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歐洲強國法國和義大利,為何一直搞不好關系
歷史的因素造成了義大利和法國的關系一直不好。法國和義大利在很多方面是競爭的關系,但是又不能讓法國太強,不允許太強的勢力存在,其中由於德國在其中制衡,導致義大利和法國矛盾不斷。
法國和義大利的關系也是非常的非常的微妙的,在有競爭也有很多的合作。英國需要幫助法國,但是又不能讓法國太強,英國的策略是支持孤立法國。且其中有德國和英國勢力介入。
❷ 解釋一下當年義大利足壇電話門丑聞
義大利電話門事件始末
「和梅西納的比賽給我安排孔索羅和巴塔利亞。」
「是的,我已經安排了。」「和利沃諾的比賽呢?羅基?」「羅基去利沃諾,沒有問題。」
自2004年8月開始後的48天內,都靈檢察官瓜里涅羅經司法部門授權竊
聽了尤文圖斯總經理莫吉的電話,以上只是電話記錄的一個片斷,聽上去莫吉似乎在向下屬布置任務,然而電話的另一頭卻是前義大利足協裁判指派員帕伊雷托。電話門進行時
5月2日《米蘭體育報》披露尤文總經理莫吉在2004-2005賽季與裁判指派員帕伊雷托的電話交談內容,其中,莫吉數次通過操縱帕伊雷托指定裁判人選。5月5日帕伊雷托否認媒體的報道內容。5月7日尤文圖斯主場2比1戰勝帕勒莫,在聯賽還剩一輪時,領先第二名AC米蘭3分。
5月8日義大利足協主席卡拉羅宣布辭職。
5月10日丑聞的另一主角足協副主席馬濟尼也宣布辭職。
5月11日尤文俱樂部首席執行官吉拉烏多涉嫌造假賬。
5月12日尤文董事會包括吉拉烏多、莫吉在內的6人集體辭職。
5月12日義大利軍警進入足協進行調查。尤文圖斯門將布馮等人涉嫌賭球。5月13日《共和報》報道,2004-2005賽季18場意甲聯賽受到調查,而其中尤文圖斯有12場比賽涉嫌利用裁判取得了有利尤文的結果。5月13日與丑聞有關的義大利裁判德桑蒂斯被取消執法德國世界盃的資格。
電話門丑聞主要角色領銜主演———莫吉(前尤文總經理)主演———吉拉烏多(前尤文首席執行官)馬濟尼(前意足協副主席)卡拉羅(前意足協主席)帕伊雷托(前意足協裁判指派員)貝爾加莫(前意足協裁判指派員)
「電話門」丑聞10餘天後,已經波及到無法想像的廣度和高度,現在的義大利足壇,到處是一片狼藉。5月14日晚,意甲進行了最後一輪比賽,尤文圖斯在中立場地波瀾不驚地2∶0擊敗雷吉納,奪得本隊歷史上第29座聯賽獎杯。這第29個冠軍為這個賽季畫上了句號,也為尤文圖斯的一個時代畫上了句號,俱樂部總經理莫吉昨天凌晨宣布了辭職的決定,今天尤文圖斯官方可能會宣布副主席貝特加的離職。
在冠軍之後,等待尤文圖斯的是一場暴風雨,以及一次巨大的變動,不僅如此,「電話門事件」從尤文開始,牽涉到9傢俱樂部,甚至還有可能帶出賭球假球案,義大利足壇正遭遇空前的強烈地震。尤文管理層集體辭職
上周日,尤文剛剛奪得聯賽冠軍,莫吉便在接受義大利天空台采訪時宣布:「我需要告訴大家,在周一,我將辭去尤文圖斯總經理的職務,而且永遠退出足球界,我沒有力氣和慾望繼續下去了,那些人謀殺了我的靈魂,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法律捍衛自己。」
尤文圖斯副主席貝特加暫時沒有接受采訪,他可能也會和莫吉一起離開尤文圖斯的領導層,真正引人關注的是首席執行官吉拉烏多的命運,這位理財高手也捲入了做假賬的丑聞中,關於他是否會離開尤文圖斯眾說紛紜。
上周四,主席斯特文斯率領除三巨頭以外的8個董事集體辭職,實際上架空了以吉拉烏多為首的董事集團。6月29日,尤文幕後股東的股東大會將選出新董事會,尤文俱樂部才能走入正軌,目前階段,尤文所有事宜都交給最大股東 I fil集團處理。
尤文很可能降級電話門事件的嚴重性和涉隊之多史無前例,以1980年賭球案和去年熱那亞假球僅有的兩個單項前例來看,如果尤文目前罪名全部成立,最低限度會像上賽季乙級的威尼斯一樣被勒令降到所在聯賽的最後一名,也就是降級,還要罰3分。這還是最輕的,重則可能被降到丙1級。這意味著尤文至少兩年內不能參加歐洲比賽,除非在本國杯賽奪冠。上賽季的聯賽冠軍將肯定被取消,本賽季剛剛奪取的聯賽冠軍,也可能被取消,收回的冠軍不再發給任何一支球隊,即意甲這兩年冠軍空缺。1927年有過先例,把都靈的冠軍收回,再沒發給別人。
拉齊奧、佛羅倫薩兩隊涉案的直接是各自的主席,這一點比尤文還嚴重,也參與了部分比賽的作假,處罰結果也可能像尤文第一種方案:罰分降級。如此,意甲歐戰球隊因此產生變化,如尤文、佛羅、拉齊奧降級的話,歐足聯會重新作個意甲排名,順次往後推,羅馬和切沃將參加下賽季冠軍杯,帕爾瑪和恩波利中的一個與巴勒莫、利沃諾一起參加聯盟杯,6月28日為冠軍杯抽簽,此日前要決定結果。意甲聯賽推遲改制
義大利足協也可能藉此機會,把意甲調回18支球隊,鑒於20支球隊的兩個賽季混亂不堪。而在「假比賽」中被坑害的球隊,將得不到任何補償。如果所有事情在8月中旬不能得到具體解決,下賽季原定8月27日開賽的意甲時間會推遲一點,因為10到15天前需要做出日程。降級豪門的球員,必須遵守各自的合同,不能因為降級就走人,只有28歲以上的球員能得到歐足聯保護。
涉案個人會有什麼後果?法律和體育兩方面分開,只看體育方面,俱樂部領導可能被除名,或者停賽3個月至5年不等。裁判將被足協除名,永不翻身。根據義大利的現行法律,一旦莫吉等人的罪名成立,他們將被檢察院以體育欺詐罪起訴,等待他們的將是今後數年的牢獄之災。
鏈接1
電話門事件簡介
5月4日,《米蘭體育報》刊登了都靈檢察院暗中調查的最近幾年莫吉與意甲裁判指定員之間的電話內容,令人觸目驚心!
電話竊聽爆出後,飛速蔓延,涉及領域和由此引發的各種調查嘆為觀止。目前正在進行的調查主要是4方面:第一,以莫吉、吉拉烏多、馬茲尼為核心,貝爾加莫、帕伊雷托、德桑蒂斯等裁判為幫凶的「莫吉系統」,操縱主裁和邊裁的選用,控制包括10支甲乙級球隊在內的比賽結果,涉嫌的竟有米蘭、佛羅倫薩、拉齊奧等著名球隊;第二, G EA,這是第一個事件的延伸,主要是莫吉父子依靠「系統」的強權和對很多球隊的幫助,操縱轉會;第三,尤文俱樂部的假賬,主要是2002年,要對布馮、布里奇等轉會做出解釋;第四,尤文球員賭球。
上述4個調查,有羅馬、都靈、那不勒斯、帕爾瑪4家檢察院介入,體育方面由義大利足協負責。被調查的人不計其數,僅那不勒斯法院傳喚的就有41人。原足協高層卡拉羅、馬茲尼、貝爾加莫、帕伊雷托,裁判協會主席拉內塞,尤文、佛羅、拉齊奧俱樂部的高層領導,裁判數十人,經紀人、球員、記者、政府高層全都在列。
目前的後果是足協幾近崩潰,只剩阿巴特一人扛著,義大利征戰世界盃遭受影響;尤文董事會完全崩潰,內部劇烈動盪,等待股東大會決定新董事會;德桑蒂斯不能執法世界盃,義大利裁判形象遭毀滅性打擊。(黃進)
鏈接2
19場涉假比賽
義大利多家媒體近日報道,那不勒斯檢察機構調查的19場涉嫌被操縱的意甲比賽浮出水面。此次涉案的19場意甲「疑問球」全部發生在2004—2005賽季,義大利天空電視台准備在近幾天內將這些比賽的錄像一一回放。在被調查的19場比賽中,8場比賽與尤文圖斯有關,賽季中後期3場 A C米蘭的比賽也在其列,除了北方兩大豪門之外,羅馬、拉齊奧、佛羅倫薩等隊均不同程度與疑問球有染。以下為涉嫌被操縱的04—05賽季19場意甲聯賽:第10輪:雷吉納2比1尤文圖斯;第11輪:尤文圖斯1比0佛羅倫薩;第12輪:萊切0比1尤文圖斯;第14輪:尤文圖斯2比1拉齊奧、佛羅倫薩1比0博羅尼亞;第15輪:博羅尼亞0比1尤文圖斯;第24輪:尤文圖斯2比1烏迪內斯;第25輪:切沃0比1拉齊奧;第26輪:拉齊奧2比0帕爾瑪;第27輪:羅馬1比2尤文圖斯;第30輪:佛羅倫薩3比3尤文圖斯、 A C米蘭1比1布雷西亞;第31輪:博羅尼亞1比2拉齊奧、錫耶納2比1 AC米蘭;第32輪: A C米蘭1比0切沃;第35輪:切沃1比2佛羅倫薩、利沃諾3比6錫耶納;第37輪:拉齊奧1比1佛羅倫薩;第38輪:萊切3比3帕爾瑪。除此之外,乙級聯賽04—05賽季第38輪阿雷佐1比0擊敗薩勒尼塔納的比賽也被列入被調查行列中。(黃進)
鏈接3
布馮涉嫌賭球
都靈和帕爾瑪法院經過長期電話竊聽,發現尤文4個球員參與賭球,分別是門將布馮、奇門蒂、前尤文球員馬雷斯卡和尤利亞諾,他們直接把錢打入流動賬戶,調查發現共有7個賬戶被使用。目前懷疑的下注比賽是上賽季杯賽,尤文被亞特蘭大淘汰,尤文客場0比2輸,主場3比3平,不符合實力對比。
帕爾瑪檢察院上周五指出,「在帕爾瑪可能存在一個私下的賭球團伙,大批量對國內外足球聯賽下注。」上周六上午9時,布馮到都靈法院接受問訊,要求解釋和涉嫌賭球其他3人的關系,盤問持續兩個半小時。13時17分,帕爾瑪法院聯合當地憲兵搜查了4個人的住所,這4人分別是前帕瑪拉特集團倉庫保管員布里尼奧里、一家網吧老闆佩利佐尼,剩下兩人還未公布身份。其中第一人———布里尼奧里和布馮是好朋友,交往了最少6年,被懷疑是連接布馮等球員和賭球團伙的中間人,組織賭球。佩利佐尼那家網吧也和布里尼奧里扯上了關系。憲兵帶走了上述4人家中的電腦、所有筆記本、一些票據,等著他們解釋這些票據的來源。最重要的證據是,兩人的私人賬戶之間常有巨額款項流通,帕爾瑪法院目前正在查布馮和布里尼奧里誰先開頭,引發賭球。
布馮以門將的嗅覺馬上做出「撲救」,他在都靈表示:「我是清白的,我想去世界盃。沒錯,我是賭球,但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我遵守規則,不去作假。」
參考資料:http://www.cpss.cn/blog/user1/18/archives/2006/205.asp
❸ 親身了解義大利的請進
我現在在義大利 雖然時間不長 只呆了4年。不過還是有些了解的,你說的黑手黨我不了解,新聞報紙也沒聽說過他們燒殺搶掠了。但是義大利的治安真心不敢恭維,多以 搶劫 偷盜 騙子為主。搶劫不常見 但是也不少。小偷嘛!呵呵,如果有人說在義大利呆幾年沒被偷過,那基本不可能,義大利的小偷手段很高超,絕對神不知鬼不覺的你的東西就不見了。小偷多以非義大利國籍或者後移民過來的 黑人 棕色人種為主 義大利人也有 但是比例相對來講稍微少些。騙子 我就不多說了。大城市多些 冒充一些慈善組織或者什麼捐錢的機構 然後騙人。這種人很多,喜歡騙國外的,這和義大利的警察不作為有關系,我周圍朋友關於失竊案件報案累計加一起也有七八例了,只有一例破案,而且等了很久很久。義大利國情就那樣 國家很窮 歐洲基本墊底 跟西班牙差不多 或者還不如。義大利的人普遍較懶,甚至有些不思進取,國民整體很懶散,國家也不是很團結。越是這樣的國家 貪污腐敗那是肯定少不了的,跟中國還是不能比,畢竟義大利是個彈丸小國。不過不管怎麼說也是個歐洲發達國家,雖然這個發達二字有點空皮囊的感覺吧,但是畢竟是歐洲,對於當地人社會福利那還是很完善的,最少不用擔心住不起房 買不起車。更不用攢錢給孩子上學給自己看病。綜合評價義大利是個很一般的國家,歐洲有很多地方比義大利強多了。但是硬要和天朝比。那真的不好比 畢竟人民生活 社會福利 真的真的比天朝強上不少
❹ 義大利真垃圾兩次大戰都沒什麼貢獻
關鍵字: 兩次世界大戰 義大利 法西斯
義大利作為帝國主義國家,它是兩次世界大戰的參與者,在激烈的戰爭中義大利軍隊屢戰屢敗,與其他國家的軍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是什麼因素導致義大利在戰爭中如此的軟弱無力,不堪一擊那。本文試圖通過對兩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自身的因素結合當時的國際環境來詮釋義大利屢戰屢敗的原因。
一、經濟因素---經濟落後,資源匱乏
現代戰爭中,能否保證戰略物資的供應是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戰略物資來源一旦枯竭,軍隊就會喪失行動能力,法西斯義大利的致命弱點,恰恰就是經濟基礎薄弱和資源的匱乏。軍事工業所需要的一切原料幾乎都要依賴進口。
20世紀初期的國際上,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早已經開始在各地的殖民擴張了,其勢力范圍迅速蔓延開來。他們掠奪大量的財富用於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此時的義大利國內真正的經濟發展區不過集中在北部極小的范圍內,南部廣大的農業區不僅人口較多,生產力水平較低,而且成了北方的銷售地,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國內的統治者不僅沒有採取措施,還把多年戰爭造成的財政困難轉嫁給勞動人民。社會動盪出現且日益加劇。義大利國內的商業自由資產階級不僅想把產品從狹隘的市場推向國際市場,更想從廣闊的海外獲得原料以發展資本主義,義大利以經濟利益為借口,開始了殖民擴張,但是義大利的經濟實力不如英、法等。義大利的致命弱點恰恰就是經濟基礎薄弱和資源匱乏,在沒有做好經濟准備便踏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必然會力不從心遭到挫折。第一次世界大戰, 義大利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在巴黎和會上, 英法等不願加強意在地中海和巴爾乾的勢力, 拒絕履行許諾。在「威爾遜總統的仲裁」會議上(奧蘭多語) , 大部分的戰利品為英法等攫去, 義大利總共獲得10 萬平方英里的土地,而英國的是250 萬, 法國的是100 萬。【1】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經濟衰退,政治混亂,中央政府近於癱瘓。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使義大利雪上加霜。義大利為了擺脫經濟上這種被動的情況,早在1937年就決定實施「自給自足計劃」但是這一計劃的實施未能縮小義大利原料生產與其他大國之間的差距,以煤炭、鋼鐵和石油等重要戰略物資的生產為例,l938年義大利僅產劣質煤148萬噸,而同年美,英、法、德四國的煤炭產量分別為4.06億噸,2.3億噸、4600萬噸和1.59億噸;當年的銅產量,義大利為237.7萬噸.美、英、法、德則分別為5000萬噸、1400萬噸,600萬噸和2300萬噸。【2】義大利的石油生產情況就更糟。l938年它僅產原油l53265噸,而平時每年消耗石油400萬噸.戰時800萬噸.所消費的石油幾乎全部都要從國外進口。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同年美國的原油產量則為1.7億噸,英、法都因逐步形成有儲量豐富的油田,因而原油產量也很高。此外,義大利的銅、鎳、鉛.錫等有色金屬資源也很缺乏。其中情況較好的銅.1938年也僅產2963噸,而同年美國的銅產量為58萬噸。【3】
原料的不足使義大利的工業化水平遠遠落後於其他歐美大國。例如,1938年,法西斯頭子墨索里尼為了實現軍隊的機械化和快速化,採取各種辦法增加汽車的產量,從而推動了義大利汽車業的發展,但仍然無法同上述國家的汽車產量相比。l939年9月1日二次大戰全面爆發時,義大利的主要戰略物資儲備己經告竭。當時,鋼材還夠用14天,煤炭只夠用50天,情況好些的鐵礦石也只夠用180天為了解決戰略資源短缺問題.
總之,到1940年6月參戰時.義大利的經濟遠沒有為戰爭做好准備.這從義大利外交部長齊亞諾的日記中可以得到證實。l940年4月7目.在義大利負責軍工生產的法瓦格羅薩將軍的陪同下,齊亞諾察看了戰略物資儲備情況。齊亞諾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我與他一起走馬觀花式地調查了我國金屬儲備情況。結果令人十分沮喪」。但更加令他不安的是法瓦格羅薩報告說.「義大利正在失去它所有的國外市場.即使動用我們少得可憐的黃金儲備也買不來我們所需要的金屬」。另外,從國內情況來看義大利的「資源極其缺乏.破銅爛鐵的收繳也已達到極限。一切都完了」。並且說,「就物資儲備而言,我們現在的處境實際上比去年9月份還要糟.現有的物資也只夠打幾個月的仗」。在聽了法瓦格羅薩的上述這番話之後,齊亞諾在日記中寫道:「我們處於這樣一種狀況,怎敢參戰呢!?」【4】義大利國內的資源匱乏,經濟基礎薄弱,在國際上與英、法等國家無法相提並論。在沒有做好准備的前提下便匆忙的參加到戰爭中這是致使義大利在戰爭中失敗的根本原因。
二、軍事因素----裝備落後,軍隊素質低下
戰略物資的缺乏和經濟的虛弱使義大利的軍事力量受到很大影響。二戰開始後,納粹德國閃電般的軍事勝利給了墨索里尼無限的希望,他將二戰視為獲得權利的良機。1940年6月,德國進攻法國,6月10日,墨索里尼不顧美國的多次警告,對英、法宣戰。意軍32個師向法軍發起了進攻,法國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當中。
雖然義大利國防大臣吹噓可以動員1000萬人.但因武器裝備不足,到1940年6月l 0日義大利參戰時,其陸軍總數僅為45萬人,編為74個二二制陸軍師。據當時任意軍總參謀長的巴多里奧元帥事後說:「法西斯義大利參戰那天,74個二二制陸軍師中。只有19個師人員滿編,武器裝備齊全」。【5】當時。步兵是義大利陸軍的主體。約占陸軍總教的80%.但其武器裝備的落後令人吃驚。士兵手中拿的還多為第一攻世界大戰時使用的9l式步槍。自動步槍雖然已開始生產,但數量極其有限。步兵的落後還表現在缺少機動車輛上。士兵按條例規定每人背負一個重達35公斤的背包.因而行進速度十分緩慢,平均每天只能前進30公里。義大利決定參戰後,步兵師開始實施所謂的「小機械化」,即給每個師配備少量汽車和自行車作為「補充裝備」。自行車用來運送背包,士兵輪流坐汽車行軍。這樣一來,行軍速度雖然略有提高.但卻增加了團隊間的矛盾,渙散了部隊的紀律。步兵師配備的主要武器裝備是:34門100毫米野炮、30門81毫朱迫擊炮.8門47毫米反坦克炮。這些火炮有相當一部分是一戰時從奧地利人手中繳獲來的。其餘部分也多半是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生產的老式部件所組裝。由此不難看出.義大利軍隊使用的大炮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戰爭的要求了。武器裝備最差的是工兵。當時工兵部從的主要裝備是功能落後的老式探照燈.士兵手中拿的就是鍬和鎬。陸軍中裝備略為好些的是那3個坦克師.總共擁有坦克1200輛。其中的近1100輛是3噸重的13輕型坦克.裝甲很薄.步槍子彈也可穿透。其最大特點是沒有安裝火炮,攜帶的主要武器是一挺機槍。士兵中有人戲稱這種早已被英法德淘汰的袖珍坦克是「胭脂盒」,也有人群之為。「沙丁魚罐頭盒」,事實上它不能用於作戰。只能作為戰時運送彈葯的輔助工具。另外有大約100輛6噸重的16中型坦克.這種坦克一時還不能開赴前線,因為其火炮瞄準器有毛病,需要檢修。當時英國坦克部隊配備的多半是13噸以上的中型坦克,由此看來這幾個坦克師也是徒有虛名。1939年格拉齊亞尼元帥被任命為陸軍總參謀長,發現陸軍裝備和作戰水平極差。墨索里尼叫他不要擔心,並且說,在戰場上陸軍不過是做做樣子,擺擺陣勢,打仗不靠陸軍。【6】義大利海軍和空軍的情況與陸軍有所不同。墨索里尼上台後十分重視擴充海軍和空軍,所以經過法西斯宣傳機器的大肆吹噓。義大利民眾認為其海空軍都是世界一流的。墨索里尼把海軍看成是實現其擴張野心的一個重要工具。他說,義大利是一個伸入地中海的半島。稱霸地中海是意的要求,負責軍工生產的法瓦格羅薩將軍說,從武器裝備情況來看,義大利只能打得起二至三個月的戰爭。【7】
三、政治因素----墨索里尼好大喜功,指揮無能
義大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之一,但它在大戰中的地位卻遠遠不及德國納粹集團甚至軍國主義的日本,義大利法西斯頭子墨索里尼野心頗大而實力有限。喜歡耀武揚威實戰能力又相當空虛,剛愎自用又少謀寡斷,墨索里尼的指揮無能是義大利戰爭失敗的重要因素。
1923年,墨索里尼確定擴張步驟,把大而弱的衣索比亞作為擴張的首要目標,叫囂必須征服埃國,以建成一個名副其實的殖民帝國。但是,直到1935年,做事猶豫不決的墨索里尼才決定作戰。10月2日,墨索里尼在威尼斯宮宣布戰爭總動員,囂張地宣稱:「我們已經忍耐了13年了……不能再忍了!」【8】裝備精良的義大利軍隊在南北兩線投入20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和大量飛機,准備一舉拿下埃國。當時的埃軍的武器只有步槍、數千挺機槍和幾百門老式輕型火炮,根本沒有坦克和能作戰的飛機。兩國實力相差懸殊。然而,事情卻超出墨索里尼預想。意軍在迅速攻佔幾個城市後,就連連受到埃國軍隊的阻擊,以至於當時意外交大臣齊亞諾都悲觀地說,「要打勝這場戰爭是不可能的。」1936年5月,瘋狂的義大利法西斯竟用瓦斯彈、芥子氣彈等化學武器,向埃國河湖和田野里傾撒毒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佔領埃國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建立了短暫的「東非帝國」。
1939年9月,納粹德國「閃電」襲擊波蘭,歐洲戰爭全面爆發。義大利先是以國內經濟困難和軍事准備不足為由,等候有利的作戰時機。還沒等墨索里尼緩過神來,納粹德國的「閃電」作戰已橫掃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1940年5月,德國軍隊迅速攻入法國並逼近巴黎。6月10日,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到,命令西方集團軍群司令翁貝托親王指揮32.5萬軍隊駐扎在意法邊界待命。17日,新組成的法國貝當政府要求停戰,希特勒邀請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會晤。墨索里尼很順利地得到法國部分割讓土地。 然而,墨索里尼覺得這樣的勝利有失尊嚴,又突然決定在停戰協議正式簽訂前的21日和22日向法軍發動閃電戰。結果,在阿爾卑斯山地區,意軍的閃電進攻非但沒有讓勢單力薄的6個法國師後退一步,反而遭到法軍迎頭痛擊,損失慘重,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傷,626人失蹤,翁貝托親王被迫宣布停戰。
1940年6月,英國20多萬遠征軍在敦刻爾克丟盔卸甲、敗退英倫三島。此時,墨索里尼認為搶奪英國非洲殖民地的時機已經到了。當時,英國軍隊的主力在歐洲,駐非洲和中東的英軍只有10多萬人,而義大利在非洲駐軍近60萬人。意軍企圖以東非的軍隊進攻英屬索馬里,控制紅海南部的出海口;以北非的軍隊進攻埃及,奪取蘇伊士運河。一旦實現目的,地中海便可能成為「新羅馬帝國的內湖」。然而,墨索里尼卻完全高估了自己。不到半年時間,駐守北非的數萬英軍憑借幾次漂亮的戰役俘虜意軍達30多萬人,包括百餘名將軍。北非戰場失利後,墨索里尼非但沒有自省,反而責備德國救援不及時,大罵「他們(德國人)應記住是他們使我們失去了一個帝國」。【9】
為了改變自己在法西斯軸心國當中的配角地位,1940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動用8.7萬兵力、163輛坦克、686門火炮和380架飛機,向希臘發起了全面進攻。可是,意軍未能達到墨索里尼的預期。11月4日,希臘政府僅集結了15個師,花了一周時間就把意軍趕出邊境。21日,墨索里尼臨時換指揮,增派14個師,發動新的一輪總攻。希軍巧妙地利用地形,頑強抗擊,意軍始終沒有扭轉敗局。墨索里尼心急如焚,一面把慘敗的責任歸罪於總參謀部,進而更換總參謀長,一面又通過希特勒要求希臘停戰。可是為時已晚,希臘軍隊已全線發動進攻,意軍死傷慘重,王牌師全部被殲,5名將軍被俘,1名將軍被打死。義大利人全都被打蒙了,他們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墨索里尼急切地跑到德國,像犯了錯誤的小學生惴惴不安地坐在希特勒面前,請求救兵。希特勒同意出兵,並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向墨索里尼傳授戰略戰術。墨索里尼回國後,仍然希望搶在德國之前靠本國的力量打敗希臘,挽回面子。他下令急征新兵,組建一支50萬人的增援部隊。1941年3月2日,他以最高統帥的身份親自督戰,但還是以失敗告終。墨索里尼怎麼也想不通,人數和武器都占優勢的義大利軍隊為什麼攻不破希臘的防線。希臘一戰進一步暴露義大利法西斯政權的虛弱和無能,也使義大利淪為軸心國集團中的二流國家,只能作「配角」隨德軍進行從屬戰。蘇德戰爭爆發後,希特勒本想「單干」。墨索里尼認為德軍必勝,如協同作戰還可以分到戰利品,於是,苦苦哀求希特勒答應意軍參加對蘇作戰。結果,派往蘇聯的22萬義大利精銳部隊同樣不堪一擊,一半士兵被打死打傷或被俘,另一半則早早就逃回義大利,各種武器損失大都達80%以上。
義大利軍隊在戰場上的連連失利使國內出現了嚴重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人民反戰和反法西斯情緒異常高漲。1943年7月25日,義大利發生政變,墨索里尼被捕,法西斯政權倒台。關押中的墨索里尼始終不承認自己的錯誤,而把失敗歸於「義大利人的軟弱」。實際上,號稱「世界上最精銳的殖民軍」的意軍屢戰屢敗的主要原因在於義大利領導人的無能。墨索里尼剛愎自用,優柔寡斷,缺乏指揮才能,不信任軍隊指揮,也不聽取作戰問題的建議與勸誡,卻常以最高統帥身份剝奪了總參謀部的軍事決定權,常突然改變軍事計劃,獨斷專行。除此之外,意軍將軍們庸碌無能,。這樣,義大利法西斯過早垮台是可想而知的。
四、民眾因素----民心士氣低落,普遍厭戰
墨索里尼認為義大利軍隊的失敗是由於「義大利人軟弱.不喜歡大膽的行動」.說「他們不是古羅馬人的後裔,而是外藉奴隸、農奴和混血兒的後代」。實際上,失敗的主要原因並不是義大利民族素質的低下.而是民心和士氣的低落.他們早已厭倦了這場戰爭。正如希臘雅典《芟斯諾斯》報所評論的耶樣:「斷言義大利軍隊不擅長打仗是不正確的。他們是往日的戰士,但或許是這場戰爭沒有激起他們的熱情。「美國國際問題專家薩姆納•韋爾斯。1939年冬曾經作為羅斯福總統的私人代表訪問羅馬。他注意到.在義大利。很少有法西斯首領。一切有影響的力量幾乎都反對戰爭。這固然主要是由於對納粹德國普遍感到恐懼和仇恨,同時也由於普遍相信.不論義大利同英國和法國的人為摩擦有多大。很大一部分輿論反對戰爭.因為他們認識到這場戰爭甚至鑄成大錯.不論誰勝誰負.義大利是都將一無所得,並會喪失一切。1940年6月10日.墨索里尼宣戰後,義大利廣大老百姓卻深最感到不安。這一夜的羅馬市內,有如已經預知了即將來臨的劫難.大街上沉靜得異平尋常,一到傍晚.家家門面緊閉,委實叫人恐怖。在阿爾巴尼亞前線與希臘軍趴作戰的義大利部隊處境悲慘,意軍鬥志消沉.士氣促落。一個被俘的義大利軍官在日記中記錄了這種狀況。這個軍官盡管是法西斯分子,但他在日記中對義大利軍事翠¤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和憎恨。他抱怨說意軍被告知希臘人都是膽小鬼,只有喝了白蘭地之後才敢打仗。部隊對外界的情況一無所知,宣傳機器聲稱意大剎軍隊正在向南斯拉夫勝利進軍.希臘已經發生了革命.但事實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一種致命的情緒逐漸地滋生開來:我們不是敵人的對手.抵擋他們是不可能的」。【10】
五、外交因素---外交立場搖擺不定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政治地圖發生了巨大變化英國失去了過去的仲裁能力,俄國十月革命使歐洲和世界出現了兩種社會制度體系的對立;由於奧匈帝國的瓦解、德國的戰敗和俄國的被排斥,傳統的歐洲大國均勢已無法重建;東方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首先沖擊了傳統殖民主義的歐洲老牌帝國;美國和日本這兩個非歐洲強國的崛起,使列強的爭霸更顯尖銳和復雜。【11】
世界正在崛起。然而,戰勝國列強在與戰敗國締結和約時卻只是利用自己經過戰爭仍然存留下來或通過戰爭而獲得的某種優勢地位,殫精竭慮地試圖建立起一種有利於自己的戰後結構,而不去考慮這種結構是否適合變化了的世界形勢。他們之間勾心鬥角,激烈爭斗:英國帶著復雜的均衡考慮,企圖維護原有的世界霸權,主宰歐洲,努力做到既削弱德國又保留一個未被肢解的德國;法國企圖爭奪歐洲領導權而迫切希望一勞永逸地解決德國問題;威爾遜的「十四點計劃」是要利用美國的經濟優勢爭奪世界領導權;義大利希望確立其在地中海周邊地區的優勢地位;日本的目標是獨佔中國,稱霸亞太。凡爾賽格局中的義大利是一個既想維護現狀又欲修正現狀的特定力量, 歐洲列強在新的一輪爭奪世界霸權與維護霸權的斗爭中都希望把它拉到自己的陣營中去, 義大利在國際舞台上成了一個似乎左右逢源的被選擇的對象。另一方面, 義大利國力相對薄弱, 屬於二等國家, 沒有獨立的實力去實現其霸權目標, 而只能傍依某一強國集團, 利用列強爭霸破壞穩定所帶來的裂隙以實現自己的野心。《倫敦條約》允諾了它的全部野心: 取得蒂羅爾和伊斯特利亞以完成「民族統一」, 在亞得里亞海獲得主宰地位, 在近東及殖民事務中的強國地位得到承認。【12】但是, 以戰勝國身份出席戰後分贓會議的義大利, 在巴黎卻被作為一個無足輕重的二等角色來對待,《倫敦條約》未獲承認。盡管義大利通過《聖日耳曼和約》得到了伊斯特利亞、的里雅斯特、特蘭提諾、達爾馬提亞沿岸的一些島嶼和南蒂羅爾, 意奧邊界也向北移到勃倫納山口,兌現了義大利在歐洲的大部分領土要求, 【13】 但英法並沒有滿足義大利對東地中海和非洲的願望: 在小亞細亞, 義大利一無所獲; 在非洲, 沒有一塊前德國的殖民地委任給義大利統治。【14】 凡爾賽因此在義大利人心目中成了「欺騙」的代名詞和一種痛苦的回憶, 他們感到義大利獲得的是一種「殘缺不全的勝利」【15】「義大利贏得了戰爭, 但卻失去了和平。義大利, 盡管有所獲, 出現在和會上仍是一個不滿意的國家」【16】凡爾賽帶給義大利的是一種奇恥大辱般的失落感。
墨索里尼正是利用義大利人的這種失落感, 打著修訂主義的旗號, 做著洗雪凡爾賽之恥的許諾攫取政權,凡爾賽體系促成了義大利這種兩面性政策選擇, 而整個20 年代凡爾賽體系的相對穩定則又決定了義大利無須作什麼新的選擇。這種特殊的、矛盾性的兩面政策一直貫穿在20 年代的義大利外交之中。
20 世紀20 年代末30 年代初, 整個世界遭受了經濟危機的劇烈振盪, 凡爾賽和平結構因此而搖搖欲墜。20 年代相對穩定時期潛伏著的民族主義力量又以新的精力復活了, 尤其是德國。德國政府在裁軍會議上提出了與其他大國享有平等權利的要求, 重整軍備的呼聲與日俱增, 隨後的希特勒上台及其所推行的毀約擴軍政策更是讓凡爾賽體系下的歐洲惶惶不安。相對穩定的凡爾賽格局中, 義大利只不過是一個二等角色, 不足為列強所注意, 但是動盪的凡爾賽格局卻使它成了一個為列強所爭取的對象。希特勒早在《我的奮斗》和《第二本書》中就已把義大利作為爭取的對象和有用的同盟者。英國認為,「在這個階段, 義大利似乎不是一個主要威脅」, 比起「德國的納粹統治來, 還不那麼咄咄逼人, 還不那麼無孔不入」,【17】 應予爭取, 甚至還有一些英國政客看中義大利跟自己一樣超脫於法德沖突之上, 稱它是「歐洲和平的關鍵」【18】。法國雖和義大利有矛盾, 20年代兩國關系一直互不融洽, 但是面對德國咄咄逼人的毀約擴軍, 也想爭取義大利。法西斯義大利在歐洲舞台上似乎左右逢源。
在國際舞台的風雲變幻中,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義大利由於本國的實力所限,始終傾向避免與其他大國直接交手,它最擅長的是仔細選擇同盟夥伴以從中漁利。正如義大利外交政策的研究專家保羅•克雷莫納在1938年所說的:「義大利的外交政策從未受抽象的理念所支配,沒有哪個地方比他的祖國更廣泛地將馬基亞維利的警句應用於單純的政治術。」這種騎牆外交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實在是被義大利演繹得淋漓盡致了。這種政策也是義大利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無法確定自己的立場,最終失敗乃至退出戰爭的重要原因。
❺ 義大利VS澳大利亞
我覺得打的不錯啊 義大利本來就是這種風格的 要不怎麼叫防守反擊 壓著別人打那是以前的荷蘭 義大利通常就是被壓著打 找機會打反擊的球隊 再說進入淘汰賽階段 那種崇尚進攻的打法 是不可能看到的了
❻ 據說義大利是吸血鬼的發源地、有科學證據嗎
應該有吧。曾經義大利法西斯,都聽說過吧,那就是真人版的吸血鬼!
❼ 二戰義大利是敗在哪個國家的
非洲戰場上主要是被英軍打敗,登陸亞平寧半島的時候,美軍也參與了。英國海軍在炸義大利海軍那一段很玄。
❽ 義大利血統是個什麼鬼
義大利人是多民族融合的混血名族,有古羅馬人、古希臘人、西哥特人、東哥特人、日耳曼人、西斯拉夫人、馬扎爾人、巴爾幹人等血統。所以就不要在意你自己什麼血統了
❾ 在現實中義大利黑手黨真的存在嗎
現實中義大利黑手黨真的存在。
黑手黨發源於義大利的一個秘密社會組織。根據地在西西里。19世紀歐洲掀起向美洲的移民浪潮,黑手黨人湧向美國,紮根於紐約,活動於美國各地。
操縱美國的賭博業、色情行業及販賣毒品、走私軍火,從事職業性的犯罪活動,諸如綁票、殺人、搶劫等。黑手黨內部有各個幫派,頭目對幫派實行家族式的統治。
(9)義大利搞什麼鬼擴展閱讀
黑手黨起源:今天的黑手黨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恐怖組織,但是,當年的Mafia卻並不是如此。它原本是一個貧苦農民為求生存而聯合起來的秘密幫會組織,因此,當年它的成員無一例外來自農村,出身都很貧窮,成員之間經常互相幫助,能夠同舟共濟。
因此,它與當年中國的綠林好漢,與英國的羅賓漢有相同之處。並且時不時的維護正義與公平。年復一年,黑手黨在西西里的作用日趨突出,變得比政府還權威,那時在西西里人的生活中,黑手黨變得像一日三餐一樣重要。
能成為黑手黨自然是件崇高的事。1954年老死家鄉的黑手黨首領唐·維齊尼,雖然本人目不識丁,但其葬禮之隆重,連義大利國王也會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