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国最让人不理解的风俗是什么
茜茜自从嫁给英国人之后就变成了“英国黑”,天天在群里给我们吐槽英国人的奇葩风俗。英国在她眼里从一个高大上的老牌发达国家,变成了一个奇葩的存在。
英国人的幸运数字是“7”“7”在英国代表了吉利和好运,这就和我们中国人喜欢“8”一样。英国赌场的老虎机,大奖就是“777”。茜茜最爱的球星贝克汉姆就穿7号球衣,她女儿的名字里也有七。
而英国人最忌讳的数字是“13”,和我们讨厌数字“4”一样。“13”就是不吉利。
英国人还觉得星期五也是大凶之日。如果不幸星期五正好又是13号,那就是凶上加凶。
我就不明白了,星期六就放假了,星期五怎么就不吉利了,难道你们英国人最喜欢星期一吗?
那么有没有比“13”更让英国人讨厌害怕的数字呢?有!那就是“666"。
在中国,"666"就是大顺,就是牛逼,表示一切顺利,非常厉害。而在英国,这是最恐怖的数字。所以, 当茜茜给老公看抖音“曹县666”的视频时,绝对把她老公吓得面如屎色。
在英国,上门拜访或者人际交往,带点礼物非常正常。 但是英国人一般接受太贵重的礼物,一盒好一点的巧克力,一瓶酒,一束花,就够意思了。送礼送得太贵重,对方还觉得你有什么想法呢。 如果本身有利益往来,对方也害怕你涉嫌行贿。
而外国妹子都喜欢花,英国妹子当然也不例外。逢年过节,生日约会,男性都会给女性送花。但是注意,送花的讲究也不少,不是什么花都能送的。 百合花和菊花就不能送。在英国,这两种花被视为死亡的象征,只有在葬礼上才用,所以,要是送了它们,就等于在中国给人送花圈。
除非你是准备送给前男友前女友。
而且, 英国人送花绝对不会送双数的。在中国叫好事成双,英国却觉得祸不单行,要送花只能送单数支的。当然了,单数是单数,可不能送13支啊。
因为英国人觉得大象又蠢又笨,差不多相当于中国骂别人是“猪”。其实猪和大象明明都很聪明。而孔雀呢,英国人觉得它是淫鸟,很奇葩的理由吧,就跟中国文化里的狐狸和狐狸精的感觉差不多。
看来英国人应该不太喜欢泰国。
乌鸦,在中国民间几乎没有好名声,在英国地位却高得不得了。英国皇室专门请人来照顾伦敦塔上的乌鸦。 英国流传着一种传说:只要塔里还有乌鸦,英格兰就不会受到侵略。而如果伦敦塔所有的大乌鸦离开的话,那么不列颠王国就会崩溃。那英国也太好对付了吧。
黑猫的情况就复杂多了。据说如果黑猫从你身边走过,就代表厄运离开了你,是祥瑞;但如果黑猫从你前面穿过,又是霉运的象征。 英国人真是心理扭曲,小猫猫又有什么坏心眼呢。
最复杂的还是喜鹊。在中国,它都叫喜鹊了,那当然是好的象征。但在英国,好不好得看数量: 一只喜鹊代表悲伤,两只代表会开心,三只才是有喜事,四只代表喜得子,五只喜鹊白捡银子,六只喜鹊收获金子。
绝对会带来好运的是兔子,因为兔子拥有幸运兔脚。
还有, 野鸭和天鹅是绝对不能欺负的动物,这倒不是因为有什么迷信忌讳,因为英国的野鸭和天鹅都是属于女王的财产,敢招惹女王的鸭子,这可是犯罪行为啊。
不管是等车还是购物,你都能看到长长的队伍无边无际,神龙见首不见尾。
有人调查显示,英国人平均每人每月花在各种排队的时间超过5个半小时。
我觉得喜茶之类的网红品牌赶紧入驻英国,这里有你们最喜欢的客户。
喜欢排队的人,最痛恨的当然就是插队加塞了。 在英国插队,绝对是人神共愤的行为,千万不要轻易尝试。
当然,喜欢排队并不代表英国人素质特别高,特别讲文明,可能只是一种从众的习惯。
当你看到英国人肆无忌惮地横穿马路、闯红灯的时候,千万要淡定。英国人过马路就是这么“绅士”。
“V”字手势,因为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二战期间比划过而全球知名。
房间里打伞要倒霉,从梯子下面走要倒霉,打翻了食盐也是要倒霉的,打碎了镜子更是要倒霉7年。
给人点烟,一根火柴不能给三个人点。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会倒霉。
倒霉了怎么办? 敲敲木头桌子就能阻挡霉运,相当于我们的“呸呸呸”。
英国人还有个奇葩的风俗, 新年到别人家拜访时,必须携带一块煤,并且亲手把煤放进人家的炉子里,作为敬贺新年的礼品。同时还说一句祝福的话:“祝你家的煤炭,长燃不息。”
大过年的,上别人家送煤,这不就是送一年霉运吗?在中国绝对不要尝试。
在从前,如果有人在英国街头戴口罩,会被人认为有传染病,也许还会有人报警抓你。
所以这次疫情一开始,无论政府怎么呼吁,英国人就是不肯戴口罩。直到疫情爆发,连首相都感染上了。
是疫情教会了英国人怎么做人。嗯,可能还没教得会。
如果有人在公共场所打喷嚏,他身边的人必定会说上一句“Bless you!”(保佑你)。
因为英国人觉得打喷嚏时,灵魂会因为反作用力而脱离肉体,旁边人念一句“Bless you!”(保佑你),就能把他的灵魂拉回来。
跟哈利波特的咒语似的。
到英国,恍惚间,你会觉得英国是比日本更喜欢道歉的国家,“sorry”张口就来。
踩了你的脚喊“sorry”,碰了你的肩喊“sorry”,撞了电线杆都要对着电线杆“sorry”。
“sorry”大概是英国人说得最多的词儿了。只要是有一点点影响到别人了,就要来句“sorry”,至少能先甩掉半个锅。
其实“sorry”并不一定真是在道歉,面对尴尬没话找话,都可以“sorry”。
举个例子:医生怎么委婉地告诉你病情?
英国:sorry…
美国:God bless you…
中国:吃顿好的…
美国人的数学烂世界闻名,到了英国才发现,这可能是祖传的。
在英国,超市里经常能看到,一盒鸡蛋1.2英镑,两盒特价2.5英镑。或者,一个火龙果0.49英镑,两个特价卖1英镑。中国人看了都会一脸迷惑,这不是宰人吗?而且挺侮辱智商的。这时就会看到英国人走过来一番比价,然后拿着贵的一盒心满意足地走开,一脸占了大便宜的样子。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强。没错,超市就是故意的。英国人的数学就是这么差,他们算不过来。
你买个菜,合计4.2磅,中国人一般给5.2磅,然后找钱找1磅。英国人表示,不对,你只能给5磅,然后找你0.8磅,其他都不对。别问为什么?
之前有个中国学生去英国念书,在英国高中直接称霸数学科目。英国学生很不服,跑过来挑衅。
“听说你数学很好?”
“还行吧!”
“我不信!五乘以九等于多少?不许用计算器!”
“四十五。”
“哇!你的数学真的好厉害啊!”
都说英国人买东西从不还价,因为觉得这样很丢面子,他们觉得价钱合适就买,不合适就走。
我觉得,就英国人这数学智商,还是别还价了。可能越还越吃亏。
当然说的都是普通人。
都说俄罗斯人能喝,酒鬼遍地。其实俄罗斯人到了英国一看,英国比他们更能喝。
到了周末那两天的晚上,街边都是趴在地上不起来的醉汉,还有遍地的呕吐物。
英国人还特别喜欢开趴体,搞聚会。我觉得社交是假的,根本是为喝酒找机会而已。
看美国电影,美国人在饭店吃个饭,或者打个车,都要额外给小费,不给会被服务员鄙视。大家会以为英美差不多,其实英国不是。 不是说英国人好心不收小费,而是他们在账单里已经给你代扣了。
不过你如果额外再给一点小费,服务员当然会很高兴。只不过没有这个必要。
英国是一个老牌工业国家和发达国家。老牌的意思一个是富裕得早,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老了。基建有的时候无比落后,比如伦敦地铁居然没有空调。
夏天伦敦特别炎热,很多人一身汗,挤在地铁里,加上白人黑人特有的体味。那酸爽……
所以当英国政府开心地宣布伦敦地铁终于通4G时,却被人民群众一顿喷:谁要4G,你先把空调装上好吗?
英国作为英语的发源国,英语当然应该是最纯正的,这点连美国人都不得不服。在美国,英式口音向来倍受青睐。
其实英国各地口音差别很大,苏格兰那边的口音甚至到了说快点英格兰人都听不懂的程度。
最正宗的英国口音,中国一般叫伦敦音,其实标准的叫法是“牛津腔”。英国的首相啊、女王啊、一线明星啊,都会标准的牛津腔。当然,其实伦敦口音基本接近“牛津腔”。有点像北京口音和普通话的区别。
因为英语的特殊地位,全世界非英语国家都会把英语当作重要的第二语言来学习。但是英国人呢,因为本身就掌握了世界最通用语言,所以就懒得学习其他语言。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世界通用语言英语掌握得最好的英国人,却变得傲慢无知。不学其他国家语言,也不愿意多了解其他国家的情况,一切凭想象。
所以有时英国人说出一些对其他国家不友好的话。坏占的比例不多,更多的是无知造成的“蠢”。
英国的水龙头也是世界一奇。英国的洗手池或者浴室一般同时提供热水和冷水,这没什么稀奇的了,很多发达国家都有,中国很多城市的商业场所和公共厕所也都逐步提供了。
但是英国的水龙头别具一格。全世界一般都是一个水龙头,两个水管,分别是热水管和冷水管。而英国一定是热水一个龙头,冷水一个龙头。
这带来了这样的问题,热水龙头烫死,冷水龙头冻死,但你却没办法兑成温水。
这个问题英国人都抱怨了很久,但是,看来永远不会改。
在英国,高层公寓楼一般是鄙视链的底端,特别是海边的海景高层公寓楼。因为从50年代开始,高建筑都是政府保障房,是送给失业人员的。
这种观念形成习惯,稍微有点家底的人都不愿去买这种高层小高层的公寓。
当然,上百层的摩天大楼不包含在这里。那一般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而且,英国人会觉得,海边的房子,哪怕是别墅,都不如内陆山上的房子好。
可能因为岛国不缺海,看腻了,山上可以搞庄园,更有档次吧。
英国人真是太喜欢送贺卡了。逢年过节,甚至出去旅行,都会给一大堆人寄一大堆贺卡。
哪怕只是我忽然想起你了,也能当场写张贺卡寄过去。
街上甚至有专门卖贺卡的超市。
你们天天嚷着环保,这样环保吗?
发个短信不就行了吗?
女王是全英国境内唯一一位不用驾照也能开车的人,而且还不限速,可以不系安全带。
因为英国的驾照,都是女王签发的。所以,女王如果要驾照,自己签一张就行了,干脆就不多此一举了。
毕竟谁敢扣女王的分呢?
英国哪儿来的 美食 。虽然英式早餐搞得挺丰盛的,但总体上英国人在厨艺上毫无天赋。
偏偏英国电视上有大量的 美食 厨艺节目,英国人还特别爱看。
真是缺啥补啥。
偏偏英国超市的食材品质又很高,但是法国厨师经常在网上奉劝英国人不要糟蹋食物。
有个笑话说:“世界上有两本最薄的书,美国的 历史 和英国的菜谱。”
最后,我写了这么多,不给个赞再走吗?
不准说666
在国内的话,大多数人对于“666”是什么意思都不会太陌生, 这甚至成为了很多人的日常口头禅之一,但在英国,这是非常忌讳的词语。
无论是说出来,还是在字面上写下来,“666”都是不被待见的。
事实上,英国人认为三个6,其实是撒旦的代号,出现这样的数字会召来恶魔。
不管是怎样的人,对于666都是避之不及的,这样的忌讳在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情况,虽然听起来不外乎于怪力乱神,可这的确是一种风俗。
吃鸡蛋要戳蛋壳
英国人习惯于吃白水煮鸡蛋,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不过英国人吃鸡蛋,通常要用到叉子。
当然,叉子不是用来吃鸡蛋的,而是用来戳蛋壳的。
传统上很多英国人在吃完鸡蛋以后,要用叉子去戳剩下的鸡蛋壳,将其戳碎。
这并不是什么古怪的兴趣爱好,而是英国人认为,吃剩的蛋壳当中,通常隐藏着小恶魔,用叉子戳它们,是要将其赶走,以免引来厄运。
这种习惯不知其源,也不知道英国人为什么会这么做。
幸运的四叶草
这算是被国人知道最多的一个风俗,就是说在三叶草当中如果找到了四叶草,那么就是非常幸运的一种表现。
这种四片叶子的三叶草传说,从中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出现。
古代的时候,人们意外发现非常常见的三叶草,偶尔也会有四片叶子的状态,有点像是十字架的样子,所以人们非常喜悦。
或许是有些好事之徒的有意宣传,使得越来越多的英国人相信,四叶草具有神奇的魔力,是上帝赐给人间的宝物,所以能够带来好运。
钟情乌鸦
中国的习惯是,觉得喜鹊来了是报喜,而见到乌鸦则是晦气,可英国截然相反。
英国也有这两种鸟类,但喜鹊在英国的处境有点怪异,如果见到一只喜鹊,那就是厄运,如果是两只喜鹊,就是好运,见到越多的喜鹊,运气也会越好。
至于乌鸦,则被认为是神鸟,英国王室尤其重视乌鸦,比如伦敦塔上的乌鸦。
在英国长期以来都有个传说,伦敦塔的乌鸦保佑着英国的平安,如果伦敦塔的乌鸦全部都离开的时候,那么不列颠王国就要支离破碎。
正因如此,英国每年都花钱在伦敦塔一带饲养乌鸦。
兔子脚送祝福
在英国最常见的野外动物,除了野鸡估计就是野兔,传统的英国人狩猎,也很喜欢捕捉野兔,不过对于兔子,英国人也有自己的说法。
英国人认为,黑色的兔子是祖先的灵魂所化,是不能够射杀的,如果保护这些黑兔,就能得到好运,如果伤害,就要引来厄运。
在英国的威尔士,人们有时候会用兔子脚为新生婴儿送祝福,也非常简单,就是用兔子的脚接触婴儿就可以了,人们觉得这样会保佑孩子一生平安。
别看英国人一向都是文质彬彬,其实他们在绅士的外表下,隐藏着的奇葩生活习俗可多着呢!
下面英鸟君就简单给大家扒一扒,英国人那些让人完全无法理解的习俗都有哪些。
英国人极度迷恋“7”这个数字, “7”对他们来说,就和我们中国人对“8”和“6”热爱是一样的。英国人把“7”视为幸运数字,就连赌场里老虎机所设的头奖也都是777。很多英国新人挑选结婚日期的时候,也都会倾向于选择带“7”的日子。
如果你在一个英国人旁边打喷嚏,他一般都会说上一句“bless you”。英国人之所以会有这个习惯,是因为他们认为人在打喷嚏的时候,灵魂会因此冲出身体,而魔王撒旦也会趁机来窃取人类的灵魂,所以为了保证你的灵魂在你打喷嚏的时候不会被偷走,旁边的人都会念“bless you”来保佑你。
英国人相信树木里面住着精灵,所以一般他们说出自己有过哪些好运以后,都会敲几下木头,保证恶魔听不到自己刚才说的话,从而防止厄运的到来。
英国人还喜欢在伦敦塔上养乌鸦,英国王室甚至把这种鸟视为宝贝。当然,这完全源于一个古老传说:如果伦敦塔上的所有乌鸦都离开的话,英国会直接崩溃。所以为了保证这种灭国的事情不会发生,英国现在直接在伦敦塔上人工饲养乌鸦。
有些英国人在吃完煮鸡蛋以后,还会用勺子戳穿剩下的鸡蛋壳,防止里面藏着小恶魔。他们认为如果不把蛋壳弄破,把这些小恶魔赶走,全家都会遭受厄运。
除了这些略带迷信的奇葩习俗,英国人在生活中令人不解的习惯也还多着呢,比如说热水和冷水龙头一定要分开,动不动就要说sorry,火车地铁航空人员居然还能集体罢工,下雨天不打伞等等。
其实他们的奇葩习俗还多着呢,这里就暂时不一一叙述了,想知道更多就联系我们哦。
)哦煤
O矿劳模劳:流量查询
❷ 英制换算1分是1/8,2分为什么是1/4是咋样计算的
1英尺=0.304米 =12英寸 ,1英寸(inch) = 8英分 = 25.4毫米 = 1码=0.9144米 ,因为1英寸=25.4毫米=8分,所以换算1分=1/8英寸, 2分=2/8英寸=1/4英寸,3分=3/8英寸,4分=4/8=1/2英寸,5分=5/8英寸,6分=6/8=3/4英寸,7分=7/8英寸,把1英寸分成8等分:1/8 、1/4 、3/8、 1/2、 5/8 、3/4 、7/8 英寸,相当于通常说的1分管到7分管。更小的尺寸用1/16、1/32、1/64来表示,单位还是英寸。如果分母和分子能够约分(如分子是2、4、8、16、32)就应该约分。 英寸的表示是在右上角打上两撇,如1/2" ,英分为一撇,如2'
我国水管的规格均采用我国法定单位的公称直径来标称的。如DN20,就是表示公称直径20毫米的水管。水管的系列有:DN15、DN20、DN25、DN32、DN4O、DN50、DN65、DN80、DN100、...等。
解放前我国落后,没有自己的规格和单位,就沿用了英国的单位。英国的单位是:1英尺(ft)=12英寸 1英寸(in)=1000英丝(mil)。其中水管的规格是英寸的分数,如DN25(25mm,下同)的水管就是英制1"的水管,也是8分水管。 DN15的水管就是英制1/2"的水管,也是4分水管。 如DN20的水管就是英制3/4"的水管,也是6分水管。
具体尺寸对照如下;
DN15(4分管)、DN20(6分管)、DN25(1寸管)、DN32(1寸2管)、DN40(1寸半管)、DN50(2寸管)、DN65(2寸半管)、DN80(3寸管)、DN100(4寸管)、DN125(5寸管)、DN150(6寸管)、DN200(8寸管)、DN250(10寸管)等。
简单介绍1分-6分管的螺纹加工各部尺寸;
1分的英制管螺纹即1/8英寸管螺纹,外径是9.729mm,内径是8.567mm,每英寸28牙,螺距0.907mm;
2分的英制管螺纹即1/4英寸管螺纹,外径是13.458mm,内径是11.446mm,每英寸19牙,螺距1.337mm;
3分的英制管螺纹即3/8英制管螺纹,外径是16.663mm,内径是14.951mm,每英寸19牙,螺距1.337mm;
4分的英制管螺纹即1/2英寸管螺纹,外径是20.956mm,内径是18.632mm,每英寸14牙,螺距1.814mm。
6分的英制管螺纹即3/4英寸管螺纹,外径26.442 中径25.281 小径24.119 螺纹角度55度 每吋牙数14.、
认证拒绝,我已全面分析1分2分3分4分5分6分7分管换算及由来,并说出各英制管螺纹各部尺寸和新旧对比,中外对比,围绕主题,逐步分解,却被打入冷宫。
❸ 英国人的习俗
英国人的性格和习俗
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最终成为英国,但在人种和背景以及四国的历史上彼此依然能够区分开来。
在一般情况下,相似之处多于差异,而它给了人们一个共同特征让人们确定是英国人。
保守
英国人通常被认为是相当保守的。这种保守与政党中的“保守”并不是同一个事物。英国人的保守态度通常包括两个方面:接受熟悉的事物,怀疑任何奇怪的或者国外的事物。比如说,你如果到英国的加油站,建议加油员用叠起来的纸将量油尺擦干,然后来测量发动机油,这将是个好主意。加油员会表现出不解,敌视的样子,因为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他会从口袋里掏出带来的十几二十次每小时,一天又一天使用的脏抹布。在大致相同的方式中,英国人接受新事物很慢,如公制。他们坚持运用老旧的不方便的方式,是因为他们不希望适应新的麻烦。1971年2月15日,新的十进制货币在英国使用,先令消失,1磅现在成为100新便士。出现了新的6种硬币。但英镑和5英镑纸票没有改变。这是英国向十进制走出的第一步。目前,十进制在英国被广泛使用,但在一些商店中,测量仍然用英尺、市尺、码替代厘米和米。温度的测量是用摄氏就如同用华氏一般。现在车行提供了量油计纸并以文明的方式处理。
英国人倾向于敌意或至少有些厌烦当他们听到一些他们生活习惯的建议,或者介绍信的和不为他们生活中所知但可能对他们有益的事情。这种保守主义,可以说明大众对君主制度的态度,几乎所有的英国人对君主制有着感情与尊敬。
相比于大众的保守主义,有极少数的和地方保守主义组成,他们当中有很高的个性和特别特征。军团在军队,市政组织,学校和社会中有他们自己的传统和习俗,这些他们不情愿改变,并且他们喜欢在全球组织中思考他们的习俗与区别。
现代烹调理论、电或天然气在很久之前已经被接受仍然有一部分人喜欢用传统的烤的方法。但是很多新的厨师依旧在星期天生产烤肉和布丁用相同的方式。对于房子的供暖,很多英国人很热衷于采用开放式壁炉,尽管它带来了很多工作并且增加了空气污染,而其有时会在房间里产生很多烟。大多数英国人认为一个没有壁炉的房间就不具有让人温暖,舒适的特点。许多房间实际上是用电或煤气取暖,但他们通常在老式壁炉前面。很多人选择用外观设计像烧煤的壁炉式的电暖气,当电源接通时,里面的假煤块就会发出红光。
性格
自我控制、不兴奋、不发脾气这些在英国是十分重视的。好争吵、暴力、好斗、滋事这些都是禁忌。
如果英国人进行自我控制,那就说明他们认为这是他们需要的。历史上他们是一个脾气暴躁、好战、敏感、粗暴,但不是野蛮的人。他们继续保持着这些特点,直到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有一个更加文明的生活方式去解决,使英国人逐渐变得绅士也开始考虑他们的生活习惯。酒吧就是一个证明英国人有自控能力和绅士的好例子。不同于美国的酒吧。英国酒吧是本地居民的“焦点”。酒吧看起来像某人生活房间,充满了长毛绒,柔软的椅子,沙发,壁炉和明亮的灯光。在酒吧主要喝啤酒,青啤或者重啤,大多数酒吧当然也出售各种酒,从威士忌到白酒。许多酒吧也提供便餐。酒吧有固定的营业时间,通常从早上10点至下午2点,下午5点至10点。星期五和星期六晚上通常延迟至晚上11点。这里没有通宵或营业至凌晨3点的公共酒吧。当酒吧营业结束每个人都回家了。酒吧代表了良的控制力合品味。
这个控制的例证证明了英国的幽默。大部分美国人认为英国滑稽戏没有好笑的,那是因为英国幽默是以话未重点而美国幽默更注重行动。同样的控制也可以再英国酒吧和幽默中找到,也可以在英国人的生活节奏中发现,从等待巴士的安静队伍中可以看出英国人的自控能力和耐力。
英国人曾有冷漠和含蓄而闻名,尽管近几年这方面似乎有一些变化。英国人几乎都互相问候,他们可能互相认识,也可能只是见过。如果你乘坐英国火车,你会发现大部分乘客坐着在阅读报纸不发一语。
英国人很少握手除了与某人第一次介绍认识时。他们也很少与他们朋友握手除了他们很长时间没有见面或在长途旅行前说再见的时候。他们在讲话时很少用手势。
尊重:
英国人的另一特点是尊重,这是基于社会情况,财富和权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英国历史悠久的森严的等级制度。所有男人都准备好恭顺那些在某一时刻在财富、地位和权力优于他的人(而在苏格兰,更倾向于认为所有男人都与其他人一样好)这种酒的劣势对优势者的尊重已经被一种人们应该相互尊重、礼貌,不论他们地位的假设所取代。但是这种改变却并不顺利,而且当他们应得的东西没有承认时他们有怨恨和痛苦。
隐私:
英国人对隐私保护非常严格。如果你问英国人“你去哪里?”或者“你吃过了嘛?”他可能认为你会非常粗鲁。英国人认为那是隐私的事情。“我要去哪里,我吃过了没有”,这些是他们私人的事,你只要管好你自己。还有一些问题在你跟他关系非常好之前绝对不要问。第一,不要问有关钱的问题。比如问你朋友的收入或薪水或他们的财产。另外一个忌讳是不要问女士的年龄。问男士的年龄虽然不是太坏也不是太好。但是你决不能问女士她的年龄和私人问题或者评论,例如“你怎么不结婚?”或者“我认为你应该要一些孩子”有些问题在中国是允许问的,但是在英国要避免提问。
好奇别人的事情是不礼貌的,尽管他是你朋友。阅读他人信件或纸条时极不合适的。无论什么情况,决不能拆阅写给别人的信,除非他人要求你这样做。偷看别人正在写的东西是非常不礼貌的。如果你在房间里等人,不要四处走动查看东西;从桌子上拿起杂志或报纸是可以的,但是不要碰其他东西,千万不要听别人不想让你听见的谈话。
国王和王后的习俗
现在英国有女王。如果你参加非常重要的公共场合,你会听到神圣的歌曲“神保佑女王”当这首传统圣歌演奏时,依然有很多英国人起立。如果你在重要的宴会中,当喝着白酒或烈酒的第一个祝酒通常是给女王的。官方领导者会站起并说“先生们,女士们,尊敬的女王陛下”然后所有人愉快地喝酒,说着同样的短语“干杯”。还有很多习俗像这样表示对女王的尊敬。在美国,人们可以拿总统开玩笑或者批评总统,但在英国人们不允许拿国王和女王开玩笑。
当然,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到英国在过去30年的社会改变。英国人一些特征和价值观正逐渐进行改变。60年代进行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它给了年青人很重要的很可能影响到那些以前不曾有的东西。流行音乐的抛起事由4个利物浦男孩在一起组成了一支队伍,她们叫自己“披头士”。不同那些着名的独唱明星,披头士写他们自己的歌词和音乐。他们的歌词倾向于摇滚。他们所代表的愤怒和痛苦的青年为自由与权力斗争,由于这一原因,他们被一些人看作是“放纵社会”的化身。这次流行改革打破了社会与年轻人之间的障碍。这也有助于扫除英国人冷漠和含蓄的声誉。
❹ 英国大学食堂,可能是世界上脑洞最大的食堂!
食堂——每个人学生生涯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们都曾一边抱怨菜太难吃、食堂阿姨手太抖(从容不迫地抖掉大半勺菜),一边又幻想“明天的菜一定会比较好吃”,矛盾而挣扎地填饱肚子。
我所在的大学位于伦敦,食堂只供应午餐,1点到2点之间, 人均3.5英磅,相当于35元人民币。 35块钱在国内能吃上一顿不错的简餐了,黑椒牛扒意粉,芝士海鲜焗饭什么的。但用3.5磅在伦敦如果能吃饱,就是个奇迹了。
当然,我们食堂绝不会允许奇迹随便发生,所以我从来没在食堂吃饱过。可食堂的神奇之处在于, 它总能把低饱腹感与高热量完美结合,导致我们明明每天都饿着肚子,体重却蹭蹭飞涨 (宝宝心里苦)。
但是食堂还是有存在价值的,毕竟在英国学生的食物阶级链中,它并非垫底:
我校食堂有两个窗口,1号窗口会换菜式,每天三种套餐。掌勺师傅十分勤劳,主菜很少重复;2号窗口固定卖些沙拉、披萨、烤薯仔什么的。而在黑暗料理遍地的腐国, 我们学校食堂的水平发挥也算稳定,还偶有惊喜。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几乎不做英国菜。
(下文将不会罗列每道菜的名字,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这些隐藏在世界各个犄角旮旯的料理究竟叫什么)
周一 • 黎巴嫩料理怎么吃?
这是一道黎巴嫩料理。底下是一张口味偏甜的饼,上面堆了烤鸡肉、不知名菜叶、不明品种米、腌咸菜、沙拉酱和番茄酱。
从以上描述中可以得见, 我经常处于一种“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东西”的状态。 但这有助于我以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态度接受所有“掌勺师傅认为能吃”的食物。
英国使我真正见识到了“多样性”——人种、语言、文化......连最日常的米饭都有很多品种。盘子里这种米甜津津的,形状和口感类似炒过的小米。它也可以做成咖喱味,一般见于中东料理。我最初很讶异于食堂卧虎藏龙,掌勺师傅竟然连黎巴嫩菜都会做,后来才发现这菜DIY度极高,谁都能在家里整出一盘来。
其实面对着这一大盘食物,我的心里是很迷茫的,因为不知道怎么吃。 是跟披萨一样直接用刀叉,还是效仿煎饼果子,把它卷起来? 可作为一名来自世界第一美食大国的学生,我的自尊不允许自己显露出对食物的无知。于是我假装不动声色,以肉眼几不可见的幅度转动脑袋,想看看身边的人是如何操作的。谁知左边那桌在用刀叉,而右边那桌正卷着吃......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的买饭队伍从窗口排到了食堂大门。这现象在我们食堂十分反常,说明它一定广受欢迎,口味极佳。的确, 这道料理除了凉飕飕、鸡肉有些干、咸菜差点没把我齁死之外,一切都很好 (这真的是褒义)。
周二 • 下雨天,通心粉和薯仔更配吗?
这算是白汁通心粉吧?看起来朴素,吃起来也就是中规中矩的西餐,但如果懂得享受平凡的乐趣,还是可以从浓郁的酱汁里获得满足感的(申明:满足感≠饱腹感)。
薯条是标配。不管主菜是什么,配菜都是薯条,如果没有薯条,那就是烤薯仔、煮薯仔或者薯仔泥。 英国人对薯仔的爱已经满得要溢出来了 ,超市里的蔬菜区会专门开辟出一列专柜卖各式薯仔:大薯仔、中薯仔、小薯仔;袋装薯仔、散装薯仔......然而他们空有对薯仔的一腔热血,却不知怎么发挥它的美味,我为怀才不遇的薯仔感到惋惜。
周三 • 两小时必饿料理
不管是方便面还是炸鸡薯条,都是我的心头好,那股没营养又廉价的味道令人着迷。但食堂的炸鸡都是凉的,口感跟嚼干柴一样,没有酱汁的话简直难以吞咽。 这道菜就是典型的“两小时必饿”料理,吃过两小时后肚子就开始叫,跟闹钟一样准时。
周四 • 这猪真野
酱汁里有猪肉块、紫色大豆、胡萝卜,细看还有许多令人食欲陡降的白色絮状物。拿到这盘菜时我认真地犹豫过,不然倒掉算了。但抱着“来都来了”的中式心态,我还是决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尝尝它能有多难吃。
米饭是很典型的印度米。印度米是什么概念呢?就是 形如一盘散沙,嚼起来丝毫没有米饭应有的黏度。 不管加了多少水,用了哪一款电饭锅,都有一种在吃夹生米的感觉。
猪肉块不仅硬,还很腥,肯定没有用葱姜料酒泡过,散发着野兽的气味。如果说普通的猪肉来自圈养的、粉嫩乖巧、慵懒丰腴的猪身上,那么 这道菜里的猪肉就让我想起在深山老林里横冲直撞、嘶鸣嚎叫的长毛野猪,粗糙而野蛮。
酱汁纯粹是为了让米饭不那么难以下咽而存在的,跟矿泉水的功能差不多,没什么味道。我实在看不出那些絮状物是什么,眼一闭心一横也就吃了。这和在国内吃烧烤是同一个心态,管它老鼠肉还是地沟油呢。只不过 烧烤的美味足以让我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大无畏,但这道菜却令我领悟了什么叫“痴心错付”。
周五 • 一颗身中剧毒的肉丸
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这道料理感到疑惑,我和你们一样疑惑。别的配料都认得,但对于那颗球状物,我真的不知道它是什么。它并非单纯的肉丸,而是发灰、外壳坚硬,里面穿插着像燕麦一样的白色片状物,还夹杂了小米似的黄色颗粒,如果硬要拿肉丸来做类比,我很想喊一句:
“医生!这颗肉丸中毒啦!!!”
坐我对面的英国同学敏锐地察觉到我在回避这颗身中剧毒的肉丸,于是不断怂恿我尝尝。我一再向他确认:“真的好吃吗”,他都目光坚定地对我保证。盛情之下我真的豁出去咬了一口, 顿时满嘴都是工业机器的味道,那种铁锈味,仿佛刚舔了一口家里的水管。 口感不像是肉糜,而像是谷物,咸的。
同学看到我扭曲的面部表情,也咬了一口,马上露出很尴尬的样子。于是我们无声地吃完了剩下的饭。
脑洞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于我而言,英国大学食堂的目标远不止为学生果腹。它脱离了一切低级趣味,正在向追求新鲜感与刺激性的康庄大道上绝尘而去。
{完}
❺ 老王计划去英国旅游,到中国银行兑换2000英镑现钞,需要付多少人民币
2000 计算 2000英镑(GBP)=17039.1998人民币(CNY)
当前汇率:8.519600
英磅是英国国家货币和货币单位名称。英镑主要由英格兰银行发行,但亦有其他发行机构。最常用于表示英镑的符号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英镑取的ISO 4217货币代码为GBP (Great Britain Pound)。
拓展资料:
1.去英国旅游之前具体都需要准备什么?
除了有效签证的护照、机票等,请注意携带:
为了环保及个人卫生,英国酒店一般不会配备洗漱用品,所以请自带牙具和拖鞋。
英国的标准电源是220/240伏特,插头是方行3插,所以请自带电源转换器。
为了应对英国“来时快去时快”的天气,可以带一把漂亮的雨伞或者色彩鲜艳的雨衣。
请在国内兑换好英镑,最好多备一些零钞。
英国信用卡业很发达,所以很多地方都能刷卡,一些商店也能使用银联卡,所以不用随身携带大量现金。
同时,按我国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公民出国游每人允许携带外汇量折美元五千元整。
在欧洲的药房买药必须凭医生处方,且医疗费用昂贵,请自备您所需的常用药品。
2.英国有什么值得带回国且可以通过海关的纪念品、土特产?
英国的化妆品牌BODYSHOP大多女生都知道,在英国购买当地服装以及化妆品品牌比国内会便宜10%-20%。
当地品牌Burberrys_Paul_mith_Dunhill都是值得购买的。
英国的红茶,苏格兰的威士忌,_夭的苏格兰高地人白脱酥饼都是不错的选择。
英国当地所有车辆都是沿马路左侧行驶。
英国人遵守纪律,即便是几个人上车,他们也会自觉地排队上车,加塞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3.不能砍价
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
英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认为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情。
如果你购买的是一件贵重的艺术品或数量很大的商品时,也需要小心地与卖方商定一个价钱。
在英国大部分商店消费30英镑以上就可以申请退税,30英镑大概能退回1.1英镑。
英国人认为13和星期五不吉利,尤其是13日与星期五相遇更忌讳,这时许多人宁愿呆在家里不出门。
在英国,忌讳谈论男人的工资、女人的年龄、政治倾向等。
他们忌讳四人交叉式握手,还忌点烟连点三人。
❻ 英国人都抽什么烟
在英国很讲自由,抽的烟比较随意,种类也多。英国烟价钱上差不多,大约5-6.5磅一包。
品牌的话,有健牌、万宝路、寿百年、骆驼、Lambert&Butler、555香烟等。
(6)英国人的五磅是多少扩展阅读:
全球十大烟草公司中,全球第一大烟草制造商奥驰亚集团公司、全球第二大烟草制造商英美烟草公司、全球第四大烟草制造商帝国烟草公司、全球第五大烟草制造商加莱赫集团公司、全球第十大烟草制造商雷诺士美国公司都是英国的。这或许与英国人喜欢吸烟有关吧。
但是英国的传统生活习惯不健康 英国人的健康状况几乎是发达国家中最差的,不仅远远落后于德国、法国这样的欧洲强国,甚至还不及捷克和波兰。
参考链接:
网络-英国帝国烟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