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南中國商會的簡介
越南中國商會(Business Association of China in Vietnam)
目前,越南中國商會已有近150 個會員單位,主要是中國在越南的獨資,合資合作企業以及駐越南代表處。
該商會成立以來,在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經商處的正確指導下,在越南政府有關部門的關心下,在全體會員的積極支持和配合下,商會各項工作得以穩步發展。
該商會成立五年來,在維護會員單位的合法權益,為會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為在越中資機構排憂解難,為中越兩國工商企業咨詢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
越南中國商會為中越兩國經濟貿易全面合作發展將日益發揮積極作用。
『貳』 越南中國商會的組織結構
該商會最高權力機構為會員大會,在大會休會期間由商會理事會負責全面工作。該屆商會理事會共有 15 名理事,分別負責業務組、外聯組、信息組和財務組工作。 商會下設越南胡志明市分會,主要負責越南南方各省會員事務。
『叄』 中國-東盟自貿區是到底是指哪些地方
中國-東盟自貿區,簡稱CAFTA,是由中國和東盟十個國家共同建立的自由貿易區域。這個區域包括:中國、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這些國家在經濟合作方面有著緊密的聯系。
東盟工商會是由東盟十國最具代表性的商會構成的組織,涵蓋了汶萊國家工商會、柬埔寨總商會、印尼工商會、寮國全國工商會、馬來西亞國家工商會、緬甸工商聯合會、菲律賓工商會、新加坡工商聯合會、泰國工業聯合會以及越南工商會。這些商會代表了各自國家的商業利益和經濟發展動態。
在中國方面,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的合作夥伴是東盟工商會,其理事單位由中國具有代表性商會和知名企業的代表組成,這些單位在中國的經濟參與和與東盟的貿易交流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總的來說,中國-東盟自貿區是一個跨越中南半島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合作平台,旨在通過減少貿易壁壘,促進雙方的經濟一體化和共同發展。
『肆』 越南中國商會組織結構
越南中國商會的組織結構清晰有序。其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大會,當大會休會時,商會理事會則負責全面工作。這一屆的商會理事會共有15名理事,各自負責不同的工作小組,包括業務組、外聯組、信息組和財務組,確保了商會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
商會設有一個越南胡志明市分會,主要負責越南南方省份的會員事務。這一分會的存在,使得商會能夠更加貼近會員的實際需求,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通過這樣的組織結構,越南中國商會能夠更好地連接中越兩國的商業力量,促進雙方的合作與交流。
商會理事會的15名成員,分別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內發揮著關鍵作用。業務組負責商會的日常運營和業務拓展,外聯組則承擔與外界溝通、合作的職責,信息組則負責收集、整理和分析有關行業動態、政策信息等,為商會決策提供支持,而財務組則確保商會的財務運作合規、透明。
越南胡志明市分會的設立,進一步強化了商會的地域覆蓋能力。它直接面對越南南方的會員,提供包括法律咨詢、商務對接、市場信息分享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這種地域化的服務模式,不僅能夠有效滿足會員的實際需求,也促進了中越兩國在南方地區的商業交流與合作。
綜上所述,越南中國商會通過其會員大會和理事會的領導,以及越南胡志明市分會的地域化服務,構建了一個高效、靈活、地域覆蓋全面的組織結構。這一結構不僅確保了商會內部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也有效推動了中越兩國之間的商業合作與交流,對促進兩國經濟的共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越南中國商會成立於2001年,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越南大使館經濟商務處指導下並經越南政府有關部門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性質的民間社團組織。商會以促進中國和越南兩國經濟貿易和投資合作為宗旨,致力於增進兩國工商業界的了解和溝通,擴大經貿合作和相互投資的機會,積極落實中越兩國經貿合作的二十字方針「平等互利,注重效益,講究質量,形式多樣,共同發展 」,不斷推動中越雙方經貿合作的發展。會員所從事的行業包括:金融,交通運輸,石油化工,機械設備,電子電器,工程建設,農牧業,醫葯,紡織服裝,餐飲和其他服務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