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永安里在哪裡
永安市福建省三明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是福建省的新興工業城市。位於福建中部偏西,地處沙溪上游,居於武夷山脈和戴雲山脈的過渡地帶。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16度56分到117度47分,北緯25度33分到26度12分之間。東鄰大田縣,西靠連城、清流縣,南連漳平、龍岩市,北接明溪縣、三元區。東西寬82公里,南北長71公里,總面積2942平方公里。2003年末,戶籍人口31.8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14萬人。通行閩中方言永安話。全市轄4個街道、7個鎮、4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歷史
永安市市標—群燕騰飛
①古縣名。東漢順帝改彘縣置。治所在今山西霍縣。北魏太平真君中並入禽昌,正始初復置,移治仇池壁(今洪洞趙城鎮東北), 永安市市標—群燕騰飛 北魏末復遷今霍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霍邑。②郡名。北魏建義元年(公元528年)置。治所在永安(今霍縣)。轄境相當於今山西霍、洪洞兩縣地。隋開皇初廢。 ③州名。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置。治所在今廣西蒙山縣。轄境相當於今蒙山縣地。1912年改蒙山縣。1851年太平軍攻克此城,為起義後佔領的第一個州城;次年春突圍北上。 ④縣級市名。 中文名稱 永安市 郵政編碼 366000
;外文名稱 Yong『an City 地理位置 閩中偏西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氣候 風山地氣候亞熱帶季
政府駐地 福建省永安市新安大院 面積 2941平方千米
人口 32萬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永安市位於閩中偏西,閩中大谷地南端,沙溪河中上游地段,城市風貌(20張)處武夷山脈與戴雲山脈的過渡地帶。 大約界於東經116°56'- 117°47',北緯25°33'- 26°12',東西寬82公里,南北長約71公里。東靠大田縣,西鄰連城、清流,南毗漳平、龍岩,北接三元區、明溪。市中心距三明市區50公里,離福州340公里,到廈門360公里。
地圖
永安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交通發展
永安是閩西北交通樞紐,鷹廈鐵路貫穿其中,每日過往列車達28車次。新近公布的國家鐵路網規劃和福建省鐵路規劃都給我們帶來了福音:兩條時速200公里、雙線、電氣化鐵路將在這座城市交匯。1、杭廣高速鐵路(杭州-廣州)鐵路南三龍段(南平-三明-龍岩);2、昆泉(昆明-泉州)鐵路泉州-長汀段。此外鷹廈鐵路繼續保留作為貨運,永安-加福鐵路進行電氣化改造。
公路方面205國道橫穿貢川、市區、洪田鎮、小陶鎮,307省道穿越西洋鎮、市區、安砂鎮,208省道(永安-西洋-漳平-華安縣-漳州)。隨著泉三高速(包含永安-泉州、永安-三明兩個方向),永安-武平高速公路(接廣東)通車,永安-寧化高速公路將於2012年全線通車(接江西),永安交通樞紐的地位日益凸顯。而且永安-漳州(廈門),從西洋鎮-漳州市約146公里,計劃2011年動工。以上4條高速公路建成後,永安成為通向5個方向的高速公路樞紐,去廣東、江西、浙江及本省沿海(特別是廈漳泉)四通八達。國家高速公路網在福建布局的兩縱兩橫中一縱一橫在永安交匯(泉州-南寧、長春-深圳),永安成為國家高速公路 鐵路運輸網的區域樞紐之一。
編輯本段沿革
永安旅遊資源(20張) 永安置縣之前為沙縣浮流司。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鄧茂七在沙縣二十四都(永安上坪、九龍和三元中村)、二十六都貢堡(今貢川)發動農民起義,攻城陷府,震動朝延。次年義軍被鎮壓後。鎮守福建都督范雄、型部右侍郎薛希璉、巡按監察御史陳員韜先後上則朝廷,以浮流險遠,難以探制為由,請以其地另立縣治。明景泰二年(1451年)獲准,景泰三年(1452年)九月,劃沙縣新嶺以南二十都到四十二都共計13個都之地置縣,命名為「永安」,寓永安安定之意。 永安古名浮流,分屬沙縣、尤溪縣境。明景泰三年(1452年)始設縣治,直到整個清朝,均屬南平府管轄。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永安屬北路道(1914年改稱建安道);民國13年廢道,實行省、縣兩級行政制,永安屬省政府領導;民國21年,十九路軍發動"閩變",將福建劃為閩海、光泉、延建、龍汀四省,永安屬延建省;民國23年起國民黨政府實行行政督察專員制度,永安屬第八行政督察區(所在地長汀);民國24年屬第二行政督察區(所在地南平),民國31年屬第六行政督察區(所在地龍岩);民國35年至38年,永安為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區所在地。抗日戰城市風光(18張)爭時期,福建省會內遷永安長達七年半之久,許多 名噪一時的思想文化界人士雲集於此,永安成為當時東南文化名城之一。1950年1月28日永安解放後屬永安專區,為行署所在地,1956年永安專區撤銷後,隸屬龍岩專區,1962年劃歸三明專區(現為三明市)。 1984年9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永安撤縣設市,仍隸屬三明市。永安人民充分利用和發揮當地自然條件及人文優勢,艱苦創業,大展宏圖,逐步把永安建設成為一個初具現代化氣息的內陸山區城市。目前,永安的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百強、福建省十強縣(市)之一,且發展前景廣闊。永安市的市標為"群燕騰飛"雕塑,市樹為香樟,市花為含笑。
編輯本段資源
概況
永安自然資源豐富,素有"金山銀水"之稱。森林資源集存量大,是我國南方48個重點林區縣(市)之一,也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南方集體林區改革試點區之一。現有林地面積38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3.2%,林木蓄積量2200多萬立方米,居全省第一位,其中毛竹面積71萬畝,居全省第二位,農民人均佔有3.9畝,居全省第一位。林木生長迅速,成林周期較短,有林地森林每畝年均生長量比北方林木生長速度高出近二倍,每畝平均蓄積量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樹木種類繁多,材性用途廣泛,有木本植物514種、竹類28種,其中屬國家、省珍稀樹種有銀杏、鐵杉、油杉、含笑等,特別是被譽為"綠色植物基因庫"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天寶岩森林植被保存較好,生長著萼樹、香果樹、百日青、穗花杉等3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和省內珍稀樹種,還有華南虎、金錢豹、蟒蛇等20多種珍稀動物,對合理開發自然資源、發展林業生產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研究開發中亞熱帶高海拔地區造林更新極具科研價值。 永安礦藏、森林、水力、旅遊資源豐富,交通發達方便,為發展工業、繁榮經濟提供了優越條件。
土地
土地資源肥沃富饒。全市土地面積441.17萬畝,其中林業用地368.97萬畝,占總面積83.6%,耕地28.12萬畝,佔6.37%,水域6.86萬畝,佔1.56%,道路、石山及其它用地37.22萬畝,佔8.47%,人均佔有耕地0.88畝。廣袤的林區有林地、灌木林地、疏生林地,全市已消滅了宜林荒山,林地土壤肥力89.7%為紅壤,有機含量6.01%,含氮量0.21%,速效磷平均含量6.15ppm,速效鉀平均含量120ppm,土壤濕潤,土層深厚,潛在肥力高,宜發展以杉木為主的速生用材林和珍貴樹種。
礦藏
礦產資源頗具特色。現已發現的礦種有41種,無煙煤、石灰石、重晶石、水泥粘土為優勢礦種,其中石灰石4.6億噸,無煙煤2.67億噸,儲量均居全省前茅,重晶石1899.31萬噸,列全國第3位。總的特點是分布廣、儲量大、品質優良,開采條件好,有明顯區域性。
森林
全市林業用地375萬畝,佔全市總面積85.3%;森林蓄積量為210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3.9%,在全省名列前茅。
水力
水力資源潛力極大。境內水資源總量達93億立方米,人均佔有水資源0.98萬立方米,為福建省人均佔有量的2倍,可開發的水力資源達34.6萬KW,已開發19.6萬KW,正在開發4.5萬KW。全市水、火電裝機總量57.6萬KW,年發電總量從1983年的12.88億KWH提高到1998年的25.94億KWH,其中農村小水電212處,258台,裝機總容量26190KW,年發電總量從1983年的9060.8萬KWH提高到1998年的3.3億KWH,裝機容量和發電總量雙列全國第一。境內發現溫泉出露點7處,大多為低礦化淡水,無色無味,水質優,溫度高,泉脈廣,易開采,兼有飲用、淋浴治病及保護魚苗越冬和飼養溫水魚之功效。
編輯本段經濟
2007年全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76.86億元,比上年增長10.6%。農林牧漁業產值17.63億元,增長5.7%。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9.95億元,增長20.1%,其中市屬工業產值48.53億元,增長4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73億元,增長21.2%。實際利用外資1200萬美元,增長30.9%。市屬出口總值5063萬美元,增長199.8%。財政總收入7.42億元,增長9.7%,其中地方級一般預算收入3.64億元,增長12.3%。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億元,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33元,增長6.6%;農民人均純收入4625元,增長5.2%。人口自然增長率5.6‰。年末戶籍人口31.98萬人。 產業建設:培育四個主導產業。紡織產業:重點推進13個投資千萬元以上的在建項目建設,京朋、寶華林公司擴改項目投產,皓藍、英漢二期等項目進行廠房建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0.4億元,增長15.6%。林竹產業:完成更新造林6200公頃,新增竹林3400公頃,新增6家規模以上林竹加工企業,實現林業產值25.12億元,增長23.8%。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新龍馬股份永安汽車廠總裝載貨車3811輛,實現產值2.9億元。旅遊產業:完成吉山古村與抗戰文化遺址一期修護工程,出台扶持天寶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展的優惠政策。全年共接待遊客10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4.6億元,分別增長17.4%和30.9%。2個重點產業。建材工業:著重抓好兩個百萬噸旋窯水泥項目建設,金銀湖旋窯水泥已投產,謀成旋窯水泥完成土建工程,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1.08億元,增長3.8%。化工及化纖產業:智勝公司合成氨釕系催化劑、硝銨項目的基建主體工程和合成氨技改項目完工,永安化工廠連續乳化炸葯生產線完成設備安裝、膨化炸葯生產線進行廠房裝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8.97億元,增長21.3%。 社會事業:全年新增城鎮就業3060人、社保人員2341人、醫保人員7623人,轉移農村勞動力5451人,試行農村困難家庭醫療救助,在18個村開展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募集慈善資金211萬元;對第四醫院進行整體拍賣,剝離原礦務局、化纖廠醫院劃歸地方管理,並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13.8萬人,參合率為78.8%。城鄉廣電網路全部建成,行政村道路硬化率達90%,行動電話信號覆蓋80%以上行政村。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雙合格」家庭教育工作示範縣、鄉村青年文化活動先進縣和省雙擁模範城「五連冠」,大湖鎮、國稅局、燕南街道桂口村分別榮獲全國「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的稱號。
編輯本段交通
永安是閩西南的交通樞紐,是閩贛兩省4個地區10個縣(市)的物資集散地。位於鷹廈鐵路線的中心,火車距福州318公里,距廈門285公里,境內鐵路通車里程86.8公里,有10條鐵路專用線和10個火車站。公路自山海關至廣州的205國道也經過永安,境內公路通車里程為1511公里。由於條件特殊,所以鐵路的地區級機構和公路的運輸分公司均設在永安,而不是設在三明。
編輯本段市情特點
1、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素有「金山銀水」之稱。森林資源集存量大,林地面積382.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3.2%,木材蓄積量2200萬立方米,居全省第一位,是我國南方48個重點林區縣(市)之一;竹林面積100.2萬畝,居全省第二位,農民人均擁有6.7畝竹林,居全國第一位。礦產資源頗具特色,現已探明的礦種有41種,其中石灰石儲量4.6億噸、無煙煤2.6億多噸,均居全省前茅,重晶石儲量1899萬噸,列全國第三位。水力資源潛力極大,境內水資源總量83億立方米,人均佔有水資源2.6萬立方米,為福建省人均佔有量的7.5倍,可開發的水力資源39萬千瓦,已建成水電裝機30萬千瓦。境內發現溫泉出露點7處,大多為低礦化淡水,水質優,易開采。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A級風景區桃源洞—鱗隱石林,桃源洞系國家水利風景區,其景點「一線天」全長120米,於2002年4月被基尼斯世界紀錄確認為「最狹長的一線天」。鱗隱石林被譽為「東南奇秀」,有我國第二大石林之稱;有被譽為「綠色植物基因庫」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寶岩;有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民俗文化活化石的青水「大腔戲」,有享譽東南的吉山抗戰文化遺址;有堪稱清代建築藝術瑰寶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槐南安貞堡等一系列古民居;有九龍竹海、紫雲山省級森林公園;有變化莫測的普禪山風光、度假消暑的天然勝景九龍湖,還有明代古跡貢川駙馬城等。到2010年,要努力成為海峽西岸生態休閑旅遊勝地。 2、工業基礎比較雄厚,是福建省新興的工業城市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產基地。全市現有工業企業28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211家,其中中央、省、三明市屬企業21家,市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0家。永安的水泥、人造纖維、石灰石、重晶石產量均居全省第一。全市現有工業企業26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4家,大中型企業14家,銷售收入上億元企業9家,木材、電力、化纖、水泥、煤炭等產量在全省佔有重要地位。境內有福建紡織化纖集團有限公司和福建水泥股份公司兩家全國520優強企業,永安林業、福建水泥兩家上市公司,智勝化工等4家省百家重點企業。永林股份公司「永林藍豹」 牌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其生產的「永林藍豹」 牌中密度纖維板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永林股份生產的強化木地板、中密度纖維板獲得國家出口免驗,成為全國中纖板和地板行業中首家獲得「出口免驗」資格的企業;全市有6個國家級免檢產品,全市榮獲省級以上品牌總數位居全省山區縣(市)首位。已形成紡織、林竹、汽車及零部件、建材、化工及化纖等五大主導產業,200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13.25億元,比增34.4%;完成工業增加值73.29億元,比增26.8%。其中:市屬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88.01億元,比增44.2%;中央省地屬工業企業完成產值25.24億元,比降10.9%。五大主導產業完成產值165.18億元,比增36.9%,其中:紡織產業完成產值57.70億元,比增23.5%;化學產業完成產值20.30億元,比增46.9%;建材產業完成產值27.39億元,比增34.2%;林產產業完成產值31.71億元,比增69.6%;機械汽車產業完成產值28.08億元,比增30.2%。其中2010年9月8日廈門9.8投洽會中簽約了總投資額達20億元的中國重汽集團年產8萬輛輕、中、重型卡車項目和大帝集團與義大利特維斯有限公司合資的總投資1470萬美元,年產2萬噸可染色聚酯新材料項目。 3、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是閩西北與閩南的交通樞紐和重要的物資中轉、集散地。鷹廈鐵路、205國道、307省道、208省道貫穿境內。努力構築便捷通,道境內鐵路總長129.55公里,鐵路干線東到福州,西通龍岩、深圳,南達廈門,北上江西、浙江和上海等省市,開通至福州的「永安號」旅遊專列;新近公布的國家鐵路網規劃和福建省鐵路規劃都給我們帶來了福音:兩條時速200公里、雙線、電氣化鐵路將在這座城市交匯。1、杭廣(杭州-廣州)鐵路南三龍段(南平-三明-龍岩);2、昆泉(昆明-泉州)鐵路泉州-長汀段。此外鷹廈鐵路繼續保留作為貨運,永安-加福鐵路進行電氣化改造。隨著泉三高速(包含永安-泉州、永安-三明兩個方向),永安-武平高速公路(接廣東)通車,永安-寧化高速公路將於2012年全線通車(接江西),永安交通樞紐的地位日益凸顯。而且永安-漳州(廈門),從西洋-漳州約146公里,計劃2011年動工。以上4條高速公路建成後,永安成為通向5個方向的高速公路樞紐,去廣東、江西、浙江及本省沿海(特別是廈漳泉)四通八達。國家高速公路網在福建布局的兩縱兩橫中一縱一橫在永安交匯(泉州-南寧、長春-深圳),永安成為國家高速公路運輸網的區域樞紐之一。毗鄰永安的連城冠豸山機場成功試航。城市南區開發、管道燃氣工程、舒展溫泉等一批重點城建項目日趨完善,正積極培育紡織、林竹及農副產品、汽車及零部件、建材及裝飾等專業市場和大型現代商業購物中心。這些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的建成,必將進一步增強永安作為海峽西岸區域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的地位。全市擁有大小客貨站14個,專用貨場9個;公路通車里程2800公里,其中國道77公里、省道59公里,99%的行政村道路實現硬化。2007年客運發送量730萬人,貨運發送量698萬噸。電力供應較為充足,擁有水、火電裝機容量75.38萬千瓦。郵電通信發達,行動電話信號已覆蓋全市所有行政村,互聯網覆蓋60%行政村,所有行政村全部開通程式控制電話。 4、城市化水平比較高,積極創建一流的城市人居環境。城市化水平較高,城市規劃區196.38平方公里,建成區18.01平方公里,城鎮化水平達57.8%;城市道路總長度125公里;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2%,人均公共綠地9.1平方米;城市每萬人擁有公交車9.13標台;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5.5平方米。大力實施「南商北工」、「東擴西進」的城市發展戰略,南面南區一期規劃佔地1.5平方公里,建設為人口容量2萬人的高標准行政居住休閑區,作為城市副中心和行政中心的功能初步完善,並全面啟動埔嶺汽車工業園區建設;北尼葛開發區按照「一區四園」(即尼葛工業園、大興工業園、金銀湖工業園、水東工業園)30平方公里的總體布局開發建設,其中尼葛工業園規劃控制面積為9.2平方公里,已累計投入資金7億多元,開發土地5000多畝。目前入園企業達86家,規模以上企業有48家,形成了紡織、林竹、電力和化工機械等主導產業集群。今年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21.7億元,比增30.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3億元,比增39%;招商引資任務完成1.5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83.3%;上半年徵收財稅2967萬元。這個園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上半年已累計投入11059萬元。該園區致力承接沿海紡織產業轉移,至2012年,建成40條以上皮革生產線,樹脂產能達15萬噸以上,紡織產業產值達50億元以上,形成紡織—織布—染整—服裝為一體的紡織產業鏈。重點培育永林股份、全鋼輪胎等重點企業,壯大林竹、機械加工等主導產業。至2013年,開發區集中開發部分力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0億元。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城市建設戰役」的部署和要求,規劃局加快南北第三通道線型的規劃設計,加速形成東部交通樞紐基本框架,為城市東擴提供堅實的交通保障。南北第三通道項目包括永安大道和永漿大道,永安大道是聯系現火車站和規劃新建火車站的城市道路,全長約8公里,道路寬度按40米設計,局部為50米和22米;永漿大道從石門橋到永漿村,全長約2公里,道路寬度40米。南北第三通道將採用BT模式引進社會資金投資建設,該項目的規劃建設將帶動道路沿線1200畝城市用地的開發建設,對於我市進一步打開通道、完善路網、加快構建城市空間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道路線型已基本確定,正在著手進行道路設計方案的招標。永安大道是聯系現火車站和新火車站(高鐵)的城市道路,全長約8公里,道路寬度按40米設計,局部為50米和22米。5、四個建設取得較好成績,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取得長足的發展。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07年實現生產總值107.7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10.13億元,地方級一般預算收入5.3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9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28元,綜合經濟實力居全省十強第六位。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累累,改革開放以來獲全國教育、民政、科技、衛生、計生優質服務、綠化、體育、保險、糧食生產先進市和全國雙擁模範城等20多項全國性殊榮,還榮獲全省精神文明建設、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黨建工作、科普先進市等30多項全省性殊榮,實現全國雙擁模範城「二連冠」、省雙擁模範城「五連冠」。
編輯本段永安小吃
永安小吃諸多小吃均以米、麥、豆、蕨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其風味以甜、咸、香為主,特別喜歡蒜頭辣味。做工尚稱講究,食之回味久留,其中最具特色的小吃有:煨豆腐(燙嘴豆腐)、叉叉果、粿條、米凍峰、糍粑等,下面為大家一一介紹下: 1. 爐煨豆腐,冬夜佳食
永安著名小吃之一,通常稱之燙嘴豆腐。其製法是將豆腐塊置大鐵鍋內,加目魚、豬腳、排骨、清水等,以炭火久煨,將豆腐煮成蜂窩狀,使之入味。煨好後,熱豆腐小塊蘸醬油、蒜頭、冰糖等做成的調料食用,味道香甜。 2.叉叉粿 又叫竹叉果條,特點是色白細嫩、蘸食鮮美。其做法:選用生產期長的稻穀、細加工碾白純片,磨成漿水,再將漿水調勻倒入鐵圓盤內,浮於大鍋開水上蒸熟,捲成圓柱形,即成果條筒。可蘸醬油、蒜頭、辣椒、芝麻油等做成的調料食用,也可炒食。既價格便宜,又清涼可口。特別在夏季可代替冷飲,是永安城鄉居民普遍所喜愛的小吃。 3.糍 粑
把糯米用木製飯甑蒸熟,倒入石臼舂打至爛,取出揉成一個個大小適度的糍粑團,加糖即可食用。或滾粘上一層糍粑粉(黃豆炒熟磨成粉,摻入紅糖製成,還有紅豆粉,紅豆粉是鹹的,或者花生粉末加糖,某人那麼喜歡甜食,應該會喜歡)即可。大凡有喜事,當地人都要做紅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4.永安芋包
芋包的主料為菜芋和木薯粉。菜芋洗凈入鍋煮熟去皮,與木著粉揉搓至軟硬適度不沾手,製成芋包坯,包上瘦肉、香菇、筍、蝦米、醬油、五香粉等做成的熟餡,置入已沸的水中煮到膨脹並浮於水面即熟,蘸醬油、老酒、豬油、味精、蔥花等,也可以有蔥油加芝麻撒在上面即可食用。芋包軟潤滑香,為永安民間傳統小吃。 5.艾果
每年的陽春三月,都興做艾葉米果,材料是有艾草和大米做成的,工序比較復雜,永安人的餡最喜歡筍,是不能少的,還有香菇,肉,蔥,蝦米,可以做成餃子型、圓形。6.下面繼續介紹永安的小吃 到永安來碗粿條,一定要來點其他的配料,活肉就是其中一種,還有套腸、鴨血、鹵豆乾,鹵腐竹等。下面就不一一介紹,給些圖片看看。
大腸頭 活肉和粿條
鴨血
咸豆花
煎米凍
紅豆馬蹄糕 炸春卷
② 用中國郵政到義大利的包裹,誰幫我查下,物流編號.CP225291769CN
CP225291769CN
4月23/平潭營業廳收寄,發往義大利,4月25/到達福州國際,進行總包互封 4月29/到達北京國際處理中心,並進行總包的開拆,互封。目前狀態:4月29已在北京國際發出,在途中。
沒有跡象表明您的包裹屬於空運,屬於國際快遞類型包裹,按照我的分析,您的包裹屬於海陸類運送包裹,到達時間可能會很長,請您耐心等候,預計20天~1月內到達。
以上信息,僅供您參考。
點下採納!謝謝!~
③ 福建省福州市快遞一條去義大利都靈要多少錢多久
福建省福州市
寄達地: 義大利 都靈
郵件種類: 物品類
郵件總重量: 1 千克
基本資費: 355.00 元(人民幣)
④ 誰知道從福州到義大利羅馬要飛多久
貌似福州沒有飛往義大利的直班航班。。。。 但是 北京,上海,到達 義大利的時間都是差不多的。。想來福州也會差不多吧。。 如果在北京 2月14號 , 13:30出發的話到達羅馬的時間是 2月14號 ,17:50 ~~ (這里說的是本地時間) 需要10個 到12個小時左右~~如果是中國到 義大利的話~~ CI SIAMO NOI 團隊 CI SIAMO NOI 團隊收人啦~~有興趣的朋友加吧~~~(注》CI SIAMO NOI 團隊就是現在的回答問題的團隊,由於名字過長系統不給寫,所以只能寫成 CI SIAMO 了。。)
⑤ 從福州寄10公斤左右的衣服到義大利有什麼快遞比較便宜
走中國郵政就可以了,一般的速度的六七十塊錢吧!快點的要將近一百塊錢一斤。
⑥ 福州哪裡可以吃到義大利面
福州的沃爾瑪超市或者是麥德龍超市都有賣,是那種長長粗粗的義大利面,一包大概10元左右,國外的牌子
⑦ 什麼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福建省三大港口之一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主要是廣州和泉州。先秦時期,嶺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島嶼開辟了以陶瓷為紐帶的交易圈 。唐代的「廣州通海夷道」,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明朝時鄭和下西洋更標志著海上絲路發展到了極盛時期。南海絲路從中國經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途經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並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
東海航線,也叫「東方海上絲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在膠東半島開辟了「循海岸水行」直通遼東半島、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直至東南亞的黃金通道。唐代,山東半島和江浙沿海的中韓日海上貿易逐漸興起。宋代,寧波成為中韓日海上貿易的主要港口。
中國境內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有廣州、泉州、寧波三個主港和其他支線港組成 。2017年04月20日,國家文物局正式確定廣州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牽頭城市,聯合南京、寧波、江門、陽江、北海、福州、漳州、莆田、麗水等城市進行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遺工作。
經濟影響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東南沿海,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並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中國輸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貨物,從絲綢到瓷器與茶葉,形成一股持續吹向全球的東方文明之風。
尤其是在宋元時期,中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針的航海運用,全面提升了商船遠航能力,私人海上貿易也得到發展。這一時期,中國同世界60多個國家有著直接的「海上絲路」商貿往來。「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透過義大利馬可·波羅和阿拉伯伊本·白圖泰等旅行家的筆墨,引發了西方世界一窺東方文明的大航海時代的熱潮。
⑧ 福州倉山區有幾條路叫什麼名字
二環路、二環路輔路、上三路、三高路、蓋山路、高胡路、六一南路、上藤路、朝陽路、西二環路、鷺嶺路
⑨ 福州市區到琅岐玩
琅岐自助游的行程方案
36路( 公交福州仁德站→東岐 ) ( 東岐 → 公交福州仁德站 )
市區線路 夏:公交仁德站05:00-18:00 東岐06:00-19:00 冬:公交仁德站 05:20-18:00 東岐06:20-19:00 分段計價
東岐 - 英嶼 - 長柄 - 副食品基地 - 亭江中學 - 亭江 - 亭頭 - 安福陵園 - 閩安 - 松門 - 打石坑 - 紅山 - 君竹 - 陽光學城 - 朏頭 - 六江 - 下德 - 上德 - 儒江 - 快安 - 東聯 - 龍門 - 上坂 - 魁岐 - 下院 - 車管所 - 鼓山中學 - 硫酸廠 - 遠洋 - 浦東(三盛七塑廠) - 前嶼 - 腫瘤醫院 - 大名城 - 紫陽 - 紫陽立交橋(省工商銀行) - 五一路 - 五福天橋(正大廣場) - 於山(協和醫院) - 南門(福州兒童醫院) - 公交仁德站(共40站) 行程一個小時(推薦指數:五星)
36路專線車到東岐碼頭下車輪渡碼頭坐輪渡--→輪渡渡船過去2元(需要7-10分鍾)--→坐面的2元(或者三峽專線車1元)--→琅岐公社下車即可
市區線路 公交仁德站06:30-15:00 琅岐06:10-15:00 分段計價
40路( 公交福州仁德站→琅岐 ) ( 琅岐 → 公交福州仁德站 )
琅岐 - 渡假村 - 雲龍 - 海嶼 - 吳庄 - 琅岐鎮政府 - 三平 - 衙門 - 東岐 - 英嶼 - 長柄 - 副食品基地 - 亭江中學 - 亭江 - 亭頭 - 安福陵園 - 閩安 - 松門 - 打石坑 - 紅山 - 君竹 - 陽光學城 - 朏頭 - 六江 - 下德 - 上德 - 儒江 - 快安 - 東聯 - 龍門 - 上坂 - 安昌公司 - 魁岐 - 下院 - 車管所 - 鼓山中學 - 硫酸廠 - 遠洋 - 浦東(三盛七塑廠) - 前嶼 - 腫瘤醫院 - 大名城 - 紫陽 - 紫陽立交橋(省工商銀行) - 五一路 - 五福天橋(正大廣場) - 於山(協和醫院) - 南門(福州兒童醫院) - 公交仁德站(共49站) 行程時間,兩小時到兩個半小時(推薦指數:三星)
返程坐面的2元(或者三峽專線車1元).到輪渡碼頭.坐36路專線車. 返程
也可以到厝頭尾車站乘坐中巴車經過輪渡碼頭. 直接到福州(轉車)
推薦.來琅岐要到海邊沙灘走一走。適合時間.(晚上)
琅岐海邊自助游
在海邊可以去自行燒烤和大排擋。做在沙灘吹吹風。聽聽海風聲。夏天可以看到放風箏的年輕人和小朋友
琅岐島.屬於福州市馬尾區,又稱琅岐經濟區.琅岐島素稱閩江口的明珠,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是福建省第五大島,島三面環江,東臨大海,琅岐島上.東面靠海邊,渡假村.西北部是章英文武學校.北部正望壺江島嶼.南部是琅岐大橋,島南面跨江琅岐大橋與長樂市相連,全島總面積9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55平方公里(平原36.5平方公里,山地18.5平方公里),全島森林覆蓋率達20%。灘塗面積3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0公里。島東西長15.3公里,南北寬8.1公里,琅岐島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田園風光。琅岐島人文薈萃,名勝古跡眾多。舉辦本次活動,希望能調集八方各路「好漢」,應天地之意,於10月1日早7點正式啟動。島兒雖小,風景有限,不過朋友們在一起的樂趣是無限的!
過透紅光公園、海嶼馬祖公園、金沙白雲山公園、上岐鰲山公園、下岐牛嶼山公園等琅岐島上公園為琅岐人和來琅岐遊客提供了良好的休閑健身娛樂場所,繁榮了鄉村文化藝術,豐富了琅岐人和來琅岐觀光的遊客,創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和諧環境。(白天消遣.晚上兩人世界)是年輕人不錯的選擇
向你推薦琅岐島上有四個佛教寺廟; 白雲寺、天竺寺、南山寺、天安寺。
白雲寺坐落琅岐島白雲山上(今海嶼村境內),海拔275米,是琅岐最高峰的山。白雲寺始建於南末紹興年間,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寺建在山坳之中,三面峰巒環抱,白雲瑞靄,樹木參天蔽日,背山面海坐北向南,風光旖旎,環境清幽,古為避暑納涼、文人讀書、旅遊觀光勝地。明代狀元、禮部尚書翁正春、明工部侍郎董應舉、明戶部尚書黃周星、元代詩人董渭、明宰相葉向高、明韶州司馬董廷欽(琅岐人)、反福建省政協副主席、民革福建主委劉通(琅岐人J等墨客騷人均在白雲山留下不少墨跡,或盛贊名山古剎,或觀日流連忘返.或觸景生情,憂國憂民,許多名篇佳作世代傳誦,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天竺寺位於琅岐九龍山之麓,羅螟之畔、始建於宋代,距今已近千年。古剎經明萬曆年間和靖嘉慶年間及民國時期幾次重修。近幾年,又修葺一新,現已成為旅遊觀光景點,天竺寺是多神廟,以佛教為主,道、儒三教長期相處。天竺寺以山青水秀,環境清幽,古樸典雅而名聞遐邇,明代閩中「十才子」 之首林鴻、明工部侍郎董應舉、明戶部主事、員外郎、九門監督董養河等均有詩贊。
南山寺始建於元初,南山寺位於琅岐鎮鳳窩村,元至治元年辛酉(1321年)重修,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擴建.清乾隆、嘉慶、道光、光緒年間又四次重修。南山禪寺位於九龍山支脈南山北麓,古剎三面峰巒環抱,—『面臨江,後有九龍諸峰屏障,景色宜人,環境消幽,站在寺前,可觀「雙龜駕海」、「五虎浮江」、「獅岡秋牧」、「風津早渡」、「南山晚眺」、「西嶺春樵」、「草野耕耘」、「急水夜謳」、 「煙台峰火」、「鳥嶼晴觀」等自然景色,南山寺歷史悠久,古雅簡朴,玲瓏而富神韻,是島上保留最完整的元代寺廟之一。
天安寺地處琅岐島白雲山北麓,金砂村蓮花潭邊。依山臨海,風光秀麗.晦景宜人,佔有「小南普陀」之稱。天安寺傳說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至今已有800餘年歷史,歲月流逝,滄桑巨變,古剎幾經興廢。修復後的天安寺背白雲山而立,雄偉壯觀,呈現南國佛教叢林風光特色,有蓮花岩、神鷹岩、觀音井、七爺帽等古跡,是琅岐旅遊景點之一。
琅岐島概括
一、自然環境
琅岐鎮地處閩江入海口,系閩江口的一個島嶼。閩江環於三面,東與馬祖列島隔海相望,相距18海里,西面隔江與亭江鎮毗鄰,南面出琅岐大橋與長樂市猴嶼鎮接壤,北面與連江琯頭鎮粗蘆島、壺江對峙。距福州市區40公里、馬尾區20公里、福州長樂國際機場25公里、松下深水碼頭35公里、福廈高速公路25公里、台灣基隆146海里。全島總面積9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55平方公里,灘塗面積37平方公里;島東西長15.3公里,南北寬8.1公里;海岸線長30公里。島中部為丘陵地,四周為平原,海拔最高的白雲山為275米,其次為九龍山海拔255米。環島海堤42公里,其中萬畝片海堤20公里。境內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2℃,無霜期360天,日平均氣溫19℃,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受潮汐影響,潮水落差6米,最大潮水達羅零6.8米,每年有影響的台風平均2~3次,風力最大達12級。島東部靠海為鹹水,潮流暢通,餌料豐富,適合海水、灘塗養殖。島西部沙蘆口為淡水,從雁行江注入,日進水150萬立方米,供島內人畜、農業灌溉用水;島上地下水資源豐富,水井尤多,可供生活用水。
二、建置沿革
琅岐島古稱「琅琦島」、「琅琦山」、「嘉登島」,因劉姓人家較早遷居島上,俗稱「劉岐」。唐代屬閩縣晉安鄉海畔里。宋代屬閩縣晉安東鄉,里名不變。元代,海畔里與海曲里(壺江、川石島,現屬連江縣琯頭鎮)合並為嘉登海曲里。明代,改為嘉登里。清代,為閩縣東南二區嘉嶼區。民國23年(1934年)屬閩侯縣四區;民國24年改屬閩侯縣二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8月17日琅岐設閩江口軍民辦事處。同年12月琅岐屬閩侯縣二區。1954年11月,二區轄閩琅鎮和衙前、三平、吳庄、海嶼、雲龍、金砂、鳳窩、龍台、公婆等鄉。1956年6月,琅岐劃歸連江縣,同年,10月又劃歸閩侯縣。1958年8月,琅岐拆區並鄉,改為琅岐鎮;同年11月成立琅岐人民公社。1961年11月,琅岐由閩侯縣劃入福州市郊區。1963年6月,琅岐設區公所,轄10個人民公社、36個生產大隊。1970年,琅岐從福州市郊區劃入連江縣。1975年12月,從連江縣劃歸福州市郊區。1984年,琅岐人民公社改為琅岐鄉。1991年10月,琅岐鄉改為琅岐鎮,轄9個管理區,39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1995年11月,琅岐鎮劃入福州市馬尾區。
1997年,琅岐鎮轄26個村委會(農旗、光輝、星輝、光明、勤耕、群星、星光、紅光、紅星、勞豐、勞光、爭豐、樂村、建光、勞團、東紅、榮光、吳庄、海嶼、雲龍、龍台、後水、院前、南兜、董安、鳳窩)和1個居民委員會(閩琅居委會),全鎮人口7.23萬人。
三、海島建設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琅岐鎮加快海島建設。「七五」期間,海島建設總投資1530萬元,先後完成人畜飲水等建設工程。1991年以來,繼續投資2億元,作為島上基礎設施建設和市政建設。到1997年底,建有一座11萬伏變電站,日供水1萬噸的自來水廠及6個自來水供水站;建有萬門程式控制電話模塊局,已開通9240門程式控制電話。開辟商業街750米,拓寬改造舊街1000多米。全島人均住房面積24平方米。
琅岐島江海通津,水陸交通便捷。琅岐港為閩江下游三大港口(福州港、馬尾港、琅岐港)之一,為閩江門戶港口。江闊港深,不凍不淤,為良好避風港和對外通商口岸,島西北部江岸可建2萬噸泊位的碼頭,利於對外、對台通商。島西部新道建有300噸輪渡滾裝碼頭,與104國道接連。島南面建有福州琅岐大橋及接線公路,與長樂國際機場、松下深水碼頭、福廈高速公路接軌。建成環島水泥路及江濱水泥路、度假村公路等綠色通道。已開辟琅岐至福州40路班車,輪渡碼頭(東岐)至福州36路班車,琅岐至福州中巴車站,長樂金峰至連江縣城,以及閩東至閩南的車輛多由琅岐島過境,陸上交通四通八達。島上設有閩江下游航管站,福州至琅岐的班船、快艇以及福州至連江粗蘆島的班船均在琅岐客運碼頭靠泊。全鎮有運輸單位5家,大小貨運船隻200多艘,農用運輸汽車100多輛,貨車10餘輛,還有中巴、小汽車、的士100多輛。
琅岐島為濱海生態旅遊區。有龍鼓海濱度假村的夏威夷四季會議度假中心、金雞花園、琅岐會議接待中心、金雞遊艇碼頭、園元山莊、電信培訓中心、郵政培訓中心等賓館、別墅。旅遊景點有:白雲寺、天竺寺、南山寺、天安寺、金牌山古炮台遺址、天後宮、泰山廟、昭烈王廟、尚書墓,以及朱、董、江、陳氏宗祠,還有度假村的硯池湖、古樸樹林、金雞、白猴以及濱海田園風光的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如綠豐、萬葉園、鑫泰盛四季果園等。
四、經濟發展
琅岐島是傳統農業區。農業以養殖業、種植業、加工業為主,農產品有稻米、甘薯、柑橘、無公害蔬菜、西瓜、葡萄、枇杷、甜瓜、蓮藕、鴨蛋、牛奶、水禽、縊蟶、文蛤、紅鱘、蘆蝦、螃蟹、淡水魚等。鄉鎮企業主要是機磚、汽車裝潢、農產品加工、冷凍廠、冰廠、建築、手套出口加工、台甲草編等。在農業產業中,種植業約佔50%,畜牧業佔20.5%,漁業佔29%,林業佔0.5%。島上九龍山高嶺土蘊存量500萬噸,已部分開采。琅岐島自古以來就是閩江口農副產品集散地,市場繁榮。全鎮現有農貿市場12個,總面積3850平方米,商業戶805戶,年集市貿易成交額9850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7830萬元。琅岐「雙圈牌」出口磚曾榮獲農業部部優產品稱號,琅岐台甲草編參加北京國慶十周年展覽,受到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贊揚。琅岐味蛋出口日本、新加坡,琅岐葡萄被評為優質綠色產品,琅岐西瓜在歷次質量評比中均名列前茅。琅岐作為「禽蛋之鄉」被列入全國《名都、名鄉、名號》一書,1988年琅岐跨入全省億元鄉、1990年跨入全省科技示範鄉、1996年跨入全省小康鎮的行列。1997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達8.18億元,比增22%,工農業總產值3.9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63億元,農業總產值1.34億元。村鎮企業總收入2.1億元,出口交貨總值4327萬元,鎮財政收入169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405元。提供蔬菜4.5萬噸,生豬出欄4.05萬頭,家禽出欄188萬只,蛋品上市5905噸,水產品上市8296噸,牛奶上市2804噸,水果上市11905噸。
五、文教事業
進入20世紀90年代,琅岐鎮文教衛生事業蓬勃發展。1997年,全鎮有琅岐中學、金砂中學、龍山中學、海雲中學4所中學,其中琅岐中學為完全中學。還有1所福州私立章英學校(為九年制學校),小學15所,其中有中心小學3所。幼兒園12所,其中私立欣貝幼兒園1所,為福州市實驗幼兒園。建有學生勞動教育基地。全島在校中學生4963人、小學生8791多人,教職員工662人,幼兒保教人員80人。全鎮有影劇院4家(鎮文化宮、紅旗影劇院、雲龍影劇院、金砂影劇院),有文化中心站、文技校、退休老幹部活動中心,村「老人之家」35所,敬老院1所,小公園6處,鎮衛生院2所,村衛生所10所,卡拉OK歌舞廳6家,旱冰場3所,業余閩劇團1個,十番樂隊5班,管弦樂隊2班。群眾文化生活有閩劇、肩頭戲、高蹺、評話、伬唱、舞龍燈、舞獅、龍舟、陸地行舟、腰鼓、歌舞、詩會、盤詩、燈謎、象棋、攝影、錄像、琴、劍、書、畫等,編有《琅岐民間文學三集成》。
六、人文景觀
琅岐島早在南北朝時就有人煙。唐辟海陬,宋稠廬宇,明標宦績,清振科名,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島。島上人文薈萃,名勝古跡眾多。歷史上中進士、舉人的有40多人。宋明時期,出過3位尚書:宋朝參知政事、禮部尚書林存,兵部尚書王祖道,明代禮部尚書陳文肅。還有貴州左布政使董和、戶部郎中江文沛、韶州司馬董廷欽、工部員外郎董養河,清代川東兵備道陳燮,民國海軍中將任光宇、北京高等法庭庭長翁敬棠,民革福建主委、福建省政協副主席劉通等。琅岐已公布的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金牌炮台、衙前陳氏宗祠、董廷欽墓(附屬文物下岐董氏宗祠)。已開放的寺廟有:白雲寺、天安寺、南山寺、天竺寺、下岐天後宮、海嶼天後宮,基督教堂有村前里堂、海嶼堂及金砂、鳳窩、雲龍等基督教活動點。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義大利茂麗財團、日本東帝士財團、台灣羽田財團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曾先後到琅岐考察。1994年7月19日,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決定在琅岐建設現代化蔬菜副食品基地和具有田園風光特色的旅遊休閑度假區;隨後,琅岐又成為海峽兩岸(福州)農業合作實驗區。
琅岐進島小手冊
(一)進島路線:
1、自駕車從倉山到從長樂(或從馬尾上青洲大橋到長樂),至猴嶼過琅岐大橋後一直向右走直到龍鼓度假村。以南門兜出發為准,到度假村要60-70分鍾,路程比走輪渡的路線多10公里左右。這條路線的特點是時間有保障。而且在長樂地段沿江濱開車,沿途有不少小公園,還有金剛腿公園。路上風景較好。走長樂線路還有一個注意點,就是走普通公路,可以省下高速公路費,時間也差不多,但是要經過城門地段,交通比較混亂。如果是傍晚或晚上我建議走高速,交10元高速費用。但開車放心。(推薦指數:五星)
2、自駕車從五里亭到馬尾,往連江方向走,到東岐碼頭(在亭江與連江琯頭之間),車程30-35分鍾,輪渡基本上是30分鍾一班(周未會快一點,估計20分鍾一班,晚上末班渡是從琅岐21點開出,東岐碼頭21點15分回航。此後為加班渡,每渡好象為100元),航程大約10分鍾,小轎車過渡費為10元/輛。從碼頭到度假村的車程大約是20分鍾。這條線路的特點是,開車人不累。到了渡口就可以歇一下,而且看到渡口江水,度假的氣氛就出來了。不過自駕的新司機要小心上輪渡,不然容易打滑或刮到底盤..總時間要70-85分鍾。耗時與方案一差不多。這兩種方式是最快捷、方便的,但經濟指數不高。(推薦指數:五星)
註:自駕車的朋友請注意,琅岐沒有正規的汽油加油站(0號柴油加油站在鎮中心的厝頭尾),但在琅岐大橋往潭頭方向 2 公里左右有一中石化的加油站,只有93號汽油和0號柴油(21點後就歇業了)
3、從五里亭的琅岐中巴站(腫瘤醫院斜對面)坐到琅岐的直達中巴班車,每人要11元左右,直達琅岐鎮中心,大約15到20分鍾一班。到鎮中心(請在福榕酒家門口下車)後,從面的到龍鼓度假村,每人3元左右,耗時20分鍾。總路程大約在1小時30分至2個小時間,耗資15元左右。這個方案比較省事,方便,快捷,經濟。(推薦指數:四星半)
4、從茶亭公園坐40路直達琅岐渡假村,車費估計在12元左右。一天4班(開車時間為:6:30、9:00、13:00、15:00)。這個方案比較省心,方便,也比較經濟。但車速慢,中途常上下車,估計花時在2個小時-3個小時之間,而且班次也不多,推薦不趕時間的朋友。(推薦指數:四星)
5、在五里亭的琅岐中巴站外坐普桑的士(黑色的,掛閩AT牌),到東岐碼頭10元,耗時35分鍾,非常快捷,也比較經濟。只是有時司機要拼成4個乘客才走,如果你趕時間,包車是50元。至東岐後,坐輪渡或小渡船(浪大的話,顛得歷害,會暈船的建議不要坐),大約30分鍾一班,過渡費為2元/人,航程在8-10分鍾。然後從面的進島,去鎮中心2元/人,去渡假村5元(你說是東方學院的學生可以講到3元)。還有就是坐摩的,這個極不安全,強烈建議不要坐,我有個親戚就坐摩的摔傷,司機跑了。(推薦指數:四星)
6、從南公園汽車南站、三橋汽車站、五里亭至鼓山沿線任何車站坐福州至連江的中巴客車到東岐碼頭,車費5-6元,車速快,車次密,大約5-10分鍾一班,方便快捷;到東岐碼頭後,進島方案同方案5。(推薦指數:四星)
7、從茶亭公園坐36路車到達東岐碼頭(終點站),也可在閩都至鼓山沿線車站上車,車費6元左右,大約30分鍾一班,相對車速慢點;到東岐碼頭後,進島方案同方案5。(推薦指數:三星)
6、在台江客輪碼頭坐船去琅岐,現在這條航線不知停了沒有,這個基本沒人選擇,估計這條航線順流大約是1個半小時,逆流大約要2個半小時,如果沒有游過閩江的外地遊客,沿途可當閩江一日游。(推薦指數:一星)
(二)住宿:
高檔:是金雞別墅最低600元,5個房間,9張床,其中一張雙人大床;二廳,可打麻將檯球'有露天卡拉OK及游泳池(另收費),有條件建議自帶麻將。可觀江海。(去年有營業,今年不知怎麼樣了)
中檔的:望江樓(在沙灘邊上),標間以前是130左右,現在不知多少維,這里旺季餐廳有開業,比較貴;華明樓(在山上,有游泳池)、怡輝樓(在小山上,觀海較好),價格不清,估計與望江樓差不多;還有海威大酒店(在望江樓隔壁、金雞沙灘邊上)價位估計與望江樓差不多;國元酒店,算是琅岐最好的酒店了,當然也貴,最近不知有沒有營業了;還有一些私人的小別墅,如江東樓也有對外營業,價格不清。
低檔的:就是回鎮上住邊盛或金榕旅舍,標間在100元左右
無檔的:自己買張草席,躺在沙灘上看星星(我喜歡這樣,搞過幾次呢)。也可以在江邊租個帳篷。
有時間,我會補一下,遊玩線路和飲食特產
祝您旅途愉快.琅岐人民歡迎您的再次光臨琅岐島
琅岐過年游神視頻 http://v.sogou.com/v?query=%C0%C5%E1%AA%D3%CE%C9%F1&typemask=6&p=&dp=&w=06009900&_asf=v.sogou.com&_ast=1217347369&dr=
琅岐地圖:http://www.0591.gov.cn/lqjjq.asp?AreaID=8
⑩ 四川中路213號怎麼去,義大利簽證中心的地址,地圖
公交線路:49路,全程約2.0公里
1、從上海市步行約360米,到達人民廣場(福州路)站
2、乘坐49路,經過2站, 到達漢口路江西中路站
3、步行約160米,到達四川中路2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