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简要分析对比英国、德国、匈牙利三国气候特征,并说明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英国:
英国西北部多低山高原,东南部为平原泰晤士河是国内最大的河流。英国终年受西风和海洋的影响,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适合植物生长,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德国:
德国西北部为温带海洋性销灶气候,往东部和南部逐渐过渡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多变,盛行西风。德国气温适中,气温变化不大,最冷的1月份平均在0摄氏度左右,山区约零下10摄氏度,12月至3月为冬季,阿尔卑斯山区冬季一直到5月,夏季平均在20摄氏度,最热月份为6月至8月。整体上平均气温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则更多。
匈牙利:
匈牙利地处北半球温如斗差带区内,是大陆性气候、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亚热带气候的交汇点,其中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较大,属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匈牙利的气候变化较大,国内不同地区之间温度差别也较大,全年平均气温为10.8℃。7月和8月最热,虽然夏天的平均气温在21.7℃之间,但这两个月的气温有时会超过30℃,最高达到34.5℃。冬天也不很冷,最冷的月份在1月和2月,平均气温为-1.2℃。全年日渣皮照时间为2038小时,南方的日照时间较多。年平均风速为2.2米/秒。
喀尔巴阡山挡住了来自地中海的水气,因此,匈牙利的气候比较干燥,降水较少,年平均降水量为630毫米,西部地区的降水量最大,蒂萨河中游地区的降水量最小。在春、夏和秋末,地中海式气候对匈牙利气候的影响很大,经常会有暴雨和大雨,但夏末的降水较少,而秋末冬初最潮湿。每年降雪量的变化很大。
从地区看,匈牙利东北部与西部地区的气候差别比较明显。东北部更靠近内陆,所以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夏季多雨、高温,冬季干燥、寒冷;西部地区一年四季都受地中海式气候与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比东北部地区暖和。
⑵ 英国环境政策
英国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及其启示
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广循环农业、保了粮食产量增长,还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公众农业环保意识仍比较薄弱,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欠缺等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农业环境保护仍面临着诸多问题。更有甚者,在某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威胁到食品安全,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不良影响。英国作为先进农业国家,虽然其国情与我国不尽相同,但其在农业环境保护领域的政策与措施有着先进性、代表性。通过借鉴英国农业环境保护经验,对我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适应全球农产品贸易要求有重大意义。
英国农业现状
英
国位于欧洲西部,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 。
英国农用土
地占国土面积的77%,其中多数为草场和牧场,仅1/4用于耕种。农业人口人均拥有70 hm 土地,是欧盟平均水平的4倍。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1%,从业人数约45万,不到总就业人数的2%,低于欧盟国家5%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其他主要工业国家,但由于其生产率高,粮食自给率达到60%,每年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约40 t谷物、7 t肉制品、30t牛奶和1 t 鸡蛋。
⑶ 英国的经济特点
经济的五大特点:
1、坚持以货币主义为主的紧缩政策,制定并推行中期财政战略
2、放松政府管制,强调市场机制,鼓励自由竞争,以调动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
3、通过实行减税等措施,刺激投资和消费。积极引进外资。
4、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
5、改革福利制度。削减福利津贴,撤销部分福利机构,使政府节约了大量的福利开支。

(3)英国人均粮食多少扩展阅读:
英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是世界第四大贸易国,其中英国的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发展较快。而旅游业也在英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几年英国经济虽然基本上走出了金融危机的沼泽,但其经济复苏的脚步却显得十分沉重,而且其后续的经济动力显然不足。
而金融业是英国贸易平衡的主力,该行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且从事该行业的人员100多万,产值达到创纪录的132亿英镑。
英国主要是以出口汽车、航空设备、化工产品和石油为主,此外,英国主要进口原材料和食品。
其中,伦敦是世界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伦敦主要从事跨国银行借贷、外汇交易、国际债券发行、基金投资等业务。此外,伦敦还有最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和非贵重金属交易中心。
近年来,英国经济处于温和上涨态势。
英国整体经济增长步伐逐步好转,表现得更为强劲和均衡。其中,英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是服务业。目前该行业发展迅速,而且很多投资者也非常看好英国经济前景,外商向英国投资的领域有很多,如汽车、通讯、信息、电子、医疗设备、金融服务、食品、饮料等。
⑷ 世界十大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揭示全球农业繁荣的版图: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十强
农业,这个人类文明的基石,塑造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基础。在全球范围内,亚洲、欧洲和北美的农业发展尤为显着。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全球十个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了解他们的农业成就与特色。
1. 美国 - 农业强国的典范
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令人惊叹。其937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28亿亩耕地占比全球13%,大规模连片的农场是机械化生产的天堂。美国农业装备种类繁多,从深松到收割,几乎涵盖了所有农业生产环节,同时,政府的农业补贴和保险政策,以及对农业人才的培育,都为其农业发展锦上添花。
2. 加拿大 - 粮食供应的重要支柱
加拿大,耕地面积达46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5%。作为第二大粮食援助提供国,农业食品业对经济贡献巨大,占GDP的8%。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和高产技术,使得加拿大产出的小麦、燕麦等农产品大量出口美国,占其出口总量的60%。
3. 澳大利亚 -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世界最大羊毛和牛肉出口国,农牧业用地占全国土地57%。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大麦等,农业的多元化和高效率使其在全球农业版图上独树一帜。
4. 德国 - 科技驱动的农业革命
德国农业经过50多年的转变,跃升为世界农业科技之首,教育和科技成为其核心驱动力。政府大力投资农业科研机构,鼓励青年投身农业创业,展现了德国农业的现代化风貌。
5. 法国 - 农业与美食的完美结合
法国以高度发达的农业着称,是世界主要农业大国,葡萄酒产量全球第一。农业生产率高,以机械化提升效率,同时,食品加工业也是法国出口的重要支柱。
6. 英国 - 集约经营的典范
英国农业虽然人均土地少,但通过集约经营提高单产,农业人口高效利用土地。英国是欧盟最大捕鱼国,农业机械化广泛,自动挤乳技术普及,展现了其独特的农业模式。
7. 中国 -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发源地,农业多元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互联网+农业”和环保技术的应用,中国正在向科技农业转型,机械化水平显着提升。
8. 新西兰 - 高度专业化的农场王国
新西兰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高,是全球最大的羊肉和乳制品出口国,其高效率和可持续性令人瞩目。
9. 日本 - 技术驱动的农业创新
尽管日本耕地有限,但通过农业技术革新、专利制度和环保措施,日本成功实现了农业转型,渔业和生物能源产业也得到大力发展。
10. 以色列 - 沙漠中的农业奇迹
以色列,农业技术和海水淡化技术领先世界,养猪业世界闻名,其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植物资源库建设,展示了其在农业领域的卓越贡献。
这些国家的农业成就,不仅推动了自身的经济发展,也对全球农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美国的机械化生产到日本的科技革新,每一片田野都孕育着农业的繁荣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