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谁知道越战到底打了多少年
越战打了20年。
越南战争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5年至1975年间,是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对抗由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一场战争。发生于冷战时期的越南(主战场)、老挝、柬埔寨。
(1)南北越南战争中国派出多少人扩展阅读:
1975年3月美国正式将地面部队撤出越南,但在越南南方留下2万多军事顾问,支持阮文哨傀儡军蚕食解放区。但越南人民反对美国侵略,1975年4月30日解放西贡,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实现了国家统一。
整个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损失飞机8612架,其中3720为固定翼飞机,4892架为直升机(另一统计:消灭美军飞机3744架,直升机4868架),其中在北越上空击落美军飞机1095架,直升机11架。
② 越南战场解放军死了多少谢谢!
1965年2月,美军地面部队直接进入南越参战,以美军为主体在越南南方进行地面作战,对越南北方实行持续战略性轰炸,并不断侵入中国领空。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主席和越南劳动党领导下,积极投入抗美救国斗争,同时呼吁国际援助。中国方面为响应越南劳动党和越南政府的请求,维护中国南部边境的安全,决定尽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中越两国政府和军队陆续达成一系列由中国提供大量物资援助,并派出部队在越南北方担负防空作战、国防工程建筑、后勤保障等任务的协议。首批援越高炮部队2个师另1个团于8月入越协助防空作战,以后又有4批入越轮战,连同配属各援越工程支队的防空部队,共16个高炮师、63个高炮团及部分独立高炮营等约15万人,部署于越南北方各战略要点。人民解放军在越南共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兵等援越部队先后有10余万人,抢修被美机炸坏的铁路设施1778处,新建、改建铁路线577公里;修筑干线公路7越南战争全景条,长1206公里,桥梁305座,涵洞4441座;建成内排、安沛两个现代化机场和飞机洞库;筑成各种坑道239条(总长2.5万多米),永久和临时码头9个,掘开式永备工事123个,海底通信电缆15条(长度为103公里)等大批国防战备工程。人民解放军海军扫雷部队扫除各种水雷42枚,总清扫面积201平方公里,相继疏通海防、鸿基、锦普等港口及东北群岛的各航道。截至1973年8月,中国援越防空、工程、铁道、扫雷、后勤保障部队共32万余人。此外,中国政府向越南提供了总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和经济援助,帮助越军培训了大批各类军事技术人员。在援越抗美作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有4200多人身负重伤,1100人阵亡并被安葬在越南国土。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爱好和平人民支持下,1975年5月越南抗美战争获得胜利,实现了国家统一。对于中国人民和军队为援助越南取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所给予的真诚、持久、巨大、有效的援助,越南劳动党和政府曾多次给予高度评价和感谢。
③ 中越自卫反击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越南,是中国南方的邻国。历史上,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置交趾郡,越南这片土地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史上,越南地区一直作为中国的郡县归属在中国行政区划中。随着五代十国末年越南王朝从中国南汉独立,以及宋朝收复安南失败后,越南正式成为被中国政府承认的独立藩属国。 对越自卫反击战 近代以来,越南沦为法国殖民者的殖民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两国命运相关,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唇齿相依情同手足。越共老一批革命者都有在中国战斗的经历,中越两国共产党在各自的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越南领袖胡志明主席曾在广东参加过中国的大革命。1951年印度支那共产党召开二大改名为越南劳动党时,将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而两军历史上更产生了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越南人民军双料少将洪水(阮山)。 在越南抗法斗争中,刚建国的新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团指导越军对法作战,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在与法国开战的第一次越南战争初期,中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双方都反对在越南的统治者法国殖民政权。在越战期间,中国和苏联都向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对美国。中国派遣防空部队和工程部队进入越南,作战三年,击落击伤三千余架美机,牺牲千余人,还源源不断地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资。在越南抗美抗法救国的三十年间,中国约提供给越南折合二百亿美元的援助,大力支持了越南的解放斗争。 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苏联老大哥一直是中越两国所仰仗的对象。而在越南抗法抗美期间,中国则也是越南仰仗的对象。随着中苏交恶,越南在对华对苏关系上逐渐开始棘手。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触也让尚未结束抗美斗争的越南感到不安。对于奉行实用主义的越南,在国家尚未统一之时,和中国、苏联的关系面子上都要维持。1975年越南统一,越南开始决定与苏联发展更为亲密的外交关系——因为苏联比中国强大。越南党中央亲华派如长征、武元甲逐渐靠边站,不再重用,党章里的毛泽东思想也被取消。在国内开始疯狂排华,打压华侨的正常生活,导致大量越南华侨返回中国。在中越边境则挑起武装冲突,派遣武装人员越界进行侵扰,打伤边民,推倒界碑,蚕食边境,制造了浦念岭、庭毫山等事件。随着中国与美国恢 对越自卫反击战 复外交接触,中越两国的关系则开始变得严峻了。 对于本次战争的起因,中国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称:“越南政权三番四次挑起边界事端,严重地骚扰了中国边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方一再发出警告,越方却置若罔闻,一意孤行,中国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发动边界自卫反击战,对越南实行惩罚。”而越南的河 内之声广播电台,则指责“北京扩张主义集团”,表示:“北寇(指位于越南北方的中国)妄图侵占邻邦的领土,以遂其称霸亚洲的狂妄野心,(越南共产党)党中央和政府号召全体军民再次奋起反抗外族侵略。”
④ 美国当初为什么打越南战争呢
这是美国的全球冷战布局。
当时冷战开始,中国大陆是我党控制,成为共产党的地盘。而北朝鲜的实力强大,比南韩厉害的多。而日本当时被战争打了个稀巴烂,又被美军解除武装,没有军事实力了。
这样一来,东亚的形式彻底扭转,美国的力量就弱了。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全力扶持台湾,南韩和日本,甚至自己出兵,就是为了扭转东亚的不利局面。
朝鲜战争结束时,东亚局势大体稳定,美国的力量不占优至少还能招架。但中南半岛,也就是印度支那又危险了。
盘踞北越的北越共产党通过9年法越战争,把法国殖民者打的溃败,1954年获得奠边府战役胜利,很快占领北越全境,直逼南越。
当时法国人支持不住,急于撤离越南。
美国人很清楚,如果法国人走了,南越政府是支持不住地,可能瞬间垮台,被北越占据越南全境。
而当时北越邻国老挝和柬埔寨都是人口几百万的小国弱国,国内都有共产党力量控制一方。那么,越南被北越控制以后,很快老挝和柬埔寨也会完蛋,由此中南半岛就成为共产党的势力范围。
美军畏惧爆发世界大战,所以将战略目标定位为扶持南越的稳定。
美军从没有出动大规模的地面部队入侵北越,那么就等于是完全被动挨打的局面。
北越无论打赢或者打输,国家是没有危险的,最惨也就是无法统一全国而已。
同时,北越也聪明的采用持久战,游击战,消耗拖着美军,看谁坚持的久。
⑤ 有关越南历史与中越交往的论文
古代历史——基本上是南越的藩属时代和独立时代相互轮替的时代
秦朝统一了中国(公元前221年)之后,就派遣五十万大军侵略南方。秦朝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和紧接着赵佗(注:赵佗为秦朝派遣官吏,后面还要出场,大家注意看好了 )的入侵曾激起了越族人民的英勇反抗,说明北方的侵略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的有系统的新阶段。
秦朝军队侵占了长江以南各族人民的一些领土,设立了闽中(福建)、南海(广东)、桂林(广西北部)和象(广西西部和贵州南部)等郡(公元前214年)。但是,当秦朝军队越深入到越族地区,它就越遭到瓯越和雒越人民的英勇抵抗。瓯雒人和其他各族人民暂时撤退到深山密林中去。他们组织抗战力量,推选杰出的人材做将领,趁夜晚伏击秦军。越族人坚持长期抗战达十年之久。消灭秦军十余万。秦军的主将屠睢也被击毙。
中国着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写道:“当是时,秦案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路,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行十余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公元前209年),天下大叛。”(《史记》卷112)
公元前207年,秦朝的一位官吏赵佗,占领了南海、桂林和象三个郡,建立了南越(粤)国(——这就是从古代历史开始我就称之为“南越”,越南文明历史基本上从此开始),自称王。赵佗称王,对于北朝来说,只是中国封建集团内部的一支割据势力。称王不久,赵佗又重新归服北朝(那时在中国,汉朝已经代替了秦朝,那个说服赵佗从新归顺的那个汉朝官吏也是鼎鼎大名呢,留给各位看官自己去查来看看,更有意思点吧)。
建立了南越国后,赵佗曾多次发兵,妄图吞并瓯雒国。赵佗的军队攻打到仙游山(河北省仙山)和武宁(河北省桂武)地区(均为越国地名,现在还有什么河南、河北、河西的地名),但全部被击溃。
秦朝侵略军的失败和赵佗头几次侵略的失败,说明当时我国人民有能力抵抗外来敌人大规模的有计划的入侵。这种力量的源泉是越族人民上千年来为自己建立起丁一个早在瓯雒国时期就已经得到高度表现的社会秩序、生活习惯和独特的文化。第二个源泉是,在建国和卫国事业中,民族团结的精神日益得到加强,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表现是文郎和蜀两个兄弟小王国统一成为一个大的瓯雒国。在瓯雒国范围内,分散的部落一天天削弱,民族因素一天天增加。因此,民族精神——自主意识的表现——进一步地得到了提高。
赵佗知道不能用军事战胜既能国,便把军队撤回武宁山,与安阳王讲和。他派遣自己的儿子仲姑到瓯雒国向安阳王投降称臣。安阳王把女儿媚珠嫁给仲始为妻。仲始在瓯雒国做赘婿。
这正是赵佗侵吞瓯雒国的阴谋。仲始在做赘婿的几年时间里,刺探了瓯雒国的情况,又学会了制造弩和破坏弩的方法,于是潜逃回国向赵佗报告。这次赵佗利用军事和间谍相结合的方法,吞并了瓯雒国。安阳王吃了败仗,跳海自尽。这件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79年。
赵佗占领了瓯雒国之后,把瓯雒国并入南越,划分为交趾(北部)、九真(中部以北)两个郡。并派遣官吏和军队建筑营寨,进行统治。
公元前111年,汉朝调动了数十万军队南下攻打南越。南越抗抵了一阵之后,赵佗王朝的君臣有的被杀,有的被俘。在瓯雒西于地区的首领(西于王)趁机起义,打算恢复国家的独立。但是西于王被左将军黄同杀死。赵朝的使者急急忙忙带着上百头牛和上千坛酒以及交趾、九真二郡的户口册到合浦(广东省),交给汉朝官吏,表示投降。
南越国被消灭。瓯雒地区转到汉朝手中。汉朝在这里设立了交趾部,委派了一位刺史驻守在麋冷(永富省,安郎),统管九个郡。
九个郡包括:交趾(北部)、九真(中部以北)、日两(中部中区)和六个在我国范围以外的儋耳、珠崖(海南岛)、南海、合浦(广东)、郁林、苍梧(广西)。 在每一个郡里为首的是一位统管政治的太守和一位指挥军队的都尉。
郡以下是县。在交趾郡大部分县仍然由雒将管辖,虽然他们披上了县官的外衣,手中有了青铜印。起初,汉朝也和赵朝一样,仍然采用“诸雒将主民如故”和“从其俗而治之” 的政策。基本的剥削方式是强迫进贡珍贵产品。此外还进行土特产和奴婢的买卖。
汉朝的直接统治范围,也和赵陀时期一样只局限在一部分中心区域里(州治、郡治所在地)。但其同化阴谋比过去却更加露骨。汉朝流放了很多罪人,迁移了大量穷苦人到交趾来。
根据汉朝的统计材料,瓯雒三个郡共有十四万三千64十三户、九十八万一千七百三十五人。
公元初年,北方朝廷内部发生了变乱,王莽篡夺了西汉的王位,自立新朝(公元8—23年)。东汉又代替了王莽。在那段时期里,汉朝在交趾地区的官吏阴谋进行割据,但很快又归服了东汉。从此,以锡光为交趾太守、任延为九真太守的外国统治就变得更加残酷。这表现在剥削方式和同化程度两个方面。
关于剥削方式除了强迫我国人民缴纳南方的珍贵物品(犀角、象牙、玳瑁、珍珠、裴翠、金银等)外,汉朝还占领土地建立庄园,进行沉重的地祖剥削,垄断盐和铁的生产和买卖等。在同化政策方面,他们强迫我国人民从吃、穿到嫁娶都得遵循汉朝的封建“礼教”。他们设立了几所学校,目的在于为统治当局培养一些得力的官员以及宣传封建思想和道德(三纲五常等)。
为了达到上述两个目的,东汉巩固了和完善了在交趾的统治机构,打算废除“从其俗而治之”的方法,采用了汉朝的法律,以便束缚人民和限制雒将的权力。苏定接替锡光担任交趾太守,他非常贪婪、残暴,是一个“张眼视钱”(《东观汉记》)的财迷。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带有新的内容和不同的形式,这就是遍及全国的人民起义运动,它的顶峰是千秋万代永远闪烁着光芒的二征夫人起义。
公元40年3月,征侧和妹妹征贰在喝门举兵起义。各地爱国者纷纷云集于麋冷。起义军从麋冷向平原进军,攻打东汉在交趾的首府赢偻(河北省顺城)。二征夫人起义前后,在交趾(北部)、九真(中部以北)、 日南(中部中区)和合浦(中国广东省内)四个郡,相继爆发了多次起义。
根据《后汉书》(卷五十四和卷八十六)记载:在交趾、九真、日南和合浦四个郡的许多蛮人、俚人(泛指南方各少数民族)都一齐奋起响应二征夫人起义。
在二征夫人的领导下,各地方的起义——从山区到平原,包括过去瓯雒国范围内的越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很快就统一成为一个巨大的、群众性的起义运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起义军的将领中有许多妇女。
赵佗吞并了瓯越国之后,我国国土被并入了南越。到汉朝统一了中国时,所有的诸侯、藩臣都归服汉朝。
匈奴被打败,赶到了西边。赤土(月氏)从前原是汉族的邻居,而这时却住在印度大门口。汉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曾经到达了帕米尔高原西边的康居,之后经过西藏返回京都长安。中亚变成了受汉朝影响的地区。汉朝曾直接与波斯相接触,听说还到达过罗马帝国。朝鲜半岛北部变成了汉朝的乐浪郡。滇国(云南)被消灭。东越和闽越(浙江和福建)的各个越王都臣服汉朝,不久也都被消灭了。南越国(广东、广西)吕嘉抵抗失败以后,也被消灭了。瓯越也道到了同样的命运被分割成为郡县,并入了中国的版图。 汉帝国正进入其全盛时期。
从此,各个“蛮夷”民族和各个“番邦”臣服于汉朝“天子”,被看成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汉族统治者大力传播“尊君、大一统”的思想,其目的在于使边疆各民族臣服“天子”、“天朝”。这好象是谁也不敢争辩的事!
二征夫人的起义震撼了全国。从这次英勇崛起的烈火中放射出历史的真理:一个民族虽小,但它曾建立起国家,并且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和做了国家的主人,这样的民族是不会屈服的。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消灭它。二征夫人的起义是越南人民时而隐蔽时而公开的整个斗争过程的结晶。这是一次全民崛起的运动,它既把起义力量聚集到二征夫人在喝门高举起的义旗下,又在过去的瓯雒国全境各地点燃了起义的烈火。起义取得了胜利,这是因为它是一次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运动,而不是个别部落、个别酋长的自发行动。它体现了各民族、各阶层男女老幼在二征夫人的旗帜下团结一致、驱逐外寇和建立国家的崇高精神。
二征夫人起义的爆发是一次民族精神的觉醒。一个小民族取得了胜利,征侧称王,并建立起独立的政权,这是对汉帝国“平天下”权威的直接否定。二征夫人同全民一起起义,又同全民一道维护自主权达三年之久。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反抗正处在兴盛时期的亚洲最大的一个帝国领导起义的是妇女,这是越南妇女的最大光荣。她们不愧为传说中所歌颂的、具有高贵品质的“仙龙”的后代;不愧为现代进步人类所赞誉的翱翔在高山之额上的雄鹰。
国家获得了独立。但敌我力量对比相差悬殊。
听到征侧起义、称王的消息之后,汉朝光武帝下沼,令华南各郡制造车船,修筑道路、桥梁,储备军粮,准备重新侵占我国领土。公元42年4月,汉朝封马援——一位曾经多次镇压了羌人的起义、双手沾满了中国皖城(安徽)农民的鲜血的老将——为“伏波将军”,命他带领二万军队和二千艘车船南下侵略我国。马援的大军水陆配合,首先集中在合浦(广东),然后进入浪泊(河北省仙山)地区。
征王和诸位将领从麋冷发兵到浪泊打击敌人。在那里,我军和侵略军进行了一场激战。征王的军队战斗得非常勇敢,但因力量比较薄弱,所以遭到失败,被迫退回锦溪(永富省安乐县)。马援率兵尾追。经过将近一年的英勇抵抗,因我军力量弱小,终于失败。二征夫人回到喝门投喝江自尽。(公元43年5月,根据民间传说,二征夫人于阴历二月六日殉难。自古以来,每年二月六日,我国人民都组织集会祭祀二位伟大的民族女英维,以示纪念。)至此,由二征夫人领导的抗战基本上己失败。但是在很多地方,人民和起义军仍继续抗击敌人。都羊将军仍活动在九真地区。
根据传说:圣天夫人在上游一带(越北地区)抵抗敌军。八难夫人率军凭险扼守山隘。黎真夫人堵塞河道,打击敌人的水军。我军力量虽然弱小,但战斗却非常勇敢。之后不久,黎真、圣天、八难夫人答都跟随二征夫人自尽。
公元43年11月,马援通过凿口(宁平省安模)向九真进军以镇压义军。当地的首领和九真人民继续英勇战斗。马援残杀了成百名首领和上千名义军。三百多名首领被俘,流放到了零陵,(湖南省)。我国又丧失了独立。 ——因为伏波将军马援留下不少中国发配的犯人和士卒驻守越国,所以有将中国人称为“马留人”的说法。
越南一方面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基本上维持稳定的上供,虽然中央帝权的兴衰更替使得两方关系偶有变化。汉朝衰败之后,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对南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有效管理。——大家玩三国的游戏可以接触到彼时的越南,无论是三国志系列还是三国群英转系列。越南另一方面也受到先进、强大、丰富的汉文化的哺乳,使得越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工商业等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
直到唐朝末年,一场白滕河之役,越南吴权打败中国,总算使越南达成独立愿望。
然而,越南的政治并未随着独立而稳定,尤其是在吴权死后,国家立即陷入混乱局面,直到1009年开始,越南先后出现三个大王朝——李朝、陈朝与后黎朝。在此三大王朝经营下的越南,总算维持了700余年的长治久安局面,期间虽曾遭蒙古大军和明朝入侵,但皆被击退,也因此造就不少名垂青史的越南民族英雄。继三大王朝之后的阮朝,曾借助外力泰国和法国完成再统一大业,却也因此引起外人的觊觎。
三、近现代史
插一句:越南无论如何自吹牛X,但是一个令他们尴尬的现实是他们的历史总是离不开“中国”这个字眼,如果在他们的历史书中将这个字眼删除的话,越南历史就成了一盘沙子,看不出任何有机的联系。
越南人与西方的接触,最早始于1516年的葡萄牙探险家,随后又有荷兰与英国企图打开通商之路,但均未成功。而曾出兵支援阮朝的法国,因要求传教与通商被拒,乃决意以武力侵越。积弱成疾沉疴已深的老大帝国自顾不暇,无力响应越南的求救来帮助应对新权贵的入侵,纵使有爱国老将冯子材将军率领黑旗军在镇南关(——现称睦南关,在广西省凭祥市)打败法国侵略者,满清政府仍然签署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此次大败促使法国内阁总理引咎辞职,法国报纸称“不胜而胜”,自然对应的中国“不败而败”了)1885年,越南终于沦为法国殖民地,越南人民反抗殖民地运动也从此展开。1930年,胡志明在共产国际组织协助下,于香港创立越南共产党,1941年又在中国南部创建越南独立同盟(简称越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积极展开游击战。
1945年法军被日本解除武装,越南保大皇帝宣布独立,但实权则握在日本占领军手中,同年8月日本投降,越盟发动总起义,保大皇逊位,胡志明再度宣布越南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负责解除越南南方日军武装的英国,竟支持法国卷土重来,于是爆发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1946-1954),最后法军在奠边府战役中败北,法军自越南全面撤退。
重点讲讲奠边府战役,奠边府战役是越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抗法战争中取得的一次决定性胜利的战役。1954年3月13日,越南人民军在中国人民的支援下,向奠边府发动猛烈攻击。5月7日,解放奠边府地区,全歼守敌16000多人,活捉法军司令官戴卡斯特利。此役是越军在中国顾问团的谋划下,首次进行的阵地攻坚战。奠边府的胜利加快了战争进程,对于签订《印度支那停战协定》具有重要意义。顾问团的四位团长:梅嘉生、邓逸凡、罗贵波、韦国清。由于韦国清的一系列电报和中央军委的复电,中国军事顾问们后来回顾历史的时候,倾向于认为韦国清在改变奠边府作战方案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越军干部们则认为,武元甲在这件事上肯定有首倡之功,居功至伟。但他们对中国军事顾问团方面的电报是不知情的。事过半个世纪之后,随着历史档案逐一解密,当事人回忆录纷纷问世,对此综合研究,可以看出,1954年1月20前后,在奠边府前线越方一侧,武元甲和韦国清的决心都在变化,几乎同时作出了判断:应该改变最初动议,改“速战速决”为“稳扎稳打”。 在中越双方的齐心协力下,越南人民军创造性地将大炮拆散运上法军认为不可能的高山进行炮击,,彻底瓦解法军士气。在这次决定性的战役中,中方顾问团的谋略和指挥作战水平给越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内瓦协议将越南临时分为南北,以北纬17度为分界线,北方由胡志明领导的越共控制,南方则是以吴庭艳为总统的越南共和国。
越南分为南北之后,北越的共产党潜入南方进行宣传及游击战,导致美国派兵干涉,引起第二次越南战争(1965-1975),也就是历史上闻名的越战,此次战争中方派遣战略家、军事家、革命家陈赓大将为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并派遣大量“工兵”援助。整师建制的越军换装崭新的中方装备,最新的军用雷达、枪械等军用物质无偿援助。中国扣下自己的口粮,大量供给越南,中越后来交恶的时候,越军工事上的沙袋上都印着“中国大米”的红字!据事后统计,中方援越物质折合400亿美元!在中国、苏联的大力支持下,美国投鼠忌器,自缚手脚,最终无法将空中的巨大优势转化为地面优势和全面优势。在国内强大的压力下,双方大量伤亡的事实面前,从1968年开始,美国国内反战口号四起,迫使美国和北越进行初步和平谈判,后认定这南北战争乃越南本国的家务事,于是双方在1973年签订停战协定,美军自越南撤军。1975年南越政府垮台,北越共产党全面解放越南。1976年7月2日南北越正式统一,成立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定都河内。统一后的越南,一方面调养生息,另一方面却遭受美国禁运的经济制裁,越南几乎封锁在自己的理想国里,结果导致经济破败,人民一贫如洗。
中苏交恶后,适逢越南新一代领导人黎笋上台,在强大的苏联和彼时仍显弱小的中国之间,越南领导人选择了全面倒向苏联老大哥的怀抱。并在苏联支持下,不断挑起边境冲突,终于在1978年爆发了中越边境战争,在长达10年的战争中,虽然有苏联的支持,但是随着老大哥的日益衰落最终土崩瓦解,而中国将朝战后囤积了20年将近报废而未处理的炮弹全部倾泻在了领土面积比中国云南省还小的弹丸小国上。基本上到后来中方是各大军区各师轮流上阵将越南当作练兵场的情况下,越南的人民和国内经济陷入了可怕的战争泥沼之中,最后无奈言和。——据传黎笋同志(当然还叫同志,党内都叫同志,同志加兄弟!)战后视察谅山,看满山遍地弹坑,满面铁青,一言未发。
1987年,为顺应世界潮流,越南门户大开,改善与自由世界的关系,而中国台湾与越南则在1992年正式通航。如今,台商已跃居越南外商投资首位,观光客亦络绎于途。1993年2月美国正式对越南解除禁运,1994年美越宣布恢复邦交,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解脱美国对越南经济制裁的枷锁,越南,已成为各国互相较劲的经济舞台。
中越顺利恢复关系之后,中国逐步加大在越投资,随着边境谈判的结束,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现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已经成为越南重要的外资来向——具体的谈判和仍存纠纷参照前面愚作已有,略过。据传台湾同胞最牛:在越招聘时,直接问到“会不会国语,不会国语的不招”。
参考文献: 越南1977年出版的《越南历史》
⑥ 对越南自卫反击战是怎么回事领导,指挥个是谁
对越南自卫反击战主要领导:徐向前、许世友、杨得志;黎笋、武元甲。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官方称为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或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在民间被习惯称作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称之为1979年北部边界战争或越中边界战争,国际上则又将其视为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一部分),是指于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以下简称越南)之间的战争。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布胜利,撤出了越南。越南在中方撤出之后,宣布越南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进入八十年代后两国继续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通过十年边境战争,中国打击了越南自越战胜利后膨胀的信心,维护了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同时促进了东南亚的和平局面,并为柬埔寨问题的最终解决打开了道路。对越南方面来说战争的影响是持久的,国力遭到了长期消耗和破坏,最终不得不改弦更张。1979年,中国军队在撤退回国的过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资,并沿途破坏了越北地区的军政设施、公路、铁路、矿山。
⑦ 对越自卫反击战:用时28天,我军22万人差点打进越南首都
这是越军最“难以启齿”的一战——他们在占据主场优势兼王牌部队坐镇的情况下,却在28内被我军打得七零八落,首都都差点不保。
那么越军为何会失败?这场战役又为什么会发生?本期,螭吻为大家讲述对越自卫反击战背后的故事。
曾几何时,越南和我国情同手足、亲如一家。彼时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我国沦为半殖民地,一衣带水的两国命运如此相似,自然同病相怜。
在1950年的越南抗法斗争中,我军派出了军事顾问团前往越南、指导越军对法作战;
1955年越南战争爆发,支持 社会 主义阵营的北越政府和被美国扶持起来的南越政府展开了一场争夺国家主权的内战。
彼时我国本着 社会 主义兄弟情的缘故,给予了北越极大的帮助,不仅手把手的教北越军队如何打游击战,同时还在北越统一国家后对其进行了无私的经济援助,总价值在200亿美元上下。
这对当时才建国没多久的我国而言,可是从牙缝里省下来的一笔钱。
正是在这样的深交下,中越两国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老一辈的越南革命者几乎都有在我国作战的经历,越南领袖胡志明甚至都还参加过我国的大革命。
然而这样的唇齿相依之情,却随着1969年胡志明主席逝世、黎笋上台而烟消云散。黎笋上台后,一改此前胡志明的亲中立场,决定与苏联发展成为更密切的外交关系。
彼时我国与苏联的分歧加剧,加上苏联又制造了一些威胁我国安全的事件——1969年3月2日,苏军入侵黑龙江珍宝岛,袭击我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致使我方伤亡6人。
彼时我方边防部队立刻予以反击,将入侵的苏军驱逐出了珍宝岛。然而不死心的苏军又几次前来进犯,甚至还动用了坦克力量,但都被我方击退。
经此一事后,中苏两国剑拔弩张。在这样的情况下,试图与苏联结盟的黎笋为表诚意,宣布与我国划清界限,并公开反华。
在黎笋的错误领导下,越南国内开始疯狂排华,导致大量越南华侨无法正常生活,被迫返回我国。
不但如此,越军还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引发武装冲突,制造了千余起伤害我国边民的事件,致使中越关系变得空前紧张。
后来,背信弃义的黎笋甚至还侵占了我国南沙群岛96%以上的岛屿。
面对越南的恩将仇报、再三挑衅,我国忍无可忍,为了维护领土的统一和边界安全,我国中央军委于1978年12月8日向全国下达了对越南自卫反击战的命令。
随后,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邓小平任命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为总指挥,率领9个军29个步兵师,总计22万兵力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向越南发起突袭。
越南对此也高度重视,于是派出了以王牌部队第三零八师为主力的6个步兵师、16个地方团及4个炮兵团,约10万人应战。
至此,敌我双方部署全部完成,大战一触即发。
1979年2月17日,我军奉总指挥许世友之命,在中越两国延绵500公里的边界线上,对越南万炮齐发,正式打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第一枪。
炮击过后,22万我军趁着惊慌失措的越军还未从炮火突袭中反应过来时,仅用时几十分钟,便突破其前沿防线,进入越南境内。
我军进入越南后,毫不拖泥带水,直接向越南腹地纵深推进,进攻锋芒直指高平、谅山和老街。
这三座城市分别位于越南的正北、东北和西北部边境,与我国广西、云南两省接壤,同时也是拱卫越南首都河内的三大门户。我军要想实现反击战的胜利,就必须攻下这三处重镇。
我军总指挥许世友考虑到中央军委下达的“速战速决、歼敌速回”的命令,决定同时向这三处重镇发起进攻,于是他迅速制定了“南北对进,钳形攻击”的战术,将我军兵分成东、南、北三个集团。
中南、北两大集团合击高平,东集团则从侧背攻同登和谅山。等三大集团分别完成使命、成功会合后,便把三军合成一军,共同进攻老街。
我军三大集团在越南境内一路高歌猛进、捷报连连,见此,恼羞成怒的越军派出了自己的王牌部队。
1979年2月17日上午,士气高涨的我军南集团在炮火的掩护下,向高平外围的重要据点东溪发起强势进攻。
我军在战斗的一开始,便出动了由坦克、步兵等多兵种合成的特遣队直插东溪。
彼时驻守在东溪的是越军第三四六师,全师上下有1.5万人。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我军竟会派遣坦克军团作为先锋部队,因而在此地没有准备任何可以抵抗坦克的重型武器。
这一致命的疏漏导致越军在战斗的一开始便错失良机,在我军坦克的轰炸下死伤惨重,不得不四散奔逃。
依仗着坦克的威力,我军轻而易举便攻占了东溪,并马不停蹄的逼近高平。
此时我军北集团也到达了预定的作战地点,协同南集团一起,以钳状攻势合围了高平城。随后,我军两大集团在东溪一带构建了环形的防御阵地,目的就是切断高平守军的南逃道路。
1979年2月24日晚,我军南、北两大集团向高平发起了强袭。
经过7小时鏖战,我军于次日凌晨顺利攻占了高平。此时驻守在高平的越军第三四六师几乎损失殆尽、横尸遍地。
与此同时,我军东集团也一路高歌猛进,他们的作战目标是同登和谅山。
同登、谅山都位于高平城以南,距离越南首都河内仅有几小时的路程,堪称河内门户,因而我军对此势在必得。
战斗打响后,我军以一六三师为主攻,迅速切断了越军从同登逃往谅山的道路,实现了将敌围困的计划。
陷入绝境的越军疯狂向我军展开回击,试图突出重围,与驻守谅山的部队会合。
见此我军上下一心、奋勇出击,激战数小时,越军还是无缝可钻。眼见突袭无望,绝望的越军士气愈加低迷,很快就被势如破竹的我军分割歼灭。
至此,同登的防守力量彻底土崩瓦解。
占领了同登后,我军决定乘胜追击,即刻开始进攻谅山。谅山北达中越边境,南临首都河内,不但是越北的咽喉要道,更是河内的屏障门户。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让我军对此势在必得。
越军也同样知道谅山的重要性,因而派遣其“王者之师”——第三零八师驻守此地。
三零八师是一支经历过千锤百炼的铁血劲旅,在抗法和抗美战争中都有过出色的战绩,是名震世界的精锐部队,因而一直以来都是越南人民的骄傲,被誉为“越南第一王牌”。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王牌部队”,却为自己的轻敌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越军三零八师长期以来都顶着响亮的名号,因而兵骄将傲、士气怠惰,根本就没有制定完善的守城战略,只是妄想依靠谅山的险要地势进行防守。
而与他们的狂妄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我军高层的认真细致。我军总指挥许世友根据谅山地形,制定了详尽的攻城计划——他命我军先消灭掉谅山外围的防御要点,其次再兵分三路,分别从东、北、西三面直袭谅山。
1979年3月1日,我军八万大军兵临城下。直到此时,狂妄又轻敌的三零八师才意识到谅山俨然成为一座孤城,他们如今是孤军奋战。
在这样的打击下,三零八师一开始便丧失了斗志,军心涣散、自乱阵脚。他们在我军的炮火奇袭下伤亡惨重,又因抗敌意志不坚定的缘故一路败退,最后被我军几近全歼。
眼见谅山即将被我军攻破,恼羞成怒的越南人拿出了他们的杀手锏......
越军知道我军有纪律严明的爱民政策,于是利用我军这一特点,借越南百姓之手对我军造成了巨大伤害。
1979年3月1日下午,我军东集团的八万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攻入了越南谅山城的市区。随后,我军歼灭了城内的敌军残部。
眼见敌军尽数覆灭,面前的又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越南百姓,我军便放松了警惕,不曾想危险却在此时悄然临近......
起先还低眉顺目的越南百姓突然像商量好似的,从身上的各个地方拿出了武器,并毫不犹豫的向我军进行射击。
甚至还有越南百姓在婴儿身上绑上炸弹,在消除我军将士的戒备心后对我军实施自杀式的袭击。
起先我军还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早在我军对越南自卫反击战开始前,恶毒的越南政府就将大量的武器分发到了越南百姓手中。
越南高层给每个越南百姓都分配了作战任务,并以粮食为要挟,迫使他们积极抗敌。
在这样的残酷制度下,越南百姓不得不与我军将士舍命搏杀。甚至还屡次出现被解救的越南老人恩将仇报,偷袭、杀害我军将士的事件。
越南百姓的如此行径,直接导致毫无防备的我军伤亡巨大,更使我军如惊弓之鸟,稍微有点异动便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不但如此,无耻的越军甚至还对我军使用了化学武器——美制XM629希埃斯炮弹等。这些是彼时国际上严令禁止使用的“反人类武器”,却被丧心病狂的越军使用在了我军身上。
我军没想到越军会罔顾道义至此,因而在猝不及防下死伤惨重。
好在我军很快便稳住阵脚,集中火力消灭了这股反动力量,并杀一儆百,极大震慑了其余试图与我军同归于尽的越南百姓。
至此,谅山北市区被我军彻底控制。
后来,我军三大集团成功会师,于是一齐向最后一个战略目标——老街疾驰而去,并发起强攻。
与信心倍增的我军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兵败如山倒的越南守军,他们根本无力抵挡我军的雷霆之势,所以仅用时两天,老街便被我军以极小的代价攻占。
至此,我军的预定目标已全部实现,中央军委下令我军撤军回国。然而死鸭子嘴硬的越南政府此时却通过宣传工具,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军队没有占领谅山!”
原来,谅山城早已划分成了南北两个市区,他们声称我军只攻占了谅山以北,因而并不算大获全胜。
越南政府的口舌之争为自己招致了更大的灾难,我军上下无不被其无耻行径所激怒,因而群情激奋,将士们纷纷请求一战。
我军总指挥许世友也怒不可遏,他在请示了中央军委后,下达命令:“我们打过奇穷河,彻底打服越军!”
随后,在许世友的领导下,我军三大集团组成7支突击队,直袭谅山城的以南市区。在我军的摧枯拉朽之势下,仅仅4个半小时后,我军便攻克了谅山以南市区。
谅山的失守标志着越南北部再无险可守,越南首都河内至此门户洞开。见此越南政府惊慌失措,对我军敢怒不敢言。他们生怕我军乘胜追击,彻底占领越南全境。
然而他们忘记了,我军发起这场战役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掠夺越南土地,而是为了还击其对我国边境的侵略。
如今目的已经达到,身为正义之师的我军自然是鸣鼓收兵、班师回朝。于是在1979年3月5日,我军便陆续撤回到了我国境内。至此,对越自卫反击战便以我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此战是我军战史上的光辉一笔,是我军发动的一场惩罚性的正义战争。
经此一役,我国再次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铮铮誓言和决心,在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同时,震慑了那些对我国怀有不轨之心的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