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義大利開始建造兩棲攻擊艦,中國在這一領域完全沒有
兩棲攻擊艦,或也稱為兩棲突擊艦:它的兩棲就是能夠搭載飛機和運輸坦克、登陸部隊等陸戰力量,所以它的內部設計異於航母,很多空間用於裝備登陸力量。它是一種用來在敵方沿海地區進行兩棲作戰時,在戰線後方提供空中與水面支援的軍艦,可以提供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在海軍的地位僅次於航空母艦。
7月12日,義大利開始建造自己的第一代兩棲攻擊艦,也就是第里雅斯特級。不要輕視這種兩棲艦,這種兩棲攻擊艦的排水量超過33000噸。超過了法國的西北風級,甚至接近法國戴高樂號航母的水平。但認真的說,在兩棲攻擊艦方面,中國至今還是一片空白。
中國海軍目前正處於快速發展期,航母、萬噸驅逐艦、綜合補給艦、船塢登陸艦都在陸續建造中。但是在兩棲攻擊艦領域,我們至今還是一片空白。雖然從很早之前就傳說要建造兩棲攻擊艦,但是一直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不過根據現在的情況來看,中國也即將發展自己的兩棲攻擊艦。作為兩棲攻擊艦,如果噸位不超過2萬噸,則大大影響自己的綜合戰鬥力。預計中國雖然不會發展美國那樣5萬噸級的兩棲艦,但發展3萬噸級的兩棲艦可能性很大。也就是說,在噸位上與義大利的第里雅斯特級差不多。不過,中國自然也不會只建造1艘。中國071型船塢登陸艦已經建造了6艘,而且還在建造。相信發展兩棲攻擊艦,數量也不會太少。
在第二次中東戰爭開啟了直升機運用在兩棲作戰上的先例。而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海軍出現了「垂直登陸」、「超視距登陸」和「均衡裝載」等多種兩棲作戰新概念,這些概念的核心是利用直升機、氣墊登陸艇等裝備搭載人員和物資在對方雷達系統視距之外發起攻擊,這樣就避免了兩棲艦艇直接暴露在對方的火力之下,但是這樣會導致兩棲裝備的增多,進一步導致編隊艦艇數量的增加,所以美軍需要重新設計一款可同時操作直升機以及登陸艇進行兩棲作戰的船隻的新型兩棲戰艦艇,這便是兩棲攻擊艦出現的背景。除了運輸直升機以外,垂直起降戰斗機以及攻擊直升機也在日後納入兩棲攻擊艦的編制並提供兩棲作戰的掩護和支援作用。美國海軍是目前全球擁有最多兩棲攻擊艦的國家。
『貳』 義大利11號是誰(以前的)
迪諾-巴喬
1998年世界盃和1996年歐洲杯,義大利11號都是迪諾·巴喬,他是個很有技術天賦的中場,不算特別耀眼,但一直在國家隊有穩定的位置。他代表國家隊出場60場,進球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