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哪個不屬於義大利現實主義風格

哪個不屬於義大利現實主義風格

發布時間:2022-05-31 01:20:46

㈠ 17世紀初義大利繪畫3種藝術流派有哪些

1、羅馬巴洛克藝術:巴洛克風格(又稱巴洛克樣式)是一種宮廷風格。巴洛克藝術大致有以下特點:無論建築、雕刻、繪畫都強調運動感、空間感、豪華感、激情感,有時還帶有點神秘感。雕刻和繪畫多表現宗教題材。

2、學院派藝術:歐洲的學院派藝術首先在義大利形成。17世紀卡拉奇兄弟創造了自己的風格和歐洲第一所美術院校,在學院中,崇尚希臘羅馬。稱學院中的古典主義或學院派藝術。

3、現實主義藝術:以寫實主義的卡拉瓦喬為代表,又稱卡拉瓦喬寫實主義。

㈡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電影的美學風格是甚麼

出現在上世紀40-50年代的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開創了他獨特的風格
戰爭摧毀了大部分的製片廠和相關設備,新現實主義的場景調度主要依賴實景拍攝,攝影膠片大多採用紀錄片的粗粒子膠片,或是不同品質的膠片拼湊。因為多是外景,所以也多用自然光,打破了舊式好萊塢盛行的「三點布光法」。另外,大量使用非職業演員,增加了演技和場景的即興自由度,同時也增加了攝影機運動和取景的自由發揮(打破了以前義大利電影後期配音的習慣)。
敘事的特點也很鮮明:傾向於淡化敘事關系,它拒絕全知全能的觀點,認為真實的生活是不確定的。主人公或是事件的結局多是零散和不確定的,有點搞笑的是,有時會插入一些跟主線發展沒有關系的突發事件(也跟在大街上拍有關系吧^^)

㈢ 簡析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創作特點

抵抗運動和義大利解放為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電影創作,提供了最初的主要的題材。因為,解放對於義大利人「並非意味著恢復不久以前的自由,而是意味著政治革命、盟軍佔領、經濟與社會的.動盪。此外,解放的進程是緩慢的,經歷著延綿無盡的歲月。它深刻地影響了義大利的經濟、社會生活和道德面貌」。同時,也必然影響到文藝創作。義大利電影的創作,正如我們在前面曾經講到的那樣,是所有藝術中最為迅速地作出反映的一種藝術。因此,新現實主義的美學價值便首先表現在他們的題材、內容上。對於這一點《大英網路全書·電影藝術部分》也d曾作了具體的分析,並提出了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主要表現了人類對於生存的四個基本問題的思考:1、反對戰爭,以及侵入他們國家的那種致命的政治混亂;2、反對飢餓;3、反對貧困和失業所造成的困境;4、反對家庭解體和墮落。由於新現實主義是關於這樣一些內容的表現和對於諸方面問題的思考,因而也就決定了它的影片的風格與形態。這便使得新現實主義電影與占據世界銀幕的好萊塢電影形成了鮮明的比較:新現實主義強調貧困,而不是好萊塢影片的魅力;強調醜陋的貧民茅棚,而不是潔凈的時髦公寓;強調表現普通人、世俗無禮的人,而不是理想、完美的紳士等等。新現實主義因此強調了那個不公正的社會結構,以及被那個社會所扭曲了的人的基本關系。新現實主義賦予影片以深刻的現實意義,並同時在與好萊塢電影市場的抗衡中,以一種藝術影片,贏得了那一時期具有審美能力和具有道德修養的人,以及更為廣泛的觀賞者們的興趣。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形式特徵:

一、紀錄性

新現實主義的電影藝術家們,對於現實的密切關注,並在電影作品中忠實於真實事件與人物的再現,使文學故事性消失在如同新聞報道的實際生活的敘事狀態之中。《偷自行車的人》和《羅馬十一時》都是這方面最為突出的例子。而《羅馬十一時》一片由於有了新聞記者在敘事上的參與,而更像是一部新聞工作者的一次報道。

義大利電影工作者的攝影機也如同「新聞片攝影機的人性,它與手和眼密不可分,幾乎與人體等同,隨時配合攝影師的注意力」。客觀的盡可能不侵蝕原有物質的全貌,在觀眾的腦海中,將銀幕現實的表象與真實的現實合二為
一。巴贊稱新現實主義的影片的紀錄性,具有極為特殊的美學價值。

二、實景拍攝

這是新現實主義「紀錄性」的一部分體現。這樣一種拍攝方法,將真實的社會環境與人物的命運在視象上緊密地結合起來。新現實主義電影工作者的口號是:將攝影機搬到大街小巷上去,在實際空間中進行拍攝。而在此之中,攝影機跟隨著人物在實際空間中的運動,正是電影在空間觀念上的突破,它自然使得傳統的場面調度的觀念隨之消失,而使更為電影化的真實的空間形式得以表現出來。同時,實景拍攝也避免了隸屬於舞台觀念的戲劇性用光,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攝影師 fl、]更多地採用了自然光。

三、長鏡頭的運用

在新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品中,長鏡頭的運用作為表現空間真實的手段,起到了突出影片形式與風格的獨特作用。這種沒有被分割得很碎的視覺處理,似乎使每一個鏡頭都成為完整的一段。這既體現了創作者忠實於自然的客觀性,又使影片獲得了現實真實的透明性,最終消失了自我的主觀性。巴贊曾提出。:「電影的特性,暫就其純粹狀態而言,僅僅在於攝影上嚴守空間的統一」。從這個意義上講,新現實主義對於長鏡頭的運用,在空間觀念上是符合巴贊所下的定義,是符合電影特性的。

四、關於非職業演員的運用

在新現實主義的許多代表作品中,的確都運用了非職業演員的表演。然而,巴贊在進行深入的分析中提出,非職業演員的運用,並非是新現實主義的貢獻,早在《戰艦波將金號》中,群眾演員就代替了大明星。同時,巴贊還談到:「從電影史上看,不用職業演員這種作法不能說明社會現實主義電影的特徵,也不能說明當代義大利流派的特徵;對明星原則的否定,一視同仁地使用職業演員和臨時演員,這才確實是他們的特點。這里重要的是避免職業演員的角色類型固定化:他與人物之間的關系不應當為觀眾造成先入為主的概念」。而新現實主義將職業演員與非職業演員的混用,使演員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滲透,這種結果才「必然能夠獲得義大利電影的絕妙的真實性」。

五、結構形式

勞遜曾談到2「由於新現實主義的基本概念是簡單的,因此最優秀的新現實主義的影片的結構也是簡單和動人的」。新現實主義電影製作者,追求一種朴實無華的結構形式。他們不使用什麼倒敘、閃回等,那樣一些令人費解的結構形式,而是選擇了一種最為簡單、最為鮮明、最為直觀的結構形式,其結果也是一種最為清晰、最為自然、最為充實的結構形式。這同樣是影片的紀錄風格所決定時,正如柴伐梯尼所倡導的那樣:新現實主義的影片要從素材本身產生結構。

六、地方方言的運用

這一點在我們譯制出來的影片當中是聽不出來的。但這卻是新現實主義追求紀錄和寫實主義的一部分,是受到了愛德華多·德·菲利浦的方言戲劇和維爾加的影響。同時,也是民族電影追求聲音效果表現的極為突出的一種手段。在這種方言的處理上,新現實主義製作者是很注重分寸的,他們既保持地方方言的特點,又盡可能地使人們聽得懂。

㈣ 不屬於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是哪一個火車進站,羅馬十一點,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之後,《游擊隊》、《太陽仍然升起》、《偷自行車的人》、《擦皮鞋》、《羅馬11時》、《希望之路》、《強盜》、《艱辛的米》、《大地在波動》等影片都是屬於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答案是火車進站不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望採納

㈤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藝術主張、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主張:記錄性可斷定盡可能不侵蝕原有物質的全貌,在觀眾腦海中,將銀幕現實的表象與真實的現實合二為一。實景拍攝,攝影機隨人物在實際空間中運動,傳統場面調度理論消失。更為電影化的真實空間形式得以表現,同時避免舞台觀念的戲劇用光。

長鏡頭、景深鏡頭的運用每個鏡頭成為完整一段,體現創作者忠於自然的客觀性,體現巴贊「攝影上嚴守空間的統一」觀點。

代表人物及作品:

1.羅伯特·羅西里尼 :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游擊隊》、《德意志零年》 此三作被譽為"戰爭三部曲",標志著新現實主義進入全盛期,《義大利萬歲》。

2.維斯坎迪:

《沉淪》、《大地在波動》、《受苦的人們》

3.德西卡:

《偷自行車的人》、《溫別爾托·D》

4.德桑蒂斯:

《羅馬十一時》

(5)哪個不屬於義大利現實主義風格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是指20世紀40年代在義大利開始的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義大利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從漫長的法西斯主義的統治下,從戰後的碎磚瓦礫中站立起來,他們想盡辦法籌措資金和膠片來拍攝影片。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是一次從內容到形式徹底的美學革命,是繼先鋒電影運動後出現的第二次電影美學運動,義大利現實主義鮮明的美學特徵,標志有聲電影以來電影趨向現實主義美學追求的最突出成就,改變西方與美國電影力量對比,並向傳統戲劇電影挑戰,創造更為電影的藝術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㈥ 18世紀義大利繪畫都有哪些風格

18世紀歐洲美術的中心是法國,英國次之,義大利此時僅限於昔日光榮歷史的留戀,在美術上沒有創造出什麼奇跡來。只是在威尼斯,文藝復興的迴光返照好像顯得強烈一些。此時的威尼斯畫派,在18世紀義大利繪畫中佔有特殊的地位。

17世紀末18世紀初巴洛克藝術在義大利逐漸衰弱。除了威尼斯以外,其他地方在,18世紀中葉以後古典主義風格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巴洛克藝術已經不能給歐洲藝術以巨大影響。18世紀義大利藝術之壇上錯綜復雜,有晚期巴洛克風格,也有羅可可風格和現實主義風格,最終是以古典主義風格作為結束。

㈦ 世界電影史: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有哪些特點

特點:

1、滿懷激情地揭露法西斯主義;

2、鞭撻社會的不公正現象;

3、同情普通的平凡人、小人物;

4、主張勞動群眾的社會團結。

產生背景:

新現實主義是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產物,它反映了進步的電影工作者致力於民主改革的要求。

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歷史,一般從1945年R.羅西里尼拍出《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算起,然而它的孕育期卻早在戰爭時期便已開始,並且淵源還可追溯到19世紀末的義大利真實主義文學。

新現實主義追求的是生活真實,要求表現義大利人民飽經戰爭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難,譴責社會中的不公。

㈧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

新現實主義是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產物,它反映了進步的電影工作者致力於民主改革的要求。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歷史,一般從1945年R.羅西里尼拍出《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算起,然而它的孕育期卻早在戰爭時期便已開始,並且淵源還可追溯到19世紀末的義大利真實主義文學。

新現實主義追求的是生活真實,要求表現義大利人民飽經戰爭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難,譴責社會中的不公。

(8)哪個不屬於義大利現實主義風格擴展閱讀;

新現實主義以平凡的題材表現形式美,以朴實的攝影手法,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新即物主義攝影又稱"支配攝影"、"新現實主義攝影"。為本世紀二十年代出現的一種攝影藝術流派。該流派的藝術特點是在常見的事物中尋求"美"。

用近攝、特寫等手法,把被攝對象從整體中"分離"出來,突出地表現對象的某一細部,精確如實地刻畫它的表面結構,從而達到眩人耳目的視覺效果。它不考慮藝術的本質在於提示對象的本質,因而其美學思想是屬於自然主義范疇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現實主義

㈨ 哪一部影片不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品

《鄉音》不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品。

㈩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與傳統現實主義的區別

二戰戰敗國的義大利,戰後社會一片動亂,人民在極度貧困和絕望中掙扎,它既是法西斯政權所造成的巨大社會災難,又是戰後重建百廢待興、極端缺乏資金的社會現實。面對這樣的社會災難和現實,一群經過反法西斯斗爭洗禮的年輕電影藝術家,以爭取社會進步、民主、平等為思想旗幟,把自己的藝術目光從形式主義轉為現實主義,以忠實地反映歷史的真實與面臨的現實為藝術綱領,創造了一批極為朴實、真摯、深刻的藝術影片,吸引了世界各國影人的側目,並在世界影史上留下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些年輕的電影藝術家身上強大的社會責任感——一種直面社會現實、直擊社會現實的電影意識,與他們參與反法西斯斗爭的生命體驗,使得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從一開始就帶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特徵,這意味著他們不光要記錄現實,更要嘗試干預現實、對話現實。這也再次凸顯和標識了電影藝術的另外一個面相——電影膠片的記錄功能和電影藝術與社會現實的對話功能——一種帶領我們尋找一種直面現實,並試圖在現實當中突圍,嘗試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連接的別樣的修復功能。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另一個不期然的社會效應,就是在起始之初,大概不會想到它會引發一個延續數十年的全球電影運動,這其中包括後來的法國新浪潮和德國新電影運動等著名電影藝術運動,這些發生於歐洲各國的電影藝術運動使得歐洲藝術電影成了能與美國好萊塢並置的坐標系列,並由此形成能與奧斯卡抗衡,但是完全不同評價機制的歐洲藝術電影節。
作為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理論奠基人,著名新現實主義電影編劇柴伐梯尼就說過,新現實主義最突出的特徵及其最重要的新意就在於它證實了一部影片並不一定需要有一個「故事」,即一種根據傳統臆造的故事;新現實主義的最大努力就表現在它盡可能使敘事淺顯,講得盡可能簡明。總之「它不是故事,而是一種實錄,一種記錄精神。」在闡明新現實主義的美學特徵的同時,柴伐梯尼也從理論上為這一學派辯護。他把新現實主義電影視為一種(現實的)實錄。因為他認為"生活就是藝術。"他說過:街頭巷尾,日常瑣事充滿著感人事件,只要你悉心去注意,你就能找到藝術。"
顯然,柴伐梯尼是不主張對生活進行歸納、綜合和提高後作為一種生活的本質去表現的,而只是局限在對生活現象的羅列,這種創作方法很多是屬於自然主義的。這可從他的《偷自行車的人》、《溫培爾托一D》、《米蘭的奇跡》等影片看出來。但是,應該承認,新現實主義電影及其主張的這種「生活即。

閱讀全文

與哪個不屬於義大利現實主義風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學好俄語我是中國人 瀏覽:482
英國品牌奶粉怎麼樣 瀏覽:963
中國移動m821怎麼截屏 瀏覽:355
印尼出國帶什麼材料 瀏覽:442
越南免稅店紅酒哪個好 瀏覽:848
伊朗人為什麼不是阿拉伯人種 瀏覽:683
英國對待紅種人是什麼態度 瀏覽:21
印度歷史上有哪些算大一統的王朝 瀏覽:431
中國平安退險去哪裡退 瀏覽:639
印度哪裡產車厘子 瀏覽:948
印尼死多少人 瀏覽:44
義大利語您住在哪裡怎麼說 瀏覽:693
伊朗冬令是什麼 瀏覽:154
我的世界中國版怎麼不能登錄 瀏覽:362
英國怎麼買雞爪 瀏覽:157
印尼鐵木多少錢1噸 瀏覽:536
帶孩子去越南玩什麼 瀏覽:221
伊朗關稅怎麼收 瀏覽:642
義大利面醬料怎麼保存 瀏覽:122
印度新聞肺炎一共有多少人 瀏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