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泰国 越南 缅甸 老挝 各国玉米种植面积 品种 产量
,印度尼西亚农业部种植司司长阿马德-曼格加-巴拉尼本周一表示,由于政府推广种植新品
种甘蔗,加上糖厂添置新的制糖设备,估计2009年度印度尼西亚的食糖产量将达到330万吨的水平。
按照印度尼西亚政府的预测,估计2008年度印度尼西亚的食糖产量将从2007年度的240万吨增至260-280万
吨。
巴拉尼表示,政府不仅希望扩大甘蔗种植面积,而且希望扩大新品种甘蔗的种植量,另外,目前爪哇地区部分
糖厂为提高生产力已开始淘汰陈旧的制糖设备。
印度尼西亚国内生产的白糖主要供居民消费,但国内食糖产量还不足以满足全国2.20亿人的食糖消费需求。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食糖进口国,根据印度尼西亚农业部掌握的情况,估计2008年印度尼西亚的甘蔗
种植面积将增长3%,从2007年的419,718公顷增至432,354公顷(约合107万英亩)。
往年印度尼西亚不仅进口工业用糖,还进口居民用糖,其主要从泰国和澳大利亚两国进口所需的食糖。数据显
示,2007年印度尼西亚共进口了45万吨居民用白糖,为填充国内食糖库存,今年印度尼西亚还打算进口11万吨
白糖。
❷ 中国在世界农业大国排名第几位
第一啊,2016年全球粮食总产量排名:中国的 5.57 亿吨第一,美国4.43 亿 吨第二,印度2.94亿 吨第三,俄罗斯1.03亿吨第四,巴西1.01亿吨第五。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而且农业生产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四大粮食作物中,有两个都是发源于中国,它们分别是大豆和稻谷。 就拿我们的水稻来说,目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亩产达900~1000公斤,这是其他国家可望不可及的产量。 早在201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高达6.1亿吨以上,其中,多个粮食品种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玉米总产量为2.15亿吨,位居世界第二。 稻谷总产量为2.08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小麦总产量为1.3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而在我国粮食生产最多的省份分别是黑龙江(6019万吨)、河南(5973万吨)、山东(4723万吨)。 不过目前,中国有两个最突出的人口问题: 一个就是人口总量,我们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人口不断增加,而耕地却日趋减少,粮食压力倍增; 另一个就是老龄化,人口总量变多,但劳动力却下降了,这也将是一个隐患。
拓展资料:中国并不是世界大米、小麦、粗粮和肉类产品的主要贸易国。自2003年以来,中国在满足了自身消费增长需要之余,还向国际市场上出口了大米、小麦和肉类产品。虽然中国是粗粮的纯进口国,但中国的进口量远小于欧盟、日本、韩国、墨西哥等国家,近两年来进口量也没有出现激增。而澳大利亚等传统出口大国的出口量因为干旱而锐减,欧盟的进口在2007年出现了激增。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的巨额农业补贴严重扭曲了贸易,人为压低了国际农产品价格,致使发展中国家的中小粮食生产者和农民不得不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生产其他经济作物,致使许多中小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自给能力严重不足,大量依赖进口来维持国内粮食供应。同时,多年来,自由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的传播也钝化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自身农业生产的愿望,天真的认为世界粮食供应永远是充足的,可以完全依赖便宜的进口来替代国内生产,这也是许多国家对这次危机的爆发和持续准备不足的潜在原因。
❸ 粮食是人类的必需品,各国粮食的单产为多少
中国是世界第四大耕地面积,世界上最多的粮食33542017年生产了6.179亿吨,加上其他油料作物,总计超过6.6亿吨。当然,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年进口总量超过1亿吨,其中绝大多数是大豆。美国的粮食产量约为4.4亿吨,在全球排名第二,加上大豆等油料作物超过5.5亿吨。印度的粮食产量是全球第三大约3.136亿吨。另外,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印度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年产量超过1亿吨,但其中绝大多数是大豆。美国每年的粮食产量约为4.4亿吨,居世界第二位。加上大豆的产物,粮食的年产量将超过约5.5亿吨。
印度的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年产量达3.136亿吨。美国是世界价格的粮食出口监,印度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监。实际上,印度人口也已经接近13.5亿,但中国的13.95亿人口紧随其后,印度的粮食产量为什么与中国相差这么大?其中形成的现车原因主要是印度的饮食结构不同。印度的很多居民主要以素食为主,印度绝大多数人口每天只吃两餐,这为印度省下了很多粮食,在粮食供需方面没有中国那么大。
❹ 为什么印度在人均粮食产量只有中国一半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大量出口,而中国却要大量进口粮食
首先,粮食有许多种,包括玉米、大豆、红薯、大米、小麦等印度和中国的粮食作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很大的差别。
题目中可以作为人们日常吃的粮食只有大米和小麦,而在这两种作物上,印度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的差距不是那么的大,中国的大米产量1.44亿吨,小麦产量有1.26亿吨,总量共2.7亿吨;而印度的大米产量约1亿吨,小麦产量有0.9亿吨,总量共1.9亿吨。
而且,印度的主要经济来源就靠农业,所以贫穷的人们需要通过卖出粮食来让自己获得钱财买一些生活必需品,维持生活的正常运转。而中国则不一样,拥有现代化的农业工具。
❺ 2019年世界各国的粮食产量有多少
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6.8亿吨左右,印度的粮食产量约为3.136亿吨。另外,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而印度则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俄罗斯1.4亿吨左右。
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的粮食产5.5亿吨,其中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中国、美国、印度的粮食产量位居前三。广义上的粮食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小麦、玉米和水稻等,还可以包括豆类、薯类、油菜籽等。
如果加上大豆,那巴西的粮食(广义粮食)的产量则在2亿吨以上,并且巴西还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印度尼西亚的粮食产量也在1亿吨以上,约为1.09亿吨,全球第六名,也是东南亚各国中粮食产量最高的国家。
❻ 中印两国的耕地和粮产量各是多少
我国和印度是亚洲比邻的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土地资源和粮食市场均为两国国计民生中最重要的问题。同为发展中国家,面对土地有限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在发展中有许多共同的困难。对两国有关农业及粮食市场进行相互比较和研究,对发现问题,相互借鉴,会有一定帮助或启发。
一、耕地和人口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国土面积328.7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0.5亿。人口密度为319人/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134人/平方公里)的2.38倍。但印度国土可利用率远高于我国,印度耕地约1.2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5%,而我国耕地仅占国土的13.54%。按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我国耕地面积1996年为1.30039亿公顷,2001年已降至1.27亿公顷,而且其中常用耕地为1.05826亿公顷,临时性耕地为0.21256亿公顷。由于两国均为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土地和耕地资源统计困难,要做到十分精确有相当的难度。所以,模糊一些看,我国国土面积虽然远大于印度,但可利用的耕地面积,基本与印度相同。那么由于我国人口多于印度,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就明显小于印度。我国人均耕地为0.1公顷,印度为0.15公顷。中印两国均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我国乡村人口为7.6851亿,占人口总数的59.47%。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我国2003年农村在册人口为9.3751亿,占人口总数的72.55%。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上学、务工,或开办乡镇企业,脱离了农业生产,这部分人生活状况已基本城镇化了。国家统计局的乡村人口数据,就是考虑到这一基本事实,在乡村人口数中,减去了长期脱离农业生产的这部分人,因此,乡村实际人口数远低于在册人口。即使如此,我国农村人口也高于印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2002年的数据,印度农村人口为5.5328亿,占人口总量的52.7%。按国家统计局的较低数据,我国农村人口比印度多2.1523亿。农村人口多于印度,而耕地面积基本持平,可见,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窘境要甚于印度。
印度谷物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少的年份有0.9亿多公顷,多的时候也不过1亿多公顷,几十年来变化不大。而我国近几十年来谷物种植面积有减少趋势。可以稍感欣慰的是我国贫困人口远少于印度,印度贫困人口为3.2亿,而我国仅为3000多万。但据我国专家介绍,我国有很大数量的人口处于贫困边缘,在农产品生产可以增收时,他们就处于贫困线之上,当市场情况不利于农产品生产增收时,这部分人就可能掉到贫困线之下。加上这部分处于边缘的人口,我国的数字就高达7000万人以上。
我国GDP远高于印度,2003年为1.4082万亿美元,同期印度只有0.558万亿美元,我国是印度的2.5倍。人均GDP我国为1089.9美元,印度为531.6美元,印度只相当于我国的1/2。
二、粮食产量
中印两国粮食产量十分悬殊,据国家统计局及其引用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即使是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比较低时也相当于印度的近两倍。我国为4.307亿吨,印度为2.49亿吨。当然,我国人口也多于印度,产量多一些是应当的。但不能忽视的是,我国是在耕地面积与印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生产了如此高数量的粮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我国农业的生产技术高于印度,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印度产量低,说明其生产力发展还有巨大潜力;我国产量高,继续在有限耕地上再提高产量难度就相对较大。
分品种看,2003年我国稻谷产量为1.6066亿吨,印度为1.3351亿吨。我国小麦产量为0.8648亿吨,印度为0.6932亿吨。我国玉米产量为1.1583亿吨,印度为0.147亿吨。我国大豆产量为0.1539亿吨,印度为0.068亿吨。两国稻谷和小麦的差距并不大,考虑到中国人口较多,生产量略多一些是正常的。差距比较大的是玉米产量,我国相当于印度的10倍;其次是大豆产量,我国是印度的2.26倍。
按人均占有的粮食产量,我国高于印度。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粮食产量人均占有量上升较快,1980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产量为326.7公斤,而印度同期只有216.2公斤。1990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升至393.1公斤,比1980年增加了66.4公斤,增幅为20.32%。同期印度也有所增长,人均为235.7公斤,比1980年增加了19.5公斤,增幅为9.02%。2003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为334.3公斤,比90年代有所减少。同期印度为237.7公斤,也略有减少。总体看,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比印度多100公斤左右。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末的1996-1999年曾连续4年人均粮食产量超过400公斤,而印度从未达到过300公斤。
分析上述数字,中印两国粮食供应量的巨大差异给人以深刻印象。一般认为,粮食的消费基本是一个常量,有一定刚性,过快增加或过快减少都是不现实的。如果说中印两国因人的特殊性使消费有一定差距,还可以理解,但差距达100公斤是难以理解的。那么是否印度人除粮食外还有其他大量的食物供给办法呢。答案是否定的。除粮食外的主要食物应包括肉类、禽蛋、水产品、水果、牛奶及蔬菜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2003年肉类、禽蛋、水产品、水果产量均大大超过印度,只有牛奶产量印度是我国的两倍多。有资料显示,印度是养牛大国,2003年印度牛存栏数高达2.261亿头,奶牛占有相当大比例,所以牛奶产量高,但牛肉产量仅为150万吨左右。我国牛肉产量达到630.4万吨。由于我国猪肉产量是世界第一,家禽养殖数量也十分巨大,而猪和家禽所用饲料以粮食为主。所以我国饲养业消耗了大量粮食。而印度以养牛业为主,牛的饲料用粮食较少,所以印度粮食消费量比中国少得多。
三、粮食进出口贸易情况
就2003年的情况看,中国大米出口量为234.4万吨,同期印度出口了280万吨。中国出口小麦181.33万吨,印度出口了500万吨。中国出口玉米1639万吨,印度几乎没有出口。中国进口大豆2047万吨,印度没有进口。中国粮食净出口为7.73万吨,而印度净出口780万吨。进入2004年中国由于粮食市场价格原因,出口进一步减少,进口进一步扩大,粮食净进口量达到1930万吨。而印度尽管大米库存减少了10%,仍将出口250万吨;小麦库存有690万吨降至550万吨,仍将保持100万吨出口量。预计2004年度印度粮食净出口为350万吨。
四、几点结论
1.就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潜力来讲,中印两国各有所长。印度粮食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目前较低,提高的潜力很大。由于库存和财政压力,印度目前并不急于提高粮食总产水平,而是在保证国内消费的情况下,争取扩大出口。对此,国家提供一些优惠政策给予鼓励。印度畜牧业发展受到粮食供给的制约,偏重于消耗粮食少的产业。而我国由于粮食供应充足,继续发展畜牧业,继续扩大粮食转化的规模,仍有很大潜力和市场。
2.印度在相对较低的粮食供给能力和较低的粮食库存水平下,仍能大规模出口粮食,值得思考和研究。印度对粮食安全的理解和做法均有其独特性。
3.就贫困人口问题来看,印度虽然多于我国,但我国农村人口比印度多2.16亿人,说明我国工业化进程面临的困难并不比印度小。而且由于我国可利用耕地较少,人均耕地较少,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国策决不应有丝毫动摇。
4.印度上世纪60年代前还是一个粮食极度短缺的国家,有饥荒之国之称。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发展,农业取得较大成功,由粮食短缺变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对于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来说,的确是了不起的成就。我国也走过了类似的经历。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的经济快速发展也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国民经济整体快速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当然,我国在发展中主要应瞄准世界发达国家有益的经验,在发展中尽量起点高一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印度这样与我国有许多共同之处、可比之处的国家发展情况加强研究与借鉴,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所作研究和比较其实还只是初步的,许多问题有待于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❼ 世界三大粮食产量及分布
1、小麦、稻谷、玉米被称为三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如下:
【1】小麦 世界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和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1990年小麦播种面积为23150万公顷,约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3,小麦产量59510万吨,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31%.
【2】水稻 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1990年播种面积14580万公顷,约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20%以上,年产量51850万吨,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27%.
【3】玉米 人们的食粮又是饲料作物,被视为“杂粮”或“粗粮”.1990年播种面积12910万公顷,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8.5%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三位.
2、世界小麦生产的分布
世界小麦集中分布在25°N—55°N和25°S—40°S的温带地区.
北半球主要有4个产区:西欧平原—中欧平原、东欧平原南部—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中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中海沿岸—土耳其、伊朗—印度河与恒河平原;北美中部大平原.四个小麦带占世界小麦产量的90%以上.主要商品小麦区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法国,小麦出口占世界小麦出口总量的80%以上.
南半球主要分布区:南非、澳大利亚南部、南美的潘帕斯草原等地.
3、世界玉米生产的分布
玉米原产于中美洲,是一种喜温作物.玉米分布较为普遍,大多集中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亚洲和欧洲,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4/5以上;其中以北美洲产量为最多,占世界的46.75%,居世界首位.次为亚洲(占1/5)、欧洲(占1/7).世界玉米主要集中在三大地带:①美国中部的玉米带,生产世界2/5以上的玉米.②中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四川盆地等.③欧洲南部平原,西起法国,经意大利、南斯拉夫,至罗马尼亚.1991年产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1.89亿吨),次为中国(0.99亿吨).
4、世界水稻生产的分布
水稻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台湾、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中国北方沿河地区也种植稻.[2]也就是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长.
❽ 世界玉米产量最大的国家
美国是玉米的生产大国,目前的玉米产量排在全球首位,其强大的玉米产能背景和技术研发能力使美国稳坐玉米塑料生产的头把交椅。
❾ 世界十大产玉米国家
美国、中国、巴西、印度、阿根廷、乌克兰、墨西哥、印度尼西亚、法国、南非。
美国(UnitedStates)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它也是世界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产量为3.775亿公吨。目前,中国玉米产量为2.249亿公吨,预计未来几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巴西(Brazil)玉米产量是GDP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产量为8300万公吨。印度(India)玉米主要在北方各邦种植,年产量估计为4230万公吨。阿根廷(Argentina)玉米产量超过4000万吨。乌克兰虽然玉米种植面积很小,但是生产的玉米超过3920万公吨。墨西哥(Mexico)玉米产量为3260万吨玉米,种植地区主要来自中部,该地区占总产量60%以上。印度尼西亚(Indonesia)是东盟主要的玉米生产国,产量为1900万吨。虽然玉米产量很高,但它也是主要的玉米消费国。法国每年估计生产1710万吨玉米。虽然玉米产量很大,但是法国是玉米的低消费国,大部分玉米用于出口。南非玉米年产量估计超过155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