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在文中指什么中国

在文中指什么中国

发布时间:2025-03-08 03:33:09

Ⅰ 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叫中国这个名字的

中国是周朝开始叫中国的。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是指汉服,夏指行周礼的大国,故中国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之美誉。

(1)在文中指什么中国扩展阅读:

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山顶洞人已经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况。

传说中,黄帝是大约45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他曾率领部落打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部落。后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成分。

Ⅱ 中国指的是哪里

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到了汉代通过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国主体民族的基础。后又通过与周边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断攀升,宋代中国人口突破一亿,清朝时期人口突破四亿,到2005年中国人口已突破十三亿。

在泱泱五千年里,中国历史分为四个阶段,即神话时代,传说时代,半信史时代和信史时代。那么都是如何划分呢?

信史时代

信史时代是指有文字或出土文物记载着当时社会的情况的时代,后人称为信史时代。与它相反的,就是传疑时代或是传说时代。

中国进入信史时代,始于西周共和行政第一年。

信史,即有籍可查的历史。众所周知,中国于公元前841年(也就是所谓的西周共和元年)开始用文字记载历史,一直延续至今,没有间断。

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称,这是中国人对人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因为同时代的其他文明古国,或者根本没有记载,或者虽有记载而记载已经湮没,全靠考古学家辛苦的发掘,才能得到片断~

(注:笔者在顾准先生的《希腊城邦制度》中得知,希腊的信史时代开始于公元前776年,在此以前,历史家几乎一致把希腊史归入传说时代~)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公元前841年之前的中国历史,可信度不高~

可能有人会说,你居然敢怀疑《史记》的可信度?《史记》上明明记载着《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难道那些不可信么?

拜托,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人,既然中国于公元前841年才开始用文字记载历史,那么请问,司马迁写《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的时候,参考的是什么?

而且,《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记载了近两千年的历史,为什么在《史记》中所占的篇幅还不到5%?为什么司马迁没有为这时期的任何一个人单独立传?

答案很明显,因为这个时期留下来供司马迁参考的东西实在太少太少了~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去翻翻史记,五帝夏商周时期,只有少数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被司马迁记载了下来,剩下的,是大量的历史空白,有些一空就空几百年,这期间发生过什么?天知道~

比如说,《史记·夏本纪》中有两段这样的文字: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

大家不觉得记载太简略了么?

这么多帝王(或者说是部落联盟首领),只留下了名字,他们都做过什么?

也许,这些名字,都值得怀疑~

当然了,历史研究者们研究历史,不完全依靠文献,还可以凭借考古~

以我愚见,考古成果,因系使用科学手段所得,因此在很多方面都是可信的~

比如说,殷墟的甲骨文距今有多少年,以及甲骨文都写了些什么,这些可信~

但是,考古成果弥补不了非信史时代的大量历史空白~

比如说,考古学家们从地下挖出一具骨骸,那具骨骸生前做过什么,这个考古学家们考不出来吧?

如果还附带挖出了那具骨骸生前写的日记,或者别人给他立的传,那又另当别论了----这些,都是信史时代才有的东西~

Ⅲ 中国在古汉语是什么意思

中国在古汉语的意思如下:

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自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华”,是指华丽、兴旺;也有说上古华、夏同音,本一字。《左传》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是指汉服,夏指行周礼的大国,故中国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之美誉。

(3)在文中指什么中国扩展阅读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以这种书面写成的作品。

一般认为上古的时候,口语与书面语十分接近。《诗》、《论语》等与上古的口语较为接近。秦汉以后,书面语与口语逐渐脱离。上古书面语定型以后,各代一直使用这种语言书写,唐宋明清的散文家就是用这种文言写作的。

古白话

古白话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

魏晋以后,某些作品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口语化的文字,例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古白话的真正兴起是在唐宋,如唐代的变文,禅宗语录。宋代话本的出现标志古白话的正式形成。这些古白话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此外,吴语、闽语支(包括闽东语、闽南语等)、粤语和客家语素有语言化石之称 。甚至现今都保留着很多与古语相同的语法和发音。

Ⅳ 圣经里的中国叫什么

在圣经中,并没有直接提到现代中国的名称。由于圣经的历史背景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其记载的事件和故事与古代中国没有直接联系。因此,在圣经的文本中,没有出现“中国”这个词。
不过,有些圣经学者认为,圣经中的一些词汇可能暗示了中国。例如,圣经中提到的“Sinim”,被认为是对中国的一个转音。在圣经的预言中,Sinim被描述为一个遥远的东方国家,其人民将会前往圣地朝拜。
此外,圣经中还有一些经文提到了“日出之地”,这同样被一些学者解读为对东方的指代,可能在预言中暗示了与中国的联系。例如,圣经中提到:“为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预备道路。” 这句话在预言中提到了东方的众王将参与对抗敌基督的战争。
尽管如此,这些经文并不是直接提到中国,而是可能涉及到东方的国家或地区。在圣经的叙述中,除了东方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被提及,如埃及、巴比伦、亚述、波斯、希腊和罗马等。这些提及主要是为了展现以色列人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以及上帝对他们的旨意。
总的来说,圣经中并没有直接提到现代中国的名字,但是一些经文可能隐含了对中国的提及,这需要圣经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和解释。

Ⅳ “中国”到底是什么意思“中国”的由来是什么

“中国”二字在古代其实是指代中原,而这二字的由来则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刻于“何尊”上的铭文“宅兹中国”。根据《周礼》这一古籍的记载,古人建立邦国主要是通过土圭法来择选地域。借助土圭法,古人能够确定地中所在。所谓“地中”,在古人看来是“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为此适合用于建立邦国。而于地中建立的邦国,其实也就是中国。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开始进入到大一统封建王朝阶段,而“中国”二字所指代的对象也逐渐变更为了中原地区。古代的中原地区主要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中的中心为河南洛阳至开封一带。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一处发源地。处于天下中心的中原长久以来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因为这方面原因中国古代诸多王朝曾建都于中原。除此之外,华夏民族所处的中原地区也被称为“中华”,而生活于非中原地区的部族在古时候则被称呼为“四夷”。

待脱离封建王朝的统治之后由于中华民国的建立,作为简称出现的“中国”二字开始正式转变为拥有近代国家概念的一个名词。待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二字也一直作为简称存在。

Ⅵ 中国为什么叫中国,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中国这两个字不是近代人发明的,根据目前已有的考古资料和史书记载,中国二字是三千多年前的周人发明的,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出土一个西周古铜器,被命为“何尊”,这是西周初年一个叫何的西周贵族所造,在尊底刻有122个字,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

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这话的意思是说:我将居住在这天下之中,从此治理人民。这是出土文物中最早关于中国二字的记载了,这里的中国指的是天下之中的意思,这个何尊上的铭文记载的大概意思是说:周成王初次亲政,来到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居住,并在此祭祀周武王,表示要继承周武王的遗志。

周成王是周武王的儿子,西周的第三位天子,他亲政的时间是公元前1039年,距离今天是3060年,也就是说三千多年前,就有中国这个词了,当时的意思指的是整个天下的最中间,这里明确提到了成周,当时叫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但是周天子大多数时候是居住在宗周的,当时叫镐京,也就是今天的西安附近。

之后,在中国的所有封建朝代中,中国都成为国家的代名词,史书上有数不清的关于“中国”二字的记载,虽然有朝代名,但是很多时候自称时,都称中国,就连大多数国家也称呼中国,就连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清朝,很多时候对外也是自称中国的。

比如清朝与俄罗斯签署的第一个条约《尼布楚条约》,清朝的国号是大清,正式对外的国名一般是大清国或者大清帝国,但在说到领土归属时,就说属于中国,以下摘自该条约中的内容:

大清皇帝钦差分界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俄罗斯国统治大俄、小俄、白俄暨东、西、北各方疆土世袭独裁天佑君主约翰·阿列克歇耶维赤及彼得·阿列克歇耶维赤钦差勃良斯克总督御前大臣费岳多·鄂斯塔斐耶维赤·乌拉索夫..........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

尽管清朝是满族人建立,但仍然是认同中国的,他们自称这片土地就是中国,在《南京条约》中也是如此,大清国与中国同时出现在文中,尽管清朝自称为大清国,但是外国在翻译清朝的国名时,大多数时候翻译为中国(CHINA),而不是大清国,可见中国作为这片土地的俗称和国家的称呼已经深入人心了,已经成为所有在这片土地上建立的国家的代名词,无论他的国号是什么,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我们仍然是以中国的名字对外。

Ⅶ 中国的全称是什么

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名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据目前可以考证的史书记载,“中国”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

古代对外官方文件中首次使用“中国”自称,始于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比如朱元璋就在给日本的国书中写道,“本中国之旧家,耻前王辱,兴师振旅,扫荡胡番。”

区域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

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

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

与在文中指什么中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周边哪些国家 浏览:6
英国船长年薪多少 浏览:505
意大利红酒有什么香味 浏览:915
中国的火箭有哪些图片 浏览:312
中国哪里有滑翔翼玩 浏览:431
意大利有哪些保险公司 浏览:125
意大利回乡证是什么意思 浏览:631
一万元越南盾长什么样子 浏览:128
疫情中国帮忙哪些国家 浏览:37
伊朗和中国什么时候签的合同 浏览:448
什么是中国注册会计师 浏览:431
意大利有哪个区 浏览:117
越南为什么会有熊猫 浏览:49
在越南卖东西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浏览:787
伊朗高级指挥官什么级别 浏览:316
咖喱鸡在印尼什么意思 浏览:686
中国这场教育改革后面会发生什么 浏览:274
伊朗为什么不用gps 浏览:57
cdr里面怎么显示越南文字 浏览:450
中国外界环境如何变化 浏览: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