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處在地震帶是的城市都有哪些
我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台灣省、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2. 越南的城市有哪些
1、胡志明市
古稱「西貢」,人口1200萬左右,1975年為了紀念胡志明先生而改名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經濟文化中心,市內軌道交通發達,是越南的鐵路樞紐。因其靠海,也是越南主要的港口城市。
(2)越南哪個城市是地震帶擴展閱讀:
越南製造業大幅發展。一方面是以英特爾、三星等超級大單投資為代表的集成電路、晶元製造這樣的高端製造,被大范圍引進越南市場。因為超級工廠的產生,產業鏈下游公司也大量跟進越南,帶動了越南外資的流入和工廠的引進,類似於以前的中國,也創造了大量的財富和就業就業機會。
一方面是以耐克、阿迪達斯、優衣庫為代表的低端製造業,大量從中國搬遷越南這類國家。由於低端製造業有強烈的降低成本的需求,隨著中國居民收入提高,勞工意識和福利提高,被動搬遷越南,創造了大量景氣的機會。
3. 越南有哪些城市
河內。越南首都、歷史名城,中央直轄市,面積921平方千米,人口400萬,位於國境越南首都河內紅河三角洲西北部,坐落在紅河右岸和紅河與墩河的匯流處,從南方到北方,從內地到沿海,均是必經之地,擁有北方最大的河港,有好幾條鐵路在這里相聯結,是北方公路的總樞紐,郊區有白梅機場和嘉林機場,水、陸、空交通便利。城市地處亞熱帶,臨近海洋,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降雨豐富,花木繁茂,百花盛開,素有「百花春城」之稱。
胡志明市舊稱西貢,5個中央直轄市之一、越南的經濟中心、全國最大的港口和交通樞紐,面積2095平方千米,人口620萬。位於湄公河三角洲的東北側、由同奈河、西貢河和威古河形成的一個三角洲上,居西貢河右岸,南臨南中國海,西、北兩面分別同隆安省、西寧省接界,東面是小河、同奈兩省。東南距海口80公里。西貢港,年吞吐量可達450-550萬噸。鐵路可通往河內及其他大、中城市,公路可通往全國各地,經公路或水路可通往柬埔寨和寮國。有良好的國際航空港,可通往曼谷、吉隆坡、馬尼拉。
海防市 越南北部最大港口城市,直轄市,河內的輸出港。位於紅河三角洲東北端,京泰河下游,臨北部灣。市區面積1519平方千米。人口約200萬。原為小漁村。1874年建為海港,海防由此得名。法佔期間是商港和從中國昆明至河內的鐵路運輸終點站,後成為工業中心。城市沿京泰河右岸向兩頭伸展。形勢險要,為越南軍事要地和海上門戶。
峴港市 5個直轄市之一。面積1256平方千米,人口84萬,位於越南中部,瀕臨南海,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城市和海港。港闊水深,形勢險要。
芹苴市 5個直轄市之一,在後江省南面,是湄公河三角洲上最大的城市,下轄4郡4縣,面積1390平方千米,人口195萬。離胡志明市約160公里。是南部湄公河三角洲農產品集散地和輕工業基地。
下龍市 廣寧省省會,瀕臨北部灣,人口25萬,是全國最大的煤礦基地,原煤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三,著名的風景區下龍灣就在附近,被聯合國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順化 承天-順化省省會,人口36萬,越南古都,市郊有王陵等名勝古跡,以象牙手工業著名於世。
如果幫助到你 能幫忙點個採納嗎 謝謝
4. 越南的地震帶 越南經常地震嗎
據越南青年報網站13日報道,越南科技協會聯盟日前召開地震研討會,來自中國、日本和美國的專家與會。越南國家全球物理所副主任阮洪方(音譯Nguyen Hong Phuong)在會上發出了這個警告。 阮洪方說,越南是個地震高風險國家,西北地區曾發生過多次6.8級以上地震,越南一些主要的城市地區對地殼移動和輕微震動非常敏感。 他指出,河內可能發生里氏8.0級地震。盡管胡志明市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小得多,但由於其地質構造薄弱,可能更易受到小地震影響。 越南20世紀發生過兩次
據越南青年報網站13日報道,越南科技協會聯盟日前召開地震研討會,來自中國、日本和美國的專家與會。越南國家全球物理所副主任阮洪方(音譯Nguyen Hong Phuong)在會上發出了這個警告。
阮洪方說,越南是個地震高風險國家,西北地區曾發生過多次6.8級以上地震,越南一些主要的城市地區對地殼移動和輕微震動非常敏感。
他指出,河內可能發生里氏8.0級地震。盡管胡志明市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小得多,但由於其地質構造薄弱,可能更易受到小地震影響。
越南20世紀發生過兩次大地震,都在現在的北部奠邊省。第一次是1935年,6.8級地震,1983年6.7級地震,470公里外的河內一些房屋出現裂縫。
2008年5月,寮國北部發生6.1級地震,河內有震感。
5. 環太平洋地震帶有哪些大城市著名的 大的
日本:東京 大板 名古屋
中國:上海 北京 天津 台北 高雄
美國:舊金山 落杉機
菲律賓:馬尼拉
印度尼西亞:吉隆坡
墨西哥:墨西哥城
智利:聖地亞哥
韓國:首爾(漢城)
朝鮮:平壤
秘魯:利馬
以上就是環太平洋地震帶的著名大城市
6. 哪些城市在地震帶上
地震那個地方都有可能遇到,要是在地震帶上就通常會出現地震,大
地震通常會出現在山川,但是大地震多在平原,向長沙,北京要是發生地震的話可能會有5-7級左右,向那次緊靠著北京的唐山發生的唐山大地震是7.8級,北京就受到了影響。
部分地震是由於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造成,這類地震稱為構造地震。其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相比之下但是發生最多的地方是在山川,其次是海域因為海域的面積比陸地大,所以囊括的地震的地區最大,但是海底也有海底山川,如果山川都算上,應該是山川最多,不過發生的地震多的地方不一定震級很大,從理論上講,經常發生小地震的地區,由於地殼運動的能量經常釋放,不一定會有大地震,很多都是輕微或無感地震,但也不排除有沒發現的另一個方向上的能量的聚集,再加上人煙也很稀少,所以這些地區地震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發生地震面積也相對小一些,通常也就不報道了,在地震活躍的地震帶上,是最容易發生地震的,不管是山川,還是平原,有的地區可以很長時間發生一次地震,但是由於地地下深處岩層能量的累積,所以發生一次地震,會是大地震,大地震往往在處在地震帶上的平原地區,這里也正是人們城市比較集中的地區,所以造成的影響比較大,給人們的印象比較深的原因,象唐山大地震,在人們一提到地震,總會提起唐山大地震。
一般地震震級大約應該在5-7級之間,向長沙,北京如果發生地震了,那次唐山大地震,北京也受到了影響,唐山就在北京很近的。
地震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帶,阿爾比斯—喜馬拉雅帶,大西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上。總的來說,地震主要發生在洋脊和裂谷、海溝、轉換斷層和大陸內部的古古板塊邊緣等構造活動帶。
中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國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是一個震災嚴重的國家。1900年以來,中國死於地震的人數達55萬之多,佔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53%; 1949年以來,100多次破 壞性地震襲擊了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涉及東部地區14個省份,造成27萬餘人喪生,佔全國各類災害死亡人數的54%,地震成災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里,房屋倒塌達700萬間。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的嚴重性構成中國的基本國情之一。
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是:①台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我國的台灣省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於相關的地震帶上。中國地震帶的分布是制定中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的重要依據。
7. 世界上,哪些國家和城市位於地震帶上
環太平洋和印度洋,也就是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及印度板塊的交界處。國家很多,地震比較多的國家有日本、中國、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孟加拉國等等。東京、北京、上海、雅加達、馬尼拉等等都位於地震帶上。另外美國西部也位於地震帶上,最典型的城市就是洛杉磯
8. 雲南哪些地方是地震帶
雲南省地震帶主要有小江地震帶,中甸—南澗地震帶,大關—馬邊地震帶,瀾滄—耿馬地震帶,瀘水—騰沖地震帶,普洱—寧洱地震帶,通海—石屏地震帶。
1、 大關—馬邊地震帶:范圍包括滇東北及其與貴州、四川兩省交界部位。該帶在雲南境內曾發生6.5—7級地震3次,最大為1974年大關7.1級地震。
2、 小江深大地震帶:北起巧家、東川,向南直到個舊一帶,南北長500公里,東西寬70—80公里。歷史上曾發生6—6.9級地震10次,7—7.9級地震1次,最大為1833年嵩明揚林8級地震。
3、通海—石屏地震帶:位於峨山—通海,石屏—建水間。歷史上曾發生6—6.9級地震14次,7級地震3次,最大為1970年通海7.7級地震。
4、思矛、普洱—萊州(越南)地震帶:北起思茅、江城到越南的萊州,長300公里,寬150公里,曾發生6—6.9級地震10次,最大地震為1983年越南萊州的7.0級地震。
5、 騰沖—耿馬地震帶:北起騰沖經龍陵至勐海一帶,長500公里,寬70公里。曾發生6—6.9級地震26次,7—7.9級地震8次,最大為1988年11月6日瀾滄7.6級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