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1840年越南有多少人

1840年越南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5-05-24 05:46:46

❶ 越南第一城:西貢市,為什麼改名胡志明市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端,國土狹長像一個啞鈴,南北方向跨越1600多公里,東西方向最窄處僅50公里。紅河與湄公河兩個三角洲構成了啞鈴的兩端,孕育出兩個核心城市——河內與胡志明市。北方,紅河三角洲的河內是越南首都;南方,湄公河三角洲的胡志明市則是越南第一大城市,用9.3%的人口(917萬)創造了15.6%的GDP(565億美元),在越南獨占鰲頭。
越南的擴張
越南的主體民族——京族是百越族後人。從秦漢開始,越南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僅限於越南北部,即以河內為核心的紅河流域,因而這一帶兩千年來始終是越南的政治中心。胡志明市所在的湄公河三角洲,當時屬於柬埔寨的前身之一真臘王國,居民是柬埔寨的主體民族高棉人。從公元初到10世紀,高棉人稱霸東南亞半島東部上千年,在湄公河口建有一座港口叫「普利安哥」。
越南經過一千年的擴張才有了今天版圖。13世紀中期,素可泰王朝在泰國崛起,開始入侵柬埔寨。受到越南與泰國夾擊的柬埔寨越來越衰落,被迫在14世紀中期臣服於泰國,對湄公河流域的控制大為減弱。16至17世紀,越南內戰打了兩百多年,大批京族難民逃入湄公河三角洲,柬埔寨無力阻止,只好把他們就地安置,使人口比例發生了變化。
1698年,越南內戰的一方後黎王朝出兵佔領湄公河三角洲,使今天越南的版圖基本成型。而柬埔寨的宗主國泰國正陷入與緬甸之間的長期戰爭,再加上湄公河三角洲已有大量京族人定居,使越南有機會把對此地的統治穩固下來。可以說,華人對越南開拓湄公河流域貢獻良多。
法國殖民時期
1831年,越南末代王朝阮朝將全國劃分為30個省,西貢是其中嘉定省的省會。越南的阮朝內部的封建勢力較強,湄公河三角洲的實際統治權力掌握在地方封建領主手中,越南朝廷的控制能力相對較為薄弱。而越南南部港口眾多,海上貿易又不夠發達,因此西貢在這一時期的地位並不突出。
19世紀初期,越南的阮氏王朝出兵攻佔柬埔寨,與泰國不斷爭奪寮國,疆域達到鼎盛。從10世紀建國以來,河內始終是越南的核心。西貢只是越南版圖上一座毫不起眼的年輕城市,法國殖民者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
1840年的鴉片戰爭打破了東亞以清朝為核心的宗藩體制,西方列強開始大舉向中國周邊地區進軍。1858年,法國殖民者首先在峴港登陸,越南的阮朝完全無力抵禦法軍,很快丟掉了南方各省。在西方殖民者的武力逼迫下,越南分別在1862年和1874年簽訂兩次《西貢條約》,1883年又簽訂《順化條約》,使越南一步步淪為法國殖民地,阮朝皇帝變成了地道的傀儡。
越南獨立
1941年,胡志明出任由越共改組而來的「越盟」主席,始終領導著越南民族解放運動,是當之無愧的「越南國父」。經過數十年與法國殖民者、日本法西斯的殘酷斗爭,越南人民的民族意識已經被喚醒,渴望迎來國家獨立和解放。1945年8月,日本法西斯投降前夕,在越盟的領導下,越南爆發「八月革命」。日本一宣布投降,起義者從南到北席捲全國,推翻了阮朝皇帝傀儡政權。9月2日,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意味著長達80年的殖民統治和上千年的封建專制已經結束,越南不再是殖民地,而是一個獨立國家。
然而,法國人沒有忘記昔日在越南的榮光,盡管本土被納粹佔領,也簽了正式的投降書,但法國人認為自己是戰勝國,打算恢復二戰前的殖民帝國,不允許越南、阿爾及利亞這些殖民地走向獨立。法國人的失敗,讓美國人看到了機會。由於朝鮮戰爭已經停戰,美國人決定插手越南事務,防止胡志明領導的越共統一越南。1955年,吳庭艷在美國的支持下發動政變,廢黜阮朝皇帝,自任總統,將「越南國」改為「越南共和國」,也被稱為「南越」。
艱難革命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胡志明聞訊後步行穿越原始密林,前往中國求援。有了中國的援助,胡志明及越盟在短短四年內便取得一系列戰役勝利,尤其1954年的奠邊府大捷,殲滅一萬多法軍精銳部隊,迫使法國人回到了談判桌前。1954年7月,法國與由越盟恢復而來的越共簽訂《日內瓦協議》,以北緯17度為分界線,北方屬於越南民主共和國,通常被稱為「北越」;南方屬於阮朝皇帝的「越南國」,法國為其提供保護,並享有特殊地位。
越南統一
1969年9月2日,即越南民主共和國獨立日的24周年慶那天,胡志明病逝於河內。對於越共來說,「胡志明市」這個名稱變得更有紀念意義。二戰以後,又經過近30年持之以恆的斗爭,胡志明一手創立的越共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1973年1月,北越與美國簽訂《巴黎協定》,美國停止了這場看不到希望和盡頭的戰爭。
美國人撤走了,戰爭卻沒有結束。南越自恃有全副美製武器的百萬大軍,想與北越分庭抗禮。沒想到,從1974年底北越軍隊開始進攻,到坦克開進南越首都西貢,這一切僅僅用了五個月。4月30日,南越總統楊文明宣布投降,越南統一的速度快得出乎所有人意料。就在這一天,北越的報紙統一稱「西貢」為「胡志明」。不過,接收城市的北越軍政部門仍然在使用「西貢」,越共總部也沒有下達正式改名的命令。
西貢解放的12天後,美國《時代》雜志的封面將這座城市標注為「胡志明市」,代表著美國人對越南統一的看法,不再糾結於過去,承認美國在這場戰爭中的失敗。1976年7月,越南國會正式決定將「西貢市」改名為「胡志明市」。最早提議改名的就是西貢革命者,為了讓這座城市告別作為越南近百年屈辱史的象徵。所以,這個光榮的名字落到了西貢頭上,而不是首都河內。比起北方的首都河內,這里的政治氣氛淡薄,民眾的商業化意識和開放程度較高,能夠很快接受新思想和新制度。1987年越南開始學習中國搞「革新開放」,胡志明市得到了重新崛起的機會,30多年後又一次遙遙領先,成為越南的經濟中心。現在的越南人對「西貢」改名沒有太多的看法,官方層面當然叫「胡志明市」,當地人經常兩者混用,官方也沒有禁止使用「西貢」這個詞本身。胡志明市最繁華的老城區被私下稱為西貢區,西貢牌啤酒占據著當地相當大的市場份額,高檔酒店也喜歡冠以「西貢」之名,比如西貢飛天大酒店、西貢河濱萬麗酒店等。

❷ 世界華僑人口到底有多少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考慮移民,希望能去世界上其他國家體驗生活。中國社科院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移民已超過3500萬人,被認為是全球最大的移民群體。

海外華僑華人到底有多少

學者的研究表明,中國人走向海外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以前,當時有我國商人「住蕃」他國,有的時間長達十年之久。而中國人真正移居海外,主要還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從那時起到解放前,移居海外的中國人超過1000萬,平均每年在10萬人以上。

海外到底有多少華僑華人?由於缺乏權威的統計數字,比較公認的說法是3500多萬人,這裡面既包括華僑,也包括外籍華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海外華人研究中心曾少聰教授說,解放前,分布在海外的華人主要來自三大地區。其中,東南亞的華人主要來自福建,包括閩南人、客家人;美國發現金礦以後,主要是廣府人去了那裡,這些人主來自廣州市及附近地區;歐洲的華人主要是民國時期移居的浙江人。現在的華僑華人已經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其中80%分布在東南亞。

改革開放造就新華僑

「在海外華僑華人中,有一批人是改革開放以後出去的。這些人一般稱為新華僑,他們的人數大約為500萬人」。北京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梁英明教授說。

梁教授還表示,也有人說這個數字為500萬到800萬。與老華僑出國的相同之處在於,他們出國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個人經濟狀況,能多掙一點錢。與老華僑的不同之處在於,這些新華僑中很多人受過教育,不少人還受過高等教育,在國外也容易立住足。這些人不僅來自沿海地區,也有來自東北、西北等邊遠地區。他們有的去東南亞、歐洲和美國,有的去了日本,還有的去了非洲。有人甚至說,現在凡是世界上有水源的地方,就會有華人。

中國人的移民經歷了一個從技術移民為主,投資移民增多的過程。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也為中國移民進入第二個階段———投資移民增多,打下了基礎。

現在無論是技術移民還是投資移民,他們的目標都比以前更明確。比如,在投資移民中,90%以上都是為了子女教育。在技術移民者中,更多的則是為了開闊眼界、讀書充電和開拓事業。

華人為中國文化而自豪

專家們估計,好幾千萬海外華人中,大約98%的人都已經加入了當地國籍。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些人已經不再是中國人了。但是這些人卻往往都會為中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而自豪。

梁英明在國外調查時就發現海外華人對中國文化的自豪感真是太強了。他說,中國過去實力比較弱,海外華人對中國文化、文明和歷史的自豪感,往往都深藏在心裡。現在,中國發展起來了,強大了,這種自豪感在不自覺之中就流露了出來。

曾少聰在東南亞就有不少華僑華人朋友。他說,這些人有時候的確會流露出一種文化上的自豪感,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優越感。這些人認為中華文明比當地原生文明要先進。做生意的時候很多華僑華人都賺了不少錢。

但是到了歐美,華僑華人文化上的自豪感就不像在東南亞那麼強了。

海外華僑華人為中華文化而自豪,其中還有一個經濟上的原因。專家們都表示,這些人到大陸來投資,只要一說是華人,往往會得到很多照顧,生意也都比較好做。同樣是外國國籍,但你是華人,你就容易受到照顧,但認同中國文化,為中國文化而驕傲,會讓大陸的中國人覺得都是一家人,跟海外華人華僑打交道時沒有必要那麼計較得失。

美國華人華僑問題專家令狐萍介紹了美國華人華僑的情況。早年中國人漂洋過海去美國,由於這些人大都沒什麼文化,在工業化程度很高的美國社會只能做苦力。她說,現在華人華僑在美國的形象已經發生了不少改變。

她說,早年美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基本上是負面的。二戰時,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有了180度大轉變,認為中國人勤勞、勇敢、誠實。現在,華裔學生的成績大多數都非常好,美國人又認為中國人聰明、好學。如果一個華裔的數學不好,美國人會感到不可思議,把他當成一個另類。

❸ 歷史上的庚子年都發生過哪些災難

鴉片戰爭(1840年)、八國聯軍侵華(1900年)。

1、鴉片戰爭

1839年8月初,中國禁煙消息傳至英國,英國國會對此進行激烈辯論,在女皇維多利亞的影響下,最終以271票對262票通過軍事行動。

10月1日,英國內閣作出「派遣艦隊去中國海」的決定。1840年2月,英國政府任命懿律和義律為正/副全權代表,懿律為侵華英軍總司令。

4月,英國議會正式通過發動戰爭的決議案,派兵侵略中國。同年6月,懿律率領的英國艦船40餘艘及士兵4000人到達中國海面,標志著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開始。

6月,英軍艦隊到達廣州海面,因為廣州軍民在林則徐領導下防守嚴密,英軍無機可乘;轉攻廈門,也被擊退。後來英軍乘浙江防務空虛,攻佔定海,並沿海北上攻佔天津海口大沽。

清政府被洋槍洋炮嚇破了膽,把林則徐革職並派主降派直隸總督琦善代替林則徐任欽差大臣前往廣東。

1841年2月,英軍乘琦善撤除戰備,攻陷了廣州的虎門,5月又佔領了泥城、四方炮台,炮擊廣州。8月,英國擴大侵略戰爭,攻陷廈門。

第二年,英軍沿長江向下游進攻,6月攻陷吳淞,7月攻陷鎮江,進犯南京。腐朽的清政府向侵略者屈膝投降,於1842年8月,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從此以後,帝國主義加緊了對中國的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侵略、控制和掠奪,使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逐步解體,成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八國聯軍侵華

1900年(庚子年),義和團運動在中國北方部分地區達到高潮,大清帝國和國際列強開戰,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之實。

侵華軍隊總人數前後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盪。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

(3)1840年越南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影響:

1、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的失敗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外國資本主義從中國得到了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兩銀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協定關稅權、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一系列特權,嚴重損害了中國的獨立主權。

《南京條約》簽訂後,美國、法國接踵而來,乘機索取特權,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開始經受更加深重的苦難,中國人民面臨著更為復雜曲折的斗爭。

2、八國聯軍侵華

付出龐大的賠款,並喪失多項國家主權。華北大亂之際,東南各省督撫自行宣布中立,從此清中央政府權威低落,漢族權臣抬頭,從客觀角度上來說,八國聯軍事件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

後來美國向清政府減少了約1千萬兩白銀的賠款。退款主要用於中國向美國派遣公費留學生,清華大學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的。美國的兩次退款,產生了很大的國際影響。

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也涉足於戰勝國的地位,因此停止對戰敗的德、奧賠款支付。

各國都表示願與中國「友好」,以便用和平的辦法維護和擴張其在華利益。所以都緊步美國的後塵,其中英、日、荷三國將庚款余額修改償付辦法。

這一方面間接促進了中國向西方學習的進程,另一方面加強了列強對中國的控制。另外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俄國部分的庚款余額,蘇俄也在1920年宣布放棄 。

《辛丑條約》的簽訂,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負擔,還損害了國家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❹ 越南漢族人口有多少

越南漢族人口有越南總人口的3%。

越南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中漢族是越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中國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人口9847萬(2022年),越南漢族人口約占越南總人口的3%。

越南的華人主要分布在河內、胡志明市、峴港、海防等城市,以及湄公河三角洲等地區。與此同時,越南境內還有其他少數民族,如高棉族、卡松族、瑤族等。

在越南的華人社區中,很多人會說中文。這些人中,有些是越南的漢族,他們的祖先在幾百年前從中國遷移至越南。還有一些人是在中國留學或工作後回到越南的。此外,越南的華人還包括一些華僑,他們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就移居了越南。

越南的華人民族

1、華族

越南將1840年以後,遷徙到越南的中國人後裔,稱為華族。現在越南華族人口約80萬,是越南第六大民族。

2、山由族

在1840年之前遷入越南的中國人後裔,越南按照民系劃分成了兩個,其中一支是山由族。越南的山由族自稱山瑤人,他們主要是從我國廣東地區遷徙到越南的中國人後裔,使用粵語,但帶有口音。他們講的山瑤和山由發音相近,越南按照越南語音譯,正式命名為山由族。現在越南的山由族人口約15萬。

3、艾族

越南的艾族又被稱為涯族,他們是越南的客家人,但只是1840年之前遷徙到越南的客家人後裔,而1840年之後遷入越南的客家人後裔被劃入了華族。越南客家人的祖先主要來自我國廣西,他們講話時,把第一人稱的「我」稱為「艾」,因此越南人將他們稱為艾人,後來正式命名為艾族。越南的艾族人口比較少,大約為五萬。

❺ 華人華僑 海外主要分布在哪些國家

世界上居住華僑華人100萬以上的有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緬甸、秘魯、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美國等10國;居住華僑華人10-100萬人的有柬埔寨、印度、日本、西班牙、英國、法國、俄羅斯、紐西蘭、巴西、荷蘭、德國、澳大利亞等國。

居住華僑華人1-10萬人的有汶萊、寮國、朝鮮、韓國、尼泊爾、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比利時、義大利、模里西斯、留尼汪、馬達加斯加、南非、墨西哥、巴拿馬、瓜地馬拉、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多米尼加、秘魯、阿根廷、厄爪多爾、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巴拉圭、蓋亞那、蘇利南、塔希提、西薩摩亞等32個國家和地區。

(5)1840年越南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中國人移民海外的歷史:

第一個時期,從唐代到南宋(618一1270年),為海外華僑逐漸出現的時期。這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相當發達,而東南亞各地仍然比較落後,於是有不少中國商人到東南亞各地從事貿易。其中有一部分人便在當地定居下來,成為第一代的華僑。這個時期的華僑大多居住在今天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國,人數大約為10萬多人。

第二個時期,從元代至清代中葉(1271-1840年).為華僑出國大量增加和華僑在所在國的社會經濟基礎逐漸確立的時期。這個時期,明朝海禁開放,促進了海外貿易進一步發展。東南亞部分地區已變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或貿易中繼地,迫切需要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手工業品。

因而吸引了更多的中國商人和破產的農民、漁民和手工藝人出國,加之明朝太監鄭和率兩萬多人的船隊七下西洋,歷訪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增進了中國同亞非國家的友誼,也為中國人出國經商和移居國外創造了更好的條件。這個時期,東自日本、朝鮮,西至印度東部海岸,北起緬甸伊洛瓦底江上游,南迄印度尼西亞群島,幾乎到處都可見到華僑、其人口已達100萬以上。

❻ 廢除漢字1800年的越南如今怎麼樣了

一個國家的文化,應當是柔軟而又堅硬的。它應當似日月星辰,為國土上的人民撒去無限光輝,照亮前方坦途,它也應如磐石堅硬,不論歲月如何洗禮,時代如何沖擊,都始終作為國家的脊柱,挺立不屈。文化是一個國家無論如何都不該舍棄,並且要一直被傳承保留的珍貴財富,可就在一個國家,文化卻成了政治的犧牲品,他們決定廢除使用了一千八百多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這個國家就是越南。

越南與中國的淵源

眾所周知,越南是中國的鄰國,但其實在千百年前,越南北部也是中國版圖的一部分,是無數王朝更迭中的一塊封地。早在秦始皇統一天下時,他就曾派兵來到廣東、福建一帶,征服了百越部族,將其領土劃入了中國版圖。

越南文化現狀

在成為殖民地後,為了生存和發展,越南開始學習羅馬拼音,在接下來幾十年的殖民生涯中,漢字也漸漸被他們遺忘。然而在殖民結束後,越南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為了否定曾經是中國藩國的歷史,在位者沒有選擇恢復漢字的地位,而是選擇放棄學習漢字,依舊使用殖民時期學習的羅馬拼音。

然而漢字在越南文化中存在了一千八百多年,想要放棄又談何容易,這樣草率的決定讓日後的越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甚至出現了文化斷層的現象。

在越南很多老年人都選擇使用漢字,而且一些地方的祭祀為了正式也是選擇使用漢語來祭祀,可是曾經長時間不使用漢字,導致他們在使用漢字時常常出現很多錯字。然而在越南的很多年輕人卻又不認識漢字,他們使用的都是國家規定的羅馬拼音,這樣就導致了越南文化的斷層,越南的文化傳承也面臨危機。

❼ 越南阮氏王朝歷代國王

阮朝君主列表(序號-廟號-簡略謚號-姓名及在世-年號及在位,有些君主沒有廟號)
⒈世祖 高皇帝阮福映( 1762年-1820年) 嘉隆(1802年-1820年)
⒉聖祖 仁皇帝阮福晈(阮福膽,1791年-1841年) 明命(1820年-1840年)
⒊憲祖 章皇帝阮福暶(阮福綿宗,1807年-1847年) 紹治(1841年-1847年)
⒋翼宗 英皇帝阮福蒔(阮福洪任,1829年-1883年) 嗣德(1848年-1883年)
⒌恭宗 恵皇帝阮福膺禛(1852年-1883年) 育德(1883年)
⒍ 朗國公阮福升(阮福洪佚,1846年-1883年) 協和(1883年)
⒎簡宗 毅皇帝阮福昊(阮福膺祜,1869年-1884年) 建福(1884年)
⒏ 出帝 阮福明(阮福膺𧰡,1871年-1943年) 咸宜(1885年)
⒐敬宗 純皇帝 阮福昪(阮福膺祺,1864年-1889年) 同慶(1885年-1888年)
⒑ 懷澤公 阮福昭(阮福寶嶙,1879年-1954年) 成泰(1889年-1907年)
⒒ 繼帝 阮福晃(阮福永珊,1900年-1945年) 維新(1907年-1916年)
⒓弘宗 宣皇帝 阮福昶(阮福寶嶹,1885年-1925年) 啟定(1916年-1925年)
⒔ 末皇帝 阮福晪(阮福永瑞,1913年-1997年) 保大(1926年-1945年)

閱讀全文

與1840年越南有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水芋葉怎麼做 瀏覽:594
為什麼越南軍盔顏色多 瀏覽:159
伊朗防空體系為什麼那麼高 瀏覽:335
越南蜘蛛膠是什麼原因 瀏覽:883
越南銀行哪個用戶最多 瀏覽:486
印尼tg裝備是什麼 瀏覽:952
為什麼坐高鐵去越南 瀏覽:614
印尼金鍬甲怎麼養 瀏覽:910
伊朗新型冠狀病毒怎麼消毒 瀏覽:925
義大利調料都能做什麼菜 瀏覽:79
怎麼去伊朗學語言 瀏覽:827
緬甸近鄰中國哪個省 瀏覽:702
印度為什麼有兩萬的車 瀏覽:953
網上如何辦理越南簽證 瀏覽:473
義大利最美跳高女選手叫什麼 瀏覽:941
越南春卷哪個國家好吃 瀏覽:415
為什麼很多華人去了印尼 瀏覽:49
伊朗人和回民是什麼關系 瀏覽:701
中國銀行資助卡如何激活 瀏覽:375
中國哪個品牌的純麵包好吃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