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家在青島,想去義大利移民,哪個城市氣候比較相近
義大利是地中海氣候,夏季乾熱,冬季濕冷。但因為國家比較狹長,一個國家裡也有不同。總的來說北邊氣候會比較好吧,南部相對就比較熱了。青島新僑移民的顧問告訴我,艾比利亞區和倫巴第區的氣候都跟山東省挺像的,而且這兩個區經濟都很好,很適宜生活。倫巴第區有米蘭,是最大的城市;艾比利亞區的帕爾馬、博洛尼亞生活起來都很舒適的,而且博洛尼亞有大面積的平原,地形跟山東也挺像。
希望能幫到你~拜託採納喲~~~~~
B. 義大利算強國嗎,為什麼它在全球的的影響力那麼大
義大利肯定是屬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了,至於算不算強國,要看和誰比,在全世界來說,義大利的實力肯定是算比較強大的了,只是面積不夠大,因為義大利生產的不少時尚品牌在全世界都有著很高的地位,而且義大利歷史悠久,是著名的文明古國,所以義大利在全球影響力很大。
所以說義大利這座國家可以說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了,義大利的建築文化藝術也在全世界享有出色的聲譽,論藝術這一塊沒有國家能比得過義大利,義大利的人均收入和科技實力也是很強的,所以說它毫無疑問是一座實打實的發達強國。
C. 哪個省面積與人口相當於義大利
咱們國家的人口面積和圖,那個省面積和人口相當於義大利的,嗯,有山東,湖南。
D. 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好還是義大利的帕維亞大學,熱那亞
帕維亞是一所很好的研究型大學,是伏特的母校。但在中國知名度不高。熱那亞是港口城市,熱那亞大學造船專業很有特色,外國學生也不少。義大利教育資源比較平均,公立大學之間相差不會太大。對中國來說博大,米理知名度還高一點,帕維亞,熱那亞之類就沒人知道了。
根據考慮學術聲譽,師生比,僱主聲譽,教師平均引用得分,國際教師比例,國際學生比例的QS排名(英),武漢200—300,山東、Pavia500-600,Genoa700-800。根據學術聲譽、畢業率和新生返校率、師資力量、新生水平、經濟實力、畢業率表現、校友捐贈的USnews排名(美),Pavia200-300,武漢、Genoa300-400,山東400。根據考慮教學,研究,知識轉移和國際視野的Times排名(英)Pavia300-400,武漢、Genoa400-500,山東500-600。
這些中國高校師生比例較義大利高校師生比好。論文引用可能比較多,因為中國人多。經濟實力可能也比較強,因為中國錢多。中國學校佔地面積,硬體設施好,樓房比較新。中國大學生源也好,這是考慮到中國人多又有高考千里挑一,外國學校寬進嚴出的問題。我們的新生保留率也高,因為在義大利大學之間可以轉學,有可能第一年在帕維亞的學生第二年申請轉去米蘭理工了,而在中國你第一年在武漢大學第二年申請轉去清華就有點扯了。所以某種程度上講我們的大學可以勝之不武。
綜合起來中國這兩所大學跟義大利那兩所大學相差不大。
問題是中國學生考二表的水平都能去那裡頂尖大學,能畢業出來實力也變得不錯了。尤其到外國你是國際學生,有些大學很願意收國際生,就像外國人進清華門檻也低。
其實看大學實力最好是分專業看,因為「偏科」大學太多。義大利音樂美術設計不錯,綜合類大學在歐洲一般般吧。
E. 義大利的領土面積和我國哪個省的面積差不多
義大利30.13萬平方公里
相當於兩個山東省/山西省/遼寧省15萬平方公里
F. 西班牙 義大利 法國 韓國那個最強都是發達國家嗎
是發達國家。
法國比較強,一直是歐洲傳統強國。但是不如英國,德國。
私人比較喜歡德國。
G. 義大利到底強在哪裡為何它能躋身西方七國行列
所謂的西方七國就是由七個非常發達的國家組成的一個聯盟,這些國家主要是為經濟、政治協調而召開相關會議,現在的西方七國分別是日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和加拿大這七個國家。對於義大利這個國家加入西方七國可能有人會產生疑問,但是義大利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工業基礎上都是位於世界前列的,再加上義大利在西方發達國家中的排名也是很靠前的。
對於義大利的平民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可以看出,他們是真的懶,所以導致現在的德國和法國都不待見義大利。雖然現在的德國、法國與義大利之間都是相互嫌棄的,但是這也改變不了義大利實力強大的現實。
H. 現在義大利和西班牙哪個國家更發達
就從一開始的資本的發展來看,義大利都要快於西班牙,發展水平要高很多,,,我們可以看到西班牙一直拖累於腐朽的封建制度和海外殖民地,而沒有好的條件去發展資本主義,,,義大利則是資本主義的搖籃。。。。。 就現在經濟·政治發展的趨勢而言, 個人認為西班牙的前景要好於義大利:1 義大利南北發展程度不一樣,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南北的分化的趨勢越來越強,導致政治的不穩定。 2 在農業越來越具有戰略地位的時候,西班牙的農業大國更有決定意義, 3 西班牙扼有地中海出口, 占據戰略要道,有利於提高西班牙的戰略地位和影響力 4 隨著拉美的興起,西班牙文化必將隨之興起,文化力要壓過義大利,5
I. 義大利是發達國家嗎
義大利是歐洲第四大經濟體,三大支柱產業是:石化、汽車機械、金融保險。
義大利的金融業早在1850年代就已經起步,主要服務於當地的傳統商業貿易和手工業。在歷史上,義大利是地中海的傳統貿易大國,是歐洲最早富裕起來的地區。只是那時候的工業仍然停留在手工業層次,產品以皮具、服裝、工藝品為主,未能發展起現代化的大工業。
義大利北部平原地區得益於與法國、瑞士的商業聯系,工業化在1900-1930年代開始。應該說,那個時候的義大利版工業革命還是開展的有聲有色的,盡管時間上比德國要晚一些,但是和北歐的瑞典相比,並不遜色。
一百年過去了,瑞典發展成了歐洲最發達的經濟體,義大利卻漸漸落伍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最大的原因,或許是二戰之後的經濟國有化。在歐洲的工業國中,義大利和法國是國有企業比重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義大利的三大工業集團,埃尼石化和芬梅卡尼卡都是國營企業。國營企業的經濟效率和競爭力要低於私營企業,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菲亞特126p
如今,義大利最大的工業集團菲亞特汽車,在競爭激烈的世界市場上正陷入困境。菲亞特的沒落,和法國標致雪鐵龍的問題是一樣的:傳統大工業消費品,價格決定一切,在人力成本高企的情況下,只有規模才能降低成本。全球的汽車企業,或許最終只會剩下3-5個玩家,規模相對較小的菲亞特,命運並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義大利的奢侈品產業一直以來享有盛譽,包括服裝、皮具和跑車。這些服務於金字塔尖富豪階層的產業,雖然利潤驚人,但是市場規模並不大。如果只是一個小地方,可以致富,但是作為一個擁有六千萬人口的中等大國,顯然不夠。在世界三大奢侈品牌發源地中,瑞士和法國都有經過整合的奢侈品企業集團,但是義大利卻沒有。這是義大利工業競爭力相對較弱的一個縮影。
義大利之所以被稱為是半個發達國家,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個工業化斷裂了的國家。北部的平原地區,米蘭、威尼斯、都靈、熱那亞、佛羅倫薩等地,從文藝復興以來,就是工商業繁榮的地區,甚至可以說是歐洲最早的手工業革命中心。這些繁榮的手工業,奠定了今日義大利奢侈品業的深厚底蘊。
但是南部的義大利,首都羅馬以南,卻是一片未經工業化熏陶的農業經濟地帶。在農業時代,這片地區曾經是輝煌的羅馬帝國的中心,羅馬、那不勒斯、西西里島,曾經述說過多少傳說與滄桑。在地理資源上,扼守地中海要道,漫長的海岸線,港口密布,可以說相當優越。
J. 瑞典、法國和義大利哪個國家最發達、最富裕
這三個各有長短。富裕角度來說比較明顯,是瑞典,法國,義大利。
瑞典、瑞士、挪威等這些國家老百姓比美國人都富裕多了,簡直是天上人間的生活;其次是法國,法國是世界唯一絕大多數企業和工人在夏天休假四五個月以上的,這在世界上是不可想像的,可見法國人小日子過得也不用說。 義大利雖然是名牌的家鄉,但很多都不是義大利的,而且生活成本也很高……
再綜合發達程度來看的話,最好的應該是法國,瑞典,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