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美國對伊朗發動戰爭,那麼俄羅斯會出兵幫助伊朗嗎
伊朗最近的形式不是很好,由於美國的單方面退出伊核協定,導致伊朗備受壓力,開始研製核武器發展自己,不僅受到以色列的軍事打擊,還要慘遭美國的經濟制裁。如果伊朗實在忍受不了,和美國正面開始交鋒,作為美國的死對頭,俄羅斯肯定是要參戰的,但背後的目的肯定不是為了伊朗。
美國如果在伊朗戰爭中受到俄羅斯的沉重打擊,那美國勢力不僅是在中東的退縮,美國在歐洲也必然面臨強勢俄羅斯的挑戰,俄美全球大國博弈會在伊朗戰爭中得到激化。所以,美國是不會輕易開始對付伊朗的,這算盤怎麼打都不合算。
Ⅱ 俄國——伊朗戰爭的過程是怎樣的
1804年6月,集結在埃里溫地區的伊軍主力在王儲阿拔斯·米爾扎統率下,為奪取梯弗里斯展開了軍事行動。俄軍出動迎擊。6月22日,圖奇科夫部隊在古姆拉附近擊潰伊軍一部,7月2~3日,高加索俄軍總司令齊齊阿諾夫將軍統率的俄軍主力在埃奇米阿津修道院圍牆附近戰勝了阿拔斯·米爾扎軍隊。1805年,卡拉巴赫、希爾凡和舍基等汗國,以及舒拉格利蘇丹國自願歸屬俄國。同年,俄軍對巴庫和臘什特進行了一次海上遠征,但未能取得戰果。1806年夏,俄軍擊退了入侵卡拉巴赫的2萬伊軍,佔領了努哈、傑爾賓特、巴庫和其他一些居民點。
英法兩國支持伊朗。1807年5月簽訂了伊朗法國同盟條約,隨後又簽訂了旨在反對俄國的英國伊朗條約。俄伊戰爭曾有過幾次較長時間的停息,並由於在此期間俄國同土耳其戰爭、同瑞典戰爭和進行衛國戰爭,而使俄伊戰爭對俄國不利。伊朗政府得知拿破崙進攻俄國後,於1812年8月初中斷與俄國政府的和平談判。阿拔斯·米爾扎的軍隊侵入塔雷什汗國,8月21日侵佔連科蘭要塞。1812年10月,為了打擊俄軍,阿拔斯·米爾扎的8萬軍隊集結在阿拉斯河的阿斯蘭社茲徒涉場附近。但是,科特利亞列夫斯基上校指揮的一支俄軍前出到伊軍後方,出其不意地擊潰了伊軍,並繼續擴大戰果,於1813年1月13日強佔了連科蘭。10月24日,伊朗被迫簽訂古利斯坦和約。根據和約,伊朗承認塔吉斯坦、北亞塞拜然和喬治亞歸屬俄國。在戰爭中,外高加索非正規軍事組織和外高加索居民積極援助了俄軍。
俄國伊朗戰爭伊朗政府並未放棄其對外高加索的侵略企圖。由於東方危機的產生,出現了對伊朗有利的國際形勢,沙赫企圖乘機採取報復行動。他在英國人的幫助下改編了部隊,英國人向它提供武器和派遣教官。土耳其蘇丹也支持沙赫,旨在分散俄國對巴爾幹事件的注意力。英國企圖將俄國逐出近東,因而支持伊朗與俄國交戰,並把1814年11月25日簽訂的旨在反對俄國和阿富汗的奴役性的德黑蘭條約強加給伊朗。按照英國的計劃,外高加索和中高加索應由俄國轉歸伊朗,並置於英國的勢力范圍之下。俄國政府力圖避免戰爭,當准備割讓出部分領土時,開始與伊朗進行談判。但1826年夏,在以阿拔斯·米爾扎為首的沙赫宮廷中有狂熱思想的黷武集團的影響下,伊軍不經宣戰即侵入卡拉巴赫汗國和塔雷什汗國,其中部分伊軍推進到巴庫和庫巴,並指望當地居民舉行起義反對俄國。但是,當地居民沒有支持已投靠伊朗的封建主。俄軍總司令葉爾莫洛夫將軍遂能用不多的兵力抗擊敵人。東亞美尼亞和北亞塞拜然的居民給俄軍以援助,他們組成了各為1.2萬人的騎兵民團和步兵民團,東喬治亞也派出了2000人的騎兵民團。1826年7月,伊軍包圍舒沙要塞,俄國衛戍部隊頑強堅守了48天,從而使俄軍馬達托夫將軍的部隊於9月15日在沙姆霍爾戰役中擊潰了伊軍。1827年10月13日,俄軍在已任俄軍總司令的帕斯科維奇將軍的統率下,迅猛地奪取了埃里溫要塞。1826~1827年間,俄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佔領了許多城市和要塞,如納希切萬、阿巴薩巴德、梅連德、大不里士、烏爾米亞和阿爾傑比利。沙赫政府開始求和。談判結果,雙方於2月22日在土庫曼查伊鎮簽訂土庫曼查伊和約,根據和約,埃里溫汗國和納希切萬汗國歸屬俄國。
俄國在俄伊戰爭中的勝利使外高加索人民和塔吉斯坦人民免遭伊朗侵略者的蹂躪和屠殺,使英法兩國的侵略企圖化為泡影,也使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塔吉斯坦各族人民得到了民族發展的機會。
在1804~1813年和1826~1828年的俄伊戰爭中,俄軍在數量上較之伊軍並不佔優勢,但伊軍戰斗素質不強,軍事組織不完善,以及技術裝備落後,所以盡管有英法兩國的援助,仍然戰敗。俄軍的勝利也是由於得到了外高加索人民的大力支援。在戰術方面,俄軍採用疏開戰斗隊形和縱隊與射手散開隊形協同行動的戰法具有很大意義。戰斗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還由於俄軍善於在山林地區使用炮兵和使用得到炮兵加強的獨立步騎兵部隊。俄軍經常以防守山隘和山道的要塞為依託。在俄伊戰爭中,俄國非正規騎兵也起了重要作用,他們主要部署在步兵兩翼和用來追擊潰逃之敵。俄軍在山區、山林地區和半沙漠地區展開戰斗行動所積累的經驗,在19世紀30~40年代的俄軍條令中有所反映。
Ⅲ 美伊開戰後,俄羅斯會出兵幫助伊朗嗎
如果美伊開戰俄羅斯是否會出兵幫助伊朗這個事情其實也是說不定的,因為在早先的時候俄羅斯和伊朗的關系並不好,因為早期俄羅斯去攻佔過伊朗,現在美國是伊朗和俄羅斯共同的敵人,常言道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也不排除俄羅斯會出兵幫助伊朗。
同樣,伊朗也成為美國制裁對象,美國對伊朗和俄羅斯制裁,必然讓俄伊兩國關系更加密切,這就應了那句「共同敵人是朋友」。因此,我們會看到敘利亞問題上,俄伊兩國站在一起,甚至美國對伊朗制裁,俄羅斯也會聲援一下。
雖然現在美國與伊朗互不相讓,但真正打起來的可能性並不大。美國會以壓迫的形勢,讓伊朗國內出現內亂,政權出現變化,這種可能性較大,但俄羅斯也不會坐以待斃,讓伊朗政權倒向美國。因此,保持吵鬧不休而不動手的局面,對俄羅斯有利。
Ⅳ 俄羅斯支持伊朗和美國叫板,伊朗對於俄羅斯重要嗎
伊朗和俄羅斯他們是戰略夥伴,伊朗對俄羅斯有雙地緣戰略意義,而且還是俄羅斯國家重要的一個貿易夥伴國,而且也是俄羅斯勢力在中東擴張的一個戰略支點。
伊朗是俄重要的貿易夥伴國。當下由於受到制裁,第一大宗商品軍火貿易暫停,使得俄羅斯失去一大市場,未來潛力巨大。相反,如果成為第二個伊拉克,則其主要裝備必然依靠美國西方,俄羅斯損失慘重。俄羅斯在全世界朋友不多,伊朗是不可或缺的一個,若不堅定支持讓美國得手,最終俄羅斯將長期品嘗苦果。
Ⅳ 如果美國和伊朗開戰,俄羅斯會作何選擇世界大戰會爆發嗎
如果美國和伊朗開戰,俄羅斯會作何選擇?
這個問題不好說,關鍵就看伊朗和美國誰給俄羅斯好處多。
2020年剛過新年,美國和伊朗的關系驟然緊張起來。
特朗普這個口子一開,恐怕世界各國在情感上會與美國越來越疏遠。山姆大叔100多年建立起的大善人形象,就這樣毀於一旦了!
Ⅵ 西方國家如果攻打伊朗,俄羅斯會出兵支持伊朗嗎
應該不會,俄羅斯還沒那膽量和實力,也沒必要,他可以和中國一樣暗地支持,比如武器輸出,雖然聯合國對伊朗實施武器禁運。
Ⅶ 大家判斷美以打伊朗,俄羅斯會幫助伊朗嗎,中國會怎麼辦
先說下俄羅斯,俄是肯定會幫的,因為伊朗和俄有接壤,並且接壤的地方(誰與接壤)離莫斯科直線距離不超3000公里(中程導彈可以覆蓋),所以俄比中國更著急,以這種情況,你說俄會幫伊朗嗎?
再說中國, 對中國的影響主要是可以直接切斷海上石油,霍爾木茲海峽是中東石油輸出的必經之路
在一個就是中國的鐵桿巴基斯坦,伊朗一旦丟了,中國就很難在戰略上利用巴基斯坦制衡印度,
巴基斯坦制衡不了印度,印度就會騰出身來給中國軍事部署上帶來壓力。(中國會暗地裡支援一些武器和人道主義上救援)
不管怎麼說中俄的利益都在伊朗,只不過是俄的利益更大一些。
而俄就不一樣了,威脅到了他的戰略空間!
Ⅷ 伊朗的軍事實力和俄羅斯比怎麼樣
伊朗的軍事實力與俄羅斯不可同日而喻,俄羅斯雖然因為資金問題從前蘇聯解體以來沒有大的建樹,但是俄羅斯畢竟是傳統軍事強國比伊朗利害多7。
Ⅸ 美伊開戰,作為盟友的俄羅斯會怎麼做
俄羅斯並不會選擇直接和美國發生軍事沖突,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實力要遠遠強於俄羅斯,如果俄羅斯選擇和美國作對的話,美國一定會加緊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甚至有可能對俄羅斯本土進行打擊,這是俄羅斯非常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不過俄羅斯很有可能會對伊朗提供軍事武器裝備的支持。
所以我們也希望美國和伊朗之間不要發生軍事戰爭,因為一旦發生戰爭的話,對於中東地區的老百姓甚至全世界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這是因為美國和伊朗都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國,一旦兩個國家發生戰爭的話,必定會對於全世界的經濟貿易造成重大的沖擊。
Ⅹ 俄國伊朗戰爭是怎樣的
俄國——伊朗戰爭指俄國同伊朗爭奪外高加索和裏海沿岸統治權的戰爭。戰爭是由於伊朗封建主企圖侵略19世紀初歸屬俄國的喬治亞和外高加索其他地區而引起的。
外高加索諸小王國和汗國因內訌造成在政治上軟弱無力,伊朗和土耳其在英法兩國的唆使下,企圖乘機兼並整個外高加索。外高加索人民在反對伊朗和土耳其封建軍事擴張的斗爭中,多次請求俄國給予援助,並不止一次地提出要歸屬俄國。1801年,東喬治亞自願歸屬俄國,明格列里亞公國、伊美列丁王國和古里亞公國也先後得到俄國的保護。
俄國——伊朗戰爭軍事行動的起因是,俄國拒絕接受伊朗於1804年5月23日提出的要求俄軍撤離外高加索的最後通牒。
1804年6月,集結在埃里溫地區的伊軍主力在王儲阿拔斯·米爾扎統率下,為奪取梯弗里斯展開了軍事行動。俄軍出動迎擊。6月22日,圖奇科夫部隊在古姆拉附近擊潰伊軍一部,7月2~3日,高加索俄軍總司令齊齊阿諾夫將軍統率的俄軍主力在埃奇米阿津修道院圍牆附近戰勝了阿拔斯·米爾扎軍隊。1805年,卡拉巴赫、希爾凡和舍基等汗國,以及舒拉格利蘇丹國自願歸屬俄國。同年,俄軍對巴庫和臘什特進行了一次海上遠征,但未能取得戰果。1806年夏,俄軍擊退了入侵卡拉巴赫的2萬伊軍,佔領了努哈、傑爾賓特、巴庫和其他一些居民點。
英法兩國支持伊朗。1807年5月簽訂了伊朗法國同盟條約,隨後又簽訂了旨在反對俄國的英國伊朗條約。俄伊戰爭曾有過幾次較長時間的停息,並由於在此期間俄國同土耳其戰爭、同瑞典戰爭和進行衛國戰爭,而使俄伊戰爭對俄國不利。伊朗政府得知拿破崙進攻俄國後,於1812年8月初中斷與俄國政府的和平談判。阿拔斯·米爾扎的軍隊侵入塔雷什汗國,8月21日侵佔連科蘭要塞。1812年10月,為了打擊俄軍,阿拔斯·米爾扎的8萬軍隊集結在阿拉斯河的阿斯蘭社茲徒涉場附近。但是,科特利亞列夫斯基上校指揮的一支俄軍前出到伊軍後方,出其不意地擊潰了伊軍,並繼續擴大戰果,於1813年1月13日強佔了連科蘭。10月24日,伊朗被迫簽訂古利斯坦和約。根據和約,伊朗承認塔吉斯坦、北亞塞拜然和喬治亞歸屬俄國。在戰爭中,外高加索非正規軍事組織和外高加索居民積極援助了俄軍。
俄國伊朗戰爭伊朗政府並未放棄其對外高加索的侵略企圖。由於東方危機的產生,出現了對伊朗有利的國際形勢,沙赫企圖乘機採取報復行動。他在英國人的幫助下改編了部隊,英國人向它提供武器和派遣教官。土耳其蘇丹也支持沙赫,旨在分散俄國對巴爾幹事件的注意力。英國企圖將俄國逐出近東,因而支持伊朗與俄國交戰,並把1814年11月25日簽訂的旨在反對俄國和阿富汗的奴役性的德黑蘭條約強加給伊朗。按照英國的計劃,外高加索和中高加索應由俄國轉歸伊朗,並置於英國的勢力范圍之下。俄國政府力圖避免戰爭,當准備割讓出部分領土時,開始與伊朗進行談判。但1826年夏,在以阿拔斯·米爾扎為首的沙赫宮廷中有狂熱思想的黷武集團的影響下,伊軍不經宣戰即侵入卡拉巴赫汗國和塔雷什汗國,其中部分伊軍推進到巴庫和庫巴,並指望當地居民舉行起義反對俄國。但是,當地居民沒有支持已投靠伊朗的封建主。俄軍總司令葉爾莫洛夫將軍遂能用不多的兵力抗擊敵人。東亞美尼亞和北亞塞拜然的居民給俄軍以援助,他們組成了各為1.2萬人的騎兵民團和步兵民團,東喬治亞也派出了2000人的騎兵民團。1826年7月,伊軍包圍舒沙要塞,俄國衛戍部隊頑強堅守了48天,從而使俄軍馬達托夫將軍的部隊於9月15日在沙姆霍爾戰役中擊潰了伊軍。1827年10月13日,俄軍在已任俄軍總司令的帕斯科維奇將軍的統率下,迅猛地奪取了埃里溫要塞。1826~1827年間,俄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佔領了許多城市和要塞,如納希切萬、阿巴薩巴德、梅連德、大不里士、烏爾米亞和阿爾傑比利。沙赫政府開始求和。談判結果,雙方於2月22日在土庫曼查伊鎮簽訂土庫曼查伊和約,根據和約,埃里溫汗國和納希切萬汗國歸屬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