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美国要制裁伊朗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当地时间8月7日零时起,美国正式启动对伊朗新一轮的经济制裁。这是作为今年5月份,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的回应。制裁消息一出即引起伊朗强烈反弹,伊朗拟在特殊情况下“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并就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的演习。
Ⅱ 美国针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伊朗总统为何称为是“经济恐怖主义”
因为美国一直对他觉得需要制裁的国家进行经济制裁。并且美国作为世界上的霸权国家,对于经济制裁这件事情他做的得心应手。无论是哪个国家惹到他,他就实行经济封锁。特别是伊朗现在被美国针对,所以伊朗总统称美国,这是经济恐怖主义。利用封锁经济来击垮一个国家。
俄罗斯、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白俄罗斯五国领导人出席了欧亚经济委员会最高理事会会议,与会方讨论了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建立统一金融市场、调整成员国进口关税、协调成员国在天然气供应和运输等领域立法等议题。会议期间,欧亚经济联盟与新加坡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Ⅲ 为什么制裁伊朗
1,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11月27日在中国和俄罗斯的支持下,以绝大多数票通过赞成制裁伊朗的决议案,以惩罚它暗地里兴建第二座铀加工设施。
2,奥巴马说,伊朗政府的政策和行动对美国的安全与利益构成严重威胁,为此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将延长一年。美国众议院10月14日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一项制裁伊朗的法案,该法案将允许美国地方政府和一些基金会停止对和伊朗能源领域有业务往来企业的投资。
3,2008年3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803号决议,决定进一步加大对伊朗核计划及其相关领域的制裁,但同时表示将继续加大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外交努力。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美国对伊朗核能开发计划提出“严重质疑”,并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通过多项相关决议,要求伊朗与其合作,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终止铀浓缩活动。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代表欧盟的法国、德国、英国积极斡旋下,伊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
为说服伊朗彻底终止铀浓缩活动,德法英3国还与伊朗举行了多轮会谈,并于2004年11月初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由于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巴黎协议未能得到落实。
为了打破伊朗核问题的僵局,去年12月,俄罗斯向伊朗递交了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的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今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于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3月28日,安理会通过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的主席声明。
6月1日,俄罗斯、美国、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举行外长级会议,提出一项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新方案,并要求伊朗尽快对这一方案作出答复。伊朗认为,六国方案虽包含“积极措施”,但也有“模糊不清之处”,有待进一步探讨,并多次表示将在8月22日前对六国方案作出答复。
由于伊朗的消极反应,六国外长7月12日在巴黎发表声明,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尽管声明隐含制裁的威胁,伊朗依然重申,伊朗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准则,但决不放弃获得核技术的权利。
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并呼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但伊朗表示,伊朗的铀浓缩活动只会继续和扩大,不会中止。
伊朗核问题在2006年初成为美国伊朗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成为美国伊朗战争的潜在导火索。
伊朗核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1950年代开始核能源开发
1980年美伊断交,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核电站燃料铀
2003年12月18日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4年4月,宣布暂停组装浓缩铀离心机
2004年6月底,宣布恢复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但暂停提炼浓缩铀
2004年9月21日,宣布开始将37吨铀矿料中的一部分用于铀转化
2004年11月,德法英3国与伊朗在多轮会谈后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德法英承诺提供核技术、核燃料和一座轻水反应堆
2004年11月22日,伊朗宣布中止铀浓缩
2006年1月10日,伊朗恢复中止了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
2006年4月11日,伊朗宣布已成功生产出纯度3.5%的低纯度浓缩铀,成为国际核八强之一(五常任理事国,印巴,伊朗)
4月2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该机构理事会和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告。报告说,伊朗未能在联合国安理会规定的期限内中止铀浓缩活动,也没有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进行全面合作。
2006年5月3日,中美法英德俄六国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协商会议未能达成成果。
Ⅳ 求以色列对伊朗核问题的政策!!!
坚决反对,不惜动用武力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
以色列积极参与组织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伙同美国计划对伊朗军事打击。
以色列与中东国家关系向来不好,由于民族宗教问题,和对巴勒斯坦的打击导致中东国家多对以色列仇恨。内贾德曾说:如果伊朗拥有核武器,就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掉。由此可见,两国关系和在核武问题上的立场。
Ⅳ 美国财政部公布对伊朗新制裁措施针对了哪些人
据报道,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对伊朗的新制裁措施,美国财政部声明称,新制裁主要针对5名伊朗人,这5人与伊斯兰革命卫队有关。
对于美国将伊朗中央银行行长赛义夫列入制裁名单,伊朗外交部16日发表声明予以强烈谴责。声明称,美国的做法延续了过去几十年来针对伊朗的“不合时宜的做法和敌对政策”,并称这种敌对政策不会给美国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让伊朗国家和政府“更加坚定、耐心、坚韧地反制美国的反伊行径”。
对于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曾回应称,中方对美方所做决定表示遗憾。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是由六国、欧盟和伊朗共同谈判达成的多边协议,并经过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核可,所有各方都应当认真执行,维护全面协议的完整性和严肃性。这有利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促进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对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热点问题也具有示范意义。当前形势下,中方呼吁所有各方本着负责任态度,从长远和大局出发,坚持政治外交解决方向,妥善管控分歧,尽快回到继续执行全面协议的正确轨道上来。中方将本着客观、公正和负责任态度,同各方保持对话协商,继续致力于维护和执行全面协议。
据悉,2015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同时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国际社会解除对伊朗实施的制裁措施。
本文来源:海外网
Ⅵ 美国提出的延长对伊朗武器禁运决议的目的是什么呢
美国提出的延长对伊朗武器禁运决议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在中东的霸权地位,逼迫伊朗在伊核问题上让步。
美国在联合国煽动延长制裁,对伊朗进行极限经济封锁。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又想在联合国上针对伊朗发号施令,要求无限期延长对伊朗武器禁运协议,但是美国昭然若揭的野心并没有得到国际支持。
从特朗普的一系列动作来看,有可能伊朗的铤而走险正是他所希望,美国长期战备也有能力应对突如其来的战争。
Ⅶ 美国对叙利亚和伊朗分别持以什么态度
美国对叙利亚和伊朗的态度是:对叙利亚实施制裁,以压促变;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以打促变。
美国近些年来之所以在中东不惜一切,大动干戈,其目的只有三个,一是:维护美国在中东的霸权和利益。二是:保卫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和生存环境。第三: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组织,消除他们对美国的威胁。而以上三点才是支撑美国在中东的一切行动,一旦哪国的行为对美国上述三个支撑点构成威胁,美国必将采取一切行动,但是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虽然叙利亚一贯对美采取敌视政策,但是他并不能对美国构成真正的威胁,而唯一满足上述三点的只有伊朗,伊朗一贯采取反美反西方的政策,是世界坚定的反美国家,也是中东唯一一个能够挑战美国霸权的国家,伊朗高官多次发出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摸去的惊人之语,其正在大力发展的“核武”更是对以色列的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打击美国在中东的霸权,伊朗支持伊拉克反美武装对驻伊美军采取袭击。为了打击伊朗,美国以及盟国多次对伊朗采取严厉的支持措施!
叙利亚问题毕竟是阿盟内部事务,他们也不希望西方再次把阿拉伯世界搞乱,而以色列也不希望西方盟友对叙利亚动武,一着不慎或将引火烧身。而伊朗作为中东坚定的反美国家,也是对美国中东霸权造成直接威胁的国家,美国绝对不会允许任何国家威胁到他的利益,虽然伊朗的军事实力相对较强,但是伊朗的存在也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构成威胁,一旦西方国家采取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他们必定会全力协助,或许将减少西方国家的损失。当前西方国家看似对叙利亚施加的压力很大,但是美国以及盟友的矛头并不是叙利亚,而是伊朗,因为西方国家对叙利亚完全可以采取“以压促变”的战略,事实上叙利亚的战与否,将直接影响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安危,更何况叙利亚对美国的中东霸权没有构成任何威胁,而唯一能对美国中东霸权和以色列安危以及美国阿拉伯盟友构成威胁的是伊朗,虽然伊朗的实力相对较强,但也不排除美以对其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当前西方貌似要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但这很可能是西方的一个幌子,声东击西,意在伊朗。
Ⅷ 美国务卿要对伊朗实施“最严厉”制裁吗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21日表示,伊朗如果不改变当前路线,将受到美国“最严厉的制裁”。
蓬佩奥当天在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发表演讲,阐述美国在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后的对伊政策。他表示,伊朗政府当前所走的道路是“不可接受、无益的”,美国将向伊朗施加“前所未见的金融压力”,直至伊朗作出改变。
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因该协议而豁免的对伊制裁。在过去两周,美财政部发起多轮与伊朗相关的制裁。
18日,欧盟委员会提议重启一项尘封多年的反制裁条例并计划采取其他多项措施,以保护欧洲企业免受美国对伊朗制裁的影响。
来源:新华网
Ⅸ 伊朗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伊斯兰革命后第一部宪法于1979年12月颁布,规定伊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权统治高于一切。
1989年4月对宪法进行部分修改,突出强调伊斯兰信仰、体制、教规、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绝对权力不容更改。同年7月,哈梅内伊正式批准经全民投票通过的新宪法。伊朗伊斯兰议会是最高国家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议会通过的法律须经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方可生效。
伊朗的军事制度:
伊朗实行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2年。
武装力量由军队和伊斯兰革命卫队组成。领袖为武装力量总司令。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最高军事领导和国防政策的制定机构,由总统、两名领袖代表、司法总监、议长、军队总司令、卫队总司令、国家计划和预算组织主席及外交、内务、国防和情报部长组成。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二年。
伊朗宪法规定政教统一,宗教领袖为武装部队总司令。最高国防委员会是领袖领导下的军事决策机构,成员有总统、国防部长、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以及领袖指定的两名顾问。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革命卫队和准军事部队组成。
Ⅹ 从奥巴马到特朗普,美国对伊政策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美国对伊政策的变化,与美国两党理念不同、特朗普与奥巴马个人风格差异,以及美国页岩气技术进步等均密切相关,背后存在很清晰的逻辑。奥巴马作为一名民主党总统,为达到其遏制中国的战略目的,其基本出发点是最大程度利用盟友的力量。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具有浓烈的特朗普个人风格。特朗普作为一名共和党总统,他认为美国的利益是第一位的,盟友的地位是次要的。
无论伊朗怎么选择(只要不选择直接和美国开战),极限施压伊朗对于美国而言都是获利:如果伊朗坚挺,且伊朗国内也不出现政权更迭,中东会始终保持紧张态势。
国际油价会持续上涨,油价变化的节奏完全被美国掌握。中国的能源进口通道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如果伊朗出现内乱,美国就可以进一步地控制国际石油,打掉一个重要的、不受美国控制的能源输出大国,进一步地抓紧中国软肋。因此,只要美国在施压伊朗的时候不要玩脱了,导致真的发生战争,美国非常乐意看到这种紧张对峙局面维持下去。
美国也笃定伊朗只会不断地防御,只要美国不主动出击,伊朗自己肯定不会开战。保持这种极其紧张,但就是不开战的状态最符合当前特朗普和美国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