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蒙古国获中国48亿投资后,却将稀土献给美国,结果如何
不管在什么时代,古今中外的人民,乃至于国家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忘恩负义的人,从来都不会得到好下场,当年我国在蒙古国投资48亿,帮助蒙古国开采本国的矿产资源,但是没想到蒙古国拿到投资之后,转手就将稀土资源献给美国。
但是如今却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难题,怎么运送,想要将蒙古国的资源运送到美国,必然要经过我国和俄国,如果我国不同意,以我国和俄国的关系,蒙古国是无法将稀土资源运输到美国的,这下看他们怎么收场?
按理说和蒙古国相邻的中国和俄国,都是在国际上名声和口碑较好的国家,但是他们却不懂得维持好和邻邦之间的关系,时不时的就会和两个邻居发生争吵和摩擦,明明自己在经济贸易方面,大部分依赖于中国和俄国,但是却把大部分的外交精力都用在了美国。
此次美国想要从蒙古国进口稀土,也是为了在未来能够更好的制衡中俄,因此,中俄两国必然会保持对蒙古国的压制,让两者之间的合作破碎。
蒙古国算盘打得响,但是忽略了本国的地理位置,蒙古国夹在中俄两国之间,几乎要被中俄包围。而美国向来包藏祸心,当野心无法被满足的时候,势必会把怒火发泄在蒙古国身上,到时候蒙古国很有可能会引火烧身。
㈡ 美国曾累计带回300多公斤月壤,为何这次还要向我们讨要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点半,嫦娥五号顺利发射之后,全球又开始了一股登月浪潮的讨论。
截止到今天凌晨,嫦娥五号探测器已成功在月球着陆,该探测器执行任务完毕后,将会携带月壤自主返回地球,我国也会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从月球取样的国家。
众所周知,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曾成功将宇航员送上过月球,并从月球上带回来了大量的岩石样品,总重达318.7千克,但却总带着质疑声,而此次嫦娥五号带起的登月热潮让很多质疑阿波罗登月的真假话题再次被提了出来。
从地理位置角度来说,蒙斯·吕姆克山区域比较偏僻,因此物质与阿波罗在月球表面采集到的石块不一样,也是属于正常现象的。
正是由于嫦娥五号采集月壤的位置,决定了这次带回的月壤可能拥有更高的研究价值。至于给不给,还没有公开表示,但大概率还是会给的,毕竟人家以前也送过我们。只不过要送,也是等我们的科学家研究差不多之后再送。
最后预祝嫦娥五号能够安全回家!
㈢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土怎么分配航天人:毛主席生日前部分送抵湖南
从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到嫦娥五号成功落月采样,再到令人振奋的嫦娥五号成功载样返回祖国,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为中国探月工程重大 科技 专项“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全球第三个实现上述目标的国家,也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首次取回月球岩石的国家。
在我们举国欢腾的时刻,那个躲在暗处,甚至连中国学者参加太空国际会议都要想方设法抬高台阶“穿小鞋”的超级大国,这次居然直接向中国要起了月土,一如既往地强势。
嫦娥五号成功着陆后,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等在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路透社提问:中国会否把月球样品分享给 NASA?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也强硬的回复道:能不能合作,取决于美国政府的态度。
航天等科研领域,从没有“送”这一说,有的都是同等地位下的合作,当年美国用1克月土作为国礼赠与中国,中国也回赠了等价的国礼,并无相欠。接下来的月土怎么分配问题,我想国家肯定会分出部分月土供国际 社会 申请使用,彰显我们愿意与国际 社会 合作,这种合作也肯定是中国掌握主导权的,不排除设置一些合理的要求。
当然,除了应对国际间的索要月土,还有一件令人暖心的事: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土,一份将保存在北京,一份则保存在湖南。
为什么要保存在湖南,还要从2019年说起。
2019年4月24日,《逐梦航天——2019“中国航天日”文艺晚会》上,亮相晚会现场的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为航天晚会带来了“惊喜”。他表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从月球上带回土壤,这些珍贵无比的月壤一部分保存在北京,另一部分保存在湖南,一切顺利的话,12月26日,也就是毛主席生日那一天之前就能实现。
毛主席说过“可上九天揽月”,现在祖国实现了“九天揽月”,把月壤放到湖南也是对毛主席的一种告慰。能在毛主席生日之前送抵,更是意义非凡。
中国航天事业能有今天的成就,从白手起家到跻身世界航天强国之列,离不开一辈辈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当然更离不开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和非凡魄力。
毛主席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清晰地洞察到了,中国的航天事业绝不可能将话语权交于超级大国,小国或许可以依附于强国开展本国的航天事业,但中国不可能也不能。“靠”这条路行不通,“买”等于断了本国的研发技术,“借”更是经济上的无底洞。
1957年11月毛主席访问莫斯科,去莫斯科参加伟大的十月 社会 主义革命40周年的庆祝典礼,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的第二天,苏联发射了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毛主席在就 社会 主义阵营谁为“首”的问题上发表了观点:“我们中国是为不了首的,没有这个资格。我们经验少,我们有革命的经验,没有建设的经验。我们在人口上是个大国,在经济上是个小国。我们半个卫星都也没有抛上去。”
1958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地球卫星”。随后,他风趣地说,鸡蛋那么大的我们不放,要放就放个两万公斤的。
1960年2月19日,我国第一枚自主研发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在上海南汇简易机场发射升空,飞行高度约为4-5千米,开启了我国飞向太空的第一步,是我国研制航天运载火箭征程上的一次重大突破。1960-1968年共发射20枚,其中新技术试验火箭“T-7A(Y)”号,共发射2枚,最大飞行高度达311千米,进行人造卫星仪器性能试验和固体火箭发动机高空点火试验等。
从无到有,再到一步步艰难向上迈进,是我国航空事业的真实写照。那个年代我国经济非常落后,研究火箭、研究人造卫星,无异于拿着全国人民的口粮做实验,要知道1959年到1962年, 是共和国 历史 上被称为“三年困难”的时期, 面对工农业生产跌入谷底导致的生活资料匮乏和饥馑的严酷现实,毛主席曾7个月不吃肉,全身浮肿。同期,1960年8月,赫鲁晓夫决定撤走全部的苏联技术专家。中国的航天事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艰难起步的,可以说放其他国家,这种情况下搞航天简直是天方夜谭。
等到经济基础雄厚再搞航天事业似乎是正确的时机,但对中国来说,航天事业是不可能等到经济基础坚实以后才开始搞的,错过了一步,后来就是千万里的差距,中国不是小国,在各方面都拖不起,更何况如此重要的航天事业。
或许当时国内也有专家质疑,几十年过去后,事实再次证明毛主席指的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航天思想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着卓越贡献和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嫦娥五号将带回的月土一份保存在湖南,毛主席知道今天的中国航天事业成就,一定也会非常欣慰。
土埋在生根发芽的地方,月土保存在湖南,就是保存在了中国航天事业生根发芽的地方,告慰毛主席的同时也向世人见证中国航天人的初心。
未来中国的航天事业一定会枝繁叶茂,祝福伟大的航天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