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時期就已經產生了雕塑什麼時期產生了雕塑文藝復興
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在文藝復興初期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產生了一大批著名的雕塑家。以後又由於熱心藝術事業的美蒂奇家族的興起,更為雕塑家提供了施展藝術才華的廣闊空間。在這一時期,最早涌現的重要雕塑家有安德烈·皮薩諾、卡姆比奧、吉貝爾蒂、奎爾查和班科等。
被稱為「文藝復興之父」的多納太羅,是文藝復興時期公認的第一位雕塑大師。他的雕塑作品顯示出比任何前輩雕塑家更具活力的個人主義的藝術手法。他的《大衛》塑像,大膽表現了裸體,不僅使他建立了自然主義的風格,而且也為以後雕塑家們頌揚裸體的風氣開創了先河。他創造了一個理想與現實相結合的英雄形象,表現了一種庄嚴與高貴的氣質。多納太羅還培養出許多優秀的雕塑家,如韋羅基奧,作品富有現實主義風格,作品格調精美優雅,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大師達·芬奇和波提切利都是他的學生。韋羅基奧與多納太羅一樣,也製作了一尊《大衛》塑像和一件大型的騎馬塑像《科萊奧尼騎馬像》,其藝術成就完全可與他的老師相媲美。
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盛期義大利最偉大的雕塑家,也是西方雕塑史上一座無法超越的巔峰。盡管他在雕塑、繪畫、建築等諸多藝術領域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他始終聲稱自己是一位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用石頭來表達思想,用藝術超越自然,使自然服從於他的力量與觀念的表現,利用變形以產生更強烈的藝術效果,米開朗基羅的《大衛》,以融真實與理想為一體的完美的裸體男子,形象化地體現了捍衛者戰無不勝的精神,身姿動態與緊張的情緒極為相等,而且整個姿態保持著懸念,令人有所期待,更增加了內涵無窮的藝術魅力。在整體結構上藝術家作了某些藝術上的誇張處理,以加強巨人的感覺,如手關節較大,大腿較長等。但他的每一細節的解剖結構都是無懈可擊的,而且顯示出米開朗基羅驚人的藝術才能。
從16世紀20年代起,一批追隨米開朗基羅的新一代雕塑家以追求風格自居,逐漸形成講究形式的美學傾向,被稱為「樣式主義」。樣式主義的雕塑的特點是人體誇張變形,人物動態復雜,主題思想隱晦,並且打破了以往僅從有限視角范圍觀賞雕塑的傳統,而追求能從各種不同角度全視角欣賞雕塑作品。其重要人物是切利尼和波洛尼亞~
Ⅱ 請問一下油畫,素描 還有雕塑都是來源於歐洲哪個國家的 是義大利嗎
油畫 荷蘭 600年前起源於歐洲,大約15世紀時由荷蘭人發明的,油畫的前身是15世紀以前歐洲繪畫中的蛋彩畫。
素描 義大利 最早作為素描的雛形形式產生的就是那些古代岩洞的岩畫,當以及那些莫名其妙的符號,這些簡潔樸素的描繪正是人類祖先對自然界的真實感受。16世紀在義大利,美術學院產生以後,素描才以正式身份出現在美術學府的畫室。
雕塑 起源於舊石器時代,很難具體說是起源於哪個國家。 不過雕塑第一次真正的輝煌顯然是古希臘時代,所以也可以認為現代雕塑源於希臘。
Ⅲ 我侄子問我為什麼義大利裸體雕塑特別多,怎麼解釋清楚
簡單的說,西方藝術和文明的源頭來自於古希臘文明。古希臘人崇尚人體之美,認為人體是世間最美的東西。因此,一些能夠獲得塑像權利的英雄都是以強健的體態被塑造出來。
後來在古羅馬時期,古羅馬人十分推崇希臘的藝術,他們繼承並發揚了古希臘人建立起來的藝術體系和藝術思想。
再後來義大利成為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中心之一,出現了大批的藝術家,很多大師都是義大利人,例如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等等。人們依然認為人體的美感是極具魅力的。同時,西方藝術對人體解剖學的研究十分深入,所以,義大利出現很多人體的作品也是必然的。
不知道我讓您明白了沒有?我講得十分十分簡單,因為您的問題其實算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可以縱觀整個西方藝術史,呵呵,歡迎追問
Ⅳ 義大利的特色有哪些
一、崇尚藝術的精神追求。
輝煌的古典藝術傳統使義大利成為真正的藝術聖地,也使藝術融入了義大利人的生活,成為整個義大利的精神追求。穿戴隆重地欣賞歌劇、虔誠專業地品味名畫等早已成為義大利人生活的一部分。
當然,義大利人的這種精神追求不僅表現於此,同樣也表現在講究穿著的品質樣式、強調生活的詩意休閑以及欣賞工作的創意和想像力等。
名揚世界的義大利時裝、令人賞心悅目的義大利美食、人類造型藝術與現代科技文明完美結晶的義大利汽車、傢具等無不是充溢藝術情趣的精品。可以說,在義大利,豐富的藝術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二、熱情輕松的人格傾向。
義大利地處南歐半島,終年陽光充足的氣候、溝通東西方各國的繁盛的商業貿易孕育了義大利人豪邁、爽朗、樂觀、熱情的性格和秉持、崇尚自由與充分享受的人生態度。
義大利人是非常友好、好客和富有人情味的,義大利人將與人交往看作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正體現了自文藝復興以來出於對城市生活的維護和肯定,以及反對教會禁慾修行的文化立場。
義大利人喜歡身體的接觸,交往時,常會握住對方的手臂,拍拍肩膀或背部,而且手勢和表情非常豐富。義大利全年共有122天節假日,有宗教節日也有民間傳統節日,可以讓義大利人盡情地享受生活。
義大利人認為人生的最大樂趣就是與親友休閑娛樂,因此與其說義大利人是為工作而生活,不如說他們是為生活而工作更為確切,在他們看來享受生命最重要。
正如法國學者H·丹納在19世紀60年代寫就的美學著作《藝術哲學》里所言:「義大利人對生活的理解就是一場快樂的節日盛宴,不到迫不得已決不操心其他事情。」
三、優越自豪的民族認同。
當世界各國的遊人為義大利偉大藝術懾人的力量贊嘆不已時,義大利人也最以此自豪,他們有理由驕傲,因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品有40%是在他們的土地上。義大利人深知這些藝術瑰寶是他們民族靈魂的一部分,輝煌的藝術成就成為凝聚義大利人民族意識的粘合劑。
盡管歷史上義大利曾不斷遭遇分裂的痛苦,但民族獨立與復興的理想一直是義大利民族的精神主導。
自義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率領義大利人民奮勇作戰,終於實現了義大利的統一大業後,這種優越自豪的民族認同感也滲透到義大利人民的社會文化生活中,使他們在高級服裝、皮革加工、石材加工、壓縮機質量等眾多方面都自豪地位居世界前列。
義大利成為著名的時裝文化大國,也經歷了抵制德國服裝對義大利的出口傾銷、對抗法國流行時裝影響的多次努力,並堅定地樹起了「民族服飾」運動的大旗,從而掀開了義大利服飾業崛起的新篇章
四、宗教信仰的雙重態度。
義大利在中世紀曾是基督教世界的中心,如今也仍是世界天主教的教廷所在地,教堂遍布義大利,在歷史上,宗教曾對義大利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但恰如H·丹納所言:「義大利人天生的平衡感能把理想與現實、靈魂與肉體、形而上與形而下都結合得恰到好處。」尤其在經過文藝復興的洗禮後,人們的宗教意識已經脫離其本質性,只保留了外在的形態。
義大利歷史上不計其數的繪畫、雕塑、文學等傳世之作都取材於宗教內容,但就其美學效果而言,卻完全是世俗性的。在當今的義大利,宗教影響的遺跡依然清晰地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比如,聖母瑪利亞、教皇、當地聖徒與足球明星等的照片同時貼滿公共場所、私人家庭、甚至個人電腦上;
教皇對義大利城市的訪問要遠比總統或總理的視察能夠引起人們更大的興趣和轟動,此時地方長官往往會趕緊把在沿街牆壁上亂塗亂畫的、會冒犯聖眼的東西清除干凈;但這並不代表當今義大利人依然如故地信仰基督教,相反,義大利人對自己的牧師並不尊敬,甚至常常無視教皇的訓令。
倘若教皇出現在梵蒂岡廣場上,人們一般都會雙膝跪下,但當義大利足球隊在1990年世界盃的1/4決賽中擊敗波蘭隊時,一群心情激動的羅馬球迷卻沖到了這片聖地,女孩們袒露胸脯,而男孩們則露出臀部,全然不在乎自己的行為是否瀆神。
對於當今多數義大利人來說,對宗教的熱衷,與其說是出於內心信仰,不如說是出於傳統習慣。
前者在大型鋼罐里發酵,氣泡通過添加符合法律規定的添加劑生成;後者在瓶里發酵,通過不充分的發酵而產生二氧化碳。起泡酒既可以由單一品種的葡萄釀成,也可以由多種葡萄混合釀成,一般所選用的葡萄是霞多麗、黑皮諾,偶爾也用灰皮諾以及維爾迪奇奧等葡萄品種。
Ⅳ 義大利樣式主義雕塑是如何出現的
16世紀20年代,樣式主義雕塑在義大利產生並流行,這種風格持續到了16世紀末。以米開朗琪羅為代表的文藝復興盛期的雕塑家們,自信他們已經解決了前人在表現自然時所遇到的一切難題,他們的作品已經超過了古希臘,羅馬時代最傑出雕塑的水平。於是使得新一代的藝術家試圖超越他們前輩的想法似乎變得難以實現。米並朗琪羅後期喜歡在作品中表現姿態復雜的裸體,一些青年藝術家竭力模仿他的手法,但他們並沒有理解到米開朗琪羅的精神,於是常常將他們所模仿的東西不恰當地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為了超越前人,這時的藝術家們還盡力推出一些奇思妙想,以使他們的作品不同凡響。人們將這一時期藝術傾向稱為樣式主義。
Ⅵ 一門高尚的藝術,雕塑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雕塑的發展與人類的生產活動緊密相關,同時又受到各個時代宗教、哲學等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在人類還處於舊石器時代時,就出現了原始石雕、骨雕等。
希臘早期雕像有模仿埃及雕刻造型的痕跡,古風時期尚殘存,但雕刻家已開始不滿足於模仿,力求用自己的眼光探索人體結構和人體比例,創作出寫實、自然、富有生氣的藝術形象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改變,在現代藝術中出現了反傳統的四維雕塑、五維雕塑、聲光雕塑、動態雕塑和軟雕塑等。
(6)為什麼義大利會產生雕塑藝術擴展閱讀
世界十大雕塑是世界著名的十座雕塑。比較經典的說法包括:擲鐵餅者、大衛人體、斷臂的維納斯、雅典娜神像、夫婦像、復活島雕塑、羅馬母狼銅雕、獅身人面像、漢謨拉比碑刻、思想者。
西方古代時期的雕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主要是為圖騰、魔法和宗教服務。在美洲,墨西哥的普勃洛州的特華坎河谷是偉大的中美洲文化的誕生地,而後在墨西哥灣地區出現了當時最先進的古典前期文化,即奧爾麥克文化。
Ⅶ 義大利美術活動中出現了哪些藝術作品
在義大利美術活動中,最先是在雕塑藝術上出現了新的藝術傾向,然後才是繪畫。義大利中世紀藝術家中最早表現出對古典藝術興趣的在繪畫上的兩個代表人物是奇馬布埃(約1240年—1300年)和杜喬(約1250年—1318年)。
Ⅷ 樣式主義雕塑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
16世紀20年代,樣式主義雕塑在義大利產生並流行,這種風格持續到了16世紀末。
以米開朗琪羅為代表的文藝復興盛期的雕塑家們,自信他們已經解決了前人在表現自然時所遇到的一切難題,他們的作品已經超過了古希臘,羅馬時代最傑出雕塑的水平。於是使得新一代的藝術家試圖超越他們前輩的想法似乎變得難以實現。米並朗琪羅後期喜歡在作品中表現姿態復雜的裸體,一些青年藝術家竭力模仿他的手法,但他們並沒有理解到米開朗琪羅的精神,於是常常將他們所模仿的東西不恰當地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為了超越前人,這時的藝術家們還盡力推出一些奇思妙想,以使他們的作品不同凡響。人們將這一時期藝術傾向稱為樣式主義。
樣式主義雕塑同文藝復興盛期雕塑的不同還在於,它打破了以往僅從有限的視角范圍內觀賞雕塑,力求使雕塑顯得單純質朴,一目瞭然的欣賞習慣,轉而追求使觀眾能從四面八方全視角觀賞雕塑,因而追求雕塑的外輪廓必須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看都顯得流暢。此外樣式主義雕塑也同樣式主義繪畫一樣喜歡誇張人體造型,如加長身軀和脖頸等。
切利尼《金鹽盒》貝維紐多·切利尼(BenvenutoCellini,1500—1571)是樣式主義雕塑的最重要代表。金銀首飾匠出身的切利尼。受到米開朗琪羅的影響開始製作大型雕塑,他曾為法國國王工作,為其設計製作了一些極為精美的工藝雕塑品,如著名的金鹽盒(1543,現藏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在這件雕刻中切利尼用一個男人象徵大海,他手持一把三叉戟,控制著一條精緻的船,船里裝上足夠的鹽,在下面是四隻海馬;而將大地塑造為一位女性,她優雅可人,在她身邊,是一座裝飾富麗的神廟用以盛放胡椒。他還創作過弧窗青銅浮雕裝飾《楓丹白露的黛安娜》(1543—1544)。這件雕塑明顯受到米開朗琪羅為美第奇小禮拜堂斜倚的陵墓雕像的影響。切利尼的雕塑對法國的楓丹白露美術流派風格的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Ⅸ 13世紀義大利的雕塑風格有怎樣的發展
13世紀的時候,義大利由於西西里國王腓特烈二世(1194~1250)的提倡,在西西里和義大利的南方掀起了一股恢復羅馬雕像和裝飾風格的熱潮。義大利雕塑家尼古拉·皮薩諾(1220~1278或1287)和他的兒子喬凡尼·皮薩諾(約1250~1314以後)在藝術風格形成時期也受到當時風尚的影響。然而從法國歸來後尼古拉·皮薩諾父子同他們的助手為義大利開創了新的雕塑風格。這種風格的特點就是將羅馬雕塑的古典風格同哥特式風格結合起來。他們開創的新風格開啟了文藝復興的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