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義大利人不喜歡哪種顏色
義大利人喜歡綠色和灰色,忌紫色,也忌仕女像、十字花圖案,對自然界的動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愛動物圖案、鳥案。尤其是對狗和貓異常偏愛。
❷ 法國,奧地利,德國,瑞士,義大利,文化風俗有什麼要注意的
(1)社交禮儀
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現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 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准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准備。
第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
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2)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
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
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3)餐飲禮儀
作為舉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十分講究飲食。在西餐之中,法國菜可以說是最講究的。
法國人愛吃麵食,麵包的種類很多;他們大都愛吃乳酪;在肉食方面,他們愛吃牛肉、豬肉、雞肉、魚子醬、鵝肝,不吃肥肉、寵物、肝臟之外的動物內臟、無鱗魚和帶刺骨的魚。
法國人特別善飲,他們幾乎餐餐必喝,而且講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種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餚;除酒水之外,法國人平時還愛喝生水和咖啡。
法國人用餐時,兩手允許放在餐桌上,但卻不許將兩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時,他們習慣於將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4)習俗禁忌
法國的國花是鳶尾花。對於菊花、牡丹、玫瑰、杜鵑、水仙、金盞花和紙花,一般不宜隨意送給法國人。
法國的國鳥是公雞,他們認為它是勇敢、頑強的直接化身。
法國的國石是珍珠。
法國人大多喜愛藍色、白色與紅色,他們所忌諱的色彩主要是黃色與墨綠色。
法國人所忌諱的數字是「13」與「星期五」。
在人際交往之中,法國人對禮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別的講究。宜選具有藝術品味和紀念意義的物品,不宜以刀、劍、剪、餐具或是帶有明顯的廣告標志的物品。男士向一般關系的女士贈送香水,也是不合適的。在接受禮品時若不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其包裝,則是一種無禮的表現。
在奧地利,綠色最令人喜愛,包括許多服飾品也都使用綠色。比如,有灰色的法蘭絨西裝,特意用綠色邊兒。狩獵裝多半使用綠色。
奧地利人熱情、和藹可親。在公共場所,奧地利人即使是和陌生人相見,也打招呼。和主人交談時,不要主動議論錢、宗教或政治之類的話題(除非主人先談起)。73%的奧地利公民信仰基督教,到奧地利旅遊及參加相關的節日活動請尊重當地的宗教習慣和風俗。奧地利人喜歡別國人知道自己民族的特性和談論自己的成就。
奧地利的商務禮俗,宜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奧地利商人相當正規、嚴肅,尤其是首都維也納,令人覺到一種莫扎特、貝多芬、斯特勞斯等世界著名的音樂家在此活動過的、王朝風格的氣氛。
奧地利人的姓名一般由兩個片語成,第一個是名,第二個是姓。姓名另有三個片語成,一般為雙名或雙姓。平輩之間稱呼時,一般相互稱姓,只有在家庭內部和好朋友之間才稱呼名字。
如果奧地利人的名片上印著好幾個頭銜,則務必問清楚那一個是最重要的,因為一旦稱呼有誤會洋相出。與奧地利人通信更是要小心,必須正確無誤地冠上他們的真正頭銜,有的人的姓名中夾有「VON」,表明他的家庭歷史上曾經有貴族。
奧地利婦女結婚後改姓夫姓,即使是離婚或改嫁後也保持著原來丈夫的姓氏,因而切莫以姓氏來推斷婦女的夫姓,枉加稱呼。奧地利人,不喜歡在新年期間食用蝦類。因為蝦會倒著行走,象徵不吉利,若吃了蝦,新的一年生意就難以進取。
守紀律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細細想來,這種」不靈活」甚為有益。沒有紀律,何來秩序?沒有規矩,何有認真?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守時間喜清靜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待人誠懇注重禮儀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當然,人際關系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和西方許多國家相似,德國人比較注意禮儀。兩人相遇時,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或者辦公室、賓館、電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坐的顧客點頭問候,真的是斯文對斯文,禮多人不怪。朋友見面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長時間未見的朋友相見或長期分開時可以相互擁抱。正式場合,仍有男子對女子行吻手禮,但多做個吻手的樣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過程中,大多數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講)作為尊稱。只有親朋好友和年輕人之間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稱呼。對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長幼,都可以稱」某女士」,但對已婚婦女應以其夫姓稱之。 送禮在德國也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 在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女士在許多場合下都受到優先照顧,如進門、進電梯、上車等,都是女士優先。男士要幫女士開轎車門、掛衣服、讓座位等。女士對此只說聲」謝謝」,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對方不懷好意。在同人交談時,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不詢問人家的私事(如不問女性的年齡,不問對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樓主,我好辛苦呢,採納吧啊~~
❸ 義大利式的禁忌
niu740716123
2020-06-11 1226人看過
義大利(Italy),全稱義大利共和國,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天主教為意第一大宗教,大約有87.8%的義大利人信仰天主教,36.8%的人自認為是積極的教徒。意擁有豐富的天主教文化,特別是許多天主教聖人、烈士和教宗都是義大利人。
工具/原料
義大利 文化 風俗 習慣 禁忌
方法/步驟
1/5分步閱讀
義大利忌諱「十三」和「星期五」,認為「十三」這一數字象徵著「厄兆」,「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象徵。義大利人對「十三」和「星期五」的不祥預兆據說起源於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這一天羅馬教廷的教皇和法國國王聯合執行了一條對聖殿騎士團的秘密處決令。
2/5
義大利忌諱菊花。因為菊花是喪葬場合使用的花,是放在墓前為悼念故人用的花,是掃墓時用的花。因此,人們把它視為「喪花」。如送鮮花,切忌不能送菊花,如送禮品,切忌不能送帶有菊花圖案的禮品,義大利忌諱菊花。
找義大利紅酒品牌?就上阿里巴巴
廣告
3/5
義大利忌諱用手帕作為禮品送人。認為手帕是擦淚水用的,是一種令人悲傷的東西。所以,用手帕送禮是失禮的,同時也是不禮貌的。
國際皮鞋品牌上淘寶選購今年流行的男鞋,超有型!
廣告
4/5
義大利還忌諱別人用目光盯視他們。認為目光盯視人是對人的不尊敬,可能還有不良的企圖。
義大利女裝貨源高端品質,義大利女裝貨源
廣告
5/5
在與不認識的人打交道時,忌諱用食指側面碰擊額頭,因為這是罵人「笨蛋」、「傻瓜」。一般也忌諱用食指指著對方,講對方聽不懂的語言,這樣做造成的後果將不可收拾。
❹ 義大利人忌諱紫色嗎
是的,義大利人視紫色為消極色彩,服裝、化妝品以及高級的包裝喜好用淺淡色彩,食品和玩具喜好有鮮明色彩。
❺ 各個國家忌諱的東西是什麼
日本人忌諱頗多。到日本人家裡作客要有約在先,非請莫入,非請莫坐。忌諱窺視卧室;忌翻閱除書報以外的其他物品;寄信忌倒貼郵票,因為這意味著絕交;吃飯時用筷子有八忌:忌舔筷、忌迷筷、忌移筷、忌扭筷、忌掏筷、忌插筷、忌跨筷、忌剔筷;忌三人並排合影,中間一人被夾著預示不祥或死亡之兆;忌諱數字「4」(日語中「4」發音與「死」相似)和「9」(日語中「9」發音與「苦」相似)。
印度人忌諱白色,認為白色象徵內心的悲哀;忌諱彎月的圖案;忌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把1,3,7視作不吉利的數字。
阿富汗人忌食豬肉、海味和魚蝦;忌豬、狗圖案;禁忌郵寄煙灰缸、通心粉、明信片、日歷、香口膠等;忌諱數字13和39。
韓國人忌諱宴請中吃東西發出聲音,忌數字「4」。新加坡人忌黑、白、黃色,交談時忌翹二郎腿。
緬甸人忌外出時碰見蛇;忌公雞在天未亮啼叫和母雞在布面上下蛋;忌星期天送禮物;忌不脫鞋進入廟宇、佛塔。
巴基斯坦人忌酒,忌拍打人肩背,忌諱郵寄手帕給親人。
沙烏地阿拉伯人忌諱吸煙、喝酒、舞蹈、賭博。
蒙古人忌諱黑色,忌吃魚蝦、海味、肥豬肉。
英國人忌諱用人像作裝璜,交談時忌諱談個人私事、家事、婚事、年齡、職業、收入、宗教問題,站著交談切不可背手或手插口袋,坐著交談時切忌兩腿叉開,忌數字「13」和星期五。
德國人忌諱郵寄可可粉和「對國家安寧有害」的文學作品,忌用白色、黑色、咖啡色的包裝紙包紮禮品,切忌用絲帶作外包裝,忌諱直呼其名。
法國人忌黃色花朵,忌擺菊花、牡丹花及紙花,忌諱核桃,忌郵避孕葯物用品,忌諱數字「13」和星期五。
義大利人忌紫色、仕女像、十字花圖案;保加利亞人忌郵寄毛氈、床單和蚊香;瑞士人忌諱貓頭鷹圖案;羅馬尼亞人忌諱過堂風;捷克人忌諱包裝紙上出現紅三色。
美國人忌諱在交往時互相攀肩搭臂,忌諱數字「13」和星期五。加拿大人忌諱鏟雪。巴西人忌諱棕黃色。
埃及人在正式用餐時忌諱交談,忌用左手,忌飲酒,忌吃豬肉、狗肉,忌諱黑色、黃色,忌穿有星星圖案的衣服,忌諱數字「13」。衣索比亞人忌諱出門作客穿淡黃色衣服。
❻ 義大利人都有什麼忌諱啊
義大利人忌諱「十三」和「星期五」,認為「十三」這一數字象徵著「厄兆」,「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象徵。義大利人忌諱菊花,因為菊花是放在墓前為悼念故人用的花,是掃墓時用的花。因此,人們把它視為「喪花」。如送鮮花,切忌不能送菊花;送禮品,也不能送帶有菊花圖案的禮品。義大利人還忌諱用手帕作為禮品送人,認為手帕是擦淚水用的,是一種令人悲傷的東西。所以,用手帕送禮是不禮貌的。義大利還忌諱別人用目光盯視他們。認為目光盯視人是對人的不尊敬,可能還有不良企圖。在與不認識的人打交道時,忌諱用食指側面碰擊額頭,因為這是罵人「笨蛋」、「傻瓜」。一般也忌諱用食指指著對方,講對方聽不懂的語言,這樣做造成的後果將不可收拾。
.
❼ 世界各國對什麼顏色會忌諱的
中國人忌諱白色,日本人忌諱紫色
❽ 義大利有的風俗習慣和哪些禁忌
在義大利女士受到尊重,特別是在各種社交場合,女士處處優先。宴會時,要讓女士先吃,只有女士先動刀叉進餐,先生們才可用餐。進出電梯時,要讓女士先行。
如果有人打噴嚏,旁邊的人馬上會說:「薩爾維!」意思是說:「祝你健康!」究其原因,據說歐洲人十分害怕感冒,在歐洲發生過重感至死的事情,所以人們特別小心,千萬不要感冒。如果有一點感冒,希望馬上就好。此外,當著別人打噴嚏或咳嗽,被認為是不禮貌和討嫌的事,所以本人要馬上對旁邊的人表示「對不起」。
義大利習慣對死者進行土葬。各地都有公墓。大城市的公墓十分講究,就像一座花園,裡面還有許多精美的雕刻。
赴宴遲到是常事。義大利人時間觀念不強,特別是出席宴會、招待會等活動時,經常遲到。他們晚到15或20分鍾是司空見慣的事。如果遲到時間過長,他們常常會說:「交通太擁擠了,真是對不起。」
商店門口有插葡萄枝的習慣。義大利是盛產葡萄酒的國家。許多小城鎮甚至鄉村農戶也會釀酒。過去,有些農民家裡釀了許多酒,自給有餘,便打算出售一些。他們將葡萄枝掛在自家門口,過路人一看便知道這家有酒賣。一旦酒已售完,綠枝就被取下。這一風俗一直延續至今,有些商店門口仍然掛起葡萄枝。
❾ 各國各喜歡什麼顏色各國各忌諱什麼顏色
美國 :在美國,一般淺潔的顏色受人喜愛,如象牙色、淺綠色、淺藍色、黃色、粉紅色、淺黃褐色。在美國很難指出那些特別高級的色彩。很多心理學家的調查表明:一、純色系色彩比較受人歡迎;二、明亮、鮮艷的顏色比灰暗的顏色受人歡迎。
加拿大 :1921年11月21日加拿大政府在制定國徽時,建議紅、白兩色 代表國家的顏色,此建議得到英王喬治五世的採納,並由他宣布確認。楓樹是加拿大的國樹,人們就用火紅的楓樹圖案進行裝飾,以歡迎王子的光臨。此後,楓葉的標志就被廣泛應用,也為世界所周知。
墨西哥 :墨西哥人認為紫色是不吉利的棺材色,應避免使用。由此而演變出一大忌諱——向墨西哥人送禮物,不能送紫色類物品或以紫色包裝的禮品。穿紫色系的衣服在訪問別人,或招搖過市,一樣也不受歡迎。在墨西哥,黃色花表示死亡,紅色表示符咒。
尼加拉瓜:屬國旗的顏色藍、白、藍平行條狀應避免使用。
古巴:對色彩感情同美國相類似,大多數愛好鮮明的色彩。在商業上受美國的影響較深。在商品款式、包裝 裝潢上的色彩,以美國式為流行。
委內瑞拉:按國旗流行色的順序,即黃、藍、紅是禁止使用的。
蓋亞那: 因產品而異,玩具要明亮的色彩,而童裝要淡色。
厄瓜多對衣飾十分注意色彩,例如,在涼爽的高原地區喜歡用暗色,而炎熱的沿海地區流行白色和明朗的色彩。
巴拉圭: 一般愛好明朗的色彩。對色彩有較濃厚的偏好與感情,並納入政治生活,如國內三大政黨的標志是以顏色來區分的:紅色代表紅黨,深藍色代表自由黨,綠色代表二月黨。
阿根延: 黑色、各種紫色和紫褐色避免使用,流行的包裝顏色是黃、綠和紅色。
秘魯: 鮮明的顏色,如紅、紫紅和黃色頗受歡迎。
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人喜愛紅、藍、黃色,禁忌淺色。圖案喜愛圓形、三角、六角形。
巴西 :在巴西,以棕色為凶喪之色,紫色表示悲傷,黃色表示絕望。他們認為人死好比黃葉落下,所以忌諱棕黃色。人們迷信紫色會給人們帶來悲哀,黃色會使人陷入絕望。紫色絕黃色就認為這是患病的預兆。另外,還認為深咖啡色會招來不幸。所以,非常討厭這種顏色。在巴西,曾有過這樣失敗的例子,日本向巴西出口鍾表,因在鍾表盒上,配有紫色的飾帶,由於紫色被認為是不吉利的顏色,因而不受歡迎。
歐洲國家對色彩、圖案禁忌
挪威: 十分喜愛鮮明的顏色,特別是紅、藍、綠色。
羅馬尼亞: 白色視為純潔,紅色視為愛情,綠色視為希望,黃色視為謹慎,黑色帶有消極含義。
捷克、斯洛伐克: 紅、藍、白是積極的,黑色視為帶有消極的含義。
義大利 義大利人喜歡綠色和灰色,國旗是同綠、白紅三個垂直相等的長方形構成。據記載,1796年拿破崙的義大利軍團在征戰中使用綠、白、紅三色旗。這面旗是拿破崙本人設
計的。義大利人忌紫色,也忌仕女像、十字花圖案。義大利人對自然界的動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愛動物圖案、鳥案。尤其是對狗和貓異常偏愛。
希臘 希臘人在顏色方面,喜愛藍和白相配,及鮮明色彩。希臘人喜歡大黃、綠、藍色,禁忌黑色。
❿ 什麼是世界各民族對色彩的忌諱與偏愛
紅、黃、藍三原色不僅構成了五彩繽紛的自然界,而且也滲透了人類社會。人們運用各種色彩來豐富自己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使整個世界變得絢麗多姿,美妙動人。某種顏色往往會引起人們某種共同的生理、心理感受。然而,色彩又往往會引起人們的聯想,這種聯想除了具有一定的共性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受到各種社會文化因素的制約。世界各民族基於其特定的社會文化條件,在漫長的歲月中賦於色彩某些獨特的象徵意義,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色彩意識。於是,各民族在色彩的運用上便產生了不同的講究。這種講究具體表現為對某些顏色的忌諱或偏愛。
忌諱某種顏色的現象在許多民族中是普遍存在的,這是與各民族的自然環境、宗教信仰、審美情趣、社會心理等密切相關的。
如歐洲中世紀的基督教神學家們認為彩色代表著事物危險和曖昧的一面,顏色太豐富多彩會轉移教徒的注意,使一顆虔誠的心日益沉淪,因此,他們禁止教徒穿彩色衣服,禁止在教堂上塗顏色,還反對教徒製作和使用顏色,於是黑、白、灰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基本色調,今天常見的灰大衣、黑禮服、白襯衫便是這三色的傳統搭配。
此外,一些基督教國家和許多伊斯蘭教國家忌諱黃色,也是基於其宗教原因。
因傳統習慣和社會心理產生的顏色忌諱也很常見,例如中國由於長期沿襲葬儀式用白的習俗,所以在特定的場合下,如結婚、祝壽、過年等喜慶之時人們忌穿白色的衣服、忌用白色的器具,甚至有的地區在新年期間還忌食白色的豆腐。還有一些顏色忌諱則是因政治原因產生的,如法國人特別厭惡墨綠色,因為它使人聯想到納粹軍人的服色,從而使人回想起他們所遭受到的戰爭痛苦。
對某種顏色的偏愛也是由上述原因產生的。如在古代日本人的心目中白色是最美好、最神聖的顏色,因為在日本神話中有個眾神棲息的地方——高天原,誰要想進入這一聖境就必須具有清純潔凈的心靈,而代表這種心靈的便是白色。因此,白色常常成為人、神間的媒介,神社要鋪滿白紗,神官要穿白衣,而人們日常生活中亦多用不施色彩的木材。又如巴基斯坦、伊拉克、埃及等伊斯蘭教國家以綠色代表其宗教,象徵為生命之色,因此特別鍾愛綠色,它不但被用在國旗上,而且盛行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現代色彩學研究還證明了某一民族長期生活在某一地區中,便會對其環境色產生習慣性的適應與愛好,如義大利人偏愛黃、紅色,北歐人偏愛青、綠色,便與義大利的陽光偏黃橙色、北歐的陽光偏青綠色有關。
當然,顏色的涵義是多重而復雜的,而且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化,人們的色彩意識也在不斷改變。如果說顏色的自然屬性今天已不再是秘密的話,那麼,對它的社會屬性的認識則遠未結束,它還值得人們不斷地去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