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688年的哪次革命确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1688年光荣革命确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为避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传位给刚出生的儿子,而把詹姆士二世废黜。在废黜国王之后,他们把王位传于原本的继承者,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
威廉带兵进入英国,未发一枪,便使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议会重掌大权,而威廉亦即位后成为威廉三世。至此,英国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
(1)英国君主立宪是什么事件扩展阅读:
在当时英国政治、社会力量的结构之下,不论是主张君主专制者或主张议会主权者,都不可能取得决定性的性利。至于矛盾的解决方式,也不可能是暴力革命。
因为经过20年的革命起义、军事专政等风风雨雨之后,到了60—80年代,中下层人民既没有自己的组织,贵族、资产阶级也对暴力流血深感畏惧。当蒙默斯起义和1685年、1688年事件发生时,就显露出起义的力量既分散又软弱,而且缺乏社会的广泛支持。
B.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原因(即为什么不推翻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起源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高雹相妥协的结果。英王作为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规定的某些权力,比如授予某人勋章以及爵士称号、是国家最高戚握帆元首的象征等等。但是英国国王权力的行使要严格按照皮谈宪法的规定,并受到内阁的限制。虽然英王有否决某项议案的权力,但是时至今日没有一个议案被英王否决(君主立宪制下)。现在有些学者认为保留君主是一种精神上的象征意义,已经没有封建残余的影响。
C.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什么时候确立的光荣革命后还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1688年政变,光荣革命后确立颁布的。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1688年政变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也称议会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3)英国君主立宪是什么事件扩展阅读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历史:
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迎立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同时登位。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于1689年召集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给王权以很大限制。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之实施。并规定,国王必须是信奉英国国教者,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
专制君主为受宪法约束的立宪君主所取代。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初步确立。随后议会又制订了《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只能保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