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阿琼坦克性能怎样
印度曾经自称"阿琼"坦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种坦克之一。另外两种是美国的M1A1和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阿琼"坦克的设计得到以制造"豹1"和"豹2"坦克而闻名的德国克劳斯·马菲―韦格曼公司的帮助,然而性能上与豹式坦克有着天壤之别。印度为"阿琼"坦克专门研制了一种"坎昌"装甲,号称性能直逼英国的"乔巴姆"装甲。
另外性能存在很多缺陷:
炮塔和车体设计不适于顺利、安全地操作,例如驾驶员开窗驾驶时,炮塔转动会碰到头部;火炮处于正前方向时,驾驶员无法出入驾驶舱。
火控系统的部件既未做到一体化,又缺乏相互配合。
炮弹装填速度慢得无法接受,例如装待发射弹一发需15s,装非待发射弹的时间更长。
装填炮弹时火炮必须调到一定仰角,否则无法装弹。
高射机枪由装填手在车外操作,操作高射机枪与装炮弹不能同时进行。
炮塔中只有3发待发射弹,陆军要求至少有12发待发射弹。
样车炮塔结构不合理,容易卡弹。
样车重达52~60t,比原计划的45t增加太大,严重影响坦克的机动性并造成铁路运输困难和超过桥梁安全通过标准。
乘员工作环境对发挥乘员最佳效能不利,例如座椅调节量小、坐着不舒服、乘员不易接近操纵设备。
动力缺陷
在的野外测试中,"阿琼"主战坦克上安装的由德国制造的MTU838Ka-501发动机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为此,印度方面不得不向德国方面寻求帮助,以解决发动机方面暴露出来的缺陷。
在野外测试中,"阿琼"主战坦克底盘采用的油气悬挂系统中的活塞杆也出现了失灵等故障。同时,"阿琼"主战坦克上的空气过滤器的早期报警装置也出现了故障。
⑵ 印度军工又一笑话,研发三十年只能用一年
1. 印度军工的又一笑话:研发三十年的阿琼坦克只能使用一年
印度军工的笑话层出不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阿琼坦克的故事。这款坦克从研发到服役,耗时长达三十年,然而实际上只使用了短短一年便基本退出了印度军方的战斗序列。
2. 印度与本土的关系:若即若离的历史纠葛
印度和本土的关系复杂,历史上一直若即若离。印度总喜欢拿我们当假想敌和对手,无论在人口、经济还是最重要的军工领域,都与我们进行比较。
3. 印度军工的薄弱基础:影响军事装备的质量
由于印度薄弱的经济基础,其军工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印度军工成了世界最大的笑话,其中最知名的笑话莫过于阿琼坦克的故事。
4. 阿琼坦克的诞生背景:印度独立后的影响
印度是英国之前的殖民地,独立后加入了组织,受到英国很大的影响。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英国为印度量身打造的胜利坦克表现不佳,影响了战争结果,使印度萌生了自己研发坦克的想法。
5. 阿琼坦克的设计对标:德国豹2坦克的启示
阿琼坦克的研发对标了德国豹2坦克,然而由于印度工业基础薄弱,很难靠自己完成这样级别的装备。即便勉强完成,其结果也是装备质量不佳,粗制滥造。
6. 阿琼坦克的研发历程:漫长的三十年
阿琼坦克直到1984年才正式亮相,经过多年的实验,一次次让军方失望。然而官方无怨无悔地加大投入,使军方对此相当不满。
7. 阿琼坦克的问题:重量超标、无法实战
阿琼坦克重量严重超标,接近60吨,曾经压垮过印度的一岁绝座桥梁,使其基本不具备上战场的能力。尽管如此,印度官方似乎仍对这款坦克充满信心。
8. 阿琼坦克的服役情况:问题多多,无法大规模量产
印度军方不得不采购了124辆阿琼主战坦克,然而直到2014年,阿琼坦克存在的问题仍未解决,无法大规模量产。军方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9. 阿琼坦克的退役:问题太多,实在没法用
2015年,研发三十年的阿琼坦克只正式服役了一年便基本退出了印度军方的战斗序列。原因是这款坦克问题太多,实在无法使用。
10. 阿琼二代坦克:印度军方不再接受
印度官方牵头研发的阿琼二代坦克,军方说什么也不要了。二代阿琼的战斗全重更是超过68吨,成为世界上最重的坦克。
11. 印度军工的实际水平:阿琼坦克的故事
从阿琼坦克身上,人们就能看到印度军工的实际水平,真的是一个笑话。
⑶ 胜利主战坦克的发展历史
1961年8月,为满足印度陆军对新型主战坦克的需要,印度政府在评价了英国和联邦德国的主战坦克设计之后与英国维克斯有限公司签订了一项合同,包括在英国制造样车,由维克斯有限公司供应90辆生产型坦克,并在印度马德里附近的阿瓦迪市建造一家新的坦克生产厂。印度称由英国维克斯有限公司设计的这种坦克为Vijayanta或Victorious,即胜利式主战坦克。
该坦克又称为维克斯MK1型坦克。最初的两辆样车于年制成,其中一辆交给了印度,另一辆留在维克斯公司供发展改进使用。维克斯公司埃尔斯维克工厂(Vickers Elswick Work)于1965年生产出第一批生产型胜利式主战坦克,印度也于1965年1月生产出第一辆该种坦克,但是主要部件是英国供应的。此后,印度逐步扩大坦克部件的自给能力,最终达到全部部件在印度生产。
英国维克斯公司设计和制造的维克斯MK1型坦克重量在39t以下,但由印度生产的胜利式坦克战斗全重达到41~42t。
截止1984年初,印度完成了陆军订购的1400辆胜利式坦克生产任务,连同从英国进口的坦克在内,总共拥有该型坦克1500辆。
1981年初,英国马可尼雷达系统(Marconi Radar Systems)公司获得一项600万英镑合同,为印度胜利式坦克提供70套SFCS 600型坦克火控系统,同时附有选择购买70套(600万英镑)SFCS 600型火控系统的附加合同。然而到1988年初,只兑现了70套主合同。印度其余胜利式坦克仍安装印度巴拉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Bharat Electronics Ltd)设计的坦克火控系统。1981年,英国巴尔和斯特劳德(Barr and stroud)公司向印度提供了1套已在奇伏坦(Chieftain)坦克和其他装甲战车上使用的带激光测距仪的瞄准镜供胜利式坦克试验使用。
1983年,印度陆军对分别装有英国维克斯防务系统(Vickers Defence Systems)公司动力传动装置和美国康明斯(Cummins)公司动力传动装置的胜利式坦克进行了对比试验,前者采用罗尔斯·罗伊斯(Rolls Royce)公司的康达(Condor)柴油机,后者使用康明斯公司KTA3柴油机。1983年年中印度宣布从里兰德(Leyland)公司订购了250台L60发动机,第一批150台,第二批100台。该发动机将在印度生产,但印度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装新车的改造老车的需要。
1987年春印度陆军执行比松(Bison)计划,按照此计划胜利式坦克将要安装新型发动机、新型火控系统、附加装甲,火炮配有印度设计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炮口校正系统。
1987年年中,对3种装有3种不同型号发动机的胜利式坦克完成了试验工作,3种发动机是功率为551kW(750马力)的珀金斯发动机(Perkins Engines)公司的康达(Condor)CV-12柴油机、联邦德国MTU公司MB837型8缸柴油机和康明斯公司柴油机,将从中选定一种作为更新型动力装置,其数量至少400台。
到1988年5月,该坦克更新用动力装置仍未选定,为此珀金斯发动机公司与印度格里夫斯·科顿(Greaves Cotton)公司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决定由格里夫斯·科顿公司作为向该坦克供应康达CV-12发动机的印度代表。最初,由珀金斯公司供应全部零件,以后逐步增加印度自己生产零部件的比例。
在印度自行研制的阿琼(Arjuna)主战坦克上安装的坎钱(Kanchan)式复合装甲也将安装到该坦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