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明朝收復了越南,為什麼最後卻徹底放棄了此地
史書記載,永樂四年七月的時候,明朝的藩屬國安南反叛了,即現在的越南北部地區。都知道,安南由“中國的第一個南下幹部”趙佗創立,中國是安南的宗主國,其國王是要接受宗主國的冊封。
話說,在明朝征服安南後,移民20—40萬兩廣漢人進入紅水三角洲,試圖將越南再度漢化,但是,明朝卻並未在此地站穩腳跟。隨著明軍倉促撤退,這些人大多被安南人屠殺,少數倖存者歸化越南文化和語言。明朝在安南耗費了大量資源卻又無法征服越南,最終,朱瞻基經過慎重的考慮只好全部撤退了。
而且,不單單是軍隊,所有的行政機關也撤出越南,也就證明了明朝徹底放棄了越南。
㈡ 明朝為什麼能收回獨立七百年的雲南,卻放棄獨立時間短的越南
雲南昆明湖上有一副對聯,描寫了漢朝至元朝的歷史典故,其中有一句是這樣的: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這十多個字就是描寫各朝代平定雲南的情況的。至於交州,一樣自秦始皇開發嶺南到漢武帝平定南越,都一直在大一統王朝之下。
但是,朱棣沒有朱元璋的政治謀算,對安南用人失誤最終黎利驅逐了明朝軍隊,徹底使安南永別中華。如果當時朱棣效法朱元璋,任命能人鎮守,那肯定是另外一個結果。
當初,朱元璋覺得陳朝不在元朝的統治范圍之內,又當時很識趣的向明朝稱臣納貢,朱元璋於是將陳朝列為不征之國,並在皇明祖訓裡面寫明。這一道聖旨成了此後放棄安南的借口。
㈢ 明朝為什麼放棄越南
中國於秦漢至五代十國時期,曾在越南地區設置交趾郡等官署,進行直接統治,越南北部的開發程度甚至超過同時期的廣東。五代十國時期,由於中國內地處於大割據的狀態,在這樣的時代的背景下,公元939年,越南將軍吳權擊敗了南漢(廣東、廣西一帶的割據政權)的軍隊,自立為王,至此,越南擺脫了中國內地的直接統治而成為中國的藩屬國。
明成祖發兵越南,只是憤怒於黎季犛叛亂,而沒有任何主權方面的概念,在找不到陳朝王室後裔的情況下,按照內地的行政模式進行管理,後來因為對越南當地進行直接管理而不得不連年用兵,只好承認後黎朝對越南的統治,廢行省改藩國,這本身來說符合明朝的利益,藩屬國的重要意義就是「為國藩籬」。明廷並不是沒有能力對越南進行直接統治,而是以藩屬國的形式存在更符合明朝的利益。
㈣ 明朝在越南駐扎大軍30萬,為何最終還是丟掉了越南呢
公元1427年,明宣宗下令從安南撤並,之後越南正式脫離了明朝的統治,而後安南的起義軍建立了黎朝,越南最終成功的復國。其實越南和我國的歷史淵源很深,在秦漢時期越北就被統治,但這片地方比較偏僻,交通出行上十分不便,卻當地的土人比較多,中原王朝很難進行同化,因此統治根基一直不穩定。
而明朝在這一期間也隨即內亂,朱棣討伐建文帝並登上了皇位,對安南地區並沒有再在意,不過1403年朱棣登基後,胡季犛的兒子胡漢蒼立馬和朱棣聯系,宣稱陳朝的子嗣已經滅絕,他是皇帝外甥,被推舉並受到了擁戴,希望朱棣能冊封安南國王。不過朱棣的性格比較強硬,多年的征戰沙場,讓他知道此事沒那麼簡單,他立馬讓人調查此事,而胡漢蒼早已准備好,自然不會讓明使者查出還說呢么,朱棣無奈將其冊封。
之後卻發現不對勁,當時的陳氏遺民來到大明,控訴胡氏的殘忍,而安南還在中越邊境地帶四處的擾亂,並佔領了鄰國的都城,整個邊境地區隨之亂起。在1406年陳朝的王室控訴罪行,朱棣派出官兵的將其護送到越南,結果卻被胡軍伏擊,此事徹底惹怒了朱棣,他立馬出兵作戰。
㈤ 明朝是如何失去越南的曾屬於中國上千年的越南為何會獨立
安南並入明朝版圖後年年叛亂,明宣宗時期,朝廷認為安南是可有可無的「雞肋」,讓安南獨立,是安定天下、安撫民心、兵息平穩的仁義之舉,所以「棄置交趾」,主動放棄了對安南的直接統治。
㈥ 明朝時期曾經統治過越南20年,最後卻主動放棄了統治權是什麼原因
眾所周知,現在的越南有許多人有中國血統,其中有一些人是逃難去越南的,還有一些人是以前遷移過去的。在明朝的時候,大明王朝曾統治過越南20年,但是最後卻放棄了對越南的統治,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知道,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儒家文化來統治者整個東亞,比如日本,朝鮮還有越南。
當時在明朝統治下的越南,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雖然越南是屬於明王朝的統治下,但是天高皇帝遠,明朝對於越南取得不了實際上的意義,同時管理越南的成本非常的高,已經大大超出統治越南的收益。多方權衡利弊下,明朝就放棄了對越南的統治,這也是當時明朝國力衰弱慢慢走向下滑的一個具體的體現。
㈦ 明朝在統治了越南二十年之後,為什麼就放棄了
是由於朝廷在越南人心中喪失了良志,沒有了一點信用,而且朝廷也無法管制住越南人了,當然只好放棄了。
㈧ 失去越南的明朝,是因為官員太過於腐敗了嗎
越南,古稱交趾和安南,自秦朝南征百越後納入中國版圖,設置了象郡。漢武帝設日南、九真,交趾三郡。此後,交趾長期隸屬於中國。直到五代十國時期,吳權脫離南漢政權之後就走向了獨立。北宋首次承認了越南丁朝的獨立。此後,越南經歷了前黎朝、李朝、陳朝,陳朝期間中國進入了明代。在永樂時期,一度征服了越南,建立了交趾布政使司。然而僅僅20多年,該省就徹底廢除,明朝對越南的統治宣告結束。
明宣宗
1428年,黎利派遣使者到北京,稱陳暠已經去世,要求冊封黎利為王。於是明宣宗也順水推舟冊封黎利為王,雙王再次確立了宗藩關系。明朝對越南的統治,從1407年設立交趾布政使司開始,到1427年宣告結束,前後共經歷了20年。而自從永樂帝發動戰爭,干預安南的內政,一度終結了黎氏政權,後來到了1428年又不得不承認黎氏的統治。這20年間的戰爭雖然傷亡無數,卻最終一無所有。朱元璋在確立安南為15個「不征之國」的時候就說:「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然而朱棣卻偏偏沒有聽從朱元璋的組訓,最終造成了沒必要的損失。
㈨ 明朝為什麼只保住了雲南而丟失了越南呢
雲南現在是中國一個普通的省份,但在古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雲南是有著相對獨立的次生文明的(即南詔——大理政權),一直到公元1254年,蒙古才攻滅大理國;到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政府設雲南行中書省,雲南正式歸屬中華版圖。
也正是因為這些失誤,明朝雖然短暫統治了交趾,卻始終沒有徹底消化此地,成千古遺恨。
㈩ 明朝為何僅統治越南二十年就主動放棄
因為入不敷出實在越來越嚴重,而且負面危機也越來越多,所以只能放棄。自五代殘唐,越南脫離中原以後數百年,明成祖朱棣趁越南內亂而出兵再次收復,設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與內地諸省相同建制。
然而越地不受中原約束已久,民風剽悍卻又物產不豐,明朝為了維護管理投入巨大,最終獲得的回報卻是十不償一。做了二十多年虧本買賣後實在受不了了,明宣宗時期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