拉塔骑马像》
在15世纪中期和后期,佛罗伦萨艺坛群星灿烂,产生
了许多世界美术史上的第一流大师。建筑方面有L.B.阿
尔贝蒂,他作品中的古典色彩更为浓厚;他同时还是重要
的艺术理论家和人文主义学者,名着《绘画论》(1435)、
《建筑论》(1452)在奠定新美术理论方面功绩尤着。建
筑家米凯洛佐建筑的美第奇宫(1444~1459),树立了文
艺复兴宫室建筑的范例。雕刻方面有L.吉贝尔蒂,穷毕
生之力继A.皮萨诺之后刻制了佛罗伦萨洗礼堂的两座青
铜大门,尤以后一座东门技艺最精,有“天堂之门”的
美誉。罗比亚家族则石雕陶塑兼精,作品清雅秀美。多
纳太罗的学生迪西德里奥也发展了新雕刻中的秀美风格,
所作妇女肖像雕刻尤为动人。但15世纪佛罗伦萨艺坛最
繁荣的仍是绘画。继马萨乔之后,陆续出现了F.安杰利
科、P.乌切洛、F.利皮、A. del卡斯塔尼奥、A.波拉尤
奥洛、A.del韦罗基奥、S.博蒂切利、 D.吉兰达约等名
家。他们都继承并发扬了马萨乔开倡的现实主义与人文
主义相结合的传统,着重空间的透视表现和人物的坚实
造型,并善于运用线条。但在风格上则各有个人特色,如
安杰利科的秀婉虔诚、卡斯塔尼奥的粗朴雄强、博蒂切
利的精深博雅等,皆为后人称道。
安杰利科:《受胎先知》
在佛罗伦萨影响下,中部也出现了艺术繁荣。雕刻
家有 J.della奎尔恰、画家有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
L.西尼奥雷利、梅洛佐·达福尔利等。锡耶纳画派在15
世纪已趋衰落,继之而起的是翁布里亚画派,代表大师
有佩鲁吉诺、平托里乔,风格以静雅优美取胜。这个画
派不仅很受时人欢迎,并且由于培养了盛期文艺复兴大
师拉斐尔而影响深远。另一着名画家真蒂莱·德法布里
亚诺则是15世纪初期保守风格的代表,他虽未能吸收马
萨乔的新技法,却在细部写实方面极其认真,色彩尤为
绚丽。继承其传统的有北部画家皮萨内洛,亦以精于写
生着称。但是佛罗伦萨的影响终于使北部意大利也产生
了新美术大师,着名代表如A.曼泰尼亚和威尼斯画派的
贝利尼家族,其成就亦可与佛罗伦萨大师相当。威尼斯
画派的形成是15世纪北部艺坛上的另一重大事件,它配
合当时威尼斯这个国际商业中心与东方联系密切的特点,
作画首重色彩,与佛罗伦萨画派首重线条有别,到16世
纪即发展为意大利最重要的一个画派。此外,在北部还
形成了费拉拉画派,主要服务于费拉拉公爵宫廷,代表有
C.图拉、F.del科萨等,亦以华美见称,但发展不如威尼
斯画派,到16世纪即告衰微。在建筑方面,来自佛罗伦
萨的建筑家A.菲拉雷特约在米兰奠定了新建筑传统,他
不仅传播了布鲁内莱斯基的建筑风格,而且写有重要的
理论着作。威尼斯则有新建筑家P.隆巴尔多,他的作品
以华美的装饰取胜,开创了具有特色的文艺复兴建筑风
格。
15世纪时,罗马和意大利南部的美术活动也从长期
沉寂转趋活跃。罗马作为教皇驻地,开始了较大规模的
建筑活动,并请佛罗伦萨和各地大师前往作画。先后到
罗马工作的有阿尔贝蒂、安杰利科、博蒂切利、佩鲁吉
诺、梅洛佐·达福尔利、平托里乔等,逐渐使罗马成为
一个新美术中心,到下一世纪发展尤快。南部首府那不
勒斯的城堡,于1452~1466年兴建仿古典凯旋门式的大
门,上下数层雕饰精美,是当地文艺复兴建筑代表作。由
于那不勒斯王室与西班牙、尼德兰关系密切,尼德兰油
画技法首先传于其地,并由南部着名画家安东内洛·达
梅西纳介绍给威尼斯画派,使其运用色彩的技巧有极大
提高。
博蒂切利:《帕拉斯和半人半马怪》
16世纪 16世纪意大利美术达到繁荣的顶点,亦称
盛期文艺复兴。在15世纪美术已基本掌握现实主义表现
方法的基础上,16世纪则更进一步,集中全力于艺术典型
的创造。3 位主要代表为L.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
斐尔。达·芬奇虽成长于佛罗伦萨,却长期工作于米兰,
晚年远走法国。米开朗琪罗也是生于佛罗伦萨而主要工
作于罗马。拉斐尔师出翁布里亚画派,在佛罗伦萨学习
时深受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的影响,主要工作地点也
在罗马。他们的艺术创作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生活内容,
对古典文化的吸收也较前人更为深刻和丰富。当时意大
利的经济和政治皆出现危机,外敌入侵,时局动荡,从
而对艺术家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时代要求,这些都促使他
们在比15世纪更为复杂的情况下提高和改进自己的艺术,
创造出不朽的杰作。达·芬奇的特点是熔艺术与科学于
一炉,他的绘画既有巧妙的艺术加工又有深厚的科学探
讨,既逼真精绝而又富于气韵,在现实主义成就上较15世
纪又有极大提高。他生平完成的作品不多,但件件皆属
不朽之作,尤以《最后晚餐》、《莫娜丽萨》最为着名,
被推为西方绘画杰作之首。米开朗琪罗则在雕刻、绘画
和建筑三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盛期文艺复兴水平的典
范作品,雕刻有 《哀悼基督》、《大卫》、 《夜》、
《摩西》等,绘画有西斯廷礼拜堂的壁画,建筑则有圣
彼得大教堂的圆顶。他以雄伟壮健极富英雄气概的人物
形象反映了新时代进步势力的信心与力量,显示了艺术
家在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并着重人体的强
力表现,为西方艺术奠定了最有特色的传统。拉斐尔则
以秀美典雅的风格着称,他的构图和谐,人物情态自然,
最能体现人文主义的完美理想,代表作有梵蒂冈教皇宫
的一系列壁画以及许多备受欢迎的圣母像,例如《带金
莺的圣母》、《西斯廷圣母》、《椅中圣母》等。拉斐
尔的圣母形象谦和静雅,寓崇高于平凡,彻底摆脱了宗
教神秘气息,被誉为善和美的化身,是意大利美术最成
功的典型。
G.贝利尼:《十字架的奇迹》
米开朗琪罗:《夜》
除了上述3位主要代表外,16世纪的意大利还产生了
许多着名大师,在建筑、雕刻、绘画方面为日后的西方
艺术树立了典范,从而使意大利美术在西方美术中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16世纪的建筑大师D.布拉曼特和A.帕
拉迪奥是西方当时建筑中古典风格的主要代表。他们在
细部形式和整体风格上都更能吸取希腊罗马古典建筑的
精华,并能学古创新,所作皆以和谐匀称、高雅清秀取
胜。布拉曼特努力探求中心型建筑的理想结构,认为它
是最适于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形式,这也是达·芬奇和
米开朗琪罗等同代大师共同的追求。在主持梵蒂冈圣彼
得大教堂(梵蒂冈)新建工程时(1506~1514),布拉曼
特就把这座基督教世界的最大教堂设计为宏伟的中心型
建筑,上以圆顶为盖。但工程只进行到砌墙基时他便去
世了,以后持续达100余年, 到巴洛克时代才告竣工,只
有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圆顶是这个工程在16世纪取得的最
大成就。但是布拉曼特的建筑理想已体现于罗马蒙多里
奥圣彼得教堂的小庙(1502~1514)上,这座带有古典柱
廊的圆形建筑规模虽小,却气象端庄,比例完美,予人
以极大启迪。帕拉迪奥则在丰富的建筑实践之外,还写
有《建筑四书》(1570)这部极重要的理论着作,日后数
百年间一直是古典主义建筑学派的基本教科书。他的代
表作有维琴察巴西利卡大厅(1549)、威尼斯圣乔治·马
焦雷教堂(1566)及其近郊的圆厅别墅(1551~1554)等,
在西方建筑界影响深远。绘画方面的古典风格大师则有
佛罗伦萨的巴尔托洛梅奥、A.da萨尔托、中部的科雷乔
等,但是能和达·芬奇等并驾齐驱的只是威尼斯画派的
提香和乔尔乔涅。提香的创作生涯在所有文艺复兴大师
中最为漫长,成果也最丰富。乔尔乔涅则是奠定威尼斯
绘画盛期风格的先驱。乔尔乔涅精于描画风景,境界高
雅。提香的风格则以健美丰盛取胜,以使用油画色彩最
为成功,树立了近代西方油画艺术的楷模。在他们两人
之后,威尼斯画派还有丁托列托和P.韦罗内塞两大名家,
前者的宏伟构思和后者的富丽豪华,也从新的角度丰富
了文艺复兴美术的成果。
然而,在社会矛盾日趋严重的形势下,16世纪的意
大利美术也出现了样式主义(亦译风格主义)。这一流
派首先萌发于佛罗伦萨,16世纪中后期遍及全国,只有
威尼斯画派受其影响较少。样式主义的艺术家都以崇拜
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盛期大师自许,有不少人还是他
俩的学生,但他们只追求大师的风格形式而不学其精神,
甚至由于标新立异而走向畸形怪诞,不惜违反新美术的
现实主义方向。样式主义的代表者有J.da蓬托尔莫、F.
罗索、朱利奥罗马诺、帕尔米贾尼诺、Il布龙齐诺、G.
瓦萨里和詹博洛尼亚等。就其消极倾向而言,样式主义
的流行在一定意义上已标志着盛期文艺复兴的结束。但
是,样式主义艺术也保留了文艺复兴的一些基本形式,它
在西欧各国仍被当作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新近支派而
受到重视,因而在传播文艺复兴影响方面仍有一定作用。
17~18世纪 17世纪是巴洛克美术占主导地位之时,
故有巴洛克时代之称。巴洛克原是古典主义批评家使用
的贬义词,含有荒悖违理之义,以此形容17世纪那些不
合乎古典法度的艺术作品。但实际上巴洛克美术是继文
艺复兴美术之后的一个推陈出新的发展,它以热情奔放、
运动强烈、华美绚丽补充了文艺复兴的庄重典雅,也在
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现实主义传统,克服了样式主义的消
极倾向。另一方面,巴洛克美术比较能适应当时群众的
宗教情感,并被罗马天主教会利用为争取信众的宣传工
具,因而不仅在意大利广为流传,也迅速扩展到欧洲各
地,为各国宫廷贵族所喜爱。17世纪巴洛克美术的最大
中心是罗马,佛罗伦萨已退居次要的地位。一般认为,意
大利的巴洛克美术分为 3个阶段:1600~1625年为初期,
1625~1685年为盛期,1685~1750年为后期。但18世纪
初年以后的巴洛克美术又另有罗可可美术之称。与此同
时,在整个巴洛克美术发展期间也并行存在着古典主义
和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而且彼此互有影响,因此17世
纪意大利美术仍是相当丰富多采。
在巴洛克美术中,建筑占有很突出的地位,巴洛克
风格的一些要素首先在建筑体现出来,绘画、雕刻的发
展往往与之配合,形成综合艺术。实际上,在16世纪美
术中,已孕育着巴洛克建筑风格的一些萌芽。例如米开
朗琪罗宏伟大胆的建筑设计、G.da维尼奥拉与G.da波尔
塔建造的罗马耶稣教堂(1568~1584)等。但在16世纪后
期流行的样式主义建筑中,这些健康因素没有得到充分
发展,至17世纪才形成为真正的巴洛克建筑。早期巴洛
克建筑的重要代表在罗马有C.马代尔诺,在北部有F.M.
里基诺。他们的作品强调中央主体效果,门面突出中央
大门,层次富于变化。马代尔诺还继米开朗琪罗和波尔
塔等人之后主持了罗马圣彼得教堂的续建工程,加长了
主厅,完成了教堂门面(1603~1612),使这个天主教会
最大的教堂基本完工。后来,另一位巴洛克大师G.L.贝
尼尼又长期为教堂内部进行装修,建造了巨型青铜华盖
(1624~1633)和圣彼得法座的建筑一雕刻综合体(1556
~1666),并在教堂前面建造了一个完美的广场和柱廊
(1556~1565),从而结束了这个教堂延续100余年的创建
过程。
早期巴洛克绘画的发展却比较复杂,在克服样式主
义的消�阆蛑校�跋熳钤缱畲蟮牧轿换�铱ɡ�咔呛?BR> A.卡拉奇,分别以现实主义和古典主义为其主要艺术倾
向。虽然卡拉瓦乔的强烈光暗对比和卡拉奇的坚实造形
也含有一些巴洛克特色,但巴洛克绘画主要是在他俩的
弟子和追随者手上形成。卡拉奇兄弟在博洛尼亚开设的
艺术学院培养了一代意大利画家,其中佼佼者如G.雷尼、
圭尔奇诺、多梅尼
J. 世界上最着名的艺术家有哪些
米开朗基罗
简介 Michelangelo-Buonarroti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1475年——1564年)作为文艺复兴的巨匠,以他超越时空的宏伟大作,在生前和后世都造成了无与论比的巨大影响。他和达·芬奇一 [进入词条]
达·芬奇
简介 达·芬奇 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中期的着名美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1452年4月15日生于托斯卡纳的芬奇附近。他在少年时已显露艺术天赋,15岁左右到佛罗伦萨拜师学艺,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画家、 [进入词条]
鲁本斯
概述 Peter Paul Rubens 彼得·保罗·鲁本斯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 佛兰德斯画家,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进入词条]
伦勃朗
基本资料 自画像 姓名: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伦勃朗生卒: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描述:伦勃朗是荷兰画家,年轻时在阿姆斯特丹向画家拉斯特曼学 [进入词条]
塞尚
总述 塞尚 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塞尚由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介绍加入印象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于后印象派。塞尚认为 [进入词条]
莫奈
简介 克劳德·莫奈(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 [进入词条]
凡·高
人物介绍 凡·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凡高是一位生活在法国的荷兰画家,具有强烈的个性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因此,他的艺术语言既有奔放而热烈的狂躁情绪, [进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