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九九八年義大利幫助中國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義大利共和國聯合聲明是由義大利在1998年06月09日,於北京簽定的條約。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義大利共和國對雙方在政治、經貿、科技和文化等領域的關系良好發展表示滿意,願意本著真誠夥伴的精神促進兩國在各個領域的關系得到有機、長期的發展。
(1)義大利為中國做出了什麼貢獻擴展閱讀:
中國和義大利在地區和世界事務中負有重要責任,雙方在聯合國和其它國際組織中加強磋商與合作不僅符合雙方的利益,而且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雙方將致力於建立亞歐新型夥伴關系,進一步加強在國際上的磋商與合作,積極推動中國與歐盟開展對話。
就聯合國事務、安全與裁軍、核擴散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危險、控制武器出口等有關重大國際問題經常、深入地交換意見,並就可能危及世界安全與穩定的危機進行磋商。雙方確認支持聯合國的行動,並願意為聯合國旨在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和加強民主化改革發揮積極作用。
㈡ 二戰中,中國,法國,義大利貢獻怎麼排
中國大於法國大於義大利。
中國在東方戰場拖垮日本,法國被德國擊敗,戰場失利,軍隊撤離英國,保留反擊實力,義大利是軸心國,是法西斯陣營成員國,後期轉投,略有貢獻。
㈢ 對中國有貢獻的外國人有哪些
利瑪竇
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義大利的耶穌會傳教士,學者。明朝萬曆年間來到中國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譯為瑪提歐·利奇,利瑪竇是他的中文名字,號西泰,又號清泰、西江。在中國頗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稱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並對中國典籍進行鑽研的西方學者。他除傳播天主教教義外,還廣交中國官員和社會名流,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學技術知識。他的著述不僅對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日本和朝鮮半島上的國家認識西方文明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㈣ 義大利「一區一業」對中國有何啟示
「一區一業」(即在一個區域內,相對大量集中一種產業)是義大利的這些傳統產業的一大特點。義大利被譽為「中小企業王國」,不僅以中小企業為數眾多著稱,而且還以興旺發達為世人矚目而中小企業專業區是以「一區一業」的形式存在。以某種產品為紐帶,中小企業形成產、供、銷和配套服務一條龍的網路化生產模式。通過「一區一業」的發展,義大利形成了社會化、專業化的中小企業支撐服務體系,也形成了特定的產業文化氛圍,給中小企業穩定發展提供了一個良性運轉平台對中國的中小企業有很好的啟示。
首先,應正確認識中小企業的地位與作用。義大利最近50年經濟發展經驗告訴我們,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和就業來說,中小企業是一個巨大資源,是各個地區企業家精神極其活躍、極其富有使命感的標志。但是,中小企業也有其固有的缺陷。例如,以家庭企業為基礎的經濟系統,在世界競爭市場中只能當配角,在較強外部沖擊面前難有招架之力。
因此,中國這樣一個處於起飛階段的發展中國家應正確認識和處理大中小企業的組合問題。必須考慮建立一種與產業結構、技術水準、競爭環境相適應的大中小企業組合,以便形成合力。在中國加入W TO後,面對大批國外資本的湧入,必須要有一批大型企業及大型銀行、金融機構作為強有力支撐,否則,很難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但是,決不能忽視中小企業的發展。
其次,大力應用信息和通用技術,改善中小企業地位。為應對市場全球化和生產流程的科學管理普及化,目前,義大利中小企業正在強調把信息和通信技術應用到各種小企業組織模式之中,促進小企業之間高度專業化的分工,進行有效的整合,使企業的各種職能和企業本身同國際市場接軌,實現高效運轉。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中小企業相對大企業所處的不利地位,定會有所改善。這一經驗對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尤為重要。
第三,積極促進中小企業集團的發展。中小企業專業區實際上是一個虛擬的或無形的大企業,長期以來,它使義大利中小企業大獲其益。據調查,義大利約16%的企業參加了企業集團。中小企業加入企業集團的並非少數;製造業部門參加企業集團的中小企業幾乎佔16%。有些新興企業集團已經達到中等規模。中小企業集團為中小企業之間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形式,從而增強了中小企業應對經濟全球化和各方面挑戰的能力。
㈤ 義大利人在馬可 波羅之前有沒有比較著名的人來到過中國,並對中意兩國之間的往來做出了突出貢獻
義大利人在馬可 波羅之前有沒有比較著名的人來到過中國?准確的說應該是沒有比較著名的人來過中國。事實也如此。
馬可·波羅:現代東游記馬可·波羅,13世紀來自義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7歲時跟隨父親和叔叔,途經中東,歷時四年多到達蒙古帝國。他在中國游歷了17年,曾訪問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城,到過西南部的雲南和東南地區。回到威尼斯之後,寫下著名的《馬可·波羅游記》記述了他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見聞,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嚮往,對以後新航路的開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馬可·波羅的中國之行及其游記,在中世紀時期的歐洲被認為是神話,被當作「天方夜 馬可·波羅
譚」。但《馬可·波羅游記》卻大大豐富了歐洲人的地理知識,打破了宗教的謬論和傳統的「天圓地方」說;同時《馬可·波羅游記》對15世紀歐洲的航海事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義大利的哥倫布、葡萄牙的達·加馬、鄂本篤,英國的卡勃特、安東尼·詹金森和約翰遜、馬丁·羅比歇等眾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險家讀了《馬可·波羅游記》以後,紛紛東來,尋訪中國,打破了中世紀西方神權統治的禁錮,大大促進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因此,可以說,馬可·波羅和他的《馬可·波羅游記》給歐洲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同時,在《馬可·波羅游記》以前,更准確地說是在13世紀以前,中西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是通過中亞這座橋梁間接地聯系著。在這種中西交往中,中國一直是以積極的態度,努力去了解和認識中國以外的地方,特別是西方文明世界。最早可以追述到周穆王西巡。盡管周穆王西巡的故事充滿了荒誕和神話色彩,但至少反映了中國人已開始去了解和認識西方,西漢武帝時期張騫通西域之後,一條從中國經中亞抵達歐洲的「絲綢之路」出現了,中國對西方世界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文化等都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一大批西方的商人來到中國,中國對西方世界的認識更深入了。但直到13世紀以前,中西交往只停留在以貿易為主的經濟聯繫上,缺乏直接的接觸和了解。而歐洲對中國的認識,在13世紀以前,一直停留在道聽途說的間接接觸上,他們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非常膚淺。因而歐洲人對東方世界充滿了神秘和好奇的心理。《馬可·波羅游記》對東方世界進行了誇大甚至神話般的描述,更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世界的好奇心。這又有意或者無意地促進了中西方之間的直接交往。從此,中西方之間直接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的新時代開始了。馬可·波羅是一個時代的象徵。 《馬可·波羅游記》直接或間接地開辟了中西方直接聯系和接觸的新時代,也給中世紀的歐洲帶來了新世紀的曙光。事實已經證實,《馬可·波羅游記》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其積極的作用是不可抹殺的。
㈥ 義大利統一的歷史意義
1861年的義大利統一,是世界近代史上影響深遠的一件大事。從此,義大利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政治逐步穩定、經濟走向繁榮,向世界強國之林邁進。這不僅改變了歐洲乃至全球的政治格局,而且促進了世界現代化的進程,為人類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由於那時的中國外有殖民主義的入侵,內有太平天國和清朝的戰爭,外患內憂,加之洋務運動還沒有啟動,世界意識淡薄,中外交流不廣,中國人對義大利統一復興運動的了解很少,對其重大意義更不甚了了。直至41年後的1902年,流亡日本的梁啟超發表了《義大利建國三傑傳》,義大利復興運動的真正意義,尤其是對中國的借鑒功用,才逐步被先進的中國人所認可,並慢慢融為中國走向獨立、民主、富強的一種精神力量。
㈦ 義大利網友刷屏感謝中國的援助,中國為何要援助義大利
因為中國疫情爆發的時候,義大利也幫助了中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現在國內疫情穩定了,當然得反過來幫助義大利人民共渡難關了。而且現在是地球村,沒有一國能獨善其身,只有大家齊心協力以戰勝病毒為己任,才能實現共贏。
㈧ 義大利21年前幫中國什麼了
21年前我國求助歐洲一圈,沒人援助,唯有義大利願意來我國無償援助,在四川援建好幾個醫療急救中心,援助價值300萬美元的設施,19台救護車和全套ICU設備!1998年春義大利總理親自趕赴中國參加急救中心落成儀式!
㈨ 是什麼歷史原因,義大利國家對中國這么好
其實也不算太友好。
只不過,近些年有共同的國家利益罷了。
尤其是現在急需中國的援助,自然會投桃報李,表示友好。
至於歷史原因,則是兩國歷史與習俗、傳統價值觀等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