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叉尾斗鱼的繁殖季是多少
4~8月
繁殖
1雌雄鉴别
雄鱼鱼体较长,腹鳍、臀鳍、背鳍、尾鳍均长而宽大,体色鲜艳绚丽;雌鱼体短,各鳍也相对短一些,色彩逊于雄鱼,发情期腹部会明显膨胀。
2繁殖前的准备工作
2.1亲鱼的选择 中国叉尾斗鱼约8月龄即达性成熟,选择体长5cm以上者作为亲鱼,雄鱼的规格要稍大于雌鱼,至少应与雌鱼相等。雄鱼达到,性成熟时常以筑巢的行为来向雌鱼“求爱”;雌鱼是否达性成熟可根据其腹部的膨胀程度来判断。此时,应每天喂给亲鱼充足的水蚤等优质活饵。交配繁殖时,选择的雌鱼一定要性成熟,否则如果雄鱼发情而雌鱼不发情,雄鱼就会追咬它,甚至会将其咬伤至死。
2.2繁殖条件 取一个60cmx30cmx30cm的水族箱,洗净后在箱底栽植一些能形成草丛的水草,水面上还可敷设一些浮性水草,使雌鱼可藏身其中,又可使雄鱼筑巢容易些。发情期雄鱼会将嘴伸出水面吸气,在水草下方吐沫筑巢,直到泡泡巢形成。产卵箱内不可敷设砂砾,便于雄鱼用嘴衔起掉落在箱底的鱼卵,并将其送进浮巢粘着孵化。交配前,用一块玻璃隔板将水族箱隔成两部分。产卵箱内的光线不应过强,但应该是明亮的。根据科学家的报告,当水温在26.6℃时,雄鱼的筑巢行为发生得最多。此时雌鱼的卵巢亦快成熟,因此繁殖水族箱的水要保持该温度,pH值6.8-7.0,水的硬度9-11O,繁殖前将选好的一对亲鱼分别置于水族箱玻璃隔板的两侧,让其互相认识数日,避免雌鱼被雄鱼啄伤。在产卵和幼鱼生长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水质稳定。
3 繁殖
3.1交配与产卵 筑巢后,雄鱼会改变自己的模样:各鳍充分展开,色彩异常鲜艳、闪烁耀眼鱼体也变得五彩缤纷,从头到尾遍体金光焕发,并时近时远地围绕雌鱼来回游动,以各种姿态招引雌鱼游近浮巢。一般来说,在雄鱼的全力追求下雌鱼都会乐意地跟随雄鱼游至浮巢附近,双双贴近并旋转游动,雄鱼频频从下方将身体弯曲成"C”形,“搂”住雌鱼的腹部挤压卵子。经几次激烈的“拥抱”翻滚之后,雌鱼在兴奋中将卵产在浮巢里,雄鱼则随即射精,使卵受精。受精卵呈圆形,直径约1mm左右,比重稍大于水。产卵过程中必然有部分卵子沉向箱底,雄鱼立即会用嘴衔起并将其送进浮巢里。这一切做完后,雄鱼又开始向雌鱼发情,重复上述交配过程。每次产卵大约可持续2小时,并有15-60次的“搂抱”现象,每次“搂抱”交配大约可产卵1-10粒。根据亲鱼个体大小及鱼龄不同,一对亲鱼可产卵50-500粒。
3.2护卵 当产卵接近尾声时,雄鱼将雌鱼赶离浮巢,雌鱼便藏身于水草丛中。此时应将雌鱼捞出另养,否则它会吞食鱼卵;同时要往产卵箱中添加青霉素,以预防卵子腐败变质。
尽管雄斗鱼在相斗时非常凶猛,然而它对自己的后代却关爱备至,承担起守护浮巢和卵子孵化的责任。此时雄鱼不断在浮巢旁用胸鳍轻微扇动水流,为受精卵发育孵化增加溶解氧。当个别鱼卵从浮巢里掉下来时,它会立即用嘴将其衔起送回浮巢,而且还不断择食未受精的卵子,以免死卵霉变殃及受精卵。如果发现浮巢有破损时,它还会立即用唾沫修补好。
3.3育苗 一般孵化48小时后仔鱼破膜而出,初孵仔鱼软弱无力,不能从外界摄食。再经2天后,仔鱼变得结实,并开始游离鱼巢,在外界寻觅食物。此时应将雄鱼移出,否则它会因急于收集大批离巢、开始独立觅食营生的仔鱼而慌慌张张地将它们吞到口中,使仔鱼被挤死。
将雄鱼移出之后,应对刚开食的仔鱼精心喂养。饵料可通过添加绿水而供给,因绿水中含有很多的纤毛虫类。第一周供给纤毛虫类,第二周供给刚孵出的丰年虾或水蚤,并注意投饵时量少次多;同时要注意饵料大小适合仔鱼的口径大小。在一窝仔、稚鱼中,个体生长速度是不一样的,故仔、稚鱼的饵料应从小型往大型过渡,搭配一些小饵料,这样有利于提高其成活率。稚鱼在两周后,其鳃上的附属呼吸器官才开始发育,约需5天的时间才能发育完全,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可根据需要用充气机向产卵箱通气,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同时要注意水面上的温度一定要与水温一致,否则稚鱼会因其褶鳃受寒以致感染细菌而发病死亡。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大约经过3个月,中国叉尾斗鱼的体色就可呈现出来,再经过5-6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
2. 请教养斗鱼的高手 ,斗鱼成熟期是多久 几月份繁殖小鱼多久能生长成熟
1、斗鱼的成熟期是4—8月。
2、繁殖年龄方面以四个月大至两岁为适合。繁殖期间鱼体呈现婚姻色,出现平时没有的色彩,尤以雄鱼为明显。
3、小鱼从卵中孵化出来要经过48小时,也是4~8月龄后性成熟。

(2)中国斗鱼多久能产仔扩展阅读:
斗鱼类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我国分布着两种,一种属广布性的圆尾斗鱼,另一种分布于南方的叉尾斗鱼。圆尾斗鱼的搏
斗能力较差,而叉尾斗鱼则非常好斗。叉尾斗鱼比起泰国的博鱼,则稍微逊色。泰国的博鱼是斗鱼中最美丽和最好斗的。过去,泰国曾有专以博鱼打斗为业的赌场,赌资相当可观。近几年来,博鱼被作为观赏鱼饲养。[2]
圆尾斗鱼分布状况:东三省、北京、两河、两山、两湖、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四川、甘肃、宁夏、陕西、青海、新疆、内蒙
泰国斗鱼又名暹罗斗鱼、搏鱼,丝足鲈科
(Osphronemidae)斗鱼亚科
(Macroposinae)。原产地为泰国。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福建南部。泰国斗鱼体呈长形,稍侧扁,体长可达8厘米,背鳍、臀鳍、尾鳍都特别宽大,尤以雄鱼更为突出。
原生颜色较暗,但现已有鲜红、紫红、绿、蓝、黑等各种颜色,还有杂色的。泰国斗鱼英武飒爽的矫健身姿和骁勇善战的独特个性,吸引着众多爱好者。
参考资料:网络.斗鱼
3. 中国斗鱼怎么繁殖
繁殖特点
亲鱼性成熟年龄为6个月。雄鱼体色鲜艳,背鳍、臀末梢尖长;雌鱼体色较淡,腹部浑圆。繁殖水温26~27℃,水质中性。在50厘米×30厘米×30厘米的鱼缸中漂浮几棵水草,雄鱼在水草旁吐泡沫筑巢,然后将雌鱼推入产巢中完成产卵。产卵结束后,应立即将雌鱼捞出。待仔鱼能自由游动时,再将雄鱼捞出。雌鱼每次产卵300~400粒,产卵间隔时间10天。
饲养管理
中国斗鱼雄鱼具有斗性,但仍然可以群养,不过如果想要培养表现力良好的个体,最好选优秀的年轻雄鱼进行单养。单养要注意给足水,水要精过滤,并定时换水以保持水质的清洁,最好有暗色底砂并适量种植莫丝和漂浮性水草,光照不宜过强。为了培养斗鱼的斗性,应该每天进行2~3次,每次5~10分钟的照镜子训练,让斗鱼与镜子中的自已炫耀搏斗,改善体色与鳍的表现力。刚开始进行单养的2~3天内不要喂食,随后每日少量多次投喂血虫、汉堡等饲料,量以5分钟内吃完为准,多余饲料及鱼粪便要及时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