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的甲酯是什么

印度的甲酯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5-01 17:10:54

1.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具体介绍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北郊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子公司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球的毒气泄漏事故。凌晨时分,厂区内突然响起刺耳的汽笛声,紧接着一声巨响,一道巨大的气柱冲向天空,形成了蘑菇状的毒气团。此次事故并非简单的爆炸,而是源于农药厂中异氰酸甲酯(MIC)的泄漏。


博帕尔农药厂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1969年建立,专门生产西维因和滴灭威等农药。这种剧毒气体MIC在空气中只需极小剂量就能引起眼睛刺激,大量吸入则会致命。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曾使用此毒气在集中营造成大规模死亡。在博帕尔,45吨异氰酸甲酯被冷却储存于地下不锈钢罐中。


12月2日晚,工人发现储槽压力异常,凌晨零时56分,液态异氰酸甲酯从破裂的保安阀泄漏,迅速扩散。尽管化工厂在几分钟内关闭了设备,但已泄漏的30吨毒气迅速转化为烟雾,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扩散,覆盖了25平方公里,数百人在睡梦中失去生命。在数天内,就有超过2500人丧生,20万人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包括附近的3000头牲畜。


事故发生后,居民们恐慌地逃离污染区域,用各种方式逃离毒气的威胁。许多人的眼睛被毒气伤害,只能摸索前行。悲剧不断上演,许多人在逃亡过程中不幸丧生,尸体沿途堆积。截至1984年底,已有2万人死亡,20万人遭受影响,其中5万人可能永久失明或终身残疾,孕妇和胎儿也遭受重创。这场灾难的后果持续影响着幸存者的生活。




(1)印度的甲酯是什么扩展阅读

印度博帕尔灾难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意外,影响巨大。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的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属下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贫民区附近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大灾难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现在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仍然因这一灾难远比其他印度城市为高。由于这次事件,世界各国化学集团改变了拒绝与社区通报的态度,亦加强了安全措施。这次事件也导致了许多环保人士以及民众,都强烈反对将化工厂设于邻近民居的地区。

2. 异氰酸甲酯博帕尔毒气(异氰酸甲酯)泄漏事故


1984年,在印度博帕尔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毒气泄漏事故,该事故的主要致害物质是异氰酸甲酯。这起灾难发生在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博帕尔开办的一家农药厂发生事故,导致大量异氰酸甲酯泄漏。这场灾难造成了1.5万多人死亡,并对博帕尔地区近100万居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印度政府对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进行了起诉,并在事故发生后获得了4.7亿美元的赔偿费。



2010年6月7日,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地方法院对这起事件做出了裁决,判定8名被告在25年前的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中有罪。这8名被告中包括当时发生毒气泄漏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博帕尔工厂的董事长马欣德拉和其他几名管理人员。其中1名被告已经死亡。然而,这起印度最惨毒气泄漏案诉讼25年后才宣判,获罪的只有7名印度籍高管,而美国老板则仅支付了赔偿金了事。



这起灾难发生在1984年,当时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北郊建立了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生产滴灭威、西维因等杀虫剂。这些产品的化学原料是一种叫做异氰酸甲酯的巨毒气体。1984年12月3日凌晨,这家工厂储存液态异氰酸甲酯的钢罐发生泄漏,引发了这场20世纪最着名的灾难。印度中央调查局在灾难发生后对12名相关人士提出了指控,包括美国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时任主席沃伦·安德森和公司的8名印度籍高管,以及公司本身和旗下的两家小公司。然而,由于一名遭到起诉的印度高管已经死亡,法院最终只判决了7名印度籍高管有罪,这些人将面临最高两年的有期徒刑。



这场灾难至今仍然困扰着受害者及其家属,以及当地的活动家。他们对法院的判决表示不满,认为判决太轻太晚。同时,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美国老板安德森在灾难发生后曾被捕,但很快就离开印度回国,之后就没有在印度法院的审理程序中露面。目前,安德森生活在纽约。尽管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1989年向印度政府支付了4.7亿美元的赔偿金,但在2009年进行的一项环境检测显示,在当年爆炸工厂的周围依然有明显的化学残留物,这些有毒物质污染了地下水和土壤,导致当地很多人生病。



灾难发生后,很多受害者因为毒气泄漏失去了工作能力或者患上慢性病,只获得了1000到2000美元不等的赔偿。印度总理辛格在泄漏事件25周年纪念活动中称这起悲剧“一直折磨着所有印度人的良心”,并承诺要继续解决当地饮用水遭污染问题。然而,这场灾难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对受害者及其家庭以及当地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2)印度的甲酯是什么扩展阅读

异氰酸甲酯,是一种无色有刺鼻臭味、催泪瓦斯味的液体,常作为有机合成原料,用作农药西维因的中间体。

3. 1984年博帕尔爆炸事件:57.5万人身亡,20万人残疾,后来怎样

科技使得人类不断进步,人们善用这种力量,各国的经济、文化得以快速发展,但人类却总是在利用这种力量的同时,忘却了它可能带来的危害。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史上许多的人为灾难就是人类轻视规则而犯下的大错。印度在1984年,就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化学大爆炸,这场灾祸,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了50多万无辜民众的伤亡。科技的不妥善使用,终会给人类带来无法挽救的灭顶之灾。

一切噩梦的来源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仅次于中国的一个大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印度的人口就在战后首次超过了4亿,人口是增多了,但印度当时还处于一种落后的农业状态,现有的农业技术不足以产出养活4亿人口的粮食。此时的印度民众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生活、卫生条件也都不达标,更是在这种情况下,大面积的催生出了大量人口密集且环境落后的贫民窟。

几十万人因爆炸引起的毒气身亡,但负有责任的8位被告,却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直到2010年,印度政府才对他们进行了正式的判决,但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一人早已离世,剩余七人也最多被判刑两年,对于他们造成的后果来说,这点惩罚实在是不足以服众。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做的恶,被印度人民看在眼里,如此敷衍的道歉和赔偿态度,激起了印度人民的愤怒,终于在不间断的诉讼下,联合碳化物公司将自己股份的一半用于建造医院,收治伤民。联合碳化物公司这样一来,不仅直接折损了自己的名声,而且又破了财,此后逐渐走向衰亡。

科技的力量可以给人类造福,但同样它也有着强大的毁灭能力,人类要善用科技,同时也要敬畏科技,追求效率和作用时,一定要遵守规范,绝对不可有侥幸心理。

4. C2H3NO是什么物质

C2H3NO是有毒物质。

C2H3NO是异氰酸甲酯。始于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部博帕尔市北郊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的农药厂的严重毒气泄漏事故。其中就有一种异氰酸甲酯(MIC)的剧毒液体。

异氰酸甲酯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2H3NO,带有强烈气味的无色液体,有催泪性,易燃,剧毒,常作为有机合成原料,用作农药西维因的中间体。

理化性质:

熔点:-45℃。

沸点:37~39℃。

密度:0.923g/cm3。

闪点:-7℃。

临界压力:5.48MPa。

引燃温度:535℃。

饱和蒸气压:46.3kPa(20℃)。

爆炸上限(V/V):26%。

爆炸下限(V/V):5.3%。

外观:无色液体。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异氰酸甲酯

5. 异氰酸甲酯的泄漏事故

1984年发生在印度博帕尔的毒气泄漏事故,毒气成分即为该气体——异氰酸甲酯!
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博帕尔开办的一家农药厂发生一起严重的毒气(异氰酸甲酯)泄漏事故,给当地造成巨大灾难。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这起事故共造成1.5万多人死亡。印度政府估计,博帕尔地区有近100万居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事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向印度政府支付了4.7亿美元的赔偿费。
新华网孟买2010年6月7日电(记者聂云)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地方法院7日作出裁决,判定8名被告在25年前的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中有罪。 ;据印度媒体报道,博帕尔地方法院宣布,8名被告在25年前的毒气泄漏灾难中犯有疏忽导致死亡等罪。在被宣布有罪的8名被告中,包括当时发生毒气泄漏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博帕尔工厂的董事长马欣德拉和其他几名管理人员。其中1名被告已经死亡。
这印度最惨毒气泄漏案诉讼25年后才宣判,获罪的只有7名印度籍高管,美国老板赔钱了事
时隔25年后,印度一家地方法院对1984年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做出了姗姗来迟的判决,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的7名印度籍高管当天被裁定因玩忽职守导致他人死亡,各自将面临最高两年的有期徒刑。当天,数百名幸存者家属和环保人士聚集在法院周围,抗议法院对这起20世纪最严重工业灾难肇事者的判决太轻太晚。判决太迟太轻惹民愤1969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北郊建立了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滴灭威、西维因等杀虫剂。这些产品的化学原料是一种叫异氰酸甲酯的巨毒气体。1984年12月3日凌晨,这家工厂储存液态异氰酸甲酯的钢罐发生泄漏,引发了20世纪最着名的一场灾难。印度中央调查局在灾难发生后曾对12名相关人士提出指控,包括美国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时任主席沃伦·安德森和公司的8名印度籍高管,以及公司本身和旗下的两家小公司。由于一名遭到起诉的印度高管已经死亡,这家法院7日以玩忽职守致他人死亡判决余下7名印度籍高管有罪,包括当时的印方主席克沙布·马欣德拉,很多人已经是70多岁。按照这项罪名,他们最多将被判处两年监禁。这7名高管只是公司操作层面负责人,更高级别公司管理人员一直逍遥法外。毒气泄漏事件的幸存者和家属以及当地的活动家7日早早聚集到法院周围,举着横幅抗议对肇事者的惩罚太轻太晚。由于做出有罪判决的是印度的一家地方法院,被告还有权向高一级法院提出上诉,估计这一过程又要持续数年时间。“博帕尔毒气泄漏受害者抗争”组织表示这样的判决是对受害者的侮辱,该组织的卡尔尼克无奈地说:“即使最后被判定有罪,2年的监禁又能代表什么,再说他们还可以上诉。” 印度法院7日做出判决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发表声明说:“自从多年前(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的)指控被分成不同的案件后,联合碳化物公司及其官员就与此次判决无关。”美方老板逍遥法外灾难发生后,公司的美国老板安德森曾短时间被捕,但很快就离开印度回国,之后就再也没有在印度法院的审理程序中露面,目前他生活在纽约。去年7月,这家法庭对安德森发出逮捕令,并要求印度中央政府向华盛顿施压要求引渡,但一直没有下文。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1989年向印度政府支付了4.7亿美元的赔偿金,该公司在1999年被陶氏化学收购。陶氏化学在2009年博帕尔泄漏事件25周年时曾表示,联合碳化物公司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来帮助受害者和他们的家人,称印度政府有责任向当地居民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和医疗服务。2009年进行的一项环境检测显示,在当年爆炸工厂的周围依然有明显的化学残留物,这些有毒物质污染了地下水和土壤,导致当地很多人生病。因为毒气泄漏失去工作能力或者患上慢性病的受害者当年获得了1000到2000美元不等的赔偿,但是还有很多受害者一分钱都没有拿到。印度总理辛格在泄漏事件25周年纪念活动中称这起悲剧“一直折磨着所有印度人的良心”,承诺要继续解决当地饮用水遭污染问题。(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6. 历史上印度那啥化学物质泄露了导致众多人死亡和失明

晚上好,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几十年前印度制造化肥农药的工厂使用的原料异氰酸甲酯泄漏事故。异氰酸甲酯因为含有氰根对人体有猛毒,工序也不复杂是异氰酸和无水甲醇发生酯化反应或者脂肪酸酯的酯置换后产物请酌情参考。已知的绝大多数PU固化剂异氰酸酯挥发气体都对人有害。

7.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的具体介绍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部博帕尔市北郊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的农药厂,突然传出几声尖利刺耳的汽笛声,紧接着在一声巨响声中,一股巨大的气柱冲向天空,形成一个蘑菇状气团,并很快扩散开来。这不是一般的爆炸,而是农药厂发生的严重毒气泄漏事故。
博帕尔农药厂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于1969年在印度博帕尔市建起来的,用于生产西维因、滴灭威等农药。制造这些农药的原料是一种叫做异氰酸甲酯(MIC)的剧毒液体。这种液体很容易挥发,沸点为39.6℃,只要有极少量短时间停留在空气中,就会使人感到眼睛疼痛,若浓度稍大,就会使人窒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正是用这种毒气杀害过大批关在集中营的犹太人。在博帕尔农药厂,这种令人毛骨惊然的剧毒化合物被冷却贮存在一个地下不锈钢储藏罐里,达45吨之多。
12月2日晚,博帕尔农药厂工人发现异氰酸甲酯的储槽压力上升,午夜零时56分,液态异氰酸甲酯以气态从出现漏缝的保安阀中溢出,并迅速向四周扩散。毒气的泄漏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虽然农药厂在毒气泄漏后几分钟就关闭了设备,但已有30吨毒气化作浓重的烟雾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迅速四处弥漫,很快就笼罩了25平方公里的地区,数百人在睡梦中就被悄然夺走了性命,几天之内有25000多人毙命。
当毒气泄漏的消息传开后,农药厂附近的人们纷纷逃离家园。他们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向四处奔逃,只希望能走到没有受污染的空气中去。很多人被毒气弄瞎了眼睛,只能一路上摸索着前行。一些人在逃命的途中死去,尸体堆积在路旁。至1984年底,该地区有2万多人死亡,20万人受到波及,附近的3000头牲畜也未能幸免于难。在侥幸逃生的受害者中,孕妇大多流产或产下死婴,有5万人可能永久失明或终生残疾,余生将苦日无尽。

阅读全文

与印度的甲酯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人民币换伊朗币多少 浏览:668
伊朗男排怎么都是胡子 浏览:426
意大利的大衣品牌有哪些 浏览:2
印度尼西亚的新冠病毒怎么采取措施 浏览:888
意大利喇叭有什么牌子 浏览:489
越南可以寄什么快递 浏览:56
从外国来中国要隔离多久 浏览:198
在中国做期货的有多少人 浏览:756
印尼亚运会中国队为什么不参加举重 浏览:907
中国牛奶有什么牌子的 浏览:359
中国银行装修贷审核通过需要多久 浏览:612
中国神字从哪里来 浏览:341
中国出国人数会达到多少 浏览:370
意大利油头适合什么人 浏览:622
横县新福乡到越南凉山有多少公里 浏览:290
中国的街球高手在哪里 浏览:36
印尼阿曼有什么特产 浏览:594
伊朗和t90哪个好 浏览:1001
伊朗联赛为什么总是小球 浏览:994
印度矿产资源是什么 浏览: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