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中国人特别的死要面子西方人却不会死要面子
这个就和传统教育息息相关,因为中国的教育就是,只要学习好,其他都好说,给家长们的感觉就是,只要孩子学习好,就代表着聪明,踏实,未来可期,然后,在去拿来互相比,互相的做吹捧,每天都是有老师留作业并让孩子写完,逐渐的就会让学生感觉像任务,然后一直传下去,最后每个家庭都是为了一个固定的目标来教育,就会出现为了孩子,死要面子的事情,而外国就不一样,外国培养就是靠孩子自己的努力,家长一般只会选择支持或者让孩子自己独立,西方人也不会存在什么,互相比较,然后去面临死要面子的问题。
②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面子呢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需要得到尊重是一种本能的心理需求。另外,爱面子一方面是与性格本身有关。另一方面与生活环境有关。如果家人对孩子要求比较多,或者要求比较苛刻,或是家人自己是完美型,他有可能受其影响,会对自己的形象很在乎。而中国由于传统上是一个农业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之间做事有时候“抹不开面子”,面子成了维持社会秩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关于如何克服爱面子的心理,你可以试一试以下几个方法:
分析法:当别人议论或反驳你时,你肯定会有“害羞”感,或恼怒感,这很自然,每个人被人议论时,都有不适的感觉。但要分析对方,所议的对不对,是否事实存在。如果确实存在,那就虚心接受。接受错误,改正错误。如果议论有不恰当的地方,不去置理,他们说他们的,做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
心理暗示法:心里告诉自己,别人的嘴巴,我又封不住,让他们说去;只要自己心理清楚就行了,做到以静治动。有时候会与陌生人接触,或是有事相求,可能会因为爱面子,心理不愿意去做,但不做又不行的情况下,可以运用行为训练法即,在面对对方之前,做一模拟对话,表达训练。多做几次。找到感觉了再鼓励自己行动起来。会有成效的!
韩信法:不在小事上要面子。韩信出生于秦末,生逢乱世,青年时期父母双亡,家境穷困潦倒,也没有人瞧得起他,但他是有抱负的人,自认为自己的才能终有一天会崭露头角的。他个子高大,常爱佩带刀剑在大街上行走。江阴有一个屠户曾公开地挑衅他说:“你的装束表面上看是个士人,其实你的内心非常胆小,如果你是有种的人,就拿剑和我格斗,如果胆小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最终韩信接受了他的侮辱,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这就是能忍“胯下之辱”的典故。在当时冷兵器时代,人们崇尚血气之勇,信奉“士可杀,不可辱”的信条,而韩信竟能忍之,并反其道而为之——“士可辱,不可杀”。从此间足可窥见韩信的过人之处,不愿置身于无谓的小事小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