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越南百年古寺廟存在大量的漢字,為何當地人不認識
中國桂林—越南下龍灣”跨國自駕游的第四日,我們終於從山水甲天下的陸上桂林來到了號稱海上桂林的下龍灣,雖在天公並不作美,大多數時候都是陰雲密布,但短時間的藍天白雲還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令人震撼的海上桂林。不過作為本次行程的重頭戲,剛剛回到酒店,很多圖片都還來不及處理,所以本文要向大家介紹的並不是下龍灣,而是下龍灣邊上的一個文化景觀——龍仙寺。
⑵ 越南建築上有中文對聯,為何當地人卻看不懂
我們對越南這個國家的認知,一開始可能是源於網路上常提到的越南新娘。越南與我國廣西、雲南接壤,近年來去越南旅遊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它的性價比也比較高。有些遊客反映,發現越南的一些風俗習慣跟中國挺像的,還有他們的古建築上也有漢字,但是越南人自己看不懂。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下越南的一些文化吧。
不知道你們去越南旅遊時有沒有發現過古建築上面的漢字呢?
⑶ 漢字的影響
漢字的影響
一、對其他文字的影響
漢字書寫體系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源文字之一,在漢字的影響下,還產生過:
契丹文
女真文
西夏文
古壯字(方塊壯字)
古白字(方塊白字)
古布依字(方塊布依字)
字喃
但它們都因各種原因而消亡,漢語中的女書,如今也無幾人能識。日語的假名(仮名)、以及朝鮮語的諺文(??)在創制時也都很大程度上受到漢字字形的影響。
此外如蒙古文、滿文、錫伯文等也是在漢字書寫方式和書寫工具的影響下,將從右向左書寫的源自阿拉米文字的書寫方式改為從上到下書寫,文字的結構也隨之有所變化。
二、對民俗的影響
中國許多民俗都與漢字有關,例如:
射虎:就是猜燈謎,也叫打燈虎,與漢字有著密切關系。舊時的射虎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文人射虎,謎面深奧謎格復雜多樣謎底多為四書五經中的原句;一類是市井燈謎,謎面謎底均很通俗。射虎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合體字:中國民間常將一些帶有吉祥含義的短語合寫為一個字,以祈求吉祥,常見的合體字如「招財進寶」、「雙喜」等。
合體字「好學孔孟」諧音字:中國人喜歡利用漢字的同音特點用諧音字取吉祥之意,比如蝙蝠的「蝠」諧音為幸福的「福」,走獸的「獸」諧音為長壽的「壽」。
九九消寒圖:中國北方地區的一項民俗在每年數九的季節寫下「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雙鉤字,這九個字每字九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根據天氣為一個筆畫填充顏色,到數九結束完成一幅九九消寒圖
花鳥字:一些民間藝人用一些花卉和禽鳥的圖案拼寫成漢字,近看細節是一些花鳥畫,遠看整體卻是一幅字,這種字畫結合的藝術形式被稱作花鳥字,是一種多彩花鳥蟲魚組合書法。在國內,只有在春節廟會中,和一些節日集會中才可以看到。花鳥字在英美等西方國家也成為一種街頭藝術。早期的鳥字畫大多寫的是一些吉祥話語,以祈求吉利,現在在廟會見到的鳥字畫則以書寫顧客的姓名為主,購買者的目的也由祈求吉祥逐漸轉變為獵奇。
三、對藝術的影響
梁啟超的書法作品漢字獨特優美的結構,書寫的主要工具——毛筆有多樣的表現力,因而產生了中文獨特的造型藝術——書法。而篆刻是和書法相關的藝術,用刀在石材上雕刻出篆字作為印章。
⑷ 越南有越南的文字、為啥他們的姓名都是用中國漢字
一、受漢文化影響深遠。如今越南的中北部自秦朝開始便是其領土的一部分,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集結大軍越過南嶺山脈,占據了今天廣西、廣東和福建大片土地,當地的百越族不敵秦國軍隊臣服於秦朝統治。但秦朝末年,中原起義四起,混亂不堪,南海郡尉趙佗抓住時機兼並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國。雖然南越國脫離漢王朝統治,但其仍然使用漢字,漢武帝時期,南越國覆滅,百越之地重新回到漢王朝控制下,自此以後,雖偶有獨立,但其漢文化基礎沒有更迭,官府公文、科舉考試、民間商貿交易都使用漢文。
如今的越南文字為國語字,是由法國傳教士利用拉丁字母改編過來的。在最初,越南國內曾出現過利用漢字融合創造的喃字 ,即由兩個漢字組成新的喃字,但並未受到政府的重視。直到17世紀,出現了拼音化文字,其優勢就是簡單易懂,易於理解,也方便書寫。在1945年,越南獨立後,越南政府廢除了漢字和喃字,使用國語字作為正規的文字。但其姓氏名稱仍然使用漢字,算是對古代文化的一種尊敬。
⑸ 越南筆塔是不是中國的,為什麼會有中文在上面
不是,還劍湖:位於市中心,被稱為河內第一風景區。湖南北長700米,東西寬200米。湖中有玉山寺、龜塔。傳說著名將領黎利在地里掘到一把刻有"順天"二字的寶劍,他用這把寶劍擊敗了敵人,當上皇帝,建立後黎王朝,稱黎太祖。有一天,他和臣子們一起游湖時,忽然湖中浮出一隻大烏龜,黎利拔劍向烏龜刺去,那隻烏龜把[/size]劍銜住就沉下水去了。人們說此乃烏龜討還寶劍,故得名還劍湖。龜塔位於南部湖中龜丘上,碧波塔影,交相輝映。現在,塔上安裝了照明設備,每逢節日,塔身被燈光照得通體輝煌,玲瓏剔透,甚為美觀。北部湖中的玉山寺,崇祀佛教和越南民間神祗,還展出60年肛從此湖中捕獲的一隻巨龜的標本。有朱紅色木結構的"旭橋"將此寺與岸邊相連通,橋頭有聳立的筆塔,阮朝文人阮文超於山牆上的二個行草體大字"福"、"祿",還有各種漢文楹聯題對,可見漢文化的深遠影響。
⑹ 為什麼在日本 韓國還有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能隨處可見中國漢字
日本就不說了,文字就是半漢字半假名(即他們的字母)
朝鮮在1945年之前,都是用漢字的,後來才漸漸過渡到他們現在的圈圈點點
越南最早也是用漢字的,淪為法國殖民地後,把文字漸漸改成拉丁字母
其它東南亞國家是因為那邊華人或華人後裔太多,多是早年出去謀生的華商。特別是新加坡,現在官方語言中都有中文
⑺ 越南人為什麼寫漢字.
具體的你想問點什麼,越南以前是用中文的,後來被法國統治,引進了現在的越南語。
⑻ 越南字為什麼是漢字
西漢末年,漢字開始傳入越南,並且逐步擴大了影響。 越南上層社會把漢語文字視為高貴的語言文字。朝廷的諭旨、公文、科舉考試,以至經營貿易的賬單、貨單都用漢字書寫,小孩讀書也像當時中國一樣先從《三字經)開始。
接著讀「四書」、『五經」,學習寫作古漢語文章詩詞。因此,當時越南的文學作品也是以漢文、漢詩的形式記錄留存。12世紀(公元1174年起),漢字成為越南國家的正式文字。
(8)越南為什麼有中文字畫擴展閱讀:
一、漢字和越南字的不同點
在當今越南語中,漢語借詞約占越南語全部詞彙的70%左右。這些漢語借詞的發音,完全按照漢越音對照的規律,受著越南語的影響。
在越南語中,除其他外語借詞外,詞的構成都來自單音節詞根,這同漢語有特殊的相似之處。越語、漢語音節有對應的形式,每個漢字在越文中都有固定的拼寫法。同時,越語和漢語又都是以聲調區別詞意的語言。
漢語普通話四個聲調,越南語有六個聲調。越南語同漢語一樣,其語法功能都是靠詞彙來完成的,所不同的是,漢語的修飾語在前,而越語的修飾語則放在後面。
二、漢字和越南字的相同點
越南語中的漢語借詞絕大部分保持了漢語詞的原意,如「政府』、「革命」、「人民」、「歡迎」、「偉大」等等。一些漢語同音同轉到越語中成為字母拼寫完全相同的單詞,客觀上這個越語詞成為一個多義詞。
例如,越語中的huong,這是從漢音借來的,但是不論從音還是義,它既是「燒香」的「香」,又是「香味」的「香」,還是「家鄉」的「鄉」;越語中的tai,也是從漢語詞借來的,在越語中既是「才能」的「才」,又是「財產」的「財」,還是「材料」的「材」。
這種情況在越南語中很多,但是更多的還是一部分保留漢語詞的原意,同時又加以引伸,或增加了其他的詞義。
⑼ 越南出土一道800年前的聖旨,上面全是中文,後來怎樣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國的疆域在古時候比現在廣闊得多。在當時的亞洲幾乎沒有國家是我們國家的對手,所以我國擁有許多的附屬國。而這些附屬國當中,就包括越南。越南出土一道800年前的聖旨,上面全是中文,越專家向我國求助。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經歷了輝煌與衰敗,不過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再次站了起來。如今我國強大了,更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為和平與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⑽ 越南 泰國 緬甸 這三個國家,哪個受中國文化影響大從古到今
越南受到的影響最大,大約從東漢開始,漢字(越南人稱之為「儒字」)開始有系統和大規模的傳入越南。到了越南陳朝以後,漢字已經成為越南政府以及民間的主要文字,此時大量的漢字著作開始出現,最著名的就是15世紀編撰的《大越史記全書》。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以漢字寫成的文章基本上並不按照越南語的文法規則書寫,也不採用越南語的詞彙,而是純粹的用古漢語的文法寫成。現在的越南語使用拉丁字母書寫,叫做國語字,它是由17世紀到越南的法國傳教士亞歷山大·羅德(1591年-1660年)根據先前傳教士的拼寫原則整合而成。在19世紀法國佔領越南時期,這種書寫體系流行起來,並於20世紀全面開始使用,這樣算起來,越南現在使用的文字只有100年左右的歷史,在這之前一直都是使用繁體中文,直到現在越南還在用中國文字中的雙喜,還有福、祿、壽等字。現在在越南的很多家庭中還有懸掛中國字畫作為裝飾的習慣,現在他們的寺廟裡面的芊語(解芊用的文字)還在使用中文的。緬甸有他自己的文字,雖然它的書面語從公元1058年鐫刻的緬文「雷德榭碑」算起,到現在已經有九百多年歷史。緬文是拼音文字,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有著極為豐富的歷史記載。從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料中可以看到,緬甸語言在近一千年的歷史演變中,無論是語音、詞彙還是語法,各方面都起了不少變化。其中,輔音韻尾的變化就是一個重要的語音變化現象。近年來,對緬甸語中的輔音韻尾變化作了一些研究,發現緬甸語中輔音韻尾的變化過程及其變化規律與漢語以及中國部分少數民族的語言變化規律極為相似。對緬甸語的歷史演變進行研究,不僅可以找出緬甸語言本身發展的規律,也可以為研究親屬語言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但是他們基本都行成了自己的文化體系。從現代來講,緬甸是一個軍政的國家,是中國外交上最友好的鄰國之一,這主要從軍事戰略角度上考慮的,中國可以通過滇緬公路進入緬甸然後直接進入印度洋,對中國的國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文化方面來說滲透並不是最重要的。泰國從地理位置上,還有他們在歷史上受中國的影響都是比較小的,他有自己的文明和宗教,從古至今受中國的影響都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