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相比怎样
两国差不多,中国略微强点。相比中国而言: 1、印度幅员虽没有中国辽阔,但是印度的耕地面积却是世界第一; 2、人口规模略少于中国,但大有超越中国之势。 3、印度人与中国人一样,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因此在人力资源方面不相上下; 4、印度人大多数虽然讲英语怪腔怪调,但总的来说印度还算是英语国家之一,英语在他们那儿起到作用相当于我们的普通话。 5、印度在经济体制上长期采用苏联体制,但是自90年代改革以来,印度经济飞速发展。而且印度经济与我们以外向型经济主导不同,印度的是以内需为主导的,因此相对而言印度经济质量更好。 6、印度自放弃向俄罗斯(前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后,与美国的关系迅速改善。出于对中国的敌视,在很多战略上与美国相配合。但是印度一直有一个大国梦,自视为一大国,虽然在很多场合配合欧美等西方国家,但是其外交和军事一向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与西方国家勾肩搭背的同时仍然保持与俄罗斯传统的盟友关系。再加上印度这些年经济实力的增强,印度在国际上左右逢源,顺风顺水,远比中国表面光鲜实则举步维艰的国际困境要强出许多。
希望采纳
‘贰’ 中国和印度哪个军事力量强大
各个方面都是中国强大,印度一个连子弹都不能完全自给的国家,研究一个照明弹需要20年,最后还是失败的国家,所有主战装备都是国外进口的简化版。
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导弹的水平达不到中国巨浪1的水平。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印度发展的蓝天防空导弹其弹体来源于前苏联的萨姆6,三叉戟低空导弹存在严重技术问题,性能还不如中国80年代发展的红7。中国在当时高空防空已经发展了TMD的“反击”。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中国出口技术给巴基斯坦的FC-1在近两年不断采用新技术升级使得其技术完全超过印度的LCA轻型战斗机,在气动设计、发动机、机载武器等方面优于LCA成为一型高性能中档战斗机。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虽然印度已经特许生产过先进潜艇如德国209级和俄罗斯“K”级。但是现在印度还是要依靠外国来援助才能制造潜艇。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现在影响到中国军工技术水平的主要是基础工业水平。
在陆军技术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力。
总体上看,印度的军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是在个别的方面如计算机方面可以自己生产,当然IC还要进口。
印度的军事能力,依靠进口装备和技术,印度保持了与中国相当的军事技术装备。因为中国庞大的军队不可能迅速全部换装新装备,同时也没有这个需要。但是印度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极度不平衡。中国军费使用上大致装备采购、人员开支、训练和装备维护各占三分之一。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员和训练、装备维护的开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军费开支主要是人头费和装备采购费,而训练和装备维护费占比例不和理。海军航母舰队基本上是驻港舰队,空军飞机事故率居高不下,陆军坦克等装备的完好率极低都是这种情况的体现。印度的装备体系非常混乱,表现出缺乏军事管理能力。印度陆军光步枪的子弹就有7.7毫米、北约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种体制,而且在部队装备5.56毫米步枪以后,居然没有安排子弹生产。只好到国际市场上采购了几千万发子弹。
从历史上看,印度从来是在战争发动前突击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采购弹药和武器零部件来提高装备的完好率和战备率。这样的情况使得印度非常难以应付突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下卡吉尔冲突就是例证。印度在这样一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中,对手还是穆斯林武装,几乎用光了库存的大口径炮弹,战后在国际市场突击采购。从这种情况来看,印军虽然装备比较先进,但后勤和管理非常落后,这在1963年与中国的边境冲突中已经表现出来了。但现在并没有显着改进,这是印军的软肋。印军没有能力进行一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规模,甚至如上甘岭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也没有能力持续进行,上甘岭美军消耗炮弹130万发,志愿军消耗炮弹40万发,战役持续40多天。
看起来印度的战略是在印度设定的条件下,即在印度选定的战场、时间、战争规模等条件下、进行一场预有准备的中低规模的高技术战争。如甲午战争日本突袭中国、日俄战争日本突袭俄罗斯远东舰队。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在战争一开始就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后依据有利的战场形势,通过谈判和国际斡旋获得最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因此印度必然采取精兵主义,从印美空军对抗演习看印度空军的精锐有着不可忽视的战斗力。但是这个战略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就是如果对手不按照印度的设想出牌,印度缺乏应变的准备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与中国的冲突中就发生了这种情况。中国的反应超过了印度的估计,结果印军遭到惨败。
从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实力比中国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长期竞争的潜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冲突中双方的技术差距不明显。但可以运用的战术方面的差距和后勤能力仍然存在着显着差距。
中印军力的真实对比
一、空军:
拿对于国防建设最为重要的航空工业而言,目前印度空军装备的1600架飞机中,除了80余架老掉牙的HPT-32“风神”式教练机外,没有一种是印度自己搞出来的。尤其在800架一线作战飞机中,全部是进口产品,包括MIG-21和MIG-27也都是依照生产许可仿制生产的。中国和印度是在同一时间获得MIG-21的生产技术的,到如今中国在MIG-21基础上仿制出歼-7系列飞机,不但供中国军队自用,而且大量出口达400架之多。其最新改型歼-7MG甚至连俄罗斯人都赞叹不已,而印度的MIG-21MF进行性能提升还必须依靠俄国人的帮助。中国自制的K-8教练机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初级喷气教练机之一,还出口到巴基斯坦一批,同类型的飞机印度还需要自己掏钱买。
俄罗斯航空界巨头比施根斯在访问中国和印度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将继美国、俄罗斯、西欧之后成为世界第四大航空工业中心。
二、海军:
自1970年代以来印度大力发展海军,光航空母舰就引进了2艘,其它如大中型水面舰艇和常规潜艇的引进数量也分别达到52艘和20艘以上。所有这些使印度海军成为在印度洋举足轻重的力量。可印度的造船工业却不是那幺争气,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继日本、韩国之后的第三大船舶出口国,并愈发有超越前者的势头。德国人自己不敢造的高科技船舶,也是把定单交到中国人的手上。中国自制6000吨级驱逐舰的发展周期只有印度同类型舰艇的1/2,所需费用也仅为后者的70%左右,而在性能上却丝毫不差。我们有理由怀疑,在未来的海上军备竞赛中,印度胜过中国的把握能有几成。
三、陆军:
陆军武器方面,中国自1970年代以来出口了大量的坦克、大炮、枪械等常规武器,而印度在这方面至今需要进口。中国研制的85-IIAP主战坦克已经出口到巴基斯坦,更先进的90-III在不久的将来亦将装备巴基斯坦陆军。而印度自制的“阿君”坦克(通常译为“阿琼”式坦克)在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后却仍是问题多多,弄的陆军司令卡纳中将一提到“阿君”这两个字就要问候印度国防科技部门的主管他老娘外加三代祖宗。印度自己造不出大口径火炮,进口瑞典的FH-77B型155炮却是毛病不断,中国制造的PLZ45-155毫米榴弹炮一直卖到科威特。
四、核武器、航天领域:
在核子以及航天领域,印度自制的“烈火”洲际导弹的运载力只有中国DF-5型的1/5,最新型的DF-31/41在技术层次上要比“烈火”先进10-15年以上。中国即将发射宇宙飞船而印度在载人航天方面尚未起步。印度海军计划在2007年获得首艘自制的核子潜艇,而中国自制的第二代核子攻击潜艇093型的首制艇即将服役,该艇采用的高温冷核反应炉技术是当代最先进的核动力系统,具有体积小、功率大、噪声低等特点,就连美、俄也是刚刚掌握这一技术。最近中国中央电视台公开对外宣称,在应用激光技术上,中国已经达到与美国同等级技术水平,敏锐的美国军事情报部门马上判研出中国已经开发出击落卫星的星际激光武器,这种高科技军备是印度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总括:
比较占优势的该是印度的航母和舰载机,还有的就是完善的后勤体系和高效率的训练模式,(多次美印军演,美方都对于舆肯定的评价),并且较中国有更多的渠道及更容易购得外来高技术装备,缺点是自产能力低下,许多不肯定因子都会对其造成制约影响战力,尤其在恃久战上更显劣势.
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是多大差距,经济上从汇率GDP比较印度大约是中国的40%,即中国GDP为15000亿美元,印度大约为6000亿美元。PPP比较印度是中国的50%强。中国超过60000亿美元,印度超过30000亿美元。但我从另外角度观察,印度的农业占GDP的28%,中国占12%。而印度粮食产量大约是中国的40%到45%,印度粮食产量2亿吨左右,中国最高超过5亿吨,去年为4.7亿吨以上。另外在经济作物和畜牧生产上中国远远超过印度,中国每年生产超过3亿吨蔬菜,5000万吨水果,5000万吨水产品,另外各种肉类、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国都远远超过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产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类生产非常少。印度的农业产值从好的方面估计也不会超过中国农业产值的30%,差的估计大约也就20%到25%。中国实际上GDP应该超过印度至少4倍。工业生产中国占GDP的56%,印度占30%左右。但实际上中国的工业超过印度大约6到8倍。中国在1978年其主要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能源产业都远远超过2000年印度的产量。
‘叁’ 中国历史上那么强大,为什么从来没有打通到印度洋的出海口
从地图上看,中国距离印度洋距离并不远,云南省瑞丽市弄岛镇距离印度洋最近的直线距离约为600公里。这还是现在的距离。无论从气候还是地理上来说,缅甸和云南都是非常相似的,很多人说中国是农耕文明,事实上缅甸也是种植水稻,也是农耕文明。跟云南没什么区别。况且,这个地区民族很多都是跨国的,也不存在什么民族矛盾。缅甸汉族移民后裔多达几百万。但是为什么中国一直没有把缅甸纳入管辖区呢?为什么没有打通到印度洋的出海口呢?
元朝地图
云南地区从元朝开始才真正成为中央管辖区,以前都是民族地方控制政权,比如南诏国,大理国。元朝向来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领土面积最大的朝代。但是元朝控制的云南地区,距离印度洋最近约为500公里。1277年,元朝和缅甸战争,忽必烈率军攻打缅甸蒲甘王朝。战争以元军胜利、蒲甘王朝沦为元朝附庸国而告终。也仅仅如此,元朝统治者并没有把缅甸纳入统治区。
明朝云南地图
从明朝时期云南地图上看,明朝实际管辖区,距离印度洋只有约300公里。明朝平定云南后,采取各种措施乃至战争手段,西南边疆版图得到极大拓展。但还是没有到印度洋。近在咫尺,望洋兴叹了。
清朝云南地图
到了清朝的时候,距离又拉远了,跟现在的距离差不多。约600公里。
1762年冬清朝和缅甸贡榜王朝两国围绕边境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史称清缅战争。历时7年,清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但是只得了面子,并未能获得一寸土地,且损失惨重。伤亡一万多人。在干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对缅战争也是其中唯一存在较多争议的一件。干隆帝晚年时曾说过,“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我们应该可以看出来了,为什么中国没有打到印度洋出海口。原因就是打不过人家。很多人又会问了,中国古代兵力那么多,几十万人参与的战争也不计其数,北方少数民族那么强悍都能拿下,为何连区区的边陲小国都打不过呢?原因还是在于对海洋意识淡薄,中国古代屡次禁海。海洋对中国统治者来说,可有可无,倒是中原土地不能丢。因此大量精兵都在西方和北方征战,抵御外族入侵。南方本来就是烟瘴之地,朝廷也不够重视。如此,我们就少了一个印度洋的出海口,可惜,可叹。如果印度洋能出海,谁还能封锁?
‘肆’ 印度发展经济与中国相比有什么优势
1、人和——人口红利
印度人多
再过几年就是全球第一大人口大国,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19年6月17日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19:发现提要》报告称,印度2027年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报告称,2019年的中国人口为14.3亿,印度为13.7亿,分别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9%和18%。不过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增加近2.73亿从而超过15亿,而中国人口规模将降低至11亿左右。
从2019年到205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约50%将集中在9个国家,包括印度、尼日尔爾利亚、巴基斯坦、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埃及和美国。印度不光人口多,而且人口非常年轻,也就是说未来印度还有人口红利!
2、海权优势
印度是半岛国家,在印度洋地区拥有7516.6公里的海岸线,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168个沿海港口。在印度的印度洋专属经济区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物及其他生物与非生物资源。
印度处于亚太文明和欧洲大西洋文明中间,左右逢源。在国际贸易物流方面,印度处在中间位置,而且跟波斯湾很近,以后买石油就方便了,不会有什么海峡困局。印度海军强大,反而会加重我国的马六甲困局。
“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统治了亚洲。印度洋是通向世界七大海域的钥匙。21世纪世界的命运将在印度洋上见分晓”——“海权之父”马汉在一个世纪前的警言,一直被印度的历届决策者奉为座右铭。
自独立建国以来,印度逐渐加大对海军的重视和建设,海军战略逐级推进,由成立初期的“近海防御”到后来的“区域控制”,再到现在的“远洋延伸”战略,已基本形成了一套以“印度洋控制战略”为核心的完整的海军战略体系。
3、地理环境
印度面积达,但是没有什么沙漠(仅有的西部沙漠还大部分都被划到了巴基斯坦境内)、戈壁,也没有我国的青藏高原和美国落基山脉那样的无人区(不适合居住),印度洋的海风吹来了大量水汽,所以印度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国土的可利用面积非常多。
4、天时
现在我国成了美帝的眼中钉,印度就成了香饽饽了。美联合印度制衡中国,有点类似当年英国联合法国制衡德国的味道。
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印度的发展都会得到美国的帮助,这种帮助,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是没有体验到的。在苏联解体之前,还拉着我国一起研究什么美洲虎坦克,援助我国燃气轮机……呵呵,苏联解体之后……
5、文化软实力——文明古国与英语优势
印度既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古代文化,而且在被日不落帝国殖民的时候,印度的文化随着英国人的传播实现了全球化,现在全球都知道瑜伽。
6、外交优势
虽然印度一直好战,但是在国际上,印度还是很受欢迎的,时常跟英美穿一条裤子,还能从俄罗斯买点武器,租用核潜艇啥的,就这面子,除了印度,谁有?
缺啥都能买到,买不到还能租到。
不要小看买来的武器系统,1905年的日俄战争,沙俄的武器可都是自己生产的哦,日本的好多武器,军舰都是从英德买的哦!
在联合国,虽然不是五常,但是五常是美国人建立的联合国体系,如果我国与美帝有摩擦了,印度就是拉拢不二选择。
‘伍’ 中国和印度未来哪个更强 请理性分析
来源论坛:东方军事快讯 点击:11800次 我来说两句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也有人说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中国与印度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军事现代化全面追赶欧美发达国家,自身实力和势力范围影响早已超出了亚洲,成为世界列强行列里新增的两位后起之秀。
近些年来,世界上对中印两国崛起的评论报道甚多,国内众多网友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西方媒体则倾向于龙象之争,认为到本世纪中叶印度将全面赶超中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超级经济大国。而本国的舆论却对此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认为印度是痴人说梦,因此印度也烙下了个具有中国特色地外号“印度阿三”...
先且不说谁是谁非,实事求是的说,印度这些年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经济一年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令其国人骄傲的软件业异常发达,在世界软件开发制造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子弹爆炸成功,顺利跻身于核俱乐部。还有前些日子发射并成功回收地无人太空舱,都在向世人证明着印度的辉煌成就。这是客观事实,是不容否定的!虽然与我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能感觉到它们在努力、在奋起直追,是一支不容忽视地力量!
说到印度近些年来经济、科技、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还得归功于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众所周知,在接受外部的经济投资、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输入上,印度远远要强于中国。往往是印度可以得到西方毫无保留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所需要的大量相关设备,而中国却费尽了周折也得不到,哪怕是人家过时淘汰了的技术和产品,就是得到了也要付出沉重的经济、政治代价。这是为什么呢?列强们为什么会戴着有色眼镜来对待同处于崛起阶段的两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呢?答案只有一种:那就是防备中国、惧怕中国!!!如果要彻底解释列强们的这种畏惧心理,我们就得先了解一下中印两国的历史...
印度---古老而神秘的国度,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佛教的起源地。地处南亚次大陆,面向印度洋背靠西马拉雅山脉,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雨量充沛天气炎热。印度历史上屡遭外族入侵,它的历史可以称为一部不断被外族征服的历史!近代自1757年英国入侵至1947年印度独立,有着近200年的被殖民历史。正是由于这漫长的同化过程,使得印度逐渐接受了西方的思维观念、秉承了西式民主政治,成为最早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国。时至今日,印度的上流社会官方语言依然使用英语。由于近代史上与西方的仆从关系,自印度独立后仍然与西方保持着亲密的联系,加之印度人民生活散漫、国内宗教矛盾复杂、民族凝聚力欠缺等等原因,使得西方列强从未把其视为威胁,而是从新把它武装起来,大力怂恿其对巴基斯坦和中国西藏地领土野心,以达到牵制中国的目的。也就是它们所说的、最希望看到的即:龙象之争,列强牟利!
回过头来在看看中国的历史。5000年的历史国人引以为豪,璀璨的文化照耀着整个东方。辉煌的背后,我们也应当看到5000年的历史也是一部完整的战争史!残酷与血腥、分裂与扩张从诉其中。连年的灾荒和持续不断的战乱,磨炼出中华儿女勤劳勇敢、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兵者诡也!战争从不缺乏智谋,在抵御外族入侵、扩张疆域你死我活的拼杀中,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应运而生,直到今天仍是各国军事院校的典范兵书。
无休止的诸侯割据、攻城略地,特别是与周边强悍的少数民族征战中,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出它惊人的能量。文化的包容和民族的同化能力令世人震惊!历史上执友两个异族统治过中国,即元朝的蒙古族和清朝的满族。它们都曾经盛极一时,追其成功的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坚持以夷治夷,就是尊重中华文化、推崇中华文化、用汉人治汉的方针,从而造就了百年盛世。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两个强悍的少数民族慢慢的被汉文化所淹没了...二战中,侵华日军鼎盛时期曾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在东北建立满洲国。明着扶持伪满政权,暗地里全面推行去汉化,并大量实施移民计划,以达到它们的土地加文化的全面占领。且不说美俄的参战致使日本的投降。就算是日军占领了整个中国,按它们推行的政策,要想彻底征服中国也是行不通的,除非将被占领土上的中国人全部杀光!这也印证了西方国家的一致论断: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难被征服和同化的民族!!!
中国的历史和民族性格可能很多国人都含糊不清,但是对于精心研究中国多年的西方列强们可谓是心知肚明。尤其日本和俄罗斯,对中国的研究程度之深令很多国人难以想象,这也是为什么小鬼子顶着中国强大压力驱游说欧盟不要对华武器解禁的原因。而俄国虽然现时期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甘愿和中国捆在一起以对抗美国和欧洲,但骨子里却始终没有放松队中国的提防,卖给中国的武器装备至少落后本国和售印武器装备20年不止。这也是中国近年来要求欧盟对华武器解禁地真正原因,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得寻找新的出路,老毛子的对华心态我们也是一清二楚的。
由于地缘原因,历史上俄国和日本曾于我国数度交恶,虽然近代我国以惨败而告终。但是俄日两国清楚的知道,那是它们在怎样的情况下获得的。一个是晚清没落腐败的时期,割地赔款给当时异常强大的沙俄帝国;另一个是军阀割据、内乱不止民不聊生的旧中国,而且正值二战爆发,美英无暇顾及亚洲,小日本不费吹灰之力趁虚而入...
然而中国强大的时候呢?它们哪个不是俯首称臣,起码也是主动示好,恐怕中国翻脸。想当年日军要进犯朝鲜还得看中国的眼色才行,康熙鼎盛时期几乎把老毛子撵出了西伯利亚。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的中国人民从新站了起来。只有美国人不了解中国的底细,在其家门口发动了两场战争,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可把小日本偷着乐坏了,一来借中国的刀报了美国仍原子弹的仇,二来依靠韩战、越战大发战争财,国力恢复迅速。69年珍宝岛事件,当时的苏联是何等强大,怎么样?不是也没敢越雷池一步,因为它比美国人更清楚中国人的民族特性。
总而言之,目前面对亚洲中印两国的迅速崛起,世界列强们之所以给与如次不同的待遇也是有着深层次原因的。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老牌强国此时的心态是何等的复杂啊!一方面它们不愿意看到如今世界的一超多强格局,也不愿永远做美国的小兄弟,想借中国的崛起来遏制美国的霸权,同时还可以牵制家门口的北极熊蠢蠢欲动;而另一方面它们也深知自己在近代给与中国造成的巨大伤害,对于中国崛起后对欧的态度心理也没谱,这也是欧盟这些年明里暗里违抗美国意愿与中国进行了许多深层次合作的原因。
俄日就不用提了。美国---目前这个星球的酋长。它遏制中国的目的相对来说就简单多了,就是为了自身霸主地位的稳固而不受侵犯。不光是中国,谁要是露出这种苗头,它都要加以遏制的。就像动物界里的狮群,狮王发现自家门口突然出现一头身强体壮的年轻雄狮,它也会惶恐不安并率先发动攻击,以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犯。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本就无可厚非。比起欧俄日,美国与中国并无深仇大恨,也无领土纠纷,相反二战中中美两国还有过一段甜蜜的合作时期,为中国最后的抗战生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的中美两国,经济上高度互补、政治上也互有合作。客观上讲,中国能发展到今天,美国功不可没。
看了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世界为什么给予中印两国的待遇有如此差距了。那就是民族的特性决定了一切,说白了印度是羊,而中国是狼!给予羊上好的草料,那是为了养肥了杀肉的。而把狼养大了可是要吃人的!这就是硬道理,地球人都知道的。虽然我们崛起的困难较之印度要大的多,但我还是希望祖国成为一只傲视群雄的狼,而不是任人宰割,温顺懦弱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