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现在,中国内地的新冠疫情是不是完全控制住了 - 知乎
随着内地新冠疫情管控政策的调整,已过去一年有余。在这一年间,有多少生命因新冠疫情而逝去?官方并未公布确切数据,但可以通过近来公布的常住人口死亡数字来进行分析。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中国抗疫行动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19年末到2020年初,疫情在武汉爆发,波及湖北,死亡率高。国家迅速采取措施封控,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疫情清零。期间全国感染总人数为8万多人,其中湖北感染6万多人,武汉感染5万多人。湖北之外的地区感染人数约1万多人,死亡人数100多人。
第二阶段,2020年初到2022年初,全国内地(不含港澳台)基本实现疫情清零,虽有海外零星输入,但也迅速得到扑灭。期间大陆整体新增感染人数不超过1万多人,新增死亡人数个位数。通过国门严守,多数人多数时候处于开放状态,并未全面封控。各地政策不同,对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第三阶段,2022年初至2022年末,奥密克戎变异株肆虐,死亡率低、传染性强。4月上海开始放松管控,导致本地疫情崩盘并感染周边地区。7月全国进一步放松外来管控,国内疫情四处蔓延,封控范围扩大,对人民生活影响加大,导致怨声载道。这大半年间,内地新增感染人数近20万,其中上海占三分之一,新增死亡人数600多人,防疫战线岌岌可危。
第四阶段,自2022年末至今,新冠疫情管控政策调整,躺平成为唯一选择。特别是在2022年末到2023年初,全民感染的冲击造成大批死亡。身边例子显示,有亲人因新冠去世,敬老院中也有八位老人离世。第四阶段内,我国内地到底有多少人因新冠病毒失去生命?官方并未公布数据,但可通过国家统计局历年死亡人数来推测。
正常情况下,历年死亡人数呈现出一条较为平稳的曲线,每年变化不大。如若出现异常增长或减少,必定是当年有直接原因导致。2010-2023年历年死亡人数如下表所示。
从2010年到2019年,每年死亡人口逐渐平稳递增,2010年死亡人数为953万,2019年为998万,9年间增长45万,平均每年增长5万。年与年之间的增长通常在5-9万之间。2019年死亡人数(998万)与2018年(993万)仅增长5万,属于增长较少的年份。2020年死亡人数与2019年持平(998万),可能是因为全民戴口罩,减少了老年人因非新冠呼吸道感染死亡的风险。
2021年死亡人数比2020年增加了16万,可能的原因包括波动振幅、参照位降低导致差额增大,以及疫情封控导致经济、生活、就医不便等因素推高死亡数字。2022年死亡人数比2021年增加了27万,增幅惊人,尤其是在疫情放开后带来的第一波感染高峰影响下。2023年死亡人数则比2022年增加了69万,单年增加的死亡人数超过过去10年增加的总和,开放后新冠感染的影响显而易见。
通过逐年增幅分析,2022年末至2023年的疫情放开后,新冠肆虐造成了死亡率显着增加。根据历年死亡人数进行估算,推测截止2023年底,因新冠造成的增量死亡人数约为100万人左右。这表明,虽然面临巨大牺牲,但疫情管控政策调整后,我国人口密度大、经济、科技、医疗、人均资源与美国相比有很大差距的情况下,最终感染死亡人数与美国相当,死亡比例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份答卷在坚持两年多,把初期杀伤力大的变种熬过去,拯救数百万生命后,还是值得的。
Ⅱ 如何看待中国在疫情防控中所彰显的大国担当
这次疫情发生后,我们怎么应对、应对效果如何,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党为我们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指明了正确方向,注入了强大力量。中国力量筑起抗击疫情最牢防线。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面对疫情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多个省市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防疫应对上步调一致,织密织细疫情防控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武汉以外湖北各地市,为湖北撑起一片天。
铁路、公路、邮政、电力、油气、食品、金融等部门纷纷行动,上下协同,全力保障物资供应,切实做到了抗击疫情,物资先行。广大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奋战在“抗疫”一线,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积极投身防疫工作,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凝聚起强合力,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中国精神凝聚抗击疫情最强信心。“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见证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坚不可摧的精神。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从兄弟省市的守望相助对口支援,到人民解放军的闻令而动,勇挑重担。
从医务工作者冒着牺牲性命的危险与死神争夺生命,到各级党员干部靠前指挥,排查消杀,筑起一道道守卫生命、维护安全的坚实屏障。在这场战争中,每个人都是战士,每一个集体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战胜疫情做出努力和贡献,14亿中国人民团结奋进,风雨同舟“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就是我们抗击疫情的最强信心。
中国效率释放抗击疫情最快速度。“日夜奋战,为了每一个生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统一集中领导。
医药研发、医疗支援、医院建设、运送物资等各条战线立即发动起来,中国争分夺秒的跟疫情赛跑、与病毒作战,经过十余天的突击施工,火神山、雷神山两座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相继建成完工。
此后国家迅速出台多项措施,延长春节假期、推迟开学时间、关闭景区等等迅速减缓了病毒的扩散与蔓延。从应对疫情爆发到找到病毒,再到测定基因序列并分享给全世界,只用了短短的两周时间,为全世界做出了榜样。正如谭德赛所说“中国政府采取了非凡的措施来阻止病例输出,为此中国值得我们感激和尊重”。
(2)中国疫情防控措施防止了多少扩展阅读: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从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明确要求扩大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
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努力,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中国防控疫情取得的显着成效,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扬。
Ⅲ 李稻葵:过去2年抗疫为每人增寿10天,我国的防疫效果有多显着
Ⅳ 中国疫情现在处于什么阶段
中国疫情现在处于什么阶段?
中国疫情目前处于常态化防控阶段,根据最新的分类管理政策,新冠病毒感染已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一变化反映了国家对于疫情防控策略的优化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疫情发展的新形势,同时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自2020年初以来,中国通过一系列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三年来,中国始终根据病毒的变异特点和疫情的发展态势,不断更新和优化防控策略。2022年11月以来,随着防控措施的进一步调整,中国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致死率较高的病毒株的广泛流行,建立了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
当前,虽然国内疫情仍呈低水平流行,但监测数据显示有上升趋势。中国疾控中心的相关研究员指出,近期病例报告和哨点医院检测阳性率等数据有小幅增加,表明新冠疫情正在呈现上升趋势。面对这一情况,中国继续完善“乙类乙管”各项措施,提升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两不误。
Ⅳ 中国放开疫情真实感染多少人了
1. 中国放开疫情后,实际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已经达到2.8252亿人。
2. 根据查询到的相关公开信息资料,疫情管控措施放开后,感染新冠的人数迅速增加,估计约占总人口的20%。
3. 截至2023年1月3日,我国总人口数为14.126亿人。
4. 通过计算,14.126亿人乘以20%的比例,得出的感染人数为2.8252亿人。
Ⅵ 近三年来,中国在防控方面有哪些优化与进展
近三年来,中国有效处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和五波全球疫情冲击,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感染率、重症和死亡人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这对于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实属不易。
近三年来,中国持续聚焦疫情形势变化,拥有了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救治、流调等能力持续提升,防控应急机制更加完善。疫苗研发与接种也取得积极进展,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积极构筑免疫屏障。
近三年来,中国坚持边防控、边研究,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更新新冠防控方案、诊疗方案至第九版,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十条进一步优化措施,以战略的稳定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
须指出,是近三年来的抗疫成果让中国的疫情防控走到了今天,更带来了继续优化完善防控策略与措施的时机。对疫情防控措施作出进一步优化,是识变应变之举。
进一步优化有基础条件。近三年抗疫成果,使中国等来了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的减弱,人群面临的整体健康风险趋于缓和。积极应对当下疫情防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需要主动作出优化,“走小步不停步”,采取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防控举措。
进一步优化有科学依据。中国不断调整优化防控措施,每一次都十分审慎,建立在此前防控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实践发现的问题,深入研究论证。每一次优化都强调更加科学精准,聚焦病毒特性、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和国内外防控策略变化,因时因势进行调整。
进一步优化有现实意义。一方面,当前中国内地仍存在疫情风险,老年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亟待提高;另一方面,中国需要统筹好新冠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包括提供及时充分医疗服务的关系,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防控成果。一系列优化措施包含精准防控、惠民生的重大举措,解决民众的急难愁盼。
值得一提的是,主动优化完善防控政策是中国疫情防控的一条重要经验。一次次调整优化,目的就是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使疫情防控更有效也更有温度,最大限度减少生产生活秩序受到的影响,更为今后继续优化完善防控策略、最终克服疫情影响提供条件与保障。
无论是近三年来防控政策的不断调整,还是近期针对防控措施的优化与再优化,背后都是中国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始终坚持,是中国对防控工作更加科学精准的一贯追求,是中国主动作为、把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具体实践。
Ⅶ 伊朗发言感谢中国,中国都为全世界抗击疫情做出了哪些努力
中国为全世界抗击疫情做出了三个方面的努力,具体如下:
1.中国为全世界抗疫赢得时间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14亿人口,一旦疫情出现大流行,影响将十分巨大。中国不仅建立了中央层面的防控体系,还有11位部级干部在一线具体参与指挥协调湖北、武汉的防疫工作。武汉人民和广大基层干部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和努力为防控疫情做出贡献。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依靠全国各地的支持,武汉市改造和新建了86家定点医院、16家方舱医院,完成了6万多张床位,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改变了疫情快速扩散流行的危险进程,减少了全国范围内数十万病例的发生。为全世界抗疫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终上所述,中国为全世界取得抗疫战争最后的胜利贡献了自己能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