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家长如何毁掉自己孩子的七大绝招
第一条,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这是我们家长经常做的一个事情,总说自己的孩子:“看你笨得很!你什么都做不了!”
第二条,经常拿比他“行”的人来刺激他。
“你看看,张阿姨的孩子,李阿姨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多聪明,又乖,成绩又好,你每次都考不过人家,你看看你那么不争气!”经常拿别人行的来刺激自己的孩子。
第三,把自己塑造成孩子的牺牲者。
这就是家长的悲情主义,有的孩子妈会说:“你看看我为了你,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我原来是如花似玉啊,现在弄得像个黄脸婆,为了服侍你,工作也丢掉了,什么朋友也没有了,全心全意为了你,我现在觉也睡不着了,身体也垮了....。。”把所有的责任全推到孩子身上去,让孩子背负着很重的债,下辈子都换不清。
第四条,和孩子说话要挖苦,要吼叫。
对孩子说话的时候要么是挖苦,要么就是大声地吼叫。
第五条,决定孩子的一切,不给他一点自由。
我们很多家长管孩子事无巨细,大到孩子升学、考试,将来的专业,甚至以后结婚找什么样的朋友。小到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看什么书都要管,孩子交什么朋友都要管,一切都要听家长的,你认为这是对孩子的负责任吗?这什么都不是。
第六条,学会拿孩子出气。
在单位挨领导批评了,跟同事吵了架,或者跟老公老婆吵了架,心里不舒服,拿这个孩子出气,把孩子拿来打一顿,有的家长拼命打,打重了,说:”今天天气太大了,骂我收不住手了“,这典型是拿孩子出气。
第七条,当众让孩子出丑。
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孩子的洋相。
这七条都是毁掉自己孩子的绝招,80后的”小白菜“们提醒我们家长:你们别把这七招都学会了,你只要学会了其中三招,经常用一用,你孩子不毁掉才怪呢。
㈡ 中国式父母是如何毁掉孩子的爱情的
中国式父母都是因为太过于掌控孩子的爱情才会毁了孩子的爱情。
几天前,和朋友在酒店的酒吧里,喝酒聊天。我们聊到一个共同认识的前辈。这位前辈她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个上海男,随后结婚,先后生下了一男一女。四年过去了,如今两人婚姻面临着危机,到了离婚的边缘。目前的状态是,男孩由上海男父母带,女孩由女方父母在老家带。
如果没有女方母亲的不断催促,她可能会慢慢自己找到聊得来的男友,然后顺理成章的结婚,让自己可以处于自由状态中去寻找爱情。
所以中国式父母都是因为太过于掌控孩子的爱情才会毁了他们的爱情。
㈢ 孩子是怎么被家长毁掉的
的确有些家长会犯你所列的一个或几个错误,可是本人认为大多数父母还是能做得更好的。因为爱,哪怕是丑八怪,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就是天使;因为爱哪怕孩子再怎么坏,父母总是最能无条件接受孩子的存在;最有代表意义的是海伦凯勒,她出生后不久就盲,聋,哑,她因此脾气爆燥,可是她的父母没有放弃她。所以我认为父母的爱就是最好的教育!来源:冲浪星
㈣ 一、家长是如何毁掉自己的孩子的
首先应该做的是摧毁孩子的自尊,将孩子贬到卑微的地位上.具体方法有这样几条: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毁孩子的王牌语录.3.
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具体方法举例如下:经常告诉孩子,自
从有了他,你连电影也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由于他造成的.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自己早就在事业
上有大发展了.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切不可给他一点儿自由,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他如果有日记,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这样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一个怀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绝不可能奋发上进的.
当众出孩子的丑.前6条都是在家庭里的"单练".真正要彻底毁掉他,这第7条才是杀手锏.你一定要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
容.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您掌握了以上7条,就基本上可以毁掉自己的孩子了.当然,还得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到运用自如,这样才能将你的孩子彻底毁掉,使他终身一事无成.
二、教育子女的十大误区
专家指出,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常步入误区而不知。下面几点颇值得做父母的反省:
1、过分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过分表扬,却适得其反,这样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意识,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不做;过分批评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只要指出错在哪里就可以了,以帮他们吸取教训。
2、过分民主
幼儿缺乏经验和判断力,需要父母指导,对其过分民主,会把孩子宠坏,变得为所欲为。当然,孩子长大以后可以晓之以理,让他们参与抉择。
3、大发雷霆
以为大发雷霆可震住孩子,但威信却降低了,因此脾气少发好。如果控制不住,可以先平静一下,再回来严肃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效果更好。
4、方式单一
总让孩子在墙角罚站不会有多大作用。如孩子犯了错误,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爱好限制他的某些活动,如看电视、玩游戏机或参加室外活动等。
5、从不惩罚 如果孩子对他的错误行为毫无意识的话,他是不会记住去改正的。孩子真的犯了错误,惩罚必不可少。
6、过于温和
7、滥用奖励
“如果你不再往地上泼水,吃过饭我给你吃冰淇淋”。这种方法只能纵容他下次再犯,用奖励的方法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实际上是贿赂孩子。
8、公开争吵
父母因教育方法不一致而公开争吵,会使孩子感到不安全和不知所措,因孩子常常会模仿父母。故在孩子面前,父母最好保持一致。如果有不同意见,要避开孩子进行讨论,不要让他感到只有一个人说了算,以免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不起作用。
9、永远不对
如果你总认为孩子是错的,会使他感觉自己很无能。即便他错了,你可以提醒他,让他知道你相信他有能力做到。不要用“你老是这样,从没做好过”这类话指责他。
㈤ 如何毁掉你的孩子
做一个高高在上的家长
想要毁掉自己的孩子,首先要“摆正”你作为父母的位置。
家长就是家长,不能和孩子平起平坐,你要高高在上,如果能刚愎自用些,就更绝了。
什么“教育不是管理,是示范和引导”、“把孩子当成老师,向孩子学习”、“做一个民主的家长”……都别管,你是谁,是父母,是控制者,怎么能和孩子同一级别。
这样一来,可以树立你作为家长的绝对权威,让你的孩子仰望你,害怕你,和你保持距离,不敢轻易与你沟通……
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孤僻、叛逆、自卑,之后你再进行任何摧毁孩子的操作,就会轻松许多。
第❷个
用恶毒语言贬低孩子
“猪脑子”
“废物”
“丢人”
“你怎么不去死”
“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
……
想毁掉自己的孩子,怎么做最见效呢?当然是贬低孩子,摧毁孩子的自尊。
而摧毁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语言让孩子知道,他什么都不行,学习不行、长相不行、才艺不行、家务不行、整天就知道玩游戏睡觉玩手机……总之他非常糟糕,没人赏识他。
记住,不能对孩子说任何鼓励的话,哪怕他真的做得很好,比如孩子考了98分,你不能夸他,你要声色俱厉的追问丢掉的那2分是怎么回事。
从心理学角度讲,父母坚持不懈的贬低孩子,能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
长大后,在人际交往中,他会没来由的自惭形秽,他会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世间的一切美好。
如果家长的贬低再进行得彻底一些,还能成功增加孩子患抑郁症的几率。
第❸个
活用“别人家的孩子”
想要贬低孩子自尊和自信,除了直接的语言贬低,更高级的方法,是活用“别人家的孩子”。
“看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
“你看看××,多懂事,哪像你”
“××都能考上重点中学,你怎么就不行”
……
总之,你要多挖掘别的孩子的优点,对于自己孩子的优点,你要视而不见。
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深刻体会到以下3点:
1、丧失安全感,因为父母更关注别人家的孩子
2、自己的状态不被父母接受,成为别人才是好的
3、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
第❹个
当众让孩子出丑
如果以上操作还不能对孩子形成重击的话,那只能说你的孩子太过坚强,这时候,你需要使出杀手锏——当众贬低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最高级别的羞辱。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当着孩子不认识的人贬低和批评他,得当着孩子的同学、朋友、亲戚、邻居等,尽情的让孩子当众出丑。
这样一来,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将遭遇滑铁卢式的打击,他会无地自容,会自卑、孤僻、会自惭形秽、惧怕社会……这样的人,长大后是很难交到朋友,甚至很难融入社会的。
第❺个
当着孩子面争吵
这个操作需要父母协作完成,当你们要争吵的时候,千万别顾忌孩子的感受,就要当着他的面吵骂对方。
一开始,孩子会害怕,性格会因此变得胆小、敏感、内向。
你们吵的次数多了之后,孩子慢慢就习惯了,这时候,他会变得压抑,会感受不到快乐。
如果父母能持之以恒的在孩子面前争吵,孩子会从你们身上习得冷漠、仇视等情感,长大后,这样的情感能促使他丧失爱心和责任感。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致命的,最要命的是,在如此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失去爱人的能力,他会觉得,爱情就是如此,婚姻就是如此,会彻彻底底的丧失对爱情和婚姻的信心。
长大后,他/她可能会长时间的保持单身,毕竟在他/她眼里,这世界是如此的不美好。
这时候,你们不能松懈,你们要逼迫他/她恋爱、结婚、生子,你们的孩子的不幸福的人生,就靠你们了。
第❻个
把自己塑造成“家庭牺牲者”
“我赚100块钱要辛苦多久你知不知道?”
“我们累得要死要活的,你以为是为了我们自己吗?”
“要不是为了你,我和你爸早就辞职不干了”
“如果没有你,我们不知道过得多潇洒”
……
就像这样,不停的暗示孩子,家里的情况很糟糕、你们过得很辛苦、你们身体不好等等,都是因为他。
父母把自己塑造成家庭牺牲者的形象,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这股根植于孩子内心的罪恶感,会让他觉得,他不值得拥有任何美好的人事物。
这样的孩子,也往往会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
第❼个
抱着手机,不要撒手
想让孩子感觉自己被忽视,当下来讲,最方便操作的方法,就是玩手机。
抖音、快手、微博、朋友圈、工作微信、电视剧、足球直播、股票……你非常非常忙,手机一刻都不能离手。
不能因为要陪孩子玩就放下手机,如果孩子实在要赖着你,你也要一边玩手机一边和他玩,让他感受到你的心不在焉。
如果你和孩子玩游戏时有人打电话来,不管你正在陪孩子堆积木还是玩拼图,你都一定要丢下孩子,抓起手机接电话。
一个主旨——让孩子感觉他不如手机重要,让他自己去联想,为什么爸爸妈妈宁愿玩手机也不陪我玩游戏,小笨蛋,因为你一点都不重要啊!
这样养成习惯之后,孩子就不太会找你陪他玩游戏了,而是自己也沉迷于手机不能自拔,这个时候你要使出绝杀,呵斥孩子,“成天就知道玩手机”,然后没收他的手机。
要让他知道他爱玩手机是不对的,即使他此举只是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是的,父母可以无节制的玩,孩子你要模仿就是大错特错!
第❽个
千万不能好好沟通
电影《完美陌生人》里,有一个这样的情节——17岁的索菲娅赴初恋男友的约会,这次约会非比一般,因为可能会发生关系,她向父亲告知了此事。
父亲回答她:
“如果你以后想起,无论何时回想起来,这件事都会让你嘴角带笑的话,你就去做吧!
但如果你并不这么认为,或者不太确定,那就忘掉它吧!
因为你还有大把的时间。”
但是,想要毁掉一个孩子,诸如这位父亲这样温暖理性平等的沟通是绝对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