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運動員得到獎牌後有獎勵什麼嗎
國家總局先獎錢、房、車,有的幫你退役後找工作,重點大學會錄取運動員,送出國留學等。省里又有獎勵,市裡也有,逐級遞減。全運會上算該省多一塊金牌。
陳燮霞即將成為百萬富翁!
大多數國家選擇花重金獎勵運動員,其中獎勵金額處在領頭羊位置的是新加坡。為了打破金牌荒,新加坡開出巨獎:金牌的獎金是100萬美元。這也是全球最高的金牌獎勵。開出這一數額的還有喬治亞,他們的總統薩卡什維利承諾:「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百萬富翁。」 。
其他亞洲國家也是爭先恐後,泰國的冠軍獎金是1000萬株(合19.1萬歐元),馬來西亞是100萬里吉特(合19.6萬歐元)。菲律賓是500萬比索(合7.2萬歐元),冠軍還會得到大學獎學金、免費的社會醫療保險以及養老金。日本和韓國兩個亞洲體育強國相對比較「理智」,日本的冠軍獎金大概接近2萬歐元,韓國為3萬歐元出頭。當然,日本的各個單項協會還有自己的獎金,而韓國冠軍將會享受各項社會福利。
歐美國家中,義大利的獎金最高——14萬歐元,亞軍有7.5萬歐元,季軍5萬歐元。之後是西班牙,冠軍9.4萬歐元,亞軍4.8萬,季軍3萬。法國奧運冠軍能得到的獎金是5萬歐元。美國奧委會為每個冠軍准備的獎金是2.5萬美元,比四年前的1.5萬多了一些。
相對而言,英國奧委會一毛不拔,此外,紐西蘭、瑞典和挪威都沒有獎勵奧運冠軍的習慣,當然後三個國家都是高福利國家,體育完全就是業余愛好。
東歐國家是金牌大戰中的強有力競爭者,他們當然也少不了獎金。塞爾維亞的奧運冠軍能拿到6萬歐元,波黑是5萬,斯洛維尼亞是4萬,克羅埃西亞是2.9萬,保加利亞則高達7萬歐元。
這些只是各國奧委會公布的數字,還有很多運動員會得到贊助商的獎金,比如美國人菲爾普斯,如果他能打破施皮茨的7金紀錄就能至少得到贊助商的100萬美元獎勵。
有趣福利彰顯國家特色
一直以來,韓國對體育界的獎勵非常隆重。除獎金外,韓國政府還為獲得獎牌的運動員免除兵役。按照韓國法律,每個身體狀況合格的男性公民在成年後必須服兩年兩個月兵役,不過,在奧運會上獲得獎牌的運動員,以及亞運會上取得金牌的運動員,都可以免除兵役,只需接受為期約4周左右的軍訓即可。像雅典奧運會乒乓球冠軍柳承敏、圍棋世界冠軍李昌鎬等韓國名將,都免服兵役,只進行了短期的軍訓。
德國跟啤酒的關系源遠流長。近日,德國《圖片報》報道,除了獎金,獲得奧運會金牌的運動員每個月可以獲得50升免費啤酒,當然他可以選擇啤酒是否含酒精;希臘方面則在發獎金的同時,許諾獎牌得主退役後能獲得一份公務員的工作。對於經濟不景氣的希臘,這樣的承諾,意味著國家將把這名運動員長期「養」起來。
在參與北京奧運會角逐的代表團中,人們可能會忽略了還有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從未登上過奧運會領獎台。也許正是由於獎牌的來之不易,體育「小國」們在奧運會上的每一個突破,都會使本國人民欣喜若狂。
在非洲,雖然國家獎勵微不足道,但運動員們知道,出色的成績能讓一名運動員受到追捧,這樣的聲望也是他們退役後「再就業」的本錢,進而改變人生命運。中長跑項目是非洲人的傳統優勢項目,這一切起源於一個衣索比亞人。1960年,「赤腳大仙」比基拉成為第一個獲得奧運會金牌的非洲黑人選手。後來,比基拉參加了一次未遂政變。但因為他是奧運冠軍,最後被免於追究。
各國福利大揭秘
朝鮮:神秘獎金+免費公寓+國家公職
朝鮮不輕易透露對運動員的獎金。雖然獎勵金額不明,但這些運動員如果能獲得獎牌,就能獲得英雄般的待遇,甚至獲得公寓,並得到國家公職。
希臘:奧運冠軍≈2004年歐洲杯國腳
希臘運動員奪得金牌將獲得19萬歐元(約合200萬元人民幣)的獎勵。2004年希臘歷史上首次進入歐洲杯四強,並以黑馬姿態奪冠後,政府支付給每位球員17萬歐元,和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運動員獎金幾乎持平。
俄羅斯:8個奧運冠軍=1個國足隊員
北京奧運會上,俄羅斯奧委會將給予每個冠軍10萬歐元(約合105萬元人民幣)。但相對於俄羅斯在2008年歐洲杯的財大氣粗,奧運獎金明顯是小巫見大巫。在歐洲杯小組突圍後,每名球員都獲得了50萬歐元的大禮包。殺入半決賽後每人再次斬獲30萬歐元。
德國:僅可購買七分之三輛寶馬320i
德國在北京奧運制定的冠軍獎金標准基本跟四年前持平,為15000歐元(約合16萬元人民幣)。一輛寶馬3系320i的基礎售價為29500歐元,再加上舒適性配置,整車售價不低於34000歐元。運動員想買輛新車怎麼都需要獲得兩塊金牌、一塊銅牌,也就是說,奧運會冠軍只能購買七分之三輛寶馬320i。
美國:大鱷給錢僅與布希月薪相當
歷屆奧運的金牌大鱷、體育超級大國的美國相比之下則略顯遜色。美國對金牌的獎勵為2.5萬美元(約合17萬元人民幣),相當於美國總統布希一個月的工資。然而,美國運動員大可不必計較這些,因為與贊助商以及廣告運營商提供的豐厚獎金比起來,官方的獎勵簡直是九牛之一毛。
❷ 請介紹一下義大利的體育文化
文藝復興的藝術有一個顯著的特點:現實與人文。文藝復興所有的創作大都圍繞著這個主題。這包括了人的感觀,人的信仰,人的性慾,以及人的世界觀。這時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權,打破封建的禁慾主義。打破封建制度對人精神甚至是肉體的封鎖。這時期有很大部分的作品以宗教為主,許多評論說是借宗教作為盾牌。我反對這種說法,對西方世界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宗教信仰在西方是占據著他們很大一部分的生活。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藝術,歸根究底可以說是一種人的宗教藝術,而不是封建制度下教會的宗教藝術。這一點要首先明確。
而文藝復興時期藝術技法上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寫實傳真為首務,開創了基於科學理論和實際考察的表現技法,如人體解剖和透視法則等。在風格和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協調和自然,不拘一格。在建築藝術方面,它以恢復古典建築傳統為首任,同時著重探討建築美感的理性法則。
文藝復興的分期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義大利文藝復興的開端(13世紀末-14世紀上半葉):這一時期是藝術家們對新的藝術精神和元素的探索階段。這時的藝術還不成熟,尚未形成理想化的規范,卻能體現出藝術家們對新的藝術技法的追求。如何更真實地反映畫面上的內容?成為當時義大利藝術家所關注的核心。於是他們開始著手研究古代雕刻,研究希臘羅馬的繪畫風格,形成了嶄新的寫實風格。對這種新風格起決定性影響的人,是佛羅倫薩畫家喬托(Giotto di Bondone1266—1337);其代表作有:《逃亡埃及》、《猶大之吻》等。喬托被視為西方繪畫的開創性大師,他是第一個把寫實風格和明暗遠近法結合起來的藝術家,邁出了繪畫中關鍵性的一步。此外,他還把優美的敘事同忠實的觀察結合起來,使繪畫不再是文字的簡單圖解,具有了獨立的意義。但無可否認,喬托作為文藝復興初始期的探索者,其對構圖的空間關系,對色彩的處理,甚至對明暗對比等等技法仍然是比較幼稚的,但作為開創歷史的先河,喬托對後世的影響還是受到世人的肯定的。
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的美術(15世紀):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美術的進展構成了非常錯綜復雜的場景。這是一個許多地域性藝術流派誕生與繁榮的時期折射一個各種思潮積極地互相影響與展開斗爭的時期。在這個百花爭研的時代,注重空間透視表現和人物堅實造型,以及善用線條則是他們共有的特色。其中最著名的三位大師是建築師布魯內萊斯基、雕塑家多納太羅和畫家馬薩喬。這里主要介紹畫家馬薩喬。馬薩喬Masaccio(1401—1428), 其代表作《出樂園》和《納稅錢》等;馬薩喬的藝術成就標志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繁榮期的到來。是文藝復興時代繪畫中現實主義的奠基者。馬薩喬以科學探索的精神,將解剖學、透視學的知識運用於繪畫。它的人物較之喬托的更加真實有力,同時他也是文藝復興畫家中第一個掌握透視法的人,第一個能在衣紋之下隱顯人體結構的人和第一個廣泛運用明暗對比手法的人。馬薩喬還把風景放進他的構圖,使風景具有壯麗的、概括的、真實的性質,他藉助於風景來擴大畫面范圍,賦予畫面以遼闊的空間感。他的貢獻,其一在於以科學的態度對畫面(人物)進行更真實的描寫與刻畫,其二在於把風景與人物互相配合,相得益彰。這為文藝復興高潮的到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美術(16世紀上半葉):盛期文藝復興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全盛時期,這時由於種種的社會及政治原因,藝術家們已不再滿足於個人技巧和手藝,競爭激勵他們在自然科學和文化藝術各領城中廣泛探索,力爭獲取更大的成就。他們在前輩藝術家探索的基礎上進行了概括和總結,使藝術在16世紀初達到了高度成熟完美的境界。不但題材從宗教內容擴大到現實生活,而且對自然景色也開始加以觀注,他們塑造的形象更完美,更具有復雜的個性和心理待點。如果說早期文藝復興藝術家主要探索透視、解剖等科學法則,那麼盛期大師在把握了這些法則後不再受其限制,而是更強調視覺效果,探索作品的戲劇性和新的藝術語言。可以說,盛期的美術是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合。這時期出現了許多經典的大師,如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布拉曼特、提香等等。他們不但把美術技法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對於美術理論的建設,也建下了不朽的功勛。這里選取畫家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作為主要介紹的對象,其代表作有《蒙娜·麗薩》和《最後的晚餐》等等,達·芬奇的天才不限於藝術,在數學、機械工程、醫學、地質學等方面也有所反映。在美術方面,達·芬奇總結了15世紀藝術家的研究成果,在繪畫構圖、明暗、透視、色彩等方面都有所建樹。他最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創造平面形象的立體感。,達·芬奇曾說過:「繪畫的最大奇跡,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他使用圓球體受光變化的原理,首創明暗轉移法(亦稱明暗漸進法),即在形象上由明到暗的過渡是連續的,像煙霧一般,沒有截然的分界,《蒙娜麗莎》是這種畫法的典範之作。而《最後的晚餐》的驚艷之處,更在於大師在畫面中對人物表情的掌握,這是歷史的創舉,過去的美術作品,無論構圖或畫面的技巧如何,但對人物的表情刻畫總顯得僵硬呆板,大師作出這種歷史性的創舉,正是得益與大師對人體解剖學的深厚認識,對人體面部表情肌活動的掌握,以及對人體解剖及人體比例的深厚功底。此外,達·芬奇在美術理論方面也有許多卓越的見解。他認為:繪畫優於其他任何藝術,因為它包容了世間的一切,畫家的心就象鏡子一樣能真實地反映這個世界,把普遍的自然變為第二自然。可以說,達·芬奇不僅是整個文藝復興時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世界美術史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此外還有另一個偉大的藝術家: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naroti 1475-1564年)。 過往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的《巨人三傳》中,對米開朗基羅的人生有過深刻的描寫。作為一個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的大師,他除了擁有絕頂的天才,超卓的成就,其與眾不同之處,正是他生命中的悲劇色彩(這在羅曼羅蘭的《巨人三傳》 中自有詳述,此處不再多提)。他經歷人生坎坷和世態炎涼,使他一生所留下的作品都帶有戲劇般的效果、磅礴的氣勢和人類的悲壯。其雕刻方面的代表作有《大衛》、《摩西》等等,繪畫的代表作有《創世紀》、《末日的審判》。在他的兩幅經典壁畫中,人物的繁多、磅礴的氣勢是一個顯著的特徵。但既便如此,每個人物所表達的故事仍然錯落有致。充分表現了人物本身的性格特點,多而不亂。
❸ 關於奧運的起源
古希臘是一個神話王國,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和曲折離奇的民間傳說,為古奧運會的起源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傳說: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為祭祀宙斯而定期舉行的體育競技活動。另一種傳說與宙斯的兒子赫拉克勒斯有關。赫拉克勒斯因力大無比獲"大力神"的美稱。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無法完成的任務,不到半天功夫便掃干凈了國王堆滿牛糞的牛棚,但國王不想履行贈送300頭牛的許諾,赫拉克勒一氣之下趕走了國王。為了慶祝勝利,他在奧林匹克舉行了運動會。
關於古奧運會起源流傳最廣的是佩洛普斯娶親的故事。古希臘伊利斯國王為了給自己的女兒挑選一個文武雙全的駙馬,提出應選者必須和自己比賽戰車。比賽中,先後有13個青年喪生於國王的長矛之下,而第14個青年正是宙斯的孫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愛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國王的挑戰,終於以智取勝。為了慶賀這一勝利,佩洛普斯與公主在奧林匹亞的宙斯廟前舉行盛大的婚禮,會上安排了戰車、角斗等項比賽,這就是最初的古奧運會,佩洛普斯成了古奧運會傳說中的創始人。
奧運會的起源,實際上與古希臘的社會情況有著密切的關系。公元前9-8世紀,希臘氏族社會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隸社會逐漸形成,建立了200多個城邦。城邦各自為政,無統一君主,城邦之間戰爭不斷。為了應付戰爭,各城邦都積極訓練士兵。斯巴達城邦兒童從7歲起就由國家撫養,並從事體育、軍事訓練,過著軍事生活。戰爭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強壯身體,而體育是培養能征善戰士兵的有力手段。戰爭促進了希臘體育運動的開展,古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也帶有明顯的軍事烙印。連續不斷的戰事使人民感到厭惡,普遍渴望能有一個賴以休養生息的和平環境。後來斯巴達王和伊利斯王簽訂了"神聖休戰月"條約。於是,為准備兵源的軍事訓練和體育競技,逐漸變為和平與友誼的運動會。
古代奧運會的盛衰
古奧運會從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經歷了1168年,共舉行了293屆。按其起源、盛衰,大致分為三個時期。
① 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這一時期各城邦之間雖有紛爭,但希臘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都較發達,是運動會的黃金時期。特別是公元前490年,希臘雅典在馬拉松河谷大敗波斯軍之後,民情奮發,國威大振,興建了許多運動設施、廟宇等,參賽者遍及希臘各個城邦,奧運會盛極一時,成為希臘最盛大的節日。
② 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開始衰落。由於斯巴達和雅典長期的伯羅奔尼撤戰爭(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臘國力大減,馬其頓逐漸吞並了希臘。馬其頓君王菲利普還親制自參加了賽馬。隨後亞歷山大帝雖自己不喜愛體育活動,仍積極支持,並視奧運會為古希臘的最高體育活動開幕式,為其增添設施。不過,這一時期古奧運會精神已大為減色,並開始出現職業運動員。
③ 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古奧運會由衰落走向毀滅。羅馬帝國統治希臘後,起初雖仍舉行運動會,但奧林匹亞已不是唯一競賽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屆奧運會,羅馬經濟規律就把優秀競技者召集在羅馬比賽,而奧林匹亞只舉行了少年賽。這時職業運動員已開始大量出現,奧運會成了職業選手的比賽,希臘人對之失去了興趣。公元2世紀後,基督教統治了包括希臘在內的整個歐洲,倡導禁慾主義,主張靈肉分開,反對體育運動,使歐洲處於一個黑暗時代,奧運會也隨之更趨衰落,直至名存實亡。公元393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為國教,認為古奧運會有違基督教教旨,是異教徒活動,翌年宣布廢止古奧運會。公元895年,拜占廷人與歌德人的阿爾菲斯河發生激戰,使奧林匹亞各項設施毀失殆盡。公元426年狄奧多西二世燒毀了奧林匹亞建築物的殘余部分。公元522、511年接連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使奧林匹亞遭到了徹底毀滅。就這樣順延了1000餘年的古奧運會不復存在了,繁榮的奧林匹亞變成了一片廢墟。
古代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競技比賽項目主要是田徑,後來逐漸增加了摔跤、五項全能、拳擊、賽馬、角斗,以及戰車賽、武裝賽跑等等,最多時達23項。大多數比賽項目為現代運動項目的原始雛形,比賽規則簡單,任意性很大,一些項目如最富有古希臘運動特色的角斗在現代運動中已經絕跡。
場地跑古代奧運會最早設立的競賽項目,也是從第1屆到第13屆運動會上的唯一競賽項目,距離是192.27米,這正好是運動場的長度。後來有了中跑和長跑,距離是192.27米的倍數。當時跑道無分道標志,運動場的邊界鋪以石塊,就是起跑線,起跑姿勢千姿百態,比賽時也只是比個先後,不計時間。古希臘人愛好跑步,在奧林匹亞阿爾菲斯河岸的岩壁上保留著古希臘人的一段格言:"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五項全能是運動會上的綜合性比賽項目,與現代田徑全能運動的比賽方法大不相同。例如,古代五項全能比賽有笛子伴奏,運動員路過時手持啞鈴,鐵餅實為石餅,標槍為當時的實用武器。前4項的競技場內進行,摔跤則在神廟旁進行。摔跤參賽者必須是前4項的優勝者,摔跤必須獲得第一名才能成為五項全能運動的冠軍。在古代奧運會中,斯巴達人一直在這個項目上占優勢,幾乎包攬了歷屆的冠軍。
角斗是古代希臘盛行的一種拳擊和摔跤相結合的體育競技項目,比賽十分激烈,常常吸引眾多的觀眾。
在古代奧運會期間,少年比賽項目是從第37屆才開始設立的,年齡的界限並不明確,比賽項目也只限於場地跑、摔跤、五項全能、拳擊、角斗也曾舉行過幾次,但不持久。
此外,尚有精彩的文藝比賽舉行,參加者為詩人、作家、藝術家和演說家等。文藝比賽是從公元前444年的第84屆古奧運會開始的,當時被譽為希臘"歷史之父"的格羅多特宣讀了他的名作《歷史》中的某些章節,歌頌了公元前490年在馬拉松河谷戰役中大敗波斯軍隊的希臘戰士,最終贏得首次文藝比賽的桂冠。藝術比賽也有獎勵,甚至比體育比賽的獎勵高,如公元前338年馬其頓征服希臘後的一屆奧運會曾將屬於體育比賽的獎勵全部獎給了詩人。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不論從發展規模,還是從發展水平上來看,都已為舉世所矚目。奧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廣泛傳播。人們看到,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奧林匹克主義以競技的形式,將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緊密聯系在一起,對人類的社會活動,對人類的文明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作為一種體育現象,奧運會是人類探索體能極限的最引人入勝的賽場,奧運會紀錄、獎牌成為運動員追求的崇高目標,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參與國家和地區眾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項全球性活動。
1893年,根據"奧運之父"顧拜旦的建議,在巴黎舉行了討論復興奧運會問題的國際性體育會議。1894年1月,顧拜旦草擬了復興奧運會的具體步驟和需要探討的10個問題,致函各國體育組織和團體。6月16日,"國際體育運動代表大會"在巴黎索邦神學院開幕,到會代表79人,代表著12個國家的49個體育組織。有2000人參加了開幕式。大會通過了《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的決議。6月23日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
現代奧運會歷史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由來和發展,從歷史上看,可分為兩大階段,公元1986年開始 至今舉辦的奧運會被統稱為現代奧運會。 14世紀初,歐洲文藝復興導致人們對古奧林匹克精神的贊揚。義大利早期活動家馬 泰奧·帕爾米里亞1450年提出要把古奧運會和平與友誼精神,貫注於人們的社會生活 思想意識中去。在這一時期,對奧林匹亞的考察挖掘不斷受到重視。德國人庫齊烏斯率領 的考察團,進行了長達6年之久的挖掘,獲得大量文物和史料,被堙埋多年的奧林匹亞村 得以重見天日。1852年1月10日,庫齊烏斯在柏林宣讀了以「奧林匹亞」為題的考 察、挖掘報告,建議把這個運動會恢復起來,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從1895年到 1889年之間,在希臘人札巴斯的倡導下,希臘舉行過五次全國奧運會,但始終沒有擴 大。
19世紀的歐洲,隨著科學文化教育的發展,各國建立了本國的體育組織,有些國家 舉行了某些項目的競賽,德國、瑞典、英國還形成了各自的體育制度或競技運動。正當人 們進而要求組織國際比賽時,第一批國際體育聯合會成立,如1881年建立了國際體操 聯合會,1892年建立了國際賽艇聯合會和國際滑冰聯合會。此外,19世紀末,世界 上出現了帝國主義和壟斷資本,新的強大的威廉德國欲發動戰爭來重新瓜分世界市場,法 國是德國的近鄰,如果德國發動戰爭,戰爭的災難首先就會落到法國人民頭上,所以法國 人民想保持和平。也就在這樣的局面下,有人想了重新恢復象徵過和平和友誼的奧林匹克 運動會。
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於1883年提出舉辦類似古奧運會的比賽,並把 它擴大到世界范圍。1892年,他遍訪歐洲,宣傳奧林匹克思想,呼籲復興奧林匹克運 動。同年,在巴黎運動聯合會成立10周年會議上,倡議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 1894年1月,他致函各國的奧林匹克組織,建議於同年在巴黎召開國際體育會議。同 年6月16日-24日,在巴黎舉行的國際體育大會上,15國代表決議每4年舉行一次 奧林匹克運動會,為了籌辦奧運會,6月23日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希臘人維凱 拉斯出任主席,顧拜旦任秘書長,還親自設計了奧運會的會徽、會旗。並於1896年4 月6日-15日在希臘的雅典舉辦了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共有13個國家的311名運動 員參加了雅典大會。美國運動員詹·康諾利以13.71米的成績獲三級跳遠金牌,從而 成為第一位現代奧運會冠軍。
現代奧運會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是打破了古代不允許女子參加的規定。在第二屆 奧運會上,盡管顧拜旦執意反對女子參加,女運動員還是踏上了在此之前一直屬於男子的 體育場。但性別歧視並未就此了結,田徑運動直到1928年第九屆奧運會才對女子開 放。奧運史上另一個讓人刻骨銘心的事是開始了現代奧運會誕生地希臘雅典引燃奧林匹克 火炬,之後以接力方式傳遞至奧運會舉辦地,並在開幕式上點燃奧運聖火的儀式。 從1924年開始,現代奧運會又分為夏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兩種。當時在巴黎舉 行的是第8屆夏季奧運會,在夏蒙尼舉行的是第1屆冬季奧運會。
以政治問題為由抵制奧運會於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上首開先河。英、法出兵蘇伊 士運河造成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抵制,而前蘇聯出兵匈牙利導致瑞士、西班牙和荷蘭拒 絕跨進當時奧運會大門。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發生了由美國倡議、61個國家加入 的奧運史上最大「抵制事件」,抗議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為此,前蘇聯糾集其東歐盟友在 四年後的洛杉磯奧運會以安全問題為由回敬了美國。
丹麥自行車選手詹森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比賽中倒地身亡,自此,葯物問題便形 影不離地尾隨奧運會。直到1988年漢城奧運會,世界和奧運會雙料冠軍、世界紀錄創 造本·約翰遜仰仗類固醇的事昭然天下。 現代奧運會誕生100年來,歷盡艱難,它的興衰、榮辱牽動著全世界億萬民眾,它 為加強世界各國人民和運動員之間的友誼,促進世界和平及世界體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 不可抹滅的功績,這是人們在回憶奧運會歷史時所不會忘記的。
❹ 體育競賽准備什麼獎品比較好
不同等級的比賽獎品一般不一樣。
學校組織的比賽,獎品一般為:獎牌,體育用品或是學慣用品。大學組織的比賽,破紀錄者也許還有學分獎勵。公司或者一些單位內部組織的比賽,獎品多為一些生活用品或是一些紀念章。
省、市級組織的比賽,獎品除了獎章之外,一般也有些金錢上的鼓勵。
國家和世界級的體育比賽,最重要的獎品不是金牌、銀牌或是銅牌,也不是人民幣,而是享受成功的榮譽。
在重大體育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運動員,都會獲得獎品,這是對他們付出勞動的一種獎賞,也是給他們的一種榮譽。
在歷史上,獎品的內容是不同的。在古代奧運會初期,以羊作為獎品。從公元前752年第7屆古代奧運會開始,授予優勝者的則是用橄欖樹枝編織的「桂冠」,它含有一種宗教意義,象徵著吉祥、幸福、和平,而優勝者獲得很高的榮譽。到公元前5世紀,優勝者除頭帶「桂冠」外,右手還拿一支棕樹葉。據說,棕樹葉能使人身心更加強健,有了它能使敵人聞風喪膽。
隨著時代的發展,奧運會對優勝者的獎勵也發生了變化,除了「桂冠」、棕樹葉以外,還獎勵價值很高的三角鼎。
1465年,在蘇黎世舉行的一次體育比賽中,對三級跳遠的優勝者給了一枚金幣作為獎勵。此後,便以貴重金屬模仿錢幣的樣子做成獎牌,對冠軍、亞軍、第三名分別獎以金質、銀質、銅質獎牌,一直延續到現在。
現代國際比賽中,對優勝者給予貴重金屬製成的獎杯,其根據比賽規模大小和重要程度,獎杯的體積和金屬含量也不同。如國際足聯1971年設置的國際足球世界盃是由18K金鑄成的,重達5公斤;最大的金牌是1936年第11屆奧運會的獎牌,直徑達10厘米。
❺ 體育比賽中有哪些獎品
不同等級的比賽獎品一般不一樣。
學校組織的比賽,獎品一般為:獎牌,體育用品或是學慣用品。大學組織的比賽,破紀錄者也許還有學分獎勵。公司或者一些單位內部組織的比賽,獎品多為一些生活用品或是一些紀念章。
省、市級組織的比賽,獎品除了獎章之外,一般也有些金錢上的鼓勵。
國家和世界級的體育比賽,最重要的獎品不是金牌、銀牌或是銅牌,也不是人民幣,而是享受成功的榮譽。
❻ 獎項的體育獎
簡介
獎項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四等獎,五等獎;
冠軍、亞軍、季軍;
全能、單項等等。
其中,獎項又包括「獎牌」「獎杯」「證書」「獎金」「獎狀」「榮譽稱號」「榮譽證書」等等。
奧林匹克
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奧運會)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包含多種體育運動項目的國際性運動會,每四年舉行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最早起源於古希臘,因舉辦地在奧林匹亞而得名。奧林匹克運動會已經成為了和平與友誼的象徵。
勞倫斯獎
勞倫斯獎(The Laurens Prize)由戴姆勒克萊斯勒和里希蒙兩家大公司創辦。勞倫斯在拉丁語中意識是桂冠,世界體壇勝利的象徵。一年一度的勞倫斯世界體育大獎是唯一全球性的體育頒獎儀式,對世界上最傑出的男女運動員在各個領域所達到的運動成就予以獎勵。評選辦法是先由全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名資深體育記者提名本年度表現最突出的運動員,然後再由勞倫斯體育學院41名成員投票選出最後的獲獎者。體育學院是由各體育項目中最傑出的並已退役的明星運動員組成,每名成員的背後都有一串輝煌的歷史性成績,這大大提高了勞倫斯獎的份量。
世界盃
世界盃(World Cup,FIFA World Cup),國際足聯世界盃,世界足球錦標賽)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足球比賽,與奧運會、F1並稱為全球三大頂級賽事。每四年舉辦一次,任何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都可以派出代表隊報名參加,而世界盃主要分為預選賽階段和決賽階段兩個階段。2010年12月2日,FIFA在瑞士宣布,2018年世界盃在俄羅斯舉行,2022年世界盃在卡達舉行。
大力神杯
大力神杯是現今足球世界盃的獎杯,是足球界的最高榮譽的象徵。在1970年墨西哥城世界盃,三奪世界盃的巴西隊永久擁有了「雷米特金杯」後,國際足聯徵求新的世界盃冠軍金杯方案,一共收到了7個國家的53份方案,最後義大利藝術家Silvio Gazzaniga的作品入選。整個獎杯看上去就像兩個大力士托起了地球,因此也被稱為「大力神金杯」。
世界盃金靴獎
世界盃金靴獎(Adidas Gold Boot),是國際足聯授予每屆世界盃決賽階段進球數最多的球員的榮譽。由於該獎項是由阿迪達斯公司出資贊助,因此冠以Adidas的名稱。
歐洲杯
歐羅巴洲足球錦標賽(UEFA European Championship)(即:歐洲杯)是一項由歐洲足協成員國間參加的最高級別國家級足球賽事,於1960年舉行第一屆,其後每四年舉行一屆。賽事創辦時名稱為 European Nations Cup,其後於1968年改名為 European Football Championship。
歐洲足球先生
歐洲足球先生評選於1956年《法國足球》雜志發起,該獎項叫「金球獎」。該雜志社每年都會預先公布候選人名單,歐足聯52個成員的體育媒體的資深記者,從該名單中選出當年的「金球獎」得主。該獎項操作嚴謹而可信,在足球專業人士的眼中,其含金量高於由各國家隊教練投票評選的「世界足球先生」獎項。根據《法國足球》制定的評選規則,每個評委可以列出5個名字,被列入的球員按照排名先後順序,分別獲得5~1分。累計各位球員所得分數,得分最高者即獲得當年的「金球獎」。
歐洲金童獎
歐洲金童獎是由義大利《都靈體育報》於2003年創辦,由歐洲重要媒體進行投票,評出年度最佳年輕球員,也被認為是年輕新秀的「成人儀式」。評選對象必須是效力於歐洲俱樂部21歲以下的青年球員。第一屆金童獎授予了荷蘭足球運動員范德法特。
歐洲金靴獎
歐洲金靴獎開始於1967年,由阿迪達斯公司贊助,法國周刊《法國足球》執行,但對當時評比的計分制度有爭議而於1991年中止(低水平聯賽總能誕生出歐洲金靴,而且為了獲獎作風不良)。新恢復的金靴獎仍由阿迪達斯公司提供贊助,但改由英國《世界足球》和歐洲體育雜志集團執行,同時還有最佳俱樂部評選,依據它們在國內和歐洲比賽中的成績評定。
國際足聯金球獎
國際足球聯合會金球獎,由FIFA足球先生(即世界足球先生)和金球獎(即歐洲足球先生)合二為一,兩個獎項合並後將繼續保留「金球獎」這個名字,而國際足聯評出的其他單項獎將維持原名不變。2011年1月11日金球獎最新結果出爐,阿根廷前鋒梅西戰勝了巴薩隊友伊涅斯塔和哈維,蟬聯金球獎成功。
世界足球先生
世界足球先生,是由國際足聯在1991年創辦的,當選者也成為舉世公認的世界足球先生,歷屆當選的世界足球先生的足球運動員都是在當年有突出表現的球員,足球先生一般由各國足協、各大洲足協在每年末,根據球員在當年的全部俱樂部和國家隊比賽的綜合表現來評選。
F1
F1,中文名稱為「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英文Formula 1 Grand Prix的簡稱,現這項比賽的正式全名為「FIA Formula 1 World Championship」一級方程式賽車世界錦標賽。其Formula被譯為方程式,其實真正含義是「規定」,也就是對賽車的基本概念用比賽規則進行規定,按比賽規則製造出的單純的比賽用車……。世界上有以「跑車」為基本概念的比賽用車,方程式賽車的基本概念與它們不同。簡而言之,就是輪胎裸露在外(openwheel)的單座席(monopost)比賽用車。在方程式賽車的家族中,一級方程式賽車是該類比賽的最高峰。
金滿貫
金滿貫在網球中指一位網球選手在在職業生涯中獲得所有四大滿貫賽事的冠軍和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網球項目金牌。由於奧運會是四年一屆,而且直到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上網球才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所以贏得金滿貫的機會是非常難得的。狹義上的金滿貫要求四大滿貫賽事冠軍和奧運會金牌要在同一年內獲得,這樣的壯舉只有格拉芙做到過。
截止2013年取得金滿貫的選手有:施特菲·格拉芙(1988年完成)和安德列·阿加西(1999年完成)、納達爾(2010年)。
年度大滿貫
「年度大滿貫」是指一位網球運動員在同一日歷年內奪取了全部四大網球賽事(溫網、法網、美網、澳網)的冠軍。
單打
迄今為止,男子單打項目中只有兩人共三次獲得過年度大滿貫,即美國的唐·巴奇在1938年,澳大利亞的羅德·拉沃爾在1962年和1969年。女子單打項目中則有三人各一次獲得過年度大滿貫,即美國的莫琳·康諾利·布林克在1953年,澳大利亞的瑪格麗特·科特在1970年和德國的施泰菲·格拉夫在1988年。
雙打
男子雙打項目中,也只有兩名球員獲得過年度大滿貫,即澳大利亞搭檔弗蘭克·塞吉曼和肯·麥格雷戈爾在1951年。
女子雙打項目中,共有四名球員獲得過年度大滿貫。其中第一位是巴西的瑪麗婭·布埃諾在1960年。當年她先是與英國的克里斯汀·特魯曼·簡斯合作,奪取了澳網的冠軍,隨即又與美國的達琳·哈德配合,接連奪取了其餘三大賽事的女雙冠軍。1984年,美國搭檔瑪蒂娜·納夫拉蒂洛娃和帕姆·施賴弗一舉完成了年度大滿貫,成為迄今唯一一對奪取年度大滿貫的女雙搭檔。
跨年度大滿貫
跨年度大滿貫,網球比賽術語。是指某名球員連續獲得的四大賽事冠軍並不在同一年內。跨年度大滿貫是指某名球員連續獲得的四大賽事冠軍並不在同一年內。其中,被贊譽為「常青樹」的瑪蒂娜·納夫拉蒂洛娃曾在1983年到1984年間連續奪取了六次大滿貫賽事的女單冠軍,即1983年的溫網、美網、澳網和1984年的法網、溫網、美網。需要指出的是,1987年以前,每年的澳大利亞公開賽是在12月份舉辦,因此算作年度內的最後一項賽事。
湯姆斯杯
湯姆斯杯羽毛球賽(thomas cup badminton)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男子羽毛球團體賽,就是世界男子羽毛球團體錦標賽, 由原國際羽聯創辦於1948年。每兩年舉辦一次。1934年國際羽聯成立時,英國人喬治·湯姆斯(George Thomas)被選為主席。5年後,湯姆斯在國際羽聯會議上提出,組織世界性男子團體比賽的時機已成熟,並表示將為這一比賽捐贈一個獎杯,稱為「湯姆斯杯」。
尤伯杯
尤伯杯(Uber Cup)其實就是世界女子羽毛球團體錦標賽。它於1956年由國際羽聯創辦。也可以說是世界女子羽毛球團體錦標賽(尤伯杯賽)的獎杯。它因由尤伯夫人捐贈而得名。
蘇迪曼杯
蘇迪曼杯,又稱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是印尼羽毛球協會代表本國人民向國際羽毛球聯合會捐贈的一座獎杯。採用五場三勝制,由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等五個項目組成,是代表羽毛球整體水平的最重要的世界大賽,與湯姆斯杯賽和尤伯杯賽齊名。2009年5月10日-2009年5月17日第11屆蘇迪曼杯在中國廣州舉行。
❼ 義大利都有什麼體育項目
義大利的足球是四屆世界盃冠軍;
籃球也不錯,曾經拿過歐洲冠軍;幾家籃球俱樂部,比如特雷維索也拿過歐洲聯賽的冠軍;
賽車,特別是F1,著名的法拉利就是義大利人的傑作,而且有著名的蒙扎賽道;
中長跑項目上有不少奧運會獎牌的主,比如索拉托·奧特洛
要說有特色的地方運動也有很多:
早在古羅馬時期就有過的泥地足球(這是現代人給起的名字)在義大利人看來是足球最早的起源,不過這項運動最終被列為手球的鼻祖;
在義大利的錫耶納有一種叫做「派力奧」的賽馬,騎手們代表不同城區街道的榮譽,不用馬鞍,騎在光背的馬上比賽,獲勝的賽馬可以在歡慶的宴會上和人們一起在餐桌旁邊吃飯
❽ 中國古代如何獎勵優秀體育選手
中國是一個十分重視體育和全民健身的國家,包括足球在內的多種運動項目都是中國古人首創的,在獎勵優秀體育選手方面,中國古人也不小氣。
發「票子」元武宗一次賜「銀千兩鈔四百錠」
給獲勝選手直接發獎金,即所謂發「票子」,是現代普遍使用的獎勵手段,在古代中國也是這樣,會獎給金子、銀子。但比較大方的,可能要數元朝,而且發的是真正的「票子」。
摔跤,是蒙古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蒙古人尤其喜歡這項運動,獲勝者獎金多多。據《元史·武宗本紀二》,至大三年(1310)四月,元武宗海山便曾給摔跤牛人阿爾發獎金,賜「銀千兩、鈔四百錠」。這一千兩銀子相當於多少人民幣?元代一兩約現代40克,一千兩就是40000克,以眼下國際銀價約每克5.50元的行情來算,一千兩銀子能值22萬人民幣。
另外的「鈔四百錠」又值多少?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鈔」便是一種成熟的紙幣,今天說的「鈔票」、「票子」就是這么來的。在當時,四百錠鈔票就是2000貫,1兩銀大約相當於2貫鈔票,這么說來,四百錠鈔票價值一千兩銀子。銀鈔相加,阿爾獲得獎勵的總額相當於40萬元人民幣,在這當時也是相當高的。
在碩德八剌(元英宗)當皇帝時,曾於至治元年(公元1321)「賜角牴百二十人鈔各千貫」,即獎賞120名摔跤優秀選手,每人發獎金100貫鈔。雖然比阿爾所獲獎金少很多,但每人也相當於50兩銀子。
清朝也有很多設立獎金的比賽。滿清發祥於東北,對冰上運動,即所謂「冰嬉」情有獨鍾,乾隆皇帝《冰嬉賦序》中稱之為「國俗」,每年都有國家級冰上比賽,稱為「驗冰」。據《清朝文獻通考》記載,優勝者中「頭等三名賞銀十兩,二等三名賞銀八兩,三等三名賞銀六兩,其餘兵丁各賞銀四兩。」
賞「銀杯」北魏孝武帝用銀酒卮當獎品
現代體育比賽的勝出者,往往被稱為「捧杯」,在中國古代還真有拿杯子當獎品的。
北魏是南北朝時期鮮卑人在北方建立的政權,鮮卑人崇尚騎射,作為古代中國傳統運動項目的射箭,在北魏受到重視,宮廷、民間都常會舉行這方面的比賽。
據《北史·魏宗諸室列傳》記載,北魏孝武帝元脩便曾在洛陽都城的御花園內的華林園內舉行過一次射箭比賽,即所謂「戲射」。當時的獎品是一隻能盛二升酒的「銀酒卮」。「卮」是古人常用的盛酒器皿,實際就是一隻超大酒杯,其外形竟與現代體育獎杯十分相似。
當時,參賽的有十幾個射箭高手,元脩皇帝令人將銀酒卮掛在百步開外,誰射中這銀酒卮就是誰的。結果濮陽王元順射中了,除獨得了「獎杯」外,還獲孝武帝額外獎勵的黃金、綢緞等錢物。得此重獎後,元順很開心,特在當時射中的箭孔處鑄一小銀人,並在小銀人的背上銘文,記敘他高超的射箭技術。
宋太宗趙炅也曾拿杯子獎勵過選手。據《宋史·嘉禮志四》記載,淳化三年(公元992)三月趙炅到金明池視察,觀看「競渡之戲」。所謂「競渡之戲」,就是龍舟大賽或游泳比賽這類水上賽事。出於助興和考驗選手水性的需要,趙炅將一隻銀甌當獎品,遠遠地扔進水裡,讓選手泅渡取之。此銀甌是一種銀質杯子(一說小盆),當然誰拿到歸誰,真成了「獎杯」。
奪「錦標」北宋流行的體育比賽規則
現代不少體育賽事,喜歡冠名為「錦標賽」,這種比賽在古代其實是一種懸賞性比賽,它與中國古人用錦標作獎品有關。
錦標的雛形是商周時射箭比賽的獎品旌旗,而後來廣泛使用的項目,則是水上運動和水軍訓練。唐代龍舟賽中,在水中插一長竿作比賽終點,竿上懸錦掛彩,作為醒目標志,時人稱之為「錦標」,或「彩標」,誰先爭奪到錦標便是誰贏。詩人白居易《和春探》詩中「齊橈爭渡處,一匹錦標斜」,說的就是當時比賽中爭奪錦標的情形。
到北宋時,錦標不單單是一面「旗子」了,而是在竿上懸掛銀杯銀碗銀盎一類貴重物,作為勝者獎品,這便是時人所說的「爭標」。
北宋初年,出於統一全國、收復南唐的需要,朝廷針對南方作戰特點,大練水軍,培訓水上健將,開國皇帝趙匡胤特在都城東京汴梁城(今開封)外挖了一處很大的人工湖「金明池」,供操練水軍和皇家舉辦水上活動使用。為了刺激大家的訓練熱情,便讓雙方「爭標」,後遂演變成一種賽制。
北宋朝廷每年都會在金明池定期舉辦龍舟爭標賽,屆時皇帝還會親臨池邊看台(水殿),觀賞比賽。據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駕幸臨水殿觀爭標錫宴」所記,比賽中對陣雙方「鳴鼓並進」,龍舟向標竿快速前行。標竿是臨時設的,由軍人乘小船,將標竿插在皇帝看台前方不遠處的水裡。上面掛著錦旗和銀盎(鼓肚盆罐),輪番三次,錦標終於被其中一隊奪得。
賜「金牌」金太祖重獎摔跤選手
包括奧運會在內的眾多體育賽事,往往取成績最好的前三名,分出一、二、三等,進行獎勵。在古代中國的體育賽事中,比賽也常如此取名次,元代的「貴由赤」比賽便是這樣。
「貴由赤」是蒙古語中對「快行者」的叫法,所謂「貴由赤」比賽,實際就是現代馬拉松長跑比賽,但比馬拉松賽程長,達90公里。忽必烈(元世祖)當皇帝時,從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開始舉辦「貴由赤」比賽,即所謂「放腳」活動。
「貴由赤」比賽最後便只取前3名,其餘選手不記名次,但也會有獎勵。據元楊瑀《山居新語》「皇朝貴由赤」條,「頭名者賞銀一錠,第二名賞緞子四表裡,第三名賞二表裡,余者各一表裡。」從楊瑀所記來看,第一名是發給獎金,一錠銀子少說也是50兩(也有稱一等獎的獎品是一塊銀餅);其他選手都是物質獎勵,「一表裡」就是1套服裝的里外布料。
奧運會的一、二、三名,都以金牌、銀牌、銅牌來區別,其中「金牌」是最令人羨慕的,「金牌選手」是對一名優秀體育健兒的最美稱呼。在古代中國,也有給選手發金牌的時候,但此金牌非彼金牌。
據《金史·奔睹傳》記載,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保鏢(侍衛),是一名摔跤(角力)高手,完顏阿骨打從摔跤選手挑選自己的保鏢時,便舉行了一場摔跤比賽,結果當時年僅15歲的奔睹(完顏昂),連續摔倒了6名對手,被選中。完顏阿骨打一高興,獎賜了他1塊金牌,讓他佩戴身上。
奔睹所獲的金牌,與奧運會的金牌不同,它實際上是一種金質通行證,憑此可直接出入皇帝的房間,乃一種身份的象徵,比奧運會金牌的「含金量」更高。
宋徽宗的宰相高俅,因為足球(蹴鞠)踢得好當上了宰相。
【來源:網路】
❾ 運動會要發什麼獎項
獎項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四等獎,五等獎;冠軍、亞軍、季軍;全能、單項等體育精神獎、優秀運動員獎章等。
其中,獎項又包括「獎牌」「獎杯」「證書」「獎金」「獎狀」「榮譽稱號」「榮譽證書」等等。
1、冠軍,泛指體育、文化、藝術表演等競技比賽中的第一名。
2、體育精神獎創立於1995—1996賽季,並以它的首屆得主喬-杜馬斯的名字命名。此獎項是為了表彰在NBA賽場上球員的道德行為、公平競賽和誠實。
體育精神獎的評選方式先是每支球隊都提名自己的一位球員,然後再由前NBA球星邁克·班頓、埃迪·約翰遜、湯姆·桑德斯、肯尼·史密斯和史蒂夫·史密斯組成的評選小組從30位提名球員中選出每個分區的優勝者,最後由全體球員投票選出最後的得主。
3、優秀運動員獎章,注音為tǐyǜyǜndòngèrjíjiǎngzhāng;是指為表彰優秀運動員的某項成就等項而授予的徽章。
2007年12月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授予優秀運動員、教練員體育運動獎章的暫行辦法》規定,「體育運動獎章分四等:體育運動榮譽獎章、體育運動一級獎章、體育運動二級獎章、體育運動三級獎章。」
(9)古老義大利體育比賽獎勵什麼擴展閱讀:
國際上的體育獎項:
1、歐洲金童獎
歐洲金童獎是由義大利《都靈體育報》於2003年創辦,由歐洲重要媒體進行投票,評出年度最佳年輕球員,也被認為是年輕新秀的「成人儀式」。評選對象必須是效力於歐洲俱樂部21歲以下的青年球員。第一屆金童獎授予了荷蘭足球運動員范德法特。
2、歐洲金靴獎
歐洲金靴獎開始於1967年,由阿迪達斯公司贊助,法國周刊《法國足球》執行,但對當時評比的計分制度有爭議而於1991年中止(低水平聯賽總能誕生出歐洲金靴,而且為了獲獎作風不良)。新恢復的金靴獎仍由阿迪達斯公司提供贊助,但改由英國《世界足球》和歐洲體育雜志集團執行,同時還有最佳俱樂部評選,依據它們在國內和歐洲比賽中的成績評定。
3、國際足聯金球獎
國際足球聯合會金球獎,由FIFA足球先生(即世界足球先生)和金球獎(即歐洲足球先生)合二為一,兩個獎項合並後將繼續保留「金球獎」這個名字,而國際足聯評出的其他單項獎將維持原名不變。2011年1月11日金球獎最新結果出爐,阿根廷前鋒梅西戰勝了巴薩隊友伊涅斯塔和哈維,蟬聯金球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