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越南有多大和中國那個城市一樣大呀
國土面積32.96萬平方 公里.
越南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名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越南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東部,北緯8.23'至23.34',東經102.8'至109.24'之間.越南國土狹長,南北走向,南北直線距離長1650公里,東西最狹處僅50公里,面積為329556平方公里.北部與中國廣西、雲南相接壤,西面與寮國、柬埔寨接壤,東部和南部面臨南海.越南國土的周邊近半是海岸線,長達3260公里,越南國土的四分之三是高原和山地,平原只佔四分之一,主要是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平原、北部的紅河三角洲平原及東部海岸的平原,越南的兩大河流是湄公河及紅河.越南礦產資源豐富,而且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大米出口國.
越南民族有悠久的歷史,公元前4世紀已生活在紅河中下游流域.從中國的秦朝開始直至宋朝以前,越南北方都處在中國封建王朝的管轄之下.1802年建立的阮朝完成了全國統一,國號為越南,成為獨立的國家,但仍與中國的封建王朝保留"藩屬"關系.1883年越南淪為法國的"保護國",才結束了與中國封建王朝的"藩屬"關系.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佔領了越南.1945年,胡志明主席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誕生.1946年開始,越南經過長期戰爭,先是抗法戰爭,後是抗美戰爭,直至1975年取得全國解放勝利.
2000年,越南總人口7810萬,每平方公里230多人,是世界人口密度較高的國家,越南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54個民族,其中京族占總人口的89%,華族人口約100多萬.
越南自1986年共產黨的"六大"之後,實行"革新開放"政策,生產獲得較快的發展.越南熱帶水果產量豐富,名種手工藝品也有特色.
1、首都河內
河內是越南的首都,人口290萬,面積2129平方公里,地處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西北,在紅河與墩河匯流處.河內建城於公元7世紀初,稱紫城.從公元1010所李朝定都於此之後,陳朝、後黎朝等也都建都於此,1831年才定名為河內.河內地處亞熱帶,年平均氣溫才23.40C,樹木四季長青,環境幽雅 ,市內有幾個湖泊,空氣清新宜人.市內建築掩映在綠樹叢中,極富異國風情.河內建城已有千餘年的歷史,被稱為"千年之城",文物古跡眾多,是旅遊的好去處.
2、巴亭廣場
巴亭廣場在越南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的天安門廣場,只是面積比天安門小多了,只可容十數萬人集會.巴亭廣場最著名的事件是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勝利後,9月2日,胡志明在這里宣讀《獨立宣言》,向全世界宣告越南獨立.巴亭廣場旁有幾個著名景點:西面的胡志明陵墓、西北面的胡志明舊居、西南面的胡志明博物館、東面的巴亭會堂.廣場四周綠樹環繞,寬闊的雄王大道從中穿過,幾條林蔭大道成輻射狀使廣場與市內其他部分相聯,越南國家的重大節日集會和慶典,都在巴亭廣場舉行.這里是越南旅遊必到之地.
河內的主要景點還有獨柱寺、文廟、軍事博物館、西湖、還劍湖等.
3、下龍灣
下龍灣是越南著名的旅遊勝地,被稱為世界七大自然奇觀之一,位於廣寧省鴻基以南,海防以東100公里的海岸一帶,在河內東面150公里.這里東臨北部灣,隔海與我國海南島相望,面積1500平方公里,共有3000個小島,有名字的小島約1000個,星羅棋布、姿態萬千.地形特點屬喀斯特地貌,青翠的樹木覆蓋在小島上,秀美異常,被譽為"海上桂林",風景絕佳,海水清澈,綠中透藍,嫵媚動人.下龍灣是越南最美麗的地方,為越南旅遊的首選之地.乘船游海是極富吸引力的旅遊項目,往返一游需五、六個小時.下龍灣有許多的賓館,一般雙人房間20美元起價,清潔舒適,交通方便.
從河內到下龍灣有專門的旅行團,也可自行前往.
4、順化
順化位於越南中部,西靠長山山脈,東距南海8公里,是承天――順化省首府,順化城背靠卸屏山,香江穿城而過.
順化古稱富春,是越南的古都.自從越南於14世紀並吞占婆後,又繼續割占柬埔寨大片國土,越南的國土便延伸至南部海邊,順化正好處在越南狹長形國土的中間位置上,於是從舊阮王朝起便定都於此,從1635年至1945年間,順化先後成為越南舊阮、西山阮王朝的都城.從1802年起的80年間,阮氏王朝在這里投入巨大的人力興建皇城、宮殿、陵墓.順化一直作為越南的首都,直到1945年越南最後一個皇帝保大皇退位,完整地保存有皇城、皇陵等古跡.
順化市面積150平方公里,城區沿香江兩岸分布,分為南北兩部分,市內多名勝古跡.順化香江兩岸樹木蔥蘢,田連阡陌,遠山如黛,古跡處處,風景十分優美.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從全球500個獲提名的地方選出50個被稱為"一生中必須看一次的地方",其中越南的"峴港至順化一帶"是入選的50個地方之一,其類型是"文明與大自然的和諧結合".
在順化市內有以下景點可游覽:順化皇城、古旗台、歷史博物館、戰爭博物館.
順化市郊外也有一些景點,如天姥寺、皇陵、南北越交戰區等.
5、峴港
峴港位於越南中部偏南的南海邊,是越南南方第二大海港城市,面積80平方公里,它是廣南――峴港省省會,是越南三大天然良港之一,自古以來是著名的貿易口岸.歷史上的占婆國就是位於這一帶,至今還有不少佔族遺趾.由於其地理位置優越,一直是戰略要地.法國對越南的入侵和美國直接介入越戰都是首先從峴港開始的.
峴港可參觀游覽的景點主要有占族博物館、峴港大教堂,美溪海濱,五行山等.值得實地看一看的是險要的海雲關.它是越南中部的天險,山頂上自古設有關口,上有"海雲關"三個漢字,從關居高臨下,可看見南北兩邊長長的海岸線,山頂上還有南越軍的碉堡.1954年南、北越分治後,這里是南越軍的防線.統一後,這里成了旅遊景點,這里是越南北交通咽喉要地,南來北往的火車,汽車都要經過海雲嶺.
6、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位於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東北部,西貢河西岸,南距南海80公里,南北統一前,南方政權的首都是西貢.1976年統一後,越南政府決定建立胡志明市,胡志明市的范圍包括原來的西貢市、嘉定省以及平陽、原義兩省的一部分,成為越南最大的城市.全市面積2390平方公里,市區面積140平方公里,人口430萬,其中包括南方最大的華埠堤岸.
17世紀前,這里只是一個漁村,1860年法國開辟西貢港後,得到快速發展,它不但是越南最大的城市,而且越南的經濟中心和最現代化的城市,被稱為"東方巴黎".市內綠樹濃蔭中露出法國建築,充滿異國情調.
胡志明市的景點有聖母院、總統府、博物館、胡志明紀念館,堤岸唐人街等.
7、湄公河三角洲
位於越南的最南部,是越南最富饒的地方,穿網密布,物產豐富,遊客來此就是要看自然風光和人們的生活環境,看水上市場,乘船穿行河汊水網.這里的熱帶水果豐富而便宜.寬闊的河道中很多小艇在叫賣,艇家多是頭戴斗笠的越南姑娘.這一帶又是稻米的主產區,可參觀鄉村的碾米場、米粉廠.
❷ 為什麼同是附屬國,越南可以稱帝而朝鮮只能稱王
感謝大家於百忙之中,還來看小編的文章,你在,或者不在,小編都在辛勤勞作,只為等您到來!小編會一如既往的給大家分享各類穿衣搭配,觀看辛苦了,謝謝,祝您閱讀愉快,天天有個好心情,健康生活每一天,喜歡小編的動動你發財的小手關注小編吧
越南君主稱帝有兩次,一次是嘉慶七年(1802年)阮福映開創阮朝並稱帝,另一次是1945年法越《巴德諾條約》廢除後阮福??建立越南帝國並進位越南皇帝陛下。後一次的越南帝國只是日本控制下的傀儡國,而阮福??「在位」兩個多月後便在發表「願為獨立國之民,不作奴隸帝王」宣言後退位,所以真正意義上的越南君主稱帝單指阮福映稱帝事件。
後黎朝於1789年滅亡,而阮福映於次年便稱王,人稱「阮王」;在經歷一系列軍事勝利之後阮福映建立阮朝,定都順化,正式登基稱帝。這一年是嘉慶七年(1802年),但下一年便發生了一件關於皇帝名分上的大事。
嘉慶八年(1803年),阮福映遣使至清朝請封「南越」國號。這一舉動與朝鮮李朝立國時請求朱元璋賜國號一樣,相當於承認了中原王朝的宗主地位,也便意味著在宗藩體制內阮福映甘願當「藩王」並承認嘉慶皇帝的統治。在嘉慶皇帝眼中,阮福映不過統治了交趾故地,遠遠稱不上「南越」國王,所以便封其為「越南」國王,這也是越南國名的起源。
所以,阮福映雖然已經稱帝,但當他接受嘉慶皇帝越南國王的印綬之後,在宏觀的東亞宗藩體系中便只是藩王而非皇帝。而至於其「嘉隆帝」之稱呼,只通行於越南內部——最多影響到了東南亞一些小國;而在對清朝的外交中,這個「嘉隆帝」也只自稱為「越南」國王,哪裡敢露出一點帝王姿態。
相對而言,朝鮮受明朝國恩之重,一直以明朝的後繼者自居,也沒有稱帝,直到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朝鮮國王李熙稱帝建立「大韓帝國」,當然這個「大韓帝國」很快為日本吞並。
越南稱帝源已與其自認為自己是華夏南方正統,越南有一句名言:天下大勢,南北各帝一方。越南的人文始祖是雄王,雄王是炎帝的子孫,所以越南歷代是視自己為華夏,是中國,和北朝(越南稱中原為北朝)是平等的,就是朝貢也只是一種邦交策略而已。
而這樣內帝外王(對中國)越南稱帝最早的要追溯到南越武帝,南越國時期也是個漢朝平起平坐的對等國家。越南丁朝自立以後就延續這樣的制度。
越南朝代更新的標志除了稱帝還會建國號改元,越南最早使用大瞿越國號,後李朝改為大越、後有大虞(胡朝)、大南(阮朝)等國號。歷代越南君主稱帝也改元建立年號表示自己是正統,如第一個皇帝建年號太平,末代年號為保大。越南地處南邊,距離中原王朝遠,中原王朝就是知道越南這些僭越也無可奈何。
越南稱帝是自立以後實行,只是在對北方中原王朝朝貢稱王。這開始於越南第一代皇帝丁朝丁先皇自稱安南都護,接受宋朝冊封為郡王。但在國內和對其他鄰國都是以華夏天子自居,越南陳朝和後黎朝君主就自稱華夏天子,視鄰國是夷人。甚至越南自身也以皇帝的身份建立朝貢圈,要求鄰國寮國、高棉、占城等國對其朝貢,越南皇帝並以天子身份冊封這些國家君主。
而朝鮮並不具備這樣的理論基礎,也沒這樣的地理條件。地處中日之間,不能如越南那樣有開拓的空間,只能老老實實稱王事大。而越南憑著自己的理論自信(同為華夏子孫後裔),以及地理位置(距離中原王朝統治中心較遠),周邊國家很小,有開拓空間,可以自行稱帝以天子自居甚至建立自己的朝貢圈並推行漢化。
這其實只是越南人在玩文字游戲而已,對內稱帝,對外稱王,陽奉陰違之故罷了。
在古代東亞朝貢體系之中,只有一位皇帝。那就是中國的皇帝,而其他國家的君主只能稱為國王。古代越南也是如此,在阮朝以前,越南最高封建統治者在中原王朝獲得的正式封號是安南國王。
到19世紀初阮朝統一越南後,阮朝創立者阮福映一度主張將國號改為「南越」,但當時中國清朝政府認為歷史上的南越國涵括了華南地區,字面含義與阮氏政權統治范圍不符,經交涉最後決定將國號改為「越南」並沿用至今,而阮福映亦被清嘉慶帝正式冊封為「越南國王」。
但是,對內越南最高封建統治者則自稱大越皇帝。這也是歷史造成的。越南和中國的關系自古便不和諧。越南獨立之前,曾經有千年的北屬時期。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段歷史可能是無所謂的。但對於越南人來說,卻無法忘記。並時時刻刻的警惕著北方的鄰居。而後來的王朝,對於越南下手的也不少,元朝,明朝,清朝都曾經攻打過越南。也難怪越南對中國的不信任。
而同樣作為朝貢體系一員的朝鮮,則大大不同。和中越關系相比中朝關系要親密的多。宋元之前暫且不提,也沒什麼好說的,分分合合而已。而中原王朝過渡到明朝的時候,當時仍然忠於蒙元的高麗王氏政權螳臂當車想要出兵攻打明朝。可是下面的大臣可不傻,早已存心政變的的李成桂從鴨綠江邊威化島回兵佔領首都開城並發動政變,史稱威化島回軍。後來廢黜高麗國王,自立為王。又向向明朝稱臣進貢,並請皇帝給他的國家起名字。於是朱元璋正式為其定國名為朝鮮,任免李成桂為「權知朝鮮國事」。後來任命他的兒子為朝鮮王。
相當於明朝的郡王。從法律上說,朝鮮國是明朝的一部分,明朝政府委派朝鮮王統治朝鮮。所以每個朝鮮王即位的時候都要經過明朝批准。在清興起以前,朝鮮與明朝保持著傳統的親密關系。可是隨著滿清強大,l636年,皇太極率兵新征朝鮮,攻佔朝鮮京都漢城,朝鮮李氏國王在國家存亡之際,迫於無奈,接受了清軍的條件投降,停用明朝年號,斷絕與明朝的一切交往,並奉清朝為宗主。
朝鮮王朝的幾百年間一直奉行事大主義,因而朝鮮亦是中國明朝和清朝最典型、最親密的屬國。事實上,朝鮮王朝本身就是在事大主義的基礎上建立的,朝鮮太祖李成桂也將事大主義奉為基本國策,幾乎與朝鮮王朝相始相終。《明史·外國傳》和《清史稿·屬國傳》中名列第一。《明史》稱「朝鮮在明雖稱屬國,而無異域內,故朝貢絡繹,錫賚便蕃,殆不勝書」。這和陽奉陰違的越南是完全不同的。
最後總結一下,越南和朝鮮一樣,都是國王。不過越南對華貌合神離陽奉陰違,對內偷偷稱帝。而朝鮮則事大甚恭,恪守藩國之道,所以對內是稱王的。
公元1802年五月,阮福映在越南富春築南郊壇祭天自稱皇帝,改元嘉隆史稱嘉隆帝。而他的兒子阮福膽即位後則稱明命帝,以後則有紹治帝、嗣德帝等等......一直到越南阮朝的末代皇帝保大為止。
越南人自元代以來就認為中國已經滅亡於異族真正的中國已經轉移到他們越南了(這一點和日本很相似)明朝佔領越南期間他們稱明朝為「賊」而自己為「中國」到了清朝時期更是如此。
1842年春天一個越南使團來到北京被清政府安排到一個叫「越夷館」的地方去住,氣的越南使團的人打碎了那個「夷」字才氣鼓鼓的進去住。由此可見一斑。
反觀朝鮮,自1392年太祖李成桂建立李氏朝鮮後直到1897年為止朝鮮王朝在這500年期間其國君無論對內還是對外則一直稱王。有一次朝鮮太宗李芳遠坐在一個黃綾褥上面和大臣對話,這時太宗的政丞李舒告訴他:「這是違制只有皇帝才能享有這一待遇」時嚇得太宗李芳遠一頭大汗。趕緊把黃綾褥撤了下去。
第一看距離,朝鮮太近,不老實就收拾他,很方便,這個附屬國很牢靠。
第二看歷史,朝鮮的歷史和文化經濟基本上都是抄襲我們國家,所以他在民族認同感認為自己是王,不是國。第三看實力,越南土地廣闊,平原富庶,實際上軍事實力很強大,人口也多,導致他開始膨脹,朝鮮則不是。
❸ 越南哪個城市最漂亮最好玩
越南的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
這是一個浪漫的城市,很多人仍然喜歡叫她從前的名字:西貢,這是越南最大的城市和港口,經濟、航運和貿易中心。市區主要景點有總統府舊址、戰爭博物館、歷史博物館等,帶有濃郁法國風情的各類建築包括聖母大教堂和市政府辦公大樓、郵政局等,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人。
素有小巴黎之稱的胡志明市,擁有寬闊大道及林陰大道、露天咖啡座,充滿了法國遺風,讓人有置身巴黎的感覺。胡志明市最著名的建築物要屬統一大教堂了。又名獨立宮的這座建築,建造於十九世紀中葉,由法國人所建。法國人退出後,成為阮文紹總統的官邸。
在曾經經歷戰火洗禮的胡志明市區內,古芝地道是想要體驗戰爭氣氛的人應該去看的地方。地道寬不及八十公分,里頭伸手不見五指,在地底下縱橫交叉。這是越軍當年攻擊美軍的地下堡壘,神出鬼沒,曾讓美軍吃足了苦頭。
自由街位於胡志明市內,只要你有獨到的眼光,不難在此找到一些價廉物美的古董手錶、照相機等物品。
胡志明市區繁華,馬路寬闊,摩托車多如過江之鯽,整個城市給人的感覺充滿活力,朝氣蓬勃。這是最多遊客到達的越南城市,當年經過法國人的殖民經營,市民的生活習慣深受影響,如今路邊開著很多別致的咖啡屋,喝咖啡已經成為許多越南人的習慣。
入夜的胡志明市霓虹閃爍,遊人如織。西貢河上遊船靜靜地漂過,總有人縱情高歌。是感嘆今日的繁華,還是緬懷昔日的浮沉起落?走在西貢的大街上,你隨處可見歐美背包客,可能是因為他們看過了杜拉斯的《情人》,而這里是他們內心深處一直尋找的夢想。
❹ 珠江大還是富春江大
珠江,又名粵江,按流量為中國第二大河流 ,境內第三長河流,全長2320千米,流域面積453690平方公里(其中442100平方公里在中國境內,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內。) 。
富春江,全長110公里。
所以是珠江大。
麻煩請及時採納回答,謝謝!
❺ 富春桃源在哪裡富春桃源風景區怎麼去
富春桃源風景區旅遊路線:
1、從上海出發-滬杭高速公路-杭州轉塘下-320國道-富陽下-05省道-胥口-胥高線-富春桃源
2、從江蘇杭寧高速-杭州轉塘下-320國道-富陽下-05省道-胥口-胥高線-富春桃源
3、從蘇州出發-省道-318國道-104國道-320國道-富陽下-05省道-胥口-胥高線-富春桃源
4、從無錫出發往富陽,無錫西上錫宜高速-寧杭高速-太湖服務區休息-杭州繞城-杭州轉塘下-320國道-富陽下-05省道-胥口-胥高線-富春桃源。途中注意留意沿途富春桃源指示牌,見「進入景區、車輛緩行」標志右轉,沿山路進入景區,全程4小時可到。
自助旅遊者從杭州汽車東站乘車到達新登,或者從龍翔橋坐514路到富陽,再從富陽轉車到達新登,再走十多分鍾到富春桃源。
❻ 富春山在哪裡
富春山位於浙江省,是一處山與水完美結合的風景佳處,景色優美。 由東漢名土嚴光在此隱居,後世人稱富春山為「嚴陵山」,又稱其富春江垂釣處為「嚴陵瀨」,其垂釣蹲坐之石為「嚴子陵釣台」。
❼ 越南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什麼
順化皇城(越南語:Hoàng thành Huế/皇城化),又稱大內(越南語:Đại Nội/大內),位於越南承天順化省順化市,坐落於順化古城中央,是越南阮朝的故宮,也是越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1993年與順化京城一道以「順化古跡建築群」名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順化原為占城之地,後被越南奪取。鄭阮紛爭時期成為廣南阮主的統治中心。1635年至1687年,廣南阮氏領主阮福瀾(神宗)、阮福瀕(太宗)在此地建立金龍城作為都城。後經阮福溱(英宗)、阮福闊(世宗)兩代擴建,改名富春(越南語:Phú Xuân/富春)。阮福闊在富春興建了金華殿、光華殿、瑤池閣、朝陽閣、光文殿、就樂殿、正冠堂、中和堂、怡然堂、暢春堂、建瑞雲亭、同樂軒、內院庵、絳香亭等宮殿亭閣,並在香江上游修建了建陽春府,內有長樂殿、閱武軒等建築。
阮福映建立阮朝、定都順化後,在原有宮殿的基礎上,仿照北京紫禁城的規制大幅度擴建皇宮。嘉隆三年(1804年)四月,宮城營建工作開始,負責人為阮文謙、黎質、範文仁。
順化皇城位於順化京城城南,為正方形布局,採取中軸對稱的平面布置,建有城牆,四面圍有護城河。南面正門為午門,午門內為正殿太和殿。太和殿左為太廟、肇廟,右為世廟、興廟,北為大宮門,門內為阮朝帝後嬪妃太子居住的紫禁城。紫禁城外西側有太後太妃居住的壽祉宮、興寧宮,外東側有御苑幾暇園和瀛洲。皇城內還有內務府、御醫院、尚膳所、象廠、馬廠等服務性建築。
順化皇城城牆周長六百四十丈一尺(2500米),南北長一百五十一丈(604米),東西寬一百五十五丈五尺(620米)。城牆高一丈五寸(6.5米),厚二尺六寸(1.04米)。
金水池,為順化皇城的護城河,開鑿於嘉隆年間,明命十四年擴建。
❽ 順化人有什麼人文歷史
順化地處越南中部.是承天順化省省會,古稱富春( Phu Xuan).面積150 平方公里。順化自然風光優美.香江和御屏山猶如一軸美麗的長卷。順化曾憲後是越南封建王朝舊阮、西山阮和新阮朝的都城,一度是越南文化、宗教和教育中心。阮氏王朝留給了順化豐富多樣、富麗堂皇的古建築遺產,如宮殿群、皇陵群、城郭、亭榭、廟堂等。1993年12月,順化遺跡群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1306年陳朝皇帝將公主嫁給占婆國王,陪嫁是順化和化州兩個城市。l4世紀越南吞並占婆王朝後,建議將順化定為首都。1 687年,富春初建於距離現今順化東南方向5公里處的小鄉村,l 744富春成為西山阮朝首都,西山起義成功後由西山阮朝皇帝阮惠定都富春,新阮王朝也定都於此。
新阮王朝統一越南後,正式定都順化,並一直持續到1 945年越南保大皇帝退位。「富春」這個城名如今還能從越南人口中聽到。
地理位置定了其軍事作用,順化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順化這兩個字是和殘酷戰爭聯系在一起的。峴港是美軍登陸越南的第一個港口,越戰期間,這里是美軍的作戰基地。l 975年4月,越南發起了「春季攻勢」,其中就包括順化——峴港戰役。即使在1 973年美國人署了和平條約之後,法國人仍不願放手.順化仍遭到越南臨時政府的轟炸。1 975年戰爭才在順化告一段落。無休無止的戰事,讓和平的喘息愈加珍貴。看到那些夕|≥觀完整、內部卻百孔千瘡的皇城,很難不對和平與戰爭作出一番與平日里不同的思考。
順化城區被香江劃為南北部分,南岸是新城商業區和住宿區,北岸是皇城所在地。順化現有人口近30萬。長期生活在皇城根下,順化人大多顯得溫文爾雅,張弛有度,而順化人是全越南男人的夢中情人。
❾ 富春江在哪裡
富春江在中國浙江省錢塘江上游,新安江與蘭江匯合後的河段。
富春江:中國浙江省中部河流。為錢塘江建德市梅城鎮下至蕭山區聞家堰段的別稱。 全長68公里,河寬500—1 000米。比降小,水流平穩,多沙洲,且受潮汐影響。沿途有綠渚江、壺源江、大源溪等匯入。
梁文學家吳均《與朱元思書》中描繪了富春江風景(「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自下游建富春江水電站後,這一帶淹為水庫,泱泱江水,宛若明鏡,兩岸青山點點,「七里揚帆」成為當今嚴陵八景之一。
(9)越南富春在哪裡擴展閱讀:
春江八景:
1、龜川秋月
在鸛山南簏。今建有「龜川閣」。關於「龜川」的歷來,可參看《龜川閣碑記》。
2、鶴嶺晴雲
鶴嶺前臨富春江,從鶴山南沿江直下2.5公里處即是。每當旭日初升,山光雲影,氤氳浮漾,若隱若現,神秘而富有詩意。暮靄沉沉之際,山色空濛,輕紗縈饒楓渺恍惚,整座山嶺猶如化為一幅蒼屏。相傳早晚有仙鶴出沒其間。元代大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大嶺圖》即取材於此。
3、樟岩朝霧
在城北2.5公里處,因山多樟樹而得名。這里山巒疊翠,山上遍布巨樟,在晨曦初露、曉雲未收之時,水氣彌漫成霧,浮游於山野林間,看上去青雲如睡,團團白絮披掛一身。待到旭日冉冉東升,霧靄消散,一脈脈黛色的山巒俊秀清逸,列伍有序,頓時令人心胸開朗,精神愉悅。
4、花塢夕陽
在縣城之北約1公里,南面臨近富春江,北端與樟岩接近。《富陽縣志》稱其景色特點是「山多杜鵑,一抹斜陽遲遲而下,紅艷更可愛也。」其實花塢不只多杜鵑花,也多桃花,花塢白桃為當地名產。每當農歷二三月間,油菜吐黃,桃花泛紅,杜鵑似錦,宛如朝霞駐足。夕陽西照,更是艷麗奪目。
5、恩波夜雨
在縣城西側,莧浦入江處。恩波橋始建於北宋,改建於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全長54米,是浙江著名的保存完好的古橋梁之一,橋上的獅子和蓮花浮雕十分逼真美觀。
6、吉祥曉鍾
吉祥寺古基在鶴山頂。相傳該寺於唐朝大中年間為鳥窠禪師初建。年久坍毀,到南宋嘉定年間知縣方舟重建時,從永安山妙智寺移來一口大鍾。晨鍾乍起聲聞幾十里,人們從曉夢中被催醒過來。夜半靜寂時,聽到這宏亮而悠揚的鍾聲,令人心清神遠。
7、中沙落雁
中沙在縣城南江心中,長約2公里,寬0.5公里。過去沙上遍植烏桕,水濱又多蘆葦。每到深秋,桕葉紅,蘆花白,為鳧雁棲息的好地方。
8、莧浦歸帆
縣城西面的一條小河,向東經過縣城的西南角流入富春江,這就叫莧浦。由於富春江在這一段江面較寬,每逢洪水潮汛,風急浪高。因此莧浦恩波橋內的一段河內,便成為理想的帆船停泊處。每近傍晚,片片風帆迎著落日余暉,從富春江緩緩地駛向莧浦,至恩波橋落帆入港。真可謂一幅極為生動、令人神往的落日歸帆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