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和巴解組織的局是什麼

伊朗和巴解組織的局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04 20:13:18

Ⅰ 巴基斯坦和伊朗停止軍事對抗,進行全面經濟合作,印度想破局該怎麼辦

伊朗在面對多方面的壓力,美國也同時也對伊朗進行石油制裁,伊朗這樣依靠石油出口的國家,在多方面的壓力下,只能尋求合作夥伴,來緩解伊朗國內的情況。

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只有在利益上產生分歧,才會導致國家之間的戰爭,在美國方面拋棄了巴基斯坦,扶持印度,所以伊朗和巴基斯坦同時作為美國的敵人,也成為了合作夥伴。

Ⅱ 伊朗是什麼政體

伊朗的政體是政教合一。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

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還有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2015年7月14日,經過多年艱苦談判,伊朗核問題最後階段談判終於達成歷史性的全面協議。伊朗承諾永不尋求獲取核武器,並稱贊伊核協議是「歷史性時刻」。

2017年9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最新旅遊禁令,伊朗在新版旅行禁令名單中。

(2)伊朗和巴解組織的局是什麼擴展閱讀:

美國《華盛頓季刊》日前發文稱,由內賈德領導的伊朗,其軍隊的勢力再日益增大。1978-1979年伊朗革命形成的政教合一、神權高於一切的政治體制受到嚴重挑戰。

自1989年起,每年的6月4日,伊朗政府都會舉行隆重儀式,緬懷該國前最高領袖霍梅尼。2010年,伊朗革命衛隊首次負責組織紀念活動。霍梅尼的孫子教士哈桑登台進行佈道演說,但是被政府支持者們發出的陣陣噓聲轟下了台。

哈桑的遭遇展現了伊朗的統治基礎已經改變。伊朗的正式國名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屬政教合一政體。其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以神權作為統治基礎。但是,現在軍隊的勢力越來越大。

2009年6月,伊朗大選時眾多抗議示威和激烈爭斗表明了充滿生氣的伊朗國民很希望公平選舉,但是伊朗現在已是軍隊領導的體制了。

從這個角度上講,6月12日的大選引發的政局動盪可以看做是改革派和強硬派爭斗的結果,也可以說是由內賈德領導的事實上的「軍事政變」,改變了1978-1979年伊朗革命帶來的政教合一、神權高於一切的政治體制。

Ⅲ 關於以巴局勢的看法。

這問題出現得很吊詭,解決也需要很吊詭的方法才行。

在WW2結束後,猶太人借口這地方時他們祖先NNN年前居住的地方,現在他們要回來這地方。他們在美國的支持下,趕走了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里巴勒斯坦人民,在這里立國。

他們已經NNN年沒有居住在這里了,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祖先在幾千幾百年前居住在這里,就憑這吊詭的理由,而搶占別人世代居住的土地。這就好比現在韓國人在某國強力支持下,把我們居住在長白山的人民趕走,然後立國,這樣可能嗎?!我們中國人肯嗎?!

同理,這樣吊詭的立國理由使得巴勒斯坦人民十分不爽。

以色列人又在美國的強力支持下,打敗了的周邊的伊斯蘭國家,幾乎很成功地得罪了所有鄰居。這樣的結果就是「冤冤相報」,真的要問「何時了」了。

在下認為要解決以巴問題也必須用吊詭的方法才行。

首先要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民,以人道名義無條件對巴人提供糧食和燃油供應。這些糧食和燃油是人們生活的必須,無論以巴將來是戰是和,以色列都不能停止供應。

然後就要進行巴人立國談判,以現有雙方控制地區為界,實現巴人立國。雖然這樣的話巴人吃了大虧,但你打又打不過以色列,恐怖襲擊又不得民心,長期拖下去也不是辦法,唯有接受現實,而立國。耶路撒冷實現以巴兩國共管的非軍事區。因為雙方都說他是宗教聖地,控制在任何一方,對方都不能接受,那就雙方共管,而且是非軍事區,建立一個和平的聖地,並由聯合國安理會監督。這樣的話以色列也吃了點虧,但雙方總要各自有點讓步嘛。

最後要以色列和周邊各國實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不會首先攻擊鄰國。以色列的軍力已經領先他的鄰國不止一代的水平了。但以色列對他的鄰國還是咄咄逼人的態度,好像隨時開打。他的領過除非有個別超限戰的武器,否則基本都打不贏它,而且以色列還擁有比朝鮮更先進的核武呢。只要以色列放下屠刀,對周邊展示一個和平友好的姿態,相信它的鄰國不會主動打機他的。而鄰國的恐怖分子如果這樣的情況下也主動攻擊以色列,那以色列就有了合法合道德的出兵理由了,到那時誰都不會體諒和同情那些恐怖分子。首先從埃及約旦等國入手,=周邊國家都搞好了關系,才應付伊朗這些硬骨頭。

相信通過這樣吊詭的方法,以色列應該能真正獲得和平,以巴才能和平相處下去,否則各自都死硬死硬的,最後只會世代為敵。

Ⅳ 伊朗跟以色列有仇

原因是多樣的,內容很長,你慢慢看,得從古代說起兩國的淵源。
猶太人的「解放者」——波斯帝國與猶太民族

以色列與伊朗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以色列的猶太民族和伊朗的波斯民族很早就生活在中東地區,也都曾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公元前11世紀猶太人建立了統一的希伯萊王國,所羅門王時期達到鼎盛。後來,希伯萊王國分裂為北部的以色列王國和南部的猶太王國。分裂造成國勢衰落,也直接造成了猶太民族的苦難。公元前772年,以色列王國被亞述王國所滅,民眾被驅離故土,湮沒於歷史之中。猶太王國雖逃過亞述一劫,但厄運難免。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賈尼撒攻克猶太王國都城耶路撒冷,城中財富被洗劫一空,聖殿被付之一炬,全城盪然無存。尼布賈尼撒將耶路撒冷全城的居民,包括貧民、工匠、貴族和被挖去雙眼的猶太王押往巴比倫為奴,史稱「巴比倫之囚」。成為亡國奴的猶太人,在異鄉歷經50餘年的磨難,念念不忘故國,思鄉之心越來越重。他們渴望耶和華派救世主降臨來拯救他們,讓他們重返家園,復興國家。

波斯人屬於中亞雅利安人的一支,在公元前2000年進入了今天的伊朗境內。公元前550年波斯部族首領居魯士建立了波斯帝國。居魯士志向遠大,終生東征西討,滅國無數。公元前538年居魯士兵不血刃攻佔了千年名城巴比倫。猶太人的命運出現了轉機。開明的居魯士大帝比較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他發布文告,釋放「巴比倫之囚」,讓他們回歸故國並在耶路撒冷重建聖殿。據說當時共有42000多猶太人扶老攜幼返回耶路撒冷。更讓猶太人感激涕零的是,居魯士還把尼布賈尼撒掠奪的5400餘件耶和華聖殿聖物交給了猶太人。居魯士對猶太人的「解放」正好與猶太人的救世主傳說巧合,這一事件促進了猶太教的形成。居魯士大帝因而被猶太人尊稱為「塗聖油的王」。返回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在第一聖殿的廢墟上重建了聖殿,恢復了國家,並持續了400餘年的自治。可以說波斯帝國是「巴比倫之囚」的解放者,也甚至可以說沒有居魯士可能就沒有後來的猶太人,也就沒有今天的以色列。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公元前330年,盛極一時的波斯帝國被亞歷山大大帝所滅,伊朗先後遭到希臘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的入侵和統治。近代伊朗又淪為英國和沙俄的半殖民地。1921年2月,軍官禮薩汗·巴列維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建立巴列維王朝。第一次復國後的猶太國家也歷經亞歷山大大帝的入侵、托勒密王朝的管轄和塞硫古王朝的統治。公元前65年巴勒斯坦地區被羅馬帝國佔領,猶太人的國家不復存在。公元1至2世紀,猶太人不堪羅馬帝國奴役,先後兩次大規模起義反抗,但慘遭鎮壓,數十萬人被殺,耶路撒冷城被徹底破壞,遺址翻耕成田。殺戮之後殘存的人民多被擄掠為奴,整個巴勒斯坦田園荒蕪,廬舍為墟,於是猶太人開始了背井離鄉、流浪異地的長期民族飄泊史。

親密的准同盟——巴列維王朝與以色列

歷史再次使兩個民族的命運兩千年後相連。流散到歐洲的猶太人備受歧視與迫害,雖然猶太人在經濟、教育與科技領域成績斐然,但歐洲反猶思想根深蒂固,政治上一有風吹草動猶太人便往往首當其沖,成為替罪羊。19世紀末,作為一種猶太民族解放的思潮,猶太復國主義興起,號召猶太人返回以色列故土,在祖先的家園復興猶太民族。在猶太復國主義思想的感召下,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開始移居曾經的故土——巴勒斯坦。納粹興起後大肆迫害猶太人,二戰期間有600萬歐洲猶太人慘遭屠殺。民族的悲慘命運使猶太人渴望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是猶太人曾經的故土已成為阿拉伯人的家園,阿拉伯人反對猶太人進入自己的家園。猶太移民與當地的阿拉伯人矛盾激化,雙方沖突不斷。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者」——英國面對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壓力左右為難,乾脆把這個難題丟給剛成立不久的聯合國。1947年聯合國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分別建立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兩個國家。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國。

以色列建國後,阿拉伯國家拒絕承認這個猶太國家,在本·古里安宣布建國的次日,阿拉伯聯軍就發動軍事進攻要把這個國家扼殺在搖籃中。以色列軍民浴血奮戰終於站穩腳跟。伊朗作為中東的非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則對以色列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伊朗雖然出於同阿拉伯國家搞好關系的考慮,在聯合國投票反對以色列進入聯合國,但同時也表示不願介入阿以沖突。摩薩台政府甚至一度宣布承認以色列。摩薩台倒台後,巴列維國王逐漸掌握了伊朗的實權。巴列維想實現伊朗的現代化,夢想恢復波斯帝國的光榮。以色列在逆境中的輝煌成就吸引了國王,認為以色列的軍事、經濟和科學技術可以幫助他實現「白色革命」。美國猶太社團對國會決策有著巨大的影響。伊朗與以色列搞好關系,可以藉助美國強大的猶太社團的力量敲開美國國會的大門,幫助伊朗實現自身的利益,而且也可以藉助以色列的力量去遏制納賽爾革命後興起的阿拉伯民族主義,維護伊朗的利益。以色列也想與伊朗搞好關系,擺脫在中東的政治孤立,從伊朗獲得必需的石油。這一時期以色列與伊朗關系密切,雙方人員來往絡繹不絕,以色列領導人本·古里安、梅厄、貝京、達揚、佩雷斯和拉賓等都曾訪問過伊朗。雙方的合作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合作也開花結果。政治上,雙方共同致力於遏制納賽爾的泛阿拉伯民族主義,共同在葉門對抗納賽爾,共同遏制伊拉克,支持伊拉克的庫爾德游擊隊,並通過伊朗把伊拉克境內的猶太人轉往以色列。在軍事上,以色列幫助伊朗建立和訓練特務機構「薩瓦克」,並進行軍事和情報合作。有趣的是,20世紀70年代,以色列曾提議與伊朗聯合研究核武器計劃,但是伊朗國王巴列維認為伊朗沒有必要開發核武器,甚至認為擁有核武器對伊朗來說是很危險的,因此拒絕了以色列的提議,並批評以色列在核武器問題上的立場,提倡建立「中東無核區」。兩國雖在核武器問題上觀點不一,但卻簽署了代號為「鮮花工程」的聯合開發可以攜帶核彈頭導彈的秘密計劃,該計劃因伊朗發生革命而中止。在經濟方面,以色列幫助伊朗在農業、軍工等方面進行建設,而伊朗則在阿拉伯對以色列實行嚴格的經濟貿易禁運時向以色列提供石油。1959年到1971年以色列80%-90%的原油是從伊朗進口,到1976年伊朗則提供了大約以色列75%的石油需求。伊朗石油對以色列在中東戰爭中幫了大忙。面對阿拉伯國家對伊朗與以色列關系的指責,伊朗聲稱「我們是穆斯林,但不是阿拉伯人」。在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戰爭中,伊朗巴列維政府都基本上保持中立,甚至對以色列軍隊在「六·五戰爭」中的成就表示欽佩。在十月戰爭後,埃以和平進程中,巴列維也盡了綿薄之力。

冰河時代——以色列與伊斯蘭共和國

1979年1月,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巴列維流亡國外,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對以色列國家的理解與認識決定了以色列與伊朗關系必然發生逆轉。早在1960年霍梅尼就在一次演講中,呼籲伊斯蘭世界和世界穆斯林團結一致,共同反對以色列的巴勒斯坦政策。霍梅尼把以色列看作西方殖民主義在中東的工具,反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國,不承認以色列的合法性。他認為「殖民主義無論是左翼還是右翼都企圖消滅伊斯蘭民族和伊斯蘭國家,殖民主義和猶太復國主義正在包圍伊斯蘭各民族,掠奪他們的財產和自然資源。以色列是西方殖民主義的產物,西方殖民主義建立以色列政權的目的是鎮壓和殖民伊斯蘭各民族。」因此,霍梅尼反對伊朗國王與以色列政權建立友好關系。在巴列維時期,霍梅尼通過演講、發表聲明和撰寫文章向穆斯林闡述以色列政權對伊斯蘭世界構成的威脅,認為以色列政權是伊斯蘭世界心臟的毒瘤,如果不鏟除,其後患無窮。

伊朗伊斯蘭革命使兩國的蜜月戛然而止,以色列駐伊朗的機構、專家全部撤出,伊朗駐以色列的機構也關門閉市,許多合作項目半途而廢,其中包括「鮮花工程」。革命後的伊朗奉行「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的政策,號召伊斯蘭世界鏟除以色列這個「毒瘤」,把每年的齋月最後一個周五主麻日定為「古都斯日」,旨在喚醒穆斯林,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消滅以色列政權。自此後,每年的「古都斯日」,世界穆斯林都要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活動,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反對以色列政權。但需要注意的是,霍梅尼反對猶太復國主義,但他不是個反猶主義者。在伊斯蘭革命時期,他曾許諾保護伊朗的猶太社團,不許傷害生活在伊朗的猶太人。在80年代,霍梅尼允許願意離開伊朗的猶太人取道巴基斯坦前往以色列、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目前,在伊朗還生活著數萬猶太人。伊朗憲法保護他們的宗教習慣和風俗,並在議會留有一個席位。

革命後的伊朗雖然激烈反對以色列,但是兩國也不是老死不相往來。兩伊戰爭期間,伊朗在國際上極其孤立,武器彈葯缺乏。這時,被伊朗視為「小撒旦」的以色列雪中送炭,主動拉了死對頭伊朗一把,向伊朗輸送了大量軍火。一來,以色列認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不希望伊拉克在中東做大,希望伊朗能平衡一下伊拉克。二來,「風物長宜放眼量」,以色列希望伊朗的極端主義是暫時的現象,會很快退燒,兩國可以重溫舊好。1987年,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的前總理伊扎克·拉賓總結以色列政府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政策時說,「伊朗現在從其奉行的哲學上來說是以色列的危險的敵人。……但同時,伊朗28年或者37年後將會是以色列的朋友。」兩伊戰爭時期,以色列不僅自己賣軍火給伊朗,而且還在美伊之間穿針搭線,幫助伊朗藉助在黎巴嫩的美國人質獲得美國軍火。霍梅尼時期,伊朗雖然購買以色列的軍火,但其反以思想並未軟化,積極支持巴解組織、黎巴嫩真主黨的反以行動,並與敘利亞在反以問題上互相支持。以色列也強烈譴責伊朗的反以言論和行為。

以色列經過多年的奮戰,終於基本擺平了阿拉伯國家,老對頭巴解組織也逐漸軟化。到20世紀90年代,以色列改善了建國以來所處的艱險環境。面對現實,一種新的和平主義之風吹拂阿以政壇。1993年以色列與巴解組織簽署《奧斯陸和平協議》,開始了巴以和平進程。但是伊朗卻依然故我,伊朗不相信當時的和平進程是公正的,認為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間的談判不會實現真正的和平。旗幟鮮明地要求「公正」——解決1948年以來的巴勒斯坦難民權利、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佔領、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擴建猶太人定居點,以及以色列對黎巴嫩南部的佔領問題。伊朗表示原則上接受巴以和平進程,但是不接受《奧斯陸協議》,因為這個協議是「不公正的、傲慢的,歸根結底是荒謬的」。在人們對巴以和談寄予厚望,憧憬中東和平美景之際,伊朗的特立獨行顯得與主流格格不入。以色列對伊朗的態度十分惱怒,認為伊朗是「最危險的敵人」,但對伊朗也無可奈何。

繼巴以和談之後,伊朗核計劃又成為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嚴重問題。兩伊戰爭後,伊朗重新啟動巴列維時期的核計劃。這時的以色列一反以前對巴列維核計劃的支持,強烈反對伊朗重啟核計劃,指責伊朗尋求核武器,並力促美國、歐盟等國家向伊朗施壓,迫使伊朗放棄核計劃。伊朗核問題成為核危機,以色列與伊朗的敵對也進一步加深。2005年伊朗強硬保守派內賈德當選總統。內賈德上台不久就語出驚人,聲稱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以色列也以牙還牙要求聯合國開除伊朗。內賈德還對二戰期間對猶太人的大屠殺表示置疑,以色列則指責內賈德犯了反人類罪,雙方你來我往,口水戰不休。但我們也可以看出,內賈德的言論無非是要轉移阿拉伯對伊朗的核計劃的擔心,並借反以言論,凝聚國內共識,獲得政治支持。內賈德嚴辭反以但他並不是反猶太主義者,2006年12月,他本人還向德黑蘭一猶太醫院捐款。伊朗的猶太人的生活也沒有受到內賈德言論的影響。

總起來看,以色列與伊朗之爭並非出於直接的國家利益之爭,而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伊朗反以無非是把以色列視為西方代理人,認為以色列建國是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陰謀。可以說反以色列是伊朗反西方影響,維護伊斯蘭利益的表象,其實質是反以色列後面的西方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其實,以色列也不願與伊朗為敵,希望伊朗有一天能回心轉意重修舊好。

Ⅳ 黎以沖突、巴以沖突的時間、地點、交戰雙方、交戰原因、和交戰具體內容

他們之間可不止一次戰爭

三次中東戰爭都有他們的參與,每次的原因內容也不盡相同

希望你能問具體點

Ⅵ 巴以沖突的原因是什麼呀

為了爭取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相應的運動組織和政黨先後形成,比較有影響力的包括的60年代崛起的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和80年代末崛起的哈馬斯(伊斯蘭抵抗運動),法塔赫立場較為溫和務實,承認以色列的存在,但堅持爭取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當權益;哈馬斯則態度強硬、反對與以色列和談,不放棄以武力消滅以色列。雖同為巴勒斯坦的組織,但因主張不同,二者之間也在本世紀初爆發過沖突,使得巴以問題一度節外生枝。

為了抗議聯合國的「分治決議」,巴勒斯坦最初並未宣布建國,80年代末雖宣布建國,也得到了超過100個國家的承認,但並沒有劃定國界。經過中東戰爭的動盪後,實際被巴勒斯坦的力量控制的地區只包括約旦河的西岸和加沙地帶,這也是現在新聞報道中不會明說「巴勒斯坦境內」而是使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來代指巴勒斯坦的原因,如今的約旦河西岸主要由法塔赫控制,加沙地帶由哈馬斯控制,但即使如此,這兩個區域的范圍仍然小於1947年聯合國劃定的阿拉伯疆域。

當年將猶太人逐出巴勒斯坦的是羅馬人,後來迫害猶太人的人是歐洲封建勢力與宗教勢力,近代屠殺猶太人的是德國納粹,這一切並不是阿拉伯人乾的,而巴勒斯坦這個地區阿拉伯人不僅生活了近千年,還為了保住這一地區與外族進行過殊死的對抗,猶太人的悲慘遭遇固然值得同情和理解,但是這本不該成為讓另一個民族的民眾遭受悲慘遭遇的理由。基於對宗教、土地、資源、歷史問題的種種糾結,以及雙方幾代人在你來我往、冤冤相報、大大小小的沖突中積累的國恨家仇、新仇舊怨,巴以沖突延續至今也無法找到合適的解決途徑。

Ⅶ 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關系

巴基斯坦和伊朗之間既有對抗也有合作

1、對抗
巴基斯坦和伊朗兩國在歷史上就有恩怨,雙方在卑路支地區的歸屬上一直有爭議;此外雙方都在阿富汗有代理人勢力。
目前最主要的矛盾症結,在於巴基斯坦在資金上高度依賴沙特,而沙特是中東地區最為反伊朗的國家,巴基斯坦必須與沙特站在一起。

2、合作
兩個最主要的合作就是核計劃。巴基斯坦在上世紀發展核武器受到美國制裁,與此同時伊朗也受到美國制裁,雙方就有了合作基礎。巴基斯坦曾通過前首席核科學家阿卜杜勒·卡迪爾·汗的網路,把核機密出售給伊朗。伊朗的離心機項目也受益於巴基斯坦的設計。


當然我依然希望伊朗和巴基斯坦兩國能夠和平共處,相安無事。

閱讀全文

與伊朗和巴解組織的局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從長沙到越南有多少千米 瀏覽:526
帶寶寶去越南自由行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559
中國哪個省發達 瀏覽:838
英國留學生吃什麼最便宜 瀏覽:529
在印尼萬隆出不去怎麼辦 瀏覽:335
印度的米為什麼散而不粘 瀏覽:486
在越南如何存美金 瀏覽:63
真龍大酒店越南妹在哪裡 瀏覽:212
中國古代有什麼黨 瀏覽:93
為什麼印尼虎花紋越來越淡 瀏覽:181
英國建成第一條鐵路是什麼時候 瀏覽:506
印度同中國哪個省大 瀏覽:192
哪個國家有中國故土 瀏覽:574
mc中國版怎麼登錄 瀏覽:493
義大利有哪些著名的湯 瀏覽:48
印度阿魏是什麼葯 瀏覽:790
怎麼賣產品去英國 瀏覽:823
印尼虎魚長什麼樣子 瀏覽:230
英國和秘魯有什麼關系 瀏覽:339
中國去哪些國家了援助了 瀏覽:645