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有哪些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11 20:15:20

1. 文艺复兴初期园林的实例有哪些呢

菲耶索勒美第奇庄园,卡斯特洛别墅园、兰特别墅园、爱斯特别墅园 ,法国园林。

2.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特征

文艺复兴园林,园林中的植物扮演重要的角色,攀缘植物爬满墙壁,蒾篱勾画花园房屋和小径,药用植物也普遍运用。花卉形成复杂的几何图案,常绿植物增添了园林的季节性色彩。 植物学也是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各大大学拥有植物园,人们争相收集植物。植物园作为人们休息和学习的场所。

中文名
文艺复兴园林

外文名


时代
文艺复兴

类别
园林

历史渊源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把更多追求放在精神上,同时艺术,建筑上发生极大变革。对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追求影响了园林的设计,园林的形式又是古希腊罗马的一种继承和超越。建筑上,更多体现了几何学,通过游廊,凉廊,藤架来联系房屋和公园。别墅里希腊和罗马神话的人物画像。

历史背景
欧洲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公元14、15世纪是早期,16世纪极盛,16世纪末走向衰落。

当时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有商船和北非、君士坦丁堡、小亚细亚、黑海延岸进行贸易。政权为大银行家、大商人、工场主等把持。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与发展其政治、经济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反对教会精神、封建文化,开始提倡古典文化,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艺术等等,利用其反映人肯定人生的倾向,来反对中世纪的封建神学,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意识。意大利城市一时学术繁荣,再现了古典文化,并借以发挥,所以将此文化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这正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兴起,而不是奴隶制文化的复活。文艺复兴的这种思想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与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思想相对立,它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发挥人的才智,对现实生活取积极态度。这一指导思想反映在文学、科学、音乐、艺术、建筑、园林等各个方面。

园林发展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发展、特点

15世纪初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文学和艺术飞跃进步,引起一批人爱好自然,追求田园趣味,文艺复兴园林盛行,并逐步从几何型向巴洛克艺术曲线型转变。文艺复兴后期,园林甚至追求主观、新奇、梦幻般的“手法主义”的表现。

17世纪,园林史上出现了一位开创法国乃至欧洲造园新风的杰出人物——勒·诺特(AndreLeNotre1613-1700),法国园林即由他开创。中国称之为古典主义园林。勒·诺特的造园保留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庄园的一些要素,又以一种更开朗、华丽、宏伟、对称的方式在法国重新组合,创造了一种更显高贵的园林,追求整个园林宁静开阔,统一中又富有变化,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的景观效果。在中国的圆明园,由于干隆皇帝的猎奇,也建造了模仿法国园林的西洋楼。

17、18世纪,绘画与文学两种艺术热衷于自然的倾向影响了英国造园,加之中国园林文化的影响,英国出现了自然风景园。以起伏开阔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成片成丛自然生长的树木为要素构成了一种新的园林。18世纪中叶,作为改进,园林中建造一些点景物,如中国的亭、塔、桥、假山以及其他异国情调的小建筑或模仿古罗马的废墟等,人们将这种园林称之为感伤主义园林或英中式园林。

欧洲大陆风景园是从模仿英中式园林开始的,虽然最初常常是很盲目的模仿,但结果却带来了园林的根本变革。风景园在欧洲大陆的发展是一个净化的过程,自然风景式比重越来越大,点景物越来越少,到1800年后,纯净的自然风景园终于出现。

19世纪上半叶的园林设计常常是几何式与规则式园林的综合。19世纪末,更多的设计使用规则式园林来协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艺术和建筑业在向简洁的方向发展,园林受新思潮的影响,走向了净化的道路,逐步转向注重功能、以人为本的设计。

19世纪,造园风格停滞在自然式与几何式两者互相交融的设计风格上,甚至逐步沦为对历史样式的模仿与拼凑,直至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中导致新的园林风格的诞生。 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花园风格更加简洁、浪漫、高雅,用小尺度具有不同功能的空间构筑花园,并强调自然材料的运用。这种风格影响到后来欧洲大陆的花园设计,直到今天仍有一定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装饰的手段来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主要表现在追求自然曲线形和追求直线几何形两种形式。新艺术运动中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园林与建筑之间以艺术的形式相联系,认为园林与建筑之间在概念上要统一,理想的园林应该是尽量再现建筑内部的“室外房间”。

3. 同时期的中西方园林

中西方园林比较
什么是园林?无论你远渡重洋去过法国的凡尔赛宫,伦敦的丘园,还是纽约的中央公园……只要你到过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江南苏州,欣赏过那“甲江南”的苏州园林,就一定会被那清丽的典雅的园景所陶醉;如果你到过曾是九朝国都的北京城,看过故宫、北海、颐和园等辉煌的皇家苑囿,也会被那恢宏的气势,壮丽的屋宇和楼堂所倾倒;如果你曾信步“深山藏古刹”的宗教圣地,那金碧辉煌的殿堂,山明水秀的风景,定使你心旷神怡,超凡脱俗。这些风格迥异,令你流连忘返的人间仙境,就是园林。
园林的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知识的发展而变化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和适用范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界定也不完全一样。历史上,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英美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 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定: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配景和建筑布置,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在中国的园林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和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形成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两大派系,它们各具特色。皇家园林主要分布于北方,规模宏伟,富丽堂皇,不脱严谨庄重的皇家风范;私家园林分为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两个分支,江南园林自由小巧,古朴淡雅,具有尘虑顿消的精神境界;岭南园林布局紧凑,装修壮美,追求赏心悦目的世俗情趣。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体系中的一大分支,都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风景园,都富于东方情调。这个造园系统中风貌各异的两大派系,都表现了中国园林参差天趣,丰富多彩的美。
(1)皇家园林。皇家园林追求宏大的气派和“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的意志,形成了“园中园”的格局。所有皇家园林内部几十甚至上百个景点中,势必对某些江南袖珍小园的仿制和对佛道寺观的包容,同时,出于对整体宏伟大气势的考虑,必需安排一些体量巨大的单体建筑及组合丰富的建筑群落,这样一来也往往比较明确的轴线关系或主次分明的多轴线关系带入到本来就强调因山就势,巧若天成的造园理法中。
(2)私家园林。
①江南园林:江南园林大多数是宅园一体的园林,将自然山水浓缩于住宅之中,在城市里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它是可居、可赏、可游的城市园林,是人类的理想家园。
江南园林的叠山、石料以太湖石和黄石为主,能够仿真山之脉络气势做出峰峦、丘壑、洞府峭壁、曲岸石矶,或以散置,或倚墙彻壁山等等,更有以假山作为园林主景的叠山技艺手法高超,称盛时,苏州环绣山庄的假山堪称个中佳作。
②岭南园林:岭南园林亦以宅园为主,一般都做成庭园的形式,叠山多因姿态嶙峋、皴折繁密的英石包镶,很有水云流畅的形象,沿海也有用珊瑚石堆叠假山的,建筑物通透开敞,以装饰的细木雕工和套色玻璃画风长。由于气候温暖,观赏植物的品种繁多,园林中几乎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阴葱郁。
西方园林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18、19世纪的西方园林可以说是勒诺特风格和英国风格这两大主流并行发展,互为消长,当然也产生出许多混合型的实体,下面我们就几个典型的园林国家来看一下其园林的特色。
(1)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别墅园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类型。别墅园多半建置在山坡地段上,就坡势而做成若干层的台地,即所谓“台地园”(Terrace Garden)主要建筑物通常位于山坡地段的最高处,在它前面沿山坡而引出的一条中轴线上开辟一层层台地,分别配置平台、花坛、水池、喷泉和雕塑。各层台地之间以蹬道相联系。中轴线两旁栽植黄杨、石松等树丛作为园林本身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过渡。站在台地上顺着中轴线的纵深方向眺望,可以收摄到无限深远的园外借景,这是规整式与风景式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一种园林形式。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中还出现一种新的造园手法——绣毯式的植坛(Perterre),即在一块大面积的土地上,利用灌木花草的栽植镶嵌组合成各种纹样图案,好像铺在地上的地毯。
(2)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法国多平原,有大片天然植被和大量的河流湖泊,法国人并没有完全接受“台地园”的形式,而是把中轴线对称均匀齐的规整式园林布局手法运用于平地造园。
以凡尔赛为代表的造园风格被称作“勒诺特式”或“路易十四式”在18世纪时风靡全欧洲及至世界各地,德国、奥地利、荷兰、俄国、英国的皇家和私家园林大部分都是“勒诺特式”的,我国圆明园内西洋楼的欧式庭园亦属于此种风格。
凡尔赛宫占地极广,大约600h㎡。是由当时着名的造园家勒诺特(Andre Le Notre)设计规划的,它有一条自宫殿中央往西延伸长达25m 的中轴线,两侧大片的树林把中轴线衬托成为一条极宽阔的林阴大道,自东向西一直消逝在无限的天际,林阴大道的设计分为东西两段:西段双水景为主,包括十字形的大水渠和阿波罗水池,饰以大理石雕塑和喷泉。十字水渠横臂的北端为别墅园“大特里阿农”(Grand Tfianon),南端为动物饲养园。东段的开阔平地上则是左右对称布置的几组大型的绣毯式植坛。林阴大道两侧的树林里隐蔽地布列着一些洞府、水景剧场(Water Theatre)、迷宫、小型别墅等,是比较安静的就近观赏的场所,树林里还开辟出许多笔直交叉的林阴小路,它们的尽端都有对景,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的视景线(Vista),故此种园林又叫做视景园(Vista Grand)。
(3)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如茵的草地、森林、树从与丘陵地貌相结合,构成了英国天然风致的特殊景观,这种优美的自然景观促进了风景画和田园诗的兴盛,而风景画和浪漫派诗人对大自然的纵情讴歌又使得英国人对天然风致之美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兴起于18世纪初期。与“勒诺特”风格完全相反,否定纹样植坛、笔直的林阴道、方壁的水池、整形的树木,扬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的相融合。
这时候,通过在中国耶稣会传教士致罗马教廷的通讯,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园林艺术被介绍到欧洲。英国皇家建筑师张伯斯(William Chambers)两度游历中国,归国后着文盛谈中国园林并在他所设计的丘园(Kew Garden)中首次运用所谓“中国式”的手法。
(4)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受中国园林的影响很大,在运用风景园的造园手法方面与中国园林是一致的,但结合日本的地理条件和文化传统,也发展了它的独特风格而自成体系。
日本园林的类型与特征:
①池泉筑山庭:平安时期,日本逐渐摆脱对中国文化的直接模仿,着重发展自己的文化,日本是一个岛国,接近海洋而风景秀丽,真正反映日本人民对祖国风致的喜爱和海洋岛屿的感情,具有日本特色的园林也正是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即所谓“池泉筑山庭”。
②枯山水平庭:13世纪时,从中国传入禅宗,佛教和南宗山水画,禅宗的哲理和南宗山水画的写意技法给予园林以又一次重大影响,使得日本园林呈现极端的写意和富于哲理的趋向,这也是日本园林不同中国最大的最主要特点,“枯山水平庭”即此种写意风格的典型。
“枯山水”很讲究置石,主要是利用单块石头本身的造型和它们之间的配列关系。石形务求稳重,底广顶削,不做飞梁,悬挑等奇构,也很少堆叠成山。这与我国的叠石很不一样。
③“茶庭”。“茶庭”的面积比“池泉筑山庭”小,要求环境安静,便于沉思冥想,故造园设计比较偏重于写意。人们要在庭园内活动,因此用草地代替白沙,草地上铺设石径,散置几块山石并配以石灯和几枝姿态 曲的小树,茶室门前设石水钵,供客人净水之用。
④“回游式”风景园。桂斋宫是日本“回游式”风景园的代表作品,其整体是对自然风致的写实模拟,但就局部而言则又以写意的手法为主。这座园林以大水池为中心,池中布列着一个大岛和两个小岛,宛然受中国园林的“一池三山”的影响。
今天,中国园林的范围和内容更为广泛了。它不仅包括古代流传下来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风景名胜园林等重要组成部分,还扩大到人们游憩活动的大部分领域:居住区的绿地公园、街心游园、城市各种形式的公园以及城市周边大块绿地、自然风景区、国家公园浏览区和疗养胜地等等。园林的形式也呈现百花争艳之景。
西方人已经开始越来越欣赏和喜爱东方的园林设计,并开始进行研究和学习。在东方的园林设计中更加注重每个部分的安排和摆放,比如植物、岩石、沙砾层、水和各种木制结构而不是以规模大小取胜。东方建筑中室内外之间的联系较西方要接近得多。举例来说,传统的日式房屋装有大面积的推拉门,门外即是花园,因此当门一被拉开,便陡然缩短了室内外之间的距离感。居住区域仿佛一下延伸到了自然景当中,同紧邻住宅的花园融为一体。有趣的是,正是当时这些花园为领导当今建筑潮流的私家花园别墅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见,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现湖光山色中蕴涵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美。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在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作用。从更高的层次上看,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就是认为物我之间可以相互交融,以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在中国的园林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和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形成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两大派系,它们各具特色。皇家园林主要分布于北方,规模宏伟,富丽堂皇,不脱严谨庄重的皇家风范;私家园林分为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两个分支,江南园林自由小巧,古朴淡雅,具有尘虑顿消的精神境界;岭南园林布局紧凑,装修壮美,追求赏心悦目的世俗情趣。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体系中的一大分支,都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风景园,都富于东方情调。这个造园系统中风貌各异的两大派系,都表现了中国园林参差天趣,丰富多彩的美。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 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着名苑囿。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中,可以看出汉时的造园已经有很高水平,而且规模很大。枚乘的《菟园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西都赋》,司马迁的《史记》,以及《西京杂记》、典籍录《三辅黄图》等史书和文献,对于上述的囿苑,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干隆时期最为活跃。
西方园林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18、19世纪的西方园林可以说是勒诺特风格和英国风格这两大主流并行发展,互为消长,当然也产生出许多混合型的实体,下面我们就几个典型的园林国家来看一下其园林的特色。
西方人已经开始越来越欣赏和喜爱东方的园林设计,并开始进行研究和学习。在东方的园林设计中更加注重每个部分的安排和摆放,比如植物、岩石、沙砾层、水和各种木制结构而不是以规模大小取胜。东方建筑中室内外之间的联系较西方要接近得多。举例来说,传统的日式房屋装有大面积的推拉门,门外即是花园,因此当门一被拉开,便陡然缩短了室内外之间的距离感。居住区域仿佛一下延伸到了自然景当中,同紧邻住宅的花园融为一体。有趣的是,正是当时这些花园为领导当今建筑潮流的私家花园别墅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但是,在西方园林中,传统仍是设计的根基,在造型上仍采用理 的方式去锤炼形式与探索空间,仍然以和谐完美作为设计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当然这种和谐完美,不局限于形式本身,而是形式与现代园林服务与社会和大多数人的诸多功能与需求的统一。而且这也是当代西方园林设计的主流。

4. 意大利园林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前,中,后期各自有哪些特点

初期:人文主义园林
1.选址时注意周围环境,可以远眺前景→多建在佛罗伦萨郊外风景秀丽的丘陵坡地上。
2.多个台层相对独立,没有贯穿各台层的中轴线。
3.建筑风格保留一些中世纪痕迹。
4.建筑与庭园部分都比较简朴,大方,有很好的比例和尺度。
5.喷泉、水池作为局部中心。
6.绿丛植坛为常见的装饰,图案花纹简单。
中期(盛期):人文主义园林
16世纪40年代后,意大利庄园的建造以罗马为中心,进入鼎盛时期。16世纪后半叶庭园多建在郊外的山坡上,构成若干台层,形成台地园。
1.中轴线贯穿全园
2.景物对称布置在中轴线两侧
3.各台层上常以多种理水形式,或理水与雕像相结合,作为局部的中心。
4.理水技术成熟,包括各种光影与音响效果(水风琴,水剧场),跌水,喷水(秘密喷泉,惊愕喷泉)等,水景与背景在明暗与色彩方面形成对比。
5.植物造景(迷园,花坛),水渠,喷泉等日趋复杂
后期:巴洛克园林
1. 造园愈加矫揉造作,大量繁杂的园林小品充斥着整个园林。
2.滥用造型树木,对植物进行强行修剪作为猎奇的手段,形态愈来愈不自然。
3.线条复杂化。花园形状从正方形变为矩形,并在四角加上了各种形式的图案。花坛、水渠、喷泉及细部的线条少用直线,多用曲线。

5. 意大利着名园林有哪些

埃斯特别墅,朗特别墅,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迦兆尼别墅

16世纪中期(全盛时期):这个时期比较着名的有埃斯特别墅(建于1550年)和朗特别墅(建于1564年)。
16世纪末至17世纪(巴洛克时期):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1598-1603)和迦兆尼别墅。

意大利园林(The Italian gardens),通常以15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即以文艺复兴时期(见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和巴洛克时期(见巴洛克建筑)的意大利园林为代表。意大利的台地园被认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对西方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特点:意大利园林一般附属于郊外别墅,与别墅一起由建筑师设计,布局统一,但别墅不起统率作用。它继承了古罗马花园的特点,采用规则式布局而不突出轴线。园林分两部分:紧挨着主要建筑物的部分是花园,花园之外是林园。意大利境内多丘陵,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台地,在台地上按中轴线对称布置几何形的水池和用黄杨或柏树组成花纹图案的剪树植坛,很少用花。重视水的处理。借地形修渠道将山泉水引下,层层下跌,叮咚作响。或用管道引水到平台上,因水压形成喷泉。跌水和喷泉是花园里很活跃的景观。外围的林园是天然景色,树木茂密。别墅的主建筑物通常在较高或最高层的台地上,可以俯瞰全园景色和观赏四周的自然风光。意大利园林常被称为“台地园”。

6.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露台式别墅是什么庄园

埃斯特庄园。

埃斯特庄园始建于公元1549—1565年,是意大利最着名的文艺复兴盛期时的代表作,又称台地园。

7. 文艺复兴时期美学中的自然风景园是什么呢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等地建造了许多别墅园林。以别墅为主体,利用意大利的丘陵地形,开辟成整齐的台地,逐层配置灌木,并把它修剪成图案形的植坛,顺山势运用各种水法,如流泉、瀑布、喷泉等,外围是树木茂密的林园。这种园林通称为意大利台地园。
法国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的造园艺术。1638年,法国布阿依索写成西方最早的园林专着《论造园艺术》。他认为“如果不加以条理化和安排整齐,那么人们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17世纪下半叶,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提出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他主持设计凡尔赛宫苑,根据法国这一地区地势干坦的特点,开辟大片草坪、花坛、河渠,创造了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被称为勒诺特尔风格,各国竞相仿效。
18世纪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兴起浪漫主义运动。在这种思潮影响下,英国开始欣赏纯自然之美,重新恢复传统的草地、树丛,于是产生了自然风景园。英国申斯诵的《造园艺术断想》,首次使用风景造园学一词,倡导营建自然风景园。初期的自然风景园创作者中较着名的有布里奇曼、肯特、布朗等,但当时对自然美的特点还缺乏完整的认识。

8. 简述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的造园特色有哪些

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的造园特色:
(1)文艺复兴前期的庄园,多建在佛罗伦萨郊外风景秀丽的丘陵坡地上,选址时比较注重周围环境.园地顺山势辟成多个台层,各台层相对独立,还设有贯穿各台层的中轴线.建筑位于最高层以借景园外,喷泉、水池常作为局部中心,并与雕塑结合,注重雕塑本身的艺术性.水池形式则比较简洁,理水技巧也不甚复杂.绿丛植坛是常见的装饰,但图案花纹也很简单,多设在下层台地上.
(2)这一时期,对植物学的研究有很大发展,创办的帕多瓦植物园和比萨植物园.在其影响下,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的植物园,丰富了园林植物的种类,对园林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植物园本身也逐渐加强了装饰效果和游憩功能,以后发展成为一种更具综合效益的园林类型.
(3)园林艺术的演进,就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始终能够创造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各民族所向往的共同的园林形象.
(4)气候条件、生活习俗、哲学思想,是影响园林艺术形式的因素.传统的西方园林艺术,以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代表,规则式园林反应着西方传统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风景式园林则反应着经验主义哲学思想.
文艺复兴初期园林实例及简析:
菲耶索勒美第奇庄园:建于1458-1462年间,坐落在海拔250米的阿尔诺山腰的一处天然陡坡上.庄园坐东北山体、面向西南山谷,视野开阔、景色优美.冬季,寒冷的东北风有山体阻隔;夏季,清凉的海风自西而来,因此四季如春.
庄园由三级台地构成,均呈窄长条状,上层台地面积最大,视野最为开阔;下层台地采用图案式布置方式,便于居高临下欣赏.美第奇庄园虽没有豪华的装饰,却以杰出的设计手法,通过简洁明快、合理有序的空间布局,形成庄园与周围景色和谐统一的整体,成为园林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9. 欧洲园林的发展历程 古代,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代表国家和园林类型

古代园林 (公元4世纪之前)
埃及园林、巴比伦园林、希腊园林、罗马园林
中世纪欧洲园林 (5-15世纪)
中世纪西欧园林
伊斯兰园林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 (15-16世纪)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17世纪)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18世纪)
近代城市公园 (19世纪)
现代风景园林 (20世纪)

1.三大园林体系:中国的风景式园林与西方规整式园林、伊斯兰规整式园林。
2.园林形成的三大背景:大自然的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要
3.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1、园林的生成期2、园林的转折期3、园林的全盛期4、园林的成熟前期5、园林的成熟后期
4.周:周文王的灵台、灵沼和灵囿
5.秦汉:上林苑,魏晋南北朝:铜雀园、芳林苑、华林园,隋唐:隋西苑、华清宫,宋:沧浪亭,网师园
6.狩猎、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个基本功能
8.秦始皇: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摹拟神仙境界,开启了西汉宫苑中求仙活动之先河。
9.建章宫打破了建筑宫苑的格局,在宫中出现了叠山理水的园林建筑。
10.太液池,其中有瀛洲、蓬莱、方丈象海中仙山。”——一池三山
11.山水画已经摆脱作为人物画的背景的状态,开始出现独立的山水画。宗炳《画山水序》“畅神”王微《叙画》“作画之情”
12.隋西苑西苑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到来。其规划设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造园创作是我国宫苑演变为山水宫苑的转折点。
13.唐华清宫白居易洛阳履道坊宅园、庐山草堂,王维的辋川别业
14.北宋“四大禁苑”——金明池、琼林苑、玉津园、宜春苑。大内御苑——后苑、寿山艮岳、延福宫
15.北宋的私家园林主要有三种类型:宅园、游憩园、花园。
16.网师即渔翁,仍含渔隐的本意,都是标榜清高的。
17.文人园林的风格特征: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18.“三山五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圆明园、畅春园
19循墙廊到达园中各处,这是狮子林在布局上的特色
20.三个园林雏形要素——园圃、囿、台
21.北海东岸景区:濠濮间—画舫斋景区,北海北岸景区静心斋一座典型的园中之园
22.观音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方亭,静明园的玉峰塔是静明园的制高点
23.圆明、长春、万春总称为圆明园
24.颐和园的佛香阁
25.世界遗产:离宫御苑——避暑山庄、留园、拙政园、网师园及环秀山庄
26.外八庙、木兰围场
27.苏州着名私家园林:沧浪亭、网师园、耦园、拙政园、狮子林、环秀山庄、留园、艺圃
28.留园中区的总体布局,采用“前厅后山,隔池相望”的布置
29. 日本园林主要形式:林泉式、筑山式、平庭、茶庭、枯山水
30. 日本园林代表作:大德寺大仙院、龙安寺石庭 代表着已发展成熟的枯山水艺术。
31. 江户时代代表作:桂离宫
32. 日本庭园风格特征:“任何时代赞扬自然的美,并可看到适应自然姿态的遗迹”。 日本园林设计的传统思想:人与自然的高度结合。
33..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实例——阿尔罕布拉宫苑(桃金娘宫庭院、狮子宫庭院)
34.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代表者
布里奇曼——规则式园林向自然式园林过渡的典型代表人物。
威廉?肯特——完全摆脱了规则式园林的第一位造园家,成为真正的自然风景园林的创始人。
朗斯洛特?布朗——继肯特之后成为英国园林界泰斗,被誉为“大地的改造者”。
胡弗莱?勒普顿——18世纪后期最着名的风景园林大师,主张风景园林要由画家和造员家共同完成。
威廉?钱伯斯——极力传播中国园林艺术风格。
35.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宫苑花园——邱园;别墅庄园——查兹沃斯风景园、斯陀园;府邸花园——霍华德庄园
36.. 勒诺特尔式园林代表作——凡尔赛宫苑、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
37. 凡尔赛宫苑的主要内容(主轴线序列)
宫殿区——拉托娜泉池——国王林荫道 (绿地毯)——阿波罗泉池——十字型大运河
38. 凡尔赛宫苑的园中园——特里阿农宫苑
39. 巴洛克式水剧场(位于伊索拉.贝拉庄园)
40.. 意大利台地园代表作:兰特庄园、鲍蒂别墅
41. 兰台庄园最突出的特色在于 以不同形式的水景形成全园的中轴线。
42..西方园林经历的时期:古代时期、中古时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勒诺特尔时期、自然风景式时期、现代公园时期
43. 传统的西方园林以: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为代表,同时也代表着规则式和不规则式这两大造园样式。
44. 古埃及园林类型:宅园、圣苑、墓园
45.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话的情趣、意境的蕴涵

10.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有哪些造园要素

(1)文艺复兴前期的庄园,多建在佛罗伦萨郊外风景秀丽的丘陵坡地上,选址时比较注重周围环境.园地顺山势辟成多个台层,各台层相对独立,还设有贯穿各台层的中轴线.建筑位于最高层以借景园外,喷泉、水池常作为局部中心,并与雕塑结合,注重雕塑本身的艺术性.水池形式则比较简洁,理水技巧也不甚复杂.绿丛植坛是常见的装饰,但图案花纹也很简单,多设在下层台地上.
(2)这一时期,对植物学的研究有很大发展,创办的帕多瓦植物园和比萨植物园.在其影响下,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的植物园,丰富了园林植物的种类,对园林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植物园本身也逐渐加强了装饰效果和游憩功能,以后发展成为一种更具综合效益的园林类型.
(3)园林艺术的演进,就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始终能够创造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各民族所向往的共同的园林形象.
(4)气候条件、生活习俗、哲学思想,是影响园林艺术形式的因素.传统的西方园林艺术,以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代表,规则式园林反应着西方传统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风景式园林则反应着经验主义哲学思想.

阅读全文

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c怎么读 浏览:917
意大利面用什么菜油 浏览:371
越南人过春节怎么过 浏览:991
越南怎么评论东奥 浏览:313
意大利签证行程单包车怎么办 浏览:125
意大利为什么没有回国航班 浏览:690
印尼赶尸节是什么时候 浏览:723
为什么英国又大选 浏览:768
平湖中国邮政快递在哪里 浏览:370
杭州意大利语考级哪里 浏览:977
印度电动摩托车多少钱 浏览:285
印度旅游一天吃饭多少钱 浏览:264
中国银杏地图哪里好看 浏览:255
美国打了伊拉克为什么不打伊朗 浏览:798
印尼楠榜机场叫什么 浏览:228
越南火山岩矿分布在哪里 浏览:465
英国白猫后面黄黄的怎么办 浏览:382
越南猫头鹰细支一盒多少根 浏览:243
意大利短跑怎么突然就厉害了 浏览:54
意大利怎么定制四腿拱门 浏览: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