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kef喇叭和阿尔法喇叭,那个好重低音效果,我想做个炮
阿尔法喇叭因其低音偏好和日本品牌身份,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它的低音强劲有力,能够满足您对重低音效果的追求,适合多种场合使用。
相比之下,KEF喇叭是源自英国的品牌,它的低音表现较为柔和,更倾向于传递温暖的声音。这种风格更符合欧洲的音乐审美,音质偏暖。
如果您追求强劲有力的低音效果,阿尔法喇叭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而如果您更注重音质的温暖和柔和,KEF喇叭则能带来不同的听觉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KEF喇叭的低音表现可能不如阿尔法喇叭强劲,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音质就差。KEF喇叭在细节处理和音质平衡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准,能够提供丰富细腻的声音表现。
阿尔法喇叭和KEF喇叭各有特色,选择哪个更好,取决于您对低音效果和个人听音偏好的具体需求。如果您想要一个在低音方面表现卓越的喇叭,阿尔法喇叭无疑是不错的选择。而对于那些更注重音质温暖和细腻的听众来说,KEF喇叭则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② 喇叭发展历史
喇叭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追溯到1877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的Erenst Verner根据佛莱明左手定律,获得了动圈喇叭式喇叭的专利。
1898年,英国Oliver Lodge爵士依据电话传声筒的原理发明了锥盆喇叭,与现代喇叭极为相似,被命名为“咆哮的电话”。然而,由于直到1906年Lee De Forest才发明三极真空管,制造出可用的扩大机还需等待数年,因此锥盆喇叭直到1930年代才逐渐普及。
1921年,以电气方式录制的新唱片问世,其动态范围较传统机械式唱片高出30dB,迫使人不得不改进喇叭特性以适应。1923年,贝尔实验室决定发展完善的音乐再生系统,包括新式的唱机与喇叭,立体声录音与MC唱头、立体声刻片方式等。两位工程师C. W. Rice与E. W. Kellogg负责研发喇叭,他们使用的设备包括一台200瓦的真空管扩大机、贝尔实验室完成的录音以及各种喇叭。
Rice与Kellogg从众多设计中选择了两种:锥盆式与静电式。这一决定使得喇叭发展方向分为传统式与创新式。动圈式喇叭从舌簧喇叭基础演变而来,在环状磁铁中有一个圆筒型线圈,线圈前端直接固定在纸盆或振膜上。线圈通过音频电流,磁场变化使线圈前后移动,进而牵动纸盆发声。动圈式喇叭早期由于磁铁强度难以配合,多采用电磁式设计。电磁喇叭存在直流脉冲干扰及电流强度随音频信号变化的问题。
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喇叭推广受阻,老Victorla留声机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前仍很流行。二次战后,随着经济起飞,各种新型音响配件变得抢手,锥盆式喇叭再次受到考验。随着强力合金磁铁的开发,动圈式喇叭全部变更为永久磁铁式,解决了过去的缺点。为配合LP的问世及Hi-Fi系统的进展,锥盆喇叭在纸盆材料上寻求改革,包括使用不同材料制造低音单体、轻而硬的振膜作为高音、压缩式号角高音喇叭以及高音号筒隐藏在低音纸盆后面的设计。
1965年,英国的Harbeth发明了真空成型塑料振膜,成为材料上的一大进步。后来,Harbeth又发明了聚丙烯塑料振膜,具有更高的内部阻尼系数和更轻的质量。工程师在设计喇叭时面临两个方向:低音喇叭寻求音箱结构的突破;高音喇叭则进行单体的改良。静电喇叭的设计吸引了众多厂商投入,包括Acoustat、Audio Static、Beverage、Dayton Wright、Sound Lab、Stax与Martin Logan等。
Arthur Janszen在1947年为发展新的声纳探测设备,发现锥盆喇叭存在非线性问题,于是试做了静电喇叭,并在塑料薄片上涂上导电漆作为振膜。Janszen继续研究,发现将定极板绝缘可以防止电弧效应。1952年,他完成了商业化生产的静电高音单体,并与AR的低音单体搭配,成为音响迷梦寐以求的最佳组合。Janszen的设计吸引了Koss、Acoustech、Dennesen等静电喇叭的问世。
Janszen的成就不仅限于此,他还协助创立了Sound Lab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静电喇叭设计吸引了更多厂商的投入,包括Acoustat、Beverage、Dayton Wright、Sound Lab、Stax与Martin Logan等。Acoustat X自带真空管扩大机,可以输出高压信号。Beverage 2SW附有高电压扩大机、控制器和一对超低音。Dayton Wright的振膜密封于六氟化硫惰性气体中,以增加喇叭的效率和输出音压。
静电喇叭的设计吸引了众多制造商的关注,包括Acoustat、Audio Static、Beverage、Dayton Wright、Sound Lab、Stax与Martin Logan等。Martin Logan解决了大面积振膜产生低音的问题,近年来引入延迟线、声学透镜、波浪状振膜等新技术,使静电喇叭更加亲民,相信它将长期存在。WAMM巨型系统使用部分Janszen设计的静电板,是喇叭领域的一大成就。Mark Levinson的HQD每声道使用两具Quad静电喇叭,加上改良的带状高音和24英寸低音,搭配三台Mark Levinson ML-2后级与电子分音器,售价高达15,000美元,展现出静电喇叭的高价位。
静电喇叭的设计吸引了众多制造商的关注,包括Acoustat、Audio Static、Beverage、Dayton Wright、Sound Lab、Stax与Martin Logan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静电喇叭在音频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Dave Wilson的WAMM巨型系统中,部分静电板来自Janszen的设计。静电喇叭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其卓越的音质,还在于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它为音频爱好者和音响设计师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一种管乐器,上细下粗,多用铜制成,又可指一种电声元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也叫扬声器。 还可用来形容替人鼓吹、宣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