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国王室的王子和公主取名五花八门,那么王室公主王子取名有什么潜规则
英国王室取名都有什么讲究呢?
王室评论人理乍得表示,王室取名一般考虑这三个问题:
以路易斯为例,他全名为:路易斯·亚瑟·查尔斯。凯特王妃、路易斯王子、夏洛特公主、威廉王子、乔治王子
这个名字同时致敬了小王子的爷爷查尔斯王子和路易斯·蒙巴顿,蒙巴顿是女王的表兄,也是二战中的一位战斗英雄。
而那些奇奇怪怪的:例如叫Goodchild(好孩子),Fairweather(好天气)之类的名字,果然也只是少数而已。
所以下一个皇室小孩,是不是又要叫乔治了呢?
B. 英国王室是怎么继承名字的
嗯,说几个主要人物吧,维多利亚女王的全名是Alexandrine Victoria,他的父亲想给她取名Elizabeth,因为当时新出生的维多利亚女王很可能继承英国王位,而Elizabeth又是英国着名女王Elizabeth一世的名字。但当时的摄政王,未来的乔治四世,也就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伯父不干,想让她叫Georgiana,也就是自己名字的女子变体,这样一来维多利亚女王的父亲当然也不情愿,后来两方互相退让一步,就让小女孩继承母亲的名字叫Victoria,Alexandrine是摄政王要求加在前面的,以表示对当时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尊重(Alexandrine是亚历山大的女子变体)
现在的英国女王的名字就更好解释了,她的全名是Elizabeth Alexandra Mary,Elizabeth是她母亲的Queen Elizabeth名字,Mary是她的奶奶Queen mary的名字,Alexandra是她爷爷的母亲Queen Alexandra的名字.所以这孩子长大肯定也是Queen的,呵呵。
由此看来呢,一般重要的王室成员的名字多源于自己家族内德高望重的成员和先祖们,以此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
C. 英国历代王朝的称呼
1、罗马人占领时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2、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与丹麦统治时期:公元449年~1066年。
3、诺曼底王朝:公元1066~1154。
①威廉一世:诺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兰国王(1066年-1087年在位)。
②威廉二世?鲁弗斯 (英文名William II Rufus,约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兰国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
③亨利一世 Henry I (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兰诺曼底王朝国王(1100年—1135年在位)。
④斯蒂芬 (英文名Stephen,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兰国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
4、金雀花王朝:公元1154~1399。
①约翰 (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兰国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②亨利三世 (英文名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英格兰国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虽然他的在位时间相当长,他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无名的国王之一。
③爱德华一世 (英文名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兰国王,由1272年到1307年在位。
④爱德华二世 (英文名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英格兰国王,由1307年到1327年在位。
⑤爱德华三世 (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兰国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
⑥理查二世 (英文名Richard II,1367年约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英格兰国王,由1377年到1399年在位。
5、兰卡斯特王朝:公元1399~1461。
①亨利四世 (英文名Henry IV,1367年4月3日,1413年3月20日),英格兰国王,由1399年到1413年在位。
②亨利五世 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兰兰卡斯特王朝国王(1413年—1422年在位)。
③亨利六世 Henry VI (1421年12月6日—1471年5月21日或5月22日)兰卡斯特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
6、约克王朝:公元1461~1485。
①爱德华四世 (英文名Edward IV,1442年4月28日,1483年4月9日),英格兰国王,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
②爱德华五世 (英文名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约1483年),英格兰国王,1483年在位。
③理查三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兰国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7、都铎王朝:公元1485~1603。
①亨利七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英格兰国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②亨利八世(生于1491年6月28日–卒于1547年1月28日)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开始在位。
③爱德华六世(英文名Edward VI,1537年10月12日,1553年7月6日),英国国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6日在位。
④琴?格蕾或者简?格雷(可能1537年10月12日出生,1554年2月12日逝世)是一位英格兰女王。她在位仅于1553年内数日。但她的女王地位有争论(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正式算作英国女王)。
⑤玛丽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理论上她是从1553年7月6日, 实际上从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时)。
⑥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于格林尼治,即今日伦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于萨里),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
8、斯图亚特王朝:公元1603~1714。
①詹姆士一世(英文名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英国国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并成为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②查理一世,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Charles I,无头查理,1600~1649,1625,1649在位)。詹姆斯一世之子。
③查理二世 (King Chales II,复辟,1630~1685,1660~1685在位)。
④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1633~1701,1685~1688在位)。
⑤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King William III,1650~1702,1689~1702在位, Queen Mary II,1662~1694,1689~1694在位)。
⑥安妮女王 (Queen Ann,1665~1714,1702~1714年在位)。
9、汉诺威王朝:公元1714~1901。
①乔治一世 (King George I,1660~1727,1714~1727在位)。
②乔治二世 (1683,1760,1727~1760在位, George II)。
③乔治三世 (King 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1760年~1820年在位)是英国及爱尔兰的国王,汉诺威皇朝的第三任君主。乔治二世的孙子,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终年81岁。
④乔治四世( King George IV,1762~1830,1820~1830在位)。
⑤威廉四世 (King William IV1765~1837,1830~1837在位)。
⑥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 - 1901年1月22日,1830年~1901年在位) 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
10、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公元1901-1917。
爱德华七世 (King Edward VII,1841~1910,1901~1910在位)。
11、温莎王朝:公元1917~今。
①乔治五世( King George V1865~1936,1910~1936在位)。
②爱德华八世(King Edward VIII1894~1972,1936年在位11个月)。
③乔治六世(King George 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原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阿瑟?乔治?温莎(1)(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 英国国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他是最后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后一位爱尔兰国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领国王(1947-1949)。
④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生于1926年,1926年4月21日即位),全名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现任英国君主,是英国和英联邦15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首领。
她的头衔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国土和领地之女王,英联邦元首,信仰的保护者”。她于1952年2月6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时间第三长的国家元首,在她作为国家元首的国度中大约生活着1.25亿人。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
威廉征服后建立起的强大王权对巩固封建秩序起了积极作用。约翰被迫于1215年6月接受《大宪章》,与封建主妥协。大宪章本质上是一个封建性文件,是保护封建领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护市民贸易自由这样有进步意义的条文。但约翰不久就否认宪章,君臣之间内战连绵不断。
经过1455-1485年的玫瑰战争,旧贵族力量大大削弱,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得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士一世,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1603-1649年,1660-1714年)。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越来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
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无视这些变化,坚持“君权神授”,致使矛盾激化。1641年11月,议会向国王提出《大抗议书》;翌年1月,国王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首领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诺丁汉向议会宣战。
克伦威尔率领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一支骑兵队伍,新模范军在1645年6月纳斯比战役中击败王党军队。
翌年,国王被俘,1647年底,查理国王逃跑,1648年2月,王党势力乘机又挑起内战,在独立派、平等派联合打击下,王党势力复被击败,第二次内战结束,1648年12月,克伦威尔清除了议会中的长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斩首。年4月,克伦威尔驱散残余议会,12月建立护国政府,实行军事独裁。
1660年2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1689年爆发的“光荣革命”。它所宣布的《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此后,英国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和发展。1707与苏格兰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