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哪個城市產鹽

義大利哪個城市產鹽

發布時間:2022-06-03 23:40:05

❶ 突然好奇希臘義大利這些地中海國家產鹽嗎如果產鹽是什麼鹽(海鹽的話地中海不是污染嚴重嗎)

LZ您好
上述地中海沿岸國家既有直接曬海鹽的,也有開采岩鹽的。
然後,現在早就沒人用一次簡單蒸發就得到的粗鹽來做調味品了,所以地中海一帶的制鹽也是經過萃取/過濾,然後沉澱步驟,除去有害物質過程後再制精鹽的。

❷ 食用和工業鹽主要產自哪個國家

就是我們的祖國!

❸ 關於義大利城市那不勒斯的資料

【那不勒斯城市】
義大利城市:那不勒斯一稱「那波利」。義大利南部港市,坎帕尼亞區首府。在維蘇威火山西麓、第勒尼安海的那不勒斯灣北岸。人口120.9萬人(1982)。建於公元前600年。舊城稱帕拉奧波利,公元前326年被羅馬征服後建新城,改今名。曾為羅馬皇帝的避暑地。公元六世紀為拜占庭所統治。八世紀成為一個獨立的公爵領地。十二世紀成為西西里王國的一部分。1282年義大利南部與西西里分離,改稱那不勒斯王國。在拿破崙時期法國入侵前,波旁王朝統治兩地,但它們形式上被分為「那不勒斯王國」 和「西西里王國」。在更改王國名稱之後,斐迪南成為了國王斐迪南一世。1860年並入義大利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嚴重破壞,戰後重建。義大利南部地區工業中心,以鋼鐵、煉油、汽車、水泥、化學、機車、造船、紡織和食品為主。陶器、珠寶、玻璃等傳統工業馳名。珊瑚與珍珠養殖興盛,並用以製作精湛的手工藝品。鐵路樞紐,大貿易港、客運港與海軍基地。港闊水深,能泊遠洋巨輪。出口以鋼鐵和石油製品為主。風景游覽區。多古代藝術、文物。有世界著稱的國立博物館,富藏古希臘的雕塑與龐貝、赫庫蘭尼姆兩古城的出土文物。卡波迪蒙泰宮藏有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的繪畫。多中世紀教堂。旅遊業發達,遊客年約200萬人。
港口性質:海灣港、設有自由貿易區、基本港(C、M)
經緯度:40°50′N,014°17′E
航線:地中海北岸
位於義大利亞平寧(APPENNINO)半島西南海岸那不勒斯(NAPLES)灣的頂端,瀕臨第勒尼安(TYRRHENIAN)海的東側。又名那波利(NAPOLI)港,是義大利的主要海港之一。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曾是羅馬皇帝的避暑勝地。現在以發展成為義大利的主要煉油中心之一,也是鋼鐵工業中心之一。主要工業有煉油、鋼鐵、造船、機器、化學、汽車裝配、紡織及食品等。還有較多的古代藝術、文物及風景游覽區,旅遊業發達。港口距國際機場約8km,有定期國際航班飛往各地。該港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上午多北—東北風,下午多南—西南風。年平均氣溫最高37℃,最低-4℃。全年平均降雨量約700mm。平均潮高:在大汛高潮時為0.45m,低潮時為0.06m;小汛高潮時為0.03m,低潮時為0.18m。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可移式吊、集裝箱吊、浮吊、卷揚機、吸糧管、鏟車及滾裝設施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達150噸,集裝箱吊達45噸,集裝箱堆場面積為16萬平方米,糧倉容量達4.2萬噸。裝卸效率:煤每小時4000噸,穀物每小時520噸。油碼頭最大可靠9萬載重噸的船舶。還有煉油廠,每年煉油能力達300萬噸,有管道及油泵與碼頭連接。大船錨地在港外,水域寬廣,可泊70多艘船舶,水深在20m以上。本港自由貿易區法規有4條:(1)外國商品在自由貿易區儲存或以後再出口,可以免交關稅及其它各種進口稅;(2)凡在區內消費或使用的外國商品,以及外國建築材料、生產資料等,必須交納關稅。如運出自由貿易區而轉在國內消費或使用,也要納稅;(3)區內允許商品的裝卸、轉運、儲存、加工、轉讓和批售;(4)對於國家專營的商品,如煙草、鹽、糖精、奎寧、寶石、輕武器及零件、成葯、衣服、毛皮及其它貴金屬等,在區內儲存需符合特別規定。主要出口貨物除石油製品外,還有煤、水果、鋼鐵、食品、建材、蔬菜及化工品等,進口貨物主要有原油、礦石、穀物、木材、化肥、魚、鋼材及石油產品等。1992年集裝箱吞吐量為16.3萬TEU,年貨物吞吐能力約3000萬噸。在節假日中如果需要,可以安排作業,但應加付100%的加班費。油船連續作業的不受此限。

❹ 義大利的簡介,快!!

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主要由靴子型的亞平寧半島和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大島西西里島和薩丁島組成。義大利在北方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建立,正式規定綠、白、紅三色旗為共和國國旗。該國首都位於羅馬;而米蘭是世界時尚之都;都靈是義大利工業之都。義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民主共和國,亦為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服務業、旅遊業及對外貿易尤為突出,同時也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義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擁有47項世界遺產並位居世界第一。

中文名稱: 義大利共和國
英文名稱: The Republic of Italy
簡稱: 義大利(Italy)
所屬洲: 歐洲
首都: 羅馬(Rome)
主要城市: 米蘭,都靈,佛羅倫薩,那不勒斯
國慶日: 1946年6月2日
國歌: 馬梅利之歌
國家代碼: ITA
官方語言: 義大利語
貨幣: 歐元(EUR)
時區: +1,東一時區
政治體制: 議會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總理馬里奧·蒙蒂
人口數量: 60,114,021人(2009年)
人口密度: 199.5人/平方公里(2009年)
主要民族: 義大利人
主要宗教: 天主教
國土面積: 301,338平方公里
水域率: 2.4%
GDP總計: 2.03萬億美元(2010年)
人均GDP: 33828美元(2010年)
國際電話區號: +39
國際域名縮寫: .it
道路通行: 靠右行駛

❺ 鹽的主產地是哪裡,哪裡的鹽最好

青海省又號稱湖鹽王國,是我國鹽湖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目前開採的鹽湖主要地處柴達木盆地,周圍是天然的草原植被,環境狀況潔凈,是我國最優良的"綠色食品"食用鹽產地。

❻ 17世紀義大利史和工業發展狀況

* * *
中世紀的義大利,素以工商業發達和城市繁榮聞名於世。但從16世紀以後
,義大利城市的繁盛景象似乎已成昨日黃花,不再引人注意。經濟衰落、政治分
散,成了人們對16至19世紀義大利的基本印象,而其衰落的具體過程,卻很
少有人詳細論及。本文力圖通過縱向的考察,勾勒出16世紀前後義大利城市經
濟發展及其衰退的真實面目。

義大利中世紀城市經濟停滯衰落的徵兆,可溯源於地理大發現前的佛羅倫薩
。這個城市依靠國際貿易和毛紡工業兩大經濟支柱,於13世紀進入鼎盛時期,
人口猛增至10萬之多,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城市之一〔①〕。但是,在城市經濟
高潮的背後,經濟危機悄然來臨。最先是城內專事加工進口呢絨的行業,隨著佛
蘭德爾毛紡業的衰落而衰落。接著,曾給英國大量貸款的該城兩家大銀行,因英
王愛德華三世賴帳不還而於1345年宣告破產〔②〕。跟下來在1348年黑
死病的襲擊下,佛羅倫薩損失了將近一半的人口〔③〕。因此,14世紀中葉實
際上成了佛羅倫薩經濟由興旺而衰微的轉折點。此後的佛羅倫薩雖然是文藝復興
運動的中心,並且還由於城市政治斗爭激烈以及美迪奇家族的僭主統治而名噪一
時,但其經濟形勢並不樂觀。美迪奇銀行在各國的分行不斷倒閉,最終導致了該
家族的衰敗和佛羅倫薩銀行業的破產。1338年佛羅倫薩有80家銀行,15
16年只剩下8家〔④〕。資本主義性質的毛紡工場雖有200多個,但規模都
很小。一家年生產呢絨200匹左右的作坊,居然是14世紀末佛羅倫薩最大的
工場之一〔⑤〕。城市財富再也沒有達到14世紀初的水平。總之,1500年
前的一個半世紀,佛羅倫薩經濟早已停滯。只是同期它的政治和文化特別發達,
掩蓋了經濟危機四伏的真相。
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人的推進,開始遏制義大利的生命線東方貿易,
最初受打擊的是熱那亞。熱那亞人在東地中海區域經營的貨物多為體積大價值低
的商品,如明礬、糧食、食鹽、棉花、羊毛等〔⑥〕。擴張中的奧斯曼帝國先是
於1475年佔領卡發,封鎖熱那亞人的黑海貿易,後又把他們趕出了愛琴海。
15世紀末,熱那亞人只得舍棄東方,全力經營西地中海商業,並向大西洋擴展
。怪不得新大陸發現者其實是個熱那亞人,也怪不得達·伽馬東航印度時,熱那
亞商人早已聚集在里斯本探聽消息,興致勃勃地討論此次航行的商業意義了〔⑦
〕。
稱霸東地中海的威尼斯,起初並不受土耳其「旱鴨子」的影響。1463至
1479年的威土戰爭,也對威尼斯東方貿易無甚損傷。綜觀1482年威尼斯
商船隊的航路圖,和此前商業極盛時期沒多大不同,整個地中海沿岸、北大西洋
沿岸南段,都是威尼斯商人能去的地方〔⑧〕。似此,所謂土耳其人完全堵塞了
西歐人東方貿易通道的傳統說法值得懷疑。威尼斯東方貿易所受的真正打擊,來
自16世紀初的葡萄牙人。威尼斯人的東方貿易主要是香料貿易,13世紀開始
興盛,每年輸入歐洲的香料多達350萬磅〔⑨〕。當15世紀末葡萄牙人發現
和佔領通往東方的新航道後,威尼斯這一傳統貿易便受到嚴重挑戰。
1501年8月24日,一艘滿載印度卡利庫特胡椒和肉桂的葡萄牙商船,
徐徐駛進安特衛普港口,從此結束了義大利商人獨霸西歐香料市場的歷史。15
04年,輸入安特衛普的葡萄牙胡椒達22萬磅,1510年後年均達90萬磅
〔⑩〕。威尼斯人不甘罷休,也先後於1504、1505和1509年將香料
船隊開進安特衛普,與葡萄牙人展開競爭。在價格上葡萄牙香料佔有優勢。15
05年,威尼斯胡椒在安特衛普市場上每磅售價為20個格羅特,葡萄牙胡椒則
為16至18個格羅特。質量上則是威尼斯香料過硬,因為葡萄牙胡椒多系劣質
,而且還常做手腳,將西非的幾內亞低劣胡椒拌於其中,不招買主喜歡。後當局
嚴格規定不得摻雜,葡萄牙胡椒之廉價便大得其益了,而經過利凡特商路付出了
沉重過境稅的威尼斯胡椒,則無法將價格壓低〔①①〕。不僅如此,葡萄牙還在
16世紀初年先後佔領霍爾木茲和亞丁,控制了印度洋,取代了阿拉伯人的地位
,關閉了地中海各城市在印度洋港口的代辦機構。1516和1517年奧斯曼
土耳其又佔領了阿勒頗和埃及,威尼斯香料的源路幾乎完全斷絕。困窘的威尼斯
商人出於無奈,被迫在西班牙的集市上秘密購買葡萄牙香料,用來賣給自己的傳
統買主,以維持既定的市場〔①②〕。1518年後,威尼斯商人再也沒有作為
香料商人出現在低地國家〔①③〕。不光香料貿易,威尼斯在整個地中海的航海
貿易地圖都發生了重大變化。1521年,威尼斯往西往南的貿易活動全部停止
,只剩下東去埃及和利凡特的兩條航線。1534年,去利凡特的商船甚至還不
能經過土耳其控制下的塞普勒斯島〔①④〕。
東方貿易的衰落,也打擊了許多與此息息相關的其他城市,諸如大多數倫巴
底城市,本就是以向阿爾卑斯山以北轉運威尼斯香料為重要生計的。更嚴重的是
,16世紀上半葉,西班牙、法國和德國人在義大利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城鎮鄉村遭到嚴重的破壞,經濟陷入全面衰落,工商業出現前所未有的大倒退。
素有紡織業傳統的威尼斯,1518至1520年間年平均生產呢絨僅2000
匹〔①⑤〕。佛羅倫薩的呢絨工場,1537年降為63個,年產呢絨僅幾百匹
。至於米蘭的衰敗之象,有1533年威尼斯公使的報告可證:「米蘭國家完全
毀掉了。這樣的貧困和災難不可能在短期內救治。因為工廠廢棄、人口死亡,工
業因此而衰敗了」〔①⑥〕。從城市人口的變化更可看出衰落的普遍性:150
0至1550年間,波倫亞5.5萬人口未有任何增加,布雷西亞從5萬人減少
為4萬人,佛羅倫薩從7.2萬人減至6萬人,米蘭從20萬人減為5萬人,帕
維亞從1.8萬人減為1.3萬人(1529年降至最低點僅7000人),羅
馬從5萬人減至4.5萬人,錫耶納從1.5萬人減少至1萬人〔①⑦〕。
人口減少的直接原因有二。一是大量死亡,災害、瘟病和戰爭年代尤其如此
。二是居民從城市移往他處。在戰爭災荒以及政治動亂的時候,有相當多的人為
了避難而離開城市。隨著經濟形勢變化,又有不少工商人員遷往農村或外地謀求
發展。更有甚者,不少工匠還遷往奧斯曼帝園〔①⑧〕。

16世紀30年代,義大利城市開始恢復生氣。16世紀中後期,義大利工
商業經濟又一次繁榮。特別是威尼斯和熱那亞,進入「再造輝煌」時期。最先走
出經濟低谷的恰恰還是轉運貿易和金融銀行業等傳統優勢部門。
威尼斯的東方貿易確因葡萄牙開辟新航路而在16世紀初慘遭破壞,但最後
的發展結果並不象最初那樣具有災難性。尤其是當葡萄牙人佔領霍爾木茲和紅海
口等地、切斷了阿拉伯與印度的聯系之後,反而給義大利香料貿易的恢復帶來了
一線生機。原因在於,其一,葡萄牙人在紅海和波斯灣上實行的禁運,無法貫穿
始終,最後只得松動,允許阿拉伯商船通行,條件是課征較重的關稅。葡萄牙的
關稅,加上奧斯曼人1520年後在埃及和敘利亞徵收的過境稅,使經由利凡特
商路到達地中海的香料成本大為增加,威尼斯因此而得到的香料投放市場,價格
不可能不高。但是,禁運的解除畢竟為義大利香料貿易復興提供了機會。其二,
葡萄牙人從好望角航路運送的香料雖然成本較低(不向任何人付過境稅),但這
一貿易幾乎完全是單程的,他們回送給印度的商品極少。這就給其香料貿易帶來
了兩點不利:一是利潤所得必須扣除空船去印度的航程之花費;二是阿拉伯人和
印度人更想得到由威尼斯商船運來作交換香料之用的西歐商品。其三,葡萄牙香
料質量差的問題極難避免。航船在繞道好望角,穿行兩大洋的漫長行程中,經常
受到海上風暴的襲擊,香料易被浪水浸濕而變質。相比較而言,歐洲中上層社會
更信任威尼斯香料。於是乎,「地中海胡椒」和「大西洋胡椒」在16世紀展開
了廣泛而又激烈的競爭,威尼斯香料逐步奪回了已失去的傳統市場。如1525
至1527年間,法國里昂市場上至少有一半香料來自威尼斯。〔①⑨〕155
0至1570年,威尼斯香料貿易達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狀態,每年約有800
萬磅香料入港〔②⑩〕,大大超過了15世紀以前的水平。此外,從利凡特進口
的棉花、羊毛、皮革、地毯、紡織品、椰棗、干葡萄等,仍是16世紀威尼斯東
方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②①〕。
熱那亞商人的西地中海貿易也在16世紀前中期形成了高潮。巴塞羅那、瓦
倫西亞、摩洛哥、塞維利亞、里斯本,到處都有熱那亞人的身影。在葡萄牙,熱
那亞人完全控制了里斯本的批發貿易,實際上也掌握了由當地人經營的零售商業
。甚至葡萄牙對非洲西海岸和大西洋島嶼的開發也有熱那亞人的一份貢獻〔②②
〕。1522年,熱那亞被西班牙及其盟友所佔領。為了生存,熱那亞不再在政
治上企求獨立性,而是毫不掩飾地利用同西班牙的盟屬關系,來發展和鞏固自己
在西地中海的商業霸主地位。1528年,熱那亞還派遣著名海軍將領多利亞幫
助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作為回報,熱那亞人獲准在西班牙本土從事商業貿易活
動。故爾在這一年,西班牙著名的殖民者科泰斯抱怨,羊毛、絲綢、鐵塊、肥皂
及西班牙的其它主要工業品,都被熱那亞的商人公司壟斷了〔②③〕。1551
年,在安特衛普從事商業經營的93家義大利商號中,熱那亞擁有37家,佔了
40%〔②④〕。熱那亞的多利亞、森特里奧內、帕拉維希諾、斯皮諾拉、格里
瑪爾蒂等家族,都介入了西班牙的金融業,並在1560年超過奧格斯堡的福格
爾家族而成為西班牙的主要銀行家〔②⑤〕。西班牙政府要依靠熱那亞銀行家提
供財政支持,便將秘魯白銀的部分銷售權賜給了後者。正是主要通過熱那亞銀行
家,西班牙的美洲才得以大量流入低地國家。反過來,也正是西班牙的銀塊孕育
了16世紀最後二三十年熱那亞金融業的復興和繁榮〔②⑥〕。無怪乎布勞代爾
說,自1557至1627年的70年,可稱之為「熱那亞時代」,「熱那亞城
和熱那亞的銀行家是這個時代歐洲的世界經濟體系之核心」〔②⑦〕。換言之,
在16世紀中葉安特衛普衰落之後,16世紀末阿姆斯特丹和倫敦崛起之前,熱
那亞就是這一間歇期里西歐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充任著前如安特衛普後如阿姆斯
特丹所扮演的角色。這一點以往學術界很少注意到。
除香料貿易和金融業外,實際上,整個地中海貿易16世紀仍主要控制在意
大利人手中。轉運的貨物包括:(1)生活消費品。每年大約有5萬噸糧食由熱
那亞和威尼斯船隻從地中海東部轉運到西部,包括小麥、大麥、豆類等〔②⑧〕
。為換取糧食,又將義大利南部和西班牙南部出產的食用橄欖油轉運到埃及。威
尼斯人還是伊斯特里亞和西西里所產鹽的主要運輸者,後來還轉運塞普勒斯的鹽
。希臘、塞普勒斯和克里特島的高檔紅酒、葡萄乾、糖等,也屬於威尼斯及熱那
亞人的貿易范圍。(2)工業原材料。16世紀里,義大利毛紡業所用優質羊毛
主要來自西班牙,低檔羊毛來自北非、巴爾干以及利凡特,絲織業所用的生絲來
自利凡特的的黎波里,皮革業的生皮來自北非的阿爾及利亞等地。這些都是由威
尼斯、熱那亞和佛羅倫薩等城市的商船隊運輸的。後在義大利南部開挖明礬礦,
滿足本地需要外還有剩餘,又由熱那亞商船運往英國和低地國家〔②⑨〕。(3
)礦產資源。中歐內地所產的蒂羅爾銅和匈牙利銅,一直以威尼斯為主要輸出口
岸。從這里由威尼斯商船往東運到利凡特,交換印度香料,往西經過馬豪卡和馬
拉加進入大西洋貿易〔③⑩〕。威尼斯和熱那亞人還在16世紀里將英國的錫和
鉛帶入地中海貿易。(4)工業製造品。如佛羅倫薩的輕型優質毛紡品,威尼斯
的書籍、玻璃,熱那亞的紙張,米蘭的武器甲胄,斐拉拉和薩沃納的陶器,甚至
西班牙的各色陶品,都在地中海有廣闊的市場,也都屬於義大利人的貿易范圍,
有的遠銷到亞洲內地和印度,也有的往西北進入了英國市場。即使如德國南部城
市製造的火槍,也靠威尼斯船隻送往利凡特〔③①〕。
16世紀的義大利與西北歐仍有頻繁的商業聯系。在安特衛普最繁榮的16
世紀50年代,城內大約有一百來家義大利商號,與德國商號和葡萄牙商號的數
目不相上下。他們向安特衛普轉運的貨物有絲與絲織品、織錦、天鵝絨、銀線、
金線及其它奢侈品,米蘭的武器、棉織品,土耳其地毯,利凡特的皮革、香精,
教皇國托爾發礦的明礬等,年輸入商品總值不低於450佛羅琳,高於英法德各
國,約占安特衛普年進口總額的五分之一〔③②〕。從義大利去西北歐本分陸路
和海路。16世紀30年代後,北非海盜騷擾增多,使直布羅陀水域異常危險,
陸路便日見重要。陸路有兩條主要商道。一條從威尼斯出發,越過阿爾卑斯山勃
倫納出口,經奧格斯堡、紐倫堡,到烏爾姆、法蘭克福再沿萊因河北下。另一條
商路即聖哥錯大道,以熱那亞、米蘭為起點,翻阿爾卑斯山、過瑞士,而到上萊
因。正常情況下,從安特衛普到威尼斯的行程需70至80天〔③③〕。70年
代後,隨著英國和荷蘭艦隊在大西洋上對西班牙、葡萄牙船隻實行封鎖,以及從
里斯本至尼德蘭的水域上海盜活動日益猖獗,連接地中海與西北歐的陸路貿易更
為興旺〔③④〕。
義大利城市工業也在16世紀中葉出現新的發展高潮。不過,這次工業高潮
的到來,與16世紀初遠程貿易的暫時低落有一定關系。正是由於東方貿易的收
縮,投入貿易中的大量資本迴流到城市轉向工業領域,從而促進城市各工業部門
的發展。如威尼斯,工業從來沒有取得如此重要的地位。該城的毛紡業原料系來
自西班牙的次等羊毛,呢絨質量中等,適合亞洲人愛好而進入東方市場,生產一
直呈上升趨勢。16世紀初年均產量僅2000匹,1550至1559年年均
為13240匹,1570至1620年間,年產量穩定在2至2.5萬匹之間
,17世紀初每年向東方出口呢絨2.5萬匹左右〔③⑤〕。該城的玻璃製造仍
然名揚海外,種類繁多,既有用途廣泛的平板玻璃、鏡屏玻璃,也有西歐船隻都
喜歡用作航船計時器的玻璃沙漏〔③⑥〕。15世紀威尼斯總督普里尤利列舉該
城的富人時,沒有提到工業富翁,表明該城主要是商業城市。但在16世紀中,
特別是1580至1620年間,手工業組織成為城內相當活躍的力量。158
6年威尼斯的15萬居民中,工業勞動力為33852人〔③⑦〕,平均每個家
庭有一人從事手工業。佛羅倫薩毛紡業也在16世紀中葉再度振興,毛織品在1
553年增加到14700匹,1560至1580年生產量均在3萬匹左右。
就連小城貝加莫,呢絨產量也從1500年的7000匹左右增加到1596年
的16500匹〔③⑧〕。1540至1589年,帕維亞的毛織品產量增長1
0倍〔③⑨〕。米蘭在1600年有60家毛紡企業,年產呢絨1.5萬匹,科
莫也有差不多數量的毛紡企業,年生產8000至1萬匹呢絨〔④⑩〕。以往曾
以威尼斯和盧卡為基地的絲織業,現在因本地大規模種桑樹和養桑蠶而遍布意大
利。米蘭、威尼斯、熱那亞、科莫、那不勒斯和佛羅倫薩等地都成為重要的絲織
業中心〔④①〕。如佛羅倫薩,1540年在絲織方面的投資為1.5萬佛羅琳
,1590年增加到15.5萬佛羅琳,是半個世紀前的10倍多。那不勒斯在
1561至1565年的5年中有195人加入絲織業行會,而1591至15
95年的5年中則有255人〔④②〕。至於佛羅倫薩的皮革業、米蘭的武器甲
胄製造業、熱那亞的珊瑚飾品、造紙,在16世紀時聞名遐邇。還出現了一些手
工業新技術。如「新呢布」是16世紀中葉以後流行於西歐的一類適合於大眾消
費的輕質中檔毛紡品,其技術源流甚至品種和名稱卻可溯源於義大利的城市紡織
業〔④③〕。只可惜這些新技術因受行會阻力和缺乏充分的羊毛原料而未在意大
利流行,讓西北歐洲佔先廣泛運用。
隨著工商業復興,城市的經濟政治實力以及吸引力再度增強。16世紀後期
,威尼斯造幣廠每年約造出價值200萬杜卡特的金銀幣,意味著通過威尼斯的
貨幣流通量要達到400萬杜卡特以上〔④④〕。大量的財富投入,使16世紀
威尼斯的建築事業和藝術事業異常發達。軍事上,威尼斯還和西班牙幾度結盟,
共同對付土耳其人。工業發展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從而吸引大量人口遷移城市。
因此16世紀的大部分時候,威尼斯人口都呈增長趨勢。1500年時約為11
.5萬人,1550年約為16萬人,1576年人口達到頂點,將近20萬人
〔④⑤〕。大部分義大利主要城市,人口在16世紀下半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④⑥〕,表明城市經濟這時期仍處在不斷發展之中。

❼ 誰有義大利威尼斯三個島的介紹啊彩色島、蕾絲島、玻璃島是這三個!謝謝

玻璃島穆拉諾島(Murano )義大利威尼托(Veneto)區威尼斯市北部島嶼,面積459公頃(1,134)。位於威尼塔潟湖中。曾為玻璃器皿製造中心,產品大量出口歐洲各國,現仍有此行業,但規模遠不如前。當地朱斯蒂尼安宮(Giustinian Palace)內有玻璃藝術博物館。人口約7,500(1987)。

穆拉諾是義大利威尼斯湖中的一個島。名義上是島,其實是群島,島與島之間由橋梁連接,形同一島。穆拉諾在威尼斯以北約1.6公里。穆拉諾以製造色彩斑斕的穆拉諾玻璃器皿而聞名於世,特別是拉絲熱塑。

公元6世紀前,穆拉諾被羅馬人占據。從6個世紀開始,威尼斯奧德爾佐人到此居住。穆拉諾海島作為一個捕魚港和食鹽產地逐漸繁榮起來,形成一個商港。從11世紀開始由於居民遷出,穆拉諾曾走過一段下坡路。13世紀穆拉諾由威尼斯波德斯塔(Podestà)管治,與礁湖內其他的島嶼不同,穆拉諾鑄造自己的硬幣。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哪個城市產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發貨到廣州海運費多少錢 瀏覽:533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校風如何 瀏覽:852
印度路虎什麼梗 瀏覽:915
越南語雲南民族大學學費多少 瀏覽:414
越南金和泰國金哪個含金量高 瀏覽:309
比中國早兩小時的國家有哪些 瀏覽:636
英國最大的馬是什麼 瀏覽:423
印度自己簽證多少錢 瀏覽:714
中國的字有哪些 瀏覽:719
坐高鐵去越南怎麼安檢 瀏覽:230
印尼人在中國什麼樣 瀏覽:371
越南芒街主要出產什麼 瀏覽:718
越南買100平米房子多少錢 瀏覽:781
中國疫情提供了哪些經驗 瀏覽:809
義大利發錢慢怎麼辦 瀏覽:535
印尼明天過什麼節日 瀏覽:888
伊朗首席核科學家什麼地位 瀏覽:566
香港是中國哪個省的 瀏覽:97
印度的情人節是什麼樣的 瀏覽:576
印尼金剛為什麼是扁的 瀏覽: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