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朗人有什麼宗教信仰
伊朗的宗教及其宗教政策也是頗為奇特的。一方面確立伊丨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另一方面又允許遜尼派伊丨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和祆(xiān)教合法存在,這可以統稱為五大合法宗教。在全國約7000萬人口中,90%的人信奉什葉派伊丨斯蘭教,8%屬於遜尼派伊丨斯蘭教,基督徒大約30萬,祆教徒在3.5萬到6萬之間,猶太教徒從1979年前的8萬減少到目前的兩三萬。原則上說,遜尼派信徒跟什葉派信徒享有基本平等的政治權利。伊朗議會則分別為基督教、猶太教和祆教留有總共5個席位,以示保障宗教自由。不過,伊丨斯蘭教徒不得皈依其他宗教,叛教者會受到重罰,但是其他宗教信徒皈依伊丨斯蘭教則受到政策鼓勵。這與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顯然還有很大的距離。
② 伊朗人是什麼民族
伊朗人的定義主要和中國人一樣是一個國家(行政區劃)居民的定義,並不可以稱為什麼民族,就好像中國除了漢族之外,還有其他少數民族,但大部分的伊朗人也就是主體民族是波斯人,目前伊朗人因為宗教文化的原因都稱為自己是穆斯林,而不區分什麼民族身份。
伊朗是一個多民族的穆斯林國家,有波斯、亞塞拜然、庫爾德、阿拉伯及土庫曼等民族,其中波斯人佔66%,亞塞拜然人佔25%,庫爾德人佔5%,還有阿拉伯人及土庫曼人等少數民族。
③ 伊朗宗教信仰嚴重,宗教信仰的最終目的到底是什麼
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而洗腦的工具,目的永遠只有一個,就是利用你,要麼利用你的錢,要麼利用你的權力和力量,為組織奉獻,很可怕的。
④ 伊朗民眾湧入寺廟舔聖牆,宗教文化對當地居民的思想到底有哪些影響
宗教文化在當地居民的思想中已經深入骨髓,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想到尋求真主或者神主的保護,並且會認為是廟里的東西都是富有靈性的,舔一舔或者說是接觸過就會保護自己
⑤ 伊朗女球迷看球賽獲刑,為什麼在國外一整個國家都在信奉宗教
在以前就有很多國家信奉宗教,甚至做到了用宗教管理國家。但是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情況有所緩解,不過伊朗卻不屬於與時俱進的國家。
伊朗整個國家都信奉宗教,對宗教的任何條例都沒有一點折扣的實施。宗教認為女性就應該戴著頭巾出門,所以就有了專門的警察來逮捕這些「不安分」的女性。宗教認為女性不能在外游泳,所以全國都禁止。宗教認為女性不能去觀看男人打的球賽,所以這個球迷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信奉宗教是自由,但是凡事過猶不及。不過外國可能有自己一套准則,所以我們這些吃瓜群眾還是老老實實的在我們國家待著吧。
⑥ 伊朗這個國家為何要放棄波斯文化而改信伊斯蘭教呢
波斯是公元前這個時期的一個大帝國,但是它僅僅留下了一個建築文明,幸運的是這個建築物里包含了許多當時的文化,工藝等等,保留在了伊朗這個國家。所以,當“波斯文化”讓這個詞被提起的時候,我想很多人都會想起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它就是'伊朗'。
就是因為上述的這一些原因,導致了伊朗這個國家從此改信伊斯蘭教。
⑦ 伊朗,伊拉克都是穆斯林國家,為什麼還打根源是什麼
兩伊戰爭,又稱第一次海灣戰爭或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直至1988年8月20日結束。
戰爭起因
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Shatt al-Arab水道。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
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Shatt al Arab 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
戰爭進程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 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這引發了後來里根政府的伊朗門事件。
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雙方都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盡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 國際社會對其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伊拉克鑒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六年。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朗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
戰後
戰爭使兩個國家都受到慘重損失,經濟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死傷人數以百萬計。伊拉克因此也背負了大量的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後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於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具體傷亡數字有很多說法,一般認為死亡人數為一百萬人左右。
伊拉克軍隊由戰前的24萬人發展到戰後的120萬人。
⑧ 宗教學者在大部份國家都是處於貧窮的環境,可為何在伊朗他們會那麼有錢
可能是因為國家政策不一樣吧,伊朗比較重視宗教學者,所以有錢。
⑨ 伊朗和以色列的關系相當緊張,為何伊朗國內的5萬猶太人和伊朗相安無事呢
因為猶太人非常聰明,他們也為伊朗創造了不少的價值,在經濟上他們其實是佔主導地位的,而且在伊朗的猶太人,他們不管是從商還是從事宗教事業,都做的風生水起,他們也都住在富人區,為了伊朗他們其實也付出了很多,自己的祖祖輩輩都在這里,留下的產業和事業基本上都在這里,而且當地的經濟也是依靠著他們發展,所以說不是他們離不開伊朗,而是伊朗不願意放棄他們。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長期生活在伊朗,他們基本上也被同化了,盡管他們保持著自己的宗教文化以及他們猶太人的習慣,但還是有所變化的,再者說他們對待以色列也沒有什麼感情,反而對伊朗的感情比較深。
畢竟伊朗給了他們相應的尊重,也給他們安全感,因為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政治上他們都沒有受到傷害,與其說他們是以色列的猶太人不如說他們其實是伊朗的猶太人。
⑩ 伊朗民眾湧入寺廟舔聖牆,對疫情伊朗政府為何不能關閉宗教場所
這其實主要也是因為他們對於宗教的一種信仰,以及他們對這個疫情採取一種漠不關心漠不重視的態度,所以導致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根據英國相關報道說,伊朗爆發新款疫情以來,相映的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都在不斷的增加,然而在3月1日網路上爆出了伊朗宗教徒舔聖牆的視頻,走來很多網友批評的聲音。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或地區就是伊朗,盡管當地已經提升了防禦等級並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但是仍然沒有得到很有效的解決,畢竟這種事情不是一十半會兒就能夠解決的,需要公眾一個強有力的配合,如果公眾不去配合的話,即使政府做再多的行動也是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