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沙特最近為什麼和伊朗斷交了
2016年1月2日,沙烏地阿拉伯以恐怖主義罪名處決了包括該國什葉派教士尼米爾在內的47人。當地時間2日晚間,大批憤怒的伊朗民眾在沙特駐伊朗使館前舉行示威,並隨後發生暴力沖擊焚燒沙特駐伊朗使館事件。隨後沙特就伊朗人焚燒使館事件宣布與伊朗斷交,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和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兩派戰爭一觸即發,「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如今的沙特政府由遜尼派皇室領導,被處決的尼米爾是什葉派領導人物,曾經領導過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運動(一場席捲北非和西亞的民眾反對政府運動,也稱阿拉伯覺醒),即反對派暴力推翻當權政府運動,所以沙特政府對尼米爾恨之入骨。動機有了,為什麼選擇這個時候動手?
1、俄羅斯在敘利亞部署軍事行動,美國在中東必須倚重沙特(兩國關系一直很好)、以色列(美國支持猶太復國)和土耳其(土耳其擊毀俄戰機向美國表忠心),所以美國不反對處決尼米爾。
2、美國和歐盟對伊朗的核制裁(打壓伊朗經濟)已經解除,伊朗迎來國家發展契機。窮日子過久了,伊朗想經濟發展(主要靠輸出石油),但是同為石油輸出國的競爭對手沙特就不樂意了。你也賣石油,那我的油價就更低了我還怎麼賺錢?現在我把你的人殺了,你咬我啊?你國內的激進分子叫囂要戰爭不想安穩地發展,我看你伊朗怎麼辦?打吧,國力繼續衰弱,不打吧,作為什葉派的盟主國家寒了盟友們的心,你在大家的心目中就變成了一個慫貨。
3、沙特皇室內部存在分裂危險,沙特皇室想轉移國內矛盾和輿論注意力。
沙特有預謀地斷交,已經做好戰爭准備。而伊朗激進分子也想打,現在就看美國和俄羅斯的態度了。
1、先看美國,2015年9月30日,巴勒斯坦政府總統阿巴斯在聯合國發言宣布巴勒斯坦不再遵守《奧斯陸協議》,這項和平協議曾經被視作為兩國紛爭解決的基礎,「巴以沖突」再次升級。假如巴以再次爆發戰爭,猶太人支持的美國政府就必須支持以色列並派出援軍,但是2016年美國大選,奧巴馬還想安穩下台,所以不會支持以色列開戰(一旦開戰大家都沒有退路),但有可能支持沙特打伊朗轉移巴以矛盾,自己還有可能派出軍隊支援。另外伊沙開戰破壞俄羅斯中東布局,有利於自己下一步的插手中東行動(增援還是調停?)。
打個比喻,一棵樹被炸塌,倒向那個方向都行,只要不砸向自己就行了。
2、俄羅斯表示願意協調沙特和伊朗的矛盾,左右中東局勢發展,順帶提升自己在中東的影響力。俄羅斯在敘利亞駐軍,伊拉克反對美國在自己國家駐兵,黎巴嫩親敘利亞(「阿邁勒運動」組織)和伊朗(黎巴嫩真主黨),再加上伊朗自己,什葉派聯盟已然成型,俄羅斯樂見其成,當然不希望沙特破壞自己在中東的布局,但是也不排除俄羅斯會與美國有默契地擱置巴以沖突轉而促成沙特和伊朗開戰。
3、歐盟國家不希望兩國開戰,因為受到了前一陣子的敘利亞難民侵擾,自己國家經濟和社會穩定受到影響。
4、什葉派聯盟使沙特感受到了威脅。因為伊朗經濟一直在發展,時間越往後拖越對自己不利,所以搞事挑釁伊朗(沙特戰機攻擊伊朗駐葉門大使館),"希望伊朗跟自己來一場戰爭拖垮伊朗"。
『貳』 為什麼歷史上沙特和伊朗成了死敵原因究竟是什麼
伊朗和沙特同為中東大國,同屬伊斯蘭政教合一的國家,但兩國之間的矛盾卻由來已久,根深蒂固。而且矛盾的長期化,還使兩國間的互信盪然無存,只要周邊國家出現嚴重事態,雙方都會懷疑對方在從中做手腳。
伊朗支持胡塞武裝,沙特特就聯合阿拉伯國家出兵打擊;伊朗援助索馬里青年黨,沙特就將其列入恐怖組織;伊朗被美國制裁,沙特就落井下石。
可以說,沙特比西方都要恨伊朗。只是苦於自己實力不足,打不過伊朗。而伊朗更是將沙特視為死敵,動不動就在沙特周邊使絆子。
三、宗教矛盾的沖突升級。
伊斯蘭革命成功後,伊朗成為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佔中東少數的什葉派教士階層,成為伊朗政權新的主人,和遜尼派老大沙特之間的新仇舊恨湧上心頭。
於是霍梅尼利用宗教領袖的身份,不斷用宗教理論證明,沙特王室不能代表伊斯蘭教,無權掌握兩大聖城。而且沙特當年對於伊朗教眾的迫害,是對伊斯蘭信徒的謀殺,屬於魔鬼撒旦的惡行。
他還鼓動沙特什葉派穆斯林,聯合其它教派,揭竿而起,推翻沙特王室不合法的撒旦政府。為此沙特的多個城市爆發了宗教沖突。每次朝聖,遜尼派和什葉派都會把聖城變成一場血腥的戰場。
這對於並非伊斯蘭教領袖掌權的沙特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霍梅尼的鼓動,是要推翻沙特王室的統治,沙特王室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於是,沙特對伊朗全面敵視封鎖,對前往聖城朝聖的伊朗人也進行打擊。動不動就是流血事件,兩國關系開始水火不容。
歸根結底,還是伊朗對外輸出革命的做法,威脅到了沙特王室的權利,以及沙特在伊斯蘭世界的老大地位。而伊朗則認為只有推翻沙特王室,讓教士階層掌權,走真正的什葉派政教合一道路,才能救沙特,也才能擴大伊朗的勢力范圍。
另一方面,伊朗自從1979年成為政教合一國家之後,一改過去的親美路線,走堅決反美道路。而深知伊朗野心的沙特,為求自保,積極向美國靠攏,不僅幫助美國建立了石油美元結算霸權體系,還為美國駐軍中東大開綠燈,寄希望於用美國來打壓伊朗。這使得飽受美國制裁之苦的伊朗,對沙特更加不齒愈加惱恨。
『叄』 伊朗和沙特一直不和,兩國到底什麼仇
其實沙特和伊朗一直關系不好,是因為他們的宗教信仰產生了一個沖突,但是他們兩個國家的宗教信仰主要都是伊斯蘭教,所以矛盾的沖突主要是同一個教派裡面內部不同要信仰的沖突,所以導致了兩個國家全方位的對抗,而且沙特也聯合多個阿拉伯國家是一起對抗伊朗的。只要伊朗支持什麼,沙特肯定會站在伊朗的對立面,伊朗被美國進行經濟制裁,沙特就會落井下石多踩一腳。
所以很多事情的仇恨,再加上宗教民族信仰的沖突,讓這個對抗上升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因為伊朗的質疑實質是威脅的沙特王室的權力,所以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沙特只能一直和伊朗反著來,所以最後兩個國家對彼此都十分厭惡。
『肆』 傲慢的美國,嬌氣的沙特,說打就打的以色列,為何不敢打伊朗
戰爭本來就是有風險的,有戰爭就會有傷害,誰也無法預料戰爭的帶來的後果多嚴重,雖然說著要攻打伊朗,不過是過過嘴癮,要是真的打起來,美國,沙特,以及以色列這些國家也未必就能占上風,自然就不敢貿然發起戰爭了。
如果以色列對伊朗動武的話,其實面臨的風險是最大的。伊朗可以通過地面武裝的滲透來給以色列造成意想不到的麻煩,伊朗的彈道導彈打到以色列是輕而易舉的事,彈道導彈打到以色列這樣的小國家的話,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伍』 為何阿拉伯國家不幫伊朗對抗美國
因為阿拉伯地區只有伊朗和敘利亞是什葉派,其他國家都是遜尼派統治,他們一直有矛盾,也就只有和以色列幹才會聯合起來
『陸』 既然沙特已經展示遭襲的證據,為什麼不對伊朗進行報復
近日沙特的石油設備遭遇襲擊事件在國際上上引發了不小的反響,這個看似兩個國家的矛盾的背後其實並不簡單。既然已經能知道幕後的黑手是伊朗了為什麼沙特還不還手,這可能與國家的國際地位與綜合國力有一定的關系吧。
最後因沙特最大油田設施遭到襲擊一事,美國、沙特跟伊朗之間展開了一場相當激烈的唇槍舌戰。當然,這場「激戰」的背後的確存在著真正的戰爭會打響的風險。這樣沙特就會不用消耗多少資源的去制裁伊朗。因此沙特在最近的一段時間里才不會去報復伊朗,他最大的可能是在觀望美國的態度,進而去決定自己下一步行動。
所以說,沙特並不是不去報復伊朗,而是由於其他的客觀原因影響了主觀行動。
『柒』 歷史上沙特和伊朗為何成了死敵
伊朗和沙特同為中東大國,同屬伊斯蘭政教合一的國家,但兩國之間的矛盾卻由來已久,根深蒂固。而且矛盾的長期化,還使兩國間的互信盪然無存,只要周邊國家出現嚴重事態,雙方都會懷疑對方在從中做手腳。
伊朗支持胡塞武裝,沙特特就聯合阿拉伯國家出兵打擊;伊朗援助索馬里青年黨,沙特就將其列入恐怖組織;伊朗被美國制裁,沙特就落井下石。
可以說,沙特比西方都要恨伊朗。只是苦於自己實力不足,打不過伊朗。而伊朗更是將沙特視為死敵,動不動就在沙特周邊使絆子。
三、宗教矛盾的沖突升級。
伊斯蘭革命成功後,伊朗成為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佔中東少數的什葉派教士階層,成為伊朗政權新的主人,和遜尼派老大沙特之間的新仇舊恨湧上心頭。
於是霍梅尼利用宗教領袖的身份,不斷用宗教理論證明,沙特王室不能代表伊斯蘭教,無權掌握兩大聖城。而且沙特當年對於伊朗教眾的迫害,是對伊斯蘭信徒的謀殺,屬於魔鬼撒旦的惡行。
他還鼓動沙特什葉派穆斯林,聯合其它教派,揭竿而起,推翻沙特王室不合法的撒旦政府。為此沙特的多個城市爆發了宗教沖突。每次朝聖,遜尼派和什葉派都會把聖城變成一場血腥的戰場。
這對於並非伊斯蘭教領袖掌權的沙特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霍梅尼的鼓動,是要推翻沙特王室的統治,沙特王室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於是,沙特對伊朗全面敵視封鎖,對前往聖城朝聖的伊朗人也進行打擊。動不動就是流血事件,兩國關系開始水火不容。
歸根結底,還是伊朗對外輸出革命的做法,威脅到了沙特王室的權利,以及沙特在伊斯蘭世界的老大地位。而伊朗則認為只有推翻沙特王室,讓教士階層掌權,走真正的什葉派政教合一道路,才能救沙特,也才能擴大伊朗的勢力范圍。
另一方面,伊朗自從1979年成為政教合一國家之後,一改過去的親美路線,走堅決反美道路。而深知伊朗野心的沙特,為求自保,積極向美國靠攏,不僅幫助美國建立了石油美元結算霸權體系,還為美國駐軍中東大開綠燈,寄希望於用美國來打壓伊朗。這使得飽受美國制裁之苦的伊朗,對沙特更加不齒愈加惱恨。
『捌』 為什麼沙特和伊朗是死對頭
3條原因讓這兩家成為宿敵:
經濟上:都是石油出口大國,存在你死我活的競爭關系;
政治上:兩家都有成為中東事務主導人的意圖,也都希望能夠在石油定價問題上一家獨大。
宗教上:一個是伊斯蘭教遜尼派領袖,一個是伊斯蘭教什葉派領袖;
回顧歷史就會發現,上面這三個都是大殺器:
經濟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國當時的大蕭條帶崩了歐洲的經濟之後引起民粹主義爆發,然後才有的納粹;
政治的戰爭——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英法百年戰爭以及後續拿破崙戰爭等,都是為了爭奪歐洲的政治主導權;
宗教的戰爭——十字軍東征、三十年戰爭,前者在公元1000年前後就造成了數百萬人的傷亡,以及更多人無家可歸,當時歐洲和中東人口才多少,後者直接導致中歐德意志地區人口減少60%。
『玖』 的軍事實力強歷史矛盾,揭沙特與伊朗為什麼斷交原因
1、宗教
沙特是遜尼派,伊朗是什葉派
2、民族
沙特是阿拉伯人、伊朗是波斯人,古代兩國就常打仗。結仇都是千年的歷史了。
3、地緣
從地緣上來說,沙特被伊朗、伊拉克、敘利亞、葉門的北、東、南三麵包圍,這些都是什葉派的。也就是所謂的什葉派之弧,如果不打破這個局,沙特會很難受。
4、地區
從地區上來說,中東需要有一個老大,現在是沙特、伊朗、埃及、土耳其都想做老大。埃及已經由於經濟原因出局了,現在主要是伊朗沙特爭老大。土耳其由於歷史上是阿拉伯統治者,所以阿拉伯國家對其懷有戒心!
5、後台
沙特的後台是美國,伊朗的盟友是俄羅斯,他們天然就是對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